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July 2019

知识将因恐惧而退化

/ Wan Ji

7月21日,我被安排到马六甲一座清真寺传教演讲。这是榴梿洞葛州议员与该清真寺联合计划已久的活动。这是该清真寺系列讲座,以带出伊斯兰赐福全人类的讯息──伊斯兰是人类救世主,是跨宗教、种族和国家的。

在活动开始前几天,一封带有伊党标志信开始流传──呼吁民众聚集以抗议我的讲座,也有类似内容的海报流传。开始时,我联系并询问主办方──是否要继续有关活动,或把讲座展期算了。主办方坚持要继续进行,我唯有遵从。

在活动进行前,主办方即州议员办事处及清真寺委员会,也得到了马六甲州宗教司局的批准信。马六甲首席部长阿德里也支持我的讲座应如常进行。

当天,我在诚信党友人护送下来到清真寺时,发现约有30名男子手持辱骂我的横幅。到清真寺后,我被安置在一个房间里。当傍晚祈祷时间要开始时,我走出房间准备祈祷。祈祷完后,主办方开始摆设主讲台。这时,那些示威者,一些衣著印有伊党和巫统标志──开始聚合在主讲台。

这时传来吆喝声, 清真寺内一片吵闹。在清真寺内,这些示威者不守礼仪。更糟糕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发出了侮辱人的话语,在夹杂真主万岁的呼声中爆粗。那时,我离他们所包围的讲台不远。一些示威者认识我,一些则不认识。

这场骚动闹了近半个小时后,在警方控制下成功停止。之后,我在清真寺邀请下继续我的讲座。当我开始讲话时,示威者开始后退。大约15分钟后,所有示威者都退到清真寺外。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些行动明显来自伊党。这是因为在活动开始前四天,伊党马六甲州联委会发出了一封正式信函,动员党员到场抗议,以迫使我的讲座被取消。看来伊党对我非常不满。更何况,一个月前我与伊党及一些亲伊党的组织就有一些争议。

暴力不敌论述

首先,我在al-Hijrah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上,批评了大马穆斯林连线(ISMA)主席指控伊斯兰在希盟执政下受威胁的言论。其次,我在同一节目中也批评郑全行博士指控希盟受伊斯兰自由主义影响的言论。第三,我愿意与伊党宗教师理事会主席辩论,针对其发出的必须推翻希盟政府的法规声明。第四,我对伊党署理主席的批评,其声称伊斯兰是禁止公布财产的,我就批评其论述是引用假的圣训。

我在演讲中强调,基于伊斯兰是为了打造良好社会文化,因此有三个要点。首先,我强调穆斯林在维护伊斯兰良好形象的重要性。其次,伊斯兰王朝──安达鲁西亚(Andalusia)的毁灭历史,是因穆斯林无法尊重不同的看法。第三,需从先知教义中看待伊斯兰,而非仅从马来社会诠释来理解。

在我看来,如果讨论和交流的文化能融合在穆斯林社会,伊斯兰就能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这是因为暴力无法与论述对抗。在人类历史上,真理从来就不曾因为暴力而确立。

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实践中,先知与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分歧,是通过说理来解决。《可兰经》曾指先知与来自麦地那一个基督教派的12神职人员辩论有关耶稣的课题──即耶稣是否是神,或者只是如穆罕默德般,是众多先知之一。

在阿拔斯王朝,当穆斯林社会对不同的意见勇于辩论时,我们发现伊斯兰知识受到极高的推崇。其结果是诞生了令穆斯林引以为荣的伟大人物,例如带动医学领域发展的伊本西那(Ibn Sina);天文学的卡拉里米(al-Khawarizmi);音乐领域的法拉比(al-Farabi)等等。

对抗权力塑造的恐惧

同样,我们也会发现伊斯兰知识倒退时,就是当知识被权力所限制,并打造出恐惧文化,如指控他人偏离教义、异教徒及叛教者。这可从先知逝世初期的卡瓦里教派(Khawarij)实践中反映出来。结果,这时期伊斯兰发展缓慢,而更多是战争及流血。

