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January 2024

感恩,因上用心

 / 果然是大師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做人要知恩感恩」、「知恩圖報,善莫大焉」、「感恩是幸福泉源」。對於我們的恩人,心存感恩是理所當然的,但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很難生起感恩心。也許,只有等到多年以後,回首走過的歲月,我們才能明白並感恩那些逆增上緣。

有一次,偶然發現「恩」字是由「因」和「心」組成的,覺得很有意思,好像在提醒我們要在「因」地上用「心」。佛教常提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時刻謹言慎行,不隨意造惡「因」;而我們卻常常在環境的「果」上百般計較,千般造作。

當我們整天抱怨環境如何不好、他人如何不對時,我們就已經迷失在果報現象之中,忘記了應該在因地下功夫。當我們埋怨這一生沒有貴人相助、身邊沒有良師益友,認為一切收穫都是自己的功勞,一切匱乏都是別人的過錯,我們就是在結果上患得患失,而無法體會因緣的道理。

一個正信因果的人,會不斷在因上用心。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會努力保護自己的心,把這些境界視為修心的機會,由此而感激一切的因緣。我們或許容易理解「感恩順緣」,只要懂得知足;但是「感恩逆緣」卻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其實,我們不必對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磕頭感謝,因為他們或許並不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而只是期待見證我們的失敗。然而,如果能夠在逆境中照顧自己的心,不被貪瞋癡所牽制,我們就能體驗到「感恩逆緣」的含義。

感恩就是在因上用心,就能隨時感恩,隨緣感恩。這比事過境遷後才懂得感恩,更為難能可貴。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70333578464937&set=a.443873544444277

Friday 26 January 2024

情緒是一種選擇,你可以選擇情感自由

全美暻


在這個人與人密集交往的社會,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情緒化的言行波及,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受傷。總是被遷怒而覺得委曲,總是因情緒失控而後悔,你也有這些情緒糾結嗎?

其實每一種情緒都是中性,沒有好壞之分。

情緒是一種警訊,當情緒來了,其實是暗示我們需要安慰及鼓勵。

情緒也是一種力量,我們透過情感建立自我認同,當我們被情緒支配時,就會陷入情感漩渦,以情緒化的言行把事情搞砸,其實情緒的背後,隱藏著我們對愛和認可的索求。

情緒化背後,多半躲藏著一顆受傷的心。

坦然面對它,不對號入座或曲解,才能找出長期在原生家庭、人際關係、感情關係中,不斷撞牆的原因。

坦然接受它,給予理解和撫慰,才不會在壓抑中轉變成傷害的種子。

坦然運用它,一旦接納了情緒,具有情緒彈性,才能將它們活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人際關係的助力。

當你能理解自己的情緒,同理他人的情緒,那麼當情緒來時,就能將它引導成為你的堅強能量,進而成為守護你的後盾。

/ #全美暻《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往心裡去》

Wednesday 24 January 2024

把怨仇一筆勾銷

/ 聖嚴法師


我們常看到有些地區戰禍頻仍,有些地區則長年鬧饑荒,為何那裡的人要受這種苦,難道說是上輩子造的「業」嗎?

這個問題,不能用「上輩子造業,這一生受苦」一句話來輕易解釋。佛教講的因果,不能這樣表相、簡化地帶過。佛教說因果,有大環境的因果,以及個人多生多劫累積起來的因果;種種因果推力,使人在某一生之中接受某些災難。

「業」,大體可分成「共業」和「不共業」兩大類。有個人單獨造作的,也有與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雖然單獨造作,但可能與他人承受同一業力,有的雖與他人共同造作,卻有個人程度輕重的不同。

不過,在個人因果之外,還有整個民族的因果。比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主要在猶太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為耶路撒冷聖地的爭奪,那裡既是猶太教的聖地,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這兩個種族從古代的祖先開始,爭到現在還未停下來。

