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July 2020

放棄「宇宙定律」

/ 圖丹卻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宇宙定律」──一種不自覺的先入為主的觀念,限制著我們看待人生的方式。這些「宇宙定律」包括「每件事都應該照我的意思進行」、「每個人都應當喜歡我、欣賞我」,和「每個人都應該同意我的意見並照著我的方式做事」。

當我們以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對待世界上的人和事時,無可避免地會和每個人及每件事起衝突。我們會覺得不受重視、不被愛護,還飽受歧視。這些其實都不是別人真正的作為,而是我們從自己的觀點看別人所產生的結果。一旦我們發現自己的痛處就是這些錯誤、主觀的念頭,並開始消除它們時,就會覺得世界也變得更美好了。如此一來我們會懂得欣賞別人,並願意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也更不會刻意杯葛或唱反調。

好多年前,有一群極受我尊敬及信賴的人違反了「我的」宇宙定律,不期然地干預了一項我已努力進行了數月的計畫,尤其令我非常不高興的是,這個計畫最後被取消了。我必須承認,這個結果使我對這群人充滿了敵意。我運用佛法的技巧來處理怒氣,經過一段時間後,憤怒的情緒降低了,但偶爾還是會爆發,我的「宇宙定律」也會再度浮現,弄得自己十分痛苦。

有一天,當我的憤怒情緒再次出現時,我正在走回房間的途中,突然間一個念頭閃過:「這個星球上有六十億人口之多,會為這件事感到難過的只有我自己。事實上,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這件事,而那些極少數知道的人也並不十分關心。如果這件事對其他眾生是如此地無足輕重,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去在乎它呢?」由於清楚看到自己一再沉溺於自我和這件事之中的愚蠢,我的積怨也就消失不見了。

/ 摘自《誰惹你生氣?》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103&fbclid=IwAR1mRxxJWXmYafOQH4pnpdDBo2tkFmc5eeeIB6lv79yUT9IgEsUpyQpqyIk

Saturday 25 July 2020

煩惱如塵土

/ 聖嚴法師 

貪瞋癡是你我他的具體表現。所謂你我他,其實就是「我執」。有「我」才知道有「你」、有「他」、有「我希望……」、有「我不希望……」等念頭。

一般勸人不要貪、不要瞋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貪不瞋,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貪不瞋,就是聖人。若以聖人的尺度期許是對的,卻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聖人。

凡人即使不貪財,也貪名、利;不貪名、利,也貪五欲,身體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脫時,對於色、聲、香、味、觸任何一樣,無不是貪。一般人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貪求五欲,也有貪,貪的是聖果、聖位。得解脫,才真不貪。

對於不喜歡的人、物或環境等,欲離不能離,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這和身體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身體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對生活有利的就貪,貪不到就瞋。對自己身體有利的,不希望離開,強迫離開,便起瞋心。與自己的名利起衝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生不歡喜心,也是瞋。

清淨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煩惱心使我們痛苦,使我們生生流轉六道中。煩惱心越少,投生的層次越高,智慧越增長。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鏡上蒙塵是愚癡,拭去塵埃現智慧。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弘忍大師的道場時,曾發生一個故事:

五祖將入涅槃,欲傳衣鉢,便命弟子們各作詩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牆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意是將心的煩惱去除以顯現智慧。五祖看了這首偈,令弟子們點香勤念熟記,會有很大的功德。

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認為菩提本來沒有樹,心也沒有鏡,既無樹也無鏡,不會有塵埃,也不必拂拭,這種境界更高。

但是,法身應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軀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開悟、解脫、成佛,所以身體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煩惱的淵藪。

我們的心,非貪即瞋,愚癡而不知智慧,所以從減少貪瞋著手,才能發現智慧是什麼。有人在念佛或誦經時,生不清淨的雜念、妄想,這是正常的情況。就是因為心不清淨,所以要修行。開始修行的人應該相信自己有煩惱,才要追求智慧。

煩惱斷盡則見智慧,智慧圓滿便與佛心相同,佛心與眾生心原是一樣,不同的是眾生心有煩惱、佛心無煩惱,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淨智慧心,便能見佛的不動性和空性。