总结而言,在欧洲启蒙运动前,教会拥有庞大的权力。他们阻止有违他们思维的知识传播。他们不仅使用权力,也制造恐惧,结果欧洲陷入黑暗时代。对抗这些权力及恐惧文化是如此的强烈。当反抗者成功后,欧洲文明也日益强盛起来。最终,我们看到如今的英语社会被视为知识社会。这是我们要打造知识文明应努力学习的方向。

原文:《Ilmu terbantut kerana ketakutan》

万吉(Wan Ji Wan Hussin):80后,毕业于埃及Al-Azhar大学,在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在是博士学位候选人。著作有《Aku bukan kafir》、《Kesederhanaan Nik Abdul Aziz》等。曾出任槟城首长资讯官,目前为大同工作室学术主任。

Friday 26 July 2019

你是真的生氣,還是為了掩飾擔心、嫉妒和自卑

/ 胡展誥

生氣是一張面具,戴上它,你可以擁有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去面對自己的脆弱與痛苦。

哀傷治療大師庫伯勒.羅絲(Kübler-Ross,1926-2004)曾在《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Life Lessons)一書中提到,生氣往往只是一種表層的情緒,在這個情緒底下,其實還有許多沒有被辨識出來的情緒。這些沒有被清楚辨識的情緒,就這麼在我們的內心醞釀、攪和、衝撞,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影響我們的理性判斷。

生活中讓我們一開始感到生氣,接著卻又使我們為自己的憤怒感到困惑的例子,多到無法細數,其中像是:

・與親戚或朋友相約碰面,對方卻遲到時

我們會生氣:「拜託,居然遲到!會不會太沒品了?」但仔細想想,會發現自己的情緒不只是生氣這麼簡單,這裡頭其實還包括像是擔心對方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意外,或害怕對方是因為不重視我們自己才故意遲到等情緒。

・與老師討論孩子的事情,或到公家機關申辦事務,卻不如預期順利時

我們會格外生氣,可能是因為在我們心裡,已預設了這些人是公家機關的員工,缺乏為民服務的熱忱、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會指責我們。於是,為了避免被拒絕、潑冷水,便採取先發制人的態度,例如預先想好許多證明自己沒錯的理由,或是更凶悍的表達方式。

・重要他人沒能確切理解我們所說的話時


我們會莫名地惱怒。這很特別,當別人聽不清楚我們說的話時,通常只需再說一次,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想法就好了,這實在不是什麼值得生氣的事情。但是,對於重要他人無法聽清楚我們講的話,常常會讓我們很快地連結到對方「不專心聽我說話」、「不理解我」,乃至於推導至可怕的結論:你不愛我。

遇到類似上述的情境,經過一番冷靜後,問問自己:我到底在氣什麼?剛剛真的有需要如此生氣嗎?我當下選擇生氣的目的是什麼?生氣真的可以達到我要的目的、滿足我的需求嗎?如果不行,為什麼我們會像自動化般跑出生氣的情緒?如果生氣可以滿足我們的某些需求,是不是也讓我們同時失去了什麼?

你可能會發現,其實剛剛也沒有必要發這麼大的脾氣。最糟糕的是,生了這場氣,原本想說的話不但沒有說清楚,還破壞了關係或氣氛,得鼓起勇氣去為自己剛剛的行為解釋或道歉。

“生氣往往只是一種表層的情緒。在生氣的外衣底下,包裹的其實是各式各樣更深層的負向情緒,像是難過、失落、害怕、挫折、擔心、焦慮等等。”

生氣背後暗藏的情緒

看過上方的例子,不難發現生氣往往只是一種表層的情緒。在生氣的外衣底下,包裹的其實是各式各樣更深層的負向情緒,像是難過、失落、害怕、挫折、擔心、焦慮等等。而這裡所說的「負向」情緒,不代表它就是不好或有錯的。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是因為上述這些情緒經常讓人感覺不舒服,因此在情緒的歸類方面,我們會習慣把它們歸納成「負向」的情緒。

