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January 2023

為慈悲而忍辱

/ 果然是大師


佛教講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知道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難修的是哪一度?對個人而言,最難修,也最需要修的,是忍辱。

俗語說:「士可殺,不可辱。」沒有比失去尊嚴更難忍受的。如果一隻貓踩到我們之後悠然離去,我們大概不會怎麼樣;如果一個人踩到我們之後,不道歉便走開,我們可能會生氣,因為我們覺得不被尊重。

《大智度論》卷十二有一個故事讓我頗有感觸:舍利弗尊者應某人的乞求,忍痛布施了自己的一顆眼球,卻遭對方嫌棄眼球太臭,舍利弗尊者因而退失了菩提心。

我們一般人,別說布施一顆眼球遭到嫌棄,有時連某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等不到回覆的一封信、收不到一句「謝謝」的幫忙,也能讓我們心裡不是滋味。無始以來,我們習慣把自己看得太重。我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很多事情,而看不到事情背後的諸多因緣。例如有一次,路上遇到某位認識的人,對方瞥了我一眼便離去,留下我心裡的問號。後來才知道,對方有近視眼。

聖嚴師父在《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書中說:「忍辱不是咬緊牙關,而是以平常心接受事實、面對事實。」我們應當時時練習用平常心去看待任何人事,而不是站在自我的立場去看世界,就不會痛苦地活在他人的眼光裡,也不會因為別人不友善的對待,而對世界感到失望。

修習忍辱,不單是慈悲自己,減少自己的煩惱,讓自己活得從容自在些;也是慈悲他人,即使他人有種種不是,也不會放棄他們,不會忘失菩提心。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

Wednesday 25 January 2023

如果我不為自己著想,誰會為我著想?

僅靠著你的犧牲來關愛他人,是不會持久的。關愛他人的同時也必須滋養自己。
               ──達賴喇嘛

在圖博語(Tibet)中,代表「惻隱之心」(compassion)的字是 tsewa,這個字的意思是「對自己以及他人有惻隱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它先談到的是自我,然後才推己及人。想像有一個同心圓,你站在中間。你先從對自己有惻隱之心開始,然後擴展到你身邊的人,再來是其他人,然後是整個世界─但它是從自我開始的。我們都在這個生命的循環中,在惻隱之心所張起的網絡中相互連結。

在西方,我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習語言之初,就被教導「考慮自我,包括對自我富有同情心」是不道德的。但這並不是那麼正確─為什麼「我的自我」不如「其他人的自我」呢?而且這也無法永續:那些不照顧自己需求的人,最終將會一無所有,無法給予自己也無法給予他人。

因此,與其把為他人付出視為無私,而把為自己付出視為自私,我們不妨把健康的給予視為一種「從自我出發的表現」。所謂的從自我出發的給予,就是照顧他人也照顧自己。

要如何體現呢?如果有同事請我協助他們的計劃,我可以簡單地回答:「我很樂意幫你,但我需要先完成這個任務。」若場景發生在家裡,我可以說對我家人說:「孩子們,等我運動完,我就會陪你們。」或者「親愛的,我明天會陪你,但現在我需要一點獨處的時間。」這麼做,真的沒關係!

照顧好自己並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壞人。相反地,從長遠來看,當我們能夠關注自己的需求,我們才最有可能提供他人協助或貢獻,或表達友善與慷慨。

/ 塔爾.班夏哈《#更快樂的選擇

Friday 20 January 2023

你放不下什麼?

