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December 2020

讀傅雷,見傅聰

/ 舒非


說起來竟是20多年前的事了。1980年初我進香港三聯做「助編」,跟隨盛美娣大姐和梅子先生編書。後來「滿師」,自己負責。我記得最先任「責編」的書之中,有一本是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這本書給我的影響,可以說是終生的。那真是一本叫我愛不釋手的書。在這之前,我沒怎麼看過這類書,對西方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都很陌生。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從未打開過的窗子,使我看到一片從未見過的美妙天空,也教我第一次嚐到親手編輯出版一本好書的莫大樂趣──從此獃在出版行業20多年。當年看傅雷手稿,他用的是毛筆,寫的是行書,字體之俊逸瀟灑,令人神往。10多萬字啊,每一筆每一劃都一絲不苟。

拿到簇新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興奮激動,樂不可支,我忍不住對當時的老總蕭滋說:「感覺就像生了個孩子!」

不久之後的一天,父親到三聯辦公室來「探班」。老闆客氣,請了在隔壁的紅寶石餐廳午膳。我記得老蕭突然開玩笑問:「你生了幾個孩子了?」父親愕然,他女兒還未結婚啊!

後來就見到傅聰了。

今天回想,的確是一次難得的聚會──當時還是《新晚報》老總的羅孚宴請傅聰和丁玲。傅聰是來香港開演奏會,丁玲和陳明接受三聯邀請首次訪港。晚宴的客人除了我之外都是名人:劉以鬯、小思、舒巷城、葉維廉、黃繼持、施叔青、黃俊東、潘耀明和馮偉才。我叨陪末座還不夠資格呢!我接送丁玲,主人就留我吃飯了。那是1982或1983年的事吧,我第一次見羅老總,之後再見到他,已經經過十載風霜,人事皆非了。

整個晚宴最惹人注目的,我想是傅聰。當年的傅聰,大概40多吧,穿黑色西裝,裏面是黑色高領套頭毛衣。臉很白,臉盤很大,讓人想到「面如朗月」的形容,兩道濃眉,一臉微笑。當時年紀輕,只知好看,不懂形容。現在想來,真是英姿勃發,風度翩翩。第一流的氣質加滿懷的自信,流露不凡的魅力。

我留意鋼琴家的一雙手,手跟臉一樣雪白,白得很顯眼,手指修長。20多年後,我送了還是我做責編的《走出〈傅雷家書〉──傅聰訪談錄》給顏純鉤先生,他認為用「傅聰在倫敦」的照片做封面效果會更好,「那雙手有一種無可奈何的表情。」照片是1962年的傅聰,去國8年,家國的恩情,藝術的前程,多少矛盾和徬徨都寫在臉上,真是「一臉憂傷,無盡心事」。

到了我見到傅聰,時間又飛轉20個年頭,他已經沒那麼憂傷了,至少表面如此。在那個觥籌交錯的夜晚,傅聰健談而幽默,是談笑風生的中心。但整個晚宴最精彩的,我想是傅聰和丁玲的對話。

可惜沒記日記,具體的語言已不復記得,只是很明顯的察覺到,這兩位當晚最重要的人物,一整晚話不投機,言語間還有一點火藥味。

1904年出生的丁玲,首次來港應該是78高齡了。寫過《莎菲女士日記》的女作家,本是浪漫甚至有點頹廢的湖南女子,我想像年輕時的丁玲是漂亮而潑辣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很有神采(傳言延安時期的毛澤東愛上她,贈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的詩句。但是丁玲偏偏不愛毛,卻愛彭德懷),一生充滿傳奇又歷盡坎坷。到了我有緣見她之時(晚餐之後我扶她上天橋,忘了是劉以鬯還是施叔青開玩笑說:「舒非,你應該寫首詩,就叫〈扶丁玲過天橋〉。」),她已歷經丈夫胡也頻被殺、坐完國民黨的牢又坐共產黨的牢、1949年之後受重用當大官、1951年獲斯大林文學獎、被打成「反黨集團」首犯、下放勞改長達20年、又復出掌權、和至交沈從文鬧翻等等。

我至今想不明白丁玲是有意在眾人面前表現她的「黨性」立場,與「叛國」的傅聰劃清界限(當年內地文壇還很左,遠沒有今天開放,而我的確也察覺到公眾場合中跟私底下的丁玲有很大的不同),還是真的認為西方音樂沒什麼了不起;或者在北大荒生活了那麼長時間的她,再也看不慣傅聰的洋派作風?總之,我感覺到丁玲言語間的不屑。當然,住慣倫敦的傅聰是不會有激烈反應的,對丁玲的冷嘲熱諷也只是一笑置之。

傅聰深受傅雷的待人處事之道


再一次見到傅聰,是1991年的夏天。

那個夜晚,我去看香港話劇團演的《傅雷與傅聰》。這是個悲劇,寫的是文革期間傅雷、朱梅馥夫婦如何被逼害至死。時空交錯,觀眾看到父子、母子在自盡前的悲情對話,也寫到父母雙亡之後,亡魂到歐洲去找魂牽夢縈的兒子。未看戲之前,我讀了沈鑒治《倫敦行》的文章。原來沈太太袁經楣是傅聰太太卓一龍的同學,兩家人素有往來。在傅聰家裏做客的沈鑒治問傅聰,回不回香港看《傅雷與傅聰》?傅聰長嘆一口氣,說:「我和爸爸都不懂粵語啊,怎麼看粵語話劇?」

沒有想到在大會堂的劇院裏我還是見到了傅聰,而且很巧,他就坐在我的前面,中間隔一道走廊──他是開幕的前一分鐘才進場的,但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那個戲有11場,足足兩個半小時,我看到傅聰一整晚只有一個姿勢,就是側着身體用手托着沉重的腦袋,好像一座雕像。一身黑衣,襯得手指分外雪白修長。而那張「朗月」般的臉,被一綹耷下來的頭髮遮住了……

重讀《傅雷家書》(加了八萬多字的全新增訂本),有一部份文字讀來令人特別心酸。那是做母親的不止一次寫信給兒子,說父親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家裏經濟不好,想買些營養品,又怕加重兒子的負擔。

讀過《傅雷家書》的人都知道傅雷是那種鐵骨錚錚的人,如果不是如此狷介孤傲、不肯妥協的性格,他們夫婦不會不堪屈辱而雙雙自盡。在我心目中,朱梅馥是賢妻良母的典範,那種美麗溫厚善良賢淑,時時處處以丈夫、兒子為重為先的作風,可以說是達到了中國傳統婦女品格的最高境界。難得的是她在精神上又如此熱切追隨丈夫和兒子,在文學和藝術的道路上努力以赴。

這樣一位媽媽,要寫信向千里之外的兒子訴苦伸手,你說有多麼的艱難。

手頭有一本傅雷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1957年初版,沒寫印數,到1980年第一次重印已經是35萬冊。所有在內地生活過的人都知道,《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影響內地幾代知識份子的書,總印數應該上百萬吧?只要一本書分版稅一塊錢就很可觀了,還有其他幾十部羅曼‧羅蘭和巴爾扎克,都是當時內地青年追讀的暢銷小說,怎麼譯者傅雷會鬧窮呢?

上個世紀的90年代末,我還見過傅聰一次。那是因《傅雷家書》的版權事情,和一位同事到半島酒店去找他,而他也像當年一樣,來香港開演奏會。

我見到的傅聰明顯的老了,臉龐不再像「朗月」,有了很多黑斑。最令我吃驚的是一雙手用紗布重重包纏,傅聰說那是中藥治療。他領我看一個臉盆,裏面是褐色的中藥湯,說每天要浸泡好幾個鐘頭。原來傅聰的十指嚴重勞損,是長年刻苦練琴所致,疼痛入心。他說西醫建議他做手術,但是有風險,風險是可能敏感度差,彈不好琴。他不願承擔這個風險,只好求助中醫。

我們談得很好。門鈴響了,進門的是傅聰的太太卓一龍。之前我已經知道卓一龍是鼓浪嶼人,份屬同鄉,更感親切。但看來卓一龍是個嫻靜不愛說話的鋼琴家,她說自己不大能說閩南話了。

在半島酒店的套房內,我看到的傅聰對太太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是位細心體貼的好丈夫。

中國已經很難找到像傅雷這樣嚴謹的翻譯家了,他的譯筆難以超越。在《家書》裏我們看到,他每翻一部作品,都要找遍跟原作者有關的資料或評論來細讀。一年只翻十多二十萬字,精雕細琢。有人找他譯別的作品,他說自己文字和氣質都不近,那個作品楊絳楊必姊妹來翻更為合適。

中國也很難找到像傅雷這樣的父親了,為教導孩子長篇累牘的寫家書,最長一封竟逾8000字,還是蠅頭小楷。當然現在的孩子也不可能像傅聰,受得了父親的語重心長喋喋不休。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份執着和精神。「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我說的『做人』是廣義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內」,「或許這個原則對旁的學科的青年也能適用」。

負責、認真、專注、堅持,「心靈的境界」,「高尚的品格」,正因為這些可貴的「傅雷精神」,《傅雷家書》才能贏得那麼多的讀者!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讀傅雷,見傅聰/

Friday 25 December 2020

這個聖誕快樂不快樂

/ 啊樂

年初之時,我寫道:「口罩般的普通用品,頓時身價被抬高,竟成為「財富」高低的新指標,這種光怪陸離的社會氛圍,也見證身處在這個城市的可卑。」,想不到,距離撰寫此段文字十個月之後,城市依然被疫情所困擾,雖然口罩並不再矜貴,但從當時第一個確診的數字,一路走來的個案都以為是結局,結果至今依然未見終止之勢。情況蔓延至今,令今年冬天成為最失色的聖誕,或許已成事實,接下來是我們思考如何用自己方法,可以彌補失落之感,減少因為疫症而帶來節日的失真。

手寫聖誕卡,可能只屬於小學生的玩意。還記得,當年我還唸小學,每逢十二月,班主任會派一張聖誕卡,要我們在卡背寫上心意,然後送給一位任教的老師。那時還小,不懂得當時學校想營造師生和諧的氣氛,便隨意寫了幾句新年祝賀的說話,交回班主任,目的只為不想增添當天的功課量,便草草了事。但現在回想起,似乎謝師活動老早已騎劫了聖誕節? 日月如梭,轉眼間那年的小學生也快將三十歲, 電腦打字可能比手寫的文字,落筆更快,更利落,但卻欠點感情,無疑今天書寫比鍵盤打字更要思考,因為寫錯字要尋回失蹤多時的塗改液,已是難事,再者不是輸入速成的字母,文字的筆劃和筆順,也頓時成為最棘手的難題。所以,今年我把這種形式的心意限量起來,一種重質不重量之傳達,畢竟用手壓過的文字,才最有溫度,而且勾勒的痕跡也是歷久不衰。

無疑,資訊的發達,令到人與人之間距離拉近,亦不用等待6G面世也可以做到的。我望著熒幕上的電話簿,不斷挑選一些值得聯絡,或是願意和我聯絡的人。縱使他們都在我成長路上,曾經出現一段較長,或者只是短暫的時間,就似沿路的樹木,有些高大長年常綠,有些則較矮呈點點黃,但都是一幀風景,一起結構成我的人生地圖。可能在資訊科技發展下,雙向的對話漸見不受重視,單向的錄音,和符號恐怕已經成為主流。所以,我選擇了即時通話,但請珍惜致電給你的我,因為除了要是不害怕接受你任何狀態的回應,還有這是一次願意向你發出鞏固友誼的邀請。

以前總覺得聖誕節,是最好的借口在年終前聚頭的好時機,是一種年度的回顧,為來年準備增添色彩。然而,這年的人和事已經把整個社會的人民壓迫得很,但我不會說今年過得不好,因為人始終都會快樂過擔心過失望過,當日子過去,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的小事,依然有不少同行者並肩。有時懂得轉換角度的想法,接受轉變慶祝聖誕的形式,可能會是今年最大的得著。

祝2020年的你,在這個聖誕依然會快樂!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9781

Wednesday 23 December 2020

數典忘祖

/ 李怡


冬至,是華人「冬大過年」的家人團聚日子,明天的平安夜是西方人的家人團聚日子。從古到今,東方西方,都重視家庭,儘管破碎家庭、不幸家庭常令人嘆息,但嘆息中正含有對家庭價值的珍視。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

家,不是房屋,而是父母子女所形成的聯結。抗戰後期我從淪陷區逃難到後方,難民群儘管都流離「失所」,但家人還扶老攜幼、拖家帶小地維繫在一起。那時候沿途有住家願意收留難民暫住。有一副對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國是破了,但家仍然在,而且處處有家。

《孟子.離婁》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民為本、家為本,有家才有國。當然,有「身」才有家,因此《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順序與邏輯。

中國專制主義長達二千多年。專制帝王雖然世襲和享有絕對權力,但有兩樣傳統一直維持着對帝王的制約,一是敬天,一是敬祖。

從公元前1100多年的周朝以來,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儀式。秦建立專制王朝的壽命很短,秦以後的西漢,由董仲舒提出「尊君」以鞏固王朝統治,他雖主張「抑民而尊君」,卻也提出「抑君而尊天」,也就是說,在君主的絕對權力之上,還有「天」在監察着「君」。所以皇帝稱「天子」,要定期祭天,若遇天災要視為「天譴」,皇帝往往要下「罪己詔」以改善施政。

帝王時代的尊天,一直延續到清末,北京仍然保有祭天的天壇舊址。

尊天,實際上也是基於要善待人民。唐代醫神孫思邈說:「善言天者,必驗於人;善言人者,必本於天。」意思是:善於講天道的,必須應驗於人,善於講人的,必須本着天道。

中國的另一傳統是敬祖。祭天是帝王的事,但祭祖就是平常百姓的事。自周朝宗法制以來,「孝」就是宗法制的重要部份,「以孝治天下」是古代帝王治國的基本思想。

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是孝大於忠。戰國郭店楚墓的竹簡《六德》上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了父親,可以拒絕君主,但是不能夠為了君主去拒絕父親。孔子認為父親兒子觸犯國法 ,必須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不能舉報。

楚國的伍子胥因父親和兄長遭讒害,被楚平王所殺,他逃往吳國,被重用,其後率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都城,為報父兄之仇,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這樁復仇故事,先秦史籍如《左傳》、《國語》等都加以讚美,《史記》的司馬遷稱他做「烈丈夫」。 有這種孝大於忠的民眾精神氣質,在司法不公的社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惡政。

在無神論的專權政治橫掃中華大地後,敬天、敬祖的傳統已不復存在。在人定勝天和國家主義的思想治下,中國不斷戰天鬥地,為實現「高峽出平湖」而破壞水土,包括建三峽工程。近十多年不斷出現地震,不知是否與改變地貌的「與天鬥」有關。

由家庭觀念而延伸的敬親敬祖傳統,也被「沒有國,哪有家」,和「不愛爸爸,不愛媽媽,只愛國家」的統治思想消滅了。只要看每年春運的人次有十幾二十億,就知道「有了國,沒有家」已經是普遍現象。

敬天、敬祖這兩個傳統的消失意味着甚麼?意味着絕對權力沒有了最起碼的制衡。沒有對天的畏懼就無法無天;沒有對父母對祖先的敬重,社會就只有赤裸裸的權力崇拜,即使父母過去被鬥死,即使為了權力要舉報父母,在黨大於國、國大於家的觀念指導下,就甚麼都做得出來。敬天、敬祖是中國的典與祖,拋棄了就是數典忘祖。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1223/B75TZFULDRDHJHXDWQKE3E6BQE/?fbclid=IwAR2lBKrRDVADacTB_RYX7kW0k4oQOsdU7QDCNhKNZGlsvClyaTLW9pUXpm0

Monday 21 December 2020

自我的消融

/ 聖嚴法師

自我的消融,是要從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如果連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談自我消融是毫無價值的。譬如對一個不知道錢為何物的人,說不要錢,便等於廢話。諸位不要因為聽到說佛教講「無我」,就等於否定了自我的價值。所以一定先要有我,然後才能無我。

我是什麼?是生命加身體。可以用一個「十」字來標示,豎的一條線代表時間,橫的一條線代表空間。在時間這條線的座標上不斷地移動的是生命,昨天在,今天在,明天還在,表示我還活著,這是生命的存在;在空間這條線的座標上,我的身體要佔據一個位置,或是在這裡,或是在那裡,不停地移動,表示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在兩條線的交叉處「+」,便是活動於時間和空間中的自我價值的存在。

