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October 2023

肯定自己是人生最強大的特效藥

/ 洪仲清


「省下那些自我攻擊損耗的能量,就能持續看見自己更好的模樣。」

接納自己真實的模樣,包括接納對自己的不接納、接納自己的慌張無措,把自己穩下來。先做自己做得到的,一小步一小步穩穩地踏出去,再緩緩走向自己想做的,逐步踏實。在我們文化中成長,常常特別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其不斷否定自己不擅長的,不如好好發揮自己擅長的、具有優勢的,只要相信自己夠好,也就不用拼命向世界證明自己。

不只是「人」很難完美,「關係」也難圓滿。

「凡事盡力就足夠了。人生中的各種相遇,都不需要執著於圓滿。」

我們常常忽略了,一段關係由兩個人組成,意見不合在所難免。單靠一個人無法決定關係的成敗,也很難把所有的問題都全推給某一方承擔。

有誤會、有衝突,都是關係的常態。如同自我肯定的態度,我們也試著肯定我們曾在關係中的努力。有話好好說,也聽聽對方的心裡話,別討好也別蓄意傷害對方,誠懇善意地回應關係中的困境。該做的都做了,關係品質還是不見改善,那就暫時把關係中的問題擱在一旁吧,做自己能做的就好。

本來關係中被認定的「問題」,超過一半以上都是無解的。通常就是硬要無視雙方主觀偏好與認知上的差距,想單方面求得假性的一致,反而才是關係崩壞的起點。有表面和平,還能勉強相處;沒讓關係繼續惡化,這就算不錯了。這不是消極,而是事實上,不少關係連表面和平這種等級都不一定能維繫。

幸福最大的阻礙,就是我們給予幸福過高的期待。

所以也別一味地勸人孝順,因為我們也不一定清楚別人的家庭故事。而且孝順可以有很高的標準,很難有人說得清楚,適合現代人的孝順要具體做到那些事,而父母方又應該要給出怎樣良好的照顧,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孝順?!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管對方經歷過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創傷,我們給予對方同理就好,讓對方有力量繼續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友善。

站在樹枝上的鳥兒,不會怕樹枝突然斷裂,因為牠知道隨時可以張開自己的翅膀飛翔。關係不一定能圓滿,家庭也難事事如意,人生道路充滿險阻艱難,只有我們自己擁有自我肯定的力量,才能在一時不小心墜落後,再次迎向朝陽!

/ 洪仲清〈肯定自己是人生最強大的特效藥——讀《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
https://www.kobo.com/zh/blog/bookreview_shania?fbclid=IwAR1lKDjJwDFooy4wPwHkqMb0TEl_AORFqcVIV03feYrSqy1FhW7qKOymBEM

Tuesday 24 October 2023

擺脫反芻思考,別幫自己製造痛苦

/ 柯俊銘

你是不是常感到心煩意亂?是否遭遇挫折時喜歡鑽牛角尖,對犯下的過錯一直懊悔不已?還是事情尚未發生就在傷腦筋,開始「杞人憂天」,弄得終日愁眉苦臉?如果你總是如此,始終沉溺在負向情緒中,恐怕就有「反芻思考」的壞習慣了。

所謂「反芻思考」,係指個體會反覆不斷想著事件的始末,以致過度進行分析且難以休止的心理現象。這樣的情形就像聆聽一張有刮痕的CD片,永遠都在同處跳針,然後特定音調重複播放,卻又無法關掉,任何人聽久了都會受不了。

由於「反芻思考」會導致我們一再回憶不如意的情節,或悲觀地預期未來發展,老是專注在問題的陰暗面,不僅毫無建設性,反而會製造更多的痛苦。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具「反芻思考」特性者似乎較易罹患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失調(PTSD),與出現吸毒、酗酒等物質濫用行為。要阻止這種負向的思考模式發酵,避免精神上的內耗,專家的建議如下:

• 找出癥結:確認自己到底是在害怕或擔心什麼,明白困擾產生的來由。最簡單的探索方法是寫日記,此舉有助澄清思慮,發掘內在真實的想法。

• 捫心自問:試想最糟糕的狀況為何?發生機率有多高?並評估有無能力或足夠的資源去應付。可以主動和親友討論,以免落入「當局者迷」的窠臼中。

• 隨遇而安:若實在無能為力,與其持續牽腸掛肚,不如順其自然。反之,當仍有轉圜餘地時,找人一起想辦法,集思廣益,以利規畫對策,逐步達成目標。

• 嘗試轉念: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妨將失誤視為是學習或鍛鍊的機會,經反省、檢討後,記取教訓,積極彌補不足處,增進往後處事的智慧。

• 轉移注意:暫時抽離與放空,從事慢跑、快走、游泳等運動,或練習瑜珈、太極拳、內觀靜坐,除可緩解壓力外,從中也許能獲得啟發,對現狀有新的領悟。

假使你的「反芻思考」過於嚴重,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的自處與社交功能,最好儘早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的協助,透過醫囑藥物與諮商輔導的介入,相信終能恢復正常生活。

/ 柯俊銘 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健康版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2806

Wednesday 18 October 2023

好喜乖離

/ 南懷瑾

在人面前說別人,這是眾生與生俱來的業力。「好喜乖離」,就是喜歡做破壞人家的勾當。破壞了對他本身有沒有好處呢?他有時也替人家掉眼淚,但不要這樣做好不好呢?他自己也控制不住,這是他的業,他的地獄業。

所以學佛在哪裏學?就在這裏,要檢查自己的心理,做這一件事,說這一句話,是不是犯了「好喜乖離」?犯了這種戒,磕一萬個頭也沒有用;有用啊!那是你善心磕頭得的好果報,但那筆帳是另外算的,兩筆帳不能抵銷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能抵消、沖淡。人情可以沖淡,宇宙法則是不能沖淡的;就像黑暗與光明不能中和,一樣的道理。因果報應是宇宙間的天然法則,並不是迷信,也沒有人作主,天道好還。

經常有人說,因果報應很難相信;我說年紀大了,越看越相信,越看越害怕,尤其現在更可怕。我們年輕時,哪裏有冷氣機?夏天熱得把上衣脫了,一邊看書,一邊搖扇子,稱得上是「江上朔風清」了,尤其一陣涼風吹過來,真有說不出的舒服,那個時候看果報就慢。現在這個時代,我經常感覺到,閻王那裡的地獄都是電腦作業,現世報的事情太多了。科學時代,報應也很科學。你們自己去研究,去看這個社會,去看這個人生,就能了解自己。

/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藥師經的濟世觀#人性壞的一面╱ p. 197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40894500837290&set=a.702988747961200

Monday 16 October 2023

行动党的“不受封”还适合吗?

/ 蓝志锋


10月7日,两名沙巴行动党领袖分别受封“拿督”勋衔事件,再次引起争议。他们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副部长陈泓缣,以及沙巴工业及企业发展部长冯晋哲。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说,这两人将交由党中委会决定处分。

冯晋哲解释,有关册封乃临时通知,他于10月5日接获相关通知,接著就彩排再进行正式的册封仪式,整件事来得突然,他只有48小时应对。

这两人都道出自己的难处,左右为难。这边厢,有州政府的好意,很难拒绝;另一边厢,则是党的明文规定,所有在位的领袖不得接受勋衔。

两人的说法非常一致,这跟之前,在位期间接受勋衔的火箭领袖,给予的解释大致相同。

他们说,自己没有争取,也没有主动要求册封,此乃州政府或马来统治者主动给予的勋衔,自己很难拒绝;如果抗拒的话,显得不尊重,甚至予外人骄傲的感觉……

摆在火箭面前,两个选择:

(1)放下“不受封”包袱:

这种政治态度立场,放在当前的时局脉络还适合吗?还需坚持吗?会否捆绑自己?会否有政治洁癖症之嫌?

