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January 2019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 李怡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出自《論語》,意思是:過去做錯也不必勸諫,因為不可挽回了,未來仍然可以追尋。

這句話,對我人生道路的轉折,有關鍵影響。約40年前我主持的《七十年代》雜誌從親中共的左派立場轉為獨立輿論的時刻,我腦子裏想到的就是這句話。

人的思想認識是會隨着客觀現實的變化,而有所提升有所醒悟,甚而幡然改悔的。但人往往因為現實、利益、權位而不得不仍然依附於某種權力之下,要脫離就會掙扎和痛苦。也有許多人因為依附權力已成為慣性和惰性,雖思想有所脫離但言行仍然受有形無形的操控,而無法擺脫去實現「來者猶可追」,於是就此蹉跎一生。

語出《論語》的這句話並不是孔子說的,而是一個狂人為勸戒孔子而說的。時在公元前489年前後,孔子已經63歲了。孔子一生積極入世,他周遊列國,想以自己的道德才幹、以仁義禮智信治國的理念被掌權者重用,但到處碰壁。到60多歲了,仍然無權無勢,當不了大官,實現不了理想。這時他到了楚國,《論語‧微子》記:「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楚國狂人接輿唱着歌經過孔子,歌曰: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性怎麼如此衰敗呀?過去的事不必勸諫了,未來仍然可以追尋。停下吧,停下吧,今天從政者很危險呢。孔子下車,想跟他說話。但接輿快步避開孔子,孔子沒能和他說上話。

但楚狂簡短的話已足以促使孔子的人生態度大轉變了。據《史記》所載,孔子其後就不再求官,而是潛心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教育學生。孔子這才真正回到自己的命運正道: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建設者。

孔子從「往者」轉向「來者」,不是他的儒學思想有所轉變,而是他從希祈依附權力去實現自己抱負,轉為潛心治學,教育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文化留傳。司馬遷評價孔子說:天下的君王以至於賢人們多了,當時有榮耀,死後就甚麼都沒有了。孔子平民出身,思想傳十餘世,學者以孔子為宗師。

事實上不止十餘世,而是永恒。

因楚狂的勸戒,而使孔子後期遠離權力,這種態度被他的學生曾子繼承。曾子全力以赴於《論語》的編撰工作,完成了《大學》和《孝經》,還教育了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完成了《中庸》。

曾子一生遠離權力,「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曾子窮,魯國國君主動送城邑給他,晉國、楚國請曾子為官,通通被他拒絕,全心全意進行思想建設。

人類社會已經被權力、金錢、情欲所污染,於是我們看到許多提出睿智意見的都是「狂人」。彭定康在離港前,在精神病院,一個男子向他提出「最清醒的問題」。魯迅的《狂人日記》、契訶夫的《第六病室》,狂人的瘋言瘋語都是最睿智最清醒的。但在真正瘋狂的世界,清醒睿智者就被當作狂人。想不到孔子時代已是如此。沒有楚狂一番話,就不會有2,000多年被視為珍寶的孔學了。

古往今來,不少才智之士,都想被掌權者重用,來施展自己的才智理念。但「今之從政者殆而」,依附權力其實是貪圖利益吧了。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129/20601458

Friday 25 January 2019

重複

■ 李怡

人類的悲劇,人為的災難,總是不斷地重複。卡爾.波柏說:「歷史是會重複的,但不是在同樣的水平上。如果這些事件對社會有着持續的影響,就更是如此。」文革的極左思潮,去年就有重來的迹象。

德國哲學家尼采有「永劫回歸」的理論,是指所有現在發生的事,過去早就發生過無數次了,而未來也會繼續不斷地發生。他要我們想像在某一天,或是某個晚上,「在我們最寂寞孤獨的時候」,有個惡魔來到我們面前,說:「你從過去到現在的人生,將來還會一直不斷重複;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會有任何新鮮的事情發生。你生命中的每一分痛苦、每一分喜悅、每一個想法、每一聲嘆息,還有其他數不盡的大小事,都將捲土重來。」

法國作家卡繆藉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的故事比喻人生:天神懲罰薛西弗斯(Sisyphus)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但總是在到達山頂時,巨石就滾下來,他只好下山再推,再一次推到山頂又滾下,如此無窮無盡地反覆。我們每個人都是薛西弗斯:起床,坐車,上班,吃飯,下班,吃飯,睡覺,一天接一天周而復始。直到某一天,意識中浮現「為甚麼」,感到厭倦,感到荒謬。荒謬感起於追求意義的人面對世界與生命的無意義,不想任其宰割,要起而反抗。如果不知道荒謬,我們可能屈從於得過且過,覺得生活就是這樣,怎麼樣都一樣,不然還能怎麼樣?無所謂的態度讓人靜靜地、荒謬地享受着痛苦。使荒謬更加荒謬。

人生在不斷地重複,歷史不斷地永劫回歸,悲劇不斷地重演。

但重複是否就一定是無意義、一定荒謬呢?重複是否就是痛苦、就是劫難呢?捷克作家昆德拉說,狗常常追逐自己的尾巴玩,不斷重複,卻自得其樂;但人則對多次重複做一件事感到厭煩。那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重複的問題。

在電影《日日是好日》中,我們看到日本的茶道,那一絲不苟、細緻無比的規則、禮儀,嚴謹到不可思議甚至我們會認為是一成不變的地步。然後我們看到茶道老師和固定的學生,20多年來,每一個星期六,都參與守足規矩的茶事,都重複又重複地做連串不變的動作,為甚麼他們不會厭煩?為甚麼看電影的觀眾也不厭煩?茶道老師武田說:每年我們都在做重複的事,但我覺得,能夠這樣跟同一班人做同樣的事,是一種真正的幸福。重複不是劫難,而是幸福。