重點來了,既然情緒的種類不計其數,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指派生氣登場?我相信,人們做的每件事情大多朝「主觀上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前進;既然如此,我們總是選擇生氣,應該也代表有某種「好處」會伴隨生氣而來。

然而,那樣的生氣只是一種用來掩飾真實自我的面具,無法替代內在最真實的情緒。

覺察——解放被文化禁錮的情緒

我很喜歡動畫《航海王》(One Piece)的主角魯夫,在他身上,我們不但能看到傳統文化所期待的,男性該有的堅毅和勇敢,同時也有真誠的特質:會因為挫折或分離而難過大哭;因為成功而開懷大笑;也會因為同伴被欺負而憤怒。雖然他表達情緒的方式總是很誇張,但至少能健康地表達自己當下的真實情緒,也不會將其他脆弱的情緒偽裝成生氣。

我常覺得,我們的環境對於情緒的規範是嚴格且不友善的,它逼著我們不得不戴上面具,從此壓抑內在的情感。我們因為拒絕真實的情緒而免於被環境懲罰,卻也因為得到環境的認可,而親手遺棄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被壓抑、被禁止表達的情緒,並不會因為我們用生氣去掩飾就煙消雲散。原本該要表達的悲傷、難過、挫折、害怕、擔心,少了眼淚、少了怒吼,可能會讓人以為自己把情緒控制得很好,但這些滿載的能量卻會轉化成其他形式壓迫我們,最終演變成身體與心理的各種症狀。

既然壓抑情緒很可能帶來負向的效果,而環境又不允許我們如實表達大部分的情緒,到底該怎麼辦?

改變現狀的第一步,永遠是從「覺察」開始:覺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生氣的面具,覺察這個面具底下的自己正在經歷怎樣的情緒,甚至覺察自己不敢把這些情緒表達出來,是在害怕什麼、擔心什麼?光是這樣的覺察,就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辨識自己的狀態。

情緒覺察

1. 人們做的每件事都是朝對自己主觀有利的方向前進。既然總是選擇生氣,就代表有某種「好處」會伴隨著生氣而來。

2. 因為表達自己真正的情緒得提心吊膽會被嘲笑、批評,甚至丟了工作,所以選擇較輕鬆的方式——生氣。然而,生氣只是用來掩飾真實自我的面具,無法替代內在最真實的情緒。

3. 一旦能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正在用什麼方式因應情緒,就更有能力決定是否要繼續使用舊有的因應方式,或者,找尋更多元的方法來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83633

Tuesday 23 July 2019

壞男人的誘惑

/ 林沛理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已故美國民權領袖)和約翰甘乃迪(John Kennedy ,又譯肯尼迪,前美國總統)皆在歷史留名,深受世人敬重。他們的另一共通點是都好女色。一如他的後輩、第四十二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甘乃迪都是「連續作案的通姦者」(serial adulterers ),情人和情婦無數。至於孫中山,除了元配、側室和正室,在日本還有比他年輕數十年的妻子和情人。金博士是很多人心中的現代聖者,他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傳誦千古,但他到處留情,對妻子不忠,是個相信「多元之愛」(polyamory )的「性違法者」(sexual transgressor)。早前,英國雜誌《立場》(Standpoint)發表文章,指他曾經涉及一宗強姦案,雖然不是犯事者,卻有教唆之嫌。

世上也許沒有不吃魚的貓,但貓的「捕魚能力」各有不同。莎士比亞在《如你所願》(As You Like It)的名句:「世界是個大舞台……男人一生要扮演多個角色」(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在男人一生要扮演的多個角色之中,「誘惑者」(the seducer)這個角色至為關鍵。這個角色演得不成功,男人即使在其他方面有成就,也難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或至少是所謂「未夠成功人士」(underachiever)。

人一生下來就需要被愛,這是造物者對人類的祝福,也是詛咒。一個男人,不管他多自大或者多自卑,多麼反社會甚至討厭人類,他還是需要女人。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Hell is other people)。問題是即使他人是地獄,我們仍然需要他們。