行动党是中间偏左政党,强调草根群众。尽管火箭并非完全基层政党(基层味道最浓的是社会主义党和伊党)。

草根组织紧贴草根基层,与基层民众一起,强调大家都属同一个阶级,没有高低之分。大家拥有同一种身份、说同一种言语、相信同一种理念。

如今,政局不断变化,“左”的味道已被稀释到剩下几滴。受封会否影响议员/领袖的表现?

(2)坚持“不受封”政策:

火箭仿效前槟州首长林苍佑和前副首相嘉华巴巴,以及和凯里。他们在位时婉拒所有册封,前两者退位后才接受最崇高的“敦”勋章。凯里会否“破功”还不得而知,不过至今还维持不受封做法。

因此,婉拒勋衔是可以的,也有先例可循嘛!不是不能拒绝,只要不冒犯统治者。

或需,火箭中央写一封信给所有州政府、联邦政府、各州马来统治者,以及国家王宫,直接委婉道出“无功不受禄”,婉拒受封的理由,相信州政府不会强人所难。

政治的水很深,难以清澈见底,因为“水清就无鱼”。政治局势一直在变,过于执著昔日的指南条例,容易陷入自我束缚中,无法解脱。

当初火箭铁粉认为,“不受封”展现风骨和众不同的态度,一种需要的表态。如今,勋章的含金量还跟20年前一样吗?“不受封”还能有昔日的效果吗?

2008年之后,行动党已是不同阶段的州和联邦执政党。过去反对党的思维、操作和套路也得“与时并进”,调整和淡化不适宜的做法。尤其是凸显民粹主义和政治洁癖的事情。

过去5年,火箭也多次自我打脸,推翻自己的言行,一切都以“大局”之名,包括与巫统共组联合政府,接受阿末扎希为副首相,接受扎希案件释放但不等同于无罪(DNAA)判决等。

还有,早年的“戴宋谷出卖华人”事件,当初把话说得太满、太快、太尽,没为自己留馀地。这是意料之外,火箭不再是万年反对党。如今需解套方案。

火箭还能坚持“不受封”,确保各州领袖都遵守吗?我有所保留。沙巴5年两次,今年有两名新科拿督(陈泓缣和长冯晋哲),2018年则有三名新拿督(黄天发、潘明丰和黄仕平)。

除了沙巴,西马的任内拿督有如雪兰莪的邓章钦、霹雳的倪可汉、马六甲的郑国球,以及黄和平。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10/14/603345

Saturday 14 October 2023

如何規劃銀髮生活?

/ 聖嚴法師

對社會上的一般民眾而言,三十歲正值壯年,是個人生涯的巔峰,無論是體能或事業都在衝刺的階段;四、五十歲步入中年以後,體力開始走下坡,雄心壯志漸漸衰退;到了六十歲,老年的氣象就出來了。

因此四十歲以後,就應該開始準備。準備什麼呢?不是準備退休不做事了。這裡講的準備,是規畫六十五歲以後要做什麼?這些事要在四十歲的時候開始考慮。

通常,多數人會認為「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現在養兒防不了老,多生孩子也沒有用,因為孩子長大以後不一定會孝養父母。因此有人說,還是存錢吧!多存 一點錢,老了就有保障,但這也是不一定的。因為財富隨時可能不見,也隨時可能會縮水。所以,錢是要有一些,但是適可而止,不是有錢就行了。

至於要做什麼樣的準備以迎接老年生活?第一個準備是要身體健康。健康的身體,需要靠運動、飲食和正常的生活作息。老年時期的健康要從中年時養成,如果中年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生活糜爛、作息不規律,老了之後很可能什麼病都會冒出來。

第二個準備是要養成心理的健康,這非常重要。步入中年以後,最好要有宗教的信仰,如果沒有宗教信仰,會容易徬徨。雖然很多人說:「我不需要宗教,我相信自己不會做壞事,我相信自己能夠立身處世,我自己對生命的價值很清楚。」但這些其實都不夠,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仙,所以有信仰很重要。

