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8 August 2017

心像一面牆

■ 聖嚴法師

―― 達摩「二入」之理入

有時我會遇到一些人,將我視為偉大的導師。對於這樣的人,通常我會說:「抱歉,要讓你失望了!請不要把我當成聖人,否則你最後會對我造成傷害。」為什麼有人要裝成他人理想中的對象,讓人心存幻想呢?這是增加自己的痛苦。我們大多數的痛苦,就是來自於自己或他人對我們不切實際的要求。

曾經有個出家人問他的師父:「菩提達摩到中國,帶了什麼來?」師父回答說:「什麼也沒有。」他追問道:「難道沒有帶來佛陀的教誨嗎?」師父回答說:「沒有,佛法一直都在中國。」他不解地問:「如果佛法已經在這裡了,那菩提達摩為何還要來呢?」師父的回答很有趣,他說:「因為佛法已經在這裡。」你們明白他的意思嗎?

菩提達摩告訴我們的是什麼?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還沒有體悟到。要如何才能證悟到這一點呢?菩提達摩給了我們兩種途徑:第一種是理入——不需要研讀經教或修行,也沒有什麼要說或要做的,只要讓你的心像一面透明透亮、如如不動的牆。你可以在牆上面掛東西,也可以在上面塗寫,但牆本身不會改變。就是這樣,在這種證悟的狀態下,你的心可以擁有知識和經驗,但不會受它影響。事實上,心中空無一物,就像牆的本質不會隨著掛在牆上的東西而增加或減少。

當心迷惑時,你以為內心的種種就是你自己,於是不斷想擺脫某些東西,放進其他東西,反而使內心更加騷動和迷惑。心是很奇怪的,當你不需要一些東西時,偏偏不請自來,老是在心中出現;而當你需要某些東西時,卻又遍尋不著,怎麼想也想不起來。

今天下午有人來找我,卻忘記原本想說什麼——那些話好像在躲著他。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的,根本不需要拚命在腦海中搜索想要的訊息。隨著平靜的心,便可信手拈來。當你腦中一片空白時,那是因為你的心正隨著渴望、憂慮,以及苦惱一塊飛舞;如果你的心能像一面牆,那麼此刻的心,就和佛心一樣了。

Friday 25 August 2017

來至法華,開顯佛性

來至法華,開顯佛性,如從衣下,指出明珠。

佛陀開始說「苦」這一字,這個「苦」字說出來,就能夠分析很多很多的生態之苦,人民生活之苦、無常的苦等等,這種不平等的人生的苦,有的怎麼那麼富貴,有的怎麼那麼的貧賤,開始就有因緣可說了。因緣來自無明,無明造作的業力等等,自然形成了這種生活的生態,這大家看得到、感覺得到,大家了解了這個苦,既然有辦法能脫離這個苦的機會,不要再來人生了,來了人生,凡事都由不得自己,這很苦,所以大家的盼望,盼望能解脫生死。為了要解脫生死,很多人修行就是停滯在這裡,停滯在小法,就是「四諦」、「十二因緣」法裡,那就是佛陀成佛之後有十二年來講《阿含經》,十二年的《阿含經》,那就是完全說這些「苦集滅道」的道理。《阿含經》大家聽進去了,了解了,人間這麼多的苦難,我就應該要好好守護這念心,不要再去與人攀緣,所以煩惱要斷,相信佛陀所說的,來自開口動舌、舉手動足,一念心念一動,無不都是因,無不都是緣,無不都是業,這大家都相信了。