性不是一個人人機會平等的遊戲(an equal-opportunity game)。有些人很有性的吸引力,在性愛的自由市場上縱橫馳騁、予取予攜。這類人往往會被社會標籤為「性捕食者」(sexual predator)。可是,對於某些男人來說,試圖解決性需要是嚴峻的考驗,甚或痛苦的折磨。他們之中較勇敢的,會不斷遭人拒絕;怕失敗的,就只能與其「無人認領、無人索取的肉體」(unclaimed body)顧影自憐。

精神分析學鼻祖佛洛依德深信,性慾和性衝動(sex drive)是人類最重要的驅動力。的確,你只要睜開眼睛,就會發現性——更甚於錢——使世界的輪子轉動(Sex, more than money,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人類的制度、生活和文化,從婚姻、社交到時裝和廣告;電影電視到流行音樂;政治鬥爭到報紙雜誌的內容,無一不與性息息相關。誘惑者的魅力難以抗拒,中外古今很多偉大的文學和藝術作品,講的都是他們的故事。

唐璜(Don Juan)是虛構人物,但對他歌功頌德、使他名傳後世的大詩人拜倫(Lord Byron)本身卻是如假包換的「大誘惑者」,據說一生之中被他「成功勾引」的女人以百計。史上第一個電影明星是華倫天奴(Rudolf Valentino),這個三十一歲就英年早逝的意大利演員不怎樣懂得演戲,卻以「拉丁情人」的姿態俘虜遍布世界的女影迷。他猝死的消息傳出,群眾上街暴動,影迷自殘自殺;學者開始將「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當成一個社會和文化現象來研究。

近代中國文學史上對誘惑者最傳神的描述,來自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傾城之戀》。這篇小說證明了祖師奶奶深懂誘惑之道(the art of seduction),雖然最後她還是敗在世界級的誘惑者胡蘭成手上。《傾城之戀》的范柳原有「魔鬼般的迷惑力」(devilish charm):他跟白流蘇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性的機鋒和暗示,例如他說白流蘇是「醫他的藥」(但他想著的,其實是他要進入白流蘇的身體);又叫她在沒有人的時候,解開衣領上的鈕子,看看自己頸子有沒有起皺紋。

可是要做第一流的誘惑者,令女人無法招架,單靠巧言令色和玉樹臨風是不足夠的,還要在適當時候表現出一種「令人心痛的真誠和坦率」(heart-breaking sincerity)。《傾城之戀》裏,玩世不恭的范柳原說過很多口不對心的話,但當他對白流蘇說:「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即使最鐵石心腸的讀者,也會有一絲感動吧。

被了解,跟被愛一樣,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男人對女人說這樣的話,其實就是示愛,卻無需負隨示愛而來的責任,真高手也!■

林沛理,評論家,曾任牛津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現為智庫及顧問公司負責人。
perrylam@yahoo.com


http://www.yzzk.com/cfm/blogger3.cfm?id=1563421104064&author=%E6%9E%97%E6%B2%9B%E7%90%86

Friday 19 July 2019

個人業報個人消

■ 聖嚴法師

我常常想,現在這個社會真是不可思議,什麼事都講究快速,連修行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以為找到一位大師,有一套祕方,就可以立即成佛。那有這麼便宜的事呢?