事實上,僅有信仰是不夠的,應該還要有宗教的生活和宗教的修養。宗教信仰是一種思想,除了相信它,還要把它視為人生的歸宿。如果有信仰,就可以隨時準備面對死亡,什麼時候會死?死亡之後會到哪兒去?會做什麼?這都是依靠宗教的歸屬感所賦予的。

當生命有了歸屬感,我們必須付出生命的動力,以轉變成生命的價值。所謂生命的動力,是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必須往哪個方向走;至於生命的價值,則是從動力產生功能而有價值。

因此,我們需要有生活上的修養。如果是宗教徒,則要有宗教的生活和宗教的修養,也就是照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去生活、去實踐,以培養出具有宗教情操的淨化心靈。

/ 聖嚴法師《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Thursday 12 October 2023

四覺體驗

/ 謝明杰

症狀是疾病的表現,而疾病是身體的一種表達,常常發生在壓抑、負面、恐懼、沮喪、高壓的人身上。當我們刻意或不自覺的「不允許」、「不接受」情緒出現在心理或靈性層面,並且自我抑制表達時,它會以具體能量的形式被積累在身體某個部位。時日一久臨界點一旦突破便會通過身體而表達,這就是身體的疾病。可以說,每一種初期和輕微的身體症狀,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說「Oh No!」但我們不願傾聽甚至忽略這種訊息,以致最終它不得不通過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

你理所當然的擁有一個身體,也總是隨心所慾的使用他。你以為他是你,其實他有自己的意志,歸不歸你管得看你怎麼管好你的心。他總是很老實的反映出實際的情況,遠比你所依賴的那顆充滿「他人教導和意見」的腦袋忠實可靠。

如果沒有身體的佐證—「體驗」;一個道理對你而言就是一個謊言。因為別人證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他的解藥對你可能無效也可能是毒藥。你的真理得去「事上修」、「心上練」。這說明了行動、面對、承擔、負責的態度之必要。

很多人知識、觀念都齊備,誰來說他都點頭微笑說「我知道」,實際上卻做不到,沒有行動的信念是死的信念,沒有行動的知識等於無知。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內心沒有矛盾。要解決內心的矛盾很簡單:「衝突」。接受各種生活上、事業上、人際上的磨練衝撞,滾過火海刀山,直到磨平心中的稜角,直到化解內在的矛盾。

這是為什麼「吃苦」在人生中有其必要的原因。但不要忘記,人生的目的不是吃苦,可以趁年輕吃上一陣子苦,要是總一直吃苦轉不開,那肯定是內在信念出問題。

『覺知』、『覺察』、『覺醒』、『覺悟』,這四覺時常被修行人琅琅上口,似乎他們之間有著高低次第,又有著如鎖鏈般密切的關係。

依我看來人要是不覺悟,是不可能開始覺知的,既然不能知曉,也就不會覺察,而不能覺察則有如昏睡於這虛空世間,不得覺醒。覺醒是最終的標的,覺悟則是一切的開始。

其實活在虛幻世間的我們,老天給我們安排許多領悟的功課,先不說在學校課堂裡習得的新知讓你總有茅塞頓開的領悟,就算是你從未進校園,生活中、自然裡也每天都提供你足夠的資訊去看去聽去思考。因為人類被賦予了『覺性』或稱『悟性』。其程度是其他有情眾生所望塵莫及,基於這份覺性或悟性,人們有辦法以血肉之軀上達天聽,汲取蒼天宇宙廣大的智慧。即使靈魂覺性尚未與蒼天連結,光靠這顆腦袋,也可以在地上得其所需生生不息。

一個人必定是要有某種覺悟方會有某種改變的,而悟後起修修的就是那份面對與接受改變所帶來的種種,不論是習氣的調整或是境遇的艱困。總的來說,『覺悟』讓你看清真相,而真相並不總是讓人愉悅。因此你可以說『覺悟』並不是一件會讓人自在快活的事。