杜正民


我們的身心都需要食物:粗摶食(日常的飲食)、細觸食(六根接觸外境)、意思食(思緒)、識食。這四種食物,除了粗摶食屬於生理上的需求,其他都是心理需求,因此「觀食想」等於串接了修行步驟。這些需求的生起都是因為貪愛,所以佛陀接著教「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讓我們不再執著於世間,而且還要做「死想」,也就是死隨念,知道無常,人隨時會死亡,一切隨時都會有變化。

以上,便是六明分想:先了解諸行無常,無常故苦,感苦是因為執著「我」這個實體、有所著,所以接著從心意識著手,從生理到精神的觀食想,斷除執著、捨棄,至此,對於生死應該就很清楚了。

#佛法疏導,不害怕死亡

我也是在生病之後,慢慢體會到最後這兩個部分。沒生病時,覺得人生很美好,好玩有趣的東西很多,但因為病苦,發覺世間的一切並不可樂,只是一個因緣現象;因為知道無常,所以對死就不會恐懼。此外,我們一生出來就是走向死亡,而以佛法的觀點,一期一期的生命,沒有最早的源頭和最終的結束,由此,死亡觀愈來愈清楚,面對死亡會比較坦然一點。

回想小時候,看到喪葬隊伍就自動繞道,因為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看,死亡似乎很神祕、很恐怖,即便成年後,進出殯儀館依然感覺不是很舒坦。我常想:假如有一天殯儀館變成遊樂場,我們是否可以用歡喜心送一個人到另一個世界,或是祝福一個新的因緣將要開始?

假如有佛法觀念的疏導,建立死亡觀、生命觀,慢慢會了解死亡並不是這個樣子。假如能了解老、病、死是正常的事,面對自己的病與死亡,可能就比較不會害怕。(摘錄)

摘自︰《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你放不下什麼?

Wednesday 18 January 2023

我可能錯了

/ 徐瑞雲


讀完《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恩,難怪會獲獎不斷,成為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作者年輕時原是一位成功的瑞典經濟學家,因受到內在指引,去了東南亞成為比丘,在森林寺院修行了17年,後再度受到內在指引返鄉,親身經歷了諸多人生的狂風暴雨,對生命及死亡產生更深刻的體悟,進而寫下這本書。

不同於一般書籍所帶來的「知識」,本書是作者的親身體驗,多年修行所累積的能量,讓作者對於生命的苦和煩惱得以敏銳覺察,在歷經了憂鬱症和絕症的病苦後,作者的文字因而飽含真實的穿透力,並深具指引作用,可以幫助身心受苦的人學習與生命共舞,不再一味以控制或抗拒的方式應對,可以放鬆身心、張開雙手的過日子,跳脫被恐懼支配,必須時時緊握拳頭,繃緊全身的自我壓迫。

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如何才能安然的信任,坦然的面對未知,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過去這幾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很多人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導致焦慮、憂鬱和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數不斷攀升。

作者透過自身經歷的人生逆境所轉化的體會與心得,與讀者分享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生命的低潮、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在死亡跟前難以忽視的不安及恐懼,有位韓國讀者說:「這是一本當痛苦、焦慮還沒有離開我的心時,我會想再拿出來重讀的書。相信作者的話,一定會讓我的智慧再增長一個跨度」。

本書之所以取名為《我可能錯了》,正是因為這句話就像一句箴言,可以幫助很多伴侶、家人跳脫爭吵或冷戰。許多爭執往往肇因於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下次發現自己又陷入爭吵時,不妨試著好好的默唸幾次「我可能錯了」,看看會產生什麼變化。

本書有太多值得細細思考、深入覺察的智慧片段,無法一一敘述,只能誠摯的推薦給大家,不論您是處在生命的低谷,還是對生命充滿困惑,應該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力量和啟發。

http://happy1013.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13.html

Monday 16 January 2023

昔日楊紫瓊,今日蔡添強。

/ 沈明信


我欣賞楊紫瓊的一點:

當年她在選前出來為國陣站台,在那政治狂熱的氣氛之下,網民幾乎要將她生吞活剝,攻擊她不配演昂山素姬,簡直是玷污了這個角色。

不管出於什麼理由,支持哪一個政黨,為哪一方說好話,那是她的權利,你可以不認同,但不能質疑她的權利。但我們明白,那是一個眼睛揉不下沙子的年代。

印象中她沒有公然反唇相譏,陷入惡言相向的口水戰之中;又或是意興闌珊,離國求去。遇上這種大風大浪,她一如即往的低調。甚至我們在非政府組織,偶有聽到她低調出來做慈善的消息。

