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April 2017

羅素的自由十定律

:李怡

2005年,曾任財長的經濟學家Lawrence Summers,在一次午餐會上說女性數學能力低,不適合做科研。他非常認真地用各種數據支持自己的看法,但惹惱了女權主義者,一位女教授當場退席抗議,聲稱拒絕任何解釋。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被稱為「DNA之父」的James Watson2007年在訪問中說:「對非洲的未來,(我)覺得十分悲觀,因為我們的政策都基於非洲人智力和我們是一樣的,但所有的實驗都證明這個假設是不正確的。」他指的實驗,來自一本由兩位學者寫的書《The Bell Curve》,書中指稱,從過去心理學家所作的IQ試驗中,黑人平均落後白人IQ約15點。因碰觸到種族禁忌,Watson的話引起強烈抗議,這位79歲的重量級科學家被迫離開由他擴建的實驗室,提早退休。

女權主義、種族平等主義這些在社會已凝固成不可碰觸的「政治正確」觀念,變成言論的誡條。說女性數學能力差,並沒有否定女性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女性的溫柔、細致、感性在從事藝術等工作可能較男士優勝。說黑人平均IQ較低,也不否定黑人在體育運動或歌唱方面有長處。總之,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不應該受政治正確限制,否則就會使人的思想設限,無法發揮創意。最極端的情況,是我們看到一些沒有自由的國家或地區,在涉及「因時制宜」的黨政策的所謂研討會上,都變成眾口一詞的自慰同樂會。

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哲學家羅素,被諾獎稱為「言論自由最勇敢的君子」,他提出自由的十大定律,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一、凡事不要抱絕對肯定的態度。

二、不要試圖隱瞞證據,因為證據最終會被暴露(另方面,對任何人的指控或標籤,都需要提出確實證據)。

三、不要害怕思考,因為思考總能讓人有所補益。

四、有人與你意見相左時,即使這些意見來自你的親人,也應該用爭論去說服他們,而不是用權威去征服,因為靠權威取得勝利是虛幻而自欺欺人的。

五、不要盲目地崇拜任何權威,因為你總能找到相反的權威。

六、不要用權力去壓制你認為有害的意見,因為如果你壓制,其實只說明你自己受到了這些意見的壓制。

七、不要為自己持獨特看法而恐懼,因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常識都曾是獨特看法。

八、與其被動地同意別人的看法,不如理智地反對,因為如果你信自己的智慧,那麼你的異議正表明了更多的贊同。

九、即使真相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誠實,因為掩蓋真相往往要費更大的力氣。

十、不要嫉妒那些在蠢人的天堂裏享受幸福的人,因為只有蠢人才以為那是幸福。

羅素的這些看法,顯示言論自由是沒有先驗的政治正確,也沒有是非的。言論自由就是基於對事情沒有絕對肯定的態度,因此需要通過無約束的自由討論,去尋求真相和是非對錯。如果強權或任何權力要壓制認為有害的意見,實際上就是自己受到這些意見的壓制。

不妨用這十條來審視一下近事,比如那個在北京的所謂研討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5/20000847

Wednesday 26 April 2017

法國總統選舉,十分亦舒

:老占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首李宗盛,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本亦舒,作為隨身標配的必備良藥,每每看到痛處,總忍不住咬牙切齒一番,發誓要活成下一個玫瑰、蔣南孫、喜寶。

今屆法國選舉,十分亦舒。

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在反移民、歐盟解體、左右兩派政黨失去民心的壓力下,再度發生突變。年僅39歲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異軍突起,法國人都希望他走進總統府,他是新世代政治人物的「極品」,與其他老男人相較之後高下立見,在學業上出類拔萃,軟硬兼具,他擁有演奏級職業鋼琴家功力,可以直接進入巴黎音樂院,他也具有高超的演講功力,連講一個小時竟沒有任何一個聽眾離場。他39年的生命中,只愛過一個人,他15歲就認識太太Brigitte Trogneux,10年前結婚,相識24年從未變心,至今每次出門,兩人還是手牽手,如新婚般恩愛。

Brigitte比馬克龍整整大了24歲,今年已經是63歲的阿婆。1992年她是他的高中老師,教法文與戲劇,馬克龍15歲,已經兩人偷偷展開難以置信的師生戀。當時,Brigitte已經是3個小孩的母親了。