自我的價值,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價值是獲得的成就,負面的價值是遇到的挫折,成就和挫折使人產生了愛和憎,因此愛和憎相加,也等於自我。愛什麼?首先是愛自己的身體所擁有的生命,有了命,另外想愛的東西就多了,財、色、名、位、權、勢等,恨不得整個世界都屬於我的。可惜的是,世事無常,包括老命在內,一切的東西,都不能保有多久。因此,身體加生命,所構成的自我,是那般的脆弱與無奈。因此,自我的另一個代名詞就是「無常」。從觀念上說,這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故也人人可把自我消融。自我消融就等於佛說的無我。

但諸位不要害怕,一聽到無常、無我的道理之後,回家去就會連先生、太太、孩子都不要了。因為一切都是無常嘛!因為自我消融,並不等於不負責任。何況無常無我,也不就是什麼也沒有,尚須有慈悲的責任及智慧的功能。

無常並非不好,如果當你正處在接受厄運折磨的情況下,因為厄運也無常,你就不會絕望,往往厄運過後否極泰來;因緣的轉變,壞事可成善果,這種因緣就是自己的努力,加上時勢環境等的配合。菩薩就是按照因緣果的法則,從凡夫轉化為聖人,從菩薩完成佛果。成長到佛的層次,就是從自我的成長中,逐步完成了自我消融的境界。(摘錄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文/聖嚴法師‧圖/釋常濟

Friday 18 December 2020

大學之道

/ 林沛理

天才不羈,難怪講求服從、井井有條的正規教育(institutional education)常常成為他們嘲諷的對象。馬克.吐溫說:「我從未讓上課妨礙我從其他途徑獲取知識」(I've never let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詩人拉金(Philip Larkin)說,只有上過大學,才會發現大學教育不值一哂(Going to the university is the only way of finding out it's not worth it)。

這是小看了大學教育。大學除了有它的功能性之外,還應有其更高的目標。這個更高的目標,就是做社會的「逆我」(critical self):本著良心,基於公義,運用紮根於事實與邏輯、知識與理性的方法去挑戰權力、月旦政事、評論社會和介入公共議題。換句話說,大學要維護和彰顯理性批判與深思熟慮之後提出異議(intellectual dissent and reasoned contention)的學術傳統。它不應只是一個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更是一個用學問來「為無權無勢者出力,為無聲無息者發聲」(give power to the powerless, give voice to the voiceless)的地方。無怪乎所有偉大的大學,從哈佛到芝加哥大學,從牛津到上世紀的北京大學,都是公共知識分子和批判型思想家的溫床。你甚至可以說,所謂最佳學府,就是可以讓最優秀的學者理直氣壯而又無後顧之憂地批評政府和大企業的地方。大學要做社會的「逆我」,便必須與建制保持批判性的距離,並培養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而自省的能力,恰恰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本地大學最缺乏的。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020-51/1608175972783/大學之道/專題/薄評厚論

Wednesday 16 December 2020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 张济作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讲的是咏春高手叶问及一众武术家的故事。王家卫透过中华武士会会长兼八卦形意门掌门宫宝森的口,向叶问表达本身对武术的信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

念念不忘,就代表信念一直存在,哪怕现在无人理解,将来终究会有被人理解,得到回响的一天。只要一息尚存,就当一个点灯或提灯的人,能够影响一人算一人。

在宫宝森的信念里,武术不能只有门派意识,天天门派间各自争斗,无法让武术长久发展。所以他坚持将形意门和八卦门合并,并且联合了几十个门派,把各自争斗的门派,汇成大江。他念念不忘的是中华武术世界能够汇聚成一条大江,彼此共存共荣。宫宝森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当然,他的“众生”,恐怕还是属于中国人。

直叩普世价值观

然而,叶问的境界和格局又似乎更上一层楼。叶问告诉宫宝森:“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有南北,勉强求全,等于故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世界。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您说对吗?”

《一代宗师》寓意深远,值得深思。武术世界当然不能只是格斗搏杀,刀光剑影,那是最低层次的武术;武术若能抛开门派之别,以整个武林的格局思考,则可以提升层次,让全国武术爱好者可以透过彼此切磋,既竞争又合作,强化彼此的武艺,造福社群。王家卫透过叶问,将武术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和格局,直叩武术精神的普世价值观,摆脱门派之争,跨越国界,面向全世界。

王导透过《一代宗师》电影,传达武术世界需要有跨门派、跨国界的念念不忘之点灯人,延伸开来,这世界的各个领域不也迫切需要有念念不忘的点灯人吗?

世界纷扰,追根究底,还是“门派(国家、肤色、宗教、性别)之见”。如果人类都能念念不忘,尊重、包容、多元,舍弃“门户之见”,则世间的纷扰将会获得纾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是王家卫的创建,而是引述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话,让我以李叔同的话做总结,期盼大家立志成为尊重多元的点灯人。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李叔同《晚睛集》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0/12/14/380820

Monday 14 December 2020

佛經如何談心?

佛陀為什麼會帶給我們這麼多的經典和佛法?這是因為他希望眾生都能斷除煩惱、解脫自在,而眾生煩惱的癥結全在於自己的心。心清淨了,就能安樂自在,了達這個心本來清淨,便能永遠地安樂自在。而眾生的心都是相同的。

所謂相同並不是說想法相同,而是心的本質相同、作用相同,以及眾生所引生的煩惱相同。人在任何一個生活環境中都有它的衝擊、矛盾和困難,如果一直從負面想法看待困難,會一直被困難困住;如果能由正面想法重新看待與面對,或是分析它、處理它,就能化解困難了。佛在這裡得到智慧,再指導我們如何從心得到解脫。

身心合一

所謂「人身難得」,我們如果離開了身體就沒辦法修行,修行還是要透過身體來修的,用心來駕馭身體。但是一般人不會修行,不知道如何用心來駕馭身體,也不知道用身體來鍊心,所以苦惱不斷。這兩者是互相矛盾,也彼此相輔相成的,需要身心合一,才能安身、安心。當我們產生矛盾時就會困擾和痛苦,而當身心統一,身心可以相輔相成的時候,心就能自在或解脫了,這就是《心經》裡面講的心。

這個道理好像不容易了解,其實注意一下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是不離身體,不離環境的。就連做夢的時候,好像只有心在動,念頭在動,其實做夢的時候,夢境中是有符號的。所謂符號就是夢境裡面所見到的人、所遇的情境、聽到的聲音、感覺到的冷暖,這些都是物質的符號。所以做夢純粹是心的活動嗎?不是的,沒有物質為緣就不可能有心,不可能有夢。

心無罣礙


如果體證了空性就叫作無心,就是《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以及「心無罣礙」。所謂﹁「心無罣礙」,就是心中不再有任何執著。心中不再有任何執著,也就沒有所謂的智慧不智慧,既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因此就沒有煩惱,沒有痛苦,超越了虛無和實在。不論存在或是虛無,心裡根本不介意,一切現象如常,但是已不再是問題,這個叫超越,叫無心。

所謂「無心道人」,就是解脫的人,真正得到解脫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
◎文: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 摘自《讀經50問》

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829&eid=5213#product-info

Saturday 12 December 2020

讓孩子去做白日夢吧

/ 洪 蘭

有人說「他人請客我作陪」是最愜意之事。我倒不覺得,因為既然是「陪客」,就得盡力替主人陪好客人,若是碰到不恥下問,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客人,有時還很難招架。

有一次我去作陪,坐在我旁邊的某企業老闆,知道我是教心理學的後,便說在21世紀,凡是重複性、可以被編碼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人來做,所以他的員工一定要有創造力才行。他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測員工的創造力?尤其是研發部門的人員?創造力是現代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他要搞清楚。

這真是大哉問,創造力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心理學家從50年代便開始研究創造力,一直到現在才有一些頭緒。

當時是從新奇(novelty)、彈性(flexibility)、多樣性思考(diversity thinker)、冒險犯難和勇於嘗試新的東西的人格特質着手去探討創造力。不過這些都還是紙筆測驗,自從有了腦造影儀器後,神經科學家終於有了從大腦區域血流量的多寡來預測創造力強弱的工具了。

做白日夢也是種創造力

創造力從神經學上來說,就是超強的聯想力:兩個不相干的迴路碰在一起,活化了第三條迴路,產生了本來不會想到的點子。所以早期測試創造力的測驗叫Remote Association Test,簡稱RAT,它的做法是給你三個字,如BASE、SNOW、DANCE,你要盡快想出一個跟這三個字都有關的字來(答案是BALL,棒球、雪球、舞會),因此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使大腦有豐富的詞彙和綿密的概念連接,閱讀提供了創造力所需要的神經網路,創造力高的人,他們的知識和語意記憶系統比創造力低的人強,密集的神經連接使他們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創造力的基礎是語意記憶網路(semantic network)。

90年代,研究發現躺在核磁共振中,做數學題目的受試者,在中間休息的時候,他們大腦某些地方會活化起來,這些地方跟處理心智作業的地方不同。研究者把它叫做預設網路(default network),後續的實驗發現它是創造力的神經機制,人在無所事事,做白日夢時,一些本來不相干的點子會浮現出來,常常就此解決了問題。

除了預設網路,大腦中還有執行網路(executive network),把注意力專注在正在處理的事務上,並壓抑其他不相干的念頭。第三個是突顯(salience)網路,它像個開關,把我們的注意力導向預設或執行網路。

從大腦區塊能預測出創意強度


本來預設網路和執行網路像杜甫《贈衛八處士》中說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大腦在工作時,執行網路會壓抑預設網路,當執行網路退下時,預設網路就登上舞台。沒想到學生躺在核磁共振中設計一本書的封面或在創作一首詩時,他們大腦中,這兩個網路的區域都大量活化起來,而且彼此溝通愈密切,這個人的創造力愈高。現在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宣稱他們可以從大腦這兩個網路共同活化區塊的血流量程度,預測這個人的創意強度。我們正拭目以待更多的實驗來確認。

這位老闆聽了非常興奮,問我一台儀器要多少錢?他買設備是不手軟的。我心想,或許現在大人會允許孩子去做白日夢了。

/ 洪 蘭:現任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1969年台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所,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研究、講學之餘,致力科普書籍的譯作,已翻譯50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於閱讀習慣的推廣,足跡遍及台灣近千所中小學。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讓孩子去做白日夢吧/

Tuesday 8 December 2020

就算天地不仁,還是要自己決定「生」的意義

/ 駱玉明

中國的一句成語,叫「怨天尤人」,很常用的。

以情緒強度的次序來說,應是「尤人怨天」。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遇到不如意不公平的事情,譬如受了人惡意的捉弄,免不了要「尤人」,指責旁人破壞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倘若遇到太大的災難,特別是那些無可理喻的災難,我們就不止於「尤人」而要「怨天」了。《詩經》中就有這樣的句子:「民今方殆,視天夢夢。」——人民生計艱難,老天卻是一副昏沉不醒的樣子。元代關漢卿的名劇《竇娥冤》中,那位孝婦無辜地被處死刑,她痛號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怨天」不分古今中外,不過洋人是把「天」稱作「上帝」。在人們的這一類怨責中,包含著一種久已習慣的意識:人世的公正和合理,在根本上應該是有保障的,即使我們遭受到某些不幸,歸根結底應該仍會受到「天」或「上帝」的關懷眷顧。總之,人類是被一種超越的偉大力量所愛著。這一種信賴,多少類似於孩童對父母的感情。在基督教中,我們確實看到上帝被描繪成父親的模樣。

相信天或上帝的仁愛,普遍存在於各種各樣的文化中。在古老的時代,恐怕沒有一位哲人像老子那樣,明白地、簡潔而深刻地指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芻狗」是草扎的狗,用於祭祀的場合,其意義類似於現代的花圈。當芻狗被鄭重其事地扎成,鄭重其事地放置在鬼神的靈位前,倘若芻狗有知覺,它會以為自己確乎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然而,到了儀式完畢,芻狗就被隨便地扔到路旁,任由人豬狗羊去踐踏。天地間的萬物,莫非如此吧?各自以某種形式存在過,隨後化為殘渣廢料。天地是自然的,自然的世界毫無感情,也就說不上仁愛之心。河裡活著的魚蝦蟲豸,忽然水乾了,多少萬生靈立即枯死。

人類本也受著這規則的支配,卻偏偏自信特別為天意所愛,其實何嘗有甚根據呢?洪水、乾旱或者瘟疫,死起人來就是成千上萬。你若看見大飢荒的國家的兒童們瘦骨根根浮凸於皮膚之下,一群群等著死亡到來,不覺得這正是廢棄的「芻狗」嗎?更殘忍的恐怕是人類自身。一顆原子彈的殘殺圈內,就躺下幾十萬具焦黑蜷曲、不可名狀的屍體。倘若有天意的仁愛存在,又怎能容忍這樣的事實?獲得一九八六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美籍猶太人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寫過一本薄薄的、內涵卻無比沉重的小書,名為《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Night),記述了他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和所見所聞。

在波蘭的小鎮奧斯維辛所建的集中營,於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間,共殺害了四百萬猶太人和反法西斯人士。那裡的煤氣室和焚屍爐,每天能「處理」六千個生命。作者記述道:當他們被迫看著一個天真可愛的猶太少年同成人一起被吊起在絞刑架時,有人低低地在他身後發問:「上帝現在在哪裡?」而威塞爾本人,也就從這一天起拋棄了他一向虔誠敬仰的「天地萬物之主」。

「天地不仁」,後人常常用來表達一種悲憤的情緒。但在老子的本意,這是對於事實的冷靜說明。天地自然,故不仁,亦未嘗有意加害於萬物。所以人類的殘忍,不能歸於天意,或那個不存在的上帝的意志。並且,老子哲理,總是從自然之道引向政治方面,在「天地不仁」之後,是一句聽起來更為駭人的話: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在《老子》中表示理想的、完美的統治者。這句話非但沒有指斥的意思,相反,還是對理想的政治的描述。在老子看來,「聖人」的統治,就是效法於道。所以他不需要愛人民,當然也不需要仇視人民;他只是讓老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耕耘紡織,各自度過他們的一生。關於老子的政治思想,後面還將專門介紹,這裡不多說。

也許可以這樣說:相信天或上帝的仁愛,是人類幼稚時期的心理需要。所以上帝被有意無意地描繪得像個父親,祈禱的語言往往像孩童對父親的求訴。在這一虛構的偉大關懷之下,人類建立了面對災難與巨大痛苦的信心和勇氣。

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則是一個冷酷的斷定——它令我們注視一位美麗女孩時,會忽然想到老年婦人鬆弛而滿是皺摺的肌膚和垂蕩如破口袋的乳房。然而,這確實是一個智慧的斷定。就老子的本意,雖不是激勵人們有所作為,由此做引申的思考,卻令我們面對事實生活,自己背負起自己的災難與痛苦。在這樣的處境下,人並不一定會失去信心和勇氣,相反可能變得更為堅毅有力。《夜》的作者在拋棄上帝以後,以他的劫後之身,長期而堅定不移地為世界和平、為維護人權而奮鬥,獲得了全世界的欽佩。諾貝爾和平獎評委會贊揚他「是人類的使徒,他傳遞給人類的信息是和平與人的尊嚴。他堅信,世界上正在與邪惡做鬥爭的力量終將勝利」。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這樣說:即使個人的生命終將歸於虛無,如祭祀後的芻狗,生的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即使人類無法從上帝那裡獲得仁愛與公正,人類還是要為自己選擇合理的目標。

/ 本文摘自 聯經出版之《人生逍遙遊:老莊教我們的自在生命哲學》。

/ 駱玉明:祖籍河南洛陽,寄籍江蘇建湖。1951年生於上海。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因講課風格幽默生動而深受廣大學生喜愛。有魏晉名士之風,愛好圍棋與茶酒。

所著《簡明中國文學史》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引起西方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與章培恆教授共同主編三卷本《中國文學史》,參與翻譯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宋元明詩概說》、前野直彬《中國文學史》等論著,並負責各書之最後校定。其他出版作品有《徐文長評傳》(合著)、《南北朝文學》(合著)、《世說新語精讀》、《詩裡特別有禪》等。發表專業學術論文數十篇,其餘散見於中國、香港、臺灣各種報刊雜誌的各類文章數百篇。

https://udn.com/news/story/12674/5006657

Friday 4 December 2020

西方思想界奇才反思亂象

/ 曾浩年

加拿大學者喬丹.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痛批「政治正確」歪風,剖析意識形態之爭背後,掩蓋個體的軟弱,將個人的問題投射到社會上,甚至成為社會的亂源,演變為暴力與搶劫的溫床。他呼籲回歸生活的基本面,肩負個人的責任,反求諸己,不要濫用社會正義作為暴亂的藉口。

西方社會存在弱勢群體,黑人的平均生活質量甚至性命安全都要比白人為差,女性被「潛規則」引起MeToo運動,而最近連串BLM風波更暴露了很多黑人一直忍受的警暴問題,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和處理的社會問題。但是,很多美國人對於美國左派越來越激進的行動感到厭煩,他們認為激進左派社會運動、政治正確運動已經脫離了改善社會的方向,反而成為人人都可以輕易地利用以逃避自己的軟弱、問題和責任,把個人問題投射到社會上。

美國的生活漸漸變為窗外是混亂的街頭衝突或示威,但主流媒體輿論卻好像一面倒支持轟轟烈烈的政治正確運動。心懷不滿而苦無表達方法的廣大「非主流」人民迫切希望有人能以理性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想法。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橫空而出,他回歸基本面,強調個人倫理責任,批評意識形態對立,成為了歐美世界廣大右翼眼中的精神領導,爆紅網路世界,甚至被眾多「信徒」視為精神上的父親、西方文明的救星,另一方面,彼得森被西方左翼痛罵為男權主義者與白人至上主義。他是右翼眼中的「先知」、左翼眼中的魔鬼?

