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December 2011

一生受用的財富──MQ守則

現代社會強調能力與效率,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亂象,人們開始提倡道德的重要性。MQ(Moral Quotient 道德商數)取代傳統的智力、學歷、經歷,成為企業主擇才時的優先考量。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與佛法「覺的教育」,為品德教育的根本,不僅能完善人格,且能兼善天下,是真正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立德為先--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現代生活型態的變遷,使得許多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沒有希望;假使對生命失去了信心,終日迷迷糊糊、麻木不仁,只會浪費自己的生命與時間,社會的進步也會停滯不前。

佛法提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以及佛性平等的道理,就是在證明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這念心當中有無量的智慧、功德與神通妙用,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契悟這念心性,成就佛菩薩的果德。因此,透過佛法與修行,可以建立我們的信心與希望,了解到活在世界上是非常寶貴的,一定要愛惜生命、尊重自己;能夠愛惜生命、尊重自己,就能夠尊重他人,乃至一切有情生物。

三綱領 八條目

《大學》裡有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白這念心是本具的,就是「明明德」。「明德」就是檢討、漏盡自己的煩惱,心當中一片光明,本具的明德智慧、德行就會現前,這是根本。儒家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其中以「立德」為先。「立德」,就是有德行。德,是慢慢修來的。

自己明白是自利,心量不夠廣大,所以要「親民」,不但自己明白,還要使更多的人明白自己的覺性、佛性,了解人生是很有意義的,不要悲觀,不要自殺。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圓滿了這些工作,達到最高的境界──至善,即是「止於至善」。

要達到三綱領,必須用八種方法,也就是「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要平天下,先要把國家治好。想要把國家治理好,先看看家庭管理好了沒有?假使家庭一團亂,自己沒有道德、沒有人格,怎麼可能管理好一個國家,乃至利樂全世界?

如何才能治理好家庭?先要修身,也就是要建立完整的人格。假使身為一家之長,吃喝嫖賭樣樣來,人格墮落了,要使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必須修身,自己要有完整的人格,要有正知正見,要明禮義,要知道是非、善惡、正邪。

如何修身?先要正心,把心擺得端端正正,要光明磊落。何謂正心?一般人所想的多是名利財色,只知道為自己著想,不知道為大眾著想,這樣的心是私心、貪心,就不正。因此,意要誠,心才會端正。要達到意誠,先須知致。知,就是觀念。禪宗亦云:「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我們的知見要端正;假使沒有正知見,就容易落入意識型態,落入盲目的情感,或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明辨是非,就屬於正知見。

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必須從格物的功夫下手。格,就是改革、袪除;物,指心中的垃圾──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懈怠、墮落。格物,即是革新、淨化自己的心。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用功學業,要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功道業,則要去除心中的貪、瞋、癡三毒。三毒愈來愈少,清淨心就會現前,才能與道相應。因此,時時刻刻覺察、覺照,就是時時刻刻在格物。

三綱領、八條目是做人做事最高的哲學,把它運用在政治上,社會一定清明,國家一定富強;運用於修行上,功德、道業一定成就。

四箴行 利自他

人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還有心靈的世界。心靈的生活屬於最高的道德,心清淨了,就是聖賢的心。儒家主張「內聖外王」,什麼是「內聖」?要檢討反省,心中不能存留一點點垃圾。所謂「外王」,就是修一切善法,普度眾生,安定社會,建立富強康樂的國家。在儒家來講是世界大同,在佛法來講就是建立人間淨土,就現代來講就是要達到世界和平。

中台禪寺以「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作為修行的方針,把佛法高深、廣大的道理,取其精華,簡化成四個實踐的方向。對上以敬,用恭敬心去除我慢;對下以慈,用慈悲心去除瞋恚;對人以和,用和合的心去除粗暴;對事以真,用真誠之心去除虛偽。依著這四個方向,落實在家庭、學校、公司、生活中,以此原則反省檢討,不斷改進、提升自己,便能增長無量的智慧和福報,人生必定有所成就。

Friday 23 December 2011

好書分享:寬恕十二招

由於最近自己在處理憤怒與寬恕的課題,所以將這本書摘要下來與大家分享.

寬恕的四大原則:

1)寬恕是要先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唯有寬恕了自己,我們才能寬恕別人或接受別人的寬恕.

2)寬恕原是無條件的.雖然我們往往在學習寬恕的過程中難免還是會附加一些條件.

3)寬恕是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對自己或別人所做的任何批判,都須不斷的以寬恕來做回應.

4)只要表達出寬恕的心意就已綽綽有餘了,不管我們此刻能做到什麼程度,都已經很好了.這份體諒使我們能懷著寬恕的心態來練習寬恕.

寬恕的四大要訣及十二招:


第一要訣:對自己的平安負責(你所有的想法或感覺都是出於你自己,雖然其他人好像會影響你的快樂或悲傷,但若因而認定別人應該對你的生活負起責任的信念,則只是看到表相而已.)

第一招:承認恐懼(每個選擇都是在愛和恐懼之間作抉擇.但是,除非自己先承認恐懼的存在,否則我們無法開始接近自己的愛.)

第二招:了解自己渴望的是愛(你不是為了满足我的需求而來的,你只是幫我看到自己的需求,我才能學會去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三招:收回投射(當我從你身上收回投射時,我了解到,我對你的喜歡或討厭與我此生的學習毫無關係.若喜歡你,我會認為你是來陪我作伴的;若討厭你,我會認為你是來折磨我的.那些想法其實毫無不同,只是一道光譜的不同兩端而已.)

第四招:對自己負責(自我負責即是接受自己生活的現狀,換言之,我不必浪費精力去改變生活的外在形,也不再等待別人的鼓勵,作為自己改變的動機.)

第二要訣:找回你我平等之處(找出彼此的平等,就是承認觀看事物的角度有很多種,而我們知道的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傾聽別人,尊重他們的想法和經驗,能幫助我們向更廣大的實相開放.)

