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July 2017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Mitch Albom ~ Tuesdays with Morrie

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

作者米奇‧艾爾邦在昔日恩師最後幾個月的生命中,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這位老教授墨瑞面對著死亡一步步逼近,卻仍保有熱情和幽默感;藉著每個星期二的談話,他一點一點地柔軟了米奇世故冷漠的心。他們師生的重聚,成了一堂有關生死之智慧的課。

「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

「死亡,是件悲傷的事,米奇,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

這堂課很短,但涵蓋許多課目:愛、工作、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這是一堂探索生命的課,也是永無止盡的尋寶之旅。

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事,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也可能大多數人都還沒找到自己的答案。米奇在社會中沈浮了16年,擁有了名聲、權利和財富,但他直到再度和老教授重逢,才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柔軟了他世故冷漠的心,也提供我們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生活和價值觀的角度。

「若有必要的話,我會好好哭上一場,但哭過後,我會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種種好東西上面:來看我的人,我聽到的事情…」

我到底怎麼了?

• 我已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 我的日子填得滿滿的,但大部分的時間,我還是覺得不滿足

• 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無法自知自適,我們要十分堅強,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才能找到出路,創造自己的文化

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如果你真的想要,就會讓自己的夢想實現。

愛會得勝,愛一向都得勝。

生命要有意義,就要投入自己去愛別人,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創造一些讓自己活的有目的、有意義的事 。

第一個星期二 ~ 我們談這個世界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會付出愛、接受愛。

• 我們常以為自己不值得愛,我們常以為自己若接受愛, 就會變的軟弱

• 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第二個星期二 ~ 自憐自愛的善用

不准自己進一步自憐。

• 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悲傷,如果必要,為自己好好哭一場, 哭過後就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種種

• 每天限制自己只能自憐多少,然後就迎向這一天

• 只有你認為可怕時,他才會可怕,有時候,你不可以相信眼睛所見的東西,你要相信你所感覺到的東西。

第三個星期二 ~ 你的遺憾是什麼?

你思考: 生命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最遺憾是什麼?

• 讓自己習慣退後一步想,冷眼旁觀自己的生活, 問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嗎?

我所要的就是這樣嗎?

是不是少了些什麼?

• Just say NO or Just DO it

第四個星期二 ~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

• 你要知道自己會死,並且隨時做好準備,這樣你活著的時候,就可以真正的比較投入,做的事就會相當的不同

• 我們對體驗這世界,就像夢遊一樣,在半夢半醒間,做著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

第五個星期二 ~ 我們談家庭

沒有家人的支持與關愛,你就幾乎什麼都沒有了。

• 家, 是精神上的安全感, 沒有任何事可以取代

• 家庭就是如此,不只是要互相關愛,還要讓對方知道你在關心著注意著他

• 如果你要對一個人負起完全的責任,如何給予最深的關愛和關懷,那就是生小孩,沒有任何經驗比得上生兒育女

第六個星期二 ~ 感情與執著

要學著超然不執著。

• 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均無常

• 要經驗感覺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體驗到他, 接受、認出他,也才能從中脫身,將他放下

• 讓自己體會失去所愛的人的痛苦,不要壓抑情緒,不讓自己體會他

如果不讓情緒淹沒你,那是因為你在忙著害怕, 害怕痛苦、悲傷,怕愛所帶來的是受傷害的心。

第七個星期二 ~ 擁抱衰老

接受事實,活在當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

• 當自己年老受人照顧時,只是回想起,該如何享受還是嬰孩時的時光

• 年老不是衰老,是成長,讓自己了解到死亡的積極面

• 接受你為之你,並且樂在其中

第八個星期二 ~ 金錢無法替代溫柔

•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

所以他們擁抱物質、權力,以為這樣自己就獲得擁抱,但是物質永遠無法取代愛、溫柔、親切…

• 我們常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差別在哪?

找尋生命的意義與滿足

• 開闊的心

• 與人分享的心

• 付出愛、時間

• 做出自真心的事

• 投入、創造一些讓自己活的有目的,有意義的事

第九個星期二 ~ 愛

愛,讓你活在人間。

• 應該和自己眼前的人同在, 跟他說話時,想的只有他,看的也只有他,全心放在與人溝通這件事情上

• 人們急忙的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到處奔忙,忙著找尋,想著下一輛車,下一棟房子,下一個工作,然後發現,這也是空虛,於是又開始繼續奔忙,一但開始奔忙,就很難慢下來。

第十個星期二 ~ 婚姻

找到所愛的人。

• 我們常滿心企望的找到一個所愛的人,是因為這整個環境最缺乏的就是愛

• 但現今的人,不是太過自私就是無法真正愛人和被愛,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所以又怎會知道和自己結婚的是誰呢?

• 找到所愛的人很重要,朋友雖然很好,但不會在你身邊一輩子,生病的時照顧你,在你需要時安慰你,兩人在一起什麼價值觀最重要? 相信婚姻的重要性。

• 婚姻是很重大的事,如果不去嘗試,會是莫大的損失

• 從婚姻中,你會受到考驗

發現自己是誰?

發現對方是誰?

兩人如何相處? 或發現兩個人為何處不來?

在婚姻、愛情中,不變的法則在於:

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就會有很大的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折衷,你會有很大的麻煩,如果兩人之間,不開誠佈公,會有很大的麻煩,如果生命中沒有相當的共同價值,會有很大的麻煩。

第十一個星期二 ~ 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變的醜惡。

• 對於大的事情,我們怎麼想? 我們看重什麼? 這都要自己選擇

•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問題,逃走不是辦法,你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

• 人類最大的弱點在 我們常短視近利,我們應該著眼於我們的潛能,努力達成我們所有的目標,別放手太快,也別死撑太久,相愛即如死滅。

第十二個星期二 ~ 寬恕

在你死前先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

• 心懷仇恨、頑固,有什麼好處呢?