批判多元性別法案成名

彼得森的成名之戰是二零一六年他出於言論自由的立場,批評加拿大政府的C-16(加拿大人權和刑法的修定法案)法案。法案把性別定義為純粹主觀,例如一名男性能認為自己是女性或任何其他性別,而毋須客觀基礎。如果有人拒絕以對方要求的代名詞指稱對方,更可被視為刑事性質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比如如果一名生理性別為女的人要求以「他」(He)來指稱自己,對此拒絕的人可能犯下刑事罪行。

彼得森認為,法案以法律來強迫人必須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說話,以法律扭曲自然的語言習俗,是對言論自由的侵犯。另外,性別解放主義者認為性別並非確定的二元對立(男—女、陰—陽),而是多元的光譜。彼得森則認為性別作為一種身份具有客觀實在性(比如性別的生物學基礎),而非主觀任意選擇。性別解放主義群體中有數以百計新創的不同性別身份範疇,比如「Adamasgender」是指拒絕成為任何性別的性別、「Astralgender」是與宇宙感應的性別、「Espigender」是一種異次元維度中的性別等。一個人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是男或是女或「Adamasgender」或其他性別認同。

雖然最終C-16法案在二零一七年依然得到通過,但彼得森的批評為他贏得大量的支持者,也引來主流媒體的關注,他多次受邀公開與不同的知名意見領袖辯論,比如知名的女權主義者與主持人凱茜.紐曼(Cathy Newman)、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i?ek)、神經科學家與無神論者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等。

左翼眼中的危險人物


彼得森的演說風格乾脆凌厲,而且總是耐心十足地聆聽對手發言,形象陽剛,成為了一眾青年的學習榜樣。彼得森很多論點都極具爭議性而「右傾」,如他認為西方社會並不存在大規模的男女不平等和所謂的「白人優勢」,引起西方左翼極度反感。礙於彼得森的辯論能力、個人魅力和得體的禮儀,很少有人能成功正面反擊他的攻勢,他成為右翼的「精神領袖」之一,因而廣泛地被西方左翼認為是一個「危險人物」。

彼得森出版了三本書,包括《意義的地圖:信仰的構造》、《生存的十二法則:解決混亂的靈藥》以及《超越秩序:生存的另外十二法則》。第一本是他的「形而上學」世界觀,他運用了多領域的知識來分析信仰、倫理與神話的結構,後兩本則是非常淺顯的生活建議。他在《生存的十二法則》中總結了十二條生活原則,包括「站直挺胸」、「不要說謊」、「在你批判世界之前,先把你的家布置得井然有序」等等。

彼得森雖然是一名心理學家,但他的基督教倫理觀相當強烈,他本人也認為自己即使不是教徒,但依然受到基督教倫理的保護,他指基督教倫理是西方文明中最核心最優秀的教導;基督教的基本教導是生活的意義不在於快樂,而是人能夠通過負起個人責任來建立生活的意義,而逃避責任往往會引致更差的生活體驗。

他對個人責任感的強烈提倡讓很多人感到奇怪。在一次電視辯論上他被左派觀眾問到,世界正面對很多大問題,比如氣候改變,都需要立即集體行動,他是否認同這些集體問題比個人道德培養例如收拾房間更重要?對此他直接了當地說「不是」,當即全場沉默。他認為社會的改變必須由具德性的人推動。他年輕的時候曾被左派團體的意識形態吸引,但其後卻對這些團體反感,他觀察到西方「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被用來掩蓋因失敗而滋生的怨恨和仇恨。我遇到的許多黨內積極分子,都在用社會正義的理想為他們追求個人報復找藉口」。

網民的「理想父親」

彼得森的倫理學教導在網上爆紅,大量在原生家庭中欠缺倫理教育、感到人生虛無的人都在他的課程影片之中收穫極大的啟發,觀看人數成百上千萬,特別是彼得森教人「如何當一個男人」,更是受到年輕人熱烈支持。彼得森成為了一眾欠缺父親教導的網民的「理想父親」,因為他的形象就好像一位充滿智慧的父親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這個令人難受的世界。被問到對被這麼多人視為父親有何想法,他回應說「這是極大的榮譽,能鼓勵到別人勇敢向前是我最想達到的,我會盡一切努力實至名歸」。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
世界動態/2020-49/1606966567606/西方思想界奇才反思亂象

Monday 30 November 2020

安华害惨行动党

/ 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是一个时常被其盟党领袖害惨的政党,以前希盟执政时的败笔政策,行动党全都怪敦马哈迪医生所为。如今发生财案二读通过,反对党放弃记票反对,结果只有13个反对党议员反对,意味着财案二读通过是获得反对党在杂乱声中同意的。

行动党林吉祥表示在进行记票的当时,并不清楚安华训令希盟国会议员不必记票反对,但林吉祥并没有站起来,若是再多两个反对党议员站起来,那么反对议程就可以进行了。

行动党的国会议员并没有站起来与敦马等人一起反对财案,安华承认是他所发出的指示,而林吉祥说对此不清楚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如今行动党大有把责任推卸给安华,认定是安华所发出的命令,导致记票反对的过程失败。许多行动党高层或基层对行动党领袖对安华的指示言出必行感到迷惑,行动党竟然没有自己的立场,也没有检讨安华做出的指示,就这样你看我,我看你的情况下,绝对服从安华的命令,的确让安华“受宠若惊”。

行动党不但让华社失望,连基层支持者也感到迷惑,若是这种政治上的缺口一开,将来面对华社重要课题时,行动党是否还要为了捍卫希盟的框框而放弃捍卫华人的利益。行动党竟然会被安华牵着鼻子走,的确是让全国人民感到惊讶的事,更让支持反对党的人民对行动党失去表达立场而感到担忧。

许多人在捍卫安华的立场,但安华害惨了整个希盟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行动党被安华拖累也是无法避免被谴责的事实。行动党是第一次在国会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是安华害惨行动党,还是行动党失去了理智,唯有安华的命令唯命是从。

更甚的是,行动党在财案二读通过之前,是截铁斩钉地表明反对的立场,在二读通过之后也是坚决表达财案不公平的立场,也就是说行动党是反对财案,绝对不认同财案内的纰漏,必须给予修改或纠正。国会财案三读的时候,行动党就有机会为自己解围,但米已成炊,却是无法再次提呈记票的议程。

行动党在敦马当首相的时候,也已经表现出言听计从的角色,结果敦马的许多政策让行动党无法自圆其说。如今安华也出现这样害惨行动党的事端,难道行动党还没有醒觉?

在反对财案方面,敦马却是从头到尾坚持本身的原则,让全体支持反对党的人士对他起了敬畏之心。作为反对党也是须要言而有信,若是觉得执政党所提出的财案惠及人民,那么就不应该坚持本身反对的立场。

身为反对党国会议员,必须为本身负起责任,就像敦马13人一样,果敢地站起来。若没有站起来,不论是安华、林吉祥、林冠英等人都必须负荆请罪。

https://www.enanyang.my/言论/安华害惨行动党东之盈?fbclid=IwAR2q-l3igQCtRXVZ6MOeJX-GxHtojJ9B4MlwT9vLIHRjKqUoTBdOpvE4ul8

Friday 27 November 2020

不论你是不是“胶”

/ 简瑞平

每一个民族,会以自己的族群头角峥嵘感到自豪,血浓于水是人类的共性,不管天涯海角,只要与自己的血脉有关的,难免沾沾自喜。

美国11月3日举行总统大选,寻求蝉联的特朗普试图阻止点算邮寄选票的同时,宣布自己当选。

这个时候,斯洛文尼亚总理掦萨抢先祝贺,因为特朗普是这个欧洲小国的女婿,第一夫人梅兰妮原是斯洛文尼亚人,该国人民沾上这份光。

当成绩进一歩明朗,民主党拜登赢得超过总统所需270选举人的门槛时,爱尔兰人雀跃万分,拜登的祖籍是爱尔兰。

拜登的副手贺锦丽与印度有渊源,母亲是从印度泰米尔娜都省过来的移民,父亲牙买加裔,她7岁时父母离异,由母亲扶养,印度一个村落的人民为此放鞭炮,一片欢腾。

中华儿女闪烁自豪


相同的例子发生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身上,他为肯尼亚乡亲添上光环;秘鲁前总统藤森一样令日本人无限光荣。

海外的中华儿女都有这种情怀,中国政府解决了温饱问题,又迈向科技先进方向,看到真人版嫦娥奔月,蛟龙下潜万米深渊,高铁、高速公路跨越山川河海,为此赞不绝口,这是大中华情意结,闪烁出民族自豪。

对一些香港人受外部势力摆布,挥动欧美国旗高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挟洋持重,不在乎香港变为美国的一州;还有香港大学生庆祝九一八日军侵华,在民主墙张贴指南京大屠杀是件好事,无不招来骂名。这无关政治,是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凡此种种,有心人冠上“中华胶”来统称,学者分析存有恶意,暗讽食古不化,盲目夸大中国的好处和优越,与专政政权共舞。

无人能摆脱种族特佂


摆在眼前的事实,欧美社会种族主义有嚣张的一面,把2019冠状病毒病称为中国病毒,煸动白人仇华,在欧美及澳洲等国,华裔被歧视辱骂或攻击,包括日本人、韩国人也遭殃,有来自新加坡和大马的两位华裔少女,在澳洲被袭击等,令一味崇尚西方民主自由的人士感到惊愕。

这也说明没有人能摆脱种族特佂,不管胶还是不胶,命运很多情况源自天生,上述发生在斯洛文尼亚、爱尔兰、印度的激情,我们是熟悉的,和我们一样,与生俱来。

最近《纽约时报》揭露冠病的阴谋,今年4月间由港逃到美国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前研究员闫丽梦,与逃亡到美国的中国富商郭文贵及白宫前首席策略师班浓三人联手设计,由闫丽梦造谣生非,指冠病非来自大生然,是中国军方从蝙蝠发现到的两种病毒改造而成。

如果属实,这类惊世举措,中华儿女感受最深,因为中华情意结与生俱来,无从回避荣辱!

https://www.enanyang.my/言论/不论你是不是“胶”简瑞平

Sunday 22 November 2020

以「巫」之名:《南巫》中的政治隱喻

/ 黃彥瑄

南巫》為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首部劇情長片,片中以半自傳式敘述在他童年時期發生在父親身上的光怪陸離之事。憑藉這部作品,張吉安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並斬獲以推廣亞洲新銳導演的奈派克獎(NETPAC)以及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

電影名為「南巫」,實際上有著雙重指涉: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南巫」一詞代指著南洋巫術;其二則是暗喻著馬來西亞的政黨——巫統。

何謂南巫:宗教、巫術作為一種政治隱喻

在《南巫》中,宗教作為一種複調形式,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多元紛呈地出現,如:暹羅的巫降、稻農的田伯爺信仰、象嶼山山神以及馬來亞的拿督公信仰。然在各式宗教的競逐上,也顯現了一種隱喻式的政治關係。

當女主角阿燕夜半到馬來裔巫師家中尋求幫助時,巫師在舉行完儀式後,隨即將所有的法器都給了阿燕,示意她拿去丟掉。馬來巫師之所以會放棄在地傳統信仰是源於政治上的因素:自1981年馬哈迪上台後,使得國家體制日漸伊斯蘭化。他必須摒棄原始宗教,轉為所謂「正統」的宗教師。於此,宗教的一統,也意味著政治的一統,更是在地話語權的剝奪,傳統文化的失聲。

另外,在電影裡男主角阿昌信奉的拿督公信仰,也與馬來西亞政黨巫統作為互喻。拿督公的形象同於華人信仰裡保護土地的土地神,然其手持寶劍,就如同1987年茅草行動期間,執政黨政府曾高喊著的種族主義口號:「以華人的鮮血,清洗馬來劍。」諷刺的是,阿昌以拿督公作為庇護者,最終卻是被吞噬的。

阿昌作為一名馬來西亞華人,信奉著馬來亞的拿督公,將它安置在家的外頭。在家中客廳裡,則安放著華人信奉的土地公神像。儘管如此,坐鎮在客廳的土地公神像卻對家中發生的變故無能為力;反之,置於外頭的拿督公則是能夠侵入門戶,輕易地影響著整個家庭。

導演表示:「這個拿督公,它也代表那個時候的華人對於巫統的形象,因為巫統的Logo是一把劍,所以它就是整個國家的巫術。但是它可以去得掉嗎?又去不掉......它就是整個國家的宿命。」

身處邊界:馬來西亞華人離散史

《南巫》以恐怖敘事為主體,實則內含著豐沛的人文關懷底蘊。該部電影不僅是作為導演個人回憶的一部分,還包含著整體的、馬來西亞華人的離散史。身在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其應如何思索對於華人身份的自我認同?除了文化上混雜,地域的邊界也混淆了個體對家國的歸屬感。

電影聚焦於馬泰邊境的吉打州,吉打與泰國為鄰,舊時為暹羅王國統治之地。因此,吉打人游移於兩國邊界之間,雖身處於馬來西亞,心卻嚮往著他方——泰國。泰國是那永恆家鄉的投射,實際上卻是他方。片中有一幕是阿燕在市場裡販賣本地海產,但市場裡的人們卻挑剔著只想買泰國蝦。

「物」的價值,全然取決於地域而非品質本身,而來自泰國的「物」,總能滿足邊界人對原鄉的鄉愁。張吉安對此則稱:「從這種社會觀感,展現了對自己國家缺乏自信的想法一直存在,所以我覺得這種邊界人心態一直來都牽絆著馬來西亞這片土地的人。」

電影裡的女主角阿燕則是來自於馬新的邊界——新山,在遠嫁到吉打州後也必須適應著當地的宗教信仰。來自新山的阿燕,受新加坡政策影響,本是秉持著一貫的科學主義,在丈夫阿昌被下了降頭術後,她曾反駁著:「(你)一直說不停,哪有下降頭這種事?」但看著日漸消瘦的阿昌,她最終還是放下偏見,為了丈夫奔走於「醫」與「巫」之間。在科學/宗教,抑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界限間,都標誌著一種文化上的分野,這也是邊界人身份上的混雜性。

無論是處於馬泰邊界的吉打人,還是在馬新邊界的新山人,儘管他們都生活在同塊土地(馬來西亞),眼光卻總望向邊界外的另一邊。正如同那傳說中回不了家的泉州公主,永生被困於象嶼山,最終成了山神珂娘。電影末段,珂娘(泉州公主)的化身在海上吟誦著:「永遠過不了這個邊界,回不了我的老家。」這句話正道出無數邊界人在心底的悲涼與悽愴——那到不了的遠方,是永存於心底的原鄉。

小結

繼2017年改編自五一三事件的《義山》後,張吉安又於2020年帶來這部充滿政治隱喻的《南巫》,由可見得導演對家國的關懷。金馬獎執委會主席聞天祥在提及這部片時稱,《南巫》就像蔡明亮拍《粽邪》。但於《南巫》中,真正駭人的鬼怪並非是暹羅的巫降,而是那盤旋不去的政治幽靈。於此,《南巫》可被視為一部華人生存史,在政治的隙縫中夾縫求生,以藝術之名為歷史留下紀錄。

/ 黃彥瑄: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所博士生,研究興趣為電影研究、文化研究,多以文學意象或以社會層面解析文本。影評散見於《關鍵評論》、《想想論壇》、《思想坦克》、《釀電影》。 2019年獲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類研究補助,曾任金馬影展「第六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813/5026945

Wednesday 18 November 2020

香港之死

/ 區家麟

此時此刻,又可以盤點一下馳名的香港預言。回歸前一陣子,《財富》雜誌曾發表封面故事,題為〈香港之死〉,列出香港在共產黨管治下的死狀,回歸十年時曾被一眾媒體拿出來鞭屍,恥笑預言不準,香港不知幾好,明天更更更好。今天再讀,預言竟然超額完成,車公靈簽亦自愧不如。

《財富》靈簽今天看來,其實已經很保守,以下檢驗四分一世紀前這篇文章的每句預言。

它開宗明義先預言香港在經濟上仍維持一定地位,「香港繼續是南中國的窗口」,今天北京部署以深圳取代香港,香港將會成為大灣區小引擎,如果大灣區變成玻璃幕牆,沒有人需要一個窗口。「香港繼續是有錢人可以搵很多錢的地方」,今天我只知道李超人帶頭撤資,馬雲吸水大計泡湯。「香港作為國際商貿財金中心及全世界最繁忙貨櫃港地位將會死去」,貨櫃港確實死了一半,財金中心地位我們見到了終結的開始。

政治方面,《財富》預言既狠且準:「香港成為北京殖民地」、「香港就像另一個內地城市」,公檢法強力部門酷愛殖民地惡法,專長挖墳,出土法律武器對付自己人民,逼令你愛國,要你信奉《基本法》,帝國主義殖民者會後悔自己太仁慈。「腐敗與講政治關係取代了一視同仁的法治」,一連串律政司的選擇性檢控、報復性檢控、偏執性上訴、袒護式撤控,順我者逍遙法外,逆我者法律侍候。「解放軍在街道上流連」,這預言追不上時勢,有了香港警察,還需要解放軍嗎?