第五招:放下自我批判與內疚(我們在攻擊別人時,心靈深處多少都會覺得自己該對攻擊負一些責任.只要意識到這一責任,我們就開始治癒了.)

第六招:接納自己以及待人如己(凡是你無法接納的,你會抗拒到底,這種對立便成了你的束縛.凡是被你接納的,就會輕輕地進入你的心房.)

第七招:樂意學習與分享(我生命每一刻都可能從你的回饋中獲益,即使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在批判我,我仍能享用百分之一的真話.)

第八招:做自己的主人(當你讓別人替你作決定,或你替別人作決定時,表面上,你好似佔了一點便宜,然而,從此你便喪失了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第三要訣:信任自己的生命(當我活在自己的界線內時,每件芝麻小事似乎都很重要.當生命開始插手,並拭去那些界線時,我才了解,所有我曾視為重要的事其實毫無意義.)

第九招:接受人生課程(發生在我身上的每個人生課程,原是為了喚醒我,而不是懲罰我.只要我認為老天有意懲罰我,我就很難接受自己的課程,並從中學習.)

第十招:認出一切都没有問題(我必須放下過去,不把過去帶到現在,也不把現在帶到將來,只是接納現在的樣子,那就是寬恕.)

第十一招:看鏡中人生(我所恐懼的,常會被擬人化,其實那都是我們自己心理營造出來的,我們在自己身心之外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反映出我們內在現實而已.)

第十二招:開放心靈(開放心靈,一點都不玄奧,只要接納,就可以逹到;而關閉心靈也不玄奧,只要批判,也會逹到.)

第四要訣:銘記(生命是愛) 

Chanda Chao-fen

Tuesday 20 December 2011

懺三至六數煩惱所生功德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三節 煩惱懺畢生功德/之一·懺三至六數煩惱所生功德 p592-635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願承是懺悔三毒一切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三慧明。三達朗。三苦滅。三願滿。願承是懺悔。四識等一切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廣四等心。立四信業。滅四惡趣。得四無畏。願承是懺悔五蓋等諸煩惱。所生功德度五道。豎五根。淨五眼。成五分。願承是懺悔六受等諸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具足六神通。滿足六度業。不為六塵惑。常行六妙行。

1。願承是懺悔三毒一切煩惱所生功德:

三慧明。聞慧、思慧、修慧

三達朗。天眼、宿命、漏盡

三苦滅。苦苦、壞苦、行苦

三願滿。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邊無限智慧方便,令無量眾生,受用無盡,莫令一人有所乏少。

 2。願承是懺悔四識等一切煩惱所生功德:

四識等一切煩惱。色、受、想、行四識

廣四等心。諸法平等 發心平等 道心平等 慈悲平等

 
立四信業。信根本 信佛 信法 信僧

 滅四惡趣。修羅道 餓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得四無畏。

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
二、盡知法樂,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
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
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3。願承是懺悔五蓋等諸煩惱所生功德:

蓋即蓋覆之義。有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

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
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
三、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
四、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
五、疑法,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

度五道: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豎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淨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成五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4。願承是懺悔六受等諸煩惱所生功德:

受領於六根之六塵曰六受

具足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盡通

滿足六度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不為六塵惑:色、聲、香、味、觸、法

常行六妙行:法界次第云:「妙名涅槃,門名能通,修此六法,則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門。前三是定,後三是慧,定愛慧策,能發真明,出離生死。」

一、數息妙門 
二、隨息妙門 
三、止妙門
四、觀妙門 
五、還妙門
六、淨妙門 

Monday 19 December 2011

佛地魔

/ 化十

孩子小的時候,迷上了哈利波特。

看了電影,就吵着要買書。

哈利波特系列共七本。

孩子那時不懂英文,頭五本買的是中譯本,後來年紀稍大,最後兩本才買英文原裝本。

我翻了中譯本來看,發現譯者將哈利波特里的Lord Voldemort譯成「佛地魔」,真是神來之筆。

佛地魔,就是人人聞之喪膽的大壞蛋。

他原本也是好人一個,卻因對世間人事的嗔恨而變成惡魔。

讓我想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也很接近,卻因後來生活習慣和學習環境的不同,彼此的距離也愈來愈遠。

我們常說學佛,但究竟有沒有學到佛呢?

還是口說學佛,其實心中無佛?

我們身在佛地,其實心中有魔。

噢!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個佛地魔。

以前,我會對人說:

1。學佛者多快樂;

2。很會念經=很會修行;

3。學佛的孩子不會壞。

幾年下來,我這個信念開始動搖了。

我看見所謂的學佛者仍然滿心煩惱,學得一點都不快樂。

很多很會念經的,貪嗔癡慢疑,習氣依然可怕得叫人敬而遠之。

我看見參加學佛班的孩子,帶給父母很多頭痛的問題。

我的意思不是說佛法不好,而是說人心難教。

佛陀不是說嗎:眾生剛強,難調難伏?

為何學了佛,還是無法成佛?

不要說成佛,連像佛都不像。

人人的心中,佛和魔就像善惡在拔河。

有時好像佛嬴了,更多時候,像是讓魔給戰勝了。

我相信邪不勝正,但很多時候,我們仍然愛讓魔來占據我們的心靈。

讓我們常常捫心自問,在我們心里邊,住着的是佛還是魔。

唉,我又在造口業了。

Thursday 15 December 2011

聖嚴法師:自由和尊嚴不外求

當一個人擁有了衣食名利之後,往往會發現除了這些之外,生命中好像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自由和尊嚴。 

所謂的自由和尊嚴,簡單的說,稱心如意、不受約束就是自由,沒有委曲就是尊嚴;相反的,被限制就喪失了自由,被壓迫就沒有尊嚴。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派翠克‧享利(Patrick Henry)曾說過:「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後來成為追求自由者的名言。當統治者用軍事、武力、政治,或是用文化、宗教來壓迫被統治者,使得他們不敢講出自己心中的話,也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不自由。至於一般犯了法的受刑人,在獄中受到約束而不自由,這是因為他們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做了錯事,自做自受才進了監牢,基本上這是為了保護大多是人的自由。