愛情傳奇持續了24年,非常法國,非常浪漫,去年,Brigitte接受法國媒體專訪,談到這段長達24年的師生戀,特別強調「在馬克龍成年之前,我們從未有過性關係」,而且師生戀情是馬克龍主動的。後來馬克龍的父母知道這段感情,高三時讓他轉學到巴黎貴族學校,刻意與Brigitte分開,但是馬克龍天天從巴黎與打長途電話,最終,她辭去艾米恩高中的教職,與前夫辦了離婚,飛到巴黎與馬克龍長相廝守。雖然發生婚外情,但是她與二女一子的感情融洽且無話不談,並且到孩子成年才辦理離婚。Brigitte自己早婚、早生,與馬克龍結婚時已經53歲,兩人因此沒有小孩;但是她的二女一子也同樣早婚生子,39歲的馬克龍已經是有七個孫子的阿公。

馬克龍也逢人就說太太造就了今天的我。

幾乎所有70後80後女孩的記憶裡,都有一部亦舒小說,她影響了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女性。

去年1月,70歲的亦舒發表了第 300 本作品《衷心笑》,平均一年幾本。在亦舒筆下,玫瑰獨立聰慧,自愛自強,看破人間冷暖;蔣南孫即便感情受傷,也能淡然一笑,恩仇盡消;而喜寶們,要有很多很多的愛,沒有愛,則要有很多很多的錢,再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很多人拿她和張愛玲比較,二人都太懂女人,又都心高手辣。事實上,亦舒正是張愛玲的粉絲。她的文字裡,有太多師承張愛玲的地方。

她寫道:無論做什麼,記得為自己而做,那就毫無怨言@《流金歲月》

她讓我們知道了白酒可以配芝士加白麵包,知道了莎士比亞拜倫濟慈雪萊,知道了白恤衫穿得好看才是穿衣的最高境界,知道了做學生就該苦讀,工作就該勤力,知道了戀愛與婚姻完全是兩碼事,要想得到尊重,便不能依賴他人。一個女人一切都來的那麼順利,戀愛結婚,孩子生了一個又一個。突然有一天,老公要離婚,連女兒都批評她,「媽媽,你辛苦嗎?你做過什麼?可憐是因為爸爸拋棄你,可恨是因為你不長進。」

金庸,倪匡、亦舒皆為編故事的天才。倪匡的想像力,似高於亦舒。但語言文字的運用,則不得不讓乃妹出一頭地。倪匡也大方承認,她每一本書我都看,亦舒的書很好,隨便拿起一本翻開看就吸引你。她的讀者比我多,文字也比我好。

馬克龍從未有過選舉過,他擺脫掉糾纏法國政壇七十年,左派與右派意識形態的老舊政黨對立,非左、非右,自創新政黨「向前行」En Marche,他11月宣佈參選,12月的誓師大會就吸引了一萬五千人到場,由二十歲的大學生到八十歲的退休長者,擠爆會場為他歡呼。

不靠政黨動員,不論在任何城市舉辦競選活動,都輕易吸引數千人參加。二月在里昂體育館的演講,八千人的座位逼爆,場外還有幾千人不畏冷冽的寒風,站在停車場整整兩個小時看大螢幕轉播。

二月底,馬克龍來到法國紅酒聖地波爾多(Bordeaux),表達他對法國紅酒產業的支持。馬克宏說,他進入艾麗榭宮之後,「至少中午要一杯、晚宴再一次暢飲法國紅酒。」記者當場安排了一場Blind Tasting,考驗他的品酒實力,他非常精準答對了來自Chateau Lauduc的波爾多白酒,以及來自普羅旺斯Chateau Vignelaure酒莊的白酒,現場驚呼聲不斷;記者問的「你最喜歡的哪個產區?」馬克龍的回答饒富深意與政治意涵。他先說波爾多紅酒的好話,又特別提及「法國西南方、普羅旺斯的珠寶」,這個位在南部地中海沿岸的葡萄酒省分,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十三世紀羅馬時代,近來普羅旺斯的老產區重拾青春活力,成為年輕人追逐的時髦代名詞,馬克宏「我愛普羅旺斯紅酒」的宣言,又幫他拉到不少年輕人的選票。

有人視為亦舒小說為言情小說,實在有失偏頗。準確地說,亦舒寫的是世情,字裡行間皆是人情世故。亦舒寫做人: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切忌喧嘩。

兩個人的適配是一種內心感覺,而不是一種視覺,千萬不要因滿足視覺而忽視感覺。@《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