從這樣,佛陀這十二年講《阿含經》,號召了很多人來聽法。根機淺的人,因這淺薄的根機,初來接觸佛法,他們全都聽懂,聽因緣果報,聽人的受苦,聽佛陀很多種的譬喻,在生活中都感覺得到的,說過去的因果,說過去的《本生經》等等,這大家很有興趣,就這樣佛法在這個時代,慢慢大家都了解了,佛會來人間是要救度人間,聽佛說法,依教奉行。這在十二年間,叫做「阿含時」。佛陀看,人的因緣都差不多靠近過來了,開始就要進階,所以佛陀就講「方等」。《方等經》是慢慢,從小教慢慢要進入大乘法,這開始在轉了,要讓大家知道不只是這樣,這個因緣果報是我們自己自作自受,要知道因緣果報,就是還要人與人的事,不是單獨的事情,是人與人,我們要如何與人接觸,用愛、用慈悲好好去對待人;人造作的業,我們要如何去寬諒他。「一切有為法」,人為所造作的,但是歸於無形,「如夢幻泡影」,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向大家說要念無常。八年的時間就是方等談,就是談方等,「方等時」。人生不是小苦,大苦啊!大苦就是大因緣所造成,大因緣就開始要發大心,這有八年的時間。

大家好像對這個法.像知道,又像不了解,到底「無常幻化」又是什麼東西呢?接下來佛陀就要用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經》。「般若」就是智慧,要開啟大家的智慧,從有的東西,將它分析到完全歸於空;「有」將它分析到「沒有」,完全談空。談空,就是要用很深的道理,很…提升人人的智慧。這二十二年,要從空中去體會道理,那就很困難。明明就有的東西,明明是人所需要的、所感受的,要如何將它當作無?雖然佛陀用很長的時間,二十二年來分析,分析很多的「成住壞空」的道理,分析很多世間所有眼睛看得到的有為法,是來自於無為法的會合,又更深啊!因為這樣,這二十二年的《般若經》,其實大家已經開始了解「空」,一切皆空,既是一切皆空,我就要將這些無明完全歸空,我這樣已經究竟了,我有做到了,我沒有攀緣,我了解人生疾苦的道理,我知道一切過去、現在、未來,來自於「十二因緣」法,這個道理我也了解了。

空的道理,大空的大道理,我也都了解了,一切一切皆空,所以這些煩惱、無明,我都不要執著,我都將它放下了,這樣我不就是已經得到究竟的大法呢?我應該就是到這裡就好了。但是佛陀過去的四十二年間,這樣不就是四十二年嗎?十二年的「阿含」,八年的「方等」,那就二十年了,加上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經》,這樣就是過了四十二年了。這四十二年後,佛陀開始就是知道時間差不多了,所以,佛陀一轉就說《妙法蓮華經》,這《妙法蓮華經》,它就是會三乘歸一乘。過去的小教與中根者,十二因緣、方等、般若,這中根器的人已經開始了解了,幻化無常,天地萬物道理一切歸空,這算中乘。現在佛陀就轉入大乘,現在般若也算是大乘,但是也是在小乘偏空,他了解,對這般若甚深的道理,他所了解的是一部分,叫做偏空,他無法了解很透徹,透徹的真空;能透徹真空,他就能了解妙有。

佛陀來到娑婆世界,大家有緣同一個地方,佛陀為我們講「阿含」,說「方等」,又演「般若」。《方等經》就開始彈訶,開始跟大家說,不要執在小乘法,要發大乘心,不只是小小的苦、個人的苦,人與人之間的苦,所以要好好除去人與人之間的無明,這就要開始要入人群。不是只有獨善其身,遠離人群,不是這樣而已。

接下來就到「般若時」了,「般若」就是一切皆空,一切虛幻等等,道理進階,要淘汰我們很多很多心裡的見思惑,要讓我們盡空。但是我們還沒辦法體會,所以到了最後,還是苦切來呵斥,大家這種苦切訶責,親友就大聲說:「你為什麼,我明明給你這樣的東西,為什麼你還這麼狼狽,還是這樣不爭氣,還是這樣在流浪?」這訶責,就是譬喻諸佛菩薩化世人間在教化,這樣時時都這樣給你法,因緣一段一段分段生死,一段一段因緣盡了,重新再來,就是這樣因緣既畢,你還是一樣,又流浪在三界中。示衣繫寶珠,這時候開始要讓他知道,你身上有寶珠,這是來到「法華」這個時期。