一般人認為的自由,通常就是指身體活動和言論思想都不受約束,自己要怎麼做就怎麼做,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而且從古到今所講的自由,大部分都是從「征服」的概念出發,為了發展自己的欲望,把這種「擴張自我」的觀念和做法當成自由,不斷向外在環境爭取。這樣的自由,其實是有問題的。 

因此法國大革命期間羅蘭夫人說了一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發展出來的自由,相對的一定會妨礙他人的自由;在發揮自己的當下,卻也限制、影響到別人,這樣的自由,就算爭取到手,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應該讓自己與他人的自由共存,讓個人與團體的自由相容,而不會讓自己的自由超越團體的、整體的自由。如果僅僅只知道維護個人的自由,那會引起整個社會的混亂,滋生許多問題。當前世界人與人之間互相鬥爭、彼此傷害,就是因為有太多人只知道爭取個人自由。

至於尊嚴呢?有人說:「尊嚴是別人給的」,這真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常講「自尊而後人尊」,意思就是要我們自尊自重,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在尊重自己之前,還應該先尊重他人,因為我們給人尊嚴,對方才會給我們尊嚴。如果我們不尊重人,只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也許表面上看來像是得到了尊嚴,其實那樣的尊嚴恐怕是不真實的。

真正的尊嚴,還包括尊重自己的身分,尊重自己的責任,並能和他人建立起彼此互相尊重的關係。譬如身為一位父親,行為舉止就要像個父親,不是大男人主義的父親,也不是霸王式的父親,而是慈愛、慈祥、懂得以智慧來教養孩子的的父親;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做父親的尊嚴,否則僅僅在孩子面前耍弄父親的威權,到最後可能為了爭取尊嚴,反而失去尊嚴。

自由、尊嚴可以是靠向外爭取得來的,也可以是因為自己先給別人自由和尊嚴,而得到自由和尊嚴;第一種方式並不可靠,第二種方式比較穩當。

我們這個社會,爭取自由、尊嚴的人太多,願意給人家自由、尊嚴的人太少,所以日益混亂。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建設人間淨土,一定要採取第二種態度,才是比較踏實可靠的。

Wednesday 14 December 2011

會做事的人很多,肯承擔的人很少

1。那些容不進團體的人,多是孤芳自賞,自以為高高在上,人錯他對、律人寬己,輕視他人。離開團體,那也是遲早的事。

2。喜歡問「為什么我不知道」的人,其實是一顆貢高我慢的心在作祟。

3。容易受傷的人,都是因為一顆我慢心和多疑心,法不入心,如此又如何能在這條路上走得遠走得久?

4。要入法,入經藏,語言不是障礙,障礙的是人的心態和借口。

5。佛家說逆境是「增上緣」,可遇而不可求。遇到困難時,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你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它,該做些什麼去改善它。