覺悟之後因為已經對真相有所領悟,他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在那個『知道真相』的狀態裡,對覺悟的人來說知道真相並不難,難的是『時時刻刻』。覺知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它存在每一個時刻接續的片段裡,而延長這個覺知的時間軸,被稱之為覺察。

覺知與覺察分別代表長和短兩種時間狀態,也代表『覺』的表裡兩種呈現。藉此可以明白觀察自己是否偏離了真相或正道。這個世間真是為了修行而設計的,因為有時間差、有二元、有陰陽,事物和因果的呈現才會被明顯的看見。我們被困在這裡出不去,人類在此空間無法避免必須要用時間的表述,對恆常亙古來說、對那完全不是線性的時間軸來說,覺知、覺察、覺醒、覺悟是同一時刻同一件事。

同一件事但在我們的空間得有次第才能出現。覺知與覺察既是表裡,那便都是一體,知在內,察在外,如如不動。你會一邊知道自己有習氣的慣性又一邊覺察自己是否受慣性影響。你會一邊知道自己有執著與嗔怒,又一邊覺察自己在執著與嗔怒之下的表現。然後你看起來會像是戰戰兢兢觀察自己的笨蛋,又像驚弓之鳥的戒慎恐懼著失去覺知與覺察。

說起來,一整個不自在不快活。不相信?試著從現在開始的一天之內說話不說『我』字,只要說了一個『我』就給身邊的人一千塊。我敢打賭你會小心翼翼的、帶著覺察的說話。說話速度慢了,頭腦條理清楚了,用字精準度增加了。儘管你可能還是會掏出幾張千元鈔作為習氣與慣性的代價,但你已經感受到處於清晰覺知和覺察的狀態,並且看見它帶來的好處。

過去都太自在太快活了,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講就講、想做就做...但是這樣的快活像是無限上剛的自由,最後會因為無知而把自己導向失望與痛苦。所以才說小我帶來的都是苦痛,因為『快樂』與『自由』不只靈魂適用,連小我也很愛用。快樂與自由對靈魂來說是本質,但對小我來說,快樂與自由是他拿來麻痺頭腦聽命於他的技倆。一旦小我完成掌控你的目的,你的快樂與自由就會消失無蹤。

『覺知覺察』像是處在『苦日子結束、好日子也結束』的狀態下過日子。苦日子結束是因為看透了苦的本質,知道苦只不過是我們意識上虛妄的造作,並不真實。好日子結束是因為隨時要如懸樑刺股般的保持在高度清楚明白的狀態,不容一點糊塗。還得要隨時注意身而為人時不時會出來拼刀子的慣性、執著、欲望、癡念...拼不過這些『內部戰爭』終究只是凡夫。

修行難,難在此,哪裡是經典難易呢?就算我說破嘴,頭腦理解的究竟和靈性理解的程度不同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32152702590760&set=a.3697107396737

Saturday 7 October 2023

伊朗女權人士 Narges Mohammadi 獲和平獎 恐成第3人缺席頒獎禮

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週五宣佈,2023年和平獎頒給伊朗在囚女權人士 Narges Mohammadi,由於她仍被囚禁,她很大機會成為繼劉曉波後,歷來第3個不能親自領獎的得獎者。

第一個不能領獎的人士是1935年得奬者、德國的Carl von Ossietzky,他抗議納粹德國軍國主義政策,納粹政權禁止他離境領獎,不准國內傳媒報導,他也在3年後於醫院中病逝。

另一個不能領獎的人士是2010年得奬者、中國的劉曉波,他獲表彰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他當時已被定罪,囚禁在遼寧錦州監獄,中共政權未有容許他出國領袖,他7年後在囚禁期病逝。

評審委員會向傳媒說,希望伊朗政權能作出正確決定,釋放 Mohammadi ,讓她到挪威領袖。

Mohammadi的家人在Mohammadi的社交媒體賬戶發表聲明,表示這是伊朗自由抗爭運動的歷史性時刻,這個獎項屬於伊朗全體人民,但遺憾Mohammadi未能即時分享這個時刻。