Tuesday 21 July 2020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 何穎怡

這書,我居然七個月就翻譯完了,三校快四分之一。翻得這麼快,因為許多地方心有戚戚焉,作者寫出的某些句子,美得驚人,心痛得驚人。這是一封長達九萬字的致母親書。

書裡,提到看「發現頻道」,野牛成群奔向懸崖往下跳。為什麼?看到前牛掉下去了,後面的牛難道不該停住轉身嗎?為什麼沒?書中另一個主角說:「因為沒得選擇,因為牠們是他媽的一家人」。

人生,無論你如何奔馳,好像前方並無懸崖,實則有,實則你也在犯前人同樣的錯誤。你恨那個讓你變成這樣的父母親嗎?他們恨自己的父母嗎?你奮力掙扎,終究還是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套句作者的話:焉知,人的故事就是動物的故事。

來吧!下面節錄這段出現於書籍的結尾。作者以三種動物來描述自己與母親、母子關係。作者母親是文盲,從越南逃到美國,離開家暴丈夫,以美甲維生,扶養兒子上大學。她是個家暴母親,經常痛打兒子。她猴年出身。

文中的獼猴就是作者母親的象徵。誕生於戰爭摧毀的家園,終生與一無所有奮鬥的母親,就像腦袋被挖空吃食的獼猴。人吃猴腦。你知道的。

文中的野牛是母子關係的象徵。因為我們是他媽的一家人,你跳,我也跳。誰也不情願。

文中的帝王斑蝶是「昇華超拔」的象徵。帝王斑蝶,每年從美國南飛到墨西哥過冬,南飛的帝王斑蝶不會活著北返,只有牠們的後代會飛回去。作者說「或許所謂的倖存者是那個最後返家的人,最後一隻停駐枝頭已經負載沉重幽靈的帝王斑蝶。」

只有未來才能重訪過去。只有存活才能訴說。

來吧。

#「我跑,盼著我能搶先一步,我想改變一切的心,勝過我畏懼活。我的胸口潮溼,葉片刮傷,白日的邊角已經開始冒煙,我用力跑,感覺衝破自己的身體,拋諸後方。當我轉身尋找那個喘氣男孩,終於想原諒他努力求好卻總是失敗,眼前卻無人——只有田邊茂盛的榆樹無風靜止。

毫無緣由,我繼續走,想到北達克達州或者蒙大拿州某處的野牛,肩頭肉波震動,慢動作奔向懸崖,棕色身體擠簇於狹小空間。眼珠油黑,灰塵鋪蓋茸狀牛角,集體埋頭猛衝——直到牠們變成麋鹿,身軀巨大、鹿角分叉、濕鼻咻咻,然後變成狗,爪抓邊緣,白日猛伸舌頭,最後牠們變成獼猴,一大群,腦門掀開挖空,飛升,四肢毛髮細柔如羽毛。

就在牠們要跨出崖邊,懸空,崖下永恆空茫之際,火星飛濺,牠們變成黃褐色與紅色斑點的帝王斑蝶。成千上萬擁過懸崖,搧翅進入白空,好似血注噴入水面。

我狂奔田野,彷彿我的故事並無懸崖,好像我輕飄無物,比構成我名字的文字還輕。儘管我的人如字,在這世間毫無份量,卻依然負載我的生命。我將文字揮擲向前,直到我拋諸於後的東西變成我飛奔驅前之物——直到我成為家庭的一份子。」

作者簡介:Ocean Vuong

出身戰爭難民家庭,捱過家暴童年,經歷種族歧視與同志身分認同危機,初入紐約文壇又得面對階級排擠,無論從哪個層面切入,美籍越南裔作家Ocean Vuong(音譯:王奧申)的前半生都充滿戲劇性與衝突,也因此,他以個人生活為藍本的小說處女作《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暫譯,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A Novel),在2019年6月出版後評論與銷售雙贏,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今年31歲的Vuong,早在前些年便以詩作在英美文壇闖出名號,是近來最受注目的歐美文壇新星之一。他不只曾在2017年榮獲英國詩壇最高榮譽 T.S.艾略特獎,2019年更憑藉這些年來在文壇的優異表現,獲得俗稱「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在世界與我之間》作者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漫畫《歡樂之家》作者艾莉森.貝克德爾〔Alison Bechdel〕都曾獲此獎)。這本《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是Vuong首度嘗試小說創作,推出後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更幾乎橫掃2019年各家媒體評選的年度好書名單,包括《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衛報》、《GQ》、《君子雜誌》、《浮華世界》等媒體,都對本書讚譽有加。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是一本以書信體構成的小說。寫信人是一名暱稱為「小狗」(Little Dog)的美籍越南裔年輕男子,收信人是他不識字的母親,蘿絲。小狗在這些註定無人閱讀的信件中,無所顧忌地揭露了不堪回首的家族歷史,以及那些即使沒有文字藩籬,母親也難以理解的情感與掙扎。