6。人與事要分開處理。對人要善解包容,對事要是非分明。要先對「人」感恩讚嘆,再柔和聲色的對「事」提出建議。~黃思賢師兄

7。不要害怕你的生命會結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格雷斯•漢森

8。證嚴法師:人的心沒有別人傷害得了,只有自己才傷害得了自己。

9。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0。現代的人,功利主义太强,道德伦理太弱。

11。好觀念砥礪我們品格更上一層樓,不好觀念詆毀我們人生每下愈況。

12。證嚴上人:只是樂於配合還不夠,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人要負責任...。

13。現代人的生活一日千里,所謂的三世,未必是指前世今生來世,而是過去現在未來、昨天今天明天,也可能是剛才現在等下;所以人一定要相信因果。

14。看一個人炫耀什麼,通常他內心就缺什麼。

1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6。一切不执着。

17。有煩惱,是因為對法的體會不夠,習氣沒有去除。

18。會做事的人很多,肯承擔的人很少。

19。懺悔不是靠口說說而已。

20。对师父的承诺不敢忘。

Wednesday 7 December 2011

菩提承志 正法傳續

【證嚴上人12月5日志工早會開示】

Tuesday 6 December 2011

终曲 大慈大悲大忏悔

岁月悠悠不久留 几番风雨几情愁
多少怨尤成灾祸 无明痴闇起风波
五趣流转苦煎迫 生死相续难解脱

爱恨情仇谁参透 苦集灭道佛宣说
法譬如水能洗垢 三学六度记心头
由来罪业自造作 能善能恶自拥有

世间森罗并万象 无常奔腾不沉默
真如法性遍四周 因果循环不错过
名闻利养皆幻有 谁能紧抓在双手
欢乐时光匆匆过 那有片刻能寄托

无明烦恼缘行业 业入识田难自由
名色六入触与受 爱取有生与老死
苦由业集复生惑 惑生烦恼感苦果
欲知法水何能洗 十二因缘当细酌

有求皆苦须勘破 人生大患是染著
一切欲乐云烟过 一任笑傲付东流

悟达一念慢心起 人面恶疮诉冤仇
迦诺迦赐三昧水 悟达国师顿解惑

烦恼业障果报障 忏悔法门细细说
洗尽无明业识垢 慈悲水忏万古留

苦海茫茫无边 回头明明是岸
三障诸惑应断 诸佛声声呼唤

Sunday 4 December 2011

果報障 至誠發願

日出東方消昏暗 浪子迷途能知返
我今一一誠發願 淨如琉璃化人間

地獄皆能成淨土 一切業障均消除
惡緣悉轉善良緣 刀山劍林變福田
一切眾生得安樂 無災無難心安然
不生殺念害群生 萬物相依並相生

斷除累世諸惡習 遠離亂想去障蔽
災疫瘟禍均消弭 無病無痛無哭泣
天下衣食均豐饒 無匱無乏無寒饑
世間處處無刀劫 社會祥和樂正業

佛法興顯弘大乘 不令邪法惑眾生
菩提道心能相續 菩薩廣行無量義

煩惱障 一一悉懺悔

累劫煩惱因意起 我今一一悉懺悔

懺悔 耽染愛著起貪欲 貪名貪財貪權力
懺悔 瞋恚忿怒懷害心 暴躁習性常傷人
懺悔 懵懂愚痴不了悟 不明因果昧罪福
懺悔 貢高我慢生狂傲 蔑視他人氣燄高

懺悔 懷疑聖賢惑正道 猶豫正信生顛倒
懺悔 不識緣假著我相 迷於三世執斷常
懺悔 狎近邪法親惡友 執惡迷妄還自珍
懺悔 惜守錢財心吝悭 不結善緣空遺憾

懺悔 不攝六情縱情欲 奢侈荒誕行不經
懺悔 詈罵毀辱不能忍 以暴制暴暴更增
懺悔 怠惰不勤不精進 好逸惡勞誤一生
懺悔 隨世八風生彼我 諂曲面譽不直心

懺悔 強悍蠻橫失柔和 易忿難悅多含恨
懺悔 妬火熾盛難容人 逆風揚塵傷自身
懺悔 乖悖聖諦任磋跎 生死海中長飄泊
懺悔 無始以來無明住 六趣輪迴受苦楚

Thursday 1 December 2011

《法華經》是 what,《水懺》是 why。

1。讀《法譬如水》,讓我看到人生的問題,也讓我找到了答案。

2。更相信因果。因緣果報。前因后果。

3。更包容善解。同理心。

4。反觀自省。少抱怨。

5。一切不執着。

6。法喜多了,煩惱少了,脾氣好了,肚量大了.....。

7。雖說修行在個人,但團體還是會互相影響。

8。受證是對上人的承諾。報名培訓志工和受證慈誠委員要有這樣的想法。

9。上星期五的《人間菩提》:上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人人要負責任。

10。有煩惱,是因為對法的體會不夠,習氣無法去除。

11。會做事的人很多,愿意承擔的人很少。

12。師父要弟子入法,希望弟子福慧雙修。

13。《法華經》印證我們所做(what),《水懺》告訴我們為何做(why)。

Wednesday 30 November 2011

懺六數煩惱:佛之六行

懺六數煩惱:「或因六行造一切罪」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之六行」: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覺行。

「外道六行」:自餓外道、投淵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

一. 十信行:萬行以正信為首。學佛要相「信」,自己做人也要有「信」。

1。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行於中(正)道,才能建立信心,念念不離,諸事就能圓融。

2。念心:念心要綿綿、連連、接接,不要有一點空隙。若讓無明跑進來,想要再接回去就很困難了。

3。精進心:心能透視明徹,叫做「精」;立定信念不斷向前,則為「進」,就是「精而不雜,進而不退」。

4。慧心:在繁雜的人事物中,以無染之心、純真的智慧處世,叫做「慧心」。「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5。定心:執持智慧,周遍寂湛,心能凝於一境,不受影響,就是「定心」。

6。不退心:慧光內照,就能明心見性,直往聖賢的境域,進而不退。心若堅定不退轉,心中的智慧,自會發出光明。

7。護法心:以智慧的教法影響他人,以道香、德香熏習一切,叫做「護法心」。時時擁護我們的心,不要受到外圍不正確因素來引誘我們,影響我們這念定心,所以要不退,要有定力。

8。回向心:清淨的心在外面,分明絲毫沒有錯繆,所以再回來。時時保持一念明朗的覺,不被人我是非影響,從境界中回來,心如佛光迴照清淨無染。像一面鏡子,這個鏡智,叫做「大圓鏡智」!大圓鏡的境界的智慧。一心向佛,安住在佛的心,叫做「回向心」。

9。戒心:修行不能沒有戒,戒是一種制度,能讓心安住於佛的智慧之光中。「心念放逸者,見色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牢獄」。

10。願心:願心就是我們住於戒就能很自在,可以避免很多困擾,我們清靜的心境,才能在十方、普遍的地方任由我們,不論是在眾生境界,都能逍遙自在,這種輕安自在,所做都能隨願。

二. 十住行:出俗的根本。會理之心,安住不動,名為「住」。佛者,覺也。覺就是道理,就是真理。學佛就是要將佛陀已經覺悟的道理,所體會天地萬物一切的真理,我們的心性要學習如何去會理。

1。發心住:光是一念發心不夠,我們還要能夠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2。治地住:以妙心治理心地,用精進的心,在康莊大道上直行,不受污染。

3。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諸行皆無留礙,名「修行住」。

4。生貴住:冥契妙理,行與佛同,氣分感通,成如來種,名「生貴住」。不但要修行,也要發願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5。具足方便住:與人有不同見解時,首先要把心放寬,摒除成見,接受別人的引導。若發現方法有偏差,應以耐心來同事度,導引到正確的方向,這也是一種智慧。

6。正心住:「心正」就是不讓人生有所偏差,心就會正。

7。不退住:身心增長無有退缺,這樣叫做「不退住」。身要實行在菩薩行中;心要增長在慧命裡,不能有欠缺。

8。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如童真之可貴」。 修行者要有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勞心,獅子勇猛心。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http://blog.udn.com/arongshu9/5700015

9。法王子住:「長養聖胎,紹隆佛種,堪作法王之子。」行善即時,如長養聖胎,人間菩薩招生,即是紹隆佛種,二者兼具,堪作法王之子。但願你我都是「法王子」;我們要立志承擔如來家業,這就叫做「法王子」。

10。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佛以智水灌頂,藉表成人,名「灌頂住」。在佛法來說,應該就是「皈依」,證明你已經踏入佛門當中,要開始奉行三寶的規戒。三皈五戒,這是佛教徒最起碼應該要遵行的規矩。要有五戒才能夠有清淨的心。

