Thursday 29 December 2022

寬恕,是結束苦痛最美麗的句點

/ 施明德


今年的平安夜,格外的冷。美國有「炸彈氣旋」,台灣幾乎結凍了。有一些人在平安夜不平安,悽涼地猝死。早兩天,嘉君就告訴文茜:「平安夜一定回家共度。」

文茜說:「錄影完已經八點半了,大晚了。」

「沒有關係,我們等妳。」

這一夜,嘉君做舒肥煎牛排、西班牙火腿佐黑橄欖綠葉沙拉、五種魚和蝦熬煮的馬賽湯,我灸烤烏魚子。簡單,美味。文茜帶來三個蛋糕,個個精緻,豪華。她們三人都不喝酒。我一個人霸佔了一瓶香檳。以往我只會在宴會前淺嚐一小杯香檳,上個月我試著把久放冰箱多時,每次打開都看到它依舊佔著位置,不幹伙。我決定:幹掉它。

也許年齡大了,口味也略略改變了。這幾年較不愛烈酒,喝紅酒和大吟釀多。近來把香檳當佐餐酒,上回一餐飲完一瓶,微醺的感覺很棒。文茜知道我從陽剛的烈酒淪落成喝嬌滴滴的香檳酒客,就叫她的助理把她庫存的香檳送來。這段日子,佐餐都以香檳為最愛。一夜常獨飲一瓶。第二天不宿醉,不頭痛。

耶誕夜,我們愉快地聊著。文茜健談,話題不斷換,不知不覺中我已把一瓶香檳喝完了。意猶未盡,我又把一瓶純米大吟釀開了。依然只有我獨飲⋯⋯。

沒有月光,沒有星空,沒有對飲成三人,只有壁爐裡的火燃著。

搬到汐止山上前,我囑咐嘉君,我坐牢太久,四面都是囚牆。我討厭牆,我要她盡量把牆打開,開大大的窗,連接窗外的山。

還有,我想要一個壁爐。寒冬時,燃起熊熊火焰,整個房間都暖了⋯⋯。

端杯濃酒,透過那扇爐窗,昔日種種彷佛都經歷時光的氧化而移位了。看著那搖曳的火舞,多少悽苦往事都怯除了澀味,可以平順地吞飲;多少甜蜜、幽美的情境格外婀娜多姿地呈現在眼前。這些年來只要略有寒意,我總迫不急待地點燃壁爐,然後,沈思、回味、構思⋯⋯。一座壁爐,之於我像是一千零一夜的那一張魔毯。

今夜,我不斷為壁爐添加柴火⋯⋯。話題回到一九七六年的平安夜。

那一夜,已是我坐牢後的第十四個平安夜。

我臥倒囚床上,痛苦不堪。一個出獄的政治犯蔡寬裕假稱「我叫他去照顧麗珠」,把我的家毀了,把我那時擁有的五十多萬財產(當年幣值可算很富有了,可以在台北仁愛路三段買兩戶公寓了)都覇佔了。那時,一張愛國獎券頭獎才二十萬。然後糾集了一票獨派政治犯在台中開製鞋工廠,住洋房別墅,出入有轎車。

她移情疫別戀後,從此一毛錢都不再寄到綠島給我。我洗澡沒有肥皂,只好早餐時多要一點稀飯汁,洗澡時把稀飯汁從頭淋下,讓它全身沾滿。再等它們乾了,才用水沖洗全身。上大號沒有衞生紙,我只好撕內衣當衛生紙。不久,想到自己是無期徒刑,這樣撕下去,沒有多久就撕完所有內衣了。我決定改變方法,撕一大片,像手帕那麼大,擦完大便,洗澡時把它搓洗擰乾,第二天再用⋯⋯。本來,我是可以跟其他囚人討,或向獄方要,可我一身傲骨,視尊嚴如命,讓我怎麼也開不了口。我寧可這麼淒慘地獨囚在病監中咬緊牙渡日,也不願讓自己再遭受任何一丁點的顏面掃地。

生活的匱乏可以自力救濟,精神、心靈的折磨才是最啃蝕人的。那段日子,我誓言:出獄後必定要嚴厲報復、制裁這邪惡的不義之徒。我矢志學習我的好兄弟基督山伯爵。恨,從此在我心底生根。

恨,比愛更強而有力,但是,它像兩刃刀,給了你力量活下去,克服身體及外在的一切病痛和壓力,另一方向它也會割痛、刺傷你的心靈。恨,整日糾纏不休,一年又一年讓我像熱鍋上的小動物。

命運終究是難于預測的。家被毀,產被奪,不到一年,蔣介石死亡了。我終於從無期刑徒改為十五年有期徒刑。我的苦況和恨意也被出獄政治犯帶了出去。蔡寛裕那群惡徒,竟然在外揚言:「施明德是泰源事件漏網的首謀,國民黨不會讓他出來的。」這一群政治犯惡棍竟然想假國民黨之手,繼續加害我。

我承認,這段歲月是我一生最痛苦的日子。白天我可以藉閱讀來移情,或翻譯一些文章來使自己脫離恨的糾結,但是,一到晚上熄燈了,恨就爬滿全身,苦不堪言,揮之不去。

一九七六年的平安夜,我又是如此浸淫於恨汁之中,常常有窒息之感。做為基督徒,躺在囚床上,痛苦難眠,我又對耶穌抱怨:

「耶穌啊,祢說袮是公義之神,但是祢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牢中我常常會跟耶穌起口角,懷疑、斥責祂的不公不義,為什麼讓這麼邪惡的政權統治台灣如此之久!耶穌總是唾面自乾。

這個晚上,耶穌仍然默默不語,任我飽受恨的刺割與宰制⋯⋯。

「耶穌啊,我真恨啊,因為我深深地受傷了。那可恨的加害者此刻正在享受他掠奪的快意,無論我如何咬牙切齒恨他,他可一點不痛;我呢,卻恨得心如刀割淌血,無限苦痛難以自拔。耶穌啊,祢不仁啊!」

耶穌依舊默默無語。

我不再對耶穌説話了。祂一直不回應我。

我轉而跟自己對話。坐牢,我常常跟自己對話,提出疑問,相互爭辯;提出方案,彼此置疑。直到我與心中的另一個我都解惑了,都認同、滿意了為止。

坐牢,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內心深處發現或找到另一個和我有同樣心智,同樣經歷,同樣博學的人,可以對話、討論、爭辯。他是「另一個我」,陪伴我、訓練我、督促我,愛我。從牢裡到牢外,直到我活到了今夜,心中的「另一個我」依舊不離不棄⋯⋯。

這一夜,心中的那個我反問我:

「你恨那個蔡寬裕,因為他奪你妻毀你家,深深傷害了你。這是你第一層不幸。然而你恨他,他卻一點都不痛不癢,你反而搞得自己內心疲憊痛苦不堪,還傷害了身體健康。這是你的第二層不幸。如果你出獄後,真的採取報復行動,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對待。這將是你的第三層不幸。如此一來,你十幾年苦讀、苦思、苦寫及心靈的錘鍊都枉費了!你不要忘了你的初衷!」

「另一個我」發怒了,最後狠狠地痛斥我。我沈默不語。

接著他變得溫柔地説,耶穌曾經說:「人打你的右頰,再把左頰給他打。」

這句簡單的話,今夜格外生動,竟然啓發我領悟到:

「忍耐是不夠的,必須寬恕。」

忍耐,必須咬緊牙根,會使人扭曲變形。寬恕才能倒盡所有苦汁、怨恨和一切折磨。讓自己回到原型的自我,無傷、無怨、無瑕,如童真的自我。

多年踐行下來,我終於敢對世人說:「寬恕,是结束苦痛最美麗的句點。」

任何報復、報仇都有後遺症。這個體悟,我不但行之於私人恩怨,更行諸於國家社會的事務中。我擔任民主進步黨黨主席會所以提倡大和解,也是源自於這一個平安夜的領悟。我知道,很多民進黨人和一些獨派人士,一直反對並攻擊我的大和解。現在我要告訴這些朋友:

「第一、台灣最大的危險,不是中國武力犯台,而是台灣內部的自我撕裂。一個分裂的國家,不會有真正的國防安全。

「第二、今天的民進黨人,你們都沒有像我這樣歷經四分之一世紀的苦牢,你們沒有受難過,為何恨意如此之深呢?

今天的國民黨人,你們也不是當年迫害台灣人的人,為什麼你們卻繼承了那麼深的敵意?難道你們迄今仍認為我們台灣人爭自由,爭民主,爭人權是不對和不配的嗎?難道你們瞧不起台灣的民選政府,寜願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

你們雙方的恨意和敵意,可有正當性和哲學基礎嗎?其實,你們都只是為了各自的政治盤算,為了鞏固各自基本盤的選票,才這樣擁抱恨意跟敵意的吧!

「第三、你們侮辱我的大和解,賤踏我的包容心,難道是要我抱著恨意活一生嗎?你們沒有真正受難過,沒有真正恨過,你們不知道恨有多憎獰恐怖嗎?你們不准我尋求和解、寬恕,你們好殘忍啊,幾近魔鬼。」

今年的平安夜,在飲下一瓶香檳後,我站了起來,說:

「今夜,我想再跟耶穌說話。」

文茜看我站起來,睜大眼睛嘴巴微張地問:「我們都要站起來嗎?」她作起立狀。我說:不用。

望著聖誕蛋糕上為耶穌點燃的蠟燭,對著搖曳的燭光,我說:

「耶穌啊,祢在世間受苦只到三十三歲就回到天家了。我已經比祢多活了快五十年了。我讀過祢的門徒們撰寫的福音,記述祢的行跡、苦難。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還有約翰福音,我都不知道讀過多少次了。

祢可是看著我這一生如何從地獄活過來的!如何堅守祢的道!

耶穌啊,我是祢真正承受苦難,抗拒誘惑,活過來的門徒啊!不只是箸書立說而已。」

我哭了,再也說不下去。哽咽地吹熄蠟燭。

臨近深夜,嘉君、小板送走文茜。

我稍後上樓洗澡、睡覺。平靜但有夢,一路睡到隔天下午六點才起床。人好舒服,身心都舒暢愉悅。又再提筆撰寫回憶錄。

今天收到文茜送給我的詩。她永遠是一位最出色的發言人:

東方三賢士曾拋棄你的名字,
你的頭頂也沒有星辰閃爍,
牢房的冬季風聲一如往昔——
那是大風粗糲的嘶吼
那是你驕傲心靈的怒吼
當你孤身一人,甚至沒有燭火
陰影垂落你的眼臉。
在遙遠的孤𡷊,日曆滋養著黑夜
直到用盡所有的星光
是什麼觸動了憂傷的鍵盤,
耳邊響起聖經悠長而熟悉的語句
風的聲音又起,那就由它去吧!
恨的意念撲來,那就由它徹底的傷害至谷底、再爬起來吧
那個夜晚
上帝,天主,
你心中響起寬恕的聲音
響起在你接近垂死之時——
唇中眼中充滿天主的感激,
因為它讓你
將目光投向耶穌禙起的十字架
沈默中你怒視牆壁,
你的禮物是無形的
如宇宙般巨大
你早已受盡折磨
不再信任善良的聖誕老人;
但奇跡發生了
當你抬頭
忽見天堂的光芒,
領悟寛恕的意旨
你才意識到
耶穌正以自己的生命歷程,
送給你一份十足的禮物
一生的禮物
平靜了你的心
大風依然粗礪嘶吼
你成為天主真正的門徒』

「平安夜後,給主席的詩」——文茜

2022/12/26/2305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44613550476

Tuesday 27 December 2022

安华的书单

南洋社论

国宝级漫画家Lat有一幅漫画,描绘爱书人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办公室认真读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中国的圣哲孔子、老子和古阿拉伯诗人阿布法特布斯蒂的作品。

安华还在脸书贴文回应表示感谢,并鼓励年轻人多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安华就是个爱好阅读的领导,在他被囚禁期间就有很多外国领导送各种书籍给他,有曼特拉自传的《漫漫自由路》,有诺贝尔得奖者奈保尔在《信徒的国度》揭示宗教信仰的困惑,还有杜维明的新儒学研究,李约瑟的《中国科技与文明 》。

他还读了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还会引述《西游记》里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故事来比喻政改之路的艰辛。

其实,一个领导人要读懂华人,就先要读懂《西游记》,因为书中涉及很多名称奇特的神仙与妖魔鬼怪,佛教道教的内容和诗歌,只有接受对角色的情感投射和隐喻,才能理解华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民族性。

《西游记》里悟空心性的变化,是释道合一的修行过程,火焰山的挡路,通天河的遇阻,各走各路的争吵,取经过程的魔障就是历练。

烈火莫熄的政改之路,一样是安华一路艰险的跋涉,有妖魔鬼怪挡道,有张牙舞爪,有易容装扮,还有真假难辨的。

西行之路艰险,孙悟空在车迟国就遇到“虎力,鹿力,羊力”3个妖魔,为了解救黎民,还须进行多场较量,除了凭借自己的本领,还要动用风云雷电诸神,负责降雨的四海龙王的施援。

安华要与花样百出的妖魔鬼怪做斗争,不仅要有降魔的实力,还要有坐骑及兵将盟友的相帮。

学会忍耐 保全自己

只有超强阅读力的领导,才会有360度全面分析的视角,因此安华才能沉得住气,学会忍耐,保全自己,像稻穗因成熟厚重而弯腰,才有抬起头的坦荡和优雅自信。

今日的团结政府是通过包容不同利益的政党阵营而被形塑生成的,而政体的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靠的是领导力。

安华要有能力调和矛盾,透析不同思维及不同居心的派系。

在与敌对者求释前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期望与原则,在异论纷纷中坚定推行体制改革,排除“不识理者”的妄议。

我们希望有过深度阅读实践和历练的安华,能通过感召、赋权、游说和实证,谋划全局,走过波峰浪谷,换来如履平地,给马来西亚一个全新的前景与蓝图。

https://www.enanyang.my/言论/安华的书单南洋社论

Sunday 25 December 2022

讀一所名牌大學,到底有什麼好?