因為你不是為了利益而做,不是出賣自己的時間而做,不是扭曲自己意願而做。每周的茶事,既不帶來金錢,也不帶來名位,但這種茶道的體味,會淬礪人們的精神和心志,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種得着,決不是任何學問、知識或經驗可以獲取的。茶道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進行的溫柔試探。重複做着同樣的事,只要你用心去做,就會發現每天都是與昨天不同的新的一天,從而感覺到:「日日是好日」——這就是生命,也是電影名字的來由。

重複不等於災難。出於自由心志的任何言行都不是災難。扭曲自己的重複,對虛假的無感,才會導致永劫回歸。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124/20597764?fbclid=IwAR278lRJ8pC1rr0pR2-GksMvV7oBe5BiykihRFLJocKNrzdcv25J_IqFOAM

Thursday 24 January 2019

水晶石與白蓮花

■ 林清玄

在花蓮監寮海邊,有一種石頭是白色的,溫潤含光,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它還給人一種純淨的光明的感覺。把燈打開,它的美就碰然一響,撫慰人的眼目。把它泡在水裡,透明純粹一如琉璃,它給人的感覺不像是人間之石。

我一向非常喜歡石頭,撿過的石頭少說也有數千顆,不過,這水晶石使我有一種低回喟歎的感受,在雄山大水的花蓮竟然孕育出這許多透明渾圓、沒有缺憾的石子,真是令人顫動的呀!

疑似水晶的石頭原不產在海裡,它是花蓮深山的蘊藏,在某一個世代,山地崩裂,石塊滾落海岸,海浪不斷的磨洗、侵蝕、沖刷,使其成為圓而晶明的面目。

疑似水晶的石頭花比水晶更美,因為它有天然的樸素的風格,它沒有鑿痕,是山林鐘秀的孕生,又受過海浪永不休止的試煉。

疑似水晶的石頭使人想起白蓮花,白蓮花是穿過了污泥染著的試探,把至美至香至純淨的花朵高高標起到水面,水晶石是滾過了高高的山頂、深深的海底,把至圓至白至堅固的質地輕輕地滑到了海濱。

天地間可驚歎的事物不少,水晶石與白蓮花都是,人世裡可仰望的人也不少,居住在花蓮的證嚴法師就是。

第一次見到證嚴法師,就有一種沉靜透明如琉璃的感覺,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不必言語就能給人一種力量,那種力量雖然難以形容,卻不難感覺。證嚴法師的力量來自於他的慈悲,還有他的澄澈,佛經裡說慈悲是一種「力」,清淨也是一種「力」,證嚴法師是語默動靜都展現著這種非凡的力量。

他的身形極瘦弱,聽說身體向來就不好,他說話很慢很慢、聲音清細,聽說他每天應機說法、不得睡眠,嘴裡竟生了痤瘡;他走路很從容、輕巧,一點聲音也無,但給人感覺每一步都有沉重的背負與承擔。他吃飯吃得很少,可是碗裡盤裡不會留下一點渣,他的生活就像那樣子一絲不苟。

有人問他:「師父天天濟貧扶病,每天看到人間這麼多悲慘事相,心裡除了悲憫,情緒會不會被牽動,覺不覺得苦?」

他說:「這就像爬山的人一樣,山路險峻、流血流汗,但他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對不想爬山的人,拉他去爬山,走兩步就叫苦連天了。看別人受苦,恨不能自己來代他們受,受苦的人能得到援助,是最令我欣慰的事。」

我想,這就是他的精神所在了。慈濟功德會的志業現在已經全國都知道了,它也是近代中國最有象徵性的佛教事業,大家也耳熟能詳,不少贅述。我來記記兩次訪問證嚴師父,我隨手記下的語錄吧:

「這世間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無可奈何的時候,所以不要太理直氣壯,要理直氣和。做大事的人有時不免要求人,但更要自己的尊嚴。」

「未來的是妄想、過去的是雜念,要保護此時此刻的愛心,謹守自己的本分;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人心亂,佛法就亂,所以要弘揚佛法,人心要定,求法的心要堅強。」

「醫生在病人的眼裡就是活佛,護士就是白衣大士、是觀世音菩薩,所以慈濟是大菩薩修行的道場。」

「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

「現代世界,名醫很多,良醫難求。我們希望來創造良醫,用宗教精神啟發良知,以醫療技術來開發良能,這就能創良醫。」

「我一開始創建慈濟的時候是救窮,心想一定要很快消滅貧窮,想不到愈救愈多,後來發現許多窮是因病而起的,要救窮,就要先救病,然後才蓋了醫院。所以,要去實踐,才知道眾生需要的是什麼。」

「不要把陰影覆在心裡,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菩薩精神是永遠融入眾生的精神,要讓菩薩精神永遠存在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理論,也要有實質的表現。慈悲與願力是理論,慈濟的工作就是實質的表達,我們希望把無形的慈悲化為堅固的永遠的工作。」

「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不過一個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絕境。」

「每一分菩提心,就會造就一續芳香的蓮花。」

「當我決心要創建一座大醫院時,一無所有,別人都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但我有的只是像地藏菩薩的心,這九個字給我很大的力量: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得過幾次大病,瀕臨死亡,我早就覺悟到人的生命不會久長,但每次總是想,如果我突然離開這世界,那麼多孤苦無依的人怎麼辦?」