當然,也不能怪大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在《楞嚴經》裡面,也看到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在佛前懺悔說,他以為跟在佛陀身邊,佛陀就會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賜給他解脫生死的智慧。結果到頭來,佛陀還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指點他解脫之道,讓他自己找到清淨的智慧心,靠自己的覺悟來了脫生死。

所謂「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業報個人消」。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生死煩惱,都要靠自己從修行中獲得解脫,即使親如父母兄弟,也不能代替;就像吃飯一樣,自己吃,自己飽,誰也不能幫誰吃飯。不過,大家也許要質疑了,我們常說做功德迴向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豈不矛盾?其實不矛盾,比方說家屬過世了,我們幫他助念,那是因為亡者的神識還在,我們念佛,他聽見了,也跟著我們一起念佛,所以對他有幫助。

也有人因為親友遭到困厄,希望幫他消業,就去拜懺,這有用嗎?當然有用。不過要當事人願意相信,功效才大,否則,效力是很小很小的。當然,拜懺之所以有效,並不是說我們懺悔了,自己的果報、罪業,就可以推給佛菩薩而一筆勾銷。佛菩薩是無法代人受報的,只能幫我們做擔保,保證我們積欠的債務將來會慢慢償還,讓我們先暫時渡過難關,眼前不那麼痛苦。

我們還聽過「一子出家,九族超生」的說法。其實,還是指出家之後,可以用種種方式超度祖先,請他們一起來聽聞佛法,參加共修活動,因而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到忉利天為母親的亡靈說法,也回到王宮為父親說法,使他們得到解脫。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神通廣大,尚且不能代父母消除業障,只能引導父母修行,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所以,我們無法代任何人受報,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們受報。我們得靠自己一步一腳印,點點滴滴的努力,在生活中修行,才最可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很多人求速成,以為修行也可以走捷徑,難怪越來越多自封為老師的人,自稱能幫人家開悟,在很短的時間內幫人家達到成佛的目的。如果以正信的佛法來說,那準是自欺欺人,可別上當啊!

(摘錄自《人行道》)

Thursday 18 July 2019

變與不變

■ 聖嚴法師

《楞嚴經》裡有一則關於波斯匿王的故事。波斯匿王六十二歲的時候,和佛陀談起「老」的問題,並問是否有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他說:「我不只是一年一年地變老,甚至每月、每天、每秒都在變老。」佛陀問他:「你已經看到了『無常』,可是你看到『常』了嗎?」波斯匿王不知如何回答,於是佛陀又問:「你看過恆河的水嗎?你三歲時看的水和現在有什麼差別?」波斯匿王回答說,那時的水和現在沒有什麼不同,佛陀便說:「所有外在的現象都不停地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本身。」

我們一直處於逐漸衰老的過程中,只是平常沒有察覺而已。從十歲到二十歲有許多變化,從二十歲到三十歲也有許多變化,一直不斷變化。當我們最後成為老人時,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度過這麼多的人生階段。人一生最痛苦的時刻,大概有兩種情況,一個是與相愛的人生離,一個則是死別。生離比死別更令人傷痛,因為人死了,已經不能再做什麼;通常在歷經了最初的痛苦時刻後,大概都能體會,再哀傷下去也沒有什麼用。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人感到很痛苦。

變,是唯一的不變

大多數的人害怕死亡,對死後是否還有生命感到懷疑。即使相信有來生的人,也不免對死亡感到苦惱,因為他們不確定是否能和所愛的人重聚。中國著名小說《紅樓夢》的主角林黛玉,因為看到桃花在最美時凋落,而聯想到人生不也是如此,也可能在最巔峰的時刻就離開人間了。她為花朵的凋零而哭泣,並埋葬了它們;同時也想到自己死時,又會是誰來埋葬呢?她因此體會到,人生不過是生離與死別罷了。

有關無常這一個主題,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寫過一首詩,詩名為〈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紅樓夢》中,少女心中的悲傷與詩人所感悟的,兩者的差別是在於前者只看到了事物的衰敗和無常,而詩人卻體會到不斷更新、自然界循環的世間相。詩人雖然看到了凋謝,但同時也看到了繁榮。他講的是道家的思想,不過由於談到了因緣,所以也是佛教的思想。所有事物的聚合,皆因過去的因緣不斷地聚散所致。「有」中必有「空」,「空」中也一定有「有」。詩人並沒有因為無常而憂愁,只是覺察到了世間變化。