結婚與戀愛毫無關係,人們老以為戀愛成熟後便自然而然的結婚,卻不知結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婚,簡單得很。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的前半生》

如此情深,卻難以啟齒。原來你若真愛一個人,內心酸澀,反而會說不出話來,甜言蜜語,多數說給不相干的人聽。@《她的二三事》

愛情傳奇持續了24年。39歲的總統、與63歲的第一夫人,牽手走進Palais de l'Élysée的畫面,我及法國人都非常期待,一定很美,很French。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my/2017/04/blog-post_23.html

Friday 21 April 2017

Manchester by the Sea

男人的世界──《情繫海邊之城》的觀影反思

年紀大了,總本能地為曾受過一些傷痛的心建立防衛網,不易動情,亦容易分辨出真情或假意。看《情繫海邊之城》(Manchester by the Sea)這部情節簡單的電影,卻一而再就給那些細節敲破冰硬的心,眼淚幾次不受控地滾下。

上天是頑童,亦是好的導師

男主角(李)在戲的序幕,開玩笑地要姪兒在他的父親和他之間,只選其中他最能信任的一個陪他去荒島歷險。姪兒選了爸爸,李還扮不忿。豈料幾年後,他的哥哥猝逝,他在哥哥遺囑中才知被委託為姪兒的監護人,那卻是他最不能接受的磨難。

佛家說人有八苦,他就見求不得苦及怨憎會苦[1]:因為以前一件家庭悲劇,他一直想逃離發生悲劇的傷心地。但是,一來要等到春天泥土變軟,他哥哥才可下葬;二來他的姪兒不捨得離開他已建有人際網絡的小城,不斷抗拒,也不斷軟硬兼施。總之,他要留下來,面對那些難受的處境,不過,他不知這也是幫他脫離往事枷鎖的轉機。

其實李可以不留下來的。律師很驚訝地發覺他的哥哥沒有和他商量,便在遺囑委託他為姪兒的法定監護人。律師看到男主角的為難,便提醒他是有權拒絕的。但是,他不能接受自己如他的嫂嫂一知丈夫害了絕症,就想抽身逃跑,那是不符合男人世界的價值觀。正如影評人袁瓊瓊所說:這是一部拍給女人看的「男人」電影。[2]

「影片裏聚集一切『男性』電影的元素:性,暴力,酗酒,『哥們』情懷,魯莽,粗心大意,不善溝通。所有出名或不出名的『男性』電影,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這些。」「而『哥們』義氣,也不是摩拳擦掌幫你討公道那種,只是該做的就去做,不言語。」

男人的世界最大的特色是維持正義和解決問題。男主角與外界還能保持連繫,就在於不斷解決問題。工作上,他是四幢大廈的設施管理員,每日替男女老幼,甚至蠻不講理的住客處理雜務,包括清理廁所穢物及冬季時一日復一日的剷雪。私務上,他要處理兄長的喪事,又要安排姪兒的生活,順帶包括了如何和那處於青春期活躍、直率和自我的姪兒相處。最難的衝擊,當然是要面對已成灰燼那昔日美滿家庭所在的舊地,還有那已再婚及再度懷孕的前妻。

男主角在大部份時間,是一個心思細密又很踏實的男子漢。他接到電話,知道哥哥出事,便清楚地告訴對方自己一小時三十分會到(觀眾後來才明白因為他知哥哥患有心臟病,所以他住在離鄉不太遠的地方),又提醒對方先不要告訴姪兒。在途中,他仔細地向上司報告已安排了一位朋友替他工作幾多天,另有一位會接棒,直至他辦完事回來。在醫院,他冷靜地詢問種種如何處理哥哥身後事的細節,如通知那幾位親友,如何找殯儀館等,並先趕去接姪兒放學,好親自告知噩耗,再接他去醫院看其父親最後一面。

袁瓊瓊很深刻地看到「電影裏交代了男人是如何處理事情的,他們直來直往,粗暴而直捷。就像冰球隊的教練對待派屈克。練球時派屈克被教練罵,似乎對他不滿。但知道他喪父之後,教練把他叫到辦公室去,說他需要時間適應父喪,可以暫時不參加訓練。原本是要表達溫情,但是派屈克說:『我希望訓練可以幫我分心。』教練立刻回答:『冰球要求你全神貫注,不是幫助你分心的。』」