傲慢.虛榮,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 要同自己和好,也和身邊的每個人和好

• 要有惻隱之心,彼此照顧扶持,只要我們學會這一點,世界就會美麗許多

第十三個星期二 ~ 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的時間只剩一天,你會做些什麼?

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

• 所付出過的,所接受到的愛,都會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人當關切一些大的事,包括:愛、責任、靈性跟覺知

•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爲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想要的,所需要的, 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的生活

• 人生就是這樣 – 中輟 再來過 中輟 再來過 …

第十四個星期二 ~ 我們說再見

生命中沒有什麼太遲了的事,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不居的,沒有人能彌補過去或在生命中重頭來過,思考什麼才是最要緊的?

要心胸開,不要受張牙爪舞的價值觀誘惑,心愛的人說話要用心聽,彷彿是最後一次聽他說話,你有沒有遇到過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把你當作一塊璞玉,一顆原鑽 ,只要假以智慧磨練,就可以耀眼光輝。

http://hshieh.blogspot.sg/2011/07/14.html

Tuesday 25 July 2017

大马经济不良十大迹象

2009年,我们都为国家落实经济转型计划(ETP)以及政府转型计划(GTP)感到鼓舞,期许国家从此摆回正轨,迈向高收入先进国的道路。GTP和ETP可说是以兼容为原则基础,倡导包容和可持续发展,除了提高私营领域的投资,也務求让人民过更有素质的生活。

然而,在这两项计划实行七年后的今天,人民只有抱怨,丝毫不感觉到国家经济如何成功,即便政府曾信誓坦坦地说要聆听人民心声和脉搏。

尽管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MPC)在7月13日,决定将隔夜政策利率(OPR)调低至3%以确保5月的通膨率降低至3.9%,但这对实际情况没有任何意义。

开支不受控、通膨与消费税

1)开支不受控

绝大部分马来西亚人都还是受薪打工人员,根本无法承受不断上涨而且跃幅不受控制的生活开支。

2)通膨

人民的经济不像国家经济如此“繁荣”,可负担开支已逐渐单薄。这与第二个原因相关,因为国家经济不健康,通膨率在约3个月前就曾一度飙升到5.1%。

更令人担心的是,评级机构(RAM Rating Services)预测今年的通膨率将从原本的3.0%升至3.8%。这是根据石油价格比起第一季度的评估更稳固而估计。

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和通货膨胀一起浮动上升,同时未来也将反映在价钱更高昂的物价和服务上。

2)消费税

消费税(GST)的落实,是显示马来西亚当下经济状况的第三项指标,因为这凸显国家虽然已独立60年,却还是高度依赖油价为主要收入。

消费税是因为国家收入碍于全球石油价格降低而减少,才推出的“救国策略”。这代表要是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下降,更多的物品将需要缴税。

收入低、涨幅少、马币软

4)收入低、涨幅少

导致国家当下经济欠佳的第四个缘由是,人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隶属首相署经济计划单位的大马统计局发出的《2016年工资和薪酬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员工去年的工资中位数相较于前年上升了6.2%;若不包括外籍劳工,本地劳工的工资中位数比起去年才升了3%。

这表示外籍劳工的薪资涨幅比本地劳工高,而若是扣除通膨率,仔细计算,本地劳工的薪资涨幅根本没有超过1%,也就是月薪涨幅只有约17令吉。

5)马币软

马来西亚经济的第五个不理想状态是,马币令吉兑美元比起邻国的新币、泰銖、菲律宾卢比、韩元等,表现是2007年以来最差。

自2008年以来,马币已经贬值近27.7%,新币市值则平均上涨6.8%。

一马公司丑闻余震不断

更糟糕的是,在《华尔街日报》揭发关于一马公司(1MDB)涉及将巨额款项汇入“大马一号官”(MO1)私人户口丑闻之后,马币便再次狂跌。

6)Cuepacs

第六项指标是来自大马公务员职工总会(Cuepacs)的抱怨,国内公务员一共背负8.8亿令吉债务,恐将面临破产。

由于生活开支上涨,许多公务员借款应付日常所需及节庆开支,这些借款包括无节制使用信用卡、合作债务、银行私人贷款、向大耳窿借款等,最终面临破产。

7)普腾

第七,本地企业正目睹曾是大马引以为傲的普腾控股有限公司被卖给一家中国企业,未来他们还将见证这个前共产主义国家如何经营与管理,特别是以更廉价的价格引进供应商和员工。

逻辑上来说,如果在中国当地制造部件或雇佣自己的国民,价格都更加便宜,那么试问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又如何会选择本地供应商或雇佣本地劳工呢?

普腾员工及银行合并恶果

普腾的最新发展,必将刺痛供应商以及普腾的原本职员,迫使他们结束生意或另寻工作,因为当前局势已经可以预示,他们将很容易被更具竞争力的大量外国劳工取代。

另外,如果没有宏观地处理本地银行合拼,必定令员工面对苦果,导致他们在“自愿离职计划”(VSS)下被迫离职。问题是,他们在“自愿离职”以后能做什么?

8)PTPTN贷学金

第八个元素,可直接从国家高等教育贷学金(PTPTN)的收回情况得知。昔日从本地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仍无法偿还贷学金,因为他们无法找到固定工作,或与文凭等值的薪资。

虽然并非全部如此,但预计大部分的PTPTN借贷者其实是想偿还贷款,只是他们无力偿还。没有固定职业以及相匹配的薪资,阻碍了他们成为能有借有还的贷款者。

除了生活开支紧凑,还有其他所需如结婚及奉养父母的义务,每每令他们刚离开学校,就处于要购买必需品,还是偿还贷款的两难窘境。

9优步、GrabCar及德士问题

显示大马经济不良的第九个因素,是民主行动党近来的研究显示,优步和GarbCar的司机所得,相比起去年已下跌51%。

这还不包括本地的士司机遇到的问题,例如他们必须在现有的德士系统下承担高昂的租借费。这是全国约8万的士司机共同面对的问题。

10)中国投资

第十个原因是,马来西亚为了振兴本地经济,太依赖来自中国的外汇投资,且为了国家经济而必须与外国势力协商退让。

有鉴于此,我国目前身处的十字路口,在第14届全国大选来到之前,人民可以自行评估和比较国家的经济和自己的口袋有多少钱。

如果我们还要投选执政党,消费税必将实施到更多物品上。但如果我们敢于求变,愿意等到在野党实现废除消费税及朋党制度等的公开承诺,那么他们必能证明自己比现有的政府更好。