經文簡釋:「示以所繫珠」;來至法華,開顯佛性,如從衣下,指出明珠。

《法華經》完全就是要向大家開顯佛性,不能再等時間了,無法像過去的十二年、八年、二十二年,現在剩下沒幾年了。所以在這個時間,不得不開始,不論你聽懂、聽不懂,總是要開顯佛性,要向我們人人說,人人本具佛性,這個佛性,我們要好好體會。其實,佛性,就是真如道理,我們人人都是乘這樣的法來去,迷者,不由自己的來去;覺者,乘如是法再來人間教育。若是迷了,隨業,隨往業而來今生。同樣就是這樣的來去,但是同樣是這樣的道理。所以「開顯佛性,如從衣下,指出明珠」,在這柔和忍辱衣中,向我們說出了我們真實的佛性,我們要很用心。

〔法華七喻〕(佛光大辭典)

(五) 衣珠喻,又作繫珠喻。出自五百弟子受記品。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親友以寶珠繫於其衣中;而其不覺知,自受貧苦。後經親友告知,乃得寶珠,衣食受用無極。以喻二乘之人,昔於大通佛所,曾下大乘之種,然為無明所覆,未能覺了,後由如來方便開示,乃得證大乘之果,利樂無窮。

20170824《靜思妙蓮華》(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Thursday 24 August 2017

不守規範的慈濟人,怎麼應對?

有人問,對於不守規範的慈濟人,該用什麼態度去應對?

上人回答:

佛陀在世時,有不守規矩的「六群比丘」;甚至有公開反佛、害佛、分裂僧團的提婆達多。因此佛陀將入滅時,僧團非常憂心,推舉阿難尊者請問佛陀:佛滅度後,僧團該如何面對不守規範的「六群比丘」?

佛陀慈示,對於不守戒律的比丘,應予慈悲勸導;若實在不受教,則予「默擯」。同理,對於投入慈濟志業卻不守規範者,若其願意付出心力,仍感恩以待。即使他不願意做,只要不破壞生事,也應予感恩。守規矩、有道心的志工多了,不守規矩者也會受感化。

莫為少數人耿耿於懷,要將心力放在大多數願意投入、能受調伏的人身上,自安己心。

一切因緣生、因緣滅,無緣也強求不得。既無法求,不如「無所求」地付出,莫使心靈打結。做慈濟做得歡歡喜喜、心甘情願,別人自然也會受到感染而歡喜甘願。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12月08日:《慈濟月刊》530期

Wednesday 23 August 2017

寫給常鑽牛角尖的人

/ 吴大侠

每個人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也許因為一個人,也許因為一件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情緒的低落,既會影響生活,也會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當你感覺你正在被一些問題所困擾時,大俠建議您不妨試著照下面的方法去做,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學會控制自己。

人會有邪念,也許只是一瞬間的想法,不必為自己有這種邪念而恐慌。人的思想是複雜的,不是只有善念。有時一些邪念,還可以幫助人發洩心中不滿。比如被人欺負,你可以幻想自己把他痛扁一頓等等。這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能控制住自己的邪念,讓它不去左右自己的行為。所以邪念不可怕,只要運用得當,反而可以幫人疏解壓力。

◆轉移你的注意力。

當人的情緒處於低潮時,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總是想著那些傷心的事情。所以,要想擺脫這種情緒,首先應該讓自己不要總是去想這些問題,轉移注意力。有時候,一些事情是人們無法改變的。既然已經成為事實,不要總想著如何再讓它變為虛無,嘗試著去接受,去面對現實。一個人不可能改變全世界,事物不會因你而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適應這個世界。所謂物境天擇,適者生存,想讓自己開心,首先就要讓自己不那麼極端,不去鑽牛角尖。

◆正確面對自己的選擇。

有時候對一件事,因時間的改變會有不同,當時對你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過一段時間之後,你也許會有另一番見地。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你也許會發現,痛苦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真實。

◆學會自我排解。

人總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不管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友情,或是其他的因素,讓你痛苦,讓你找不到人生的樂趣。首先,不要放棄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有希望才會有動力。其次,如果你真心想擺脫目前的困境,那首先要敢於面對困難,一味逃避,只會讓自己的痛苦之路更加漫長。