「外國商人不再享有往日的公平競爭環境」、「英語使用減少,讓路廣東話與普通話」,嗯,其實廣東話亦已讓路。「北京將控制政府各部門」、「數以百計共產黨員監視控政府官員的工作」,看看又紅又專的局長們的嘴臉就明白晒,不用黨員監控,他們就是黨員。「把立法會議員換上順從的人」,我們今天就目睹了立法會正式成為人大式橡皮圖章,葉劉淑儀與田北辰變成最大反對派。「選擇合作的法官」,司法獨立亦從此消逝。「香港的真正操盤人在外交部駐港專員公署」,這個錯了,還有中聯辦、國安公署,三權合作。

《財富》雜誌的預言為何如此準確?很簡單,凡事不要看表象,要看本質;只要明白共產黨的本質幾十年從來沒有變過,預測變得很簡單,不可能錯。

《財富》預言最錯的地方,是以上一切會在九七後不久發生,結果廿多年後由習總一朝完成。林鄭身為國際都會之首,帶頭踐踏普世價值,以警察為師、以法律作利器,自絕於國際社會,再把自己裝扮成小矮人,向北乞討。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二日,林鄭接受訪問時反問:「說我賣港?我點樣賣港?」

她用了一年半時間,完美示範。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16.html

Monday 16 November 2020

最親近的陌生人——《親愛的房客》

/ housescheung

健一時時刻刻繫著一條纖幼的黑色手繩,煮飯繫著、接小孩繫著、約炮也繫著。我無法看清楚手繩是否就那一顆,別離前立維送的,象徵著愛與束縛、仇與思憶的琉璃珠。如果真的是,那麼,林健一這個人,實在太妥屈自己了。

林健一五年來所做的一切,為了求別人原諒嗎?抑或是等著一個自己寬恕自己的機會。

導演是懸疑故事的高手,每一句對白均留下伏線。《親愛的房客》好看到任何一個瞬間中止,都會留下遺憾。他沒有義務把迷題全部解開,留白可以、遺憾可以,幸好他把話說清楚,總算在尾端的透明感裡,盡情遺憾。

浮動.不安的佈局

開場翠綠的山景正畫著一幅待填滿的長卷。主要人物出場後,鏡頭便開始搖晃。

《親愛的房客》很有趣,鏡頭在回憶之時是平穩而督定;進入當下的時空,輕輕的,微微在搖晃。我是在第一幕時最能夠感受到這種變化,也令我做成不安。感覺當下的時空,健一和林家兩嫲孫的關係,不是那麼穩定。

初時,還好。畢竟健一長著一副人畜無害的臉,他恭敬溫順,如果是個女生,大概是媽祖等級的三貞九烈。莫子儀演出的細膩程度,讓人無法懷疑他的所有所為,均是有機心,懷著惡意,另有目的。

我很想把健一和檢察官的對白截圖說明,這段戲自然到真的無法令人產生懷疑。這個林健一,肯肯定定就是個聖人。

使我漸漸對林健一不那麼信任的,是郭小隊長。

郭小隊長長著一副流氓臉,衣衫不整,滿身廉價的怒氣等待發洩。他搜證,他嗆聲,衝著林健一同性戀的身份,講話多難聽呀!一口一句「與男人約炮」,很不妙呢!至於嗎?郭小隊長擺明針對,林健一成為郭小隊長宣洩失敗人生怨氣的倒楣鬼。

幾杪鐘後,他接到高檢電話。立刻,吳朋奉飆戲了!!

難道林健一真是如郭小隊長所料,是一個隱藏起來的大魔頭?換著是個女的,也可能毒害家婆,惡媳婦世界上本來就不缺,為甚麼林健一會是例外?明明郭小隊長掌握了那麼多可疑的證據,為甚麼全世界都在幫忙林健一?喂!已經死了一個老人家!殺人犯哩!

吳朋奉用一通電話,一小段獨腳戲,扭轉觀眾對人物觀感。郭小隊長的,林健一的,甚至對劇情的。透過演技把劇情和人物印象翻盤,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好幾次。

籌碼.幽禁靈魂的處所

時序直接跳到電影結尾,悠宇和叔叔王立綱在天台收拾、準備搬家。他們要搬到上海去,叔叔接悠宇過去。此時,觀眾大概已不那麼恨王立綱了吧?從一開始這個生疏的叔叔,被阿嬤判定有錢有親情的不肖兒子。大哥立維直言,照顧孩子還得兼兩份工的操勞狀況,是為了替弟弟還債。

立綱偷偷打開保險箱,找到房契,以小人之心,猜度健一,引發出一連串骨肉分離的悲劇。這個人,卑鄙。在前面,我徹底不相信他口中的每一個字,甚麼他和悠宇才是一家人,他只剩下悠宇。嘿,一切不也是為了錢。

直到一個鏡頭,我暗暗地把立綱的評價翻盤。卻不是立綱做了甚麼,而是健一昔日的齷齪。

這個劇頭太過強烈,林健一的掙扎,黃紅色的暴力,那是完全跳脫於全片的和諧和黯淡。一剎那,觀眾感受到林健一的不可原諒。

是的,林健一做了很多觀眾們不認同的事情,終究在情感的接受範圍。可是,這個鏡頭他不是哀怨地向愛人的妻子告密。他是滿懷惡毒的嫉妒,揭露王立維打算一生隱暪的隱私。到這裡,我就,不能原諒。

溫順如健一,亦埋藏著如斯狠惡掙擰的一面。勢利卑鄙的立綱,會否潛藏著對悠宇的,真實不假的親情呢?

電影最後的互動,悠宇沒有太大的抗拒。小孩子最直接,也最敏銳。悠宇沒有哭鬧,順從著叔叔安排,是不是他感受到,立綱對他,存在著親情,存在著真誠的愛。

悠宇不是工具,不是籌碼。他淋浴在祖母、爸爸、爸爸二號和叔叔的愛之中。那棟房子,不是交易的場所,不是陰謀的目標,沒有人的靈魂因此而囚禁。

我只是猜測,確切地說,我期待如此。不然,《親愛的房客》實在太悲傷。

沉默.最接近的陌生人

有那麼幾個地方讓我覺得《親愛的房客》超越了是枝裕和。健一掙擰的畫面,淑芳看到兒子鬼魂的畫面,悠宇質問健一的對白⋯⋯拿是枝裕和來比較,無可避免,拍得最多家庭倫理片子也拍得最好的,非他莫屬。

《親愛的房客》是不一樣的,就像《陽光普照》也是不一樣。這兩套電影的人物設定,雖然沒有日本導演的奇幻,家人聚集在一起的理由很普遍。但是,他們描寫的人物,很具台味。尤其是男人。

台灣的男性一般很少公開表現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挺東方的。與日本又有點不同,在電影裡會看見日本的男性較為多樣化,《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較能夠說明這一點,兩個風格迴異的父親,教育孩子的觀點和方法大相徑庭。

台灣是不是也有這種個性的男人呢?也有。不過在前述兩部電影之中,會發現男人們都很愛藏話,很愛藏起自己,不輕易說愛。《陽光普照》三父子都是這樣的個性,愈親近的人,愈難聽到他們心底話,阿文寧願把話對著駕訓班的學員講,阿豪有話不敢講,故而自殺。

很愛講話,擅於表達的人,往往被塑造成主角的對立面。菜頭和王立綱均是如此,一口一句朋友,一口一句愛,聽著聽著,難道在情緒勒索嗎?陳淑芳同樣愛講話,同樣在前半段站在了主角的對立面。

我認為的台灣風格家庭倫理電影,起因和動機就是從不講話開始的。那不像是枝裕和,會感受到滿滿的愛,跨越身份的互相理解。過去兩年的台片大概給我類似的感覺,一家人從頭到尾都是陌生,生活在一起,卻是彼此不認識,卻又以為,大家很了解對方。

直到出了事故,大家才:「幹!怎麼你會這樣?平時我都怎麼教你的?」

家人之間開始物理的區隔,又暗暗地渴望修補關係。只不過,大家嘴上,還是不說話。

所以,健一被懷疑,合情合理。你當著人家叔叔的面前說全心全意愛這個孩子,你他媽的不害羞嗎?這還不是做戲嗎?人家叔叔都還沒開口講呢!

愛不是那麼容易察覺,愛的裡面包含著猜忌。一直想替《陽光普照》劃下註腳,苦無入手之處。看完《親愛的房客》,彷彿隧道貫通,而且,不知為何,漫漫的山景雲霧,總令我想起《兒子的大玩偶》。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8847

Saturday 14 November 2020

美麗新世界或勇敢新世界?

/ 張系國

這一陣美國總統大選鬧得如火如荼﹐剛好我住在選戰關鍵的美國賓州﹐感受特別強烈。一個多月前﹐住在加州和波士頓的兩個女兒不約而同都來提醒我一定要去投票。選舉前一天﹐連十四歲的孫女都來催票。我以為Z世代比較不關心政治﹐原來剛好相反﹐他們比X世代更加進取﹐而且對未來並不悲觀。我問孫女為什麼反對川普﹖她毫不遲疑說﹕「他是種族主義者﹗」

賓州的二十張選舉人票果然成為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等到賓州開票的結果出來﹐拜登就跨過270張選舉人票的門檻宣佈當選。當天居然收到兩位美國朋友的信﹐感謝包括在下的賓州選民「救了美國」。當然他們都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自由主義者。選舉結果或許對美國一半選民而言是圓滿落幕,可是對另一半選民而言可能是另一場鬥爭的開始。

有趣的是美國大多數民調機構對選情的預測再度失靈﹐它們的解釋是川普有許多隱藏支持者。如果有一種現象始終觀測不到,但這現象確實存在,那就不是現象存不存在的問題,而是觀測儀器的問題,更進一步就是觀測理論的問題。2016和2020年兩次美國總統選舉,民調機構都對選情的預測錯誤﹐曝露出美國民主的主流理論出了根本問題。許多人不再認同主流﹐寧可隱藏身份﹐成為「選戰奇兵」。

為什麼選民寧可選擇滿嘴謊言的壞人川普﹐卻不選擇有同情心的好人拜登﹖不是拜登人還不夠好,而是背後的民主理論喪失說服力。以賓州為例,除了東部的費城和西部的匹茲堡及其郊區,其它都是「紅區」。我最近因為好幾次開車去波士頓看女兒,都要經過紅區。紅區的許多小城可以拍時間旅行的科幻電影,因為它們還停留在一九四零年代﹐有古色古香的店鋪、大街、甚至老式的習爾斯商店。這不僅是時間遺忘的地方,也是華盛頓政客遺忘的地方。這裡的農民和勞工多半沒錢進大學,對城裡人又羨又氣。他們支持川普﹐也是借此機會出口氣﹐教訓城裡的統治精英階級。

這使我想起中國每個朝代最後的革命都來自鄉下。現在美國的「川普之亂」其實也是一種「鄉村革命」。中國歷史上從黃巢到洪秀全都是從鄉村革命起家,這些野心家利用人民最後背棄人民。從歷史的角度看,川普和這些野心家一樣﹐他所做所為並不奇怪,人民死心追隨也不奇怪。至於有錢人和資本家支持川普是為了本身的經濟利益,保守基督教派是為了宗教原因﹐但他們並不認同紅區文化﹐也不一定住在紅區。

川普和傳統野心家最大的不同是他掌握網路科技,因此可以直接和他的擁護者聯心﹐讓支持者覺得貼心。他又熟悉電視媒體節目模式﹐懂得如何製造高潮。但川普不斷製造恐懼仇恨,有一半人民已經厭煩﹐也擔心他最後變成獨裁者。但另外一半人民仍然視川普為救星。

經過四年川普之亂再加上疫情蔓延﹐美國迫切需要休養生息。中國過去也是一樣。在所謂雄才大略的皇帝之後,一定是個看似不怎樣的君王與民修養生息,例如文景之治,然後進入太平盛世,然後再度天下大亂。

正因為拜登不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他會與民休養生息,在目前是最合適的美國總統。拜登出生在賓州的斯克安頓,這是貧窮的礦區。所以如果誰最能瞭解紅區的美國人民,其實拜登是最好人選﹐就看他能不能將心比心贏得紅區人民的信任。

拜登和哈裡斯在民主黨黨內初選時有過衝突,他卻選擇哈裡斯為副手。選後第一次演講,他竟然讓哈裡斯先發言,這都是拜登大氣的一面。總統本人不一定有才,知人善任不忌才最要緊。四年後民主黨可能分裂,共和黨也可能分裂。但是眼前能讓人民休養生息最重要。

無論如何﹐美國政治天翻地覆進入另一個時代﹐不會再回到過去了。從前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美國內戰不是為了解放黑人﹐而是工業北方和農業南方的戰爭。也就因為別人恩賜的解放不是真正的解放﹐美國的種族問題迄未解決。未來的鬥爭很明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的美國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前的美國的鬥爭。很巧或無可避免的﹐種族衝突再度成為導火線。究竟能不能化解﹐恐怕很難說。

一葉知秋,世界將有巨大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智慧機器的革命。人工智慧﹑生化科技加上傳染瘟疫﹑生態災害﹑氣候變遷﹐導致新人際關係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出現。美國是個眼前的例子。其實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可能出現類似的巨變和對立。「美麗新世界」所謂的 Brave New World 可能真的必須理解為「勇敢新世界」﹕只有人類不斷勇敢改革前進才會有生路。

但如果做不到這些呢﹖鄭板橋說過﹕「世道盛則一德尊王,風俗偷則不同為惡」。這是真正的亂世,我們只有維持個人操守,保護家人朋友。能夠一家人在一起彼此相濡以沫,就算很幸運了。

/ 張系國一九四四年生於重慶,江西南昌人,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電機系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小說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知識系統學院院長;著譯除電腦科學專著數十種外,另有長、短篇小說等;代表作有《皮牧師正傳》、《棋王》、《多餘的世界》、《昨日之怒》、《星雲組曲》、《夜曲》等。

http://www.theintellectual.net/zh/famous-column/zhang-department-of-the-country/2933-202046m.html

Thursday 12 November 2020

Only Truth Can Save Our Democracy

/ Thomas L. Friedman

周六早上,我和妻子安(Ann)坐在厨房里,正在搅拌着“奶油小麦”麦片的她冷不丁冒出一个让我吃惊的问题:“说谎不是十诫之一吗?”