一條華爾街、以致紐約、三藩市、倫敦等大城市,更是有成千上萬Harvard, Yale, Columbia, 芝大,從近百歲的老翁到二十多歲的小夥都活躍在校友活動中。

在人才濟濟的校園裡待四年,你會接觸到各式各樣奇怪的人才,通過和他們一起上課、寫作業、運動、聊天、旅行、談戀愛,你將一直被他們的正能量氣場籠罩,不知不覺汲取到他們的優點,逐漸變成更好的自己。

名校等於更好的平臺,更多的資源離成功更近。好大學帶給學生的機會和資源往往是頂尖的。

而抓住一個好機遇,你的起點就可能比別人高一截,每年夏天,華爾街的幾大投行都會錄取一些大三升大四的實習生,把他們分配到投資銀行部、股票銷售與交易部、研究部等部門實習8-10個禮拜。實習生最多能拿到一筆相當於十皮八皮的薪水,表現優秀的還能提前獲得全職錄用。

實習面試開始前,幾大投行的招聘團隊通常會舉辦吹水會,跟申請者見面,告訴學生們投行是什麼回事。他們派出的公司代表,從MD到初級分析師,多是校友,與學生們吹水時毫無距離感。高盛甚至專門請華爾街著名的金融培訓師到大學,給學生們上課,一切免費。首輪面試,一些投行更是將考官團隊運到校園,免了學生們趕火車去紐約的麻煩。

大多數人一輩子隻會讀一個Degree,有的人會再讀個碩士博士。一生就這一次,那麼為何不上間好學校呢?

好的大學,好在氣場。

二十歲出頭的廢青,或多或少受到身邊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想當一個優秀的人,就最好多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在一起。好大學,關鍵的「好」在於「人」好。沒有一所好大學不是人文薈萃、牛人輩出的。

讀一所名牌大學,到底有什麼好?

/ 老占同學會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6133863?fbclid=IwAR1W0e_UPhaYm4rHvPGFb0Ga8MZt_Ju1apAApgJFJmlWslxZm8ERjV4ShPQ

Wednesday 21 December 2022

如何消除嫉妒心 ⠀

有些人看到別人得到榮譽、好處或利益,表面上也許會說些讚美的話,但是內心卻不服氣;也有些人會對他人的成就抱持「沒什麼了不起」的想法,這種微妙的心理狀態就是嫉妒。嫉妒普遍存於人性之中,即使有修行的人,還是會有嫉妒心理,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已。


嫉妒心會讓人迷惑,喪失看清自己的機會,也會使得好事多磨,產生很多阻礙,這和自私自利、爭名奪利的情況很類似││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例如,有一位男士拚命追求一位美麗的小姐,但是這位小姐已經有男朋友,所以始終沒有回應。這位男士追求不成,便想破壞她所擁有的幸福,像這種報復的心態就是嫉妒所造成的。又例如,原本可以心情愉快地做事,卻因為心理作祟,一想到自己所嫉妒的人,心裡便浮現許多批判的字眼,使自己煩惱不已,以至於什麼事都做不下去,久而久之,這種情緒便會累積轉化成怨氣。

就佛法的觀點來說,嫉妒是非常嚴重的煩惱心,它與瞋恨心有關係。佛法所說的三毒一般是指「貪、瞋、癡」,但也有一些經論說是「貪欲、嫉妒、邪見」,後者以嫉妒代替了瞋恨,可見,嫉妒心、瞋恨心屬於同一層次、同一性質,同樣都會害人害己。

人人都有嫉妒心,佛法甚至認為它是根本煩惱之一,學習如何放下嫉妒心,便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

避免嫉妒是雙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別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別人的嫉妒。方法可以效法〈普賢菩薩行願品〉十大願中的第五願——隨喜功德,也就是對於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所做的好事,要感同身受的隨喜、讚歎;其次,也要將所有榮譽歸諸於大眾,而不是歸功於自己一人。

記得有一次,我獲得一個公益基金會頒發的愛心獎,當時一共有十個人受獎。在頒獎典禮上,我發表感言說,我得到愛心獎,並不表示社會上有愛心的只有十個人,我們這十個人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而已,同時我們也比較幸運,因為別人的推薦而獲獎;其實還有許多人一直默默地耕耘,只是沒有被推薦。另外,這項榮譽,並不是專屬得獎者的榮譽,以我個人而言,是因為有法鼓山,藉由義工菩薩、信眾菩薩們共同的奉獻,才能得到這項殊榮。所以得到的榮譽,大家不需要嫉妒,因為這不是屬於個人的,是大家共享的;這不僅勉勵個人,也期待有更多人效法奉獻。

在得到榮譽以後千萬不能驕傲,一旦驕傲,便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凡事謙虛,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 聖嚴法師《從心溝通》

Wednesday 14 December 2022

最妙的一部經

佛所說的法,都沒有超出這五時和八教,由佛成佛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完全是為的《法華經》而說法。

佛剛開始說《大華嚴》,這小乘根性的人不能接受;以後佛就「隱大示小」,就不講高深的理論,講很淺顯的這個道理,這是「阿含」。

為引二乘人來發心,所以說《阿含》;然後再說「方等」,這是一步一步的。「方等」以後,說了「般若」,教人生智慧;有智慧才能得到、達到《法華經》這種妙法的階段,才能夠聽到《法華經》的程度。

可是,這《法華經》是最難得聞、最難遇到的;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華經》,就有五千個比丘一聽佛所說這個法,「這太不可信了!太不可信了!」就都站起來走了,退席不聽了。「五千退席」,你算算,當時有五千個弟子都跑了,所以這部經是很不容易相信的。

佛說:「止!止!止!」說了三個「止」,止什麼呢?「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就說:「我不講了,我不講了,我不講《法華經》了!為什麼呢?我這個《法華經》的法,太妙了!難思難議,人不容易相信的。

我還是不要說的好,我不要說了,不要講了!」但是舍利弗尊者,就一定要請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妙法蓮華經》。釋迦佛辛苦了幾十年,就是預備說《法華經》的,為《法華經》這個圓教、實相的妙理,而才說「阿含」、「方等」、「般若」;在以前所講的那一些法會,都是為這《法華經》來鋪路,這叫「為實施權」。

好像修馬路預備到紐約去,或者到美京華盛頓去。路一開始修的時候,就為的到美京華盛頓去;修了很多年,才到了美京華盛頓這個地方。可是路雖然修出來了,有些人也不願意到那地方去,說:「你願意修這條路,那是你修的。我不去!我不到那個地方去!」所以這「五千退席」也是這樣子的。

現在我們講這部《法華經》,這真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會放光的,十方諸佛菩薩都特別歡喜的。我們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忙裡偷閒,要在百忙之中來聽這個佛法,這是最妙的一部經。

這最妙的一部經,我們如果錯過了機會,就得不到這個妙法了;得不到「妙」,就變成不妙了。所以我們人人都不要不妙,要找這個「妙」。

那麼想要找這個「妙」字,就要下一番苦功,能以一種堅固的心,在忙裡偷閒,來研究這種妙法;所以必須要有堅固的心,才能明瞭這種妙法。

——恭錄自《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Monday 12 December 2022

最可怕的内耗

稻盛和夫在《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中写道:“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内耗,别人的一句话,会拿出来反复咀嚼;过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体消耗更煎熬。”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影响了你内心的平静,阻碍了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如果,你在意别人眼中的的自己,那么,就要让自己变得自信,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去改变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人生方向才对。

​不要过度猜疑,别人的想法可以作为参考,却不能作为认定自己的标准。

​善于思考是一件好事,可过度的思考,在不确定中患得患失,只会让自己陷入内耗,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心力,最后,不是毁掉了自己,就是丢失了幸福。

​有时候,我们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痛苦往往都是自找的,是自己的疑心太重和想不开的结果。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让我们痛苦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是不自信所引发的自我内耗。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非议或是一些让你内心彷徨和迷茫的话语。

​无须在意那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活得轻松,过得诗意,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那些,只是羡慕嫉妒。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每天都活得热气腾腾。抬头时不自卑,转身后不自疑。

​所以,生活中,​停止自我内耗,才是痛苦和烦忧最好的解药。

​至于别人的话,听听就罢,不评价、不追问、不掺和,更不对号入座。

​只是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做好的自己的事情,做自信而真实的自己。

https://weibo.com/1402994162/MiiuBF090

Saturday 10 December 2022

政坛厚黑学高手

/ 许国伟

阿末扎希实是厚黑学高手。

从遭人唾骂到变身为救国英雄,从要为败选辞职到权位稳固,从失去政权再变成政府。

扎希在大选前后,这一系列的变身,实让人不得佩服,他是政治高手。

这一切,都要从扎希打死不走说起。

回想2018年509大选后,国阵巫统失去政权,当时国阵兼巫统主席纳吉辞职以示负责。

2022年大选,国阵再次失去政权,巫统败得更惨,尽管党內炮声轰隆要扎希辞职负责,但扎希就是不辞职也不走。

他知道,只要自己不走,依然是国阵/巫统主席,就有机会翻身。

因为比起2018年大选国阵直接成为在野党,2022年大选悬峙政府状态,拥30国席的国阵成了抢手货。

当国盟找国阵政府合组政府,并开出剔除扎希这条件,就直接断了跟扎希讨价还价的路,也让扎希毫不犹豫直接投奔希盟。

因为,一旦国阵国盟合作,扎希就没翻盘机会,反而是他在党內的对头会风生水起。

于是,不辞职就成了扎希扭转局势第一招。

这是需要多厚黑的本事才能冷对千夫指,就是打死不走。

再來,是联合组政府局势的演变,扎希从中又再翻盘。

尽管慕尤丁一早就宣称自己拥115议员支持,但扎希一边把支持国盟的议员打成有私心,另一方面用国阵主席身分入宫面圣,获得圣旨要去组联合政府。

有圣旨在手,任何说两边都不支持,还有炮轰扎希私自把国阵卖给希盟的人,都成了违背圣喻。

炮轰和批评扎希的声音减弱了,支持力挺扎希的声音多了。

因为,大家看到了有扎希就有重当政府的希望了。

于是,有圣旨在手就成了扎希扭转局势第二招。

接着,是党內外扎希形象和声势的转变。

在党內,扎希成了重振巫统的关键人物,因为他和安华关系良好,他坚定选择支持安华出任首相,不仅让巫统能再次成为政府一员,也为巫统争取重要部门,重享资源,大家会对他感恩戴德。

在党外,扎希成了救国英雄,担忧绿潮伊斯兰化的人们,纷纷在网上颂赞扎希,进而有政界领袖及评论界和分析员,都表态支持扎希入阁和出任副首相。

原因是,只有扎希才能稳定联合政府,进而阻止绿潮。

这都是为了大局啊!

于是,扎希的英雄形象成了扭转局势第三招。

只要联合政府在,扎希就稳;只要绿潮威胁在,扎希就稳。

至少在巫统党选前,扎希都屹立不搖。

看來,就算是有”乱世之奸雄”之称的曹操穿越而來,都要对厚黑学高手扎希,说一个服字。

https://theinterview.asia/column/column/舟人指点/94773/?fbclid=IwAR2OFP-HbeqmpA2cR05qC4UbJUKJ7QglTi-2VX7jLEi8svC9tp6XNvCGBGs

Tuesday 6 December 2022

清官更加要奸

/ 周若鹏


“贪官要奸,清官更加要奸,不然怎对付坏人?”《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之父临终前对他说。

安华当副首相时,大约在我刚毕业那段时候,我太年轻,不关心政治,纵然如此也知他仕途如日中天,锋芒直逼老板马哈迪 。某家国际杂志以安华为封面,标题是“明日之星,但马哈迪会给他机会吗?”不久后马哈迪把他开除,“烈火莫熄”遂喊起来,后来安华入狱。

安华不够奸,或者说,我没机会看他使什么漂亮或肮脏的手段,我开始关注时他已走下坡。他没放弃政治,连妻女也加入政治“斗争”,他出入监狱,当反对党领袖,一直都追在政敌身后,老是赢不了的样子。但他锲而不舍,渐渐动摇国阵根基,到2018年希盟终于执政,马哈迪再当首相。

经过了20年磨练,安华不再是当年在街头高举拳头的安华,有了等待的智慧。他记得马逼急了会起后腿踢人,假装不催老马交棒,您老人家慢慢来,椅子坐到满意为止。但安华还是不够奸,党内和阿兹敏生嫌隙,椅子让“盟友”从后门搬走,自己突然又变回反对党。喊了几次“我掌握了人数”,还是无法扭转乾坤。

这届大选提早了,但国阵并未如预期大胜,反让国盟领先宣布将组新政府。但安华却也同时胸有成竹地宣布“掌握了人数”。除非他老早和前同僚扎希有协议,否则当时是不可能有足够支持的。经一番拉锯,希盟居然和“对头”国阵组团结政府,这本来是很突兀的事,但在元首示意下又变得该当如此;陆兆福亲赴东马,行动党公开道歉,连东马联盟也顺水推舟地支持希盟。咦?安华好像有点儿手段了。

内阁名单出来后,我的朋友圈频叹失望,但我只看着有趣。大选过了,安华现在需要的不是你的选票了,让你失望一下下不要紧;眼前他清楚知道最需要的是议员支持,他不能让这些人失望,尤其是他已放话将在国会提呈对首相的信任动议。他若坐不稳相位,什么改革都是空谈。手段不太漂亮,但有效。

高阳的《风尘三侠》中此情节,虬髯客本欲推翻隋炀帝夺天下,后来会见李世民商讨合作时,见其手下中有一小人。虬髯客对李靖、红拂女说,这等小人若在我们身边,定都会把他杀掉,但李世民居然能任用他,此乃“人君之量”,此后三人便全力辅佐李世民建李唐大业。其实,李世民也是很奸的。

如果贪官奸,清官也奸,那么究竟一个奸官是清是浊,外人一时还真不容易分辨。但日久见人心,且容些时日看他如何在浊流行舟,是逆流而上还是翻船随波逐流,接下来的情节应该相当精彩——大不了五年后再选过罢了。

https://www.enanyang.my//灼见/【灼见】清官更加要奸周若鹏

Sunday 4 December 2022

品三国 说安华

/ 许世平

大选期间,国盟鹅麦国席候选人拿督斯里阿兹敏以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对峙形势,与如今三大政党联盟的竞选战况作比较,将国盟比喻为蜀汉,重贤才,关怀民瘼;国阵像曹魏,看似强大,但他们的领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希望联盟像孙吴,恋权、玩弄权术。