《楞嚴經》提到,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之中,有什麼不會變呢?波斯匿王所堅信不變的水,只是名稱上沒有改變;今天從恆河取回來的水,絕對與波斯匿王當時所看到的不同。有些哲學家和神學家也許會爭論說,宇宙中還是有一些恆常不變的物質,或者是有一個偉大的存在,譬如神或上帝,不過這都不是佛陀的體悟。佛陀告訴我們,萬物皆有不變的佛性。佛性是恆常的,並且不在現象之外;它沒有基本的物質體,也不是一個名為神的外在實體。
唐朝崔護也做了一首詩〈題都城南莊〉,內容為: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說的是,有一年桃花盛開了,帶給詩人莫大的快樂,隔了一年,桃花依舊,但人事已非,卻給詩人帶來了悲傷。這首詩真正要說的是,雖然大自然沒有改變,但是人的感受改變了。

我們要知道,煩惱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自然界總是一直變化,不斷地生滅。如果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為某些東西出現或存在而高興,也不會因為某些東西消逝而懊惱。我們不會因為獲得某樣好東西而興奮,也不會因為失去它而沮喪。

有一次我在東京,和朋友們約好了一起搭火車。這火車是按照相同的路線一直在城市中環繞。當我來到火車站時,其中一個朋友還沒有到。有人就提議不要等了,繼續我們的行程,但是另一個人反對說:「萬一他坐過站了呢?」我回答說:「沒關係,這火車會一再地來回環繞。」

一旦發生變化,我們真的無法預料事情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無法明確地預知未來。但是有一個可以確定的原則是:現在與我們有關的,未來也會與我們有關。也許大家都曾有過一種經驗,明明才剛剛碰到的人,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因為過去世就認識這個人,可能他曾經是家人,也可能是親密的朋友。

不違因果法則

有些人在遇到惡劣處境時,總是想盡辦法逃開。臺灣有位藝術家,覺得臺灣不安全,所以移民去了美國,可是沒有多久,卻在佛羅里達州車禍身亡。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算命,結果被算出會溺水而死。他為了安全,所以便留在家裡。三天後,卻在洗臉時死了。像這樣難以置信的事的確會發生,如果你命中註定會遇到,終將會遇到。不變之中含著變,如果那個被算出會溺死的人,在那幾天外出,也許真的會淹死在河裡或湖裡。可是他的情況,卻是死在家中。

因經常在變,果也經常在變;可是因果的法則不變,它是恆常不變的。事物持續地在生滅,可是對一個還沒有開悟的人來說,恆常不變的只有這個「死亡」。凡夫的煩惱,來自於對變與不變的不了解。人不但生理在變,心理同時也在變。一個人也許生來貧窮,但是最後卻發達了;也可能是開始時富裕,卻以窮困告終。沒受教育的人可以成為博學多聞的人,低劣的品格也可以轉化為優秀的品格。我們一直處於變化的狀態中,如果沒有變得更好,那就是變得更糟。而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的佛性。即使是最壞的人,到頭來也會求懺悔;只是當時在個性的驅使下,做了那些不好的行為。

大部分的人對來生抱有期望,雖然不能完全肯定有來生,卻仍然懷抱期望。他們以為來生的變化,不過是換上了一張新面孔,原有的好處仍然存在,這是自私的心態,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完全解脫的人是不被變化所困擾,你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他們的身體,也沒有一個地方他們一定在或不在。他們無處不在,沒有固定的地點。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自在。

(本文摘自《禪 在哪裡:聖嚴法師西方禪修指導2》)

Thursday 11 July 2019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学习的生命功课

Toy Story 4 观后感(剧透,慎入。)

1。
Gabby 的生命功课:人生要为自己主动争取,可能还是不会有好结果,不过至少对自己的生命不留下遗憾。At least, you tried.

2。
Buzz 的生命功课:看似生命早就给了你很多限制,从误以为自己不是玩具,到现在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生命依然充满很多可能性。

哪怕内在声音听起来有多么的荒谬,只有你知道那内在声音会带给你惊喜、成长、还有那会跳动的生命!Listen to your inner voice.