看似不近人情,其實全是實在話。假設一下這教練如果是女性,她的表現一定很溫暖,很撫慰,夾雜擁抱與淚水。而最後她可能就會同意讓派屈克繼續訓練,好『分散』他對於喪父的悲痛。」[3]

男人不擅亦不太願面對感情的事。男主角的姪兒像勉強地去看父親的遺體,不到兩秒便轉身離開殮房,又以和兩女友交往及在樂隊綵排來散心。李接到姪兒的親母來電,猶豫了一會後,手忙腳亂下掛斷了電話。後來姪兒以為他不讓自己跟其母親說電話,還怪責他甚至不告訴他她打過來。男主角一方面道歉,一方面解釋:「我掛電話是因為我不知道要跟她說甚麼。我沒告訴你,是因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

「同樣的,李後來與前妻蘭蒂見面。蘭蒂一開口道歉,自己先哭了。而李一滴淚也沒有,只急著想離開。兩個人生命中發生了同樣的悲劇,女人是訴說又訴說,許多的淚水,懊悔,斥責,憤怒。男人卻幾近沒有反應,一味想脫身。」[4]

正如佛洛姆在《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 所說:「(父親)代表法律與秩序。」「父親的良知說:『如果你犯錯,就不能避免你所犯的錯誤的某些後果。』」男人的世界很注重原則,亦重視行動。大部份男人和李一樣,聽到他前妻蘭蒂的激情告白,不太上心,因為她的行動並不一致:再婚又與另一個男人生了孩子。他在警局內詳細地招認當晚大意造成火災的前因後果,無非想法律去懲罰自己,豈料,大家明白這是無心之失而釋放他,他很驚愕又不知所措,更想搶奪警槍自殺謝罪。事後,他默默以不再快樂去補償女兒被燒死的過失。

李的姪兒一直覺得父親的遺體不能早日下葬,要留在冰櫃內,十分難受。他有次打開雪櫃,看到一包包的雪藏雞肉,悲從中來,唬啕大哭。李問他怎樣。他重覆地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躲進房間痛哭,李不惜撞門而入,表示:「你需否我陪你去醫院。我不知道怎樣做。」姪兒想獨處,李說:「我不能讓你情緒崩潰時自己躲在房間。我會靜默地坐在床邊,直至你冷靜下來。」姪兒吸幾口大氣後, 說:「我已冷靜了,請你離開。」李答:「不!」他一直坐到姪兒慢慢睡著。

當年,他的哥哥也是如此。他們兩父子去探已搬離傷心地的李的蝸居。他的哥哥問了他的工作情況,看不過眼李的房子沒有一件傢具,叫他出去選購,李沒多大意願,他的哥哥也說:「不!一定要去。」畫面一轉,他們兩父子幫李清理新梳化的包裝膠紙,他的哥哥滿足地試坐新梳化。

他們兩叔姪在這段等待春天來臨前的日子,經過連番的磨合,各自走出自以為是的世界,體諒及接受對方的原則和堅持。姪兒看到李每次搬家,慎重保存的他三個子女的相架,感受到李不願留下的傷痛;李安排朋友領養姪兒,又賣了他哥哥珍藏的槍枝,姪兒遂可如願留在家鄉,又保留其家由祖父傳落來的漁船。另外,他要找的新房子要有多一間房,好讓姪兒到來探訪時留宿──李算是走出了一步,讓親人可步入他本已封閉的世界。

編劇觀察入微,洞悉人性,又充滿睿智。電影由種種細節,塑造每位人物的性格,真實地交代他們的生活及故事,沉穩又動人地呈現世間的無奈及有情。難得是「電影以幽默的口吻,訴說最深刻的悲劇。[…]姪子性格討喜,亂搞男女關係,和嚴肅的主角擦出惹笑的火花,幾場戲都很有趣。無論是主角訓導孩子要用安全套、討論用汽車冷藏父親的遺體,都同樣令觀眾捧腹失笑。」[5]

對於我們這班凡夫俗子,驚天動地、盪氣迴腸的大事應不是我們今生的戲份。不過生命中總會發生過一些小事,使平淡的人生產生一圈圈的漣漪,令我們感動,亦令我們覺得此生還是值得來走一趟的。

:黃首鋼

[1] 《大毗婆沙論》云:「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意即不可愛的對境常出現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面前,引生各種不同的痛苦,這就叫怨憎會苦。當然,怨憎會苦的定義,還有很多解釋方法。(節錄自網上文章:索達吉堪布「前行廣釋,人類之苦──怨憎會苦」)

[2] [3][4]  袁瓊瓊:《情繫海邊之城》,一部拍給女人看的「男人」電影

[5] 高堡戍:《情繫海邊之城》──愛的機會永遠不再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E7%94%B7%E4%BA%BA%E7%9A%84%E4%B8%96%E7%95%8C%E6%83%85%E7%B9%AB%E6%B5%B7%E9%82%8A%E4%B9%8B%E5%9F%8E%E7%9A%84%E8%A7%80%E5%BD%B1%E5%8F%8D%E6%80%9D

Monday 17 April 2017

无需入法,做就对了?