■  安兰阿末诺(Amran Ahmad)是《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前经济记者,在2009年马来西亚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的抗争中遭解雇。现为民主行动党的终生成员,也是已故行动党副主席阿末诺(Arwah Ahmad Nor)的长子。

翻译邓婉晴

Wednesday 19 July 2017

誠品走過四分之一世紀

我個人的信仰是,生命在事業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業、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場。

誠品集團創辦人吳清友,常見一身素面中山裝,戴著圓圓的粗框眼鏡,說起話來不疾不徐,藏不住不怒自威的正氣。

誠品從實體書店起家,走過28個年頭,一步步發展為橫跨講堂、表演廳、電影院、行旅和居所的文創產業,是台灣社會重要的文化地景。回望當初創業時,那個39歲的自己,他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又是什麼支撐著他,讓他在初期連續虧損15年的壓力下,能夠堅持不放棄?以下是吳清友在AAMA年會的演講摘錄:


誠品的源起,是因為我的生命中有很多機緣。我有一點宿命論,我一直認為,每一個生命來到這世界,總有他特定的任務,我相信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我能和年輕人分享的,也僅限於我個人有限的生命經驗。

面對人生或事業,其實是要從哲學的ABC、從了解自己開始,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往何處去?

我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我到了30多歲,才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或說是被迫問這些問題,因為我有所謂的先天性麻煩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假使我還能重見陽光,生命被迫歸零後,什麼是你最重要的選擇?什麼是你來這一趟,應該要完成的?

我心裡明白,我崇拜的人,不是政治家、不是事業經營者,我崇拜的是弘一大師,我敬佩的是史懷哲,我景仰的是赫曼赫塞。

我年輕時很幸運,糊里糊塗買了不動產,並非靠我個人的努力,就賺了一些心有不安的錢,我很疑惑,因為身邊比我優秀的人太多了,我何德何能?這讓我開始去了解,我到底是誰?

我讀哲學、文學、心理學,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有一句話:「大自然是上帝或上天最偉大的創作,而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這讓我終生難忘,也改變了我的一生。

因為閱讀的好因緣,也因為遭遇到中年危機、生命瓶頸,造就我這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想透過閱讀去了解人生、了解自己,這是誠品最重要的緣起。

書店獲利不易,生存也難,但我認為,我在做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當我們談一位企業家面對困難的淬鍊,我個人覺得,那不叫淬鍊,要淬鍊的不是事業的經營,要淬鍊的是心性,因為KPI很容易比較,但DNA很難追尋。

我個人的信仰是,生命在事業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業、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場。

默克藥廠有一代的傳人說,醫藥的存在不是為利潤,運用到誠品,書的出版也不是為了利潤而存在。當然,我們會面對現實經營的壓力,但我曾說,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可是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了。

很多know-how都即將過時,過去我在規劃誠品店面時,心中總有一個疑問,什麼是最新的設計,我們該用嗎?後來我才體悟到,假使我每天在追逐最新的設計,那不也代表,我每天都在否定過去那個曾經努力實踐的自己。

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有他定錨之所在,什麼可為,什麼又不可為。夥伴們,不管是創業或從事哪一件志業,先釐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先認識自己、認識生命,因為你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支持者。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061/2017-aama-eslite-founder

Friday 14 July 2017

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

:劉曉波

(編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今日據報在獄中服刑期間罹患晚期肝癌,並已辦理保外就醫。特此轉載劉曉波 2009 年 12 月受審時向法庭遞交的陳述文章《我沒有敵人》,文章亦曾於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禮上被朗誦。)


在我已過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轉折時刻。那之前,我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七七級),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我的讀書生涯是一帆風順,畢業後留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在講台上,我是一名頗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同時,我又是一名公共知識分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表過引起轟動的文章與著作,經常受邀去各地演講,還應歐美國家之邀出國做訪問學者。我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無論做人還是為文,都要活得誠實、負責、有尊嚴。那之後,因從美國回來參加八九運動,我被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投入監獄,也失去了我酷愛的講台,再也不能在國內發表文章和演講。僅僅因為發表不同政見和參加和平民主運動,一名教師就失去了講台,一個作家就失去了發表的權利,一位公共知識人就失去公開演講的機會,這,無論之於我個人還是之於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的中國,都是一種悲哀。

想起來,六·四後我最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居然都與法庭相關;我兩次面對公眾講話的機會都是北京市中級法院的開庭提供的,一次是1991年1月,一次是現在。雖然兩次被指控的罪名不同,但其實質基本相同,皆是因言獲罪。

二十年過去了,六·四冤魂還未瞑目,被六·四情結引向持不同政見者之路的我,在1991年走出秦城監獄之後,就失去了在自己的祖國公開發言的權利,而只能通過境外媒體發言,並因此而被長年監控,被監視居住(1995年5月-1996年1月),被勞動教養(1996年10月-1999年10月),現在又再次被政權的敵人意識推上了被告席,但我仍然要對這個剝奪我自由的政權說,我堅守著二十年前我在《六·二絕食宣言》中所表達的信念 — 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所有監控過我,捉捕過我、審訊過我的警察,起訴過我的檢察官,判決過我的法官,都不是我的敵人。雖然我無法接受你們的監控、逮捕、起訴和判決,但我尊重你的職業與人格,包括現在代表控方起訴我的張榮革和潘雪晴兩位檢察官。在12月3日兩位對我的詢問中,我能感到你們的尊重和誠意。

因為,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阻礙一個國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個人的遭遇來看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