三. 十行行:開始培養悲心。行菩薩道要有十個條件、十個境界要經歷。

1。歡喜行:甘愿做歡喜受。面對事事物物我們都要歡喜。開闊自我心量,以隨順歡喜之心進向十方,實現人間菩薩道。

2。饒益行:「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善推妙德 饒益眾生 使得法利 不生厭想。

3。無瞋恨行:要忍辱。人心本與佛平等 只因一念偏差 生起無明造了業 墮入凡夫的境界 覺醒才能迷途知返

4。無盡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三世平等,通達十方,利他之行無盡。」

5。無癡亂行:把心念、觀念、見解 時時照顧好 這叫做修行。修行無非就是要去除癡亂,才能成長智慧。假如我們的成長有癡有亂,智慧哪能成長呢?「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

6。善現行:以遼闊的心包容一切 人與萬物能同異圓融 叫做「善現」。

7。無著行:無礙。「無著即圓融之義,由善現之行,充擴圓融,以滿空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相不壞」,這叫做「塵界交現,小大無礙。」

8。尊重行:離開尊重 就不會產生感恩心 不懂得感恩 就無法尊重人 尊重、感恩、愛 是做人不能缺少的原則。

(自己內心是黑暗時 為別人引路會很危險 應先引導自己走正確之路 方能助人)

9。善法行:「謂於妙觀慧中種種明現,以顯圓融之德。十方諸佛,莫不依此圓融而為法則。」 人圓、事圓、理就圓,就是「圓融之德」。

10。真實行:真,就是不假;實,就是踏踏實實。也常說「真如實性」,我們要力行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叫做「真實行」,也叫做善法。

四. 十回向行:堅定自我真如本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建立大悲的願。真正的回向 是回歸清淨無染本性 將修行益己的心 擴大為利濟天下蒼生。

1。救護一切眾生 離眾生相回向:度化眾生 我們要「處俗」 用「脫俗」的心 處在人群中、利益人群 這就叫「回小向大」。

2。不壞回向:「正顯中道」 歸趣本覺 回入法身 無能壞者 名不壞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本覺之理 湛然常住 能覺之智 齊於諸佛 名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處回向: 覺智周圓 無所不遍 名至一切處回向。

5。無盡功德藏回向:一切世界 過恆沙佛 自性功德 重重無盡 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於諸佛地,起萬行因,依因趣果,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十方眾生 皆我性具 本際平等 無有高下 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8。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緣生無性,體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

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諸法本空,心無縛著,於根塵中,得大解脫,名無縛無著解脫回向。

10。等法界無量回向:性海圓成 心等法界 含攝周遍 量等虛空 名等法界無量回向。

五. 十地行:心靈十地。這「有本有無垢之十地」就是「修生顯德之十地」。如何修,才能回歸本有無垢的十地?

1。歡喜地:心如佛境 光明清澄 無論做什麼事 都會覺得很歡喜。

2。離垢地:「由盡佛境界,明了諸法異性而入於同,若見有同,即非離垢;同性亦滅,斯為離垢。」

3。發光地:謂同異情見之垢既淨 則本覺之慧光明開發 經云 淨極明生 名發光地

4。焰慧地:燄慧地就是智慧,智慧極頂,那就是圓覺。佛的圓覺境界。

光有分成微光、或是弱光、或是強光,你愈是擦得乾淨,那分光亮發出會愈強,所以第四叫「焰慧地」,也就是不只是發光,光還會愈燦爛,所以這叫做「焰慧地」。

5。難勝地:難行能行。「由前焰慧爍破一切情見,其同異之相皆不可得。」這如果在凡夫很困難。無論多艱難的事,只要能破除一切情見,勇於勝任去承擔,就能超越困難。

6。現前地:謂由前同異之相既不可得 則真如淨性明顯現前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用清淨智慧 破除情見 讓真如本性展現。

7。遠行地:不捨度生 同於菩薩 證法無別真如 名遠行地

「謂真如之境,廣無邊際;雖真如現前,分證則局。若盡其際,方為極到。」這段意思就是承前面的文字,前面「現前地」。就是我們已經心境開闊,前面已經發光發亮了,我們的本性已經現前了,真如的心境已經現前了。所以現前,我們要了解真如的境界,既已現前,我們就知道很開闊。

8。不動地:一真如心 名不動地。讓真如本性常住心中 心保持凝靜 不論外境如何變化 一切煩惱都能不動於心

9。善慧地:「既得真如之體,即發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 若能發揮妙用 精進如一 分辨是與非 才能學得無礙智慧

10。法雲地:謂菩薩至此第十地 修行功滿 唯務化利眾生 大慈如雲普能陰覆 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六. 等覺行:「等」就是「平等」,「覺」就是「覺悟」,就是「諸佛覺悟,平等一如」,所以這樣叫做「等覺」。平等覺悟:不分別。

1。自覺覺他:就是如何收攝我們的心、如何在芸芸人群中去付出、自利利他,這就是兼利他人,這叫做大乘。

2。妙覺:唯至人了萬物之宗 故能開導群疑 濟拔眾生迷津 證得此覺 稱為妙覺

3。修行修一念心,這念心就在一個誠。所以說:「誠者自成而道自導也。」

4。「誠物於外,則不言而應,不力而成。」

http://blog.udn.com/arongshu9/5866944

Monday 28 November 2011

受證是對師父的一份承諾

上個星期五的《人間菩提》,聽到上人說:只是樂於配合還不夠,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人要負責任...

上人這番話,至今依然在我腦海里縈繞。

讓我想起那天簡師姊過來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也讓我牢記在心。

她說:會做事的人很多,肯承擔的人很少。

是的,大家只樂於配合,因為怕承擔。

或有願意承擔者,但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承擔,一個掛名而已,并沒有真正去負起責任。

難怪上人會說: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人要負起責任...

受證是對上人的承諾。

但很多人在受證之後就忘了那一份的承諾,而開始有很多理由很多藉口,這些理由和藉口,不是應該在決定受證之前就考慮清楚的嗎?