Mohammadi現年51歲,工程師出身,大學時期已參與社會運動,之後轉行做記者,替開明派報章撰寫報導,然後再全職投身人權運動,2003年加入組織「人權捍衛者中心」,這個組織由流亡英國、200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伊朗律師 Shirin Ebadi 創辦。

Mohammadi自1998年首度被捕後,便多次被捕和被拘留,她爭取人權的活動被指控危害國家安全,參與批評政權的宣傳。她多數囚禁在拘留政治犯為主、高度設防的Evin監獄。

根據和平獎委員會,Mohammadi已合共被判刑31年,打藤154下。

Mohammadi對上一次被捕是2021年11月,此後一直被監禁,她被多次定罪,現時合共要面對約11年的囚禁年期,亦即最快2032年才會獲釋。

和平獎委員會說,這個獎項旨在表揚 Mohammadi 為伊朗女性被壓迫而抗爭,以及她為所有人的人權和自由而抗爭,她為此作出很大的個人犧牲。

這個頒獎決定明顯令人聯想到去年爆發的伊朗「反頭巾示威」,委員會的聲明也有提及,指出庫爾德少女 Mahsa Jina Amini 去年9月因為被指在公共場所沒有恰當地戴頭巾而被捕,拘留期間死亡,引發示威,口號是「女性.生命.自由」,委員會稱口號很能反映 Mohammadi 的工作。

聲明說,Mohammadi在反頭巾示威中再次顯示領導能力,在獄中聲援示威,並支援因為示威而被拘留在 Evin 監獄的女囚犯。

BBC去年12月便引述 Mohammadi 透過其他人帶到外界的訊息,報導外頭巾示威的女性在 Evin 監獄被虐待。

委員會表示,表揚 Mohammadi ,也代表委員會承認數以十萬計伊朗去年抗議神權政權的歧視和壓迫女性政策,只有所有人都獲平等權利,才能達至各國友愛的理念。

https://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10/narges-mohammadi-3.html

Wednesday 4 October 2023

過程重要還是目標重要? ⠀

/ 果然是大師

人生當中,到底過程重要還是目標重要?有人說過程重要,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累積的過程;而有人則說目標重要,因為缺乏目標就如同行屍走肉,毫無意義。

我認識一位居士,他熱衷於打坐,卻很少聽經聞法,欠缺佛法基礎知見。當我問及他的原因時,他說:「心不執著就好。」這個觀點類似於有些人認為只要心好就好,何必學佛修行?這些人注重過程,但缺乏明確的目標。

我見過有些人經常為三寶奉獻,但在過程中常常發牢騷、批評他人。還有些人每天拜佛幾千拜、念佛幾萬遍,但若有一天因故未能完成定課,就會耿耿於懷。這些人重視目標,但很少能夠享受過程。

在修行的道路上,過於關注目標往往使人患得患失,身心變得緊繃,就像逆風划船,越划越辛苦,甚至可能離目標更遠,恐怕在未達成目標之前,已精疲力盡。

如果修行缺乏明確的目標,則如同一艘空船在汪洋中漂流,儘管可以累積人天福報,但終究無法抵達解脫的彼岸。久而久之,可能會使人對修行感到疲乏,一旦遭遇挫折,就會一蹶不振。

記得在一次禪七開示中,聖嚴師父教導我們,每次上坐前要頂禮發願,上坐後則要放下一切,全然體驗當下。發願是把目標提起,也是提醒自己要放鬆但不放逸;而體驗當下則是清楚地感受過程,無論是好是壞的體驗,都不受其影響。

修行也是如此,目標和過程都很重要。偏重過程而缺乏目標,修行會失去動力;偏重目標而忽略過程,修行會太過耗力。因此,我們要每天重複發願,並在日常中練習觀照當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修行既有動力也不費力,才能持之以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99748828856746&set=a.44387354444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