這都是隨手記下來的師父說的話,很像海浪中湧上來的水晶石,粒粒晶瑩剔透,令人感動。

師父的實踐精神不只表達在慈濟功德會這樣大的機構,也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他們自己種菜、自己製造蠟燭、自己磨豆粉,《靜思精舍》一直到現在都還保有這種實踐的精神。甚至這棟美麗素樸的建築也是師父自己設計的,連屋上的水泥瓦都是來自他的慧心。

師父告訴我從前在小屋中修行,夜裡對著燭光讀經,曾從一支燭得到了開悟,他悟到了:「一支蠟燭如果沒有心就不能燃燒,即使有心,也要點燃才有意義,點燃了的蠟燭會有淚,但總比沒有燃燒的好。」

他悟到了:「一滴燭淚一旦落下來,立刻就被一層結出的薄膜止住,因為天地間自有一種撫慰的力量,這種力量叫『膚』。」

為了證驗這種力量,他在左臂上燃香供佛,當皮被燒破的那一刹那,立即有一陣清涼覆蓋在傷口上,即是『膚』;臺灣話裡,孩子受傷,媽媽會說:「來!媽媽膚膚!」這種力量是充盈在天地之間的。

他悟到了:「生死之痛,其實就像一滴燭淚落下;就像受傷了,突然被膚。」

他悟到了:「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對我們說法,這種說法常是無聲的,有時卻比聲音更深刻。」

師父由一支蠟燭悟到的「燭光三昧」,想必對他後來的行事有影響,他說很喜歡燭光的感覺,於是他自己設計了蠟燭,自己製造,並用蠟燭和人結緣。從花蓮回來的時候,師父送我五個《靜思精舍》做的蠟燭。

回臺北後,我把蠟燭拿來供佛,發現這以沉香為心的蠟燭可以燒十小時之久,並且燒完了不流一滴淚、了無痕跡,原來蠟燭包覆著一層極薄的透明的膜,那就是師父告訴我的『膚』吧!我站在燒完的燭臺前斂容肅立,有一種無比崇仰的感覺,就像一朵白蓮花從心裡一瓣一瓣的伸展開來。

證嚴師父的慈濟志業,三十幾萬位投身於慈濟的現代菩薩,他們像蠟燭一樣燃燒、散發光熱,但是不滴落一滴憂傷的淚,他們有的是歡欣的菩薩行。

他們在這空氣污染、混亂濁劣的世間,像一陣廣大清涼的和風,希望凡是受傷的、跌倒的、挫敗的眾生,都能立刻得到『膚膚』,然後長出新的皮肉。

他們以大悲心為油、以大願為炷、以大智為光,要燒盡生命的黑暗,使兩千萬人都成菩薩,使我們住的地方成為淨土。

慈悲真是一種最大的力呀!

我把從花蓮帶回來的水晶石也拿來供佛,覺得好像有了慈濟,花蓮的一切都可以做為天地的供養,連「花蓮」這兩個字也可以供養,這兩個字正好是《妙法蓮花》的縮寫,寫的是一則千手千眼的現代傳奇,是今日世界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http://www.fomen123.com/fo/shiji/dade/1737.html

Thursday 17 January 2019

「請開示」

【學佛新手Q&A】

Q:恭請法師等善知識說法,為什麼稱為「請開示」?有什麼典故?

A:請善知識說法稱為「請開示」的典故,出自《法華經‧方便品》。佛陀在經中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即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讓眾生開啟跟佛一樣的智慧、體驗到佛之智慧所證的境界。在「開、示、悟、入」四種層次中,開與示是就說法者而言,悟和入是就聽法眾來說。因此,現在我們請善知識說法,稱為「請開示」。

善知識開、示佛之知見就像一位擁有無盡寶藏的智者,帶領大眾前往藏寶庫,敞開大門,公開顯現所有寶物;悟、入則是隨同前往的大眾一一記下寶物的位置,並且進入寶庫,拿取自己歡喜的珍寶,人人都獲得了珍貴的寶藏。

讓眾生理解體會以佛的智慧所見到的實相為何,即為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則是眾生了解佛之知見,茅塞頓開,如禪宗所說的開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句而頓然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之知見,六祖聽聞後,即時領會此句義涵,是為開悟。入佛知見則是自己不僅悟到了,並且親自體驗到。兩者的層次不同。

聖嚴法師曾譬喻,若將佛之知見比喻為光明,悟,就是見到了光明;入,則是自己進入光明,也化為光明。亦即體入佛之知見,也化為佛之知見,與佛之知見無所差別。因此,眾生、佛與自己的心,渾然成為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

我們如今遇不到佛,所幸還有許多代佛宣化的善知識,能為我們開顯佛的智慧、引導指示修學佛法的方向,所以請善知識說法,稱為「請開示」。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365期)

Tuesday 15 January 2019

我們表面上聚在一起,實際並沒什麼深度交流

 楊照

人與人之間聊不起來,一部分源於文化生活的貧乏。在我們的社會中,碰到陌生人,談書談音樂會談美術展覽,誰理你啊?所以我們只好設計各種方式,讓不熟悉的人可以表面上聚在一起,實質上沒有什麼生命交流。