眾所周知,是改革開放帶來了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在我看來,改革開放始於放棄毛時代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執政方針。轉而致力於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放棄「鬥爭哲學」的過程也是逐步淡化敵人意識、消除仇恨心理的過程,是一個擠掉浸入人性之中的「狼奶」的過程。正是這一進程,為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國內外環境,為恢復人與人之間的互愛,為不同利益不同價值的和平共處提供了柔軟的人性土壤,從而為國人的創造力之迸發和愛心之恢復提供了符合人性的激勵。可以說,對外放棄「反帝反修」,對內放棄「階級鬥爭」,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得以持續至今的基本前提。經濟走向市場,文化趨於多元,秩序逐漸法治,皆受益於「 敵人意識」的淡化。即使在進步最為緩慢的政治領域,敵人意識的淡化也讓政權對社會的多元化有了日益擴大的包容性,對不同政見者的迫害之力度也大幅度下降,對八九運動的定性也由「動暴亂」改為「政治風波」。敵人意識的淡化讓政權逐步接受了人權的普世性,1998年,中國政府向世界做出簽署聯合國的兩大國際人權公約的承諾,標誌著中國對普世人權標準的承認;2004年,全國人大修憲首次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了憲法,標誌著人權已經成為中國法治的根本原則之一。與此同時,現政權又提出「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標誌著中共執政理念的進步。

這些宏觀方面的進步,也能從我被捕以來的親身經歷中感受到。

儘管我堅持認為自己無罪,對我的指控是違憲的,但在我失去自由的一年多時間裏,先後經歷了兩個關押地點、四位預審警官、三位檢察官、二位法官,他們的辦案,沒有不尊重,沒有超時,沒有逼供。他們的態度平和、理性,且時時流露出善意。6月23日,我被從監視居住處轉到北京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簡稱「北看 」。在北看的半年時間裏,我看到了監管上的進步。

1996年,我曾在老北看(半步橋)呆過,與十幾年前半步橋時的北看相比,現在的北看,在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上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北看首創的人性化管理,在尊重在押人員的權利和人格的基礎上,將柔性化的管理落實到管教們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在「溫馨廣播」、「悔悟」雜誌、飯前音樂、起床睡覺的音樂中,這種管理,讓在押人員感到了尊嚴與溫暖,激發了他們維持監室秩序和反對牢頭獄霸的自覺性,不但為在押人員提供了人性化的生活環境,也極大地改善了在押人員的訴訟環境和心態,我與主管我所在監室的劉崢管教有著近距離的接觸,他對在押人員的尊重和關心,體現在管理的每個細節中,滲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中,讓人感到溫暖。結識這位真誠、正直、負責、善心的劉管教,也可以算作我在北看的幸運吧。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和親歷,我堅信中國的政治進步不會停止,我對未來自由中國的降臨充滿樂觀的期待,因為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攔心向自由的人性慾求,中國終將變成人權至上的法治國。我也期待這樣的進步能體現在此案的審理中,期待合議庭的公正裁決 — 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裁決。

如果讓我說出這二十年來最幸運的經歷,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劉霞的無私的愛。今天,我妻子無法到庭旁聽,但我還是要對你說,親愛的,我堅信你對我的愛將一如既往。這麼多年來,在我的無自由的生活中,我們的愛飽含著外在環境所強加的苦澀,但回味起來依然無窮。我在有形的監獄中服刑,你在無形的心獄中等待,你的愛,就是超越高牆、穿透鐵窗的陽光,扶摸我的每寸皮膚,溫暖我的每個細胞,讓我始終保有內心的平和、坦蕩與明亮,讓獄中的每分鐘都充滿意義。而我對你的愛,充滿了負疚和歉意,有時沉重得讓我腳步蹣跚。我是荒野中的頑石,任由狂風暴雨的抽打,冷得讓人不敢觸碰。但我的愛是堅硬的、鋒利的,可以穿透任何阻礙。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會用灰燼擁抱你。

親愛的,有你的愛,我就會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審判,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樂觀地期待著明天。我期待我的國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裏,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的善待;在這裏,不同的價值、思想、信仰、政見……既相互競爭又和平共處;在這裏,多數的意見和少數的意見都會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別是那些不同於當權者的政見將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在這裏,所有的政見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的選擇,每個國民都能毫無恐懼地發表政見,決不會因發表不同政見而遭受政治迫害。

我期待,我將是中國綿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從此之後不再有人因言獲罪。

表達自由,人權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殺言論自由,踐踏人權,窒息人性,壓抑真理。

為踐行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之權利,當盡到一個中國公民的社會責任,我的所作所為無罪,即便為此被指控,也無怨言。

謝謝各位!

劉曉波(2009年12月23日)

https://thestandnews.com/china/%E5%8A%89%E6%9B%89%E6%B3%A22009%E5%B9%B4%E7%9A%84%E6%9C%80%E5%BE%8C%E9%99%B3%E8%BF%B0-%E6%88%91%E6%B2%92%E6%9C%89%E6%95%B5%E4%BA%BA/

Tuesday 11 July 2017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已竟

下根機的人,需要佛陀為他印證,所以需要領記,就是要領一個證明。希望佛陀親自為他授記,這是一般眾生根機。

「我到底有沒有資格呢?」就要經過考試,夠不夠資格?其實,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身體力行,你要走過菩薩道,自然就能到達佛的境界。

但眾生還是一樣有執著,所以就有次序授記,讓大家知道,若是這樣修行,將來就能夠成佛。

20170608 静思妙蓮華《法华经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說法無非是要解開人的貪瞋癡慢疑。這五種大病,也就是我們大無明的病。

我們若能去除了貪,貪欲戒除,自然就沒有什麼好起心動念、瞋怒的了。既然無所求、不爭取,哪有什麼值得我們去瞋怒呢?