Wednesday 15 July 2020

「倡言武力」亦言論耳

/ 李怡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荷里活黑名單》(Trumbo),內容講荷里活編劇莊柏(James Trumbo)上了麥卡錫白色恐怖時代的黑名單,被囚聯邦監獄11個月。出獄後,他不能自己署名創作劇本,只得以其他人名字秘密為電影公司創作,多年來他編劇的名作有《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1953年)、《鐵牛傳》(The Brave One,1956年)等,此兩片均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獎,但他無法以自己的名字獲獎,影片的編劇是他人名字,獎座亦由他人冒領。他本人受一些國人指為國家「叛徒」,個人與家庭生活受盡負面影響。

1950年代,參議員麥卡錫以及國會的「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發動一場舉報與清除國內共產主義者運動。很多著名藝術家、作家都受誣衊和調查,包括著名演員差利卓別靈、劇作家阿瑟米勒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大約有六七年時間,美國言論自由受到壓抑,不少人就像才華橫溢的編劇家莊柏一樣,一生幸福斷送。

這段白色恐怖歷史儘管源於二戰後美蘇冷戰的背景,但美國立有保障言論自由的憲法修正案第一條,第一次大戰期間一位大法官又為言論自由定下清晰界線,就是不能引起「明顯和立刻的危險」(Clear and Present Danger)。他舉的例子是:一個人絕沒有自由在擠滿人的戲院裏大聲喊失火,這會造成明顯和立刻的危險,因此不在憲法保障的範圍內。如果危險不是「明顯」或不是「立刻」,就都屬於受保障的言論自由。有這條界線,又實行法的統治,怎麼可能會出現麥卡錫時代這麼多冤案?

法律侵蝕到言論自由,就源於一樁1948-51年的「丹尼斯案」。紐約州政府控告丹尼斯等11名美國共產黨員,指他們在1945-1948年期間,組織共產黨,鼓吹在時機成熟時,盡速採取行動,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最高法院1951年裁決有罪,認為他們不僅是討論馬列主義,而且在「鼓吹」和「煽動」暴力,有明顯的危險,而「盡速採取行動」也意味立刻,故被告言論不在憲法保障範圍內。但大法官之一的William Douglas反對這裁決,他表示:美共力量極有限,在警察、軍隊等行業中的勢力微不足道,既然沒有力量,就屬於言論而不是行動的層次,根本不構成「明顯和立刻的危險」;其次,他認為把「鼓吹」作為界線是危險的,因為這意味着一個言論是否自由不在於言論本身,而在於說話的人的意圖,而意圖是看不見、摸不着、難證明的東西。他說,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每個公民的自由都受到危害」。

他這句話不幸言中了。丹尼斯案後,美國就進入麥卡錫主義的黑暗時期。言論自由受壓抑,減少了監督政府的功能,也使個人潛能和創意無法充份發揮。

丹尼斯案中大多數法官的錯誤,就是把屬於言論自由範圍的事情,當成行動來處理了。這一案例影響了其後的許多案件,直到1957年,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一樁與丹尼斯案類似的案件,這次法院認為,控方(政府)必須拿出被告發表與具體行動直接有關的言論,罪名才成立。甚麼是與具體行動直接有關的言論呢?比如:「我們約定,明天早上九點鐘拿槍去進攻警察局。」若不是這樣具體與行動關連,那麼「倡言武力以實行甚麼目標」,都只是言論而已,尤其是倡言者根本沒有威脅政權的力量。

美國麥卡錫時代的例子,告訴我們,哪怕是實行法的統治的國家,一旦司法不恰當地干預了言論自由,就會人人噤若寒蟬,社會活力也就遭到扼殺。更何況是在強權支配下的搖搖欲墜的司法。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713/6EFD3JQJ24QKN7EICMSQ3GPN6A/?fbclid=IwAR3RitFrj_Eftl0RPnzybmcnGuXhX5-rq01s2gmRGRbfUjsRsXYPeQXFDgU