3。
Woody 的生命功课:忠诚于主人一辈子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当一天主人不再需要你,他也没有说要遗弃你。可是你知道,你的地位早就名存实亡。

请你不要赖死不走,生命下一个章节其实很早就等着你,而且你学不会的功课,通常会在下一个角落,再一次出现,等着你再做决定。let’s remake your decision! Free yourself!

4。
Bo 的生命功课:Bo 的内在资源是众多角色里头最丰富的。从娇滴滴到独立自主,这24年,Bo的变化最大、经历灾难也最多。

Bo 多年前早就被遗弃,可是,受灾并不等于受创。被主人遗弃的生命,确实外面的世界是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有自主权、自由、独立的她,其实也渴望被爱。她也希望 Woody 爱她,不过她知道自由意志是比占有是更可贵的。

接纳对方、接纳自己、接纳局限,Bo 这个生命很可贵。

5。
Forky 的功课:他特别自卑,即便它已坐上了主人的宝座,地位极高,他依然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人不相信自己值得美好,基本上是自己在摧毁自己。做个垃圾,是很舒服的。不过问题是你不是垃圾,你是有生命的,你值得拥有更多的美好。

我说完了。以下是我自己的反思。你都可以skip 掉了。

6。
我学懂了自己的生命功课吗?

我和朋友说我最近生命功课就是看懂谁真谁假。人性有真也有假。慈悲也如此,有真伪之分。我希望我有一天看见伪善时,能心平气和地转身离开。Listen to my inner voice and let’s remake the decision and free myself.

7。
谁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是谁的玩具?

我觉得人生里有很多主人,那些在“玩弄”着我们生命的人事物都是“主人”。那些让我们失去自主权、失去独立思考的事物都是“主人”。

8。
我们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己的玩具?

看来比较难。因为人无法绝对自由,人最多也只能找到一个空间给自己喘息一下。那里头有那么一刹那的自由。我们只要群体起居,很难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己的玩具。我们如果能不成为“玩弄”别人、而成为别人的“主人”,能有这份省思,我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9。
如果 Woody 的主人 Bonnie是很爱很爱 Woody,Woody 会放开主人,去爱 Bo 吗?他会放下忠诚,去选择自由吗?

我觉得不会。Woody一生给自己设定好的生命意义就是要为主人服务。所以生命很残酷,不是我们要抛弃美好,是因为美好已不复再。

10。
我们在编织着生命,生命也在编织着我们。我们在解决着问题,问题也在解决着我们。我们是有自己生命功课的“玩具”、也是给别人制造生命功课的“主人”。

这就是我们。

11。
Toy Story 4 很 deep。我看到很感动,最后几幕一直在流眼泪。(流眼泪真的不是新鲜事,所以不要太多着墨。)

况且配音员都老了,能再有整整齐齐的 Toy Story 5 吗?I wonder........

我的眼泪不停流下是因为我很珍惜当下活着而能看见这么珍贵的生命电影。

这是一部看似给孩子看,却是给我们成年人的童话电影:Toy Story。

你们要是可以读到这里,你们很厉害。谢谢你们,祝福你们。我也顺便谢谢自己、祝福自己。

/ 以量/11/07/2019

Friday 5 July 2019

有些话只是对某些人而说

30年前听继程法师讲《心经》,结束前他以四悉檀(是指佛说法的四种范畴)来判摄这部经文。

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不变的真义,是第一义悉檀。从“是故空中无色”到“无智亦无得”是对治悉檀,以否定世俗的知见来对治我们的执著;从“以无所得故”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人悉檀,鼓励大众要力行。至于最后部分的咒语,法师认为是世间悉檀,是适应一般众生根机而施设的。

这真是神龙摆尾之作,妙不可言!以佛说法的四大旨意来判摄经文,不但有助诠释内容,还可加深对四悉檀的理解。

开头开门见山的说法:只有以“深般若”才能体会“空”性,才能断除一切“苦”,正是不可更替的真谛。其他的都是方便之道,以起信为目的,因此只是相对性的正确,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心性固执的,必须要先破除其知见,所以要说“无”,否定一切,哪怕是“智”和“得”都得放下;心力不强的,则利诱之,否定之后再肯定,以激发修行意愿;心力更弱,喜好攀缘的,则以持诵咒语来增加毅力,坚定信念。