我們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中。

我們聚會最常見的形式,是大家一起吃飯喝酒、一起看電視、一起到KTV唱歌,這些形式有個共同點──都不需要跟別人聊天。

飯局上有人談生意;咖啡廳裏熟朋友可以交換心情與八卦消息。但這些都和(美國人的)派對聊天不一樣。派對聊天是沒有特定目的的,而且派對上很多時間是跟從來沒見過的人聊天。

問問對方從哪裏來,聊聊自己的家鄉,風土、美食、景點、趣事?不幸地,我們很容易遇到差不多出身經歷的人,而且大家對家鄉的認識往往也很皮毛,缺乏歷史,缺乏故事,當然也就沒法讓話題持續進行。

兩相比較,比出了與美國的巨大差異──豐富的文化生活。

什麼是文化?文化沒那麼了不起,文化也沒那麼稀罕困難,文化在生活裏,就是我們自己可以無目的地感受享受,而且會很樂意拿來跟別人聊天分享的活動。

文化不是為了什麼目的才去參與的,文化本身就是目的。為了享受聽音樂的快樂,所以我們進音樂廳去;為了享受看到美術品的那一剎那激引出的視覺感受,所以進美術館去。

文化是和人分享的最佳話題。一是因為文化依賴真實感受,可以把感受跟別人交換;二是因為文化是感動、是享受,所以不會引起彼此的爭執衝突;三是因為文化有多層豐富內容可供挖掘牽連,能夠讓人興味盎然地一直聊下去。

話題容易尋找別人的隱私

人與人之間聊不起來,一部分源於文化生活的貧乏。在我們的社會中,碰到陌生人,談書談音樂會談美術展覽,誰理你啊?

所以我們只好設計各種方式,讓不熟悉的人可以表面上聚在一起,實質上沒有什麼生命交流;可是萬一這樣的形式維持不住,真要聊起來往往就「險象環生」了。

一不小心,話題就朝別人的隱私上走去。問人家的婚姻,問人家的小孩,問人家的工作甚至薪水領了多少。這種遊走在隱私邊緣的話題,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很少對參與談話的人有什麼正面影響吧!

再不然,就只能以消費別人的隱私作為話題。哪個明星的婚姻,哪個高官的緋聞,不干談話者任何事,但大家可以放心評頭論足。講的內容通常沒有一點和事實相關,久而久之,習慣如此談話的人也就鬆懈了任何對事實的信念與堅持。

現代人不可能真正獨居,不可能不和別人互動,也就不可能不找話題跟別人說話。缺乏文化生活,這個社會很多人就無法以文化感受與享受作為自然話題,他們要麼就必須找出辦法逃避真正有意義的談話,要麼就必須依賴其他話題來撐起互動。

一個社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八卦謠言?歸根究柢,跟大家生活裏少有可供談論的文化活動不無關係吧!

 李明駿,筆名楊照,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和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畢業,研究專長為社會人類學;台灣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著作有《大愛》、《暗巷迷夜》、《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等。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6%A5%8A%E7%85%A7%EF%BC%9A%E6%88%91%E5%80%91%E8%A1%A8%E9%9D%A2%E4%B8%8A%E8%81%9A%E5%9C%A8%E4%B8%80%E8%B5%B7%EF%BC%8C%E5%AF%A6%E9%9A%9B%E4%B8%A6%E6%B2%92%E4%BB%80%E9%BA%BC%E6%B7%B1%E5%BA%A6%E4%BA%A4/

Friday 11 January 2019

统考如何危害国家建设?

 Tajuddin Rasdi

我受邀出席马智礼成立的委员会,以研究统考及其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据我所知,主要关注的议题是,在国家建设中,统考从未获得正式的承认,因为它源自于拒绝任何国有化的中文教育体系。

这是一个独特的情况,我被要求针对此课题发表我的意见,因为我对统考或中文教育体系都不太了解。

但我出席只为了一个简单的原因:我认为我们的公立学校在国家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这是非常奇怪的,我认为,马来人正在针对统考和单一源流学校和其理念,但主要的问题却直接来自公立学校本身。

我将提出4个论点,以证明我如何发现公立学校体系危害了我们国家建设理念和措施。我将提及行政文化,然后谈及种族之间的宗教和文化敏感程度、历史课程和马来文课程。

首先,行政文化。正如敦马哈迪本身多次提及,大马的公立学校已经和宗教或伊斯兰学校相似。对于巫统或伊斯兰党,甚至是公正党和诚信党的许多马来人来说,这也许是受欢迎的言论。与我求学时期不同,因为教育界种族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马来人。

接下来,我们的行政管理员也大多数是马来人,他们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如坚持所谓的伊斯兰服装规范及在活动和集会期间进行穆斯林祈祷。

就像基督徒在教会学校做的那样,马来人抱怨宗教污染了教育机构。但是,当马来人这样做事时就似乎没有问题,因为教育部充斥着虔诚的穆斯林。

诸如为应付考试以祈求上苍协助而进行的祷告是很普遍的。这些活动都没问题,如果是在学校范围之外或课外时间进行的话。这种文化吓跑了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父母。

统考和华校是否引入了非伊斯兰行政文化?我不曾听说过有任何阅读圣经或儒家思想和佛教冥想被纳入学校日常活动中。从行政文化的角度来看,采纳统考的华校并没有民族偏好或宗教意图。

其次,穆斯林宗教仪式激增,如学校祈祷室、清真食堂或摊位。没有斋戒的学生必须在厕所内用餐、清真和非清真的饮用杯子,还有穿纱丽等问题。

父母对这些外在的宗教信仰行为感到害怕,并将他们的孩子送到私立或单一源流学校。我不曾听说过华校有进行任何焚香或游神的宗教仪式,因此,我认为华校不存在这种宗教虔诚或敬畏的外在表现。