慢,我們稍微比別人聰明一點,我慢心就起;我慢心起,對別人所做的事,就事事懷疑,這就是我們的癡,癡就是無明。

所以說,貪、瞋、癡產生了慢疑心,就像一張無明網將我們網住。

現在世間遍布網路,我們常常都是人手一機,心都在手機上,在網路裡無所不有,紅黃赤白事物都在擾動人心道心,擾亂了人間正軌道,這就是網路。

我們人人離不開網路,所以愚昧了。當然科技發達很好,我們利用科技了解天下事,打開知識,增長智慧,它也讓我們了解、開闊事物。但凡夫只要一踏進網路,你就開始迷茫,不懂得選擇,就被這些紅黃赤白、五花十色事物牽引,你有多少時間能耽戀在網路裡?

我們要很清楚了解,現在世間最需要的是回歸清淨本性,要找法,找真理,法和真理,要身體力行去走,才有辦法入聖賢大道,要不然,我們就在愚網中鑽不出來。突破那張網,我們要多聽法,趕緊入聖賢大道。

20170629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三學」,就是「三無漏學」:

學佛人可通學者有三,一、戒學:即禁戒,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惡業。二、定學:定即思惟修,能使靜慮澄心者。三、慧學:即智慧,觀達真理而斷妄惑者。

依戒而資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證理斷惡。因修學而進位,過此三學,果上則無學。

20170703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Monday 10 July 2017

信己已行 循法安樂

勘忍世界行安樂 良善形象植人心

面對各種質疑,要更堅定自己的信心,更專心薰習佛教。佛教在《法華經.安樂行品》中教示,奉行《法華經》要有很深刻的覺知,我們在人世間、社會中會接受很多的考驗,需要下定決心,恆持在修行的菩薩道上。

「〈安樂行品〉說得很清楚,甚至也把我們教育。因為文殊菩薩聽到佛陀說,有發心要講《法華經》,要把《法華經》的精神落實在人間,要堪得受很現實人間,種種、種種很艱鉅的淬煉、磨練。文殊菩薩聽到說:『哇,這麼困難喔!這堪得受忍耐,是不簡單啊!』所以文殊菩薩向佛陀請求:『佛陀啊!既然這麼多的困難,這樣佛陀可以來教育大家,要怎麼避開這個困難,可以讓大家真正的平平安安,修持這個法,可以很輕安、快樂。』」

要如何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能做到讓人人都得歡喜,又可以讓心靈充滿法喜,真正落實「安樂行」的要義?佛陀揭示,「這個方法就是要『三軌四法』。」(編按:「三軌」為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四法」為身、口、意、誓願。)

「什麼叫做『三軌』?我們要『大慈悲為室』,室就是辦公室,或者是我們的空間,我們心地的空間,就要充滿了大慈悲,叫做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我們剛才也有聽到,災民看到慈濟人,他不認得你是誰,不知道你是誰,但是他們會認你們的藍天白雲,會認得你們的八正道,會認得你們的旗袍。慈誠委員的這一套衣服,這個團體,他們能夠認得是這個團隊的形象。」

聞法入心堅定行 無所恐懼增慧命

行住坐臥皆是法,上人期待人人都要能聽法、入法,再行法,將佛法運用於日常之中,才能堪得起忍耐。

「世間一切有所作為,難免都有人會批評,不管是對、不對,就加減批評。我們如果有聽法,看得開啊!自然這個心結就沒有了。是非我們分得很清楚,不會說人家傳,我們就怕,因為我們對自己不信任,所以我們會怕。」

行得正、坐得直,相信自己沒有貪念妄想,自然問心無愧,行無所懼。

上人不斷呼籲大家要能聞法入心,透過薰法堅定道心,培養對自己、對社會、對慈濟的信心,有信心就能無所畏懼地走入人群中,行真實大法。

「我們要相信自己,不要看輕自己。」慈濟是行入人間很真實的菩薩大道,上人期待人人,「要將慈濟魂真的招回來,我們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整個慧命結合的大家庭。」

【證嚴上人7月8日雲嘉慈誠委員溫馨座談開示】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941%3A2017-07-09-04-00-23&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發大心耐經考驗 以佛心承擔師志

回首當年,上人堅持為臺灣社會、為災區學生建校的理念,一下子勾選五十所中部地區的希望工程學校,全要由慈濟來承擔援建,儘管力量有限,上人卻充滿對慈濟人的信心。

「我剛剛也說,我們四合一,一投入應該要從合心一直到協力,有這樣的時間,有這樣的能力,就是要做師父想要做的,師父只有一個人而已。我們為臺灣,我們為天下,是人人佛心師志,要有佛心,要有師志,每個人願意承擔,願意者總是要擔負更重的責任,不會怕沒有責任可承擔,不會擔心沒有事情可做。」

上人以《法華經・法師品》的晨語開示勉勵大家,要信佛陀所說法,體認自己也有如來本性。「我們從〈法師品〉開始,佛陀就慢慢釋放責任,要人人承擔責任。一路下來到了〈安樂行品〉,佛陀就開始要跟我們說:『你發心要做事情,要禁得起考驗。』」

上人指出,人生本苦,許多的因緣果報已然造成,更需要積極面向未來,「甘願做,歡喜受」。

「為什麼目犍連神通第一,難道逃不過外道要來害他,他逃不過嗎?他知道啊,有這樣的因緣果報,過去曾經有過的業力,也同樣要受啊,這都是我們要消的是未來的。我們了解佛法之後,我們就知道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我們知道什麼叫做非,什麼叫作是,是非分明;非,不該做的,我們要預防。」

趨吉避凶促精進 自度度他誓願行

在《法華經・安樂行品》經文中,記載文殊菩薩向佛陀請法,要如何能避開逆境?