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學會多做幾個深呼吸,盡力使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可以找你最信任的好朋友傾訴;如果說不便讓他人知道時,可以把電視機的音量放大,大聲喊叫或大罵其人;也可以到野外去散散心,把那些不愉快暫且忘到腦後去,等到理清思緒再作定奪;或讓自己多做工作、聽聽音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等等。

◆正確面對現實。

不要總是幻想這會遇到什麼新奇的事情。這不是童話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現實的,是殘酷的,也是美好的。往往越平凡的事,越能帶給人震撼。

決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樣的快樂不會長久,很快就會被無邊的痛苦所取代。真正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

◆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對犯錯誤的人的救贖,也是對自己心靈的昇華。不要總是想著對方如何得罪了你,給你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或損失。想想對方是不是值得要你去如此發火。他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平日待你如何?給對方一個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對於一些人,原諒,遠遠要比懲罰來得有效。也許只是一時的失誤,也許只是一閃而過的歪念。人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對人不要過於苛刻。

不要總是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時候,只要有信心,人是可以改變的。或許是為了友情,或許是為了愛情,又或許是為了親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尤其是對於相愛的人。也許你無法容忍對方的一些毛病,如果你要是愛著對方,就給他機會去改變。但是,嚴格要求對方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對於自己的一些為對方所不能容忍的毛病,一樣要加以改正。永遠不要嚴於待人,寬於待己。這樣做會讓對方傷心、失望。

◆知足者長樂。

你現在所受到的痛苦,不是毫無意義的。人一輩子會碰上許許多多的痛苦,這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痛苦可以讓人頹廢,也可以激發人的鬥志。痛苦磨練了人的意志,讓人們不會輕易的被困難所打倒。追求完美的人生,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這種完美真的存在麼?

我們窮盡一生,只是為了追求那完美的一刻,值得嗎?每個人都有缺點,每件事都會有不足。看人看事,先看到其美好的一面,如果你認為這個人值得你去付出,我想你一定可以容忍對方的缺點。不要把目光總盯在醜惡的方面,那樣你永遠找不到快樂,永遠不會有好的心情。
 ================================

總之,人生的不如意誰也避免不了,但是只要你是一個勇敢的人;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個能善待自己和他人的人;一個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一個能在逆境中奮起的人......那麼,你的眼前將會是一片燦爛的天空!更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心情。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90%B3%E5%A4%A7%E4%BF%A0/%E5%AF%AB%E7%B5%A6%E5%B8%B8%E9%91%BD%E7%89%9B%E8%A7%92%E5%B0%96%E7%9A%84%E4%BA%BA/146523425370518/?pnref=story

Friday 18 August 2017

不懂就說不懂

■ 聖嚴法師

對於一般人來說,「慢」就是「驕傲」。但是,佛經將它分析得比較細,例如「過慢」,過是超過的意思,自以為比他人強,覺得很驕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這就叫做過慢。

還有「卑劣慢」,這是說明知自己不行還覺得很驕傲,就像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裡的阿Q,他被人欺負、挨打,就說這是兒子打老子,認為自己是老子,而打他的人是兒子。

此外,我們也常聽人講:「有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多讀一點書而已,他睡覺我也睡覺,他走路我也走路,他吃飯我也一樣吃飯,而且不見得比我吃得多。」像這樣,自己不行還看不起人家,就叫做卑劣慢,這種慢心也非常普遍。

另外還有一種慢,是自己並沒有比人高明,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總是虛撐架子,這叫做「虛驕」。因為虛,自己覺得不行,因此要先發制人,對任何人都表現出一副高傲、驕慢的模樣,好像自己多了不起,就怕別人看不起。

像這種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任何地方都表現出這種態度,一旦被人拆穿,馬上又變成「卑劣慢」。如果他發現自己的確比人家高明一點的話,馬上又傲慢起來。 傲慢的人,一定是對上會頂、對下會壓、對同事計較和排斥。

所以,有慢心的人很不容易成為受歡迎的人;就算他表現得讓你可以接受他,但沒多久就會讓人害怕,因為和他相處時不是很舒服,總覺得他身上有刺。

我們要擺脫慢的習氣,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所謂自知之明,就是自己不懂就說不懂,也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知道十分而說六、七分,那不算是什麼壞事;但是如果只知道六、七分,卻說知道十分,那就是「慢」了。所以,當我們說大話的時候,要曉得已經脫離了真實的自己;但是謙虛的話也不要說得太虛偽,而要恰到好處。

