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October 2021

永遠奇特的矛盾綜合體

/ 邱立本


名人的性,從肯尼迪到李雲迪,永遠是奇特的矛盾綜合體,包涵了壓抑與解放、權力與形象的衝突,還有掩蓋在官方話語權背後的真相,都是史家不斷探索的題材。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就是肯尼迪(JFK,又譯甘?迪)與艷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白宮情史。他們被視為當時西方社會的一對最匹配的伴侶,但卻只能隱隱約約,在各種不可能的空間與時間中幽會。當時跑白宮新聞的資深記者,都多少知道這些緋聞。但在六十年代的時代氛圍中,他們選擇「為尊者諱」,不去揭發,反而擁有某種偷窺的興奮。

這也是一種奇特的心理狀態,反映不同時代的不同價值觀,也當然是不同的新聞載體的不同特質。美國一些老報人回憶說,當時很多記者都有一種對這位歷史上最年輕總統的崇拜,即便知道他的緋聞,也不忍心去破壞偶像的形象。但如果是今天,也許就是「秒速」傳播,極盡繪形繪聲之能事。

瑪麗蓮夢露對肯尼迪的情感,反映在她的一次公開聚會上,她公開為肯尼迪慶祝生日,用性感的聲音,唱了一首「總統先生,生日快樂」,而總統也上台回應,語言極為曖昧,在上千人的場合,其實是公開的打情罵俏。

當然,肯尼迪不是嫖妓,而是瑪麗蓮夢露對權力的崇拜,落實基辛格所說的:「權力是最佳的春藥。」在權力面前,性的活動就變得更加的亢奮。

剛剛下台的特朗普總統就不僅是偷情,更是風月場所的老手,據美國新聞界調查報道,特朗普雖然結了幾次婚,但長期喜歡尋花問柳,有些曾經被他光顧的性工作者後來出面指證,但特朗普都矢口否認。由於沒有確切的實物證據,也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有關嫖妓的名人,西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明星休格蘭(Hugh Grant),他在一九九五年被洛杉磯警方抓到與一位街頭妓女布朗(Divine Brown)在「車震」,被控在公共地方從事猥褻行為(lewed act)。他過去的形象一夕被顛覆,受千夫所指,但他不懼輿論的負評,在演藝生涯上不斷精進,最後還是走出這次戲劇化的街頭「買春」的陰影。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空間,都對「買春」有不同的定義。日本政壇早就流行說,肚臍以下的都不是政治,表明政治人物在風月場所的行為,不應該擺到檯面上,但在今天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政客在這方面稍一閃失,都會身敗名裂,從權力的神壇掉了下來。

中國現代史上,名人嫖妓都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歷史地位。陳獨秀嫖妓導致他在北大被排擠,結果還成全他南下上海,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自由主義大師胡適在日記中自爆嫖妓細節,但中國思想史都不太提他這一段。這是歷史的仁慈,但也隱含未來的殘酷,因為在網絡時代,這是電子「墨刑」瞄準的對象,也是歷史終將會被顛覆的時刻。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封面筆記%2F2021-44%2F1635391406143%2F永遠奇特的矛盾綜合體

Tuesday 26 October 2021

只会哗众取宠

陈仁杰

谈及国内最了解“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政党,伊党当之无愧。趁著喜来登政变,它摇身一变执政联盟的一份子,更在土团与巫统之间左右逢源,成为两大政党竞相拉拢的对象。

可是,要成为称职的政府领导,单靠政治权术是行不通的,毕竟政绩才是体现一个政治人物素质与素养的不二法门。可惜的是,人民更为熟知的是那位因违背防疫规定以致于掀起轩然大波的前原产业部长及那因吉兰丹伐木课题而被热议的环境部长。

另外,该党某位天才议员甚至在国会神圣殿堂提及售卖马来亚大学的土地,对这所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根本不抱一丝的尊敬。堂堂国会议员非但没有想方设法拟定惠民政策,反而为了眼前的利益,推崇此等本末倒置的做法,倡议典当扮演著为国家培育人才角色的高等学府,丝毫不为国家的未来著想。

在曝露执政能力不足尽显自己无能之处后,他们总会使出如出一辙的手法转移民众的目光,那就是见缝插针地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政治化与宗教化,哗众取宠。当然这不只是伊党的专利,也成了一些政党和政客们的操作手段,这一次不幸被盯上的是“Timah”国产威士忌品牌。

对于“Timah”的诠释,人们普遍上第一时间都会将它翻译成锡。因此,无论是强行将它与先知穆罕默德女儿“Fatimah”缩写扯上关系,还是以瓶身的洋人头像大作联想文章,都有如宋高宗处决岳飞的罪名──莫须有。若这群“急先锋”能够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发挥在科研领域,或许马来西亚早就能完成国产飞行车的梦想了。

宗教狂热者不断涌现

某些人士不断强调修改355法令并不会影响非相关宗教信仰者,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在具有隐议程的人士的怂恿与操弄下,宗教狂热与思想狭隘者不断地涌现,对他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指指点点,甚至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制加诸在他人身上。

同一时间,在更值得让人关注的潘多拉文件风波与领袖涉及贪污案件中,他们却表现得噤若寒蝉,仿佛生活琐碎事情对国家的影响远比贪污腐败来得更为严重。宗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而不是控制甚至干扰他人日常生活的工具,更不是分裂社会与破坏人民团结的旗帜。

多元社会需要更多的中庸与开明的领袖,以打造和谐的国度。多点建设少点破坏,这样才能引领国家尽快步入正轨,摆脱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1/10/23/445479

Sunday 24 October 2021

态度 沟通的王道

/ 释知贤教授(台湾南华大学终身学习学院院长,前南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祖师遗下一只履,
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
何曾踏着自家底。