采纳统考的学校环境,对我来说,似乎在宗教敏感方面更加平衡。这有利于接纳统考,以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也有人以历史课程为由来反对接受统考。

虽然统考已经被海外和国际大学所接受,但大马拒绝它的理由是,它的历史教学大纲没有涵盖“足够”的本地内容。

我接受这一事实,统考的历史课程涵盖了更多全球观点以及一些本地内容,同时展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概念。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想法,即我们的孩子可能不会在大马工作。他们将在他们出生地以外的国家发展。

我在求学时期了解到基督教和希腊人,当我去美国攻读建筑学时,这些知识就派上了用场。另一方面,公立大学的课程,在我看来,包含了太多的历史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倾向叙述单一种族而不是其他种族的故事。

我更希望统考和公立学校的历史课程能够更多的关注不同人民的历史,而不是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和争取独立时的政治斗争的冗长叙事,那些成为英雄的部长和首相甚至是政治家,其中大多数都是马来人。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知道每一个人民的崛起——华人、印度人、原住民、卡达山人、姆鲁人——以及他们过去的社会价值观和仪式所构成的人类学,甚至是他们如何适应现代和创新。

如果我向学生问及大马基督教的历史或佛教信仰,他们能够回答吗?科技史和城市的崛起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我的结论是,统考和公立学校课程都存在缺陷,他们对历史的理解都是狭隘的。我们现有的课程完全无法教育我们的年轻人,关于他们自己人民的历史。

另一个争论的要点是马来文课程。所谓不接受统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马来文科程度明显低于公立学校的课程。我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多数公立大学,也许除了国大和其他一两间大学外,都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并要求学生以英语完成作业。即使是玛拉工艺大学,只限马来人的教育机构,也非常坚持这样做。所以,统考学生只要避开国大、然后申请工大、博大、理大、马大和其他强调使用英语而不是马来语的大学就好。

这有什么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不是中文教育家决定的。这可是马来校长向外国人开放大学,因此对马来语作为求知的语言造成致命的打击。他们应该关闭国家语文出版局,因为它不再具有任何学术关联。为了国家排名和“世界级”教育的理念,马来教育家是自己拆了自己的台。

其次,我们希望孩子的马来语达到什么程度?我曾经报考小六评估考试,还有初中初级文凭会考(LCE)和大马教育文凭(MCE),但我的马来语程度在童年时期已经高出许多。

我使用大马教育文凭的马来语撰写书籍、文章甚至期刊,其程度比我童年时期还要“低”。

统考生可以与马来人进行对话吗?他们可以使用马来语写一份简单的求职信吗?如果是的话,我们还要要求什么?我们希望华人脱口说出古典马来语或使用谚语,还要了解马来文学获奖者错综复杂的小说?不必了吧。这些我也不会。我喜欢汉都亚和文西阿都拉的古典语言,表现的如此美丽和温柔,不像现代马来人那样机械化。但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希望或应该期待一名想要在公共领域获得一份文职工作的18岁年轻人拥有怎样的马来语程度?

总之,我认为接受统考作为国家建设课程的一部份的反驳论点都没有关联性。如果我的论点仍然缺乏实质内容,我要求大马人记住从未考过统考的阿兹万丁、嘉玛、查米汉、伊布拉欣阿里、达祖丁和邦莫达。他们都来自公立或宗教学校体系。还需要我多说吗?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28325

Thursday 10 January 2019

《與成功有約》後的第八個習慣

每一個人都擁有決定過卓越生活的力量,無論在通往平庸的路上走了多遠,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轉換跑道,永不嫌晚。一旦你找到了內在的聲音,擴展影響力、增加貢獻,等於也激勵了他人去尋找他們的聲音。

40年來,我與世界各地的組織機構合作,也努力學習卓越思想家的理念。我發現,許多影響力深遠、發展繁榮、貢獻卓越的組織的建立,起源於重大的變革。而這些變革,往往始於一個人的抉擇。

這個人可能是組織裏的最高主管,如執行長或董事長,但更常見的情況是,變革始於另一些人──一個生產線的經理、某人的助理……他們不受限於職務,率先由內而外的改變了自己。他們的性格、競爭力、積極的能量和主動精神,激發並提升了他人。他們認知了自我的本質,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天賦,並利用它們去滿足需求、取得成就。人們注意到,於是賦予他們更多責任,而他們也能肩負新的責任,並再一次獲得成就。

這些人不會陷入組織中令人沮喪的消極因素太久,而且有趣的是,他們組織的情況並不比其他組織好,某種程度上,可說都是一團糟。只不過這些人體認自己不能坐等組織或老闆改變,他們成了平庸海洋中的傑出之島。而這是會傳染的。

從哪裏來的巨大內在力量讓他們逆流而上,抵抗消極文化,壓下自私的欲望,發展並維持自己的願景和決心?