因此,明白自己是半斤就當自己是半斤、是一兩就是一兩,不需要裝模作樣造假,也不需要跟人比較;一比較,兩種慢就一定會出現。

自己走自己的路,憑自己的心力、天資和福報盡心努力。他好,我們讚歎;他不好,我們應該鼓勵,不需要在他面前表現驕傲。對上要尊敬,對下要體諒,對同事要互相尊重,如果能這樣,這個慢就沒有了。

Wednesday 16 August 2017

自大,容易自我障礙

淨化消化批評

一位師姊感到在團體裏受委屈。證嚴上人開導她要打開心胸。「為了別人的話而賭氣,是自己心胸太窄了;也許說話的人無心,是自己有意去接受。對於別人的批評,要能『消化』,莫太在意而耿耿於懷,導致與人疏離。」

證嚴上人教導,莫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使心不平衡、無明叢生。「真正愛慈濟,心就不要輕易糾結;將心打開,時時自我淨化,就不會動輒覺得委屈。」

有弟子以為,師父的法他都已知道,再信別的法可以增加「道行」,於是受邪知邪見影響,偏離正道,從僧團出走。證嚴上人與幾位資深師姊談話,以此叮嚀大家,莫成為「增上慢人」。

「信仰若有偏差,心就會混亂;一旦走偏向,想要再拉回正軌,必須耗費無數倍心力。師父有責任帶領大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望大家用心深入靜思法脈,心正不迷。」

證嚴上人 衲履足跡「隨師行記」2012年10月24日

自大,容易自我障礙

上人致勉身為領眾者,應有縮小自我、廣納一切的寬廣心胸。

「若凡事總要別人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無形中把『我』放得太大,會讓人覺得很礙眼;能夠縮小自己,讓人看了順眼、說的話也能入耳,結好緣才能入人心。」

若能通達世間道理,就不會在人我之間計較不休、強勢主觀。上人言:「太過自大、執著,會落入『所知障』,處處受障礙。面對他人的執著,可以一笑置之,無須爭辯、計較;但正確的方向要堅持,用心做應做的事。」

主管除了領眾,還要舉才。上人指出,慈濟團體中有各種人才,要用心發掘。

「有好人才,知而不用為不智,用而不託付責任是愚癡。要敞開心胸接納一切,帶動人人用心投入。」

證嚴上人《慈濟月刊》513期「隨師行記」

Tuesday 15 August 2017

四智 · 八識

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
有漏六識:想心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有為藏轉無為「大圓鏡智」

智慧要怎麼轉?其實智慧在我們修行中,若要用佛法來解釋,那就很深了;若是用我們世間法來解,那就簡單了。就像「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將那個文字大綱顯現出來。「成所作智」,那就是我們凡夫,平時五根去接觸外面的五塵,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就是「識」,能夠用識去分析,去看到那個東西,這叫做「五識」。「五識」我們用眼睛,即眼根和色塵會合起來,要不然,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你是你,這裡面有多少人,大家坐在這裡,我眼睛若是閉起來,根本就沒有看到你們。或者是我的眼神經若失去了功能,真的還是有這個眼根在,欠缺了眼神經,這個根、這個塵和我的識就沒有作用。

所以要有五根、五塵、五識會合起來,發揮它的功能,這叫做「成所作智」。有這個識來看那個境界,要有這個根,要不然光只是有塵,沒有根,就沒有作用。有根,有眼根,有那些塵境,若沒有識,也沒辦法分別。這是紅的,那是白的,那是綠的,沒辦法去分別它。整個眼睛都盲掉了,認不清楚,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轉「成所作智」,這將它合成起來,全都能夠分別它,這就是轉「成所作智」。這個轉「成所作智」,東西都在,眼根也得到了,懂得去分別它,這些事情轉「成所作智」起來了,同時我們要轉為六識;這個「有漏六識」去觸境,意識,你看了之後,那印象留著,留著那就叫做觸境;而觸境那個相就印我們的心裡,所以,我們的「意」,會在那個地想;想那個東西我很愛、我很愛,這個東西就會變成了就是「妙觀察智」。