/ 化十

1)上周《衲履足迹》节目,师父提到40年来做的四大志业八大法印都是为众生,10年前开始为佛教,要弟子深入经藏,法入心法入行。

2)不是说之前师父没有讲经,师父一直都有在讲经,行方便法,为应当时的需求而说法。只是当时没那么强调,师父只是轻轻带过,要我们听《静思晨语》,现在不同,先要我们入经藏,然后薰法香。

3)《药师经》说了三次(p4):1973-1974娜拉台风及慈济八周年,救世必先救心;1984-1985筹建慈济医院,募人募款募心,器官捐赠;2001-2002早课,针对现代人身心病态,目标是天下祥和。

4)说回10年前回台,那时师父已经在讲《无量义经》偈颂版,德凡师父讲了一堂课,要我们深入经藏。回来的时候,在读书会上布达了这个讯息,可能词不达意,一位师姊听后站起来,说某师兄要我们做就对了,你要我们入经藏,到底要我们做哪个?(大意)

5)其实师父是要我们双管齐下,从经文中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做,不只是做而已。当然师父不是要我们去背经文,而是要我们了解经文。

6)师父在10年前开始讲《无量义经》,它是《法华经》的开端。师父也是在10年前开始讲真实法,之前说的都是方便法,说做就对了,现在是对的事,做就对了。要我们慈悲也要有智慧。

7)讲完《无量义经》后,师父开始讲《法华经》,但开始讲不久,又播回《法譬如水》。为什么?师父要我们大忏悔,我想是要我们谦卑,不要我们贡高我慢。

8)记得有一年的受证仪式,师父有说到一个比喻。他说,有些人学佛,第一年佛在眼前,第二年佛在天边,第三年佛不见了。其实他是在暗示我们,受证后,不要就消失不见。因为有好些人受证后第一年还很精进,第二年就渐渐懈怠,第三年就不见了。这还不错,有些据点的受证师兄姊第一年的流失率是一半。为什么?理念不够深入,为受证而受证,所以师父一直说受证不是毕业。

9)如何加强理念?了解佛法,就会明白人生道理,这样就会做得久,尤其是现在的《法华经》,经中之王,更加要了解。

10)当然师父说的其他经文也要明白,多来读书会,一起学习,一起入法。

Friday 14 April 2017

政治犯

■  李怡

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說:「美比歷史更真實。」因為歷史都是由當代人按需要去詮釋的,與其說記載了歷史真貌,不如說要以控制過去來控制現在與將來。

美,包括文學、藝術,因為虛構了人名、年代,故更能讓藝術家痛切反映現實和人性。我幾十年前就從歷史和文學閱讀中發現:歷史除了人名和年代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和年代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

托爾斯泰的晚年巨作《復活》(發表於1899年),講一位俄國貴族聶赫留朵夫,在擔任法庭陪審員時,重遇年輕時被他姦污後遺棄的女僕卡秋莎,她被誣告殺人而受審,更誤判放逐到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受良心責備,嘗試幫卡秋莎脫離痛苦,於是沿途陪着卡秋莎流放。途中長期與各種囚犯接觸,他總括當時俄國的囚犯不外是四種人:第一種人是本身沒有犯罪,純然是法庭錯誤判決的犧牲者;第二種人是幾乎任何人處在他們的境況下都會犯罪的人,比如面對不公平待遇而盛怒下的暴力;第三種人是確實犯了罪,但相對於他犯的罪,社會對他犯的罪卻大得多;而最令人欷歔的是第四種人,他們之所以被判有罪,只不過因為他們的道德比其他人高尚,這些人就是政治犯。