如今,她憑著自己的努力奪得金球獎,又是一窩蜂的網民來要求沾光,甚至有者在元首的賀文帖下建議冊封她為「敦」。

當世間的榮辱轉了一圈,世態炎涼莫過如此。這告訴你什麼?有時候我們看似義正辭嚴,唇槍舌劍點評世間,而物換星移、事過境遷之後,那個最面目不堪的人竟是自己。

今日,希盟和國陣一起在布城排排坐,當日把楊紫瓊往死裡罵的那些人,也許難免一陣唏噓。

近日,蔡添強為大馬的政壇加上一句注解:黨與昔日的宿敵尚可同台合作,對我出手是不是太狠一點了?

昔日楊紫瓊,今日蔡添強。

我們要記得當年被辱罵的楊紫瓊,要得政治生涯坎坷的蔡添強,選民的鞭子,從來只對準高位者、上位者、即得利益者,時時提醒他們記住過往,如芒在背,這輩子只能夠為國為民,競競業業。

https://www.facebook.com/shenmingxin

Saturday 14 January 2023

忍辱與壓抑有何不同?

問:對治瞋怒之道,心理治療法鼓勵不要壓抑內在情緒並建立宣洩的管道,例如在獨處時大聲叫喊、捶打枕頭,或是找合適的對象傾吐,具有「丟出去」的傾向。但是佛法反其道而行,要人們忍一口氣並靠自己消化之,屬於「吞下去」的忍辱。請問這要如何做到?又忍辱和壓抑之間有何區別?

答:面對瞋怒時,心理學採用的方法,是鼓勵人們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有宣洩的管道,但基本上還是不以傷害自己、他人為原則,避免自殘傷人的發生。但這也只是一時的解決與宣洩,當人冷靜下來後,還是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為何會情緒波動、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裡?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佛法在對治瞋怒時,給人的印象好像叫人一味的壓抑,不該有情緒反應。其實,佛法鼓勵面對瞋怒,是採取忍辱,這和壓抑是截然不同的態度。表面看起來忍辱只是另種壓抑,但忍辱是提醒人們先要態度柔軟,柔軟的言行可以避免更大的衝突,而非壓抑心中不滿的情緒;壓抑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機,屆時殺傷力更大。忍辱也是慈悲的伸展,慈悲心會幫助人們站在對方立場想,用同理心取代一時宣洩憤怒的快意,取而代之的是理解與諒解。

忍辱不是忍氣吞聲,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在瞋怒當下,退一步替自己也替對方,製造一個足以讓彼此迴旋的空間,藉由這個空間,讓憤怒、委屈、不平的情緒隨時間轉化。等風平浪靜之後,再來整理所發生的事,平靜地站在兩邊的立場來思維,能處理就處理,暫時無法處理,就先放下它。就像要在狂風中掃落葉,只是自討苦吃,與其對著飛舞的葉子大聲咆哮,不如後退一步,耐心等待狂風止息,等落葉紛紛棲息地面,再來處理,就容易多了。

聖嚴法師說:「修忍辱行,要學習海綿精神,善用智慧處理,以慈悲化解。」一旦面對讓自己瞋怒的情境,要如同海綿一樣,柔軟而堅定,順著外力、縮小自己,卻永恆不失去自己內在的中心點,無論遭遇任何情境,透過忍辱一次又一次沖刷煩惱,直到轉煩惱為菩提,讓自己的心時常處於平靜的狀態。

忍辱是以退為進,藉由試煉來轉化及超越自己,心胸一旦提昇,不再處處與人事碰撞受傷,最後受惠的是自己,是讓自己更健康的彈性作法。

(摘自《人生》270期)

Tuesday 10 January 2023

退休生活是另一種風光 ⠀

凡是在工作上奮鬥過的人,退休雖然是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可是有些人一旦退休,在心理及生活上就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以宗教的觀點來看,人生在世本無所謂得失,人生就是一個接連不斷的起伏過程,如同登山者爬到山頂之後,還是必須下山;上山時欣賞大好風光,下山時也可欣賞另一種風貌。既然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為什麼不能瀟灑一些呢?