Monday 13 July 2020

聖蘇菲亞的第四章

土耳其行政法院10日下午裁定,政府有權把伊斯坦堡的聖蘇菲亞「博物館」變回做清真寺,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隨即簽署法令,把這座「博物館」變做清真寺,為這座有15個世紀歷史的建築,揭開其第四個章節。

傳奇建築的三個時期

這座傳奇建築的第一章在公元537年開始,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在其首都、當時仍稱為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建成聖蘇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是東正教最高領袖的座堂,也是當時整個基督教世界最大的教堂,一直到聖伯多祿大教堂在16世紀於羅馬建成後,這個榮譽才被取代。期間,在13世紀,十字軍在其中一次東征佔領了君士坦丁堡,令聖蘇菲大教堂短暫變成天主教的教堂,但十字軍走後又變回做東正教教堂。

第一章維持了大概9個世紀,到1453年,信奉伊斯蘭的鄂圖曼帝國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易名伊斯坦堡,聖蘇菲亞也由大教堂變成清真寺,開始其第二章的旅程。初時鄂圖曼帝國只把這座建築的用途改變便算,未有作大改動,但在逾5個世紀的清真寺時期,當局陸續加建宣禮塔,又遮蓋了基督教色彩的裝飾。

聖蘇菲亞在1934年迎來第三個時期,當時土耳其共和國已建立十多年,國父凱末爾為顯示土耳其要擺脫伊斯蘭色彩、面向歐洲,把聖蘇菲亞變成博物館,禁止在這裏作任何宗教崇拜,作為土耳其世俗立國原則的其中一個標誌。在這段時期,當局把遮掩基督裝飾(例如鑲嵌圖案)的物品拆除,令聖蘇菲亞變成糅合了東正教/基督教和伊斯蘭、包含了拜占庭和鄂圖曼建築風格的建築物,甚至藝術和歷史意義。

在之後80多年,聖蘇菲亞的地位問題一直引起爭議,土耳其不時有伊斯蘭主義者要求把這座建築變回做清真寺。至於埃爾多安,他在2003年掌權後,初期仍迴避聖蘇菲亞問題,因為他當時仍沿襲親歐外交路線,但隨著他之後越來越加強伊斯蘭及民族主義色彩,他近年也不時表示,支持把聖蘇菲亞變回做清真寺。事實上,近年政府及伊斯蘭組織已不斷踩界,經常在聖蘇菲亞的建築內或附近,進行伊斯蘭活動,例如誦讀《古蘭經》,最近一次是在5月底紀念鄂圖曼征服伊斯坦堡週年活動中這樣做。

國內的政治爭議

埃爾多安今次決心推動把聖蘇菲亞變成清真寺,大多認為是他的民望不斷尋底,近年經濟一直不見起色,經過武肺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於是要在伊斯蘭/民族主義情緒加碼,來爭取民意——至少鞏固自己基本盤的支持。

然而,爭取支持之餘,這個決定也引發大量爭議。

正如上述,聖蘇菲亞變身博物館,是為了彰顯土耳其政教分離,埃爾多安的做法,引來世俗派政黨抨擊,指摘是進一步破壞凱末爾的立國原則。

聖蘇菲亞近年已成為全土耳其最多遊客參觀的地點,現在變成清真寺,會否導致更少人參觀呢?特別是目前武肺打擊土耳其旅遊業。而伊斯坦堡又將受最大影響,剛巧伊斯坦堡市長現時是反對派擔任。

土耳其國內另一個批評這個做法的,是君士坦丁堡教區(東正教教會仍這樣稱呼伊斯坦堡市)的大牧首巴托洛謬一世(Bartholomew I),擔心國內以至鄰近的中東區的基督徒面對更大的打壓。儘管在實際影響力上,莫斯科教區的大牧首才是最具影響力的東正教領袖,但在名義上,全球各地東正教神職人員,仍奉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為全球東正教的領袖,巴托洛謬一世公開表示不滿,會有一定影響力。

國際上的外交爭拗

聖蘇菲亞爭議在國際上引起更大的非議。當中關鍵在於,儘管聖蘇菲亞位處土耳其境內,但其歷史令不少國家都覺得自己跟這座建築有關係,認為聖蘇菲亞的命運不純粹是土耳其主權範圍內的事務。