——北宋﹒法演禅师

前几天在高铁月台上等车,身后有两个人正在对话。听着他们的语气似乎正起着争执,依稀记得他们的对话:

「我早已经告诉过你,不要这样做,你偏偏不听,现在这样要怎么收拾?」一个女子压低音量,但压不住气愤的音调说道。

「已经发生了,念什么念,现在念我,我又能怎么样?」一个男子的声音不悦地回答女子。「你完全不认错,不知醒,睡着的人还能叫得醒,你就像人家讲的,我永远叫不醒你这种装睡的人……」女子听到男子的回应,再度反击男子。

身后的争执持续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对杠,空气中益显浓烈的火药味,正思索着需不需要转身看看时,终于随着车子的到来,争执也随即沉静了,上车后坐在安静的高速铁路车厢内的我,内心却仍旧回荡着这两人争辩的对话。

这件事不禁让我起了深深的反思。身为一位管理教授,也在大学课堂开设「沟通与谈判」课程,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理论大道理,但是理论易懂难行,徒有理论,若不知道如何落实,实践运用,问题就会像这对男女一般,活生生地在我身后上演着。

或许我并不清楚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什么样的事,也无法判断到底这两人孰对孰错,但是可以很确定的是,这个男子应该是做错了什么事,而这位女子认为问题的归因,皆因男子没有接受她的建言所导致。因而,从女子对男子咄咄逼人的口吻中,透露出「你看,不听我的,现在出问题了吧!」的霸气,而男子也在这样的霸气中,为自己的英雄气概扳回面子,坚决死不认错。

《维摩诘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法时,听佛说法的人们同样用耳朵听闻,但是听的人却会随各人心中的分别而只取自己所想要听的部分,甚至随着各人的爱好兴趣、经验与知识的差异,对于佛陀的教法,起着不同的认知,导致产生不同的行为。犹如学校里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一样,明明老师讲的,教的知识都一样,学生听讲所产生的学习成果却是千差万别。这样的情形也同样发生在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沟通,以及子女对父母的沟通。更进一步延伸到职场上,主管与下属的沟通,企业与客户的沟通等,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所有人与人的沟通,皆是如此。

因此,到底什么才是成功的沟通之道呢?一个成功的沟通,往往不是在于学会多少沟通技巧,或是学会运用多少沟通工具,真正能够达到成功的沟通结果,全在于一个沟通者的「态度」。理想的沟通过程,沟通者并不会把自己摆第一,而是能以平等、双向、互惠的态度来对待想要沟通的对象,进行讯息的传达与交换,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沟通艺术。

但是一般人却无法如此,经常自我设防,造成人我之间的猜忌与疏离,家庭问题就像亲子代沟、婆媳不和,乃至生意场上的客户纠纷等,大都起源于沟通态度不当而产生沟通障碍。沟通上的问题常常碰到像言词笨拙、表达不当、自以为是、态度冷漠等如此之人,皆因态度而无法与人沟通。因此,星云大师道:「人要能够『从善如流』,让人觉得自己很好说话,别人才好跟你沟通;能够『与人为善』,让别人觉得于己有利,别人也才愿意与你沟通。」

有一则故事是这样:有对夫妻,先生平常不苟言笑,吝于给人赞美鼓励。一天吃饭时,突然发现每次太太煮的烤鸭,总是只有一条腿,先生便怀疑太太把鸭子的另一条腿给偷吃了。他很生气地问太太:「为何鸭子只有一条腿?」太太说:「我们家的鸭子都只有一只腿呀!」先生说:「不可能,所有的鸭子都有两条腿,为什么只有我们家的鸭子一条腿?」太太说:「不信,你跟我到后院看看就知道了。」

先生于是随太太到后院一探究竟。炙阳下的中午,鸭子都将一条腿缩藏腹下,单足伫立在池塘中休息,远看过去,真的好像只有一条腿的样子。先生见状,就往鸭子栖息的方向用力鼓掌,掌声把鸭子惊醒了,纷纷把缩着的腿放下来。先生得意地喊:「太太你看!我们家的鸭子是有两条腿的!」 太太淡淡地说:「是啊!听到掌声的鸭子才有两条腿,我煮鸭时,就是缺乏掌声,所以都只有一条腿,如果你想吃两条腿的烤鸭,请来点掌声吧!」

原本的争执,可以改变态度来学习与自己和他人沟通。沟通因为有了正确的态度,就会把他人、时间和生存的空间也纳入观照的条件,懂得察言观色,懂得因地制宜,懂得谦卑,懂得如何观照「人间」、「空间」、「时间」的因缘变化,而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自然便能畅通无碍,达到理想的结果了啊!

#2019年10月普门

Friday 22 October 2021

慈濟世界與法華精神的契合

《法華經》是佛陀在涅盤前所講的最後一部經,所講的是成佛之道;而成佛之道最先覺的條件就是要“廣結眾生緣”。

佛教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只有《法華經》稱為妙法,而且也稱為《大乘妙法蓮花經》。“大乘”就是船的意思,所謂的大船就是能夠普渡眾多眾生的法船。

《法華經》是佛陀在涅盤前所講的最後一部經,所講的是成佛之道;而成佛之道最先決的條件就是要“廣結眾生緣”。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現於世”