猶太人亡國幾千年後,在二次大戰後才重新建立以色列,由於這片以色列的領土上,原來即有巴勒斯坦的住民,他們也住了幾百個世代,彼此互不相讓,造成以、巴衝突,互相攻擊,仇恨愈結愈深,這是民族的因果。

至於個人的因果,是因為累生累劫的「業」的總合,所以誕生在一定的環境中。一生下來,就承襲了自己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怨恨,對於「異」民族仇視以對立,仇視就產生戰爭,屠殺、破壞,怨怨相報,沒完沒了。

站在佛教的立場,冤家宜解不宜結,幾千年的問題,最好能彼此原諒,才能一筆勾銷。彼此有地方住即可,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土地占為己有,也就是說共生共榮,尊重對方的文化與信仰。其實我到了耶路撒冷,看到當地的百姓彼此間確實是可以和平相處的,不一定每天、每事都有爭端。如果堅持一定要報復,採取激進的手段相互攻擊,則戰端永遠無法停止,戰火也難停息,最後只會相互毀滅,同歸於盡。戰爭最容易造成地區性的饑荒,流行病也會因此傳播。

不同的民族也許會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最好都能回歸每個宗教宣揚「愛」的立場,唯有拋開仇恨,學習包容、原諒、寬恕,才能開啟和平的契機。
⠀⠀
/ 聖嚴法師《方外看紅塵》

Monday 22 January 2024

捨不得不快樂

/ 楊定一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快樂。我們也會把自己的願望投射出去,面對新的一年或到了誰的生日,我們自然會送出「新年快樂!生日快樂!」的祝福。

快樂,是生命最根本的狀態。小草沒有不快樂,小花沒有不快樂,就連一陣風吹過去,都沒有不快樂。小貓小狗會生氣,但討厭的事一過,他們很快就回到原本的快樂。只有人,會隨時進入煩惱的境界,很難一直快樂。

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一家人難得團聚,也用心準備了大家愛吃的飲食,但只要一句話,就能勾起過往的不愉快,破壞了原本期待的快樂。或者終於下班可以放鬆自己,卻忍不住要打開手機,非要追到什麼嚴重的大新聞才罷休。無論是遠方的災難、不同意見的衝突、某些人的挑釁……都好像比我們的快樂更重要,值得我們為它陷入煩惱,為它憂傷,為它不平,為它失眠。

這種不快樂的樣態,是人類才有的本事。即使沒有真正的危險,光是透過資訊就可以刺激腦部掌管恐懼的杏仁核,讓身心進入緊繃的狀態。

特別是現代生活的步調非常快,讓我們很容易被瑣碎的小事刺激出情緒,進入腦海裡創傷的境界。這種負面的迴路相當強勢,短時間就能透過自律神經不成比例地擴大並反映在身心各層面。我們根本來不及踩剎車,已經陷入煩惱,難以自拔。

隨時不快樂,自然在身心造出一個固定而僵化的神經迴路,讓自己更難快樂起來。一個人如果經常心情不好,血清素分泌會減少,腦部神經細胞會加速老化,不只認知能力會下降,就連身心機能都容易退化。

每個專家都知道,光是灌輸正面的念頭,是很難克服負面情緒的。我通常會鼓勵正在和負面心情奮戰的朋友,不要忙著勸自己,而是直接去進行本來就能帶來好心情的活動。我會問他,如果他心情很好會想做什麼?如果他喜歡唱歌跳舞,我會再進一步問他多久沒有唱出聲音、多久沒有讓身體動起來?通常他只要把這個嗜好找回來,心情自然會好轉,而原本的煩惱就算沒有完全消失,也已經不那麼重要。

除了唱歌、跳舞、讓身體動起來,有些人還會透過彈琴、畫畫、照顧植物或撫摸寵物,讓這些樂趣帶來的愉快感受回饋到大腦,活化神經元,而使得和愉快相關的神經元連結愈來愈豐富。這一來,他更容易體會到放鬆和快樂,就像身心已經建立起一種「隨時回到快樂」的預設反應。