因為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和天賦,利用它們開發出想成就偉業的願景;他們採取主動,運用智慧理解需求與機會,並運用獨特的才智來滿足這些需求,這又反過來提高他們內心的積極性,結果就產生了巨大的變革。簡而言之,他們找到且運用了自己內在的聲音。他們服務並激勵他人。

這些人應用讓人類和組織成長的原則,也就是符合「全人」(身體、心智、情感和心靈)的原則。同樣重要的是,他們還選擇去影響、激勵他人,讓更多人也透過同樣的原則去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第八個習慣的真諦

我所謂的解決方案,也就是第八個習慣的真諦:「發現內在的聲音」,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是「找到自己內在的聲音」,二是「激勵他人尋找內在聲音」。這就像一張路線圖,讓組織裏任何人都能達成最大的成就,發揮最大影響力,成為不可或缺的貢獻者,並激勵團隊或夥伴做同樣的事情。本書因此分為這兩大部分,作進一步的探討。

找到自己內在的聲音生活中有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是第八個習慣的簡單大綱:「找到自己內在的聲音」,以及「激勵他人尋找內在聲音」。這種畫着兩條路的圖將出現在後續每章的開始,每個新版本的路線圖都強調了該章的重點。這樣你就能清楚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你以前走過的路(學過的部分),以及你將走向何方(即將學習什麼)。

無論男女老少、有錢還是貧窮,每個人都在以下兩條路中抉擇:一是通往平庸、寬廣而易行的大路,另一條則是通往卓越和意義的道路。

這兩個目的地有着天壤之別。通往平庸的路束縛了人類的潛能;通往卓越的路則釋放人類的潛能,並將之轉化為現實。通往平庸的路是生活中的捷徑和「權宜之計」;通往卓越的路則是由內而外、逐漸成長的過程。通往平庸的人,所貫徹的「文化軟體」(cultural software)是利己主義、放縱、貧乏、比較、競爭和受害者心理;通往卓越的人則超越了消極文化的影響,選擇成為自己生活的創造性力量。

「內在的聲音」就是通往卓越的道路。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會找到自己的心聲,並激勵他人去尋找,其他的人卻永遠不會。

靈魂對意義的追求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活得卓越而有所貢獻,過着真正重要、有所作為的生活。

我曾經訪問一位軍事基地的指揮官,他滿懷熱情,承諾要在組織內掀起重大的文化改革。他服役30多年,官拜上校,而且即將退休。他在基地內進行了幾個月的教學和培訓之後,決定留任。我問他為什麼打算留下來,因為這是一個重大的行動,他需要抵抗昏庸懶散、缺乏信任、無所事事的傳統勢力,逆流而上。我甚至跟他說:「你實在可以放鬆一下,準備光榮退休。」

他變得很嚴肅,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告訴我一段很私人也很神聖的經歷。他的父親最近剛去世,臨終前對他說:「孩子,別像我一樣。我對你和你母親都做得不好。我從未真正有所作為。答應我,你不會像我這樣生活。」

上校把這些話看作父親所留下的最重要的禮物和遺產。當下那一刻,他決定在生活中有所作為。他本來打算退休,事實上還私心希望繼任者的表現不如自己,當他有所頓悟之後,決心建立持續有效的領導原則,做改革的催生者,而且要讓繼任者做得比他更加成功。他努力把這些領導原則在組織的系統結構中制度化,並傳承下去。

他還告訴我,直到與父親訣別那一刻之前,他一直選擇容易走的路,選擇過平庸的生活。因為父親的一番話,他前所未有的下定決心過卓越的生活,過真正有所貢獻的生活,也就是確實有所作為的生活。

每個人都能下定決心放棄平庸,在家裏、在社區或在工作中活出卓越。無論環境如何,我們都能做出這種選擇,把卓越表現在各個層面──選擇面臨絕症時仍保持信心;讓某個孩子的生活從此改變,讓他擁有價值和潛力的觀念;選擇成為某個機構內改革的催生者;成為社會某個宏偉事業的發起者……。

每一個人都擁有決定過卓越生活的力量,無論在通往平庸的路上走了多遠,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轉換跑道,永不嫌晚。一旦你找到了內在的聲音,擴展影響力、增加貢獻,等於也激勵了他人去尋找他們的聲音。「激勵」(inspire)一詞源自拉丁文inspirare,意思是「把生命注入他者」。當你認可、尊重他人,設法讓他人能在身體、心智、情感和心靈等四個層面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此,他人潛在的天賦、熱情、創造性、才能和內在動力,就獲得了釋放。

唯有大多數員工和團隊成員表達了自己的心聲,組織才能獲得更高層次的成就,在創新、提高生產率、開拓市場和領導社會潮流上取得突破。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3%80%8A%E8%88%87%E6%88%90%E5%8A%9F%E6%9C%89%E7%B4%84%E3%80%8B%E5%BE%8C%E7%9A%84%E7%AC%AC%E5%85%AB%E5%80%8B%E7%BF%92%E6%85%A3/

Wednesday 9 January 2019

醒覺,其實是跳出人類的特質

■ 楊定一
過去業力很重的人,透過解脫,往往會加倍的慈悲,而更能包容、容納、原諒別人,不會用同一套標準去判斷別人。反過來,很多認為自己清清白白,而可以去定別人的罪的人,無論修行多久,最後還是要做一個大的反省。
這種道德上的評斷,不光是制約別人,最可惜的是還不斷地制約自己。我發現,我們修行越久,道德的是非判斷也更是堅固,反而越難跳脫這些觀念的限制。
我才會說,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對你有什麼判斷。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真實找回來。最多只是活出真實的你、活出誠懇的你,一切也就消失了。你認為的罪,也就全部都洗清了。
更不用說,什麼是罪人?什麼是罪?定罪的人,又在哪裡?
我接觸過許多人,都希望透過修行得到改善。也許是從生病變得健康,生活的條件可以好轉,家庭關係變得和諧,可以找到陪伴一生的伴侶,工作可以順利,不用為物質煩惱,可以找到人生的目的——讓命變得更順。