我自己也不得不停下来思索了一阵,然后回答:“是的,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我们俩居然短暂纠结于这个问题这一点,在我看来,就是特朗普总统任内最糟糕的遗产。

还记得那个老笑话吗?摩西下了西奈山,告诉以色列的子孙后代:“孩子们,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跟他讲价到十条。坏消息是通奸还包括在内。”

那么,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更坏的消息:我们现在只剩九诫了。

是的,这是历史性的四年——甚至连十诫之一都被抹去了。说谎已经以一种我们前所未见的程度被正常化了。所以安才提出那个问题。

我不确定我们该如何扭转这一趋势,但我们最好这么做——还得赶紧。

不传播真相的人不能战胜大流行,不能捍卫宪法,也不能在一个糟糕的领导人之后翻开新的一页。真相之战,如今已是守护我们民主的战斗。

如果领导人和新闻提供者觉得可以随意传播谎言而不受制裁,那自由社会就会无以维系。没有真相,就没有一致认可的前进道路,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在这条路上携手并进。

但我们跌入了太深的坑,因为特朗普总统只信奉第十一诫:“不可被逮到。”

然而,在最近,特朗普和他身边的许多人也不再相信这一条——他们好像都不在乎被逮到了。

他们清楚,就像俗话所说,他们的谎言已经绕地球跑了半圈,而真相还没有系上鞋带。这就是他们在乎的。用谎言污染整个世界,就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的了。那他们就大功告成了。

真相给人以束缚,而特朗普从来不想被束缚——不被他能向乌克兰总统索取什么、针对新冠病毒或我们大选的公正性说些什么束缚。

而他几乎成功了。特朗普在这五年时间里证明了,你可以在一天——甚至是一分钟——撒谎很多次,而且不止能赢得大选,还差点赢下连任。

我们必须确保美国政坛再也不会出现像他这样的人。

因为特朗普不仅让自己摆脱了真相束缚,他还解放了别人,让他们说各自的谎言,或是为他散布谎言,并从中获利。他所在政党的老一辈并不在乎,只要他保持票仓的热情,并让它们给红党投票。福克斯新闻并不在乎,只要他能让观众牢牢盯着电视,保持自己的高收视率。主流社交网络基本不在乎,只要他让用户保持在线,并且数量不断增长。他的许多选民——哪怕是福音派信徒——也不在乎,只要他任命反对堕胎的法官。他们“捍卫生命权”,却并不总愿意捍卫真相。

基于所有这些原因,说谎现在成了一个该纳入GDP考量的快速增长行业:“上个季度汽车和耐用品销售分别下降了10%,但说谎增长了30%,经济学家预测,说谎行业的增长在2021年可能翻一番。”

研究以色列贝都因人的专家克林顿·贝利(Clinton Bailey)讲述了一个贝都因酋长的故事: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火鸡被偷了。他把儿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孩子们,我们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我的火鸡被偷了。去把我的火鸡找回来。”他的儿子们都笑着说:“父亲,你要那只火鸡做什么?”他们都没理睬他。

几周后,他的骆驼被偷了。酋长告诉儿子们,“把我的火鸡找回来。”又过了几周,酋长的马被偷了。儿子们还是耸耸肩,酋长重复道:“把我的火鸡找回来。”

终于,又过了几周,他的女儿被绑架了,他把儿子们叫到一起,宣布道:“都是因为那只火鸡!当他们看到可以拿走我的火鸡时,我们就已经失去了一切。”

你知道我们的火鸡是什么吗?出生地质疑论。

当多年来特朗普都被允许散布“出生地质疑论”的谎言——即出生于夏威夷的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实际上出生在肯尼亚,因此没有资格成为总统——他就发现自己可以逃脱任何惩罚。

当然,特朗普最终放弃了这一谎言,但当他看到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偷走我们的火鸡——即真相时,他就会继续这么做,直到他偷走了共和党的灵魂。

以及,如果成功连任,他也会偷走这个国家的灵魂。

他和他的合谋者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尝试,利用那个弥天大谎来破坏我们的民主,试图剥夺我们有史以来最伟大时刻之一的合法性——在致命且不断蔓延的疫情中,数量创纪录的公民参与了投票,选票也得到了合法清点。

特朗普和他的盟友是那么腐败,对我们的宪法体系是那么危险,但你还是会为那么多追随者信了他们的邪而更加伤心。

“除非被相信,否则谎言是不会起作用的,而事实证明,近一半的美国公众非常轻信,”我的前时报同事、冷战期间曾在莫斯科分社任职的戴维·K·谢普勒(David K. Shipler)这样对我说。“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报警器——而他们中一半人的报警器好像没电了一样。特朗普的许多谎言,还有他转发的阴谋论推文,显然是荒谬的。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我不确定这种现象是否已被完全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家有信誉的新闻机构——特别是电视台、Facebook和Twitter——都必须采用我所说的“特朗普规则”。任何官员一旦说了明显的谎言或不含事实的指控,采访就应该立刻终止,就像上周许多电视台对特朗普在大选后举行的充满谎言的新闻发布会所做的那样。如果批评者为“审查”痛心疾首,那就喊出“真相”作为回击。

这必须成为新常态。政客们每次上电视都应该感到害怕,因为如果他们说谎,就会受到惩罚。

与此同时,我们得要求美国的每一所K-12学校在课程中纳入数字公民课——即如何确定与核对你在网上读到的东西是真的。不学就不应该毕业。

在为时已晚之前,我们得恢复说谎和骗子的耻辱。我们需要寻找真相,为真相而战,并坚决让虚假信息的势力丧失信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自由之战。

Thomas L. Friedman:
外交事务方面的专栏作者。1981年加入《纽约时报》,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著作七本,包括赢得国家图书奖的《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欢迎在TwitterFacebook上关注他。
翻译:Harry Wong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1111/trump-lies/?fbclid=IwAR37zPF7NBZ12xLQA5WYPrD4QErEK1Iqm7N7l_JIHuSn1WLUUxboeRqTd5A

Friday 6 November 2020

螞蟻金服馬前失蹄,馬雲好日子到頭了

/ 顏純鈎

螞蟻金服在上海香港同時上市,剛剛還興烚烚,突然被四個監管機構約談,上市不成,一盆冷水照頭淋下,馬雲當堂打個冷戰,幾乎站不穩。

早前王岐山突然冒頭,陪習近平看展覽,又在金融講座上發言,預示王岐山又走到台前來,目的就是整治金融。王岐山有整治金融的經驗,習近平火燒眉毛,身邊沒有人,只好再把王岐山請出山,螞蟻金服這單爆炸性事件,是中共整治金融的第一發炮彈。

有人說馬雲早前的一個發言惹了禍,馬雲說中國沒有金融的系統性風險,因為中國金融就沒有系統。這句話得罪人多,當然是有後果的,但如果把馬雲的「失言」當作他惹禍的原因,那又把中共看得太簡單了。

中共整治金融不因馬雲頂撞監管機構起,更大可能性是,馬雲早已得到風聲,知道中共下一步是衝著他來,不但螞蟻金服將中箭落馬,就是他馬雲在中國的好日子,也已經到頭了。

在中國做生意,不可或缺的自知之明是生意不能做太大,做太大本來也沒關係,只要中共能掌控就沒問題,但一個生意做到太大,大到中共拿捏不牢靠,那就是問題了。馬雲做生意很聰明,學外國先進技術好快上手,自己又有創意,因此生意瓣數越來越多,越來越發大,大到中共受不了,那時就是馬雲的末日。

螞蟻金服有五億用戶,這個數字佔了全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強,比美國人口還要多,這不是小事。在中共治下,凡是人多就有危險,人多就難控制,人多就成為一種勢力。當年法輪功被江澤民趕盡殺絕,最主要原因不是信仰,最主要原因便是人多,不但人多,還要攪事,結果當然要被鎮壓。

螞蟻金服使用人多,金流洶湧,稍有不慎則「動搖國本」,這是中共不能長遠容忍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囊括五億人,只要在自己圈子內有什麼風吹草動,蔓延出去,就能造成社會動盪。五億人心不穩,半個中國震動,後果都要中共去承擔,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因此,中共這一動手,不只是阻止螞蟻金服上市,是要瓦解螞蟻金服整個江山。在中國,只有中共配擁有江山,馬雲企圖染指,當然要把他摧毀。

此外,螞蟻金服根本是無本生意,自身並不投入太多金錢,借貸出去的錢,都由銀行打包成債券,由銀行再把債券推銷出去,讓海內外金融機構來承擔。馬雲做的是無本生意,一點風險都沒有,馬雲不用投入太多錢,利潤佔大頭,風險佔小頭。國家賺不到幾個錢(銀行應該可以賺到一點錢),風險卻都由國家承擔,便宜都是馬雲的,政府做了冤大頭。

平心而論,馬雲是當今中國最聰明的人之一,看他小小個子其貌不揚,卻是一個奇才。此人點子多,善於學習,敢辦大事,身段靈活,矯若遊龍,在世道大變的當下,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可惜碰上中共這個大魔頭,你道高一尺,他魔高一丈,馬雲一介商賈,正是秀才碰到兵,有理說不清。

當然,馬雲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與各國政要打過不少交道,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因此在聞到少少燶味後,心有不甘,就想玩大佢。他並非不知道說那番挑釁意味的話會有後果,但後果已經擺在眼前,說不說那番話,後果都會來了。他一個富可敵國的人,不肯啞忍,便盡地一煲,出一口氣,然後坐等後果。

這件事沒有完,螞蟻金服上不了市,公司先受損,連帶影響往後經營。王岐山會如何收拾螞蟻金服,會把它接管過來,由政府全權掌握,還是把它肢解了,五馬分屍,化整為零,然後一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因為牽涉太多人太多利益,又都是小商戶小市民,弄得不好,也會有嚴重後果的。馬雲之所以敢於叫陣,原因就是睇死中共官員搞唔掂這個錯綜複雜無邊勾連的金融怪物,弄得不好,傷及太多人的利益,造成社會動盪,王岐山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上講安全講到口乾,原因就是中共目前太不安全,人不安全,心就緊張,壓力山大,疑神疑鬼。整治螞蟻金服,走的也是一步險棋,但這步棋唔走又唔得,只看王岐山山人有何妙計了。

馬雲會不會出事?這沒有人知道,數十年來,也不知有多少暴富的個體大亨淨身入獄,吃盡苦頭。馬雲應該早有外國護照,要是藉此機會離開中國,他的身家幾十輩子都吃不完,而且悠哉遊哉,風流快活,但他一份大家業在大陸卻揹不走,這才是大難題。

說到底,沒有人比李嘉誠更有智慧,走得快好世界。香港大把富豪,要不要諗定後路,真是考驗各人的智慧了。

顏純鈎 / 筆名慕翼、斯人、冷瑩。幼年曾隨母親在香港居住,五零年代初回安海,就讀安海養正小學、養正中學,至1966年在養正中學參加文化大革命。1978年赴香港定居。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8624?fbclid=IwAR0ddpWeWQUO5Qkzf7x8L1yjVmqI79mrGqEP67999JzUNwf4G4pXh83p-Co

Wednesday 4 November 2020

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

生死這堂課:我們要幫的,應是活人

/ 蔡瀾

好友的父親患癌症,切片下來,證實有毒,現在等著開刀。

能怎麼安慰他呢?

自己又不是醫生,就算是,也束手無策,這是世紀絕症,至今還沒有解決辦法的呀。

要幫的,應是活人。人,要對自己好一點,才有足夠的愛心去對待別人。

生老病死為必經道路,壞在人類的詩歌小說中,將這四樣東西看得太重,永遠是歌頌,從不教人怎麼去接受。

墨西哥小孩吃白糖做的骷髏頭,他們和死亡經常接觸,對它的恐懼消失。葬禮上,大家放了煙火,唱唱歌,悲哀的氣氛減少。

天主教也好,認為走了就上天堂,本人安詳而去,送終的也為之歡慰。

話雖這麼說,輪到自己,親愛的人死亡,還是痛心欲絕的。

3年前,家父去世時,天下多少宗教或哲學,都不見效。家父年90,我們做兒女的並非沒有心理準備,而是不肯去接受事實,不知怎麼面對。

曾經讀過詩篇,曰:讓我走吧,留我於心,你我都不好過。

是的,我們怎麼不能從逝者的角度看這一回事?的確,我們太多的愛,過剩的情,對死者是種負擔。人去了,還要連累活著的幹什麼呢?簡直是增加他們的麻煩,死者去得不安。

老人家還活著時,盡量陪伴著老人家吧,讓他們活得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要是他們還是憂鬱,也不必勉強,總之只要常在他們身邊,已足夠。

對病患者,我們常說願意以自己來代替他們,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用他們的逝世來訓練自己—有一天自己臨走,怎麼去安慰身邊的親人。我們會發現,原來,死亡是我們的老師,還能從中學習。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4138?utm_campaign=daily&utm_content=GV_post&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fbclid=IwAR2PIOWwiJlDKWzKszgq4w6nfYb_wovoM7bMUQCiX33b-LB98mv26-76gNw

Saturday 31 October 2020

The Shrin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 Roger Cohen

在两场总统竞选辩论中从未提及的词包括:

叙利亚、人权、无人机、民主、不平等、独裁、以色列、巴勒斯坦、中东、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塔那摩、欧盟、英国、英国脱欧、法国、意大利、香港、非洲(或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南美、恐怖主义、多边主义、威权主义、联盟。

这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思想的收缩。

特朗普总统从未提及阿富汗,过去20年里,美国在那里损失了2400多人的生命,花费了大约2万亿美元。乔·拜登(Joe Biden)提起过,一次。

噩梦的特征之一是它会吞噬一切,在它之外,任何东西都会消失在黑暗中。特朗普总统在一场非同寻常的长时间电视直播中展现了他的自恋,成功把世界拉进一个橙色巨人的阴影之中。
是的,在第二场辩论中,特朗普更文明了,在民调中领先的拜登也没说什么对自己有害的话。不过,这是一场极为平庸和短视的辩论。

我们姑且假设,中国的崛起、普京治下俄罗斯的强硬、独裁的复兴、民主国家的脆弱、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大流行暴露的全球领导力真空、西方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联合国的凝聚力不足、社会断层、监视国家的蔓延、社交媒体平台的仇恨倍增效应,这一切可能是未来十年的关键问题。

关于这些主题我们听到了什么?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电视评论员们纷纷发表见解,评论拜登看表的重要性、直视镜头有多么重要(或者有多么不重要)、特朗普对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打击命中要害(或者根本没有)。我没有听到任何人哀叹,特朗普实施“美国优先”内转政策的美国已被遗忘。

哦,对哦,叙利亚,那里的内战造成40多万人死亡,80%的内战幸存者目前生活在贫困中,40%的人失业。哦,对哦,香港和白俄罗斯,那里勇敢的抗议者们一直在为民主而战,美国人曾对这种斗争充满兴趣。哦,对哦,中东,为了追求巴以和平,美国曾经投入那么多的财富和那么久的外交努力,而就在不久前,在伊拉克,有那么多的美国人和伊拉克人失去了生命。

别了,宝贝,别了。

美国人的思想收缩中包含着一种麻木。除了白宫发出的噪音外,很难去思考或看到其他东西。愤怒的疲劳开始出现。他又来了。那个哀怨的声音。没有对真理的尊重,没有对科学的尊重,还有什么辩论可言?

最终,辩论中呈现的是一个孤立的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它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两个70多岁的男人几乎完全无视Z世代“我想参与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这近乎一种侮辱。总的来说,他们的交锋是琐碎的、轻率的、可预见的。

在这些交锋之中,我看到了美国社会的写照,在这个社会中,建设性的辩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特朗普通过煽动分裂和暴力进行统治。他几乎从未提及到和解或向外扩展的主题。结果,美国人的辩论沦为敌对部落的互相叫嚣和彼此蔑视。这些部落忘记了,没有人会因为被羞辱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有必要研究一下辩论中消失的一些词语。保护人权必须永远是美国的一项重要使命。民主仍然是捍卫人类尊严和自由的最佳手段。不平等持续增长,侵蚀着社会结构,加剧了不公正——拜登在第一场辩论中曾经提到过这个词。关塔那摩仍然是美国良心上的污点。美国军队的年轻男女正在危险的远方与恐怖主义作斗争。

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藐视多边组织,并为此付出了代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都是例子。英国和法国都是核大国,是为欧洲带来和平与稳定的联盟北约的重要伙伴。非洲是特朗普所谓的“粪坑”国家的著名所在地,从2020年至2050年期间,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增长将发生在非洲;它的命运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

说到未来,即将在这个十年里迎来建国250周年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如果你觉得美国最好的日子还在前面,这并不荒谬。这里仍然是一块充满奋斗、空间、变革和再创造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团结人们的力量大于分裂人们的力量,只要领导人寻求的是治愈而不是仇恨。

美国的精髓在于开放。它的历史、地理、移民和命运决定了这一点。因此,对美国人来说,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人思想收缩相当于危险的自我否定。如果特朗普的任期再延长四年,它将否定美国的理念,没有这些理念,至少是关于移民的理念,建国时所构想的美国,乃至它所有的缺陷,也就不复存在。

也许,到头来,这些辩论最大的用处是,它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已经堕落到什么程度

/ 罗杰·科恩(Roger Cohen)
自2009年起担任时报专栏作者,他的文章每周三和周六发表。科恩在1990年代加入时报,曾担任驻外记者和国际新闻编辑。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NYTimesCohen

翻译:晋其角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1026/trump-biden-debates/?fbclid=IwAR3w_8xxYaC7ICVUYB8kHZSkm_vH50UOUePI02RgjXVj0proFzQyKuyHwdw

Sunday 25 October 2020

不老的大亨

/ 林沛理

文學有何價值?在一個「網紅」對著鏡頭化妝也可以吸引幾百萬人觀看的年代,文學逃得過「斯人獨憔悴」的命運嗎?一本差不多一百年前出版的小說,可以有什麼心酸眼亮的智慧跟今天的網民分享?