我們在慈濟是“開佛之知見、示佛之知見、悟佛之知見”,最後接引眾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現於世”;“開示悟入”是佛陀起建佛教對眾生接引的一個串聯,意思就是佛法大門打開讓人走進來;而同樣的,我們接引有緣人進來慈濟世界讓他體會所有志業會務,並從中去體悟。中國字的造字其實很有意思,“悟”就是我的心有不同的感覺;我們對於慈濟有不同的感覺,才會挺身走進來。所以,我們在慈濟是“開佛之知見、示佛之知見、悟佛之知見”,最後接引眾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願要如太虛,如沙漠,卻要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二千多年前佛陀對弟子的一份期待,卻也是現在上人對我們慈濟人一分的期待。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靜寂清澄-每天早上睡醒的那一念心最清淨,最寂靜。志玄虛漠-就是發的願要如太虛、如沙漠,卻要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就好像上人給弟子的兩句話就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而所有慈濟人也對上人發願要生生世世秉佛心承師志,遍灑慈濟種子。可是,最近上人卻更深一層表示,慈濟人不只是遍灑種子而要深植慈濟種子,才能夠深耕、發芽,而能夠深耕就是要對慈濟的一份因緣守之不動;願不只是說說而已,還要實踐。“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雖然是十二千多年前佛陀對弟子的一份期待,卻也是現在上人對我們慈濟人一份的期待。

“晝夜攝心常在禪”

不論晝夜要時時讓心不離道,心不離禪。要付出愛心先要顧好自己的心。

“晝夜攝心常在禪”;上人教我們佛法不離人間法,所以這份“禪”就是一份“定”,不論晝夜要時時讓心不離道,心不離禪。在外面或許可以包裝起來,但,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是否也保護自己心不離道?正如上人說,要付出愛心先要顧好自己的心,就是這份“晝夜攝心常在禪”。

“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

在經典裏面記載,佛陀是第一個響應骨髓的;二千多年前的法華精神,可是在現代的慈濟世界,卻是大家正在響應的。

“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在經典裏面記載,佛陀時代,只要眾生需要,佛陀的頭目髓腦都可以捐出來,所以說佛陀是第一個響應捐骨髓的,也是大乘菩薩的喜捨心。“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雖是二千多年前的法華精神,可是現代的慈濟世界,卻是大家正在響應的;所以說,慈濟不離法華,法華就是慈濟。

“問世間從何所來,去自何所,住何所住”

諸佛公宅中來,去自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

以前,佛陀的弟子曾問佛陀,“問世間從何所來,去自何所,住何所住”,意思就是這部經從哪裏來?它將要延伸到哪裏?將安住在哪裏?佛陀的回答是“這部經本從諸佛公宅中來,公宅就是心屬、心宅,去自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這與慈濟世界的精神是非常吻合的,而且也是慈濟人每天在做的事情,因為慈濟人都是以佛心為己心,所做的都是為了接引新發意菩薩,希望他們一起來發這份菩提心;而慈濟所有的會務安置下來都是菩薩道的方便法之一。

“能令一切眾生於凡夫地生起諸佛無量道芽”,意思是能令所有我們有緣接引的眾生在凡夫身、凡夫地、凡夫心當下,生起諸佛菩薩慈悲喜捨的無量道芽;文字看起來很深奧,但把它白話分析起來,就是我們每天在接引眾生的工作。我們做的志業就是讓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外。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

前腳走,後腳放;慈濟人一再的發願要做更多事,從來沒有回頭檢驗以前做了多少事,只有往前看還有哪些事要做。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大慈悲為室-上人希望所有走入慈濟的人皆有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而大慈悲心就是大愛心。柔和忍辱衣-柔和忍辱就是聲和色的表達,在慈濟世界就是要學習人與人之間的應對,溝通、也是學習成長,所以柔和忍辱要變成我們的外衣。諸法空為座,用靜思語解釋就是前腳走,後腳放;慈濟人一再的發願要做更多事,從來沒有回頭檢驗以前做了多少事,只有往前看還有哪些事要做。處此而說法-“此”就是菩提大道,就是如何去推動慈濟。

“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走入慈濟的人,只要穿上“藍天白雲”,都要“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上人期待所有走入慈濟的人,只要穿上“藍天白雲”,都要“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當初看到這樣的文字,就聯想到上人三十幾年來從未想過累了要休息,而總是慈悲於一切,儘管身體難以支撐也要面對廣大的民眾,上人總覺得盡此一報身,盡量讓人了解慈濟;這是上人的身教,因為上人認為每一個走進慈濟的人,這一念心都很難得。所以,在三十幾年來,上人在慈濟的大道上都是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上人從來不說很深的法,上人只是教我們做就對了,而且上人把很深的道理用很淺白的文字表達出來,就是《靜思語》。

希望大家在這菩薩道上能“以願引行,以行填願”。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
2437954459841974/

Sunday 17 October 2021

玄奘走過的阿富汗

中國唐朝貞觀6年(西元632年),玄奘大師西行求法來到中亞一處名「梵衍那」的地方,驚歎其輝煌壯麗的巨大佛像,他在《大唐西域記》寫道:「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鍮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這兩尊大佛,就是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毀,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的巴米揚大佛。

今日的阿富汗,直到18世紀中葉杜倫尼的阿赫美德‧沙赫王國建立時,才被稱為阿富汗斯坦(Afghanistan),意為「阿富汗人的土地」。《法音》雜誌針對阿富汗佛教和巴米揚大佛,專訪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晁華山,就其中亞西亞考古專業提出觀點。

印度求法所經之途

西元400年前後,中國高僧法顯(337-422)赴印度求法時,曾到過阿富汗境內,寫下了「月氏王(即迦膩色迦王)篤信佛法,欲持鉢去……供養三寶」的記載。玄奘大師於西元628至629年到此巡禮,曾受到各國國王的熱情歡迎,在此參學期間他還與當地大小乘僧人進行論辯。

《大唐西域記》所記述的巴米揚:「出睹貨邏國境,至梵衍那國。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勢邑居。……淳信之心,特甚鄰國。上自三寶,下至百神,莫不輸誠,竭心宗敬。……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其王每此設無遮大會。」文中證實了玄奘大師曾到過巴米揚與摩訶僧祗部學僧阿梨耶馱婆、阿梨耶斯那辯論佛法義理。