我們學佛的人,若將這個東西,凡夫愛了就去貪著,因為相現在心裡,凡夫就一直要去貪著,想要如何取得到?日夜,這個相放在我們的意識之中。要如何能得到呢?那就要去思考要如何能得到,去思考,這就是我們佛法所說第七識。「七識根塵識思量」,那就是我們平時的人,想了之後,就要去考慮、去想、去思惟,要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取得我所愛,滿足我的心願,這就是要想,還要思考,這個思考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去思考了,之後就開始去動作;去動作之後,就有成果,凡夫所造作的成果,那就是「業」,惡業。

我們若是學佛之後,就能夠轉,那外面的五識,我們借力使力,將外面的物資,我們能夠將它轉「成所作智」。我們來將這些物資用在苦難人的身上,他們需要,我們用這些東西好好來運作,所以有物資,將這個物資計量之後,我們轉為「妙觀察智」。我們的心意就趕緊來想,有這些東西,那些人的苦是沒有衣服穿的苦,或者是沒有飯可吃的苦,或者是沒有房屋可住的苦?好好來觀察他。這就是去觀察了之後,相,也同樣是相,了解他的苦難之後,相放在我們的心裡,觀察之後的想法就是第七識,那就是「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那個「妙觀察智」就是想了之後,了解那些人的苦相,我們了解了之後,開始就要思考;思考這些人,不論遠近,不論他是什麼人,真的是需要我們幫忙,要克服很多困難去幫助那些人,不論他多遠,發揮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就是「平等性智」。眾生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平等性智」。這個「平等性智」,就是我們的第七識所轉。這個最正確的思惟,「平等性智」就轉入了第八識;第八識那就是一切有為法,善作為,我們的善作為已經去完成。「八識有為藏轉無為」,一切善所作為去做了之後,回歸於無為法,那就是這面鏡子,「大圓鏡智」。

總而言之,我們要很用心,這個名相出來,佛的「四智」,我們用在我們現在;用在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物質,我們學佛之後,我們不是貪為己有,我們能夠應用這些東西;有這些東西,知道有這樣的苦難,這是根、塵、色,這五識,知道有這些東西的量,了解,轉進來「妙觀察智」。既有這些東西,又知道那些人的苦相,我們要如何好好來思量,他們到底是急難的救助呢?或者是中期的安頓、安身呢?或者是長時間的安身、安生活呢?要好好妙觀察,轉入第七識,好好來思惟。哪裡的眾生,不論他是在哪一個國家,為他的未來,代代的子孫,要如何延續下去?這轉過來第七識的「平等性智)」。我們期待這樣,也希望他能夠這樣,這樣回歸到了我們就是包含在一切有所作為,從五識、六識,從「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一切合道理的有所作為,回到了無為法,那就是一面大鏡子(「大圓鏡智」)。

這幾天來,一直一直就對大家重新叮嚀「四智」,過去告訴大家「四安樂行」,這就是期待我們在這本經,雖然經文沒有直接表達出來,但它的含義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人人用心來體會。所以菩薩的讚歎,讚歎菩薩能夠讚歎這些受法的,很容易受化度過來的人,所以這些菩薩在讚歎。佛陀也來讚歎菩薩,所以他重複「善哉!善哉!」這就是顯出了佛陀滅度之後,法未來有人傳。

2017/08/13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Monday 14 August 2017

真正的寬恕來自於原諒自己

在生命的起伏之間,難免會因為別人的作為而感到受傷。

這時的我們容易會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啷嚷著要對方負責,認為這些傷害都是對方的錯誤。