X               X                X

去年取消大組《讀書會》的時候,原意是要各協力在社區里辦《讀書會》。

而當初成立《法益組讀書會》時,也是希望各協力的法益種子回到各社區的《讀書會》和協力師兄姊分享內容。

可惜《法益組讀書會》舉辦至今已有半年,出席人數每下愈況,如今只得區區數人,連各社區的“種子”也已不見蹤影,實在有愧上人的期許。

各協力并沒有自己辦《讀書會》,更沒有分享《法譬如水》內容,只有協力三在聯誼會時有分享片段,試問師兄姊要如何來入法?若決定要辦《水懺》演繹的話,師兄姊卻不來入法入經藏,請問要如何辦?

明年是否要重辦讀書會?尤其是培訓以上的師兄姊,包括慈誠委員,大家是否要一起回來入法?如果培訓和慈誠委員自己都不來入法,我們如何邀灰衣大德們來入法?

再辦更多的活動,那也只是活動辦得很成功而已。

有煩惱,是因為對法的體會不夠,習氣沒有去除。那天上課不是有說嗎?

我們可以有驕人的社區會員和志工人數的成長,那也只是很表面的數據成長,當需要人的時候,他們究竟有沒有出來呢?我們師兄姊自己的慧命又有沒有提升呢?

我們時常爲了辦活動而辦活動,心靈的成長其實還是留在原地,這是我們每次要問自己的問題。

大愛電視 DaAi TV

大愛電視 DaAi TV: 大愛電視 DaAi TV

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1

心经心结心解之:舍利子(罗汉) / 空空般若

言说自己未能见证的东西,实在是稀里糊涂的补、贴、搅、合,现在终于绕过了佛为利根众生所讲的五蕴解脱之道,而我这个钝根的蠢货,无疑是不知所云地过了一把嘴瘾……呵呵!虽然不是很擅长讲故事,但是最喜欢听故事的我,如今就搬一些故事来和大家分享……

读过佛经的人,就会知道佛经的版本,都会有“三分”(即序分、正文和流通)结构,为何这个《心经》没有?

《心经》译来中国,从南北朝初期直至清末,共计有七种版本之多。首先译此经的是姚秦时代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其次是这个版本的大唐玄奘三藏法师,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三种是唐时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所译,名为《普徧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四种是唐末时三藏般若共利言等所译,亦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五种唐时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所译,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六种为三藏法师沙门法成所译,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七种是宋初时西天三藏法师施护所译,名为《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外,近代也有人将西藏文的心经译成汉文,如此一来,最少有八种版本之多。

《心经》版本虽多,可最为大家读诵、讲说、研究的心经,就是玄奘三藏法师的这个版本,因为其译经态度严谨、用字工整,可谓“简而要,约而深”(评说玄奘法师译经的态度:一义未安,逡巡寒暑,一言互异,斟酌至三),将部帙繁多,文义广博的般若经得其心要……

可是,玄奘和鸠摩罗什两位三藏法师所译的版本,都是前无序分,后无流通,没有“完整的三分形式”(即序、正、流通的三分),而其他几种版本就有(由此,很多人认为《心经》是般若经里面的一段,而不是单独的一部经文,极具争议性)。选一部完本的《心经》介绍,还是借用(距离我们年代较近,也许更加成熟,因为他是有前人基础,因此相对完善。这仅仅是末学的个人看法)宋初时西天三藏法师施护所译,名为《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抄录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宁+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言+我]帝(引)[言+我]帝(引引二)播(引)啰[言+我]帝(引三)播(引)啰僧[言+我]帝(引四)[曰/月]提莎(引)贺(引五)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由全本可知,《心经》是舍利子“承佛威神”(感应到佛的想法),于是向能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观自在菩萨请教,借观自在菩萨宣说的这部《心经》。序说,就是讲说经文的时间、地点、缘由等等,每部经的开始都用“如是我闻”(这是因为佛经是佛陀涅槃后,由阿难复述佛陀所讲,大众结集而成)。流通,就是佛陀开示、教化完毕,大家都很高兴地“信受奉行”,欢喜而去(散会了)……

现在,不说序分流通,也不讲正文,看看佛教几位众所周知的罗汉。当然,首推佛陀的十大弟子,略选几位其人其事,和大家一起体悟智者的故事:

舍利子,也就是舍利弗,被誉为智慧第一的佛陀上座弟子,也就是本经的发问主角。舍利子译作鹙子,没皈依佛陀之前和目犍连同修外道。皈依后为佛陀首座弟子,佛陀曾叫罗睺罗拜他为师,衹园精舍兴建工程也由是舍利弗去督促的,甚至在佛陀还没到达舍卫城之前,舍利弗就已经先将外道慑服……舍利弗也是先佛涅槃的弟子(他在佛陀涅槃之前,赶回自己的家乡,将一些法语转诵给自己的母亲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涅槃。舍利弗的年龄比佛陀大,涅槃时已经八十多岁,他母亲已过百岁)。

舍利弗几乎没有犯过错。有一次,在他带领罗睺罗从外面托钵乞食回来时,佛陀看到罗睺罗面色很不好,就问罗睺罗缘由。小罗睺罗说:信众们布施时,对上座和中座的比丘们供养上等的美味,给初进道的沙弥很粗糙的米饭野菜……人的身体,是不分年龄和戒行的,特别是小孩更需要营养。佛陀对罗睺罗的教化是:我们在修行,能够受到信众一麻一麦的供养,已经算是过分了,不要奢求更多!随后,佛陀对舍利弗说:你今天受了不净食,知道吗?当舍利弗把当日所受的饮食从肚中吐出,并禀告佛陀自己没有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另外行乞时,佛陀对他讲说“六和敬”僧团,长老如何爱护关怀年少的比丘或者沙弥……