阿富汗大佛石窟分布

晁華山指出,阿富汗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3個地區。其一是賈拉拉巴德附近喀布爾河沿岸的費爾哈納石窟,該石窟的建築中心是山頂的覆鉢塔,洞窟按位置分為3區。東區有一個大僧房窟,僧房窟中心有粗方柱,迴廊3面開設居室,此外有些小窟;中區有一些小長方窟;西區緊靠喀布爾河,有5個大窟,各窟都由前室和主室組成,主室之後有通道將5個窟連接在一起,這3個區域洞窟形制各不相同。

賈拉拉巴德地區的其他石窟還有西端的希亞考山石窟;南部查哈爾巴格高地上的阿拉哈那劄爾石窟;南部哈達地區的幾處石窟;東部地區靠近巴基斯坦的一處石窟群,約有150個佛教石窟。

其二是阿富汗北部海巴克附近的塔夫特魯斯塔石窟,在山頂上有一座覆鉢塔,山下有5個洞窟,其中有佛堂、僧房和用途不明的小窟。海巴克西北大約16公里處還有哈紮爾斯姆石窟群,共有200多個洞窟。此外,就是著名的巴米揚石窟。

從總體看,阿富汗境內的佛教石窟總數大約在千個以上,但絕大多數洞窟形制簡單,洞內空間小,裝修粗糙簡陋,壁畫雖說精美,但數量很少。

巴米揚石窟大佛千年一嘆

巴米揚(Bamiyan)石窟位於阿富汗中部喀布爾西北120公里的興都庫什山河谷中,開鑿在長約1300公尺的斷崖壁面上,大小洞窟總數750個左右,組成了以東西兩端大佛為主體的布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連接印度、伊朗和中亞的交通要道,因此巴米揚成為當時佛教文化藝術中心之一。

石窟大佛考古研究

從巴米揚石窟東端起,向西300公尺就是被塔利班炸毀的高38公尺的東大佛像。東大佛窟高40公尺,下寬15公尺,窟形被稱為三葉形窟。佛像呈直立姿勢,體態豐滿,頸部粗壯,佛頭略大,身體各部分比例勻稱。大佛兩小腿和腳踝部較粗,跣足立於窟內地坪上,沒有台座。石窟內殘存的壁畫,不僅內容豐富,在藝術風格上也別有特色。壁畫以佛、菩薩像為多,此外還有日、月、天、風神的形象,還有類似西方有翼天使的飛天像。

西大佛窟高58公尺,下寬21公尺,下底進深31.5公尺,頂部進深15公尺,石窟形制為三葉形。佛頭、頸、軀幹和四肢略顯粗壯,佛像臉型方正,頭型渾圓,頸項垂直,略細於頭部,這與東大佛略有不同。然而,與巴基斯坦境內的佛教造像相比,巴米揚大佛顯得粗壯、堅硬,而少了一些優雅與柔和。西大佛有許多裝飾,這現象也反映出佛教造像的審美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石窟壁畫藝術風格

石窟的壁畫殘存下來的不多,主要是菩提樹下靜坐的佛、菩薩像及伎樂天、供養天女等,壁畫在人物布局、主次關係上都處理的十分協調。例如,穹頂中間是一尊大佛,兩側是千尊佛坐像,其間散布著供養天人和禮佛的國王和王后。大佛與壁畫形成彼此呼應的整體,眾多的佛、菩薩環繞著釋迦牟尼佛,生動展示了佛國世界的莊嚴妙好。

這種壁畫布局幾乎成了巴米揚石窟壁畫的主要風格。大約到了薩珊王朝時期,巴米揚成為一個重要佛教中心,後來又結合印度笈多王朝的藝術成分。巴米揚石窟的藝術特徵就是文化的多元性,由於受薩珊王朝、東羅馬拜占庭美術,以及吐蕃、吐火羅斯坦等文化要素影響,這些文化渾然融合成巴米揚美術之實體。

佛教東傳 阿富汗具關鍵

阿富汗佛教藝術對中國古代西域和中原佛教的影響,晁華山認為最主要的就是犍陀羅藝術。

當時犍陀羅藝術中心在阿富汗東部的哈達,他認為中亞佛教對中國佛教及其藝術的影響大於當時的印度佛教,而學術界對此問題往往認識不足,一說佛教就溯源印度,往往忽略了早期中亞對中國佛教藝術的深遠影響。

從歷史上看,一是在貴霜王朝時完成了佛經從口傳到文字的第四次集結;二是產生了佛像藝術,這在佛教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轉折。有了佛經文本和佛像崇拜,才真正促成佛教向世界各地的傳播,而佛教藝術的產生,使得抽象的佛教理論走向通俗化和大眾化的道路;三是佛教最初傳入中國,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印度,而是經由中亞從西域傳來的。

早期佛經翻譯高僧安世高、安玄來自安息國,月氏高僧支讖、支曜、支亮、支謙等都來自中亞的阿富汗境內。早期佛經中不少佛教名詞也不是印度詞彙,而是伊朗語詞匯。例如佛經中「沙門」一詞是吐火羅語,而非古印度梵語。

季羨林在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啟示,但至今人們對這一問題還是不夠重視。此外,中國西域的佛教石窟藝術,以及中原的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等石窟的建造,可以說都受到了犍陀羅藝術不同程度的影響。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48822&fbclid=IwAR20CoAOjs5sKExiJGcjDXC0pQRgNU9_iYUaxWbrxgsaq44vIuLWBM0ibr4

Thursday 14 October 2021

超譯《尚氣》

/ 劉保禧

《尚氣》不是辱華,而是 against the Chinese diaspora。直接點說,這是一套敘述 Overseas Chinese 如何抵抗 Mainland China 的電影。

香港人投射了太多想像在梁朝偉身上,普遍只看到《一代宗師》或者《東成西就》的身影。很多影評千言萬語,其實可以一句講完:梁朝偉好型。但我建議,請將兩位男角face/off,想像尚氣的樣子是年輕的梁朝偉,文武是年老的 Simu Liu,觀感就會 fit 晒!現在梁的文武太過情深款款,掩蓋了角色本來的父權與霸道。