就是這麼簡單!放過腦海的規畫,投入身心的放鬆和愉快,這本身已經在選擇快樂。這種選擇含著一個大祕密,也就是,一個人愈享受快樂,愈容易快樂。

透過享受身心放鬆的快樂,我們不光在頭腦、同時也在身體建立新的迴路。這種享受,不斷地重複,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洗腦」──從身到心,從心到身,把每個細胞、每個反應都變成了快樂。只有這樣子,我們才來得及為負面的情緒踩剎車,並同時改變個人的慣性,而能從人生的不愉快和痛苦走出來。

快樂原本就在我們的心中。守住心,用享受的方式讓自己恢復快樂的能力,而可以克服物質或環境的障礙。容易快樂的人,不光比較年輕有活力,遇到事情更可以靈活而從容地去面對,不會非要怎樣不可。

我們愈享受,愈快樂。甚至,捨不得不快樂。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399/7704320?fbclid=IwAR01Uvg1LnO3L56UtCPcFGb2S04vQwe32as1y43r4bOQ7sKB5vCHi8sQiDE

Friday 19 January 2024

不貳過

/
南懷瑾


「不貳過」。所謂貳過,第一次犯了過錯,第二次又犯。等於我們抽煙一樣,這次抽了,下決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時候又抽起來了。再犯同樣的過錯,這就是「貳過」。孔子說只有顏回才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人們真能做到如此,不是聖人,也算是個賢人了。

「遷怒」的意義發揮起來還很多,總之,我們作人做事,要儘量注意「不遷怒,不貳過。」那麼,「雖不中,亦不遠矣。」

事實上,我們所講的「不遷怒,不貳過」,只是其中的一小點。如果認真的研究起來,這兩句話是概括了全部歷史哲學,也概括了人類的行為哲學。人若真能修養到「不遷怒,不貳過」,那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再三讚歎顏回,是有他的道理。譬如我們說「怨天尤人」,就是遷怒的一例。一個人到了困難的時候怨天,這是普通的事。

說到「怨天」,如韓愈所說的,一個人「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這是自然的現象。又如司馬遷史記中對離騷的評論:「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澹,未嘗不呼父母也。」這裏所指的「窮」,並不只是沒有錢了才叫作「窮」。

一件事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就叫作窮。此時往往情不自禁地會感歎:「唉!天呀!」身上受了什麼難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脫口而出:「我的媽呀!」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人到無可奈何的時候,心理上就逃避現實,認為這是上天給我的不幸。「尤人」,就是埋怨別人、諉過於人,反正是「我沒有錯」。

古時平民文學中有一首詩說:「作天難作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行人望晴農望雨,採桑娘子望陰天。」像這樣,天作哪一種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難作,何況作人?所以一個人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難免的。尤其領導的人,受人物議,更是必然。

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也就是包含了要我們效法天地廣大包容的氣度。

/ 南懷瑾老師述著《論語別裁》雍也第六╱ p. 260

Wednesday 17 January 2024

此生再也不回去

中国高龄95岁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传出逃亡至加拿大温哥华市。

茅于轼因言论和思想观点不见容于北京政权,而长期遭受打压。有网民对茅逃亡的消息留言说“他95岁终于逃了,多少岁逃都不晚”。

旅居海外的时事评论员蔡慎坤14日在X平台发文指出:“一生崇尚自由的茅于轼95岁之际终于来到了自由之地加拿大,他坦言生前不打算再回到生活了90多年的中国。”

蔡写道:“茅很遗憾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自由民主法治的现代化中国了,也看不到中国人用选票来决定由何党何人来管理国家了。但他对未来并不悲观,认为‘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开倒车不得人心,必然车毁人亡’。”