其实,历史上的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盛世。在这个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变的乱世里,因用人得当,三国鼎立。刘备得孔明,蜀由弱变强;曹操听荀彧之策,统一北方,让曹魏雄踞一方;孙权采纳鲁肃共拒曹操的决策,吴国鼎足江东。

用人不当,运衰国亡:曹魏用曹爽,政归司马氏;刘禅宠信黄皓,断送西蜀;孙皓亲小人远贤臣,被晋所灭。

将今日国内的政治乱局,比喻为马来人的三国,还是挺有趣味的;只是我们还未看到大一统的局面。

大一统遭后世诟病

历史上的三国,最后蜀魏吴政权都归晋,司马懿就是个厉害人物,作为曹操慕府的军师,却很低调,仅两次献计,采纳就赢,没有采纳,曹操就后悔了。

司马懿在曹丕时期也很少领军出征,魏明帝曹叡时期才参加配合作战行动,后来挂帅出征,镇定关中,拖死诸葛亮。

但是他却是个阴暗狡诈的野心家,他先是依傍曹操,后来发动高平陵政变,斩杀曹爽大将军,掌握了曹魏大权,最后司马氏家族吞灭三国。

司马家族能完成中国历史上再次的大一统事业,当然是“凡举大事,应顺应民情民意”;以及“擢用贤能,广树胜己,修先朝之政令,副众心之所求,所为恶政,必加纠正,夙夜菲懈,以恤民为先”。

然而,大一统的国家却被后世所诟病,这个被史称最糟糕的西晋朝代仅仅维持延续36年。

平常心看待新政府


对三国的覆亡,像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宋代苏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很多诗词的咏叹,都给后人很多鉴诫。

今天,我们读三国,品三国,不是要回到三国,也不要厚古薄今,我们不必过度推崇古代的英雄人物,更不要居心难测的司马懿。因为今日世界的问题更加复杂,变化的速度更快。我们的领导要以诚正的人格应对现在,更要以新的、自觉的实验形式的演化再演化,以新的社会意识、政治技术、体制目标,去开创未来的新体制。

所以,对继任为新首相及领导新政府的拿督斯里安华,我们不应表现过度狂热,或视他为救世主,而应以平常心看待,因为他要做的事极度艰险和困难,其实还未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https://www.enanyang.my//言论/品三国-说安华许世平

Wednesday 30 November 2022

走自己的路 悟自己的道

Waki 瓦基

用自己的方式悟道,一段漫長且艱辛的流浪旅程


流浪者之歌》的作者是 1877 年出生於德國的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他是一位帶有東方神祕色彩的現代「經典作家」。他曾經獲得歌德文學獎、馮塔納文學獎、獲諾貝爾文學獎,被人稱之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一位騎士」。特別是在 60 年代的美國形成赫塞熱潮,那時的美國大學生幾乎是人手一本《流浪者之歌》。

這本書是以一個現代西方人的獨特視角,寫出了一個富有人生哲理又曲折動人的東方的「佛」的故事。而這本書的書名又譯作《悉達多》(Siddhartha),書名的悉達多就是這本小說的主角。他為了用自己的方式悟得智慧和真理,決定離家踏上一段漫長且艱辛的悟道旅程,一段流浪者之旅。

愛也是一種輪迴嗎?

出生在古印度貴族的悉達多,年少的時候既英俊又聰明,人緣很好且總是令身邊的人開心。但是,他自己的內心並不快樂。他為了追尋自我,透過很叛逆的方式向父親表達自己要離家的念頭,在庭院站了一整天堅決表達離意。我雖然調侃他這種行為很像情緒勒索,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勇於放下名利,用自己的生命去親自追尋真理。

當時年輕的悉達多,還不明白父親願意放手的情操有多麼偉大。直到後來年邁之後,悉達多遇到在富貴當中長大的親兒子,他卻想引導親兒子接受簡樸的生活,卻遭到極大的反抗和忤逆。直到那個時候,他才真切地體會到他對親兒子的那種盲目的愛,竟是一種極富人性的情感,而這種愛本身就是輪迴,就是從深水湧出的煩惱之泉。

在這個同時。他也感覺到這種愛並不是毫無意義,因為這種愛就是出於自己的本性。他此時才發現:「即使是這樣的情感、這樣的痛苦和蠢行也需要親身去體驗。」說不定,我們對父母的諸多不解和誤會,終將透過自己成為父母時才會有新一層的體悟。

跟隨佛陀還是自己悟道?

在書中,作者將世尊佛陀的形象描繪得極為優美,是一種近乎聖潔無瑕的優雅之姿。雖然悉達多非常欣賞佛陀,並跟佛陀有過短暫的對話,可是他並不想直接追隨佛陀,反而是悉達多的友人選擇了直接追隨佛陀,而跟悉達多就此分道揚鑣。

悉達多對佛陀這麼說:「假如我成為您的信徒,我擔心這只會停留在表面,我擔心我會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已然心靈平安並得到了救贖,而事實上自我卻繼續存在和生長。因為我會將教義、我的後來者以及對您的熱愛澆灌成自我。」他認為真理並不在佛陀的話語之中,而是他自己必須親自體驗,走上自己的路。

悉達多跟友人的兩種選擇,有點像我們在人生的選擇。悉達多不想直接從公認最優秀、最完美的佛陀身上學,而是自己親自嘗試、犯錯和體驗,這條路肯定非常艱辛,但對他而言卻意義非凡。他的友人直接向佛陀學習,比較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可以學得又快又穩,但卻缺少了一些源自於自己人生經驗的開竅。我認為兩者沒有孰優孰劣,而是透過他們倆個人不同的故事,給予我們自己做出選擇的參考。

看重行為還是看重言詞?

關於所謂的「教義」和「知識」,如果是透過言詞的傳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失真。悉達多認為:「一個人可以去愛世上之物,但一個人不能去愛詞句。所以教義於我毫無用處。那些教義沒有軟硬的感覺,沒有顏色,沒有尖角,沒有氣息和味道,它們只是一些詞句而已,可能就是這一點阻礙你得到內心的寧靜。」

他對於佛陀的看法則是:「對於這位偉大的導師,我認為事實比言詞更重要,他的生平事蹟比他的教義更重要,他的姿儀比他的言論更重要,並非由於言論與思想,而是由於他的生平與事蹟我才將他視為偉人。」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那個人的言詞。

書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不能。人們可以尋見智慧,在生命中體現出智慧,以智慧自強,以智慧來創造奇蹟,但人們不可能傳授智慧。這段話對我的啟發則是,智慧必須透過「體驗」來發掘,我們要避免陷入語義迷宮和言詞衝突,而是以行為去愛、去活、去體驗。實際的體驗,勝過言詞的傳達。

後記:善待自己和這個世界

我覺得這本小說之所以引起眾多讀者的共鳴,就是因為悉達多的流浪之旅恰好映射了我們人生必經的各種階段。像是一開始的反叛父親離家出走,那種堅定的內心和親情的拉扯。接著是認識了佛陀卻不完全盡信他,而是選擇自己悟道。然後他碰到了教會他感官情愛的名妓,以及跟富商學習商場和人性的算計。後半段他與自己親兒子的衝突,更是凸顯了他父親願意讓他去流浪的偉大情操。

我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橫越的沙漠,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的課題,剛好在書中也有這麼一段話:「每個人都執著於自己的目標,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目標所困擾,每個人都在經受痛苦。」這本小說雖然是悉達多的流浪之旅,但是我們卻能從中學到該怎麼面對自己的課題。

最後,再摘錄一句我最喜歡的話:「研究這個世界,解釋它或是鄙棄它,對於大思想家或許很重要,但我以為唯一重要的就是去愛這個世界,而不是去鄙棄它。我們不應彼此仇視,而應以愛、讚美與尊重來善待世界,善待我們自身以及一切生命。」無論世界再怎麼紛亂無常,我們都能勇於體驗、勇於去愛。

https://readingoutpost.com/siddhartha/

Friday 25 November 2022

一起把內心那個「好的自己」找回來

/ 周慕姿

在《羞辱創傷》這本書的最後,我分享了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心靈捕手》。
⠀⠀
《心靈捕手》中的主角,從小受虐、穿梭在不同寄養家庭的天才年輕人威爾,是一個標準受過「羞辱創傷」的孩子。他擁有許多人羨慕的才華,卻用著非常暴躁、帶刺的方式,拒絕這個世界、嘲笑著這些大人。

對於自己的才華,威爾自大著,卻也自卑著。

他可以很輕易地做到別人、甚至知名數學教授都做不到的事。那些別人極為看重、珍惜的事情,對他易如反掌;但他真正想要的事情,卻如此困難得到—

想要真心感覺自己是有價值、是好的;能說出自己是需要愛的,也能夠好好愛人。

而不再被內心的自卑、不安給綁架,然後反過身來,瘋狂地攻擊身邊所有人—

特別是重要的人。
⠀⠀
當威爾聽到女友要去加州唸醫學院,即使女友邀請威爾同行,但這件事造成了威爾的「情緒重現」:

他的 #內在負面標籤「我不被愛」與「我會被拋棄」所造成的不安全感、羞恥、憤怒等情緒,向他席捲而來,於是威爾就做了他最擅長的事情:

關閉自己的感覺,對自己所愛的女友說:「我不愛你。」

在自己受傷前,先拒絕別人、拒絕這個世界,「這樣我就安全了,我就不再受傷。」

⠀過去被家暴與穿梭於不同寄養家庭的創傷經驗,讓威爾心裡一直有這樣的害怕:

#真能相信你的愛嗎?在我被拋棄、傷害這麼多次後,我怎麼能相信,你跟別人,真的不同?我怎麼能告訴你,關於我的痛苦與脆弱,而不怕你看不起我、嘲笑我?」

因此,他豎起了他的防衛保護網:冷酷、無感、拒絕。

「在世界拋棄我前,我先拒絕這個世界,這樣我就不會受傷。」

帶著期待而又再度受傷的感受,太難承受。因此,他寧願先拒絕對方,即使愛他的人,可能因而受傷離去,他也在所不惜。
⠀⠀
威爾也戲謔地嘲笑著每個羨慕他的才華、想要他的才華的大人們,嘲笑著他們的「想幫忙」,強烈的自卑與不安,讓他必須相信:「現在的我很好,我不需要你們,我現在就很好了。」

但內心,很深的洞,總在他毫無防備時,把他整個人拉下去。
⠀⠀
在心理治療師尚恩的真誠與理解中,威爾漸漸開放了自己。當尚恩與威爾談到過往被繼父毒打的受虐經驗時,尚恩很認真的對威爾說:「這不是你的錯。」

威爾從假裝無所謂地回答:「嗯,我知道。」,到崩潰大哭,抱著尚恩說:「我真的很抱歉。」時—

那時的眼淚,才是原諒自己的眼淚。
⠀⠀
看著電影的這一幕,我濕了眼眶。

主角威爾,是一個遭受家暴、承受著沈重的羞辱創傷的孩子,當心理師慢慢陪著他、帶著他,讓他有機會重新回到自己的創傷經驗時,那句「這不是你的錯」,是理解,也是哀悼。

理解那時候的你有多痛,理解並不是你真的做錯了什麼,因為沒有任何的錯值得那樣的痛打;

這也是哀悼,哀悼當時你遇到了無法好好對你的人,讓你受到這樣的創傷、遭受這樣的傷痛。

那真的很痛,不只是你的遭遇,還包含你身邊的人、他們沒有能力提供你更好的環境與對待。

可是你知道嗎?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不夠好的不是你,是你當時遭遇的事。

就如同電影中,心理師尚恩與數學教授爭論,怎樣對威爾最好時,尚恩說:「他是個好孩子。」
⠀⠀
他是個好孩子,只是他並不知道、並不相信,所以他用壞的樣子掩飾自己。
⠀⠀
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不再受傷而已。
⠀⠀
那讓我們一起把那個好的威爾找回來吧!