托翁這個深刻的概括,真是比任何歷史記載、法庭記錄更真實地反映當時俄國的社會實況。第一種情況,儘管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會有錯判的案件,但在嚴格遵從無罪推定的司法區域,「法庭錯誤判決的犧牲者」應該比較少,在有罪推定的嚴刑峻法地區,法庭錯判的犧牲者就多了。第二種情況,大陸2008年楊佳殺六警案、前年石家莊賈敬龍殺村書記案、去年山東于歡的「辱母殺人案」,在大陸網站都引起熱烈討論,而殺人者都是在遭到極不公平、受盡凌辱的狀態下殺人犯罪的。楊佳解釋犯案動機的第一句話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輩子背在身上,那我寧願犯法。」早幾年大陸發生殺戮無辜法官和在幼兒園開殺戒,可歸類為第三種罪犯,即社會對他們犯的罪大於他們所犯罪行。

最特別的是第四種,即政治犯,這是所有民主國家都不存在,而只有專權國家才會有的。在自由和人民自主受壓制的情況下,多數人啞忍,只有少數人為人民權利發聲或以行動抗爭。按法律,他們可能真是犯了罪。對不公義的事保持沉默的人,或私下談論而不願採取行動的人,或不同意這些人的主張或行動的人,不會感激他們為公義挺身,甚至埋怨他們的行為導致強權更高壓,但不可否認他們不是為私利犯罪,他們被認為犯罪的原因,只是他們的道德比一般人高尚。

托翁說:「在俄國,一個正直的人的唯一出路就是監獄。」今天,我想到中國,悲哀地想到香港。難道沒有進監獄的就都不是「正直的人」嗎?不錯,面對社會沉淪,聰明人,指摘抗爭者的人,對社會出現政治犯感到無關痛癢的人,保持沉默的人,很難說是「正直的人」吧。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3/19989003

Thursday 13 April 2017

朝山的深義

人間佛法p142

朝山的意義就是希望我們培養正確的信仰,信仰自己有勇猛的心,信仰佛陀人格的偉大而虔敬禮拜。

此外,朝山也是要折除我慢心,人人若能相互敬重,社會必能祥和安樂。

再者,朝山的另一項意義就是培養毅力,也就是精進心。

日常生活中的事業,如果也能保持朝山的精神,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業。

※《慈濟月刊》261期,p6,1988。1988年,證嚴法師在弟子們朝山進入精舍後的開示中說道:

你們一定聽過「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的偈文,佛在靈山,你們不必跑到十萬億佛國以外,那麼遠的地方去求。靈山在那裏呢?是否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道場才叫做靈山呢?佛陀說:「靈山就在你自己的心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靈山塔,我們應該向自心地的這個靈山塔下;好好地下工夫修行。

※《慈濟月刊》282期,p15,1990。1990年,同樣在朝山之後,法師開示道:

朝就是方向,把自我的心,自我的身,自我的行為,朝著一個目標、方向前進,山表示德高,德高如山,我們的心要培養這份德,就必須像山一樣,所以朝山並不是向那座山拜,而是向著我們崇高的心德去拜,也就是說朝我們自性的高山,古德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如能時時刻刻抱著朝山的形態,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中,這就是在修行。

※《慈濟月刊》295期,p14,1991。1991年,法師與來自台北的義工們座談。一師姊問法師,朝山不是可以消業障嗎?為何仍無法避開災禍臨身?上人回答:

「過去種因,今日受果」、「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自在汝心頭」,只要心中常保持清淨安穩,即是最好的立身之道。如果能將朝山的時間,拿來做有益社會之事,去助益他人,這不是更有意義嗎?

※《慈濟月刊》416期,p123,2001。2001年,法師在志工早會上提到精神疾病時開示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法師進一步說明, 「法是生活的方法,離開生活的方法而去求成仙成佛的道路,實在是捨本逐末。」

※《慈濟月刊》452期,p120,2004。2004年,清晨營隊從花蓮靜思堂行走十二公里路進入精舍後,法師以「佛在靈山莫遠求」勉勵眾人,「每個人心中皆有座明朗的靈山塔,只要人人心意虔誠,此身即是佛。」

※第140期2010.03經典雜誌。台灣常見的「朝山」活動,與如是的聖山巡禮也有所淵源。在台灣,連接山腳與山上寺廟的朝山道上,常見善男信女虔誠朝山:合掌念佛號,三步叩首一拜,默誦懺悔句:「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

證嚴法師曾說,「朝山」有三重意義:「產生信心、培養毅力、鍛鍊勇氣;折服我慢、瞋恚心;以及歷鍊虔誠信念。」這樣精誠所至的舉步緩進,以身體作為道場,藉由筋肉的勞苦,一步一步通往放下煩惱、解脫塵俗、回歸自性而做的努力,多麼像是人生過程的隱喻。(經典雜誌編輯

https://www.facebook.com/boss3200/posts/1490261704320215:0

Wednesday 12 April 2017

慈悲心?