退休是個人對社會責任、對家庭責任的告一個段落,卸下職場的重擔,又可以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若能做如此想,就不會有失落感了。其次必須認知,退休的人並不等於無用的廢物,退休的人也不等於失去人生的價值。因此應該在接近退休年齡之時,做好更上一層樓的準備。

由於醫療保健的進步,現代人能活到七、八十歲已不是難事,從一般退休者的六十五歲算起,還有五至十五年的光陰。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七十歲之後,乃是人生的黃金歲月,不要說成是黃昏歲月,應該要好好享用。如果身心條件還好,可以開創事業的第二春,例如從事社會公益慈善工作的服務,或是從宗教的信仰和實踐中自利利人,也可以發展文藝、運動、旅遊等的興趣。有些人在退休後才開始念大學,參加讀書會,有些人則在退休後開始學佛參禪、學畫畫、雕塑、書法、練拳等,這些都是能讓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定、踏實的活動。

但是人生的終點站一定會到來,因此退休的人,應該早些開始有宗教生活的修養日課。雖然說不論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需要有宗教信仰,但對於退休之後的人,信仰更顯得重要。有宗教信仰的人,最好也要安排宗教生活,所謂宗教生活,包括每天晨昏誦經祈禱,定期到寺院禮佛共修或上教堂做禮拜彌撒等。尤其退休後的人,這樣的宗教生活最好要多安排,例如學佛的人每天要做固定的課誦,每個月要安排一些時段參加宗教的團體活動,每年要安排某些時段在寺院裡精進修行及做義工。尚未退休之前,時間很難控制;退休之後沒有事業上的束縛,時間比較容易安排,因此可以多參加念佛、禪修、誦經、鈔經、弘法、助念、關懷以及宗教服務等活動。

宗教上的修行有相當的用處,它是對生命的一種體驗,有了宗教的生活,面對人生的最後,可以坦然、喜悅地迎接最後一秒鐘的到來;不再是一種恐怖經驗或末日來臨,而是另一個希望的開始,讓生命再度生起安全感,這種觀念一定要透過宗教生活才能體會。尤其佛教徒相信,只要平時的信願行具足,臨終時必感諸佛菩薩的接引,那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無限的延伸,還不歡喜嗎?

人世間的環境只是一段旅途,當我們走完這個階段後,就是另一個菩薩道階段的開始。這些都是藉由宗教信仰、宗教生活的體驗,為退休後的生命注入新希望的力量。

/ 聖嚴法師《人間世》

Sunday 8 January 2023

「佛系」想法

/ 常霖法師


趙州從諗禪師18歲便獲得他的師父南傳普願禪師印可,接着長達40多年的持續修行,使一般人都覺得他已經到達大徹大悟的境界,但是他並沒有就此停下來,反而是從60歲開始行腳,參訪各處的禪宗大德,到了80歲才在現今的柏林禪寺停下來,直至120歲才圓寂。

後來宋朝的張無盡為此寫了一首詩:「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意思是說趙州禪師那麼大年紀還到處尋尋覓覓,是因為心頭還有未解決的問題,結果停下來之後,才發覺答案本來就在,根本不用四處尋覓。

唐朝的無盡藏比丘尼在自己修行體驗之後,也寫了另一首意思差不多的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說的也是告訴我們修行時要回到本心,不用刻意外求。

表面看來,是否就像早一陣子網上流傳的「佛系」想法,即是什麼都不用做,只要緣份到了,一切都會自然出現?大家覺得祖師大德們會鼓勵我們這樣不勞而獲的做法嗎?