根據角色設定,文武渡過的歲月已歷千年。所以,他所象徵的 Mainland China,不一定指涉當下的政權,還可以是「滿朝文武」的滿清帝國,甚至是中華帝國。一開場陳法拉說的旁白已經很清楚:在文武的眼中,「只有征服」。

翻開史書美的《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導論的第一句就指出,滿清的征服如何影響我們理解中國:「中國迅速崛起成超級強權或許迫使我們當下重省目前關於帝國與後殖民性的論述,但是在十八世紀中葉滿清征服『中國本土』北邊與西邊的大片疆域時,它便符合我們所賦予的『帝國』一詞的現代意涵。」[1]因此,領土完整,一點都不能少,正是 Mainland China 一直以來的欲望。

文武有一對子女,兒子尚氣在14歲時逃到三藩市受美國庇護,女兒夏靈不久在16歲也逃到澳門建立自己的格鬥王國。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文武讓子女在外地有十年左右的自由。然後時間到了,他帶同兵團到澳門,恩威並施讓兩兄妹回歸家園。回到家中,尚氣還傻傻的問父親為什麼知道自己的行蹤,文武直接告訴他:「I always know where my children are.」如果妹妹夏靈象徵澳門,生存之道就是聽話,「just nod, don’t talk…that’s how I survived.」那麼哥哥尚氣象徵的是什麼?有什麼地方值得爸爸興奮地舉國公告「My son is home.」?戲裏沒有點破,看倌請自行對號入座。

尚氣雖然回到老爸的大本營,但是人心尚未回歸。在老爸的眼中,尚氣就是 Chinese diaspora,離散在外,不願回家,總是逃避自己的真正身分。根據史書美解釋,「『離散中國人』被理解為中華民族在世界範圍內的播散,作為一個普遍化的範疇,它以一個統一的民族、文化、語言、發源地或祖國為基礎。」[2]英文的 Chinese,可以意指華人(族裔)、中文(語言)、中國的(國家),但是用中文來思考,理所當然只有一個中國。如果只有華人的樣子,但是說英文、住在美國,那就不夠純正。中國大陸,界定了 Overseas Chinese 是否純正的華人。

《尚氣》的編劇 Dave Callaham 正是 Chinese-American,在美國長大,他在一次訪問提到身分認同問題一直困擾著他:Who am I? What am I? Am I welcome here? [3]這些問題也困擾著尚氣,直到電影中後段才出現轉折──尚氣到了大羅,遇上由楊紫瓊飾演的映南(尚氣的阿姨)。映南見到尚氣,說了一句:「像你媽媽。」香港觀眾哄堂大笑,因為大家直接對照的是 Simu Liu 與陳法拉的外貌。可是,電影裏的「爸爸」與「媽媽」其實都是符號,如果「爸爸」象徵 Mainland China,則「媽媽」象徵的就是 Cultural China。這句對白想說的是,你的身分不必由爸爸來界定,你的氣質更像媽媽,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氣質。

由陳法拉飾演的媽媽映麗,是全劇唯一只說華語的重要角色。她的出身地「大羅」,就是文化中國。電影表達的方式,有時直白得近乎露骨:帶領主角進入大羅的Morris取材自《山海經》的帝江,進入大羅之後滿目皆是鳳凰、九尾狐等神獸。甚至「大羅」本身的名字,也是道教典籍描述的仙境。電影幾乎絕口不提「中國」或「Chinese」的字眼,也沒有指涉具體的中國領土(除了澳門),但是文化中國的元素毫不吝嗇都表現在大羅的國境之內。尚氣在這裏覺醒,領悟了神龍之心;意思是說,Overseas Chinese 在文化中國下認識自己,可以解決身分認同的危機。

這令我想起了余英時先生。最近有一場悼念余英時的論壇,講者蘇曉康回憶自己遇上車禍後精神崩潰,余英時教他一種方法:去跟歷史上的優秀人物接通心靈。接通他們的心靈後,就可以在歷史長河上獲得了生命。這是一種精神來源,源源不絕,可以讓我們變成另外一種人。[4]中國沒有定於一尊的國教,卻有一種非宗教的宗教情懷,潤澤人的心靈。同樣,《尚氣》最後一幕,楊紫瓊帶領群眾放水燈,悼念為大羅犧牲的士卒。對白的訊息很清楚:千年以前,千年以後,只要是有心承傳文化,我們都可以接通彼此的心靈,成為一體。

「Did America make you soft?」本來是妹妹夏靈調侃哥哥尚氣的話,整套電影卻嘗試告訴大家,Marvel 代表的美國才是以柔制剛。電影吸納了古典中國的元素、香港武打電影的場面、美式英雄電影的橋段,並讓各地觀眾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一門裏,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裏子。這次梁朝偉當的是面子,吸引香港觀眾看看內裏乾坤;而 Simu Liu 是裏子,尚氣如何迎拒 Chinese 的身分,才是電影的核心主題。看穿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尚氣》為什麼在中國大陸遲遲未能上映。在觀念上抵抗 Mainland China,在現實上自然受到 Mainland China 抵抗。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6869

Tuesday 12 October 2021

獨裁者的廚師

/ 區家麟


還記得「狂人阿敏」嗎?七十年代非洲國家烏干達政變奪權後的統治者,以誅滅異己、瘋狂殺人而聞名於世,他「吃人肉」之說更傳得言之鑿鑿。

波蘭記者沙博爾夫斯基走遍世界角落,寫成了《獨裁者的廚師》故事,其中一人,正是阿敏的主廚歐德拉。歐德拉出身貧苦,但廚藝了得,機緣巧合下,縱使他與阿敏分屬敵對部落,但他觀言察色,懂得迎合老闆胃口,獨裁者接納他當廚師,主管廚房幾十人。