目犍连,神通第一的上座弟子,他和舍利弗(人世间最大的福报是智慧,可是我们最妄想拥有的却是神通。这真是有意思的组合)同是婆罗门的种姓,出身比较高贵。目犍连也是佛陀座下最激进的弟子,凡是推动佛法遇到阻力的时候,他是最反对妥协忍让的人。尽管他有神通,和外道斗法百战百胜,但是最终还是惨死在外道的乱石之下(神通不是究竟,学佛是为了解脱而不是证得神我。神通对于生死的解脱毫无关系,而且使用神通,不但会受其果报,更易招致邪魔入侵),他的现身说法是给后人的警戒。

有一个聪明人验证目犍连的神通,指着一棵树问他:这个树上现在有多少树叶?目犍连运用神通,最后告诉那个人一个数目,那人随手折断一根树枝,然后再问树叶数目。当目犍连告诉他之后,他数了自己手上树枝的树叶,然后相加,和之前的数目刚好。因此,他相信了目犍连的神通……目犍连不但神通第一,而且大慈大孝。他曾入地狱救母,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相传至今;劝弟布施,以神通力带弟往返六欲天中,令其知道布施功德不会唐捐;他曾代佛陀讲说七佛通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觉得,他最有意思的一次神通展示是:有一次佛陀在法堂讲法,却半天不开口,目犍连运用他心通,得知有一个比丘心中在想“又要说法了,没完没了……”的抱怨,于是他走过去将那个比丘拎起来扔到门外,但后回归原位。聆听佛陀开始讲法……

富楼那,佛陀十大比丘弟子中说法第一,辩才无碍。他说法不仅言辞美妙,威仪严整而且信心深厚,具有布教家精神。有一次,富楼那向佛陀请示前往输卢那国去布教,而佛陀讲说那个地方民性暴戾,很难传法,由此展开的对话很有意思。富楼那问佛陀说凡是有众生可度的地方,都可以布教吗?佛陀回答:去那样的地方,很危险。

富楼那说:为了宣扬正法,区区个人安危不值得考虑。

佛陀问:假若他们不肯接受你的教导,破口大骂,你的感觉如何?

富楼那说:他们毕竟是野蛮的人,光是骂,还没有打我……

佛陀问:假若他们用拳头、棍棒、瓦石等打你呢?

富楼那说:我仍觉得他们很好,因为只是用拳头、棍棒、瓦石,还没有忍心用刀仗刺伤我……

佛陀问:假若他们用刀仗把你刺伤呢?

富楼那说:他们还有人性,并没有残酷地把我打死……

佛陀问:假若他们把你打死呢?

富楼那说:这我就要更感谢他们,他们杀害我虚幻的色身,帮助我进入涅槃,帮助我以身命报答佛陀的恩惠。这对我虽无大妨碍,遗憾的是这对他们并没有好处……

须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也是佛教经典《金刚经》发问主角。有一天,大家在僧团中找不到佛陀,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观察后告诉大家佛陀到忉利天为母说法去了,三个月后才回来。当佛陀重临人间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中缝衣,他知道佛陀回来了,放下衣服想去迎接佛陀。这时,他心中想到: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法驾,是为了什么呢?佛陀的法身,不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见,我去迎接佛陀,就是把佛陀的法身当作地、水、火、风四大的和合,这是没有认识诸法的空性。不认识诸法的空性,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法性是无处不遍的,佛陀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我皈依奉行佛陀的教法,不应该被事项所迷。最后,他还是坐回原处,安安静静地缝衣。

佛陀的归来,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最先到,并说:“佛陀!弟子莲花色首先前来迎接佛陀的圣驾。”佛陀微笑回答:莲花色!迎接我的第一人是须菩提……

阿那律,佛陀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阿那律长相英俊,又是王族,很受人爱慕。但是有一次却因为在佛陀说法时因疲倦而打瞌睡,受到佛陀的批评。于是阿那律用功精进,发心绝不再佛陀座前睡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阿那律的眼睛瞎了。因此,佛陀教他如何修定看到光明……阿那律信任佛陀的话,精进修习,不久就得到了天眼,不分远近,不论内外,他都能看得到。后来,他又向佛陀请示如何涅槃,佛陀为他宣说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行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三觉知心无饜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乐道,唯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堕落,行常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第五觉知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无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优波离,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优波离没皈依佛陀之前,是下贱的首陀罗种姓,是个理发匠,但是他心地纯良,本性忠厚。在当时的印度,这样的人连和贵族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即使是贵族无意间接触到他们的肢体,他们也要因此而受到惩罚……当佛陀成道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的时候,跋提王子等受到佛陀德慧的感召,相约去优波离那里剃发出家,他们把随身华丽的衣物装饰等全部布施给为他们经常剃发的优波离……优波离为此而哭泣,他认为王子们舍弃富贵的生活,毕竟是有一种更好的事业值得追求,只可惜自己出身下贱……后来,舍利弗尊者依照佛陀的指示,将优波离归引到佛陀门下皈依。有意思的是,尽管王子们先到佛陀处皈依,却要先经过修行才能剃度,而优波离即刻就成为佛陀的弟子,所以王子们还要向优波离行师长礼仪。优波离皈依佛陀后,严持戒律,而且深明戒律的意义,后来集结的律藏就是由优波离诵出(阿难诵出的是经藏。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大法)。

罗睺罗,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他是佛陀做太子时所生,也是佛陀唯一的儿子。佛陀让罗睺罗出家,成为第一个沙弥,是因为佛陀有公天下的主张,不愿意让年幼的孩子做万民之主……小罗睺罗跟着佛陀出家后,每天早晨打扫院落,跟随师傅舍利弗研究修习佛陀的言教。有一次他因为前来做客的比丘占了他的寝室,就在滂沱大雨的夜晚独自一个人躲进厕所,后来为佛陀知觉,因此才有了沙弥和比丘可以同室相处的规定。他的密行严谨,有过在乞食的路上,被恶汉投沙石在钵内,并且打破头的遭遇,但是能强忍屈辱,自己去河边清洗干净,没有怨言。可罗睺罗毕竟是个孩子,免不了调皮开玩笑的习性,譬如:前来拜访的人问佛陀在不在那里,佛陀明明不在,可罗睺罗会开玩笑说在,等人家按照他说的去找佛陀时,他就会开心的嬉笑。为此,曾受到佛陀严厉的批评。佛陀知道以后,特别走到罗睺罗修行的地方,让罗睺罗盛水洗脚。当罗睺罗打水,佛陀洗脚以后,指着水对罗睺罗说:“罗睺罗!这盆水可以喝吗?”