其實兩首詩描述的,都是明心見性之後的境界,提醒我們一切本自具足,不需要心外求法。他們兩位如果沒有經過「八十猶行腳」和「芒鞋踏破」的階段,是很難體驗到原來「及至歸來無一事」和「春在枝頭已十分」的。

各位看完這兩首詩後,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用多想,只要繼續老實修行;因為這個境界是要親身證悟,而不是用腦袋想出來的。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佛系」想法/?fbclid=IwAR0A8CmqGqmzwm2uDHYikqE2LqNkLVU6KwbbJjLXrKcWxi7HngJs6NMlQpo

Friday 6 January 2023

所謂人生,是由「命運」加上「因果法則」

/ 張國洋、姚詩豪


稻盛和夫在演講開頭便點出了他這一生的體悟。他說:「所謂的人生,是由兩件事組成的:『命運』加上『因果法則』!」人生同時被「命運」與「因果」所掌控著,過度順從命運,或是一味地信仰自由意志,都是把人生看得太簡單(本文摘自《大人學選擇》一書,作者為張國洋、姚詩豪,以下為摘文)

命運確實存在,我們每個人的際遇都受天生的命運所掌握。有的人天生富貴,得天獨厚;但也有人出身貧賤,連基本的生存需求也難以滿足。

然而人生還有另一個因素,與命運一樣決定我們的人生,那就是因果法則。種下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命運是經線,因果是緯線,縱橫交織出我們的人生畫布。

會萌生出這個想法,源自於稻盛年輕時讀過一本中國古書《陰騭文》(「騭」音同「至」),當中記載了明朝人士袁了凡的故事。

袁了凡年輕時曾遇見一位算命師,推測他未來的功名,並預言袁了凡將於53歲壽終,終生無子。由於算命師對於功名的預言一一應驗,所以袁了凡決定順從命運,只求每天安穩度日。

但是36歲那年,在寺廟裡遇見一位雲谷禪師,便向禪師說了算命師的事。禪師對於袁了凡的消極不以為然,勸誡他命數其實是可以被改變的,只要能積極地做些什麼,有因就會有果,最終必會走出一番新局。

袁了凡受到啟發後,從此積極為善,樂於助人,結果他一直活到83歲高壽,並且生了兒子,69歲時還為兒子寫下《了凡四訓》作為家訓。據說這本書很受日本人的重視,還成為歷任天皇與首相的「治國寶典」。說來慚愧,我是聽了日本人的演講後,才知道這本名著。

原來人生同時被「命運」與「因果」所掌控著。仔細想想,多數時候我們的心境都處在兩個極端,不是「宿命論」,就是「過度樂觀」。

但這世上有人就是長得比我們好看,比我們聰明,家裡有錢不說,連個性都很好,簡直就是真人版花輪,連正常人都難免會陷入沮喪,我們只好搖搖頭說這都是命!畢竟這些條件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趕上。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創業者,更是天天受到「人生勝利組」組員的轟炸。當你為了付員工薪水還有自己都不太確定的夢想挑燈夜戰時,世上早有成千上萬個20出頭歲的小伙子闖出了名號,正準備開設第N家公司,推出第N+1個品牌。

「或許我沒有足夠的才能吧?」「看來我命中註定只能當個平凡人?」相信每位創業者在夜深人靜時,都不免懷疑過自己。到底該相信自己?還是相信命運?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相對於宿命論,信奉「自由意志」的態度則是另一個極端。當我們獲取成功時,眾人的焦點都在我們身上,一時間我們會樂觀地相信,是「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是「我」建構了這一切成就。那些不及我的魯蛇們,一定是不夠努力才落得如此田地。我已經抓到致勝的要領,只要繼續複製,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但事實上,成功未必只是自己英明神武的結果,其他的人合作、市場剛好的趨勢以及好運,可能都是其中的一個助力。