獨裁者不會從一開始就凶殘成性,籠絡人心鞏固勢力總是需要的。廚師歐德拉形容阿敏治下頭幾年,是他一生中豐衣足食的黃金歲月,阿敏大幅加他薪金、送贈名車供他去街市搜購食材,主管整個廚房的龐大開銷。阿敏好色,也鼓勵其近身縱情酒色,好幾次阿敏知道歐德拉對某女士動心,阿敏即派人送上現金,叮囑他盡情玩樂,結果歐德拉幾年間,多了三位妻子。

記者問,為獨裁者做飯,會否心有不安?歐德拉說,他沒想過,他不碰政治。

很快,阿敏露出真面目,殘殺政敵、毆打妻子,甚至在總統府內開槍恐嚇他最信任的幕僚,人人自危。傳聞他殺死政敵後,會與屍體單獨共處一室,「吃人」的傳聞從此而來。

歐德拉說,他沒有煮過人肉,從沒有在廚房裡見過人肉,所有肉都是他親自買的。他為此辯解時,淚水一直在流,沾濕了襯衫。

八十多歲,垂垂老矣,歐德拉談起「人肉」傳聞,為何仍然流淚?也許,是他想起,他人生中最光輝的日子,只是一個狂魔的施捨,更蒙上一個廚師最羞辱的不白之冤?

歐德拉當時想離開阿敏,但發現已經跑不了,四個妻子與五個孩子,把他牢牢綁著,他只能靠阿敏的供養,已無法自力更生。他才發現這是阿敏的詭計、換取忠誠的謀略。這招數,也用在其他近身及幕僚身上;阿敏瘋狂殘虐,他以利益與恫嚇,令身邊人只敢從命,他們已被牢牢綁住在這體系之中。

有一天,歐德拉被人誣告想暗殺阿敏,阿敏沒殺他,把他驅逐出境。匆匆上車時,榮華富貴帶不走,三位新妻子四散逃命。三十多年後,只剩元配仍和他一起,在一間破爛小屋前,訴說這個浮生若夢的故事。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30.html

Friday 8 October 2021

202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萨克·古纳

诺奖评委会对他获奖原因的解释是:他的作品 "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夹在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富有同情心和毫不妥协的洞察力的描述 "。他的小说摈弃刻板化的陈述,让世人打开眼界,看见陌生而文化多元的东非。

阿卜杜勒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1948年出生,是坦桑尼亚小说家,他于1960年代末以难民身份来到英国。用英语写作,且常驻英国。他的作品多带有殖民、难民议题色彩。目前共创作了10部小说,最著名的小说是《天堂》(1994年),《荒漠》(2005年)和《海边》(2006年),他也是多篇短篇小说的作者。古纳是史上第5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作家。

古纳是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退休教授,校方官网指出,他主要学术专业在后殖民写作,以及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印度等地的殖民主义相关论述。

瑞典学院在声明指出,古纳来自印度洋上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桑吉巴岛(Zanzibar)。在葡萄牙、印度、阿拉伯、德国和英国等多个殖民国的统治下,桑吉巴岛曾发生奴隶交易和各式压迫。

据报道,古纳于2004年为《卫报》(The Guardian)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他在桑吉巴岛生活时没有打算成为作家,但一到英国,一种“被遗弃的生活”之感将他淹没。他写道,根据一个论点,“移居他乡是必要的,因为作家处于孤立之境时,能抛开使他或她噤声和澹化真相的责任及羁绊,而创作出具有价值的作品”。

古纳21岁流亡英国时开始写作,其作品与他离开之地有所连结,这意味着记忆对古纳的作品形成至关重要。

尽管古纳的母语是斯瓦西里语(Swahili),英语成为他写作的工具,1987年出版的《启程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暂译)是他的处女之作。

古纳第4部小说《天堂》(Paradise,暂译)曾于1994年入围英国布克奖(Booker Prize),是他的突破性作品,最近期一部小说则为2020年出版的《来世》(Afterlives,暂译),延续了《天堂》的故事。

https://www.rfi.fr/cn/国际/20211007-20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前英国教授获殊荣

瑞典科学院周四(10月7日)表示,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英国小说家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古尔纳的小说包括《天堂》和《逃亡》。他将得到瑞典科学院给予他的1,000万瑞典克朗(114万美元)的奖金。

73岁的古尔纳出生在坦桑尼亚,年轻时移居英国。退休前他是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他先后写过十多部作品,其中许多都是关于难民的经历。

1994年出版的小说《天堂》讲述了一名20世纪初在坦桑尼亚长大的男孩的故事,古尔纳因此赢得布克奖(Booker Prize),这标志着他作为小说家一个新的突破。

2001年出版的小说《海边》讲述了一名生活在英国海滨小镇的难民故事;而他最近的作品《余生》则是《天堂》的延续,讲述了德国对非洲殖民时期发生的故事。

委员会说,“他以极大的同情心和不屈不挠的承诺关注着个人的命运。”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炸药发明家和商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而设立,始于1901年,旨在表彰人类在科学、文学和和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中,经济学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

之前文学奖殊荣的获奖者主要是小说家,如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和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诗人,如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以及剧作家,如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和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不过,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因其回忆录获奖;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因其哲学作品获奖;而鲍勃‧迪伦(Bob Dylan)则因其歌词获奖。去年这一奖项由美国诗人路易丝‧格鲁克(Louise Gluck)获得。

除了奖金和荣誉之外,诺贝尔文学奖还经常为获奖者带来图书销售,使可能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获奖者成为畅销书作家。

文学奖是2021年诺贝尔奖中的第四个奖项,紧随本周早些时候揭晓的医学/生理学奖、物理学奖及化学奖之后。和平奖获奖者将于周五公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10/7/n13288265.htm