有智慧才能断苦


龙树说“三悉檀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坏”。有智慧才能断苦,这是不可坏的第一义;其他诸如否定肯定、信愿行证,都是相机而说,随机而行的。如果不抓第一义,执著其他三悉檀,恐怕会是买椟还珠,弃珍宝而取敝帚的做法了。三悉檀不是不重要,只是这些话是对某些人而说,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要善于辨析取舍。

四悉檀涵摄佛教的智慧与慈悲。因为智慧,知道真理不得不说,却也要善巧地说;因为慈悲,所以不会执著己见,会以对像为出发点,以助他为目的,用尽种种方便而说。既然是方便,就不代表真理本身,也不能一成不变,就算是内容,也只是相对性的正确。说出的内容背后,还有更高的义理。

教育界当前一个重大的改变是“废除统一考试”,这让很多老师和家长纠结。当知:考试不代表学习本身,却有一定的作用。

分辨得清楚何为第一义,何为三悉檀;相信第一义不可破,三悉檀可变,这才是正确的途径啊!

/ 黄先炳 

现任师范学院讲师,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创会会长。法名心愚,竺摩法师弟子。1978年开始接触佛教,目前是关丹彭亨佛教会总务。

Tuesday 2 July 2019

權力的誘惑

■ 林沛理

美國作家維達爾(Gore Vidal)說,看著認識的人失足從高處墮下,是無以尚之的感覺(There's nothing more gratifying than seeing someone you know fall down from the roof)。幸災樂禍是人性,前特首曾蔭權鋃鐺入獄,香港市民百感交集,當中包括一種道德優越感,我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前特首的「moral superior」。

可是,看見平日意氣風發的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忍辱受詬,我竟然感到若有所失,覺得自己也矮了一截,英文所謂「feel diminished」。林鄭是香港人的領袖,不管她做了什麼令這個城市蒙羞的事情,我們也無法斷絕(disown)跟她的關係。

領袖與人民的關係錯綜複雜。身為社會最有權勢、操控利益分配的「大阿哥」(alpha male),他既是領頭羊和一家之主,也是被針對的目標、攻擊的對象和出氣袋。在這個意義上,所有領袖,尤其是政治領袖,都是分歧性甚至分裂性的人物。他們往往是代罪羔羊,因為社會的分歧和分裂早已存在,並非他們一手造成。領袖可以設法縮小分歧和修補裂痕,但若然社會像香港一樣有「深層次的內部矛盾」,這樣做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無論得到多少支持或遭到多少反對,領袖需要人民,一如星星需要黑夜。領袖可以是人民的福,也可以是他們的禍,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除非在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的失敗不可能是我們的成功。美國民權先鋒馬丁路德金說,領袖失足,人人痛楚(When the leader falls, everyone feels the pain)。

對擁有權力的人,最大的誘惑是濫用他擁有的權力。跟通姦一樣,濫權是大多數人一有機會就躍躍欲試要做的事情,所謂「crime of opportunity」。阿克頓勳爵的名言「權力皆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腐敗」批判的不是權力而是人性。

位高即勢危,因為越有權力的人越容易行差踏錯(The more powerful the more vulnerable)。濫權對擁有權力的人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這跟權力的本質有關。大獨裁者斯大林說過,不可任意使用的權力要來有何用(Who wants to have power if you can't use it the way you want)?

這個有關權力的悖論(The paradox of power)解釋了很多有權有勢人士的錯誤判斷甚至自毀行為。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任時與見習生在辦公室鬼混。世人不解,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為何做出如此愚不可及之事。克林頓的答案是「因為我可以」(Just because I can)。這是權力跟誘惑做愛時發出的呻吟。■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561606497055&docissue=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