「Good Will Hunting」,這就是電影的劇名。
⠀⠀
而,更加動人的,是威爾的好友查克,看著擁有才華的威爾,遲遲不敢去面對時,對威爾說的一番話。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但二十年後如果還住在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會他媽的殺了你。那不是恐嚇,我會宰了你。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哦!拜託,為何大家都這麼說,難道是我對不起自己嗎?」

「不,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幹這種事,無所謂。而你,已經擁有百萬彩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二十年是污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的時間」

「你懂什麼?」

「我告訴你我懂什麼。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 #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
能夠擁有這樣的愛,威爾,仍是個幸福的人。
⠀⠀
面對羞辱創傷、重建自我與他人關係的過程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真正的感受,建立對自我的同理心,以及重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

要做到這些,第一步,是先看到自己的傷,並且抱抱一直好努力的自己。

不要忘記:

不是「你好糟糕」,而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好糟糕」。

當你因為勇敢面對、看見自己的傷而流下了眼淚,這不是軟弱,而是對自己一路上獨自努力撐過來的理解與擁抱,也是對過去傷口的療癒;

傷是真的,或許要再度信任人是難的;但當你願意再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學會信任你自己、信任身邊的人時,愛,將會是你最好的禮物。

祝福你我。

本文摘自《#羞辱創傷》一書 #書籍連結可參考留言

Wednesday 23 November 2022

伟大小说家村上春树写了一本失败的回忆录

/ Charles Finch

自2007年以来,村上春树以成功的小说家生涯为依靠而高枕无忧,一直在以自己古怪的方式书写一部自传。虽然没有大肆宣传,但还是以零散的方式不断出现:首先是一本关于他每天跑步习惯的精彩小书,后来是一篇关于他父亲的长文,最近又是一本关于他的T恤收藏的附图汇编

现在他写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是对他职业生涯的反思,其中融合了写作建议和回忆录,记录了他早期的成功——他在向评委提交了小说处女作的唯一一份手稿后获了奖,堪称典型的村上春树式神奇事件——还记录了他成为国际明星的岁月,他的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每年10月,他获得诺贝尔奖的赔率都非常低。

结果是,这本书自信、坦率,而且往往——人们说,永远不要亲眼见到你的偶像——让人觉得非常恼火。

作为小说家,村上春树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他的14部有英译本的小说都值得一读,而且至少有三部是杰作,其中最精彩的是1994年首次出版的《奇鸟行状录》,代表了他早期风格的巅峰:以第一人称叙述,用清晰、不做作的句子揭示主人公朴素的东京生活中那梦境般的纵深。村上春树作品令人惊叹的张力在于,他的写作简单而开放(海明威和卡弗是他的偶像),而笔下的世界却更加神秘,一种神秘的自然主义,令人想起大卫·米切尔和杰斯迈恩·沃德那样的作家。

通过菲利普·加布里埃尔和泰德·古森精彩的翻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最有力的段落呈现了这些透明而又深邃的特质。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是关于村上春树决定成为小说家的顿悟,它发生在1978年东京的一场棒球比赛中。“天空是闪闪发光的蓝色,”他回忆道,“生啤酒要多凉就有多凉,绿色的球场上,棒球格外洁白……就在那个瞬间,毫无根据地,我突然想:我也许可以写一部小说。”

但是,除了这些罕见的时刻,这本书是一份古怪、暴躁的记录。书中各章的重点是对任何有抱负或正在创作的作家应该会有用的主题——原创性、文学奖、海外出版——但每一章都以某种方式淹没在村上春树自身的经历中,只留下少量的实用建议,以及一个似乎骄傲自大、缺乏洞察而又忿忿不平的叙述者。

他想要传授的第一课是:写作很容易。“说实话,我从不觉得写作是件痛苦的事,”他说。“无论如何,如果你不喜欢写作,那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无法理解‘痛苦的作家’这个概念。基本上,我认为小说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流动。”一个年轻的作家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呢?村上春树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这个想法,这无疑解释了他的创作效率和流畅性,但事实是,除了他之外,几乎所有作家都常常觉得这是份苦差事,用普鲁斯特的话说,是“漫长的、沉没般的疲劳”,用奥威尔的话说,是“与一些痛苦疾病的较量”。

当然,村上春树只能根据自己的实践来写。但在其他方面,他似乎也受到自身经历所限。以书中关于文学奖的章节为例,这是本书的最低谷。他说,他从未担任过评委:“我只是太过个人主义了。我是一个有固定愿景的人,有固定的过程来塑造这个愿景。”关于批评家:“我有一个可取之处——至少让我没那么不可救药——就是有这么多文学批评家严厉批评过我的作品。”他总结道:“我觉得我只做村上春树就好。”
大量这样的句子读来让人难受,但更糟糕的是整部作品中奇怪的反事实性——这其中回避一个关键,那就是村上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小说家,而是日本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全世界80亿人,只有那么寥寥几位讲的故事可以吸引人们围聚在远古的篝火边,他是其中之一。作者本人对此似乎很高兴,但是有点漫不经心。他说,“除了我的许多女性读者都非常美丽这一事实之外——这不是说假话——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行吧。

这里的难题是,村上的宽宏是他小说的核心部分。也许困难在于,这本书里充满了平淡的解释,没有经过画面感的提升——这与他的小说相反,直到下山的太阳、黯淡的月色、起伏的波涛与无法理解的老友,似乎都内化于他的人物之中,他的小说最终证明视像比语言更真实。

希拉里·曼特尔近日去世时,我怀着真切的悲痛想到——哦,又去了一位。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任何时候,至多只有几十位小说家能以强大的力量,面向广大的读者,以意识——这是唯有小说最擅长处理的东西——为素材进行创作,揭示我们内心的感受,它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带来的破坏和美丽。村上春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他关于这种经历的书显得反复无常而又且古怪,或许它恰恰揭示而不是削弱了他天赋中未经驯化的光辉。“我不是鸟类学家,”索尔·贝娄曾经说过。“我是一只鸟。”

/ Charles Finch:《What Just Happened: Notes on a Long Year》作者。
翻译:晋其角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Monday 14 November 2022

懺悔和發願

/ 聖嚴法師


如前面所說,是從持戒習定而得解脫,但也有一類叫作慧解脫阿羅漢,他們不需要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基礎禪定的工夫,也能夠得解脫。例如有些人,一聽佛說:「善來比丘!」意思是說:「哦!你來得正是時候,好,你來了,比丘啊!」馬上便能於言下證到初果,甚至於第四阿羅漢果。像這些慧解脫阿羅漢,他們無須經過三皈、五戒、比丘戒,以及習定的過程。

我們從三藏聖典中,所看到的,都非常重視戒律和禪定的修持,以戒為基礎,定為過程,慧為目標;又所謂從禪出教,從禪定的修持而產生智慧,因智慧而衍生教理,完成了阿毘達摩,出現了許多論師。論師一定是跟禪師有關係的,古來大論師多半是大禪師,他們有禪定的修持工夫,和甚深的禪定經驗。印度的龍樹、提婆、無著、世親,是論師也是禪師。中國佛教在理論發展上極有特色的是天台和華嚴,而天台的祖師,從慧文、慧思,到智顗大師,都是禪師;華嚴宗從初祖杜順到五祖宗密,都稱作禪師。

在佛陀的時候,既有不少慧解脫阿羅漢,在中國,也有不重視次第禪定的祖師,他們重視直下頓悟的智慧,此在《壇經》中已有明白的表示。所以《壇經》先講般若,再講禪定,然後再講懺悔和三皈,次第和一般觀點是倒過來的。一般是從懺悔、三皈、五戒開始,再進入禪定智慧的次第。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戒有定共戒和道共戒,解脫道也有定慧俱解脫及慧解脫的兩種狀況,所以,一旦有了智慧,得了解脫,當然不必形式上的受戒儀式及習定的過程,可是還是要講到懺悔和持戒。《壇經》中的懺悔是無相懺,戒是無相戒,然後發〈四弘誓願〉,可見懺悔、受戒、發願,仍然是連在一起的。

懺悔的意思,是要我們承認自己是有問題的人,自己是有煩惱的人,自己的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我見,貪、瞋、癡、慢、疑及諸邪見,全部都是因「我」而生。知道有這種「我」的存在,所以要懺悔。因為這個「我」,本身就是一種煩惱、障礙,那是從無始以來,所造的種種惡業,而生種種障礙。所以當我們已經有了智慧的時候,實際上的障礙並沒有完全消除,還是需要繼續不斷地發願、懺悔。

懺悔的時候,就是無相懺。所謂無相懺,就是既然知道有罪、有障,便當痛切懺悔;過去的罪惡從此不再犯,未來的罪惡從此不令生起,現在的罪惡從此立即斷除,這才叫真正的懺悔。打從無始以來,直到成佛為止,所有一切罪障全部從此懺悔。並且知道一切罪障本身是無自性的,也就是沒有不變的罪性存在。如果罪障有自性,那就不能改變,既然不能改變,懺悔也沒有用,成佛也就不可能了。知道罪性本空而仍行懺悔,就叫作無相懺。

懺悔的作用有兩個層次,一是有相的,自己發現到有障礙,便當痛切懺悔,承認過去無量劫來所造種種罪業,同時發願從今以後要一邊學佛、一邊還債;一邊修持、一邊受報,任何果報都心甘情願地去接受,自動自發地去承擔,不畏懼、不逃避。罪是無性,因果是有,因果本身亦無自性,造了業、受過報,罪就沒有了,正在受報的時候,已經知道果報不會永恆,有了這樣的認識,受報的時候,不會有煩惱。這在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中,叫作「報冤行」及「隨緣行」,也就是說,果報現前,心裡無須煩惱,而對於未來的果報,應該來的,一定會來,逃也逃不脫、躲也躲不掉,擔心也沒有用。二是無相的,對於現在的苦報不排斥,對於未來的苦報不恐懼,心中無我而仍作懺悔,便是無相懺悔。

(摘自《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Friday 11 November 2022

大马政治未来希望

/ 陈启华

香港《南华早报》趁著马来西亚全国大选来临之际,点名人民公正党的拉菲兹、民主行动党的陆兆福、大马民主联合阵线的赛沙迪和巫统的凯里,是四位可以改变大马政治格局的新晋人物,国家未来的希望。

敢怒敢言的拉菲兹因养牛公司泄密案(后来无罪释放)而无法参与上届大选,过后淡出政坛。喜来登政变后,他毅然复出。今年3月当选公正党署理主席,致力于推动马来西亚民族主义;而不是马来人主义。为了挽回中间选民的支持,他和努鲁依莎等年轻领袖发起了Ayuh Malaysia运动,巡回全国,和边缘议席的游离选民探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和政策。公正党大选的排阵,就是由拉菲兹主导,展现了他的深谋远略、胆识过人。重振人民对公正党和希盟的信心。

今年3月,陆兆福接任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掀开了火箭新篇章。他作风温和、务实,在希盟执政期间担任交通部长表现优越,有口皆碑。相信他能够团结、重整行动党的方向。陆兆福认为,若要在马来西亚的政治上走得更远,有更大的影响力来实现党的政治斗争和政策理念,行动党必须赢得各族的支持。随著行动党这次派出谢瑞詹、谢奥玛、雪芙拉、瑟丽娜等巫裔候选人参选,也让我们看到陆兆福带领行动党走向多元的趋势。

备受前首相敦马哈迪器重的马来年轻领袖赛沙迪,在喜来登政变后脱离土团党,但没有跟随敦马而自立门户,组织了以多元种族年轻人为主的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近期两次的选前活动遭人踩场挑衅,可见赛沙迪和MUDA对各族年轻人的吸引力已令对手感到威胁而有所顾忌。

赛沙迪指出,大马时下年轻人更关注薪金、可负担房屋、优质教育系统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而不是种族和宗教课题。MUDA也和希盟取得共识并结盟共同面对来届大选,壮大了希望联盟。

来自巫统的凯里,在担任卫生部长期间,处理新冠疫情表现不俗,获得好评。可惜在巫统党内的派系斗争,被排挤在外。该党署理主席末哈山要求他让路,退出已连任三届的林茂国会议席。反而被派攻打非国阵巫统安全区的双溪毛糯,可见他在党内不受重视,令人惋惜。

选人也选党


综上所述,四位新晋领袖中,拉菲兹、陆兆福和赛沙迪三人来自同一个希盟和MUDA阵线,唯独凯里代表国阵巫统。在我国现有的选举制度中,只有取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能够入主布城,组织新政府。我们不单需要选人,也需要选党。

如果要让这些新晋领袖有更大的平台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各族人民和国家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重塑马来西亚,1119大家必须出来投票,作出明智的选择。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unjian/2022/11/10/524745

Tuesday 8 November 2022

馬克思在倫敦

/ 英國建築師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 Karl Marx 出生於德國古城 Trier,曾經自稱為世界公民,在1848年涉嫌協助推動歐洲革命抗爭,嘗試顛覆政權但失敗收場,為此曾遭受普魯士(德國)政府以煽動武裝叛亂等危害國安罪名起訴,並先後被比利時、德國及法國驅逐出境,係一名思想激進嘅「黑暴分子」。馬克思在1849年8月以政治難民身份流亡到英國倫敦,最終定居在此直至1883年去世。雖然維多利亞年代嘅移民景況非常淒涼,佢7名子女中只得3個孩子能養活成人,但馬克思仍然堅持留低英國至死不渝,並冇回流。

馬克思到埗倫敦後落腳 Leicester Square 嘅德國人聚居地 German Hotel 與同胞圍爐,後來改為租住 Chelsea 區一所公寓,但大家都知道 Chelsea 有幾貴,冇幾耐馬克思就因為負擔唔起租金而被趕走 (點解唔使一次性交一年呢?)。最後一家五口再搬至 Soho 區 28 Dean Street 嘅一個三房單位安頓落嚟,一住就住咗5年。現時 28 Dean Street 地舖係一所名為 Quo Vadis 嘅餐廳,內有一間 Marx Room 可供包場租用。

馬克思時代嘅倫敦 Soho 並非今日嘅潮人浦點,而係龍蛇混雜嘅難民集中地,衛生情況極度惡劣,人口密度過高,疫症如霍亂嚴重,馬克思其中3名子女就係喺居住在 Dean Street 期間去世。而位於附近 20 Great Windmill Street 嘅 Red Lion 酒吧係當年由馬克思與恩格斯所領導嘅 Communist League 倫敦分部聚會地點,該組織在1848年發表咗兩人合著嘅共產黨宣言。馬克思經常流連 Soho,Red Lion 酒吧係佢嘅 local pub,但現已改為 Be At One 酒吧。

為咗脫貧同埋為家人開新篇,馬克思在恩格斯幫忙下學好英文,專心研究及寫作,經濟情況漸漸得到改善,在1856年終於可以離開 Soho 搬到環境較佳嘅 Kentish Town 一座8房大屋。縱使已定居英國,但馬克思一直繼續從事顛覆革命活動及勾結境外勢力,堅持打國際線去講好共產黨故事,因此入藉英國嘅歸化申請被拒絕。

馬克思於1883年在倫敦病逝,死時64歲。有咩想同馬克思講可以去 Highgate East Cemetery 搵佢,與一般拜山掃墓要在千篇一律嘅墓碑中眾裡尋她唔一樣,馬克思個陵墓你係一定唔會錯過嘅,上面有佢大大個嘜頭,不過就要買飛入場:

雖然口裏說不但身體很誠實,共產主義祖師爺馬克思寧願選擇在祟尚萬惡資本主義嘅帝國首都定居大半生,淪為二等公民都唔去背靠我哋偉大祖國建設 (清朝嘅) 大灣區。正如黃子華話齋,有好多事情都係講好過做,過分理想化嘅馬克思主義就係其中之一,只適合作為學術研究之用。除咗講,馬克思在倫敦時亦寫咗大量理論著作。曾被控煽動罪嘅佢應該特別珍惜出版及言論自由,相信冇諗過有朝一日佢嘅理念會與專制獨裁畫上等號。

在今日香港嘅新聞自由狀況回望馬克思生平,難免令人感到諷刺。若在座有爰国爰党嘅馬克思追隨者,希望唔好學小粉紅咁講一套做一套,如果有機會嚟到倫敦,記得去拜訪馬克思嘅史蹟。

https://www.facebook.com/UK.HongKong.Architect
https://highgatecemetery.org/visit/cemetery/east

Saturday 5 November 2022

一個家庭要有的「鬆弛感」

是誰讓一個家庭遠離了「鬆弛感」?