Monday 4 October 2021

《沙丘》中的阿富汗、美國和迷幻文化

/ 盧斯達

怎麼形容《Dune》?看過導演之前的《銀翼殺手 2049》,電影節奏非常類似《2001 太空漫遊》的靜謐太空段落。《太空漫遊》放映之初,有人形容這是一部嗑藥電影。依照這樣的路徑,《Dune》也要拍成嗑藥電影才成。畫面上的宏偉和小物件的精細,入神的細節腔都會十分興奮。給足時間營造的氣氛、到處佈滿的中世紀儀軌肅穆感,講的卻是一個太空歌劇故事。從沙漠星球到宇宙飛船,我們看見了從前《星球大戰》的原型;看過《權力遊戲》的又會看到《權力遊戲》封建貴族群揪的影子。或者《異型》,或者《星空奇遇記》。

被《沙丘》小說影響到的一眾兒子,現在佔據了流行文化的那個版塊。重製沙丘的故事,就等於讓新一代的觀眾回到很多東西的祖源。2021 年電影版散發的氣質也是如此,你像發現一個塵封的遠古故事,電影中的場景、服飾、人們講說話的方法、表達情感的方法,也充滿極為中世紀的壓迫感,像古堡中某個房間的鐵處女。這不是迪士尼電影,而是製作 DC 電影的華納,電影不會在某些地方逗你笑,甚至連放鬆的空間也不多,沙漠老鼠沒有賣萌,Jason Momoa 那一角色是電影中少數被允許笑的人。它也不遵從傳統的三幕式段落,將武打大戲的高潮放在中間,之後所有時間都用來描寫少年在沙漠流浪的內心戲。

他們都告訴你要看 IMAX,那些沙漠風情畫、迷幻的蒙太奇,都是包圍式體驗。然後這個故事講甚麼?簡單來說是這樣:

遙遠的未來,人類發展出 AI 之後,曾一度被 AI 迫到滅亡邊緣。殘存的人類最後戰勝機械,之後禁止製造 AI,但為了應付「發展需求」,開始走生物科技路線。例如改造人類自身,發展出各種加強特殊功能的人類。故事中的精算師是數理計算型人類,女巫是心靈能力加強型人類,等等。後來人類發現了一種名為「香料」的毒品,一般人服用這種毒品,可以延年益壽;有超能力慧根的人服用之後,更會升仙。有幾個黑社會集團在爭奪香料的毒品貿易壟斷權。皇帝和各地的軍閥權貴自己當然在服用,而「香料」只在一個沙漠星球——或者阿富汗——產出。主角也是一連串基因工程下的產物,在女巫組織千萬年的配種之下,成功「產出」了一個有潛在超能力的人,或反過來說是一個有終極缺憾的人,他對「香料」這種毒品特別敏感。

因為一連串帝國政治問題,少年一家被流放到沙漠星球。那個星球的問題不是沙漠問題,而是空氣飲食中都有那種毒品,於是少年在星球上日漸「學壞」,能力開始放飛自我。他的能力說穿了就是人們嗨大了之後看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彷彿涅槃,獨坐旁觀於時間洪流之上。少年能力覺醒的初期「病徵」是開始有預知能力。沒錯,你可以將這個故事看成一批隱君子之間的幻想故事,而在小說中整個宇宙文明也幾乎是基於吸毒這一件事。

所以無論《Dune》拍得有多匠心獨運,這始終像只是看了兩個多小時的預告片,真正好玩的東西還在後頭,要用 part 2 來講,問題是票房能不能支撐他們這樣玩。

《沙丘》第一部小說在 1965 年美國初版。6、70 年代是一個反叛的、群魔亂舞的精彩年代。從 John Lennon 到 Chales Manson 都是這個年代的知名人物。嬉皮士成為一個人數龐大的群體。作者 Frank Herbert 安排少年全家從有山有水的星球,移到沙漠星球,最後似乎體悟了宇宙真諦,還有大量引用的伊斯蘭設定,無異 60年代大批西方白人青年到阿富汗喀布爾 (當時阿富汗還在革新派的國王統治下,與美國持續改善關係並接受美援) 做流浪客、用藥以及全面「體驗人生」。

沙丘星球的原居民,自由人,就無異於嬉皮士,他們跟文明人說話,極有威嚴。雖然貧窮,但自己有一套價值觀的滿足。原居民說,你們這些統治者來來去去,我們見得多了。對阿富汗的製毒人口來說也是。你是白人帝國主義者好、國王軍好、塔利班好、北方聯盟好,統治者都是來來去去的,但阿富汗製毒的基礎卻是歷代統治者都無法戒除的毒戒。美國都不行。

促進了 6、70 年代很多歷史,助力於 50 年代發生的另一大事:迷幻藥 LSD 被引入美國,並迅速在特定人群之間流行。這是一種新型化學物,以「極小劑量能產生強烈致幻效果」而聞名,原先是在 1930 年代兩名瑞士化學家於實驗室合成,在 50 年代進入美國,有精神病學家開始研究用它來治療精神病。

這種香料引起了從中情局到地下文化圈子的各種人群注意。一開始,沒有法律去規範,變成禁藥是後來的事。據說中情局用來做了很多變態實驗。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好多都嘗試過,並產生了例如迷幻搖滾的新音樂。Steve Jobs 說它改變了自己一生。原著設定中人們在經歷與 AI 的聖戰之後拋棄人工智能,也映照出嬉皮士拋棄消費甚至資本主義的思想。在人們拋棄物質之後,就會關注心靈發展。在故事中,也幾乎是這樣描寫人類新的發展道路,即機械文明轉為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中的「香料」,等同機械文明中的石油,用來驅動引擎。所以沙丘宇宙中擁有強大能力的人,都是使用「香料」開發了潛能的人。有些人的大腦可以做超級電腦一樣的快速邏輯運算,有些人特別好打,有些人特別長命,有些人產生了心靈預知能力。