很多基督教領袖、特別是東正教的領袖,已公開反對。政府方面,至今已有希臘、塞浦路斯、俄羅斯、法國和美國五國政府公開反對土耳其的做法。

當中跟希臘(以及塞浦路斯)的爭拗,最值得關注。希臘人自視為拜占庭文化的傳人,因此覺得聖蘇菲亞是希臘的文化遺產之一,而的確聖蘇菲亞的建築特色有不少希臘色彩。而且,希臘人主要信奉東正教,對他們來說,聖蘇菲亞好比天主教教徒心目中的梵蒂岡。

如果把聖蘇菲亞變成清真寺,可煽動土耳其穆斯林/民族主義者的情緒的話,那麼,堅持聖蘇菲亞不能再變成清真寺,同樣可撩起希臘人的宗教/民族主義情緒。

土希關係近月轉趨緊張,令人擔心聖蘇菲亞問題為土希對峙火上加油。兩國近月的矛盾,主要體現在領海爭議。地中海東部一向已知有天然氣蘊藏,討論多年,區內國家近年開始有意鑽探這些天然氣,令領海問題加劇,包括土希兩國之間的爭議。領海爭議又牽涉到塞浦路斯南北分治問題,因為要解決區內天然氣勘探的分配問題,一定要處理塞島問題,而塞浦路斯共和國和北塞浦路斯,各自背後撐腰的又剛好是希臘和土耳其。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土俄關係。土耳其和俄羅斯在敘利亞、利比亞等多個重要中東和北非問題,有嚴重意見分歧,現在又加上聖蘇菲亞爭議,令土俄關係爭添麻煩,可能連帶影響兩國在區內地緣政治議題的談判,繼而拖累這些地緣緊張更難解決。

在外交層面,聖蘇菲亞最終指向一個問題:如果把聖蘇菲亞變回清真寺,在內政上代表埃爾多安政府甚至土耳其整體進一步偏離世俗立國原則,那麼,在外交上這是否代表進一步偏離向西望的親歐路線,決定把土耳其定位「新鄂圖曼帝國」,或是走泛突厥路線?

特別令外國關注的是埃爾多安討論聖蘇菲亞問題時的言辭。埃爾多安討論此議題時,關鍵詞是「征服」,他經常提及「征服」一詞,他挑起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時,很喜歡引用鄂圖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歷史。

這個說法的副作用,只會是挑起宗教矛盾,包括國內針對基督徒的矛盾,以及歐洲保守派/極右派借來針對土耳其,令大家無端重回十字軍東征的宗教衝突歷史,對土耳其的外交關係,毫無幫助。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0/07/hagia.html

Thursday 9 July 2020

讀書無禁區

/ 李怡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Hegel)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1979年4月,文革後的中國,北京《讀書》雜誌創刊號的第一篇文章轟動中國知識界,這篇文章就是李洪林寫的〈讀書無禁區〉。其時,中共還沒有走出文革陰影。文革是甚麼狀態呢?是除了馬恩列斯毛等著作,和極少數實用性書籍之外,所有的書都禁、圖書館也都封閉起來。1976年文革結束,1978年國家出版局決定讓35種圖書「開禁」,書禁初開的插曲是當時沒有紙張印這些中外名著,因為紙張操控在長期擔任毛澤東貼身警衞的汪東興手裏,是只能用來印毛著的。動用印毛著的紙印這些名著,在當時是一個路線問題。再來一次文革是要被打倒的。幾經周折,才闖開了印這些書的一道門。

《讀書》創刊號〈讀書無禁區〉這篇文章提出一個常識問題:「人民有沒有讀書的自由?」李洪林說:「我們沒有制定過限制人民讀書自由的法律。相反,我們的憲法規定人民有言論出版自由,有從事文化活動的自由。讀書總算是文化活動吧。」講的還不是言論表達這些自由而只是閱讀而已,但這個常識竟然是對當時文革形成的僵固思想的顛覆,像一石激起千層浪。《讀書》編輯部接到大量反對的來信:一是擔憂沒人把關,思想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將會被垃圾文學污染;二是擔憂禁門大開,封資修將從此佔領我們的文化舞台。文章在中共黨內也引起激辯。當時胡耀邦任中宣部長,他把李洪林調到中宣部擔任理論局副局長,有同事當面問他:小學生能看《金瓶梅》嗎?