一九二五年面世的中篇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在美國文學的經典地位(canonical status)到今日已無爭議。它是很多中學和大學文學科的指定讀物,每年賣出約五十萬本。喬治城大學的註校評論家(Critic-in-Residence,何時香港的大學會想到設立這個職位?)歌麗根(Maureen Corrigan)在《愛不釋卷:大亨小傳為何不老》(So We Read On: How The Great Gatsby Came To Be and Why It Endures)中說得好,這部二百頁不足的小說是「美國文學的西斯廷禮拜堂」(the Sistine Chapel of American literature) ,每次看都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建制的認可從來不是文學價值的保證。《大亨小傳》不老,因為它的作者費滋哲羅(F. Scott Fitzgerald)對讀者說的話到今日仍然令人產生共鳴。小說有一段落最近在美國的社交媒體瘋傳,已成對總統特朗普及其一夥最嚴厲的批判:「他們是那種粗心大意的人,老是把事情和東西弄得稀巴爛,然後撤退到由他們的財富或粗心大意或哪管是什麼鬼東西堆砌而成的避難所,讓其他人收拾殘局。」("They were careless people. They smashed up things and creatures and then retreated back into their money or their vast carelessness, or whatever it was that kept them together, and let other people clean up the mess they had made.")

特朗普及其一夥是處心積慮的罪犯。跟他們比較起來,費滋哲羅筆下的反派湯姆和黛西·布坎南(Tom and Daisy Buchanan)簡直像羔羊一樣沒有殺傷力。然而他們在性情和道德上是近親,心理學家稱之為「反社會人格障礙」(sociopath),哲學家強調他們的「道德疏懶」(moral laziness)。費滋哲羅說他們「粗心大意」,看似輕描淡寫,卻包含有千斤之重的道德判斷。舉重若輕,莫過於此。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020-43/1603337332281/不老的大亨?

Thursday 22 October 2020

遭当街斩首的法国教师

/ 林奕慧

10月16日,法国一位教师帕蒂(Samuel Paty)被当街砍杀。不久前,他在课堂上教导言论自由的界限问题时,展示了五年前的《查理周刊》漫画让学生辩论。尽管他事先提示穆斯林学生避开视线,以免觉得被冒犯,却仍引起愤怒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谴责,公布其名字与学校地址,并威胁校方解雇他。数天后,一名车臣裔青年从一百公里以外来到当地,在校园外的街道将他斩首,呼喊“真主伟大!”,随后用自己的推特帐号发送信息,逃离时被警方击毙。

法国拥有欧洲国家当中最多的穆斯林人口,近年来在内部与奉行已久的世俗主义传统之间张力加剧。素来嘲讽宗教和政治领袖的《查理周刊》即是争议焦点。2011年某期杂志封面描绘卡通形象的穆罕默德说:“若你不因欢笑而死,鞭刑一百下”,办公室当天遭人纵火。不久后,杂志又刊载了身体赤裸的穆罕默德漫画。杂志记者表示,他们不是为了引起愤怒,也不针对特定宗教,而是为了取笑极端主义者,不管是穆斯林、犹太人或天主教徒。

2015年,伊斯兰武装分子袭击《查理周刊》办公室,造成17人死亡。隔周,杂志封面是垂泪的穆罕默德手持标语“我是查理”,上方写著“人人皆得宽恕”。《查理周刊》一改滑稽作风,以宽恕而非仇恨回应袭击,却同时透过这一举动坚持立场:刊载穆罕默德的画像是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上个月,在五年前恐袭案审讯开始之际,杂志重新刊载当年的漫画。几天后,一名巴基斯坦移民在其办公室旧址附近持刀伤人。

既是也非的宗教因素

为何穆罕默德画像会引起穆斯林抗议?这与伊斯兰禁止偶像崇拜的教义有关,他们不可为神以及任何圣人做出形象。在圣训里,先知教导人们不可为他画像,防止人们膜拜他,但这里的情况恰好相反:穆罕默德画像被用以嘲讽而非崇拜。因此,穆斯林其实是不满他们崇敬的先知被丑化。这就是为何在上述的恐怖袭击中,凶手皆认为自己在为先知复仇。这也是为何在帕蒂被杀的国际新闻底下,不少留言说“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以及“千千万万人愿为了对穆罕默德的爱而死。”

有些说法试图淡化帕蒂遇害的伊斯兰元素,除了指出这类袭击乃是“非伊斯兰”的,也认为我们不该因为凶手个人的行径而反对伊斯兰教。这种意见对于我们认清问题的帮助不大,因为从上述脉络看来,行凶的个人即使没有组织或集团在背后运作,它也不是孤立的事件或不具伊斯兰因素。

凶手在行凶前找学生指认帕蒂,显然与网络上流传对帕蒂“侮辱”伊斯兰的指控有关。他事后没有立刻藏匿,反而先将“壮举”传到推特上,这表示其行动不只是给“真主”看的,同时也向他视为敌人的亵渎者耀武扬威,且他相信有个共同体认可他的英雄事迹--至少从新闻留言看来,不少人将凶手视为护教者,或认为帕蒂活该被杀。

然而,我们也不能认定宗教是唯一关键,毕竟决定个人行为的成因复杂。阿卜杜勒赫(AbdoulakhA)这位车臣裔难民青年,我们不晓得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如何,是否遭遇过压迫或排挤。这些虽不能证成他杀人的理由,却应是我们看待悲剧时所应予以考量的,否则类似事件可能一再重演。

我们不应一竹竿打翻整船人,但难题总是如何在不仇视伊斯兰的情况下,认清其中诱发暴力行径的潜在因素,无论是教义或社群的,以及如何在不仇视难民的情况下,了解他们在融入移居地时面临的社会窘境,设法改善阶级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

此外,与这起事件相关的不只凶手一人。暴跳如雷的家长透过网络纠众向帕蒂施压,称他为恶棍,即使没有对他做出身体上的伤害,也已经形成一种隐形暴力。如果他们认为帕蒂的教学使他们感到不满,应当采用理性的方式解决。更根本的问题是,禁止穆罕默德画像的教义是让穆斯林遵守的,他们为何要求非穆斯林也服从?

有些人认为,像《查理周刊》那样的世俗主义者是麻烦制造者,指责他们导致对宗教的敌意,受到攻击是咎由自取,甚至批评他们应该负起导致恐怖袭击发生的责任。但《查理周刊》的编辑认为,这只不过是在为恐怖袭击的罪责开脱。他们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坚持是冒著生命危险的,也意识到那些在恐怖袭击中牺牲者很可能跟他们立场不同,却依然为了捍卫那不是自己的立场而死。

世俗主义该去到多远?

所以,在宗教与世俗主义两端之间的冲突核心是,什么才是为之生和为之死的价值。捍卫世俗主义者认为,个人自由不应受到专制的宗教论述钳制,宗教应该在公共生活中退出。建立在此信念上的治理典范不一定迫使人丢弃宗教,可是透过国家和公民体制调节和规范宗教表述的范围和手段也存在争议。无论如何,当代对于公民身份的理解由各种实践和体制所协调,是包括公众意见调查、压力团体、政党、商界领袖、大众媒体交织和竞争所形塑的过程。

要解决社会分歧和保障个人理解真理的自由,最理想的方案是容忍与我们不同的立场之存在,不带教条或成见地看待其他团体和个人,并且能够将他人和自己的信念视为生活中不同的可行选项,这些立场之间不必然是彻底冲突的。这种宽容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是需要学习的,而这也正是遇害的帕蒂老师想让学生学习的。

/ 林奕慧:台湾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群议社社长。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0/10/21/370402

Saturday 17 October 2020

人生的拷問

/ 李怡

在正式上映前就急不及待看了《新聞守護者》(Mr. Jones)優先場,本以為看後可以寫點甚麼。但想不到看完後心中一直受到重壓,不想回顧這部電影帶來的悲涼和人生的拷問。

我看過許多關於為揭露真相而歷盡困厄甚而令主人公絕望的電影,但最後結局總是真相大白,醜聞曝光於天下,堅毅的好人終得好報。讓人相信西方文明世界會最終給揭露真相的新聞工作者一個公道,儘管過程會經歷許多骯髒的利害糾葛。

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新聞守護者》不是這樣的電影。加雷士.鍾斯(Gareth Jones)是1932年首次實地採訪報道蘇聯烏克蘭大饑荒實況的記者。他的報道被當時西方媒體和政界指為無中生有,因一系列有關蘇聯的報道而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華特.杜蘭迪(Walter Duranty),知道一些真相卻耽於逸樂和享受既有名利,他在《紐約時報》誣衊鍾斯說謊,更連結其他同行一起打壓抹黑鍾斯。西方知識界認為蘇聯縱有不足,但在追求平等的偉大理想下也要給它時間。西方政界基於必須與蘇聯打交道,而一廂情願相信蘇聯的宣傳。鍾斯的報道被掩蓋在一片歲月靜好之中,受到西方主流社會和媒體杯葛。

1935年鍾斯往中國東北(即當時的滿洲國)採訪時遭到疑是蘇聯特務暗殺。而掩蓋真相的杜蘭迪就活到1957年73歲,他的普立茲獎一直沒有被取消,儘管蘇聯的暴政已在西方廣泛報道。直到1990年,《紐約時報》才承認杜蘭迪發表的否認饑荒的文章是「本報史上最糟糕的報道之一」。鍾斯冒死揭露真相的事蹟,將近90年幾乎無人知曉,他的名字也不為世人所知,直到《新聞守護者》這部波蘭導演拍的電影面世。

影片以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從鍾斯的所見中得到啟示,寫成傳世之作《動物農莊》,並以書中的一些名言在影片中穿插。或說鍾斯的揭露真相成就了奧威爾的偉大。但事實上奧威爾的一生也坎坷,1945年出版《動物農莊》時才建立地位,1948年寫成《1984》,兩年後就病逝,只活了47歲。與極權暴政抗鬥者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台灣將影片譯為《普立茲記者》,很諷刺。現實中得普立茲獎的是掩蓋真相的撒謊者,而忠於報道真相的記者不但沒有得獎,而且下場悲慘。

不要以為這已屬陳年往事。莫說大饑荒人吃人,到上世紀60年代還在中國更大規模地發生,極權暴政帶來無數更悲慘的事也持續至今無日無之。而包括荷李活、NBA、西方主流媒體、學術界、大商家、華爾街等等為了利益而對極權暴發戶姑息、妥協、容忍、淡化暴政褻瀆人權的惡行,恍如杜蘭迪不斷再世出現。香港傳統的文明價值觀在暴政君臨下急速崩壞。美國傳統保守主義價值觀回魂四年也可能在這次大選中再淪落。

能夠在專制強權的委屈下獲利,或者已處身收成期,過着安和樂利日子、不覺得或不在意價值破損會給下一代帶來甚麼災難的人,若讓他作人生選擇是做鍾斯還是杜蘭迪,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做杜蘭迪。活着的日子重要,還是真相重要?死後的名聲算甚麼?良心多少錢一斤?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人這種卑鄙的東西,甚麼都會習慣」。

我會不會也不例外?電影看了兩星期,一直在拷問自己。鍾斯不到30歲的悲劇人生,是作為一個人,他沒有白活;杜蘭迪活了73歲享受名利快感的人生,畢竟也是白駒過隙,沒有作為一個人而活過。

儘管現實世界仍然讓人悲觀,還是要忠於自己,積極做人。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1016/PDZRODDOPJC43HR22J2DS7ZPI4/?fbclid=IwAR3Mi3r7Xvb5d7llC4KxRCEulqhEITTK9weTrQj4M94K-t37kplrpH0QJDg

Wednesday 14 October 2020

魑魅魍魉

/ 曾昭智


我们不难看到四个很奇特的字,那就是“魑魅魍魉”,其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今被人们引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害人坏蛋。

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春秋时代的一个记载。鼎,乃当时周朝五权的象征。话说楚庄王领兵行经洛阳,觊觎周朝政权,挑衅地问周定王该国的鼎长什么样子有多大多重,问周鼎以表明欲篡夺周王朝政权之野心。(之后我们常引用“问鼎”二字来形容某些人图谋竞取政权,或竞赛中欲夺取冠军的举动)周定王遂派大臣王孙满进行交涉,向楚庄王解释其鼎之表面铸满了魑魅魍魉等妖魔鬼怪的图样,好让人们都能认清妖怪的样子。因此百姓在山林水泽之间,一旦碰见了便能清楚辨别立刻躲避。欲取得王位者或保有政权,不在于是否有鼎,而是当政者能否以崇高的道德威望服人。接著他还列举夏桀昏乱无德,虽有九鼎(九州政权,指天下)但为人残暴,但最终也得灭亡九鼎迁至周朝。君王德行好,九鼎虽小却得政权保留,也重得无法被迁走;而德行不好者,九鼎再大,也可轻易被挪开。(“一言九鼎”典故出自于此)楚庄王听罢自觉实力与才德威望不足服人,当下立马撤兵离开洛阳。

魑魅魍魉乃当时传说中的四种小鬼,都是木、石、禽、兽变的。魑,害人之兽形山怪;魅也是一种吃人妖怪。而魍魉,则是山精,是木石之怪专躲在暗处作弄人。当年蚩尤就是动用了魑魅魍魉来对黄帝发动战争,并使用魔法,摆出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皇帝凭著自己发明的指南车突破重围,并以牛角号(这就是最初战场上鼓励士气的军号)把魑魅魍魉驱散,终得凯旋。

故可知晓一个政权的稳定,要靠魑魅魍魉牛鬼蛇神般政治幕僚作战是不能长久问鼎中原的。政治领导人需具备爱国爱民之德行与才干才足以获得人民的支持与信服。黄帝就是凭著指南车指引坚定方向作战,才能将领著乌合之众的蚩尤毒雾阵破解,配以充沛的正气牛角号慑服魑魅魍魉这些野鬼杂军。纵观我们当下一片混乱政局,不也是皇帝与蚩尤之战吗?令人迷糊的毒雾阵之下,我们人民要的是指引正确方向的指南车,和代表正义之声的牛角号。

魑魅魍魉套在当下政局说白了,就是那群“持昧忘良”(chí mèi wàng liáng)人民敬而远之的政客群,其拼音相似好记。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0/10/12/368625

Monday 12 October 2020

守護者與劊子手

/ 區家麟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總能夠借古鑑今,電影《新聞守護者》(Mr. Jones) 講述記者在理想中掙扎的故事,豈止似曾相識,簡直是當今每個專業的寫照。

故事源自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真人真事,主角加雷士鍾斯 (Gareth Jones) 正是不受官方承認的「自由身記者」,他是威爾斯人,因父母的淵源懂俄語,帶着一個火燒心的問題到莫斯科,他想查探,當年歐美世界陷於經濟大蕭條之際,史太林統治下的蘇聯經濟是否真的飛躍猛進?共產黨的宣傳是真是假?他沒有記者證,卻是無畏無懼、專業求真的典型,最後向全世界揭發了蘇式「大躍進」下,烏克蘭大饑荒的百萬人餓死的人間悲劇,踢爆了烏托邦的虛偽。

鍾斯在莫斯科碰到一群「國際認可及知名」的媒體及通訊社記者,很多主流媒體記者明知事有蹺蹊,但不敢聞問,不越雷池半步;一些左翼知識分子,真心認同那種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的命運共同體口號;有些則為了追求逸樂安穩,早已把專業理想拋諸腦後。

專制機器要能運轉,必須倚賴專業人士共謀,墮落的人,每個專業界別從來不缺。

很多人或會忽略電影中另一要角,《紐約時報》駐莫斯科主任沃爾特‧杜蘭蒂 (Walter Duranty),他的蘇聯報道得過普立茲獎,是眾人景仰的行業翹楚,但他卻利用自己的信譽與地位維護強權,對史太林的倒行逆施,坐視不理,親共親蘇親權力,更脅逼下屬寫下違心之言。

鍾斯發表烏克蘭饑荒的報道後,杜蘭蒂以自己建立的公信力,狠狠發文反駁年輕記者的調查,一個美國記者,明明享有自主自由、普立茲得獎人的崇高地位,卻甘為史太林手臂的延伸。經典一幕,鍾斯與杜蘭蒂狹路相逢,一個是真相的守護者,一個是專業價值的劊子手;杜蘭蒂擺出一副老行尊姿態謂,人生走到了某一步,總要作出選擇。