首先,要想一個家庭擁有鬆弛感,那麼這個家庭中,不能有控制欲太強的人。

家庭系統排列大師海靈格曾說: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太強的人。

控制欲強,不僅意味著他喜歡控制別人,還意味著,他無法忍受失控的感覺——他希望一切都能在自己的掌控中。

這種對於掌控感的過度追求,會使得任何一點不符合他預期規劃的事都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甚至崩潰。

不一定是什麼大事,很可能就是一些生活瑣碎的事。

和這樣的人一起生活,猶如鈍刀子割肉,你得時刻謹小慎微,小心翼翼,生怕哪裡做得不好,就變成一場風暴的導火索。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幼兒期就能敏銳覺察到周圍環境釋放的緊張信號,並刺激身體產生過多皮質醇(壓力激素),過多皮質醇會損害孩子大腦神經發育。

這種家庭環境,猶如在孩子大腦中內置了一個高敏感危險雷達——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孩子迅速捕捉。孩子的大腦神經都用來發展這方面了,根本無暇去探索未知,發展自我。

其次,家庭要想擁有鬆弛噶,成年家庭成員需要有較好的心理容器。

什麼是較好的心理容器?

淺顯而言,就是能夠比較好的面對和消化自己的焦慮,有心理餘地去涵容重要他人傳遞的焦慮,以及較少向別人傳遞焦慮(尤其孩子)。

這裡的較好的心理容器,並不等同於樂觀。

它是一種基於客觀事實的從容,而非美化事實後的自我安慰。

很多「內耗型家庭」都有那麼幾個容器功能破損的家庭成員。他們的心靈空間就像一個大漏勺,到一點水,就會全都漏掉——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們非常焦慮,並且會有意無意把這些焦慮傳遞給其他家庭成員。他們看上去可能不如控制型那麼強勢,但對於家庭的負面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

心理容器功能不好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替自己消化焦慮,最終導致孩子活得內耗、沉重、邊界缺失、內在虛弱。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90951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0910294767141391/?wid=1667511375432

Thursday 3 November 2022

卡夫卡的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 朱亞君


各位臉書上的朋友,我懷著一顆顫抖的心,要跟大家推薦一本卡夫卡的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我真想把整本書唸給你聽,而那每一句幾乎都是愛的傾吐與控訴)。

幾年前出版了好幾本與「母愛創傷」相關書籍,有臉友留言,問我怎麼沒有談「父愛創傷」的?我當時愣住了,放在心上想了好久,終於終於,我找到了這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一本「父愛創傷」,並請精通中英德日馬來語的聯合國隨軍翻譯官禤素萊重新翻譯。今晚12點堂堂登場。​

卡夫卡的人生是一場噩夢,他一生都在父親的威權下渡過,父親讓他感到:服從是恥辱,倔強抵抗更是恥辱。父親用憤怒與徹底的譴責把他死死的踩在腳下。他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對自己的才華沒有信心,每一次考試他都像冒牌者症候群一般,害怕老師就要在下一刻齊聚一堂,一起來揭發這個駭人聽聞的騙子學生,如何無恥的潛進了這個班級。

卡夫卡的父親如此暴躁、母親又無法適時的保護他,他軟弱膽小、自我厭棄,他喜愛寫作,但不受到肯定;他想結婚想逃跑,又脫離不了父親的羞辱嘲諷;他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無不被父親批評得體無完膚。他的小說從未描寫過父親,卻無處不感到父親的存在。

在36歲,他去世的前五年,卡夫卡寫了一封長達103頁的信給父親,道盡了對父親的崇仰與恐懼,聲聲吶喊著他如何像一個家暴的受虐兒,在巨人般的爸爸面前,渴望愛啊,但一次次被打回原型:一隻卑微的蟲子,活在無休無止的恐懼裡。

有回幼年的卡夫卡半夜口渴,嗚嗚的想要水喝,但狂暴的父親不僅沒有滿足他,而是把卡夫卡一把揪出被窩裡,拎到屋外的走廊上。讓他面對著整個寒冷的黑夜。對,在那之後,他的確學乖了,但他無時無刻不憂懼著他那終極權威的父親,會在半夜,不需任何理由的把他拖出被窩並丟到屋外。

在書中,我幾乎聽到了哭腔,他說:「你是我衡量所有事物的尺度。」父親沒有覆蓋到的領域,才可能是他的生活。但父親如此巨大,這樣的領域寥寥無幾……

他又說:「我的寫作都與你有關,我在作品裡申訴的,是那些無法在你胸懷裡申訴的話……」

​卡夫卡的這封信,最終還是沒有送出去。但留下的文字,希望能給痛苦中的你我一些和解的餘地。

這本書,我要獻給所有有「父愛創傷」的孩子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再來同你說說卡夫卡。

卡夫卡給父親的這封信終究沒有交到父親手中,由於母親的懦弱、屈從於父親的權威,她把信收下了幾天,又退回給卡夫卡。可憐的卡夫卡,失去了一次去面質的機會。

和父親平起平坐,把新仇舊恨都變成歷史,這童話對他來說太美了,美得不可能實現。罪惡感張牙舞爪的撲面而來。

你看他在信裡寫的:

「你幾乎沒有真正打過我,可是你的咆哮,你漲紅的臉,
 你急匆匆解下的褲子吊帶,它垂掛在椅背上隨時待用的狀態,
 對我來說更為糟糕。就像一個人即將被絞死那樣。」

是,如果他真的被吊死,死了就結束了,而如果你始終處在一條絞繩的面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僥倖豁免,那才是不能承受之重。

而偏偏哪。偏偏我們還愛著那個傷害我們的人,最深的內在還哭著渴求他的垂憐。

於是他在給愛人米蓮娜的信中,寫著:我懼怕的,我所睜著眼懼怕的,是那些無端墜入的恐懼。我在大型棋戲之中,連個一兵一卒都不是,甚麼也不是,我是小卒中的小卒,一只根本不必存在的小卒。

於是他在小說中的人物永遠都是徒勞的,永遠都在和武斷的審判抗爭,家庭父親母親,法官律師衛兵,每一則都被可怕的專斷力量所統治。

我是不被愛的,我是不夠好的,我是醜陋不堪的,我是不需要存在的。我既使無緣無故被抓到了法庭上,我既使一早起床變成一隻甲蟲,我都在羞愧,羞愧我做得不夠好,讓事情變成這樣。

(這裡一定要延伸閱讀,周慕姿《羞辱創傷》,一整本都遙遙獻給卡夫卡)

如果你看過他的作品,似懂非懂,那麼你必須看這本《給父親的一封信》,這本書將告訴你這位德語文學巨擘所有創作的濫觴,並真切的指認傷口。而如果你沒看過卡夫卡,這本也將給在受苦的你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餘地。

https://www.facebook.com/yeachun

Saturday 29 October 2022

了解西方文明的窗口《圣经》

/ Ann Ann


《圣经》是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贡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能不读《圣经》。

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做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0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发行总数最多的一本书,是最早被译成其他文字、译本最多的一本书,也是第一部被带到太空和月球的书。《圣经》有一个其他任何书都无法比拟的地方,那就是几千年来,从不改版,而且只字不改。它对欧美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深远的,它己渗透到音乐、美术和文学等各方面、各领域之中,并且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家风采 〉

《圣经》由40几位不同的作者在三大洲用三种语言编写,整本《圣经》历经1600年记载完成。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写作环境更是相差悬殊,其中大卫和所罗门是君王,摩西是政治领袖,约书亚是军事领袖,但以理是宰相,保罗是犹太律法家,路加是医生,而彼得、约翰是渔夫,阿摩司是牧羊人,马太则是税吏。

这些作者们当时都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更为奇怪的是,当后人们把这66卷书编到一起时,这些跨越60代人写成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却十分和谐,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进步 〉

人们多以下三点方式看待《圣经》:

1.神圣的宗教文本:
2.庞大的历史著作
3.伟大故事的合辑

我们很容易忘记《旧约》和《新约》对今日生活的世界要负多大责任。

Thomas Cahill 汤玛斯◎高希尔在他的著作《犹太人的礼物:一个游牧民族如何改变历史》中写道:

“没有《圣经》,我们就永远不会见识到废奴运动、监狱改革运动,反战运动,劳工运动、民权运动、原住民和流离失所的人争取自己人权的运动、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波兰团结工联运动。以及南韩、菲律宾,甚至中国这些远东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支持民主的运动。这些现代历史中的运动全部采用了《圣经》的语言。”

或许我们的思考方式最关键的改变是进步的观念。在古代,伟大的创世故事对于早期文化中的初民要了解自己是如此重要,其实是相当陌生的,因此他们不太关注未来,也不会有[ 明天可能会比今天好]的观念。当时有许多“神”,但是他们“非人”而且反覆无常,没有一位“神”对于人类有任何特定的愿景。

经由西奈山上的摩西,上帝直接揭示了戒律,改变了上述状况。尽管这位独当一面的新“神”令人畏惧,祂是永远把我们的最佳利益放在心里的“神”,而且对于祂的子民怀抱长远愿景。

祂是引领犹太人脱离在埃及的奴隶状态前往应许之地的“神”,祂会在历史长河中努力,创造自己的目的,他是进步之神。

这种进步的世界观定义了西方文化,而且几乎所有非西方文明也采纳了这观点。正如高希尔上述所说,进步的世界观是所有伟大解放运动背后的力量。这些运动往往采用[出埃及记]的语言,从[事情不一定要如此]的想法发展出来,这种想法也是大多数自我成长书籍的引路灯。

爱的力量 〉

如果《旧约》是族群走过千年的啓示,《新约》就成了个人救赎的象征。:《旧约》的革命性在于强调的新观点,而《新约》将此逻辑推到极致,表示个人不仅能改变世界,而且有义务这么做。

以耶稣为例激励世人扴受挑战,遵循上帝形象将世界改头换面,这使得《新约》成为积极之爱的手册。

再一次,能疗痊愈和创造的爱就象进步观点,我们现在己经完完全全视为理所当然。不过如同安德鲁◎威尔本(Andrew Welburn) 在《基督教的开端》中指出:“爱是上帝对具有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人揭露的启示,正如权力和明智的秩序是上帝对尚未发展出自我意识的古代人类的启示。”

《圣经》关于爱的力量的主题标示了人类的新纪元。大数(Tarsus) 的扫罗(Saul, 后来成为圣保罗)在前往大马士革镇压基督徒的路上,[因亮光而目盲]。这则个人蜕变的美好故事阐释了陌生的新观念:爱可以比立场或权力强大。

《圣经》值得用新眼光来检视。我们没有必要再把《圣经》看成是关于原罪和牺牲,或者孵有了严格的教会阶层制度和圣战。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圣经》中传达比较单纯的讯息,关于同情以及如何实现和情进自我,那是不需要强迫别人接受的道德体系。尽管当成充满精彩故事的历史著作来阅读也是引人入胜,我们应该公正对待《圣经》,记得它是关于个人改变的最好手册。

https://www.mytruthmedia.com/2022/10/09/column-book-holy-bible/?utm_source=dable

Tuesday 25 October 2022

胡錦濤離座時,我看見的是劉曉波

/ 馮睎乾


中共二十大閉幕日,法新社拍到坐在習近平左邊的胡錦濤,中途突然被帶離場,胡表現得不情不願,臨走還拍了李克強肩頭一下,彷彿叫他保重。這個奇詭的現場片段,馬上震驚65億人(地球上有14億人應該看不見)。

其後,中共喉舌新華社在Twitter用英文解釋,胡錦濤最近一直養病,但堅持出席二十大閉幕,會議期間身體不適,工作人員為他健康着想,陪他到會場旁邊的房間休息,「現在他好多了。」中国網絡則全面封鎖此事。

這種解釋是意料中事,不然,難道說胡錦濤肛拭子檢測呈陽,轉了「紅碼」,必須緊急送去隔離嗎?但如果真是「身體不適」這麼人畜無害的原因,整件事則至少有兩點不合情理:

一、胡錦濤一開始為什麼不願離開,驅使工作人員嘗試從背後架起他呢?片段所見,胡有多個表示「反抗」的肢體動作和表情,令事件更撲朔迷離。

二、若是身體不適,為什麼主席台上幾乎所有人都一臉木然,既不驚訝,也不關心,沒有人上前了解或問候他?胡錦濤被逼離場時,在一排中共高官背後走過,他們十居其九正襟危坐,不但噤若寒蟬,更連正眼也不敢望胡一眼。「老同志」不適,會是這個反應?

事件發生的時間,也恰到好處,活像精心安排,要讓中国以外的人看見這一幕。據外媒報道(如《紐約時報》、《世界報》等),兩個工作人員走近胡錦濤時,媒體剛被允許進入大廳,所以法新社才能捕捉這歷史一刻。至於之前發生什麼事,是誰召喚工作人員,全都是謎。

但不管胡錦濤是不適離場,抑或借故被趕出去,大多數人看到胡的「哀怨」表情,以及在座眾黨官的淡漠,再考慮事發時間的「巧合」,都會順理成章覺得這是對胡的羞辱——引申來說,也是對所謂「老人幫」的羞辱,也是對「習家軍」以外所有人的警告。

對此事的芸芸評論,我覺得法國《世界報》有個說法頗有趣。記者訪問一位駐京外交官,他分析習這次「清洗」行動,說:「李克強、汪洋兩個溫和派退休,以及胡錦濤受辱(l’humiliation de Hu Jintao),證明強硬派已得勢掌權。蘇聯1956年的二十大,因為質疑史太林,對中国人來說,標誌了終結的開始,而習近平現在卻想展示,中国恰恰相反,這才是新開始。」(注1)

這外交官提到蘇聯20大,確富洞見——1956年2月25日,即蘇共二十大的閉幕那天,赫魯曉夫就像習近平,同樣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拋出「秘密報告」《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批判史太林的個人崇拜和獨裁統治,令會議大廳的代表們驚愕萬分。

按照這個解讀,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閉幕日,出其不意讓胡錦濤中途離場,是為了做一件意義上跟赫魯曉夫截然不同的事:赫批判個人崇拜,習則讓自己升上神壇。It's not about Hu Jintao. It's about sending a message.