無論事件大小,要寬恕傷害我們的人,恐怕都不是第一時間會想做的事。

但是「要寬恕、要原諒」的聲音,總會透過一些方式被傳遞到我們的心中。

朋友、家人、師長,或甚至是自己,都會拿寬恕的觀念來要求,期待自己可以原諒他人。

寬恕的確是重要的,也唯有寬恕才能帶我們離開苦難之中。因為當我們想著報復、或是要對方付出代價,我們同時也在消耗自己。怨恨的能量在身上聚集,對我們的身心靈都是傷害。

而同時,寬恕卻不容易。要原諒製造問題、傷害我們的人,的確沒有嘴上說的那麼簡單。

我們可能都不免要問,寬恕對方、原諒對方的錯誤,那怎麼去解釋這些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幸呢?從這句人人都會質疑的話裡,其實引導出寬恕的真諦。

因為最需要被寬恕的,從來就不是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我們需要寬恕的是自己。

「奇蹟課程」裡說道,如果不寬恕,我們就一定會找藉口來為自己辯護。

但是我們要辯護的是什麼?如果我們相信自己的純潔與完美,我們又需要為自己辯護什麼?

這幾個問題引導我去思考,到底怪罪別人時我在內心底層的擔心是什麼。

我發現,心理有一個聲音要求我,一定要把過錯與不完美的責任歸咎到別人身上,不然難道要怪自己?

「難道要怪自己」這句話讓我緩然大悟,原來一切的抵抗、憤恨、辯解、報復,都是為了同一件事:不想承認這有可能是自己的錯誤。

也的確,無論一件事是如何發生,人類有一種共同傾向,就是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才會遇到這種事──即便自負頗高的人也一樣。

我們在心底深處都存在一個根本的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遭遇這一切。

而為了掩飾這個懷疑,要別人負責自然成為最容易的方法。

特別是當我們把責任推給別人,然後再來原諒他的時候,似乎更能撐託出我們是好的。

寬恕卻從來不是要我們原諒別人,因為這一切不過只是我們逃避內在自責的反應。

寬恕要我們做的,是以愛的眼光來原諒自己。

當你的心裡升起這樣的自我懷疑,你要做的只有寬恕。

寬恕這麼想的自己,寬恕曾做了什麼的自己。

然後,去看看在這事件中,我的責任是什麼。

我們要為自己負責,卻無須背著過度的罪惡感。

在這世間的學習本不容易,我們都在每一個當下做了自己能做的。

有些事情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卻也無須評判自己。

原諒自己的一切,讓愛淨化這束縛自己的過往,我們可以帶著潔淨的自己繼續向前。

寬恕便是帶著愛來原諒自己,同時為自己負責。

在這樣的信念下,你會發現,你解釋事件發生的因果也會不同。

寬恕自己,就無須和他人爭戰來證明什麼。

這些傷害你的人,可以不再成為你的重擔,你可以從中獲得自由。

寬恕自己,也是讓你回復如嬰兒般的純潔無暇。

你可以從此時此刻寫下新的人生故事,無須再困禁在無邊的內疚中。

http://www.lightweb.com.tw/articles9/97/723.html

Thursday 10 August 2017

最讓人操心的是『人』不是『事』

上人教導師兄姊,來到這菩薩大團體,法親之間要相互感恩、彼此關心,用愛招呼人;除了謹言慎行,不要在不經意間傷了人,也不要流傳未經證實的是非言談,以免「一人吐虛,萬人傳實」。

在濁惡末世中,善惡拔河的時候,要度人很不簡單,既然有人發心投入,就是要用心接引,不要反而讓人「踢到鐵板」;其實,這個無形的鐵板,也是因為「毫芒有乾坤」,介意別人對自己無心的態度而起煩惱,才會解不開心結而退道心。