蔡强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融入世界自由大家庭,不仅仅拥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还会拥有自由组党、自由表达、自由迁徒的基本权利,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蔡在发表这则消息时,还附上一张茅于轼夫妇共同切蛋糕的照片。

另一名海外时事评论家“公子沈”则在15日发文祝贺茅于轼95岁生日快乐,“我因为访问台湾无法飞温哥华参加生日会,委托朋友帮我拍摄,明年一定到场”,并附上茅于轼庆生的影片,显示对方目前人已在温哥华。

对此,有网民留言回应:“于老先生95岁润(run谐音)了,高耀洁女士80多岁润的,多少岁润都不晚。”

高耀洁是中国退休妇产科医师,因揭发1990年代中国河南卖血和“血浆经济”导致爱滋病蔓延,而被誉为“中国民间防爱滋病第一人”。

高在2009年为了保护、记录她所了解的中国爱滋病疫情及病人资料,而在82岁时逃往美国,此后一直孤身定居纽约,并于2023年12月10日病逝。

公开资料显示,茅于轼是中国知名自由派学者和经济学家,曾于1993年创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担任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他发表过《择优分配原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等学术论文,并长期因言论和思想观点而遭北京政权打压。

例如,茅于轼在2011年4月26日发表《把毛泽东还原成人》,提出把毛泽东还原成人,不再是神,接受公正的评定;2013年8月31日他再发表《把毛泽东还原成人》修改版,认为毛泽东因为迷信权力,丧失了起码的理性,从一个政治家沦落为和人民对立的人民公敌。

茅于轼2019年1月14日迎来90岁大寿时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访问时说道“如果我有选择,会不会想生逢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国度?当然,如果我有选择,我希望到美国去”,凸显他对中国的不满。

茅于轼曾在2012年获颁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颁发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并在2014年获英国《展望》(Prospect)杂志选为该年度的“世界思想家”,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https://www.enanyang.my/国际/中国95岁经济学家逃往加拿大-茅于轼此生再也不回去

Saturday 13 January 2024

同理不是義務

孫力燦


在接受煩惱諮詢的時候,非常多人的目的並不是想得到建議,只是希望我聽他說話,最後希望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觀點。

如果我反駁他們認為是絕對正確的事情,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呢?從那時起,我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個「好人」了。

同理絕對不是義務。

如果只見一次面,勉強同理也沒有關係,然而,如果是要常常見到,先傾聽,但不要過度附和對方,為了自己好,趕快轉換話題吧!越表示同理,對方就越會興致勃勃地講些你不想聽的事情,轉換話題就是在避免這種情況。

同理也是一種情緒勞動,如果你的內心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了,就適當地點點頭,然後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地轉換話題吧!

如何應付假裝擔心卻實際在干預的人?

二十歲出頭時,我手裡什麼都沒有,不管再怎麼握緊拳頭,一切都像沙子一樣從指縫中流走。當時任何人都猜不到我的夢想是其他人眼中不切實際的工作──作家,連我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所以不敢告訴任何人我想成為作家。

儘管如此,我還是在空無一人的學校圖書館蒐集詞彙,累積實力,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發揮廣大影響力的作家,同時我也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經過那段時間後,我的散文集終於在二○一八年出版,從此之後我才能堂堂正正地介紹自己是一位作家。

之前真的沒想過能夠實現夢想,因此我都隱藏在心中,但當時其實我非常害怕對身邊的人說出我的夢想。我想,就算對身邊的人說了,他們的反應也會是「寫文章怎麼能維生」、「何必做賺不了錢的事呢?就把寫作當作興趣吧!」因此,我安靜地出版了我寫的書。我想,就算消息傳開了,他們得到的也只是評價我的機會。