問:我不是很清楚如何做到慈悲,例如:當一個人看到蝴蝶從蛹裡面掙扎的出來,如果他拿剪刀剪個洞去幫蝴蝶可以順利的出來時,卻反而會傷了蝴蝶,因為翅膀還是濕濕的,而且身體太重了,無法飛翔。而且禪修時法師會用棒喝來幫助學員,那怎樣做才是慈悲呢?

其實我也是在反省到底如何才算真正慈悲。我一向追求成長,對自己和別人都比較求好,有時候push(推)的力道會強點,有人因此進步很多,但可能有些人會感受到壓力,不知這是不是不慈悲?
─────────────────────
答:其實慈悲得要跟智慧一起才會產生作用,真正的慈悲得要有智慧和沒有個人的企圖心(intention)或期待(我執)才能做到真慈悲。不然大多數人所謂的「慈悲」或「愛」會像很多人用「我這是為你好」來強迫他人就範或聽從,或者是沒有界限的幫助,無止盡的寵溺。

所以沒有智慧的慈悲是或讓自己和他人落入困境的,還有,有「我執」的慈悲也不是真慈悲,因為會有太多沒有被自己覺察到的貪瞋癡在裡面了。

當我們以純淨的慈悲心去給予建議和幫助時,我們不會帶有任何的期待或要求,會尊重對方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不會一直想要說服對方要接受或改變(畢竟凡事皆有其因緣,無法強求)。

當我push(推)的時候,我是想要說服對方?還是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他的問題和感受呢?我跟對方的關係和信任程度如何呢(也就是我們的緣分如何呢)?緣分很好的,對方會很清楚的知道你真的很愛他,是真心為他好,不會記恨於你。緣份不夠的,對你的話語和行為會感到壓力和怨懟,反而會產生了惡緣。所以佛說他無法度化無緣之人,只能度化有緣人就是這個道理。

仔細的去觀察和反思,當別人不接受或沒有照著我的建議改變時,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呢?

我是否會升起「這個人怎麼會這樣說都說不聽?」、「固執」、「沒有用」、「不受教」、「很糟糕」、「懶惰」、「愚昧」等批判和想法呢?我是否有「生氣」、「擔憂」、「悲傷」、「緊張」、等情緒的流動呢?

仔細的檢思自己,我們自然會知道。

:許瑞云

         
http://happy1013.blogspot.my/2017/04/blog-post_9.html

Tuesday 11 April 2017

幸福快樂是無法外判的──觀電影《一念無明》有感

:吳志軒

在電影《一念無明》中,小朋友在天台上對母親余師奶的叮囑唸唸有詞:「要生性、要讀書、要向上流。」人望高處水向低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和慣性,但是為何要進步,要向上流呢?有朋友説要謀生、要養妻活兒、要孝順父母,要為退休買保障。如果看短線一點就為拍拖、為結婚、為升職。不斷營營役役,不斷尋尋覓覓,既是為了生活,亦了為了生存。

大家可能覺得佛教强調無常苦空無我好消極,好悲觀,其實除了要知苦,不要誤將苦當為樂,還要懂得何謂樂和離苦得樂之道。如果大家不喜歡「苦」版的四聖諦,我們可以反方向去了解。佛陀教導我們有一種快樂是可以持續穩定和可靠的,要達致這種快樂是有途徑的,那就是通過八正道的修行,要明白苦的由來,不要苦樂不分。更重要的是這四聖諦是千古聖賢認証的真諦,是有根有據、有修有証的道路。

人在痛苦中,是否要離苦就可以馬上離苦呢?父親(曾志偉飾演)問阿東(余文樂飾演):「你可唔可以正常點?可唔可以開心點?」如果快樂是一念之間,為何我們不按一下快樂按鈕,進入快樂的模式呢?如果我們嘗試從財富的角度去問這個問題,就有如問「何不食肉糜」,問有家境困難的朋友:「你可唔可以有錢啲?可唔可以做中產?可唔可以住豪宅呀?」