上人教大家敞開心胸,用愛互動,珍惜因緣;臺灣面積不大,社會動盪不得,要合和互協,同舟共濟。

衲履足跡 2017年【春之卷】第114頁

現在的人喜好批判、鼓勵批判,造成諸事都要辯論,將時間花在辯論「我對、你錯」,徒然讓對立緊張的氣氛節節升高,其實辯論到最後,早已忘記為何而辯。

所以一向強調「淨化人心」,引導大家靜下心來,諸事沉著以對,不要讓負面情緒一直浮現,一直要與人爭辯;只在口頭空辯,對的事也無法去做,有志向道的人也會消極退縮。

「慈濟人總是實事實做;認定對的事,做就對了,不論別人怎麼說,心都保持沉著,不跟隨起伏,依然默默耕耘。」

上人說,雖然社會風氣如此,教育還是要盡到傳道之責,希望由慈濟人的積極行道,對社會人心起潛移默化的效果。

衲履足跡 2016年【冬之卷】第766~768頁


「現在讓我最操心的不是『事』而是『人』,不怕事困難,只怕人心無法調和,就無法成事。」上人嘆言自己無法調伏人人的習氣,就如佛陀也只能設法講道理引導弟子,最主要的還是靠各人調伏自己的煩惱。

有些人很有熱忱,但若見事相不如己意,就睹氣不再投入了;即使還是很關心師父、很關心慈濟,但是鬱結難紓,時間過得愈久,就愈難接續因緣。

「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希望弟子若是知道自己有習氣,一定要去除,要讓八識田中只存乾淨的意識,不要讓本性被無明的塵沙覆蓋而模糊不清。」

「我們此生此世付出,種子都存在八識田中,若習氣不改,也會累積、堆疊無明煩惱的沙塵;等到來世又是迷迷糊糊,要再把這些沙塵清除,還是得再拖一段時間。不是此生修行就可以得到什麼道果,若能通徹法理,就不會再讓煩惱無明回到心中,只有法的意識種在心田裡,這就是我們真正的收獲。」

衲履足跡 2016年【冬之卷】第703頁

Friday 4 August 2017

你看見佛陀為你拈的那朵花嗎?

■ 釋見介(《和佛陀賞花去》作者)

花,是佛陀說法運用的元素之一,
開在各經典裡,
透過花來傳遞佛法義理、修行境界……
最終的目的無非是要我們依教奉行,
讓清淨的心花開敷。

翻開與佛教有關的經典或故事,你很難不注意到那些形形色色的花。

首先是佛傳中佛陀出生前,母親摩耶夫人夢見的那朵白蓮花。相傳她夢見一隻白象銜著一朵白蓮花,從她右脇鑽進肚中,不久就懷孕了。而佛陀出生則是在開滿花朵的無憂樹下,這時他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蓮花。佛陀入滅那天,從林間灑落的夕陽,照著面向西方而臥的佛陀,非時而開的娑羅樹花紛紛飄落,覆蓋了佛陀的遺體。

佛陀八十年的一生,生如白蓮花,清淨而莊嚴;滅如娑羅樹花,無常而寂靜。閱讀佛傳的我們,也感受到了佛陀如花般的示現。

中標:開放在佛教典籍中的「花」

再來是大乘的經典,「經中之王」之稱的《法華經》。《法華經》,梵文意思是「像白蓮花一樣的正確教法」,經名翻譯為「妙法蓮華經」,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潔白、清淨。經中以「蓮花三喻」:「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也就是以蓮花開展的過程,來比喻《法華經》「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等階段的教法。

另一部有名的大乘經典《維摩詰經》中,維摩詰菩薩與諸位菩薩、聲聞問答時,天女現身散花,天花飄落在菩薩身上即皆墮落,至聲聞便繫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緊緊繫著於聲聞身上的天花,顯示出聲聞仍有習氣與菩薩習氣已盡的境界之別。

而淨土諸經中,佛陀告訴我們十萬億佛土外的極樂世界,即是一個「蓮花藏世界」,眾生臨命終時念佛,阿彌陀佛會手持蓮花來接引,一剎那間,即生極樂淨土,從蓮花中化生……元朝中峰國師的《三時繫念》便勉勵修行人,若能「剎那念盡恆沙佛,便是蓮花國裡人」。

此外,經典中還有許多與花有關的敘述,如《法華經》說:「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優曇缽華為青蓮花,簡稱曇花,極為稀有難逢,「曇花一現」說明佛陀說法的難得與難聞。《法華經》又說:「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從天而降、形色各異的花朵,表達佛陀說法的殊勝與莊嚴,呈現了大乘佛教瑰麗、豐富的色彩,而這又不同於《維摩詰經》「天女散花」所表達的意涵了。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