其實,過度順從命運,或是一味地信仰自由意志,都是把人生看得太簡單。

稻盛和夫將人生這個複雜的議題,用命運與因果來闡述實在太妙了。所謂的命運,就像我們把車開上高速公路,從台北到高雄所需的時間幾乎可說是註定的。

只要我們待在路上,行控人員就像算命者一樣,可以根據當時的流量、前方路況、氣候等因素,精準判斷出我們到達的時間。

然而,操縱方向盤的是我們,我們可以下交流道改走省道,可以下車改搭高鐵,甚至可以冒險超速走路肩。種下什麼因,就得到什麼果,在命運的預設框架外,人生仍有我們能夠掌控的選項。

嚮往成為模特兒,但身高不足一米七,長相不夠標準,這就是命運,怨天尤人怪父母也難以改變事實。但只要真的有心,說不定有天你能成為時尚教主,開間經紀公司,讓成群的模特兒為你工作!

羨慕賈伯斯、郭台銘、馬雲所成就的霸業嗎?我相信那是結合天時、地利、與機緣而成的火花,就像森林裡的千年神木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但我也同時相信,只要目標明確,持續灌溉,終有一天就算沒有神木,也能培育出屬於自己的花圃。

稻盛最後舉了個有趣的比喻:宇宙在137億年前,也只不過是個拳頭大小的團塊,經過大爆炸與不斷膨脹,才形成了現今的局面。他相信整個宇宙有持續往正面、繁榮方向發展的趨勢,只要態度積極,心存良善,順勢而為,我們個人與全體人類一定會愈來愈好。

我想這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演講,這包含了一位企業家的人生體驗與智慧。希望稻盛和夫對生命的詮釋,能夠像感動我一樣,也為你帶來啟發!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093?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GV_post&utm_campaign=daily&fbclid=IwAR2UMwvOYW0ofP0tGTxdL7we5Zf0x5EPd1wyOhx3BR5dCFiRXfTyTk2sotM

Wednesday 4 January 2023

為甚麼佛陀不強調快樂,只講苦以及如何滅苦?

/ 麥農

早期的經典記載1,佛陀曾向弟子、外道表示:「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我所說的只有苦以及苦的止息。」這句話起碼可理解為——佛陀教了甚麼2。從這句子來看,佛陀所教導的是:苦和苦滅的方法。或許有人會好奇,人生苦樂參半,生活再怎麼苦,都還會有快樂的時光,佛陀卻為何偏偏只談苦?本文將從佛法的角度,去說明為何佛教只強調苦。

甚麼是苦

佛法中的「苦」,是由巴利文「dukkha」翻譯而來的,不過將「dukkha」譯成「苦」,並不能如實地呈現它的真實義。「dukkha」比「苦」的意思更為廣泛,意指任何有為的經驗。所謂「有為的經驗」,同時涵蓋了快樂的及痛苦的經驗。換句話說,無論是快樂的,或是痛苦的,只要是有為的經驗,都歸類為dukkha。依這樣的講法,我們甚至可以說,只要不是證入涅槃(nibbāna),任何的經驗都視為dukkha。

然而話又說回來,將我們的一切經驗描述為「苦」,也不必然是錯的。在佛經中,佛陀經常這樣的問弟子:比丘!五蘊等是無常嗎?弟子答:是無常。佛陀進一步問:那麼無常的是苦嗎?弟子答:是苦。佛陀再從另一角度追問:如果是無常苦變易法,會有我我所嗎?弟子回答:沒有我及我所。佛陀於是告訴弟子:依據這樣的觀察無常、無我,即能解脫。由此可見,苦乃是諸行無常法印的含義,也就是說,不管你現在快樂與否,既然諸行、五蘊等是為無常,只要是無常就會變易,是故我們的一切樂受也是無常變易的,究其本質也離不了「苦」,故以「苦」去描述我們的一切活動亦是合理。

為何佛陀只講苦及苦滅

在佛陀的教法中,他只闡述苦以及如何息苦。如果我們這樣去理解佛陀的這句話,那麼我們便可以說,佛教的教義是有關苦以及苦滅的方法。不過這裏衍生一個疑問:佛陀的教義能夠用「苦與苦滅」來概括嗎?答案是可以的。