「佛陀教我們,不該親近的不要親近,因為我們的修行還沒到那裡,譬如說有殺業,我們儘量不要親近;譬如說,有人吵架打架,我們盡量也要避開,我們是非要分清楚;這對酒氣財色,我們也要避開,因為我們還沒有這個能量去感化他,你既感化不了別人,就要避開;或者是信仰偏斜去了,我們既無力量影響,我們也要趕快避開。」

趨吉避凶,防非止惡之後,上人更以「三軌四法」,希望大家更要進一步精進。

「你要精進,該如何精進?譬如說,要先有心理準備,『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能說法。』我們要有這樣寬心的心量,難免碰到困難,道心要堅定,以天下苦難人為我們的目標。」

上人殷殷期待,南投慈濟人把握過去結下的深緣,以「三軌四法」自度度他。

「我們穿的柔和忍辱衣,人與人之間要聲色柔和,軟實力來度化人間,不怕度不到人;還有一切有為法,可以做的事情,我們要懂得是非分明,不該接近的我們就不要接近,怕影響我們的道心,我們要好好地避開,會影響我們道心的環境,要好好顧好我們的道心,要好好地真正身、口、意、誓願,這叫做四法,三軌四法。」

語末,提起南投的好山好水,上人期待人人身體力行,別讓濁氣持續汙染這片淨土。

「總而言之,不管是有形的濁氣或無形的心靈,我們總是專心將人的人心淨化,就是把人帶進來,讓人人有機會接觸到慈濟因緣,多多少少,他也會想到,我是慈濟的會員,警惕心會更大。總而言之,愛的能量要靠大家,招回慈濟魂。」

【證嚴上人7月3日南投行腳開示】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923%3A2017-07-04-03-28-00&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娑婆眾生原剛強 深植信根始有力

慈濟人對外能源源不絕輸出愛心,是眾多的善念匯聚,也是慈濟大家庭堅定道心,合和互協的能量展現。上人提醒弟子,人間菩薩道上的障礙何其多,惟有勤於薰習佛法,才能得失不縈於心,持續向前。

「薰法,有薰法,有聽法的人,跟沒有聽法的人,絕對不大一樣,薰過法,聞過法,心靈曾經淨化過,一切有為法的付出,碰到了什麼事,會很快速的無為法,得失心不生,沒有得失的心,一切如夢如幻,人生總是這樣。

所以<安樂行品>,我們要怎麼樣做人間菩薩,難免,這一品,你們若有從頭聽起,世間有多少,我們要走入人群,有多少的障礙?障礙事多,那我們要如何避開?很感恩文殊菩薩,聽到佛陀說,要行入人群中,去弘揚佛法,去身體力行,在人群中去救度眾生,要提醒我們,會碰到的困難,有這麼多,這麼多,這麼多,文殊菩薩,他就向著佛陀說:「既然要行菩薩道,有這麼多的困難,佛陀,您能不能說出了,避開困難,能避難,避開這個困難,可以很歡喜地行菩薩道。」

所以佛陀就會跟我們提起,你要行菩薩道,就要發這樣的心;道心還沒有很堅固,功夫還沒有很好,做這樣行業的人你要避免,這樣的團體你就不要去碰它……還有假如碰到被人家辱罵、詆毀你,要如何勘得起忍耐過來?那就是給予我們三軌四法。我們要有大慈悲為室,我們心的空間,要以大慈悲,不忍眾生苦。」

《華嚴經》有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因此身處人世間,必須心思澄明,才不致於被傳言所惑。

【證嚴上人7月2日臺中靜思堂中區慈濟人溫馨座談開示】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919%3A2017-07-03-05-41-25&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Thursday 6 July 2017

離人間無佛可成

上人談到慈濟立宗傳法,請大家謹記「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弘誓願;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力行佛法、行菩薩道,就是慈濟宗門的修行特色,所以「為佛教,為眾生」的靜思法脈,要勤行不懈;傳承大乘佛法的精髓,走出一條道路。

經就是道,道就是路,舉凡《無量義經》、《法華經》、《藥師經》,都指出世間眾生有種種苦難,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要幫助苦難眾生。所以傳承法髓,還要發四弘誓願,以願力勤行這條道路。

「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而今宗門已立,開啟這道門,就有一條走入人群的道路。在人群中,除了慈悲,還要運用智慧,才能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心境不受眾生的無明煩惱影響,而且在人群中磨除自己的無明習氣,還能淨化人心、用愛與善美化污濁的人間。

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以誠正信實的心發「四弘誓願」──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信心誓願學法門,實心誓願成佛道;還要外行慈悲喜捨──大慈無悔愛無量,大悲無怨願無量,大喜無憂樂無量,大捨無求恩無量。

恭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6年【冬之卷】第556~557頁

上人說,聞法没有限制,歡迎人人來聽;聞法精進,是為自己種下慧命的種子。若深入的法聽不懂,淺近的法又没興趣聽,要如何引導?只為讓人歡喜,用「迎合」的心態帶人是不對的,要用誠正信實的態度與方法帶動人;有誠心,才有辨法啟發人人的信心。

「離開人間無佛成,其實人人都有佛性。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之意,若是口中唸佛而心中無佛,言行造業,豈能往西方?念佛也是一種方便法,要讓人雜念不起,時時用心念佛,以佛心為己心。所以大家不要去貪求,《法華經》就是要我們捨除一切欲念、雜心,教我們付出;世間苦難人這麼多,若只是為了自己成佛而追求,不要說會有神通,反而是執念深重。執念、執見不破除,很容易陷入幻境、起幻覺,到時就很麻煩了。」

上人有感而言,在〈方便品〉中,舍利弗尊者請佛陀講《法華經》,佛陀没有立即允諾,而説此經難知難解,只要聞法者的觀念稍有偏差,就很容易造業。以這段內容對照現在的人間相,感受很深;雖然難聞難持,還是要認真講;經文道理可在現世見證,若說內容太深聽不懂,其實是不用心。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6年【冬之卷】第444~445頁

「個人事小,無須計較與比較;但面對大局與大事,若是面對誤解卻不回應,會使正義消失、是非分不清。為人要心寬念純息紛爭,為正義之事發出正義之聲,是非明朗清楚,才能真正息滅是非紛爭。但在對外想說明清楚時,若表達的語彙有偏差,反而又會使事情更加複雜。所以表達時,必須要很用心、很細心,要因人、因時、因地,說該說的話、適宜的話。如我是話無玄機之人,言語之間總是表達得很坦然、很清楚,凡事但求簡單,不會將簡單的事說成複雜。」