宇宙中的長程飛行是宇宙文明得以擴張的關鍵,飛船其實是由嗨大了的人類去做駕駛員,他們用「香料」對駕駛員大腦極限開發,令他們可以計算出超空間船道並超越光速,但代價是駕駛員長期 OD 變成怪物一樣。這些怪物駕駛員在 1984 年《沙丘魔堡》反而有拍出來。

如果你把這個故事解構為作者描述那一代人嗨大了之後用另一種觀點看待世界之後的啟示錄,它其中一個最終關注是人類文明終會如何走下去。6、70 年代的時代,總有一個想要對抗的「主流」,也需要一個逃逸的後花園。阿富汗之於當年的西方青年,沙丘之於作為外來人的少年。

走入沙丘,作者開始想像並完結了他「已知宇宙」的億萬年史詩。不論是 Paul 後來的悲劇命運,還是他的後代與沙蟲融合,變成沙蟲神帝並一人掌握了香料的故事,其實都在辯證「魅力領袖——中央集權」這種人類組織形態。整個故事是在說那個宇宙中的人類社會逐步由封建制過渡到一人集權的情況。首先各大家族還能夠與皇帝爾虞我詐,證明雙方實力相當,但到了後期,少年利用了救世主的謊言引發了一場聖戰,「自由人」翻身成了特權階級,並擁立了少年做皇帝。大家族一一被削藩,電影中出現的女巫育種所也被收歸國有,作為皇帝培育完美接班人的私人體制。故事其實在講述宇宙的權力慢慢由幾個團體收歸到一個皇家甚至一個皇帝手中。到最後少年的後代跟沙蟲融合,掌握了宇宙中最貴重的「香料」產出權,人類進入絕對的皇政壟斷時代,宇宙中所有行業都要依賴沙蟲神帝的配給,人類就在他「強制和平」的監護下渡過了三千多年。

但沙蟲神帝意識已經超越了,他有一日發現人類在絕對的和平之中會喪失某種精華,於是自己培養刺殺自己的反抗軍領袖。在他死亡之後,依靠一人獨裁的宇宙亂成一團,又死了很多人,人類進入「大流散」時期。他認為言傳不能,要身教這個道理。這都是作者在書寫中心思想:甘迺迪或許令你很仰慕,但他會帶領人民去打越戰,事無大小的指導會弱化人民自發的生存能力。

而他也經常暗示,沙丘的原居民「自由人」其實早就得道,反正已適應了環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本不需要去跟 Paul 去打聖戰,把自己捲入更複雜的因果之中。沙丘的一部份靈感據說是作者在美國最乾燥的半沙漠地帶的考察生活,他發現沙漠地帶都有自己一個複雜生態系統。強行干預和營造、庸人自擾的非自發秩序勢力自然是人類自己。這也是戰後興起了的生態主義了,但放到社會科學的那邊,《沙丘》就是在討論政府對人們的干預和控制的政治哲學問題。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a-qiu-zhong-de-56866

Friday 1 October 2021

你找到自己的天命了吗?

/ 张济作

最近重看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又有了新的体悟。这是一篇富有深意的寓言故事,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作者以一位牧羊少年追寻自己的梦想,要去云游四方,最终得到启示,必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宝藏。牧羊少年这一趟奇幻之旅,探讨了人生到底应该去寻求自己的梦想或天命,还是必须汲汲营营现实的生活要求,而甘心日复一日过著一成不变的生活,直到终老。

每个人都有来此生的“天命”(Calling)。有些人奋力去追求,不惜经历许多磨难,最终发现原来财富/宝藏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从外求,再回到内求,人生经历了一圈,回到原点时,我们是仍然保有原来的那份追寻梦想的纯真,深深感恩生命给了我们这份难得的历练;还是在历经沧桑后,觉得一切都是徒然的呢?

书中有位水晶商店东主早年有朝圣的梦想,为了忙于生计,而将梦想延后去实现,期盼生活稳定后,才出发。后来生活逐渐稳定后,却又瞻前顾后,结果以“担心去实现梦想后,再也失去了奋斗目标”为借口,一辈子守在水晶店中。

因著本身的“天命”,而努力去实践,即使整个追寻的过程中磕磕绊绊,却也甘之如饴;还是“为保有梦想,担心实践后失去奋斗目标”而忙碌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呢?何者为佳?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透过书中的情节转折,得以不断的叩问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人生做一番省思。

百年一遇的瘟疫肆虐,夺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我们这不长不短的人生,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如果不为自己的天命而活,不幸此生走到了尽头后,到底最终留下了什么呢?

阅读圈的朋友们因著这一场疫情,失去了“小绿洲图书馆”*馆长文伟铭老师。文老师在离世前一天,与朋友通讯息时表示,他梦见腾云驾雾的一条龙,龙问了他一句话:“你找回自己了吗?”

是的。“你找回自己了吗?”和“你找到自己的天命了吗?”是攸关生死大关时必须回答的提问。

文老师一生投入教育及推广阅读的天命中,我们深信他是像那位牧羊少年一样,虽然历经许多波折和磨难,最终得以实践自己的梦想。他不枉此生矣!

“小绿洲图书馆”必定能够承载著文老师的理想,继续为这个世界培养出更多愿意去实践天命的小读者。这里是孩子们学习开展“人生奇幻之旅”的中间站,前往寻找本身宝藏的法尤姆绿洲(Al-Fayoum Oasis)。

注:*The Alchemist,作者为Paulo Coelho。原文为葡萄牙文,1988年出版。英文版则于1993年出版。至今被翻译超过65种语文,是世界上被翻译成最多中语文的书。总销售量超过6500万册。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1/09/27/44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