眾所周知,緣起是佛法的核心。以十二緣起來說,它有兩門:一、流轉門,從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指出了生死流轉的癥結所在,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則下,顯示生死流轉的原因。換言之,流轉門的緣起,就是在說「苦因」。二、還滅門,由無明滅則行滅,乃老死滅,指出生死解脫的可能性,是在「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下,展現了涅槃還滅的事實。也就是說,還滅門的緣起,就是在說苦滅。一是談「苦因」,二是談「苦滅」,依據這樣的分析,以「苦以及苦滅」來概括佛教的教義是合理的。

以上敘述了「苦及苦滅」和緣起的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它和四聖諦的關係。在佛陀的教法中,四聖諦亦算是佛法的心要了。四聖諦——苦、集(苦因)、滅(苦的止息)、道(滅苦的途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苦、集統稱為「苦」,因為它們都在談苦,以及苦因;而滅、道則可歸於「苦滅」,因為它們所談的是,苦滅以及滅苦的方法。換句話說,佛陀開示的四聖諦,也是在呈現「苦及苦滅」的教法。由此可見,佛陀何以說他只講苦及苦滅。

人生本身是苦

佛教將苦歸納為三層次:一、生老病死的生理痛苦;二、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的心理痛苦;三、五取蘊為苦。前面的七種苦,在生活中我們較常經歷,比較容易能夠體會,但對於五取蘊為苦則較難明白。為甚麼五取蘊會是苦?這是由於將五蘊變成執取的對象,於是產生苦。

這裏衍生了兩個有趣的問題:一、佛教不是講無我,既然是無我,那又是誰在執取,誰在受苦?二、在執取的過程中,何以會導致苦?因篇幅所限及問題的相關性,本文只處理第二個問題。為何執取五蘊會導致苦?簡單來說,五蘊是無常的,並沒有永恆的實體。我們將這些無常的五蘊,視為一些能夠執取、掌控的東西,那麼苦便會生起。

「苦」的觀念可從三方面去理解:苦苦(dukkha-dukkhatā)、壞苦(vipariṇāma-dukkhatā)、行苦(saṅkhāra-dukkhatā)。苦苦,是指一般的苦難,如我們身心經歷的苦;壞苦,是由變易而生的苦;行苦,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苦,或可理解為執取五蘊的苦。

對於苦苦——人生的各種苦難,在生活中經常發生,是我們都較易理解的經驗,但對於壞苦、行苦,我們則不容易了解。我們在生命中遭遇的各種苦難(苦苦),能引發我們生起修道心,可是當苦難消失,環境變得稱心如意時,道心往往就會退卻。如果我們去探究退卻道心的原因,不難會發現我們只對苦苦有感受,對於壞苦、行苦沒有體會。當享福時,很少有人會想,世間一切都是因緣而生,常在無常生滅之中,更遑論提起出離心。當逆境改變,順境一到,道心就會退却。

佛教主張人生是苦,並不否認人生中有快樂。事實上,佛教甚至認為,如果世間沒有快樂,那麼眾生便不會執著。只是說在佛教的脈絡中,苦,並不是一般意義的苦,而是有為的經驗;這不是在表達個人的感受,而是覺者對於有情世間的價值判斷。

參考資料:
印順導師(1992):《佛法概論》,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Y. Karunadasa (2013). Early Buddhist teachings: The Middle Posi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譬如說《雜阿含經》第106經,《相應部》22相應86經,《中部》第22經等等。
2 雖然有些學者指出,佛陀的這句話可解讀成「佛陀不教甚麼」。這是一種強宣稱(strong claim),本文不作這樣的理解。

https://www.buddhistdoor.org/mingkok//為甚麼佛陀不強調快樂,只講苦以及如何滅苦?/?fbclid=IwAR3b6JeJOgCL_hBG77fTEeNuTgJZFFkRIs2yZe4VwpRmWd2de3FGKccjv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