在接受煩惱諮詢的時候,我發現許多人在宣布他們的目標後,在達成過程中無法忍受他人的眼光。他們覺得身邊的人不滿意自己所做的事情,因此非常辛苦。宣布出來是很帥氣的,但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實現目標,少說點話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關於前途和夢想的話題,只要對真正支持自己的人說就行了。如果你的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就靠近那些和你朝著同樣目標前進的人。太關心別人事情的人總是豎起敏銳的觸角,找尋能誹謗的素材。

倘若你能不被別人的話左右、直直地向前進,那麼堂堂正正地宣布目標也無妨,但若你沒有自信能戰勝他人的目光,就先等到做出一定成果、獲得成就感再說吧!成就感會帶給你自信,成果會保護你不被想貶低你的人傷害。

我現在也只會透露出我有把握的部分,不會刻意到處告訴別人未來遙遠的計畫。本來「目標」就是要實際證明後再公開才會顯得更加帥氣。讓心中懷抱的夢想像埋藏寶物一樣珍藏於心中吧!

當你實現夢想後就會知道,實現願望的人胸中總是有股動力讓內心保持炙熱,而且無論何時都不會忘記。

/ 摘自 #孫力燦(緒方真理人)《今天,我想休息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40778254077371&set=a.283843669770836

Sunday 7 January 2024

善惡分明?

/ 常霖法師


小時候看60年代的粵語片,裏面的角色都是忠奸善惡分明的,男女主角一定是忠的,劉克宣、石堅等就一定是奸的,而結局一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小朋友看的迪士尼卡通動畫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近數十年來,全世界的電影都逐漸起了變化,開始去表達沒有人是絕對惡或絕對善的觀念,有些電影還把壞人當主角,連卡通動畫也如此呈現了。雖然電影有交代壞人作惡有其發生的背後原因,但在現實生活上,我們還是要明辨法律上的是非黑白,只是多了同理心,了解善惡的對立並非絕對。

其實剛剛接觸佛法時,善惡二元對立的觀念仍然很強,對於佛法強調不落二邊的概念很難捉摸,花了不少時間才算稍為理解,當然還只是在知識層面上,未到實證的階段。

在《六祖壇經》裏面六祖問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之後在「無相頌」也說「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學佛的難處,就是太過簡單。「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但簡單得來卻一點也不容易,因為跟世人習慣把事情想得複雜的觀念不同,要做到《金剛經》說的「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假如不是上上根器的人,是絕對不容易做得到的。

不過不容易不等於不可能,重點是要「多點用心親自感受,少點用腦思前想後」,過程中不要分別計較,開始了第一步,便接近成功多一步。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96%84%e6%83%a1%e5%88%86%e6%98%8e%ef%bc%9f/

Friday 5 January 2024

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

/ 射手媽咪婷婷

我認為一個人最早的人際關係始於家人之間的互動。倘若父母很常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或是說你怎麼做才會被別人喜歡,那就很有可能讓孩子活在他人的眼光底下,心情也會隨之波動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鄭宇烈醫師在《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一書中提到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困擾的人,多半是期待值很高,也就是沒有認知到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歡與認同,容易因為執著於滿足或迎合他人而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自己。

比如有些人只要他人沒有對他展露微笑,就認定他人對自己抱有敵意,或是提出客觀的建言也會認定對方是在批評自己,彷彿只有附和與讚美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否則就會被困在「為什麼他討厭我?」的偏執裡。

書中告訴我們應該要把焦點重新拉回自己身上,試著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有可能是對方做了我們其實很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也很可能是對方的所作所為正是我們規範自己理所當然要避免之事。

但當我們靜下心思考,對方是否有權如此做?即便再怎麼不符合禮節與道義,我們其實都無權干涉,亦毋須為此感到困擾或動怒。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我們的想法,並且讓自己的心情能不受到外界的影響。

具體該怎麼做呢?鄭宇烈醫師以不同的人際關係出發,剖析每個故事主角的核心問題,並從「向自己提問」的過程中了解內心深處的感受,亦能在我們每次如實面對自己的時刻逐步讓原本低落的自尊心提升,進而擺脫過往那個受制於他人評價的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52614620858492&set=a.134209316032358