胡錦濤昨日成為政治「行為藝術」的一部分,有些中国人表示心酸,這點我是理解的,因為胡溫當政十年,真的幾乎把中共洗白了,經濟快速增長,很多人發大財,網上監控也好像很寬鬆(事實上,胡錦濤曾下令囚禁68名網民和30名記者),令很多人對中国充滿希望,懷念胡溫⋯⋯但且慢,當年重判劉曉波的領導人是誰呢?

胡錦濤掌政最後數年,劉曉波已在獄中。2010年劉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無法到場,頒獎典禮舉行時,就擺放一張空椅子向他致敬。2017年劉曉波逝世,中国有良知的網民無法公開悼念,紛紛用「空椅子」作為劉的代號。相信很多人依然記得吧?

如今陰差陽錯,胡錦濤恰巧在全世界面前留下一張空椅,簡直是上帝的行為藝術,message就是「他朝君體也相同」。我不會為胡錦濤心酸,反而替劉曉波感到一絲快意。

https://www.facebook.com/epinoia2020

Saturday 22 October 2022

極樂世界與天堂有何不同?

一般人常誤以為極樂世界和天國是一樣的,往生淨土就像上天堂。其實極樂世界和天國是截然不同的,雖然兩者都是快樂美好的世界,但是佛教認為天國屬於天道,仍未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而極樂世界超越三界,不為生死所困。因此,佛教徒選擇發願往生淨土,而不是上天堂。

佛教將眾生所居住的三種世界稱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眾生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等六道眾生,充滿各種欲望煩惱;色界在欲界之上,住於四禪天,雖有形體、宮殿等物質環境,但已無貪欲愛染;無色界在色界之上,住於四空天,無形、無色、無身體,沒有物質環境。無論住於三界哪一界,壽命都有限,離不開生死。

曾有人問著有《略論安樂淨土義》的曇鸞大師,極樂世界屬於三界的哪一界?大師答說:「如斯淨土,非三界所攝。何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故,非無色界。」西方淨土極樂世界不在三界範圍內,因為清淨無染,所以不是欲界;因為居於佛國淨土,所以不是色界;因為有形體可見,所以不是無色界。

念佛求生淨土,並不是因為淨土衣食豐足,無憂無慮,所以希望能在極樂世界享福,而是期盼仗佛的慈悲願力到淨土進修,不再生死輪迴,永不退失道心。就佛教的觀點來看,無論天界的生活再美好,天神的壽命皆有限,無法保持永遠快樂,終將面臨天人五衰的困境:頭上花冠的花朵凋萎,厭倦天界的生活,無縫的天衣產生汙垢,芳香的身體變臭,兩腋開始流汗,而擔憂死亡來臨。

如果求生極樂世界,則不用擔心死後何去何從,能透過發願來安定身心,知道自己往生後,仍然可以隨佛繼續修行。很多人將升天當成生命的圓滿句號,但對佛教徒來說,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乘願再回娑婆世界度眾生的起點,可謂成佛的先修班。

(摘自《人生》470期專題)

Wednesday 19 October 2022

過渡到美好世界之前,我們必須經歷一些怪誕與荒謬

/ 周雪君


村上春樹的《刺殺騎士團長》英文版本面世,低調的他接受了外國媒體的訪問,談到自己的作品似乎總是在動盪不安的時候特別受歡迎。

過渡到較美好世界前,必須經歷怪誕荒謬


「1990年代,我在俄羅斯很受歡迎,那時正值蘇聯解體,非常混亂,而亂世中的人好像特別喜歡我的作品。在德國,柏林圍牆倒下時,也很亂,當地人那時也喜愛我的著作。」村上春樹接受《衛報》訪問時說。

假如這個觀察是對的,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和面對脫歐的英國,674頁的英文版《刺殺騎士團長》應該有市場。

被問到對當前美國政治形勢的看法,村上春樹在訪問中沉思近一分鐘,然後說:「1960年代,那時我還年輕,是理想主義的時代。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去試,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今時今日,大家已不信這一套,我覺得是可悲的。人家說我的著作總是怪怪的,然而除了怪之外,也應該有一個較美好的世界吧。只是,過渡到美好的世界之前,我們必須經歷一些怪誕與荒謬。那就是我的故事的基調:你必須走過黑暗,穿越地底,然後才看到光明。」

談到作品中的怪奇荒誕,村上春樹說不要問他有何含意。「我只是探索自已,內在的自己。假如你閉起眼睛,潛進自己的世界,你會發現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就像探索宇宙,只不過那是你內在的宇宙。你會去到不同的境地,那可以是非常嚇人和危險的,所以你必須知道回到現實的路。」村上向《紐約時報》的記者說。

為什麼魚要從天空而降?我是沒有答案的

基本上,他的寫作是啟動和用上了自己的潛意識,假如突然有一個影像在腦海出現,他覺得一定有點意恩,而他的工作就是記錄那些影像或念頭,但不是去分析它們。他說「分析工作是留給聰明人的,而作家不一定要聰明。」

《海邊的卡夫卡》有一幕寫道小魚從天空降下,「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魚呢?為什麼魚要從天空降下來?我是沒有答案的,我只是想到有些東西要從天而降,是什麼東西呢?然後我跟自己說:魚,是魚了。」

村上春樹認為,自己深層潛意識的一些東西也許可以跟讀者產生共嗚。「這樣一來,就有如我有一個在地下的秘密地方,一個在潛意識的秘境,可以跟讀者連結起來。也許在那兒由天空降下小魚是尋常不過的事。最重要是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不是要分析當中有什麼象徵意義。分析的事,留給相關的知識分子吧。」

這樣一來,村上春樹似乎把自己當成自己潛意識與讀者之間的管道,「我不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是一個故事觀察者。」情況有點像夢境和造夢者。他說,也許是因為白天在造夢,所以睡著時極少發夢。

他形容自己是個實際、務實的人:「那就是我的現實。我很喜愛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我想馬奎斯也不會覺得自己的作品是魔幻現實主義,因為那根本就是他的現實。我的風格就有如我的眼鏡,透過這鏡片,世界看來很合理。」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5923?fbclid=IwAR0Zm8_1DK9UZsfGRX5-AbxoTClM5ThGe3kVAPjX22li3dx_RwSL8ztuJZM

Saturday 15 October 2022

《無量壽經》內容大意

陳劍鍠


依據康僧鎧的譯本,《無量壽經》是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一萬二千位大比丘及普賢、慈氏等諸大菩薩說法,主要敘述在世自在王佛時有一位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比丘,於佛前發無上菩提心,觀見二百一十億佛土,思惟五劫,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發四十八大願,久經長劫,依願修行,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就佛道,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尊第一。

彼國國土謂極樂世界,無量功德莊嚴,是清淨安隱的無為涅槃世界。在此國度裡有無數聲聞及菩薩眾,眾生智慧高明,顏貌端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淨土之道場如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嚴飾,而且百味飲食,隨眾生心意而呈現。往生彼國的眾生有上輩、中輩、下輩之分,上輩乃修出家戒行之行者,中輩及下輩乃在家之修淨行者,無論上輩、中輩、下輩,皆須發菩提心才能往生。彼國菩薩都能得到一生補處,被弘誓鎧,積累德本,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釋迦牟尼於本經最後部分,勸彌勒菩薩及諸天人等,備勤精進,不存懷疑,信心迴向;教示貪、瞋、癡等三毒煩惱之苦,殺、盜、淫、妄、酒等五惡之罪,並依五惡而受五痛、五燒之苦報,勸說守五戒行五善,以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最後教示對於懷疑佛的五智,以及願往的信心不夠堅定的眾生,有往生邊地之慮,並從中比較邊地胎生與蓮花化生的差別,說明眾生應堅信佛智以修諸功德。

本經之要義有四點:

一、顯現成就淨土之因,即阿彌陀佛興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極樂世界。
二、法藏菩薩圓滿願行,成為阿彌陀佛,教示稱念佛名,使眾生聞信。
三、教示娑婆穢土之苦惱,令眾生欣求極樂、厭離娑婆,往生彼佛國。
四、十方念佛眾生,三輩具攝,通於聖凡,唯除五逆十惡,誹謗正法。

文/陳劍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圖/釋常鐸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0期)

Tuesday 11 October 2022

囚犯都出来为民服务吧

周若鹏

身陷囹圄,然心系社稷百姓,纳吉说他身为国会议员,有责任出席国会,服务选区,要求狱方定期放他出来工作,如此高德,怎不叫人感动涕零?

之前我写过要出狱有什么招数,诈病是其一,万没想到有诈上班这一招,难怪他有本事当首相我没有。且来想象一下诈上班是怎么个情况。每个周一,要劳师动众备囚车警卫接送囚犯往返办公处,多么浪费资源。请问囚犯在外的待遇是否该和狱中一样呢?比如说不准开冷气,午餐晚餐都自狱中外带,不准另点外卖牛排?

为防囚犯暴力反抗和逃跑,应该要上手铐脚镣吧?如果有上铐,我倒觉得偶尔放风也还好,因为我很想看戴着手铐的议员进入国会。我猜全世界都想看,全球媒体都会刊登那么精彩的照片,纳吉将再次让马来西亚扬名国际。

服务选区就有点困难了,绑手绑脚了怎能像妇女部部长那样拿水笔射干净的地板呢?真正做工很难,但要摆个pose拍照应该还可以,人民看他行动不便了还努力奉献,搞不好一心软就原谅了之前鲸吞亿万的罪行,下届大选还投票给他呢!啊不,是下下下届大选。

坐牢本就该在里面蹲

狱方也太不通情达理了,居然拒绝了这么高尚又合理的请求。狱方给的理由是保安,纳吉的律师沙菲依进一步上诉说上下班和出入法庭也差不多呀,能上庭就能上班。我完全无法反驳,难怪他有本事当大律师我没有。同理,我们不该剥夺觉醒的囚犯回馈社会的权利,每个囚犯都应能随时进出监狱,为国家贡献GDP。

如果你觉得我以上说法神经病,那的确是神经病。坐牢的概念本就该在里面蹲,为罪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管他之前是高官还是CEO,此刻只是编号53549413。好意思提出需要上班的谬论,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幸狱方尚有常识有良知,没有轻易妥协。但是,若说选民的确应被服务,能怎么办呢?有没有折衷办法?

纳吉是老板,老板不必亲力亲为,有手下代劳。若真有心服务社区,每周让他使用网络几小时就可以了,和团队视讯交代工作,发面簿文抒发政见,偶尔直播一下狱中生活,我一定会follow。且把这两年来疫情和行管中训练出来的Work from Home变通一下,这叫WFJ,Work from Jail。其他国家入狱的贪官也将能参照此大马模式继续为国为民,于是我们又更威水了。


https://www.enanyang.my/灼见/【灼见】囚犯都出来为民服务吧周若鹏

Thursday 6 October 2022

什麼是「授記」?

/ 自衍法師


「授記」(梵語 vyakaraNa ,巴利語 veyyakarana)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漢譯經典有多種譯名:「授記」、「受記」、「受決」、「記別」、「記說」等詞。

原是「記說」 之意,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亦即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後轉指佛陀對已發菩提心、修行佛道的眾生,依其根性、修行的法門及精進程度,預告未來證果時間及其成佛名號、國土眷屬。

授記的意義在《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卷上提到:一在幫助菩薩利益眾生,二在勉勵菩薩精進求道之心,示其果報,以安慰其心。

所以,「授記」對於發心向佛道的眾生,具有鼓舞作用,而透過授記的預示,也讓我們先感受到未來世界因某位佛的出現而成為淨土,所以,也是未來淨土及人間淨土的預告。

在漢譯佛典中有不少關於「授記成佛」的記載,被視為最早授記思想的根源,是佛陀自述被燃燈佛授記的記載。 經典中記載佛陀對弟子「授記成佛」最多的當屬《法華經》。

此經中的授記對象不分根器、男女,更可以瞭解《法華經》闡述眾生皆可成佛的平等性,無論是二乘人、惡人、女人皆可成佛。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0277510153341/user/100010020436611

Monday 3 October 2022

無欲不生娑婆

/ 常霖法師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法重視的是因果的道理,因此面對任何問題時,都應該從因着手。例如要解決煩惱,就要了解源頭是來自於我們的欲望,而止息欲望又是相當難以解決的。

其實修行並非要人刻意斷絕一切欲望,變成無欲無求,起初若是想用極端的方式斷除,反而導致「落入二邊」非黑即白的想法,這不只不切實際,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佛法有說「無欲不生娑婆」,我們在六道輪迴,得生為人,都是因為有欲望的牽引,假如我們要抑制甚至抗拒,過程中會非常痛苦,變成另一種自我製造的煩惱。

清楚知道這個原因之後,對治的方法,其實就像打坐時面對無數的妄念一樣,要接受它的存在,不過只需要覺察得到,而不要被它牽着走。不管對名也好、對利也好、對情也好,感受到內心對任何東西的欲望升起時,先覺察它的存在,不去抗拒,接着感受是否真的有必要去滿足這個欲望?會否有人因此而受損害?用心覺察自己的呼吸,甚至念佛持咒,盡量用心而不用腦去思考,經常練習之後,便會懂得如何停止或減少不必要的欲望。

不過話又得說清楚,雖然上面說「不必刻意斷絕一切欲望」,但始終欲望就是煩惱的根源,因此我們仍然應該從因著手,透過修行的種種方法,讓欲望的「因」遇不到激發它的「緣」,它便不會影響我們,久而久之,當欲望愈減愈弱,便有機會修到「不墮輪迴」的果報。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無欲不生娑婆/

Thursday 29 September 2022

《法華經》十種如是

此段經文所舉的十種如是,乃為《法華經》對於「諸法」的深入分析說明,其實一切諸法的每一法,無一不備十如是,而唯有佛能夠通達每一法的十種如是。

「如是」梵文翳鍐(eva?),在佛教聖典中有五種用法:1.在每一部佛經開頭多會有「如是我聞」一語,以表證信。2.表示所說之法,義理正確,如雲「如是如是」。3.表示能信之心印信順受,亦雲「如是如是」。4.印可之用辭亦謂「如是」。5.《法華經》的十如是,則為表示每一法的全體大用,含有十項。