恭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3年【春之卷】第183頁

Wednesday 5 July 2017

一代人虚耗廿年后的救赎

:刘镇东     

昨天的20年前,即1997年7月2日,泰铢受人狙击,触发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我20岁,至今到年底,就要40岁了。

1997年,我对20年时间毫无概念。如今我知道了。我这个世代成年后,所见的国家就一直停滞不前,这实在令人沮丧。

当时,我在雪兰莪巴生一家私立学院就读美国学分转移课程,准备到美国升学。1997年初,令吉对美元的兑换率是1比2.5,但是到了1998年1月,令吉惨跌至1比4.9的境地。

1997年8月,货币狙击从泰国扩散至大马、印尼和南韩,准备在9月秋季赴美升学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兑换美元,避免令吉进一步贬值。

9月的某个早上,一名家境还不错的同学在课堂呈现报告时,突然放声痛哭起来。他向班上哭诉,其父亲在过去一周亏掉了全家的财富。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的贫穷体验。我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这场近代首次的区域金融危机,造成数代人靠勤奋所挣得的财富,以及1990年透过货币操作所累积的利润,在数个月之间,甚至在几天内灰飞烟灭。尽管如此,它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仍相形见绌。

马哈迪与其政治门徒安华

我们这个世代的成年之旅不该有这样的起点。

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难逃强大的“2020宏愿”和“马来西亚民族”概念所笼罩。

当我在毕业典礼上代表1995级毕业生致辞时,我赞美自己的世代活在一个绝世良机下,我当时认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未来数十年将是繁荣和幸福的。

1989至1997年经济蓬勃时,不但年轻毕业生对前景满怀希望,许多在1970或80年代去国的大马人也纷纷回流,返乡寻找发展机会。

1997年5月1日,时任首相马哈迪委任安华为代首相两个月,誉之安华未来适时接棒的“实习”机会。

或许,那是马来西亚过去60年最美好的一刻:能干但威权的马哈迪准备退隐,让贤于自己的政治门徒安华——即众人眼中更开明、包容和进步的领袖。

当时的主流看法是,在马哈迪的统治下,马来西亚人以自由换取繁荣,而安华承诺接棒后,延续经济盛世的同时,逐渐放松控制,免除社会的恐惧。

从希望到绝望


从1981年7月16日出任首相,到1987年10月27日发动“茅草行动”,大肆逮捕异议份子之间,外界把马哈迪视为现代化力量。

有些人甚至认为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崇尚民主的领袖,毕竟他上台之初,一举释放了许多在1960和70年代在恶名昭彰的内安法下被扣留的异议分子。无可否认的,马哈迪1981年出任首相之时,社会感受到一股去旧迎新的氛围。

1987年4月至1990年10月之间,马哈迪在党内外经历严峻的挑战。其中,1987巫统大会上,马哈迪在2500张选票中,仅能以43票微差击败竞争对手东姑拉沙里。

46精神党的成立以及跟其他政党的结盟,同样给马哈迪构成严峻的挑战。

击退在野党威胁后,马哈迪在1990至1997年之间剧烈地扭转外界对他的印象,他大力推动2020宏愿,誓言把大马挤入先进国行列,试图把这个多元族群社会锻造为一个大马民族,更驱动至今无人能及的经济快速成长。那是经济外溢效应的年代。

不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却粉碎了这些梦想。

安华与马哈迪之斗

马哈迪结束为期两个月的休假回国之后,他与副首相安华间的斗争浮上台面,因为他们两人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法迥异。

从索罗斯是否为金融危机祸首,到货币利率,以致企业拯救,亲马哈迪跟亲安华阵营爆发激烈和无止尽的矛盾冲突。

安华在代理首相的两个月期间,推动反贪污法令的修订,赋权反贪会更大的权力。在马哈迪盟友眼里,这无疑是磨刀霍霍欲向他们动刀之举,这最终触发撤除安华的阴谋。

1998年5月,马哈迪与印尼时任总统苏哈多在埃及开罗出席一项峰会,但在一周后的5月21日,苏哈多被迫下台。而苏哈多的政治厄运震惊马哈迪。

身为特立独行的人物,马哈迪在巫统内从来就没有稳固的基层支持,必须不断搞势力平衡以维持自己的优势。自然的,马哈迪羡慕苏哈多对印尼的牢控。

当时,他发现自己的门徒安华已挺身反抗他,准备摧毁他的政治遗产。只是,安华还不是马哈迪的对手。

1998年6月的巫统常年大会上,安华迫使时任巫青团长阿末扎希,删除七段据称准备炮打司令台的演词。

根据专研马来西亚政治的韩国学者黄仁元(Hwang In-won),安华一名亲信曾形容,安华缺乏嗜血本能,错过出击的最佳时机。

政治激斗

马哈迪接着反击并把安华围困。1998年9月,安华以最悲剧的形式下台。

重读这段历史,不禁令人哀叹。若安华在1998年6月挺身挑战马哈迪,他有胜利的可能。至少,他不会被孤立。

但是往事不可谏。国家经济停止不前,而人民逐渐失望下,马来西亚后来经历剧烈的政治变化。

若非受到安华烈火莫熄运动的启蒙,我也不会那么年轻就投入全职政治工作。

安华可以选择像慕沙希淡那样淡出政坛——后者是马哈迪的第一任副手,在更早的10年前隐退。 但是,安华选择反抗和继续斗争。

安华抗争最终在2008及2013年的全国大选见效,朝野阵营得票相近,接近打成平手。

历史的讽刺


历史总有讽刺的转折。马哈迪如今对抗自己在后安华时代所亲手挑选的继承人——首相纳吉。

马哈迪如今跟在野党联盟站在一线,讽刺的是,这个联盟是由20年前反抗他的烈火莫熄运动所催生。

若没有安华自1998年的坚持不懈,马哈迪2016年离开巫统并组织团结党之时,就没有一个强大的在野党联盟可兹投靠。

与此同时,身陷囹圄的安华及公正党则需要马哈迪的动力和额外支持,毕竟原本由他所领导的在野党联盟在2013年时使尽了所有的力量。

马哈迪与安华都是强大和绝不言弃的人物,安华不怕坐牢,马哈迪则未因年老而弃战。事实上,他们以及林吉祥深深地左右了大马过去50年的政治走向。

他们史无前例合作对抗纳吉和巫统,是过去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如今这却是众所周知的现实。