大家如果明白物質生活向上流是要用功,靠積累財富和節儉;那麼,在精神上的健康和快樂亦需要用功,積累快樂的泉源和善用資源。

阿東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受冷落,長大後雖然不及哥哥有成就,但對母親孝愛有加,盼望婚後買半山樓,生兒育女,尋求幸福快樂。未婚妻建議送母親入護養院,阿東難以接受,深感壓力。他曾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種種事情發生後,父親的朋友又建議送阿東回精神病院!自己處理不下的問題要外判。阿東父親問:「其實說自己盡了力好容易,但是否樣樣都可以外判呢?」

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要將「人」當作「人」去用心去面對,不是把它量化為數字,不是當作問卷來回覆。但是如果沒有慈悲和智慧,去處理別人精神上的困難時,對自己精神上的要求亦很大。如果將精神上的快樂當作資產來看待,那便需要適當的投資管理的:高波幅、大起大落、高槓桿、過度透支的高風險「快樂」可免則免。平日除了要投資自己的精神健康之外,亦要投資家人的精神健康。因為人生就好像股票市場一樣起伏不定,我們要防範精神上的「次按風暴」,那我們則要在平靜時培養處理壓力和情緒的能力,否則精神受突如其來的狂沽和透支;未破產而要由精神負資產的谷底反彈,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性。

精神資產和金融資產的重大分别是,精神的世界可以由一念轉萬念、由無明轉十二因緣的輪迴。金融資產可以委託他人,但精神資產的管理是無法外判的:不能依賴外物、家人朋友去令自己快樂,而要為别人的快樂做「承包商」亦同樣不可靠。我們可以用心去成就讓自己和他人快樂的條件,但是快樂與否就在於我們的心能否不被外界的紛亂所縛,而做到境隨心轉,用平常如實的角度去體會我們無常苦空無我的内心和外在的世界。

快樂就是在此時此地好好生活,通過修行去幫助我們解除無始以來的快樂外判合同,重新發現幸福快樂需要我們去轉念,快樂本身就應該是目標。正如影片結語引述《小王子》的經典句子: 「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真的看見,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作者 - 吳志軒
曾任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從事企業融資,瑞瑩資本創始人丶首席投資總監,在亞太資本市場擁有超過15年的經驗。Ernest以Phi Beta Kappa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和國際關係學碩士學位。2007年於香港大學獲佛學碩士,2016年獲哲學博士 ,研究佛學經濟學的題目為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投資模式。現為港大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和校友會會長。專欄名稱:【不經不覺】。

Monday 10 April 2017

朝山的方法

常聽人說要去朝山,但您知道朝山怎麼朝嗎?小編看了法鼓山參學室提供的朝山方法,終於知道箇中奧妙!

朝山本是一種宗教儀式,主要的目的是在懺除罪業及消除我慢心。朝山者用最虔誠的五體投地及最尊貴的額頭來頂禮大地,希望能心生警惕,放下自我的傲慢與執著,為無始以來不論有意或無意,所犯下的種種過失,至誠懇切地懺悔。

朝山者要心存恭敬心,以「三步一跪」的方式,身體俯貼在大地上,感恩大地孕育一切萬物的心,也會油然而生,才能知福、惜福,放下對大地的傲慢之心,為人類恣意破壞大地的種種行為懺悔。

聖嚴法師曾說:「朝山的地方就是聖地,我們是來聖地朝拜,不是來觀光遊覽而是來致敬。聖地是弘揚佛法的場地,就是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山就是靈山聖地,就值得我們來禮拜、來致敬,所以到靈山聖地來禮拜朝山,就是最好的一種修行方法。」

朝山的方法,有兩大要領,首先是用「禪修」提起精進心:「自調伏其心、息諸緣事,供養三寶嚴飾道場,淨諸衣服,一心繫念。」再者是「放鬆」,朝山者可藉由經行先身心放鬆。
至朝山起點後,要行禮如儀,先向上問訊,恭誦聖號、念朝山發願文;帶著感恩心虔誠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並配合腳步三步一拜:南無「雙腳不動」,本師「右腳」,釋迦「左腳」,牟尼「右腳」,佛「兩腳併立」,聽鐘聲請拜下,聽引磬聲起立。朝至朝山終點標示牌地點,向上一問訊後,大眾念朝山迴向文,再禮佛三問訊,結束朝山。

資料來源:法鼓山參學室更多內容請見《人生》368期

https://www.facebook.com/humanitymagazine/photos/a.175364445868977.44257.174906772581411/653133681425382/?type=1&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