這本身就反映了對真實的不理解,才會有這種期待。

就好像一個人在作夢,夢到自己快溺死了,在夢中希望有艘船來救他。卻不知道淹他的水、救他的船、快被淹死的自己都只是夢的一部份。

對人生,無論期待修行得到什麼結果,還是夢。

修行是夢。可以得到的結果,也是夢。

這種期待,既不了解真實,也根本不了解——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業力的組合,就是要符合業力的運作。然而,業力有它自己的週轉,非要完成它自己不可。任何時候,我們最多只能體會到週轉的一小部份。

我們有限的感官以及念頭,透過每個瞬間所能體會到的,是不成比例的小。我曾經比喻過,就像從鑰匙孔往外看,只能看到一小部份。或像舞廳裡投射燈打出來的光,也只是照亮一小個角落。或像絞碎機的強力馬達在轉,我們看到的,最多是絞出來的一點碎屑。

有這個身體、這個命,是數不完的條件所組合的。是因為我們承認時-空,局限到時-空,而有業力。時-空和業力才更分不開。

其實,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等同於時-空、肉體、身心,也就沒有業力好談的。一個人即使解脫,只要落在身心,也就自然有業力。

假如我們知道這扭轉的力量(業力)多大,就會知道——抵抗業力,一點用都沒有。

我們落入這個時-空,最多只能順著它走。所以,我才會談臣服——面對瞬間的一切,讓它輾過去、壓過去、扭過去,不去反彈,不去抵抗它,反而這個力量會消散。

我們反彈,雖然是想抵銷它的作用力,卻反而承認了它是真的,而不斷地增加它的扭力。於是,這業力還會再來,讓我們一次次地痛心。

修行,其實不是要成為一個好人、偉大的人、有用的人、有名望的人。

剛好相反,要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人。

甚至,連什麼都不是的人都不是。

過去人類的價值觀念,想像得到的,都是制約,都是限制,都是業力的組合。

所以,要解脫,要從人類的特質走出來。

要從人類的特質走出來,要看穿——任何人類的特質,都是我們透過過去的制約所累積下來的,跟一體根本不相關。

所謂人類的特質,反而是我們的束縛。

對任何人類的特質再也不在意,不再追求,不再把自己等同於種種人類的價值,一個人反而自然會感恩、自然會包容。對眼前樣樣的發生,知道都是剛剛好,剛好是自己需要面對的。

不需要再額外去加一個好壞的標籤。表面上再怎麼困難或不好,心裡也知道是剛剛好。表面上再怎麼好,也是如此。對好、壞再也不用反彈。

有意思的是,一個人醒覺過來,生命確實會徹底轉變。只是轉變的內容和方向和我們一般人想的完全不一樣。因為他接下來對物質和人間的轉變再也不重視了。所以,這個外在的世界(人生)最多是充分反映他內心的平靜。周邊的人看他,也就感覺到有一個徹底的變化。

但是,對這個修行者,沒有變化好談,沒有承受變化的人好主張,更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麼轉變。

他已經老早與生命合一了。

他不再是一個要有作為的人,最多只是活出他自己。這時候,他這一生所帶來的業力其實沒有消失,但再也跟他不相關。

他只是放鬆地讓業力完成它自己。

這與人類或動物最原始的狀態的不同在於,他完全可以自己作主。隨時可以拿頭腦當作工具,用完了也就挪開。同時,可以把生命簡化到最原始、最單純的狀態。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761317&page=1

Thursday 3 January 2019

無畏施,施無畏

■ 聖嚴法師

布施波羅蜜 愈施愈有福

布施是六度之首,也是培福增慧的基礎,多行布施,練習從有相布施到無相布施,從財施、無畏施到法施,體會奉獻的快樂,以及盼眾生皆離苦的願心。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也有六度修行的項目,但是到了大乘經典《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時,講得更為詳細。

布施的意義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

(一)《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

(二)《大智度論》卷十四云:「財施、法施、無畏施,以三施對治慳貪,除卻貧窮。」

(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云:「淨施──不為世間名利福報,但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行布施。」

(四)《菩薩善戒經》卷一云:「筆施、墨施──用助人寫經。經施──刊造經版。說法施──說法度眾。」

(五)《賢愚經諸經集》卷四云:「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施飢餓者;施知法人。」

(六)《俱舍論》卷十八云:「施客人,羈旅他鄉;施旅行人;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隨其所應而施衣食。」

(七)《俱舍論》卷十八又云:「有漏世間法: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遇到救災厄,欲其靜息而行布施;報恩施──昔得彼施,再還施彼;求報施──先施與人,再求返報;習先施──習於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希求生於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無漏世出世法:為莊嚴心施──為資助禪定瑜伽,為得涅槃上義而行布施。」

有所求,無所有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感到歡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有目的,可能為了還債、投資等種種理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說,我虧欠了某人,但是他不要我還或是報答,我只有拿一些錢或東西,送到教堂、寺院、慈善機構,這樣的布施,是因為覺得欠了人家的情,想辦法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牽掛。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問她需要什麼東西來感謝回報她時,他太太卻說﹕「送我最好的東西,就是參加聖嚴師父的禪七。」這位演員真的來了。禪七結束後,我問他為什麼來禪七,他說:「還債的!」竟然也有這樣的布施,但是這種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第二種是現在布施,希望在年紀大一點時,人家來回報他、感謝他;第三種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希望在這一生布施之後,有財產存在天國裡,等著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專門拿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好多了。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三輪體空」的觀想﹕「沒有東西可布施,沒有接受布施的人,沒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與無相、無為相應,即為解脫道,布施與菩提心相應,即為菩薩道。布施行在自利來說,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來說,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現代的人應當多行布施。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25期)

Wednesday 2 January 2019

感恩病

■ 陳克華

今日台灣佛教「市場」龐大,三步一宮廟,十步一道場,姑且不論供的什麼佛,最起碼人人嘴裡都裝了一隻廣長舌,變得好有言語。所謂:佛言佛語,佛里佛氣,竟成了台灣「佛教徒」一個特色,常常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不是説是末法時期嗎?你看看佛法興盛成這樣?