如是,一定屬於親自的體驗實證,一定是在明確的理解其實情實況的狀態下所作判斷與認可。例如我在喝水,我說「這杯水是暖的。」如果有人不信,我可以把杯子遞給他,讓他親自喝一口,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就是這樣子地暖啊!」如果還有人懷疑,就也讓他喝一口,他也會說:「真是暖的。」至於暖到什麼程度,只有喝到了這杯水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因此,「如是」一定就是如此這般的事實,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例子,稱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很主觀的。如果是每一個人都可能親自體驗到的,便可以成為超越於主客觀的事實,那就是諸法的實相,總名共有十個,名為十如是。

「十如是」在《法華經》里非常有名。「諸法實相」要用「十如是」來說明。對凡夫來說,光是某個法的一個如是就弄不太清楚了,何況萬法的法皆有十個如是。看了「十如是」後,會令人驚嘆連連,自知不足。不過這「十如是」在《法華經》中,並未申論,而只舉出十個名目。依據天台宗的解釋,此十如是乃攝迷悟、收依止、顯權實於一「如」字。

十如是分別解釋如下:

* (一)如是相:乃指諸法之相貌或形相,例如法界中,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住法位,外顯種種差別相貌。

* (二)如是性:乃指諸法之本性,在內而不改不變者,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之性分,終始無變。

* (三)如是體:乃指諸法相性所依之心法及色法,即是體質,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自體的身心。

* (四)如是力:乃指諸法之體所具的功能,如十法界的眾生,各各法界皆自具備力用功能。

* (五)如是作:乃指十法界眾生均有各自的造作,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運動,造作諸有無漏業。

* (六)如是因:乃指十法界眾生由於各以因中熏習而招善惡業果。

* (七)如是緣:乃指緣助業之形成,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依善惡業之緣助,如法而得苦樂之報。苦樂之性分,名為習因,使之感果者,乃是善惡之業緣。

* (八)如是果:乃指習果,即是從習因及緣所成之結果。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習成善因而生善果,習成惡因而生惡果,任何一法,無非各各習成自因而生自果,各如其法。

* (九)如是報:乃指酬因之果報,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各皆如其法,依過去所作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現生所受苦樂之果報,復依今生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來生苦樂之果報。

* (十)如是本末究竟:乃指初以「如是相」為「本」,終以「如是報」為「末」,十法界的各各法界,均以如是相為本為始,亦均以如是報為末為終,都是平等的一如實相,故稱為「究竟」。

十法界的每一法界,乃至每一法界的每一法,都有它的根本和枝末。「末」當然不是究竟,「本」也不一定是究竟,不可只抓住「本」而去掉「末」。也不可以末為本,應當攝末歸本,而本末全收,才是「究竟」的全體大用。這種境界,絕非凡夫二乘所能探其源而盡其妙的。所以世尊一連三度制止舍利弗尊者,不要再問這樣的大法了。「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的四眾弟子,「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嘆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一些羅漢弟子聽了上面的話之後,都覺得相當難得,所以殷切勤懇地稱嘆佛有大方便力,而且還說:「佛所證得的法義法味,難懂難解,實在太深奧了。佛的言說,意趣玄妙難知,那是所有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比不上的呢!」

因為這一班人之中有一千二百位都已證阿羅漢果,該修已修,該斷已斷,該證的也已經全部都證到了,而且他們自以為所證所斷所修的層次與程度,應該跟佛不相上下,是相等的才對,為何尚有難解難懂的呢?所以產生疑問。

「聲聞」和「辟支佛」有什麼不同?聽到佛法的道理──四聖諦、八正道之後如法修行,速則三生,慢則六十劫,由初、二、三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超越三界苦海的叫作「聲聞」。「辟支佛」則在無佛之世及無佛法可聞之地,有利根眾生,經由觀察人生現象的十二因緣,世間物質現象的花開花謝,自己覺悟到一切諸法都是無常,即空,進而證入涅槃,得到解脫,因為是自悟自證,所以又叫作「獨覺」,亦名「緣覺」。

下面他們之中又有人問:「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這段意思是說:佛得解脫,阿羅漢也得解脫,解脫之義應該都是相同的,親到涅槃地,即名解脫。如今的世尊,為什麼要說漏盡而住最後身的一切大阿羅漢皆如舍利弗尊者,都不能獲知佛所得法的義趣呢?

這裡的「佛說一解脫義」是指從生死得解脫,不論是佛及佛弟子,凡得解脫,即離生死,故說解脫之義,唯有一種,應該是佛與弟子平等無二的,所以佛得阿羅漢,辟支佛亦同得。

解脫梵文毗木叉(vimok?a),亦名毘木底(vimukti),乃離系縛得自在,即是遠三界之煩惱,離生死之系縛,也就是實證涅槃之義。不過若從大乘佛法的立場而言,二乘聖者所得解脫,乃是實證五蘊非我的層次。大乘所得解脫,則是雖不離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亦不被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所困擾污染。

二乘的解脫是遠離五蘊身心的系縛,故於一旦進入無余涅槃的肉體物化之後,便不欲再來三界五趣受身捨身了,因此而被大乘菩薩譏為「灰身泯智」的焦芽敗種。大乘的解脫是既不貪戀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也不厭惡、懼怕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

未發大乘菩提心的凡夫眾生,在三界內受身捨身,是由於造業受報的因果流轉,大乘菩薩則以發菩提心的弘誓願力,以眾生為菩薩道的福田,以行菩薩道饒益眾生為成就無上菩提佛果的正因,故能自由自在於生死中來回,這才是第一解脫、最上解脫。

有一個比喻可以說明這種情形:一般人是不能任意進出監獄的,但是有一些法師、居士為了教化的工作,到監獄里為受刑人說法,也有一些法師到監獄里主持佛七、禪七,他們不是受刑人,所以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可以在裡面多待一些時間,也可以打完佛七以後馬上離開,甚至不再進去;也可以從這個監獄到那個監獄,進去之後又能自由地出來,不受監獄的系縛;但是,被關進監獄的受刑人,便不能隨時離開,要等到刑期滿了,或者至少要等獲得假釋時,才可以離開監獄。

以此比喻可知,二乘人的解脫如出離監獄後不願再進監獄,大乘菩薩的解脫,如同擔任教化工作的宗教師,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入監獄。

絕妙說法 法華經講(4)/ 聖嚴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0277510153341/?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multi_permalinks=1479263222588094

Monday 26 September 2022

高達終斷了氣

/ 林沛理


法國新浪潮電影《斷了氣》導演高達離世,享年九十一歲,比他的傳奇活得長。

上世紀下半葉的重要文化符號、法國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台海兩岸譯戈達爾)離世,西方媒體以顯著的篇幅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的標題是「敢於創新的法國新浪潮大將壽終,享年九十一歲」(Daring Director Who Shaped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1)。英國《衛報》的標題是「法國新浪潮巨匠仙逝,享年九十一歲」(Giant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1)。這樣說不算不靠譜,也符合「不說死人壞話」的美德(Never speak ill of the dead)。問題是法國電影的新浪潮(Nouvelle Vogue)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已經灰飛煙滅,但高達幾乎在死前一刻還在拍電影,說他是新浪潮大將和巨匠是以偏概全多於蓋棺論定。我覺得配得上高達的標題是「他比他的傳奇活得長」(The Man who Outlives his Myth)。

這話怎說?人死不一定如燈滅,也可以像星星一樣最後一次燃燒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光更亮。關鍵在於死法是否「配得上」死者。以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為例,他到今日還被視為「酷派青少年叛逆偶像」,不是因為他拍過《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和《巨人》(Giant),而是因為六十七年前,二十四歲、如日中天的迪恩超速駕駛,與一輛福特車相撞之後車毀人亡,以自己的死向世界示範那套美國人歌頌的生活方式——"Live fast and Die young"(揮霍青春,英年早逝)。

同樣道理,為什麼三十二歲就「死於非命」的李小龍到今日仍然是速度、力量和強壯的代名詞,而不是令人聯想到「外強中乾」?因為他從來沒有在世人面前老去。明星跟美人和名將一樣,都是「不許人間見白頭」。文化符號也可作如是觀。徐志摩的浪漫傳奇生生不息,是因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的《再別康橋》,還是因為令他死得離奇而轟烈的濟南號空難?

高達在法國的地位近乎國寶,總統馬克龍在悼文中說他在新浪潮影人中「最敢於倒行逆施、破舊立新」(most iconoclastic)。其實何止是法國新浪潮,全盛時期的高達是全球影壇的驚世之才(enfant terrible)。"Enfant Terrible"一詞是法文,但在英語世界廣泛應用,指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早熟天才。年輕的高達是"Enfant Terrible"的教科書例子,堪稱典範。這不單指他的電影,還有他的言行。

他二十九歲以極低成本完成處女作《斷了氣》(Breathless),因菲林不足要先把鏡頭拍得很零碎,然後用剪接把不同時空的場景連接起來。這本來是對現實的妥協,卻誤打誤撞成為打破常規的革命性技巧「跳接」(jump cut),高達一片成名。在一眾新浪潮導演中,論才華,高達未必勝過後來與他交惡的杜魯福(Francois Truffaut,台譯楚浮,大陸譯特呂弗);論深度,不一定能夠超越雷乃(Alain Resnais)或盧馬(Eric Rohmer);但他能言善辯,有一種把自己變成戲劇甚至傳奇的天才(talent for self-dramatization),同儕無一能及。

在鎂光燈下以至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比他把導演這個角色演得更酷、更活靈活現和形神合一。他永遠架著太陽鏡接受訪問和出席公眾場合,彷彿要將大千世界變成一座巨大、漆黑的戲院。所有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電影題材(Everything to him is a potential movie),所以他總是用擺出「構圖」(framing)的手勢,好像隨時隨地準備好通過鏡頭看世界。熱愛電影的人視電影如生命,高達卻視生命如電影(seeing life as cinema)。這種態度啟發了幾代的電影人,沒有他,也就沒有好萊塢的塔倫蒂洛(Quentin Tarantino)和香港的王家衛。永遠戴著墨鏡的王家衛是高達的追隨者甚至模仿者,雖然他本人從未承認。

高達未必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那隻「羊」(GOAT,即 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佳的意思),但若論影響力,大概只有《大國民》(Citizen Kane)的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s)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即使在六十三年後的今天,看《斷了氣》仍然令人有想拍電影的衝動。《大國民》也是無數電影人的啟蒙,但它的電影藝術太高不可攀(包括Gregg Toland的攝影、Bernard Herrmann的配樂與Robert Wise的剪接)。反觀《斷了氣》,由第一場戲尚保羅.貝蒙多對著鏡頭說話開始,都在告訴觀眾「這樣拍電影,任何人都可以做到」(Look, anyone can do this)。

當然,我們今日記得高達,還因為他的機智和妙語,他是電影人之中的王爾德。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電影也有起承轉合,但出現的先後次序未必如此。」(A film consists of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though not necessarily in that order.)

問題是高達縱有驚世之才,也無法追上世界改變的步伐。當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在手,就可以當導演,還有什麼成規可以打破?高達自一九九八年拍完片長二百六十六分鐘的《世界電影史》之後,對電影這個媒體已近乎無話可說。關於這一點,電影史學家兼評論家湯姆遜(David Thomson)可謂一語中的。他說:「那個早熟的天才少年逐漸老去,發現世界已經變得無法辨認」(The enfant terrible grew up to find the world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對天才來說,長壽未必是福氣。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F2022-39%2F1663817361103%2F高達終斷了氣

Saturday 24 September 2022

人家無理取鬧,你也無須認真

/ 午堂登紀雄


不可理喻的人非但不會察覺自己說的話不可理喻,還會一心認定自己是對的。因為自以為是對的,他們常會將想法強加於人、企圖控制對方,而且在心裡認為「不聽話的人都是錯的」。倘若你反駁他們,還可能遭受另一波攻擊。

遇到這種情形,好人往往會嚇一跳,然後噤若寒蟬。即便對方說話再難聽,也無法立刻反駁。就算被刁難、辱罵,或被大聲呵叱、說三道四,也只能傻傻愣在那裡。好人會茫然以對,任人宰割、無法反擊,等到對方拍拍屁股走人,回到家才開始暴怒,不斷責怪自己「為什麼我就是說不出口」、「真不甘心」,結果鬱鬱寡歡──—任人宰割實在是一件令人反胃的事情。

比較簡單、不會過度刺激對方,而且能收拾場面的踢鐵板說詞,就是「所以呢?」這個問句。若你遇到不可理喻的狀況,只要回以此句即可。

例如,對方說:「都是你的錯!」你就回:「所以呢?」對方說:「給我負責!」你也回:「所以呢?」只要這樣一直重複就好。就算對方嗆:「你在說什麼『所以呢』?」你也只要回:「所以呢?」即使遇到對方說:「你就只會說『所以呢』!」還是只回:「所以呢?」就好。

這個「所以呢?」連發策略,帶有「那又怎樣」、「所以你要怎麼辦」、「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的意味,能夠將對方話中無理取鬧的部分被凸顯出來。幾次之後,對方就會自討沒趣地走人。

但想要把這招做到那麼徹底,對「好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好人容易在途中認真反駁對方的言論,結果自掘墳墓。為了避免這個狀況,你必須毫不猶豫地這麼想:「你可以把我當白痴,反正我只要你別再煩我就好。」一旦認真回應,就是正中對方下懷。

/ 午堂登紀雄《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https://medium.com/@raphee121/iihitowo-12498d6831b7

Thursday 22 September 2022

看穿抱怨的動機,讓抱怨遠離你

/ 劉軒


我在開車去上班的路上,聽到廣播電臺的DJ放了一首蠻有趣的歌!