附和權貴,你總能找到十萬個理由,為了經濟合作,為了和諧友好等等。杜蘭蒂的說辭:「你要做奄列,難免要打碎幾顆雞蛋。」

鍾斯選擇了發表真相,結果受盡奚落、遭政府割席。這也是每個人在強權時代的抉擇,你要追求安逸,只能委曲求存;你要捍衛價值,就要承受無盡打壓,期待不知何年何月會到來的光復。

《新聞守護者》守護什麼?就是真相。縱使有烏托邦理想世界的掩飾,真相是,獨裁就是獨裁;縱使西方國家大蕭條之際,莫斯科享有虛幻的繁華,真相是,國進民退,盛世由人民的屍骸堆砌;莫斯科紙醉金迷,真相是,記者都被安排入住指定酒店,每一步都被監視,你只被容許吃喝玩樂,滿足下身之慾望。真相就是,權力永遠害怕真相,只好自製真相、模糊真相。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鍾斯率先揭發史太林的「五年計劃」失控,為了保證城市糧食供應,製造了農村大饑荒,啟發了同時代的作家歐威爾,寫成廣為傳誦的反烏托邦小說《動物農莊》。

電影中,歐威爾與鍾斯曾見面並交流,現實中,並無相關見面的記載,鍾斯啟發了歐威爾寫《動物農莊》,似有誇大;但歐威爾的《動物農莊》小說,部分受烏克蘭饑荒悲劇的啟發,則無異議,而鍾斯確實是首先冒險爆料,令大饑荒受全世界關注。

至於電影中的大反派杜蘭蒂,則臭名遠播,成為行業的恥辱柱;《紐約時報》曾稱,杜蘭蒂有關蘇聯的普立茲獎作品,乃報館史上最不堪的報道。新聞行業中人曾要求普立茲委員會禠奪其獎,惟一直未能成事。

從記者、教師、社工、醫護、法官、大律師、公務員到政務官,每個行業都能找到杜蘭蒂的影子,他們本來上進有為,卻忽爾棄明投暗,窮半生之力,拆毀供養他榮耀地位的專業價值,奉迎權貴,並且沾沾自喜;每個專業,也有鍾斯在努力,為自己相信的事,不懈奮鬥。當歷史煙塵沉澱,沒有人會頌揚餓殍遍地,沒有人會歌唱極權偉大。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Saturday 10 October 2020

做個勇敢中立人

/ 林夕

要終身學習,要承認自己會做錯,之所以珍惜孤獨,只因一個人獨處,才有機會反省一言一行,不受旁人影響。

反省這一年來人際關係,悔過書寫着問號:「在我口中,嚇走多少藍血人?」「咄咄逼人,曾逼迫過多少自稱中立客觀者,一步步走到支持政府平亂的方式,直到強烈撐警的地步。」有沒有?有。越是自詡或是不失德高望重的人,越受不起激烈批評,越抗拒挑戰他們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會遭受到「我偏激、我暴烈、我錯」的結論。即使口舌之爭好像贏了,讓對方變啞巴了,心理自衛機制,會讓他們索性從黃加藍的青色,變身深藍。

雖不是新聞工作者,但平衡與中立,是目前急需學習的第一課。人會趨吉避凶,當然跟自家人臭罵發洩過癮,跟保持「意見」的異人吵架,只傷身兼傷和氣,有如共機天天繞台,圍爐取暖如自慰,爭論到寸步不讓則擦槍走火,大家都回不了頭。

提醒自己並非上帝,對於身邊「異人」,本來無冤無仇、本來有感情而無恨,跟擁有公權力或公眾人物不同。有時也懷疑是因為認識,所以更加心痛。所謂嫉惡如仇,只不過是理性控制不住衝動的情緒而已,一點即着火,也可以視為性格的缺點。如何讓缺點變優點?

就當自己是節目主持人好了,聽到「異人」說祖國施諸於香港的「政策」,也是迫不得已,是為香港長遠利益好,越反抗只會越冒犯,情況會更差。一字記之曰忍。在這一場只有兩個人的城市論壇,面對有過交情的來賓,要中立。別劈頭就說出「投降主義者」、「既得利益者」、「我看錯你了」,更沒有主持人會罵來賓是「死藍絲」的。

平衡嘛,要把「投降」降低到「妥協」,再把「妥協」軟化為「適應」,以上用字都有挑釁意味,所以,再把「適應」柔化成「習慣」,避免啟動對方防衛機制。主持人可以說:「我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看」,然後假裝想了一下,像忽萌奇想那樣,善用反問,而不是逼問與質疑,嘩,像站在「異人」邊一起,問到:「咦,現在不是不能習慣。啊,但是有時我會想,如果這一切沒發生,回到二十年前吧,我覺得以前活得比較自在,你呢?你會選擇那時候已經習慣的環境,還是重新習慣現在逛街的感覺呢?」記住,是自在,不要說自由,自由那好像跟政見有關。

唉,平衡在鋼索上,的確需要一點勇氣,但我始終相信人會影響人,就練習做個勇敢中立人吧。

https://hk.appledaily.com/columnist/20201010/SYN3RTURSNHCXIYB3IN44PTGPM/?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hkad_article_share&utm_content=share_link&fbclid=IwAR3us8ga0zQzi_L-t_-fEwfXRJr6aTPrIRC2RV0t_VC5Q5AC8YgP-7kucEA

Monday 5 October 2020

干預跟指導的差別?

這是一位來看嚴重便秘問題的病人,診間對話我擷取片段:

病人:你說不干預別人的事,但我是主管有時需要指導下屬啊,這個分際在哪裡?

醫師:主要是在於心態。干預是帶著要求和介入,認為對方的方式一定不對,非得照自己的方式做不可。因為我們擔心事情不受到自己的控制,所以抓緊緊的,堅持己見,少有緩和的餘地,凡事都喜歡下指導棋。所以,干預的背後沒有尊重和傾聽的力量,而是帶著「我一定比你更知道怎麼做會比較好」的傲慢心。

讓人接受度比較高的指導方式是種分享和給予支持的力量,是輕鬆的引導對方,同時也傾聽和尊重對方的想法,這樣才會跟對方有舒服和美好的互動。當我們尊重對方,對方也會回過頭來尊重我們。當我們貶低對方,對方即使嘴巴服了也會心不服。

給予對方學習、探索和犯錯的空間,讓對方可以放鬆的學習。當放鬆了,反而能學的更好,更有動力。更何況,犯錯常常會帶來讓人驚喜的創意和成長。

我們會透過傾聽對方而更加了解彼此,自己也能學習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情,而達到教學相長。

所以引導的心態會讓人感到舒服,而干預的心態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引導讓人有意願繼續合作,干預會讓人感到抗拒甚至離開。想要留住好的人才,得要多學習放手和尊重。而想要知道自己是在引導、還是干預,只要看看對方的反應自然會明白了。

想要干預或教導他人前多反思一下:

1. 我能100%確定自己一定是對的嗎?

2. 對方的想法或做法是否也有他的道理呢?

3. 我是否能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和探索呢?

4. 如果我是對方的話,我會希望我怎麼做或怎麼說呢?

許瑞云和鄭先安醫師的新書: 心念自癒力--突破中醫、西醫的心療法

博客來  https://pse.is/U3XGJ

http://happy1013.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28.html

Friday 2 October 2020

離場後會哭多久——《麥路人》

等伯(萬梓良)靈堂上嚎啕大哭,誤認那張劇組準備的黑白照是自己已逝的妻。悽然動容。鏡頭一轉,幾個人麥路人戲謔地坐爆了道具棺材。

這一場,堪稱麥路人最可觀的劇情了!如果把它放在開場第一個鏡頭,似乎《麥路人》還有救,至少能讓觀眾進入故事的世界。如今卻像極了角色介紹。每個慘情角色輪流出場,個個身世不一,總是串連不起來,像人物小傳,又像折子戲。如果把電影斬件式,每個角色拍成一套20分鐘微電影,大概會比現在更有看頭。

三幕劇,缺了一幕

麥路人整套劇主線不明確,明明講了好多東西,帶出很多資訊,但到最後觀眾甚麼都帶不走。不是那種歷過千苦萬劫的虛空,而是浪費時間的空洞。

讓我回到三幕劇的基本,談談這部戲,雖然老土,卻很有效。

開場

故事的開頭以廢青顧定軒無厘頭賞了大嫂一記耳光開始,露宿街頭巧遇資深麥難民溥哥(郭富城飾)。溥哥領著顧定軒回到24小時快餐店,帶著他學習求生方法,交待各個麥路人背景。

在開場我們大致了解,主要角色的背景,以及一些在社區裡末路求生的方法。其中媽媽和囡囡的配對最容易觸動人心,嘛,很多導演都愛利用超齡孩童來搏觀眾同情,根本就是走捷徑。

這段開場的人物介紹一直延伸,延伸到溥哥身患重疾,才落幕。中間很重要的深化人物的衝突,不見了!

中場

中場的作用是加深角色的衝突,給予角色難題,待角色解決。中間主角們會遇上一些阻力,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

我眼拙,看不到中場在哪裡開始,哪裡完結。

故事的發展是不斷說明麥路人各自的不幸。等伯在餐廳裡等人,溥哥執著地不願回家,深仔繼續鬧彆扭,媽媽被逼背負更深更重的債務⋯⋯

《麥路人》角色設定十分細緻,每個人都有充足的時間交待出乎意料的背景,每個人都好慘。可惜每個人都不願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衝突起不來的時刻裡,媽媽就很合情合理地過勞猝死。一個人死了還不夠,溥哥要患上絕症,來給這個劇收尾。

結尾

結尾原本是要解決問題,浴火重生。解決不了,也可以在努力過後,給予觀眾無力感。

劇組似乎從沒期望《麥路人》的角色,有辦法解決問題,不斷加深他們的悲情旋渦,沒有賦予他們改變動動機和動力。張達明飾演的口水祥,明確表達了這一點。不是無助,出於慣性的無法改變。

本來這一點亦足夠讓觀眾同情,然而電影好像是為了讓眾生退場般,草草地安排結局。媽媽死了,口水祥入獄,溥哥身患絕症⋯⋯連奮鬥和無奈都沒有,只有煽情的對白和畫面。沒有足夠引導之下,角色的遭遇直到完場,只是條列式的資料。唯一讓我留下記憶的,就是場境選得挺好,燈光和畫面很漂亮。僅此而已。

《麥路人》找到很好的題材,角色的設定也足夠細緻。卻為何總讓人覺得離地,無法投入劇情,甚至覺得劇組們浪費了麥難民這麼優秀和獨特的題材?我想在批評的同時,拋一拋書包,看看其他電影在其他作品裡,是怎麼處理。

溥哥

自己都唔知自己演緊乜溥哥的角色很好懂。一個前金融才俊,出獄後無處容身,流落街頭成了麥難民。電影給他安排了癌症,不過就我看來,溥哥應該給他精神疾病才對。

前金融才俊流落街頭這個設定,並不離地。麥難民之所以成為麥難民,本來就各有各的理由。《無家者》講座提及過一位年青人,多年來從事3C行業,因為勤勞獲老闆賞識,成為公司合夥人。沒料到老闆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跑路了,年青人血本無歸,落得在街頭流浪三餐不繼的下場。

況且流浪漢之中,患有抑鬱和精神病的人,不在少數。溥哥的角色設定,明顯是無法忘記昔日榮光的類型。即使流落街頭,他仍穿著那件舊西裝。這麼熱的天氣,這麼講求現實生存的溥哥,為何不把西裝脫手賣掉,或者抵押?

再來,他做慣大佬,在金融巿場上斬獲無數,到了麥路人快餐店,同樣是領軍人物。可是,他才是麥路人之中,最阻礙其他角色前進的人物。他會幫助角色「搵工」,給社署寫英文信,帶著深仔賣波鞋,推他入髮廊學師。這些看似是幫助大家成長,在我看來,只不過是他大佬心態作崇。

有學識的溥哥應該一早就尋找社工協助,勸告媽媽找學校社工也是可以。媽媽的身份不被承認,但囡囡有出世紙呀!領個綜援不成問題吧

那麼溥哥口口聲聲「替人搵工」,是否讓大家藉詞依賴,繼續留守快餐店,滿足自己的「大佬」心態?更何況,溥哥到底幫助了誰?從各人的遭遇,他甚麼人都幫不了,包括自己。

如果是我,我大概會狠心一點,給他安排個精神病。然後大家覺悟,以溥哥的方法是無法改變命運的,然後自己走出去。在溥哥最孤獨無援,一切破滅之時,街上巧遇母親,此時母親經已認不出溥哥⋯⋯

媽媽和囡囡

I, Daniel Blake (《我,不低頭》)描述一位長期貧窮的母親,逼於生活,暪著孩子們賣淫。《麥路人》都有一位最終淪落風塵的媽媽,卻無法獲得觀眾共鳴,得知她終於下海,心裡只覺得:早就應該啦!黑社會太仁慈了!一早就應該逼良為娼。I, Daniel Blake 則不同,我們真的會為母親的遭遇落淚,電影是怎麼做到的?

出場之時我們便聽到母親Katie Morgan淡然的控訴,她們家,是一個大城巿不願收留,驅逐至此的新參者。這是第一重,母親的不幸是社會和政府整體的結果。這家人在新社區,漸漸經歷了許多平凡的事,悲傷的有,小確幸也有。可是,命運並沒有改變,窮,這個事實,蠶食著Katie的意志。

扣人心弦的關鍵在於,饑餓。

《麥路人》的媽媽多次表現糧食不夠,媽媽不顧茶餐廳人們的目光,吃九指哥剩下的飯。派飯的義工見狀,可憐她們,送上新鮮飯菜,母女二人拿保溫壺儲起。

I, Daniel Blake是怎麼表現的呢?

媽媽Kaite帶著兩個孩子,造訪食物銀行。觸碰到架上的罐頭,Kaite忍不住,直接用手挖進嘴裡。

I, Daniel Blake 截圖一分鐘也等不到了!這叫餓。

溥哥和深仔也餓。溥哥的餓是怎樣表現的呢?他打開社區共享雪箱,就像自家的雪櫃一樣,取出蘋果,吃得乾乾淨淨,瀟灑地掉進垃圾箱。

著力點和規模不一樣。I, Daniel Blake會感受到毫不留情的冷暴力多方面衝擊Katie。《麥路人》媽媽的壓力來源,則是爛賭奶奶一人,還要描寫得媽媽為了死去丈夫的愛而永遠照顧奶奶。奶奶不願改變,媽媽不肯放手,問題既然無法解決,解決掉人,眼不見為乾淨。

口水祥

街邊賣字,維不了生,淪落為慣性小偷。張達明飾演的口水祥,讓我想到九龍王帝曾杜財。

口水祥本來很好寫,可以寫他鐘愛藝術然而不被人接受,藉此控訴社會單一,不重視多元。又可以切入「可憐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偷竉,是不務正業的藉口;又或者寫他瘋瘋癲痲偶然失去理智;又或者完全變成開心果,不小心為大家帶來麻煩,每每次歡笑結束⋯⋯

然而,我們卻看見了口水祥和溥哥,莫明奇妙的衝突。

溥哥大喊,我難道沒給你找工作嗎?

口水祥說,我只想明天起來不用捱餓啫。

這⋯⋯說服力不足呀!難道口水祥不能說一句:「溥哥你給我那雞膆咁多(極小極寒酸)的工作,不能滿足我呀!我口水祥他媽的只想賣字維生,體力勞動會剝削我的藝術天分。」直接讓觀眾憎恨口水祥,效果會不會更好?

若要令情緒在口水祥身上推高一個層次,亦不是沒有辦法。學《陽光普照》,殺掉一個危害角色安危的人物,例如口水祥搶劫途中殺死奶奶。總比他在監獄裡盯著一張靈異照片來得深刻。

等伯

等伯的人物塑造最完整。不過,也許太完整了,著墨太多,反而覺得等伯的作用是在觀眾快受不了的時候,「喊」醒大家。

等伯是一群人之中,最不需要幫助的一員。成為麥難民的原因十分奇特 - - 妻子死在家中不願回家面對。肯定是神經病。他是眾多角色之中,真正有家歸不得的人,假如用等伯來表現世事無常,人生無力,《麥路人》也不至於被批評「離地」。

《麥路人》作為一個以社會現象為題材的故事,居然能做到離地,堪稱絕技。離地主因是人物遭遇,與社會真實事件、與觀眾的認知脫節。

麥難民一定不會受到店家歡迎、食客奇異的目光。等伯扮演著重要的起爆器,他觸發點低,自己的地盤不容他人干擾。干援的形式無窮無盡,食客經過時不友善地瞄他一瞄,捏住鼻子暗示麥難民身上有股怪味,又或者新來的深仔找不到座位,央求等伯「借」一個位過夜,頑固的等伯死活不肯。

《一念無明》針對他人的目光,做了很好示範。身為居於劏房的同路人,互相瞧不起對方。明明大家景況不好,沒有守望相助之餘,還要替其他人拖加壓力。來自他人的目光,甚至同階層的人的目光。

一個不能離開快餐店的角色,逼他離開,絕對能創造出極大衝突,推向高潮。大可借鏡觀塘舊區重建,裕民坊麥當勞結業,逼迫等伯離開便利店。等伯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面對妻子離世的現實回家,抑或承受不了自尋短見?其他人又如何面對,寄居之地失去的困境?