除了「菩薩會懲罰你」,最普遍掛在佛教徒嘴邊的,也是最好用的,是「感恩」。

人潮擁擠要旁人讓路是感恩,電梯人滿硬要擠進來,也還是感恩。日本佛師曾出書直指現代人普遍患了一個病,叫:「感恩病」。嘴裡事事說感激,處處雙手合十說感恩,謝天謝地謝自然,謝佛謝僧謝鬼神--但翻遍佛經,竟然看不到一句佛曾經如此教導,當然更沒有這一項「口口聲聲感恩法門」。

為什麼「感恩」?有事沒事都要感恩?說穿了,不過是我說感恩代表我修得好。背後其實是隱藏的我慢。廿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很早便發現宗教和「精神官能症」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他甚至直言:廿世紀宗教是精神官能症者的宗教。讀宗薩仁波切寫的書,竟然也發現他對佛教廣為流傳的後果不持樂觀的態度,他說他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全世界人類皆成了佛教徒,會是什麼模様?但可以肯定的,不會是個更好的世界。

而現在台灣,卻就有些「夢魘成真」的味道。因為「彷彿一覺醒來,身邊人人智慧箴言朗朗上口,信手拈來機鋒處處,有如大師開示般圓融無礙:公車沒搭上是「錯失因緣」,考場失利是「逆増上緣」,受人欺負是「遇到冤親債主」,人謀不臧事業失敗是「前世因果」,占到了別人的便宜是「活該他上輩子欠我的」。大難不死是「神佛保佑」,有人死在你旁邊卻是「因果前定,絲毫不爽」;滿心雜念是「煩惱即菩提」,毫無精進是「業障現前」,喜好吃喝放縱口慾卻是「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別人道場興盛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自己道場沒落則是「正法不興,眾生愚癡」,法師身體不好,得了癌症更是「大慈大悲,揹了我太多業障」--真叫人懷疑,這時代還真的需要佛的教導嗎?簡直個個都是舌頭燒不爛的大菩薩了。

同時還有圍繞著「佛教/印度教/新時代」大概念的,不說宗教信仰的諸多「類身心靈」課程,僻靜工作坊,老師們高度競爭,網路上處處招生:奧修靜心,靈氣療癒,密教修持,拙火明點,內觀禪定,瑜珈氣功,合一賽斯,轉世古魯,回溯淨心,靈魂密碼,花精花語,外加催眠治療,前世今生。簡直是眼花繚亂,應有盡有,不但任君挑選,而且還包君滿意。

單單看出版市場被放在「身心靈/宗教/新時代/勵志心理」的書,有多紅火暢旺,琳琅滿目,就知道這是門多好的生意--光書就已火成這樣,遑論「開道場、聚信眾」了!?--更叫人不禁懷疑,所謂修行,是不是就有如修理水管或做一道沙拉這麼簡單,買本書步驟一二三,看看照作就會?現在書出版不都強調有SOP嗎?有know how 才是王道!

而在鬼神仙佛密度如此之高的台灣,理應靈恩普照,福德滿溢,人心平和,風調雨順 ,靈山聖水,福地洞天。有信徒在廚房裡不小心殺死了一隻蟑螂,便要向諸佛菩薩懺悔個老半天,而出門開車和對方小擦撞,卻可以和對方三年五載上法庭纏訟,非告死對方取得鉅額賠償不可。另一個例子是騎腳踏車互撞跌例擦傷,淺淺皮肉傷,索賠也很乾脆,卅萬將近是人家近一年的薪水。一旦牽扯到錢,慈悲喜捨只是個屁!

還有常年吃素的,只要是遇見非我族類,便遮囗摒息,滿臉嫌惡:「你們吃肉的人,身上都有一股臭味!你們自己難道都聞不到?動物屍體臨死前的痛苦怨恨會分泌出許多毒素,這些都被你吃進肚子裡了,你知道嗎?你不生病才怪!」同時是一臉我上天堂你活該下地獄的正氣凜然。吃素吃成了意識型態,而意識形態者的特色是:永遠都要給你一套理論。這,是佛教徒吃素的初衷?

更何況原始佛教徒(包括佛陀本人)根本也不吃素。

而個個道場通常還個個有他獨特的「道場文化」,有些還真令人傻眼,比布施,比功德,比誰對上師比較好,比上師對誰比較好,對誰比較偏心,佛門清淨地上演後宮甄環傳。道場號稱道場,但卻凡人所在必有的貪嗔痴,一點也不比其他團體多讓,甚至猶有過之。

菩薩會因為你打死一隻蟑螂而懲罰你?我沒有辦法回答你,但因為貪嗔痴,心會將人生帶往無比的地獄痛苦之火,這卻是千真萬確,無庸置疑。

而這點,要不是我身邊有這麼多感恩感個不完的佛教徒,我還真的不知道。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_content_1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