這首歌是根據很多美國小朋友從小會聽到大的一首歌曲改編的—迪士尼的《米奇俱樂部》(The Mickey Mouse Club)的主題曲,大致上是用英文拼音把Mickey Mouse拼出來,所以,就是“M-I-C-K-E-Y-M-O-U-S-E”。但DJ放的版本是改編版本:“M-O-N-D-A-Y-S-U-C-K-S”。這個念出來就變成了Monday sucks(週一是非常糟糕的)。對很多朋友來說,禮拜一到了辦公室,和同事們一起交換一個疲倦的眼神,然後說:“週一啊,又到了這個時候……”這個可能是一種集體的抱怨,有時候也算是挺開心的。

不過,不是每個抱怨都是一樣的,抱怨的背後也有不同的動機。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跟你來聊的「抱怨」。

最近,我在一個心理學網站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心理學者寫的有關不同的抱怨的動機。除了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我自己也觀察出了兩種不同的動機,加上文章中的,大概是五種不同的抱怨風格。或許你可以聽一下,看看你身邊「愛抱怨」的親朋好友們是屬於哪一種風格的抱怨人。

先從最嚴重的一種開始。這種人英文叫“chronic complainers”(慢性抱怨者)。

這種人的「抱怨」已經像慢性疾病一樣,他們總是在抱怨。簡單來說,這種人是為了抱怨而抱怨。

我想我們可能都會認識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或許是年紀比較大,或許是因為生活中一些不幸的遭遇,但同時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只不過每次問到他們最近怎麼樣的時候,他們都會長長歎一口氣:「我還能多好?最近下雨,你看整天在下雨,每次下雨我就偏頭疼,我種的那些花全死了,鄰居的狗晚上總是叫不停,我睡不著……我跟你說,我這個人整天腰酸背痛,渾身是病。我想有人打電話過來問候,也沒有人打過來。我想我如果孤單單的死了,也許都沒有人會發現……」

碰到這樣子的人,哪怕你只是問候他們,可能自己都必須要打一個強心針。當然這也有點可憐,從腦神經或是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的話,他們的腦神經連接已經被優化成為過度的負面。

怎麼樣跟這種「抱怨人」相處呢?我們不能用「負面」去對抗他們的「負面」,那樣做只會把我們或是他們搞得更「負面」。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提醒自己儘量幫助他們去扭轉看法,幫助他們用正面的視角來看事情。

第二種抱怨的風格是為了發洩而抱怨。

最近我出差的時候,坐飛機,飛機降落了,可是在跑道上呆了很久都沒有讓乘客下飛機,機長解釋說是因為安排不出一個空橋。所有人就坐著,等過15分鐘20分鐘,等到半個小時的時候,有些乘客受不了開始嚷嚷了,而且一些人就非常大聲:「莫名其妙呀!怎麼還不讓我們下飛機!」聽他這樣一直罵,我也不知道他針對誰,只是看他一直大聲嚷嚷。空乘人員滿臉尷尬的笑著安撫乘客。不過他們越是安撫乘客,乘客就越是生氣。

我想那些抱怨的乘客或許是真的在趕時間,或許他不喜歡被困在一個飛機上,(說實在我自己在飛機上呆久了也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舒服的負面感覺在那些乘客那裏就變成了一種爆發。這種「抱怨」通常是為了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出來,並不一定針對於某一種人,但是他的宣洩過程也是要讓其他人看到,注意到從而安慰他。

第三種抱怨的動機是為了某一種控制感而抱怨。

我有個朋友最近跟我訴苦,他說老婆最近出門一個多禮拜,然而他就自己要照顧小孩,既當爹又當媽,要管家裏,還要打掃,他覺得自己相當的努力了,認為還做的不錯,結果沒想到老婆一回家就開始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孩子怎麼衣服那麼髒?家裏怎麼有一股臭味?這什麼東西已經擺在這邊那麼久了?冰箱裏面這什麼東西都還不丟掉?一連串這樣抱怨下來,本來這個朋友還希望老婆回到家給他一些表揚,結果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多的抱怨。

為什麼太太會抱怨這麼多呢?

是因為平常在家裏,都是他太太在在掌控這些事情,通常也都做的蠻好的,所以或許她出遠門回來,還沒進家門,已經感覺到一些焦慮,因為她知道自己八成又要再做一些整理,八成有很多東西不是她自己想像的樣子。在這個時候,每一個她丟出來的抱怨,都好像是給她自己的一個提醒一樣,或者是說因為抱怨出來,她就把這個變成了自己一個待辦事項的清單。

這種人是為了控制感而抱怨。有時候一些主管好像總是抱怨這抱怨那,或許他們也是有同樣的動機,只是在念出各種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要控制的事情。

第四種抱怨就是為了拉攏關係而抱怨。

這個就有點像是Moday sucks的這首曲子,大家一起來抱怨星期一,在抱怨之中覺得好像有一種團結感。很多員工也會抱怨老闆,抱怨主管,會覺得好像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條線上,有時候讓大家都有一種集體的安慰,但也必須要小心,因為如果抱怨的是某一個人,然後開始在背後說他各種的不是,這個合唱會變成一種職場的霸淩的,對不對?

第五種也是最後一種的抱怨風格,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抱怨。

這種真的是因為你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問題,所以你提出來一下提醒對方。像是那天我去到一個便利商店,通常便利商店都是非常快的走進走出,但那天看到很多人大排長龍,我大概已經是第八個人,我只想要買一個牛奶就離開,但是看到前面的人隊伍都一直沒動,這是因為在臺灣的便利店可以辦很多不同的業務,包括像是交水電費,甚至收包裹這些等等。或許剛好前面這幾個客人都有比較繁瑣的業務,兩個店員一個已經很忙了,另外一個不曉得在那放空個什麼,就在那邊晃來晃去,不知道他在做咖啡還是在幫別人。

後來就有其中一位正在排隊的客人說:「先生不好意思,我們在這邊真的很趕時間,你可不可以來幫我們也來結賬一下?」因為便利商店都有兩個收銀臺,所以店員突然就像是夢醒了似的。他站上另外一個收銀臺,我們原本可能有八個人在等,一下子就變成了4+4,當然動作就快了許多。非常感謝這位客人提出這個問題,但是也很有風度,並沒有謾罵。而他提出的時候,他直接就講幫我們來結賬一下,好不好?這個直接也就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

照理來說,我們每一次抱怨的時候,應該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是吧?但今天聽到了我分享著其他的四種風格,你可能會發現不是每個抱怨背後都是一個能夠被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抱怨的時候,希望這個問題被解決。

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有些真的是為了抱怨而抱怨,為了發洩而抱怨,為了控制感而抱怨,會是為了拉攏關係而抱怨。你自己在抱怨的時候也可以來反問一下自己,我的抱怨真的是可以讓問題被解決嗎?還是背後有其他的動機?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94219

Sunday 18 September 2022

匱乏經濟學: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 Sendhil Mullainathan


人在匱乏下,注意力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例如飢餓的人更容易聚焦於食物,工作忙碌趕「死線」的人滿腦子都是未完成的工作等,而於此同時就容易忽略掉其他的訊息,此即「隧道效應」。

匱乏也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感知,這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感知大多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而相對感知就很容易受到比較基準的影響,於是匱乏就會藉著影響比較基準來放大或縮小我們對外在刺激的敏感度。

人在有資源與時間等的餘裕下才有辦法做通盤與長遠的考量,反之缺乏餘裕則會讓人將心力耗在取捨上,且很容易因為一個錯誤的決策引發連鎖反應,讓人在眼前的危機下疲於奔命,完全不可能考慮長遠的事情。

所以要協助匱乏者,光補其不足而沒能讓其有餘裕是無法有長期效果的,因為不論是物質上還是時間上緊繃的人,其容錯率很低,很容易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就全面崩盤。

總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不論是做出好的決策、控制情緒與衝動、應對突發狀況等,耗用的都是同一個「心力帳戶」,所以匱乏者(如窮人)之所以做出錯誤的決策、衝動的行為,或一遇意外就慌亂,很可能是心力不足導致,而不是他們本來就比較愚蠢、衝動、情緒化--畢竟一般人處在匱乏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好有聽朋友的建議趕快來讀《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這本今人受益良多的行為經濟學好書!因為當我看到這本《匱乏經濟學》的中文書名是,心中不禁OS了一下說,這書名也太廢話了吧,經濟學不就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嗎?所以匱乏經濟學不就像是「有機體生物學」一樣重覆了嗎?結果一讀,發現原來我腦補了XD。

《匱乏經濟學》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聯手提出經濟學的基本命題:在資源有限的時候,人要如何根據需求與供給來做抉擇?他們一位是印度人,另一位是以色列人。和一般研究和管理物資、服務不同的,《匱乏經濟學》指的匱乏,是針對會讓我們的大腦認知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的匱乏,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覺得食物、朋友、時間和金錢不夠時,我們的行為模式會產生何種變化,《匱乏經濟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理論深入淺出地解說,讓我們瞭解匱乏如何以種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了我們。

《匱乏經濟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討論匱乏,可是裡頭的問題卻是很嚴肅的,例如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匱乏經濟學》主張,雖然這些問題看似毫不相關,但是在背後都有著同樣的原因:人不斷處於匱乏之中。他們對以上我們習以為常的問題,提出了極為有趣且非常有啟發性的見解,甚實用範圍從個人到企業到政府都適用。

在這個社會,有誰的時間和金錢是夠用的啊?通常是兩者都不夠用,即使是有錢人,時間也不夠用,而時間較寬裕的人,錢卻不夠用,如果有人兩者都夠用,那他/她一定是幸運也是幸福的人吧。

在快節奏的社會,追趕「最後期限」(deadline) 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從前年輕時,還能夠為許多事情慢慢做準備,可是年紀愈大卻反而愈來愈臨時抱佛腳。我很討厭這種總是在期限前趕進度的感覺,可是卻又常常一個期限交待完後,又趕另一個進度,沒幾件事可以悠閒地慢慢完成。

《匱乏經濟學》指出,「最後期限」能讓人集中精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量的工作,獲得「專注紅利」,難怪在期限前,我們總能一個小時做平時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然後精疲力竭。。但是,因為人把心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 上,忽略了長遠來看更重要的事。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我去美國時,科學界都盛傳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就是美國宇航總署發射了火星探測船,結果卻沒到達目的地,因為有工程師把公制和美國常用的英制搞混了XD 當時我們都把它當笑話嘲諷美國死守英制,可是讀了《匱乏經濟學》才知道實情原來不簡單,因為當時一群工程師菁英已經為可能的延期而忙得焦頭爛額,沒有人有精力和時間去查證異常的小狀況,結果才釀成笑話。

另外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是美國的一家醫院,外科手術室總是排得滿滿,可是手術一場接一場卻只有延誤的,搞得醫院大量醫護人員不斷加班人仰馬翻地趕手術。結果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排進更多手術把積欠的手術趕快開完嗎?如果是這麼簡單,就甭由《匱乏經濟學》來討論了。他們後來研究出的方法很反直覺,就是把一間手術室先空下來以因應突發的狀況。結果因為有了如此寬鬆的彈性,突發的狀況比較不會影響其他排好的排表,於是反而更能夠順利在預定行程中完成大部分手術,因此皆大歡喜,醫院增加了收入,醫護人員不需時常加班。

還有另一個有趣也很實際的例子是,當我們試圖透過節食而減重時,食物的匱乏反而讓我們腦袋更容易注意食物,除了消耗意志力,我們反而把注意力移到食物,更渴望食物,導致事倍功半、前功盡棄。他們認為,一些減重法例如高蛋白質的阿金減重法(Atkin diet)比較容易成功,不僅是其功效,而是簡單不需要分心在計算卡路里,不會產生認知頻寬稅負,也不需要挨餓而更想吃大餐。

最有趣的是,《匱乏經濟學》指出貧窮原來也有許多後遺症,讓陷入貧窮的人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認知能力。他們例用許多實驗一再驗證,甚至只要是暗示,就讓人陷入匱乏的陷阱,影響層面非常廣,從智力到無法按時服藥,還有以債養債,到教養子女的疏忽等等。他們指出,窮人缺的不僅是錢,還有認知頻寬。

因此,一個還有公義的國家,應該努力消彌貧窮,而非一味把窮人當作能力低下不值得關注的一群,尤其是在富裕國家如台灣,也有相對貧窮而窮忙的一大群人。他們陷入貧窮,很有可能只是因為運氣太背,如果國家無法實現社會正義,那麼就只是讓運氣而非努力和能力才決定個人財富,將永久埋沒有潛力且肯努力的一群,阻礙國家社會發展進步。

就像《匱乏經濟學》提出的,匱乏的感受會窄化眼界、扭曲判斷,所以只是管理時間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當有效管理我們的認知頻寬,別把時間表排得太滿,允許一定的彈性和寬鬆是有益的。工作期限是一定會來臨的,我們也該善用有富足的資源的時候以因應匱乏的到來。《匱乏經濟學》的諸多研究對個人發展與公共政策應當極有啟發。例如他們提出當認識到窮人的認知頻寬不足時,應當改變社福系統,提供他們托育幫助、設計良好的金融產品幫助他們存錢而非以債養債、設計簡易負擔較少的短期實用課程等等。

《匱乏經濟學》對台灣社會應該也要有更重大的啟示,台灣勞工的高工時,是世界知名的,企業一向習慣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台灣對寬鬆的極不重視,從中小學塞滿的作業和補習,就可見一斑。當作業都塞得滿滿的,有多少學生還有時間去嘗試尋找真正的興趣?還有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即使不談高調的人生、興趣之類的,就功利地來談,《匱乏經濟學》就很明確地指出,把班排得滿滿而缺乏寬鬆,是非常有害的。《匱乏經濟學》用紮實的理論和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寬鬆為何是必須品。台灣近年雖然高工時、高生產力,可是卻陷入窮忙的危機中,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上班時,僅能忙著應付眼前的狀況,沒有時間、精力和心力去放眼未來,難怪台灣許多政策僅是為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少長遠的規劃。

《匱乏經濟學》很值得所有企業管理階層一讀,如果不是被漲不動的薪資、超高高工時和趕不完的進度而忙得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沒法讀書的話XD 不過先別管主管讀不讀了,自己的認知頻寬自己管理,先來讀《匱乏經濟學》吧!

https://www.facebook.com/reader314159
http://skygene.blogspot.com/2015/06/scarc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