結果其實不重要,只要讓觀眾知道,一個不能離開麥當勞的人,需要面對這個問題,便足夠。最基本,令麥路人們,共同面對同一個問題。他們是一夥的,不是嗎?

導演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一,暴發戶「用錢撻」等伯,等伯反將一軍,用更多的錢「撻返轉頭」。注意,全部現金。(撻:嚇唬)

二,快餐店消毒一晚,等伯滾地、哭喊、撒鬧⋯⋯第二天回到餐廳裡繼續菢蛋。

關於麥難民,可以說的是⋯⋯

麥難民不是今時今日才發生,多次成為新聞題材,可是麥難民得到的幫助和關注,遠遠不及其他人多。按照我一位記者朋友的看法,乃是麥難民「不夠慘」,大家不覺得他們需要幫助。我想,背後大概亦存在著,只要努力就能擺脫現狀的精神影響。

神奇地這個一種邊沿的話題,被拉進了大銀幕,大明星、影帝當男主角,一反意料地獲得許多關注。走筆至此,我終於明白到,大家關注的不是麥難民本身,也不是社會現況。純粹是明星、卡司、大製作⋯⋯

1.《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李玟萱,游擊文化,2016:台灣。

2.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李佳庭,寶瓶文化,2019:台灣。

3. 《無家者生活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假如電影能勾起大家對麥難民的關注,推介大家讀以下上幾本書。不讀書也不打緊,找一個晚上去佐敦的麥當勞,買件蛋糕,買杯咖啡,坐下來,到天光,大概就能體會麥難民的生活。不知道劇組有沒有這樣做呢?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7862

Wednesday 30 September 2020

斷裂與連結

現代人關係看似緊密卻疏離,
如何找回身心、自他、環境的連結?
試著行動,親臨現場,重組生活,
讓關係的美好連結再現。

曾經聽過一句經典的順口溜:「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所以,人活著是離不開「關係」的,無論好壞深淺,如同陽光、空氣、水之於「生存」,關係與連結則似乎成為「生活」的基本元素。

關係的建立與斷裂

人一出生,就好像蜘蛛人,隨身便帶著千絲萬縷,時時刻刻與自己、他人、環境、各式情感、族群、社群,交織著難以梳理的繁複網絡。

從身體來看,神經、器官與各種系統,相互聯繫著,一個一個的反應傳遞著,像骨牌效應,也像蝴蝶效應,所以古人言:「牽一髮而動全身。」

身體與心理、情緒、感受,從來沒停止過相互影響。心裡舒暢了、放鬆了,身體也跟著舒服。身體被外在的溫度灼熱了,暴雨打濕了,心理就跟著不痛快,甚至沒來由地情緒波動。這時蛛網輕易就把身體、情緒,還有環境穿針引線串連起來。

跟他人的關係更是微妙,究竟是我們與他人產生了關係,而造就了我們是誰?還是我們在創造關係,創造連結?例如母親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相對地有孩子存在,那麼母親的身分不會成立。如果不是因為有學生進入我們的生活,就不會有老師這個身分。所以,一旦我們有了一種身分,也就意味著擁有一種關係,否則這個身分就不存在。

如果一切就如同前述一般,那我們就不可能「身心分離」、「自他斷裂」、「關係決裂」,除非死亡,否則各種各樣的連結會一直都在。

可是,現代人卻很奇妙地在連結中感覺不到連結,在關係中看不到關係,甚至體會到的是種種斷裂,例如過度使用單一邊的腦,所以理性與感性切成兩半,能思辨、批判,但少了同理;能感動、有情感,卻缺乏冷靜思惟。還有,明明人在眼前,心卻在網路中到了天邊;一群人坐在一起,卻只有同桌的硬體連結,少了情感沒了對話,偶爾四目相對,尷尬地互望一眼,繼續低頭與手機建立關係。

一旦,我們在這樣的「自製斷裂」中生活太久,可能會開始逐漸感受到孤寂與悲涼,而期望與自己、他人、環境或種種關係找回連結,以確認自己確實活著,活在他人的眼中,活在得以互動、對話的情境下,活在赤腳走在地上、曬著日光、拂過風的真實體驗中,而不是自以為孤絕地存在著。

找回身心、自他、環境的連結

而這個找回連結的過程,並不能只用「想的」去完成,也不能只以現代人熟悉的「虛擬模式」去進行,因為真正的連結,靠的是體會與驗證。

想要重新為身心接上線,身體的種種反應便需要清晰地體會與觀照,痠、痛、癢、麻、毛細孔張開、面紅熾熱、氣往上衝、哆嗦、緊繃 ……這些很具體的覺受和什麼感受或情緒連結?如果不曾如此細緻地觀察,就可能錯失心理的種種情緒變化或壓力來源,使身體白受罪而無法提供參考作用。

如果要和環境連結,就不能只活在網路的影音、視頻和聲光效果中,才能真正與外境建立關係。很多人看了他人拍攝的相片或影片,興致盎然地前往一會,才發現看起來寂靜的海灘,其實是荒涼;美麗的小鎮一隅,旁邊充滿了令人必須掩鼻快速通過的氣味兒;堂皇的建築,其實是旅人蹲踞或趴在地面上仰式而取的景。所以,真正的認識,必須來自親赴現場的體驗。

至於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連結,則四目相對,專注聆聽,甚至關注的眼神,或輕盈卻溫暖的擁抱,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這個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期間,願意的話,也能找到彼此感受「同在」的方式相遇、相會。

真正的關係,不是建立在彼此互為工具的利用上,也不是透過遮掩躲藏的方式在鍵盤後端敲出心聲,而是把人真正視為與自己一樣的完整生命主體來看待,也許人間網絡便會還返古老記憶中——路邊相遇相望微微一笑的清淡如水,卻又甘甜的滋味。

當你下回因為感覺斷裂而淒涼無助,也許可以試著開啟與他人、環境、自我的連結模式,重組生活的樣態,感知美好而一直存在的關係網絡。(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45期)

文/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助理教授)

Sunday 27 September 2020

TikTok與臉書

/ 林沛理 

西諺有云,模仿乃最真心的恭維(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在今日這個顛三倒四、荒誕不經的世界,這句話也許要改為「限制、打壓乃最真心的恭維」(L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美國總統特朗普千方百計封殺TikTok,證明Tiktok在他的心目中有多厲害。TikTok是全球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單在美國已有近一億用戶。它究竟做對和做錯了什麼,令它得到美國政府的「眼中釘」這個醜譽(dubious honor)?

來自荷蘭的喜力啤酒(Heineken)有個令人每次看都會心微笑的電視廣告:一位女士向同性友人介紹她引以為榮的巨型衣帽間(walk-in closet),然後一起發出喜悅的尖叫聲,展示出她們的女人本色。但很快她們由得意忘形變成措手不及,因為隔壁傳來更興奮的尖叫聲,原來一班男人正在參觀擺放喜力啤酒的巨型冷藏庫(walk-in fridge)。這個廣告描繪的是一個少有人提及的男人夢:不是男人征服女人或佔有女人,而是男人在女人最擅長的遊戲把她們打敗(Men beating women at their own game)。

來自中國也許是TikTok的原罪(original sin),但它的頭等大罪(cardinal sin)是把臉書這美國科網公司的龍頭打到落花流水、面目無光。臉書的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對TikTok恨之入骨,早已是商場公開的秘密。在這個意義上,TikTok在國際舞台上演的大戲是「中國在美國最擅長的遊戲把它打敗」(China beating America at its own game),大大傷害了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鷹派的男性自尊。

我們活在一個傳播、通訊和溝通的年代(the Age of Communication)。既是如此,這個時代的大贏家自是促成傳播、通訊和溝通的賦能者和條件提供者(enabler)。蘋果、三星、華為、臉書、谷歌和亞馬遜,以至阿里巴巴都是表表者。它們把新知和舊雨、買賣雙方、消費者與廣告商和生產商、網民和手機用戶與各式各樣的服務提供者一下子聯繫起來。從此天涯若比鄰再不是詩人浪漫的想像,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TikTok在多如牛毛的手機應用程式中脫穎而出,由於它為一九九零年代中葉至二零零零年代中葉出生的所謂「Z世代」提供平台,讓他們可以歡天喜地甚至理直氣壯地展示和分享糊塗傻傻和荒唐可笑。今時今日的Tiktok已成宗教和政治活躍分子的必爭之地,但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讓略帶懶散的年輕人(slackers)聚集和交流的地方。作為一個展示及分享年輕人傻氣的平台(a platform for the display and sharing of youthful silliness),TikTok的確無人能及,正因如此,全球那麼多年輕人才把它視如己出。

動用一國之力來打壓無傷大雅的TikTok是小題大做,真正需要拿出屠龍刀來對付的是臉書。美國文化史家及媒體學者費達亞森(Siva Vaidhyanathan)在新書《反社交媒體》(Antisocial Media: How Facebook Disconnects Us and Undermines Democracy)毫不含糊地指出,臉書是民主與開放社會的頭號敵人。他列出臉書的五宗罪:被用作組織打擊公民社會的反向運動(countermovements);對公眾議題的討論加設框架,誤導市民;讓網民以民粹、謾罵和霸凌的方式表達不滿;給精英利用蠱惑人心;以及助紂為虐,幫政府監察和騷擾新聞工作者及異見人士。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020-39/1600917267860/TikTok與臉書

Friday 25 September 2020

記住曾經的自由

/ 區家麟

那一大片土地上,有一個主題叫懷舊,懷蘇聯時代的舊。

從吉爾吉斯、哈薩克、俄羅斯、亞美尼亞、捷克到前東德,總有當地老人,跟你談蘇聯的美好、念共產主義的舊事,人們忘不了。

「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對我們的人來說,就像猴子想戴眼鏡一樣,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羅斯作家亞歷塞維奇的《二手時代》,記「前蘇聯人」面對新時代不知所措,懷緬逝去國度。不同階層的人物誌,夢囈一樣的獨白,悲涼、病態、人性最真實一面,呼應時代。

亞歷塞維奇說過,人不僅不會在意自己的奴性,甚至會鍾愛自己的奴性;自由在眼前不會珍惜,因為眼裏只有香腸。「『你看,現在我們有一百多種香腸!哪還需要什麼自由啊?』今天很多人都希望能回到蘇聯時代,不過前提是要有很多很多的香腸。」作者採訪的「前蘇聯人」這樣說。

追求自由,總要付出代價,相對豐衣足食的豬圈,很多人寧願選後者。

專制政權都明白,經歷過貧乏厄困的人,只要給他們一點甜頭,已足夠讓他們欣喜若狂:「如果你被關在一個封閉的電梯裡,那麼你的夢想就只有一個:打開電梯門。而當電梯門開啟時,你就會感到幸福,無比的幸福。」

亞歷塞維奇最近加入白羅斯抗爭行列,成為民間「臨時政府」一分子,白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專制屍骸,人性最陰暗一面她寫過:「猶太人有一句諺語:強風吹起時,垃圾飛得最高。」「只要恢復集中營,就不愁找不到警衛,因為這種人遍地都是。」這種時代,是真偽不辨的時代:「關於人的真相,就像是一個掛鉤,每個人都可以去掛自己的帽子。」

專制政府擅長隱惡揚善,製造宏大強國夢,人們信以為真,為國家民族自豪:「他們無法擺脫偉大的歷史,無法和那段歷史告別。」自由總是與痛苦相伴,很多人寧願停止思考,選擇安定,選擇虛假的集體榮耀。

前蘇聯人的心智,其實不難理解,他們中年過後,才逢巨變,舊世界一切規律瞬即崩陷粉碎,迎來了資本主義最不堪的一面;寡頭壟斷,弱肉強食,老一輩人不如年輕一代應變力強,平民百姓連虛幻烏托邦的赤貧都保不住,體制得益者則特權盡失。往日不完美,但總算安穩渡日,而且有偉大歷史讓人自豪;有些人,習慣生命一切都被安排,有老大哥代你思考,自由,代表混亂、無序。老一輩愛懷舊,縱使很多事不堪回首,但已是他們一生之中所見過最美好的世界,他們永誌不忘,把遺憾帶進墳墓。

前蘇聯陣營中,捷克應該是奇葩,從布拉格之春到天鵝絨革命,到今天政商界不畏打壓率團訪台灣,他們抵抗意志不滅,當年推翻專制後勇往直前,懷舊風潮淡,擁抱民主自由,政治經濟發展比很多東歐前共產國家好。為什麼?有捷克人說,那是因為他們保有自由的記憶。

共產主義橫行前,兩次大戰之間的二十年,捷克曾經享有過自由開放的健全民主社會,那是捷克老一輩人所見過的美好世界;後來專制統治的厄困中,自由的回憶代代相傳,他們知道什麼叫美好,分得清善惡,明瞭自由的寶貴,時機來臨時一呼百應,得到後懂得珍惜。

捷克朋友告訴我的一席話,我記住了。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22.html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20

蓋茨細訴父子情:父親才是真正的比爾蓋茨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的父親老比爾蓋茨(William H. Gates II)日前病逝,享年94歲。比爾蓋茨發文悼念父親,表示他年輕時輟學創業,其後投身慈善事業,都得到父親的支持及影響。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的父親老比爾蓋茨(William H. Gates II)在當地時間14日病逝,享年94歲。比爾蓋茨在他的博客GateNotes發文悼念他的父親,除了表達家人對老蓋茨的逝世感到悲傷外,更娓娓細訴父子情。

「父親的逝世並不意外──他已經94歲,健康每況愈下……父親的智慧、慷慨、同情心和謙遜,都對全世界的人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說:「我很幸運得到我們的父母撫養長大。 他們不斷鼓勵我們,並且一直對我們忍耐。我知道他們的愛和支持是無條件的,即使在我們十幾歲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我敢肯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年輕的時候能夠冒大風險的原因之一,例如從大學輟學,與保羅艾倫一起創立微軟。 我知道即使我失敗了,他們也會在站在我的一方。」

以身作則 行善最樂

比爾蓋茨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律師,因此,「在微軟成立的初期,我在關鍵時刻向他尋求法律意見」。他憶起小時候,儘管老比爾蓋茨不屬於「虎爸」,但他也會鼓勵蓋茨嘗試一些「我討厭或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游泳和踢足球)。」 作為法律界的「老行尊」,老蓋茨有「過人的職業道德,他是西雅圖最勤奮,最受尊敬的律師之一,也是我們地區的重要公民領袖」。

他接着說:「父親對我們慈善事業的影響力同樣巨大。 在我的童年時期,他和媽媽都以身作則,教我如何慷慨地使用他們的時間和資源。 1990年代的一個晚上,在我們成立基金會之前,梅琳達、爸爸和我在戲院排隊買票。 梅琳達和我正談論我們如何通過郵遞得到更多的捐款請求。 爸爸只是說:『也許我可以幫忙。』」

蓋茨坦言,「如果不是父親的幫忙,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比其他人更能塑造基金會的價值觀」。

自尊自重 悲天憫人

「他具有合作精神,明智和認真的學習態度。他自尊自重,但討厭任何惺惺作態……他擅長退後一步,宏觀地看問題。他看到世上的苦難,會很快淚盈於睫。他不會讓我們忘記我們正在討論的策略背後的人們」。

蓋茨表示,他和父親在基金會的合作,不僅是父子,而且是朋友和同事。在逾20年的合作中,兩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

他說,父親在他50歲生日時寫給他的一封信。是他最珍貴的財產之一。除了鼓勵他保持好奇心外,還一再提醒蓋茨不要濫用「難以置信」(incredible)這個詞,「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詞,僅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老蓋茨說:「我只想在這裏說,成為你父親的經歷令人難以置信。」

蓋茨在這篇悼念文章「回應」老父的說法:「我知道他不想讓我濫用這個詞,但是現在這樣做沒有危險。作為比爾蓋茨之子的經歷令人難以置信。人們常常問我父親是否真正的比爾蓋茨。是的,他就是我想要成就的一切,我每天都在想念他。」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蓋茨細訴父子情:父親才是真正的比爾蓋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