《讀書》第二期發表了〈圖書館應該四門大開〉。這篇文章是〈讀書無禁區〉的延續。作者署名范玉名,實際是人民出版社社長曾彥修。

舊時對「圖書館」三個字有一個簡寫:「口」內一個「書」。書的四邊門都大開,寓意開放囚禁圖書的所有桎梏。〈讀書無禁區〉從理論上闡釋一個原則問題:人民有讀書自由;〈圖書館應該四門大開〉一文則指明除善本、孤本等特藏書外,所有書都應該對民開放外借。

〈讀書無禁區〉在中國引起的爭論兩年都沒有止息,到1981年4月,《讀書》兩周年時,出版局局長陳翰伯寫來文章,重申「讀書無禁區」,並指這是針對「確實發生過史無前例的禁書狂飆」的形勢。

書籍記錄着人類的智慧,包括各種各樣的思想,哪怕是奇怪的、無聊的、粗鄙的,能夠留下來就有存在價值。秦始皇焚書之後就坑儒,歷代也不斷有禁書與文字獄發生。

德國達豪集中營入口處,刻着一位詩人的警世名言:「當一個政權開始燒書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燒人;當一個政權開始禁言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滅口!」在出口處又有一條名言:「當世人忘掉這些事的時候,就意味着,這些事還會發生。」

講「燒書燒人」這句話的是德國19世紀的詩人海涅,在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是:「這僅僅是前戲。」

是的,一切禁書燒書都是「前戲」,接下來就是文字獄,就是「燒人」。

我18歲中學畢業就到出版社工作,一輩子在書堆生活。42年前,讀到《讀書》雜誌〈讀書無禁區〉這篇文章時,以為禁書這樣的事永遠過去了,沒想到將近半世紀後又遇到,而且發生在百多年來閱讀最自由、也是孫中山及近代先賢得到啟蒙的香港。

還是黑格爾的話最真實。

Tuesday 7 July 2020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一則話,是他說學問德業的修養,都以十年為期,同時也說明年齡和經驗的可貴。他說自己十五歲便有志於學問。到了三十歲,才確立學問的方向。四十歲才對學問的宗旨沒有疑惑。五十歲才知道天人之際的生命微妙。到了六十歲,才能融會順逆的境界,耳聞目見,都可隨順於學問的境界裡了。為什麼只說耳順呢?大抵人總以親眼所見,才能自信自肯,若是耳聞便知是非順逆的,除非大智融通,否則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謠言止於智者,確實並非易事,如果學問修養經驗不到的人,大都容易受邪說謬論和外界宣傳所蠱惑。孔子到了七十歲,才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矩便是學問修養德業的準繩。

他說自己以五十年努力,才使學養德業至於精純。人非生而聖者,誰能輕易一蹴而就!這便是孔子為學的精神。也是他謙虛的講述,更是至德的榜樣。孔門弟子,所以把它放入〈為政〉篇中,就是指出德業有如此之難言,與「為政以德」相互比照,真是用心良苦,何嘗是錯擺了位置呢!後世學者豈可以得少為足,輕易而言德業!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著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p. 63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講「為政以德」,教示王道的原則,並不重於治術和才能。換句話說,要講為政之學,也只有至誠至善至美的德行,才是治道和治術的最高原則。所謂「居其所」,是指以德為政者,是處其所應處之本位上,以無為之道,靜靜的默然指揮四方,而四方都會導循其規律,環顧而拱衛它了。孔子用北斗的默默運轉,而比喻為政以德的道理,就是指出君人南面之術的德業,還是要做到無為而治才對。所以後文他在〈衛靈公〉篇中,便說明君人南面之德了。他說:「知德者鮮矣」,「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什麼才是德的內涵呢?孔門弟子便記載如下的一則話。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對於刪定三百篇的《詩經》,主要的用心,在取詩道能和易性情,以及發揮性情的功效。性情不外乎思想,思想也可能變為極危險的,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這個道理。孔子說,詩的精神,一言以蔽之,是調和偏頗危險的邪思,使它納於性情的正軌。為政以德而化治天下者,首先要有詩的境界,內使個人的性情思想,恬淡至於無欲無邪,然後才可化民成俗;外使天下人的性情思想,無偏頗無邪思,則是德的首要,也就是誠意而正心的主要德業。