历史给马哈迪和安华安排了奇特和罕见的挑战。他们必须站在一起与真诚和解,否则打败巫统或纳吉,将只是一场幻梦。

救赎

二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让马哈迪和安华分道扬镳,国家也因而沉沦。国家残破,一个世代也因此虚耗,其后果沉痛无比。

马来西亚正处于历史十字路口。马哈迪与安华阵营必须和解,好让改革重新获得机会,重燃希望。

我们祈祷及期望美好家园重建,其起点就是在下届大选改朝换代,实现自独立以来的首次政权转移。

我相信马来西亚找到了救赎,我们这辈的虚耗世代已虚耗20年,但我们对现在和未来世代负有责任。改变刻不容缓。是时候迎接新政府了。

全文翻译自“20 years later, redemption of a wasted generation”,译者是《当今大马》陈明忠和李志勇。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387303

Tuesday 4 July 2017

忍有生忍、法忍。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忍有生忍、法忍。

生忍:忍諸有情,瞋罵捶打凌辱剛強難調眾生。

法忍:忍受寒熱,風雨飢渴老病自然非情禍害。

要堪忍才能淨化人心,使人人了解道理。此二法能安然不動,名忍辱地。

20170607 薰法香《法华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唯王頂髻明珠,不妄與人。喻佛頂上甚深妙法,得其人乃付之。
寶珠有澄濁水之德,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澄清。
髻中明珠不即與之,此有尋常之功者,喻此法華經為第一妙寶。
三乘人根性未熟時,尚不能為之宣說。

20170531薰法香《法华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

聽法一定要將法聽入心,要如何調整我們的心的法,不是只是要去調整別人,是要調整自己。凡事付出之後,放下了;面對的煩惱,過了之後,放下了。這也都是心的訓練。

佛陀所領導的僧團中,也有六群比丘,佛陀很無奈,提婆達多帶動了五百的僧眾,佛陀無奈啊!同樣的道理,人世間,我們要知道世間煩惱偏多。幾天前,在〈安樂行品〉中提起了,我們會遇到的事情有多少?要如何閃得過很多的煩惱,才有辦法安樂?這也說過了啊!不安不樂,這就是世間;外面的事情,真正要煩的事情很多,但是要如何降伏自己內心的煩惱,才能不煩得樂?這很難啊!

要處理外面的境界比較容易,處理內心的煩惱不容易!就像人的病,病再怎麼重,能對症下藥,只要了解他的病是在哪裡,就能夠治療,但是心病就難醫治!這就是煩惱,這就是無明,煩惱、無明共力,這個力很大。所以,我們要如何用長久的時間,要有耐心,就是要不斷自我調伏。

20170529薰法香《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Monday 3 July 2017

說法解開貪瞋癡慢疑

開枝散葉志不移 組隊合和菩薩行

慈濟志工隊伍雖然會隨著四大志業的開枝散葉而更為龐大,但「為佛教,為眾生」的志向不改,合和互協的精神不變。

「快樂志工難道不用負責任嗎?組長、隊長只是一個名稱,我們早期會員、委員很少,可以很溫馨互動。什麼人家庭,什麼人有什麼樣個性、什麼樣的脾氣,都可以知己,很好合心,帶人可以帶得輕安自在,會員或者組長根本沒有分別,組長就是負責要做什麼、要去哪裡,大家來會合,就像現在說的窗口,負起要如何集合大家的力量。」

同行於人間菩薩道上,人人所做都是利益眾生,所秉皆為付出無所求的菩薩悲願,不分你我。

「現在時代不同,隊長、組長都要用心如何照顧、如何規劃、如何把人心帶好,把隊組和合起來,是要用這樣的心,所以比較辛苦。不過,如果人人共同一心,要做什麼事情,大家共同會合起來,方向朝向一致的理念,一致的決定,開始就可以做出很好的好事,也可以做出很快樂的事。

其實,只是說協力,如果差不多二十多人一組,我們要記人、要了解每一個人的情形、家庭情況等等,互相關懷,好像二十多人的大家庭一樣,這個大家庭共為一組,互相關懷,大家每一個合起來的大家庭,關懷一個大社會。

【證嚴上人6月23日人文志業中心行腳開示】

豐富經驗說人生 無量法門真實義


過去四十五年的時間,上人多半心力都在引領弟子如何「為眾生」付出,四十五年以後,上人將重心轉移至「為佛教」,開始講法,期望弟子能事理相應,體解大道。

「菩薩不在經典中,菩薩是在社會裡。精進的道場是投入人群中,去拔除眾生的苦難。所以我要大家讀《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簡單,是整部《法華經》的精髓。

慈濟所做的,怎樣修行?怎樣入人群?怎樣把我們的典範來度眾生?《無量義經》裡面都有。所以在〈說法品〉就教我們如何說法,如何將法傳到人間去。這都是我們慈濟的精神,都在裡面。」

上人也鼓勵年長志工能透過溫言婉語帶動,將豐富的生命經驗以及愛的能量傳承給下一代。

「我們身體可以去為眾生付出,這就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功德回饋。我們這樣做,期待我們的孩子看得到,孩子也學我們這樣做。這份愛要傳給孩子,讓孩子瞭解父母親,不是只是一天到晚對他們發牢騷。我們是歡歡喜喜,就說感恩,『孩子,您載我去環保站。』『孩子,你何時有假日?我要去訪視。你可以幫我開車嗎?』不管是孩子或是媳婦,讓他們看见人間疾苦,他們也會惜福,他們也會造福。」

【證嚴上人6月23日人文志業中心行腳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