Wednesday 3 January 2024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一共有四個層次: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化,推展到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淨化,始能落實、普遍、持久。

所謂「心靈環保」,是一個現代的名詞。其實,佛教很早就主張,要把我們的心清淨,必須將煩惱心淨化,成為智慧心,這就是心靈的環保。

心靈的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動和精神的活動。如果我們的心理環境或精神環境常常困擾我們,心靈就不健康了。為了保護我們的心靈環境,變得有智慧、清淨、自在,就必須從人心的淨化做起。

(二)發菩提心

人心的淨化,必須放下自私自利,確信利人便是利己,故當如《金剛經》所鼓勵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這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

要發成佛的心,必須先學菩薩的精神,菩薩的精神就是「以利他為利己」,菩薩發願並不是急著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眾生。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發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精神,是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也就是不為自私自利,只為利他。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以及永遠的人間社會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為私利,而致力於利他,這世界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濫好人。必須智慧與慈悲兼顧,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地淨化。

(三)保護初發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應當知道如何時時保護此一「初發心」,是故《金剛經》說:「云何應住?」

這個「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過的「住」是「在乎」,這裡的「住」是不要離開、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於無上菩提心,不要忘記自己最初所發成佛的願心。要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忘記自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人,如果能夠這樣,便能時時以利他為利己。

(四)降伏煩惱心

住於無上菩提心者,必須知道如何處理心猿意馬的虛妄煩惱心。《金剛經》說:「云何降伏其心?」如何使我們心猿意馬的煩惱心、妄想心、自我執著心平伏下來、化解開來呢?這就是《金剛經》的內容,也是最重要的主旨。

/ 聖嚴法師 《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Monday 1 January 2024

此身雖在堪驚

/ 魚之樂


今天是 2023 年最後一天,雖然我沒有寫年終回顧的習慣,但今年有些特別的感想,決定寫出來做個記錄。感想的源頭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老了。

是身體上的老,幸而精神和思考力仍然沒感到和從前有甚麼兩樣。我從十多歲開始鍛鍊身體(拉筋、肌肉重力鍛鍊、有氧運動、陳式太極拳),每天一小時多,持續了幾十年,一直骨骼強健,雙臂兩腿有力,健步如飛。然而,今年十月到台灣時,發覺每次步行一整天後,膝蓋便酸軟,屈伸不自如,那肯定是老化了。可以預知不久的將來身體老化的各種現象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當真是此身雖在堪驚。

那天我在燈下仔細察看自己手背的皮膚,只見略略浮起的皺紋明顯,縱橫交錯,歲月的斧鑿痕跡無所遁形。老花每年加深,兩鬢越來越白,視茫茫,髮蒼蒼;人生若寄,憔悴有時,尤其在感到自己老去之時。

我怕老嗎?衰老衰老,我怕的是衰;假如能夠老而不衰,我便不怕老。無奈那不可能。衰,不只是看來老,那我不怕,否則我早就染髮了,況且沒有跡象顯示我是老來長得猥瑣那類。衰是身體變弱、變壞,衰到一個地步,連步行也困難,兼有各種病痛,那就哀了。

去年好友猝逝,享年六十七,以現在的標準來說,是早逝。失去老友,我固然很傷心,但當時隱隱然也覺得那對他而言不全然是壞事,因為他至少不須要承受年老身體的衰壞,也不須要經歷愛人先自己而去的巨大痛苦。

那天從智利聖地牙哥乘飛機回美國時,我對老婆說:「假如這程飛機失事撞毀,自私點說,對我們不是壞事,因為那樣我們便可以同一時間死去,免卻人生最承受不了的傷心,而且也不必看著自己和對方的身體變弱變壞。」

https://fishandhappiness.blogspot.com/2023/1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