也可以說,為政以德,以領導人心而正思維,為最主要的原則。這樣,你便不會懷疑為什麼把「詩三百」,生硬的插在〈為政〉篇的開端了。以正己正人為德業者,如果沒有詩的境界,雖然甚善,到底是未甚美也。換句話說,就沒有春風化雨般的調暢,只有秋氣森嚴般的肅穆,其中的情景,就大有出入了。

因此才引出一則下文,就是孔子所說為政以德的至理名言。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政、刑、德、禮,是四種主要的名辭。道字在此為動詞,是領導的導字。他說,為政之道,如果只講政治的政術,包括政治制度等等,而且只運用法律刑章來控制的話,人們也會找出政術刑律的漏洞,巧妙而無恥的避免刑責。要知道政治是外表,德業教化是中心;刑律是外表,禮樂是中心。以德業領導人們,以禮樂教化人們,自然人人知道自正自治,深恐自己的行為有慚王道。這樣,自然有羞恥心,行為都納於正軌,達到了太平。「格」,是至的意思。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著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學而第一╱ p. 61

Saturday 4 July 2020

日本禮貌是虛偽?你來虛偽給我看

/ 盧斯達

日本人從來有禮儀力場。國內如是,出國如是,連世界盃都逃不過。日本隊輸掉之後,連更衣室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留下一個俄文的「多謝」字條給東道主。國際足協統籌員Janssens還公開表示,能與日本隊共事,感到榮幸。據說中國人聽到牙癢癢,《環球時報》有評論質疑「更衣室照片」是作假,中國國內也有聲音,指日本人之禮儀君子,實乃矯偽成性,不過是搏人好感。

類似討論其實向來就有,例如說日本人只對歐美人有禮貌,例如日本人自己也會討論日本社會文化的陰暗面。但日本人自己討論,是力求上進的表現,檢討自己的民族是否太重外禮,恆常陷入表裡不一。中文裡的「文質彬彬」不是說斯文,而是「文」和「質」兩個概念。上一句是「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化過剩就虛偽,樸質過曝就野蠻,彬彬就是相雜平衡的狀態,一個理想,不容易達到和長久的理想。

一班禮儀重重的人,自我檢討是否流於虛偽,不夠真實,是長進;中國人去說日本人虛偽,是見不得人好,見不得日本人搏得全球的敬重,因為中國人自己根本沒有文勝於質的問題,根本是夏蟲語冰。你來虛偽給我們看,中國人會不會認為自己大小便擊出水聲,會打擾別人,所以發明自動感應的廁所用音樂播放器?當你到達這種程度,就有資格檢討是否虛偽了。等於豐衣足食的第一世界人,才有資格擔心自己患富貴病,痴肥很可怕,還有高血壓、冠心病、 糖尿病、中風……第三世界食不飽的饑民,不用擔心,也沒資格擔心。

營養太多的這回事,對饑民來說是另一個維度的問題。固然營養過剩也有其陰暗面,但這根本不是你的問題。中國人不想被比下去、不想感情受傷,不想每次日本人威威的時候斯人獨憔悴,就應該自己好好檢討改善。

我很實際,沒人能變成聖人,人能做的就是矯偽。沒錯就是像中國人指責日本的那種矯偽。當你表面功夫做到足,別人就無法攻擊你;當你做到滴水不漏,別人就會開始尊敬你。一班有禮儀的人,不代表他們內心人人都是德蘭修女,有禮儀不代表是好人,但至少和外人相處就沒問題,就減少衝突,兩不相害。

現在中國人有了基本收入,識得去外國,然後為自己聲稱愛的國,賺到一個世紀都洗不清的惡名。他們不守異國民俗、不遵城市規則、大呼小叫、大小二便、擾亂民生,他們懂得「虛偽」嗎?他們做不到,甚至不認為自己有需要虛偽,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錢,認為全球經濟是由他們撐起,他們沒有細緻的環球政經知識,不知道自己的富貴榮華,後面還有一個叫美國的頭。好像一個二世祖以為是自己英明神武,卻不去想自己的錢和機會,全來自爹地。

中國人學懂「虛偽」,世界就少很多問題。人皆自私,但分別是有人識得拉上一層輕紗,但有人不懂得,甚至認為不需要,還有食飽無憂米的知識份子幫忙說項,說這些蠻行也是一種真心,一種第三世界人民的奔放。中國人指責他人虛偽,但他們自己連虛偽都做不到。他們來到香港,如果懂得笑咪咪的禮讓、欠身慢行的虛偽、知道要低調、知道自己這股洪流令這個地方大亂,羊祜又怕事的香港人,對著一班虛偽而包裝過的侵略者,根本不會搞得起族群鬥爭、吹不起種族仇恨。

笑甚麼?中國人連虛偽都不會。中國人也可以來沾名釣譽,也可以來騙鬼佬,但他們連這個也做不到,還來說別人有文明的富貴病,也不知道自己瘦骨嶙峋的難看。

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5b3c65b5fd897800016763b5

Wednesday 1 July 2020

在流浪中寻获解脱

/ 普向

——试读《流浪者之歌》

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文学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流浪者之歌》,我年轻时就买过几个不同的译本与版本,但一直未认真阅读,仅当是一部小说版的“悉达多佛陀传记”。

后来观赏林怀民的云门舞剧《流浪者之歌》,虽无比喜欢,但其实对故事的认知,只是那任由金色稻米撒落身体,仿如入定的僧人演员,以及舞台那接近澄黄宁静的优美画面。

日前,由于工作关系,手上的专栏作者撰写一篇有关《流浪者之歌》的导读,才真正引发我的兴趣,决定将这本高搁在书柜的《流浪者之歌》,好好的重读。

手上这个版本书其实是前年朋友送的新春礼物,朋友在赠言写:“流浪是一种伤痛,回家吧,在家里才可得到真正的疗癒。”其赠言恰如其分道出本书的主题:通过肉身的流浪,寻找内在的解脱。

作者赫曼赫塞一生也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充满苦难与传奇,他年少被双亲强迫入修道院就读,导致精神崩溃而休学。他一心醉心文学创作,两段婚姻皆不美满,也导致他精神病发作,也曾亲历两段残酷的世界大战。他后来创作了数部著名的作品:《流浪者之歌》、《荒原狼》以及巨作《玻璃球游戏》。赫曼赫塞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隐居瑞士,埋首于深思与冥想。

《流浪者之歌》的主人翁名为悉达多(佛陀的在家俗名),是高贵的婆罗门之子,但他厌倦婆罗门的生活,与好友葛威达选择流浪的沙门生活,以期获得精神的解脱。悉达多在流浪修道的旅途中遇见佛陀,好友葛威达决定跟随佛陀足迹,但他则爱上妓女卡玛拉,决定去体验世俗的生活(男女关系,经商与生儿育女),要体验真实的世间生活。

悉达多体验了世俗生活,发现内心始终不获真正的安宁,他告别了妻子卡玛拉重新踏上流浪之路。他来到当年渡江的河边,再遇见当年的摆渡者(老老船夫),但两人已变老。摆渡者成为最终启蒙他生命之道的人。当中悉达多也遇见与卡玛拉所生的儿子,从中体会到亲情的纠结与牵拌。

最终他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的实相。

《流浪者之歌》共有三个重要的暗喻:“嗡(唵)”、“摆渡者”(老船夫)以及河。“嗡”是宇宙之音,主角凭“嗡”唤醒真正的内在之声,摆脱世间所有情绪。“老船夫”(或是智者的化身),教他观察“河”(水)的变化与流动,让他体会生命诸种千变万变的幻象,明白诸法实相。

书最精彩之处,是悉达多再遇见当年修道的挚友葛威达,当葛威达在告别时用双唇亲碰他的额头时,葛威达看到的是无数,千百亿张的脸孔,来了又去,他开始体会到生命轮回的真相。

这段描写令我想起法国大导卢贝松曾执导的电影《露西•Lucy》,戏里描述当女主角通过药物介入时,一直看见自己与宇宙轮回的形像。原来我们一直以来皆是无始劫的轮回,但同时又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不离不弃,皆为一体。

感谢专栏作者的因缘,让我重读这本深具意义的书。

更祈愿生生世世在生死流浪的众生,皆有回家的一天。

停止旅途,止息烦恼。

(文摘自《慈悲》杂志第108期“广结书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