罗睺罗回答:“佛陀!洗过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同这个水一样,水本来是清静的,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出家做沙门,可又不精进于道,不清静身心,不守口慎言,三毒的污秽就等于清静的水里有垢秽一样。”佛陀招呼罗睺罗把水拿去倒掉,等罗睺罗回来,佛陀再问他:“你拿这个盆可以盛饭吃吗?”

罗睺罗回答:“不可以的,佛陀!洗手足的盆是不洁净的,这上面有垢秽,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好像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静的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大道资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佛陀说后,用脚轻轻踢了盆,盆就翻滚转动起来。罗睺罗很害怕,佛陀问他:“你怕盆子坏了吗?”

“佛陀!不是。盆子是粗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睺罗!你不可惜这个盆,正等于大家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行为的结果,是谁也不爱护你,不珍爱你,就是到命终的时候也都不能觉悟,迷中更增加迷……”

阿难,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阿难就是《楞严经》中的主角,受到摩登伽女迷惑的那个笨阿难,他是佛陀的堂弟,只要他听到过的就能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阿难尽管记忆力殊胜,而且是听到佛陀讲法最多的比丘,可是他直到佛陀涅槃之后才开悟证果。关于阿难的故事很多,这里只将佛陀涅槃之前,阿难关于自己所做的梦向佛陀请教的事分列出来。为了减少篇幅,阿难的梦中七事一并在佛陀的解答中:

“阿难!梦境由心造,但是有时梦境确是未来事情好坏的征兆。你的梦中七事,早在我的意料之中,现在分别为你解说:

第一、你梦见大海江河都为烈火焚烧,这是象征着未来僧团中的比丘,违犯佛教,取得供养,复起争斗。

第二、你梦见太阳将没,娑婆世界一片黑暗,你吃力地头顶着须弥山,这是说佛陀九十日后,当入涅槃,大众比丘,诸天人民,将要你来为他们启受经教。

第三、你梦见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这是说佛陀涅槃以后,未来比丘开演说经大会,持着佛陀深法,口头宣讲而不奉行。

第四、你梦见比丘法衣不全,踯躅在荆棘之中,这是佛陀涅槃以后,未来世中,有很多比丘没有法衣,穿着俗人的服装,弃戒乐俗,育养妻子。

第五、你梦见繁茂的旃檀大树,有很多猪扒掘树根,这是说佛陀涅槃以后,未来比丘,不发心宣扬佛陀正法,只顾自己的生活打算,贩卖如来,以经忏佛事为生。

第六、你梦见年幼象子,不听大象之言,践踏青草,搅浊河流,最后反而饥饿而死,这是说佛陀涅槃以后,未来僧团中有持戒长老,明经比丘,教戒年少后学,讲说罪福,追人如影,但年少后学之人不肯信受奉行,最后堕入地狱。

第七、你梦见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飞虫鸟兽不敢接近侵食,后为狮王的肉身之内,自有虫出,还食狮王身上之肉。这是说佛陀住世广说甚多经法,佛陀涅槃以后,没有外道能坏佛陀正法,但由我的在家出家七众弟子,自坏我法。

阿难!你的梦中七事,就是未来佛教的征兆。”

难陀,不是阿难。难陀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佛陀让他出家,是因为国家的未来不能给一个沉迷女色、碌碌无为的人来掌权。令沉迷女色的难陀安心出家修道,佛陀使用了“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如同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的教化方式。在罗睺罗出家不久,佛陀托钵来到难陀的门前,问难陀最近忙什么。难陀新婚不久,他的妻子孙陀利姬是十六城中最漂亮的女人,难陀和她每天形影不离,就是难陀出来见佛陀,他的妻子在他的额前点了一点红胭脂,命令他在红胭脂干了以前必须回来她的身边……佛陀听了难陀的说话,放下铁钵,转身向树林走去。难陀赶紧盛满饭菜追赶佛陀,等到了树林里,佛陀命令难陀出家。难陀剃度后,心烦意燥的他被佛陀引领到树林深处。当佛陀指着一个肮脏丑陋的母猴问难陀,这只母猴和难陀的妻子相比谁漂亮,因为佛陀知道难陀喜欢美色,念念不舍自己的妻子。于是,佛陀运用威德神力将难陀带到天国,那里不但有富丽堂皇的琼楼玉宇,悠扬悦耳的美妙音乐,馥郁芬芳的奇花异草,还有艳丽纯洁的无数仙女……神魂颠倒的难陀得知这些令人恍惚飘渺的天女是在等待他,以成全自己出家修行的功德时,难陀当即向佛陀表示应该安心修道,决定求生天上,享受天上的五欲之乐。随后,佛陀又以威神力,把难陀带入铁围山参观地狱。那里阴风习习,杀气腾腾,刀山剑树,铁叉铜柱,血河油锅,拔舌剥皮等凄惨恐怖,当难陀得知一口滚沸的油锅是在等待自己从天上享乐完毕之后的煎熬时,痛哭流涕,才开始忏悔,发出觉悟之心……

此外,佛陀十大弟子中,还有议论第一的迦旃延,运用善巧方便的说法,开解贫穷老妇将贫穷如何布施掉;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出家之前志气清高,不着染欲,皈依之后过着舍富乞贫的托钵生活……等等,其实得到罗汉果位的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什么又是罗汉呢?

了解罗汉之前,必须先知道涅槃。涅槃是佛教专有名词,梵文Nirvana的音译,中文译为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静。这个表示涅槃的圆满寂静,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涅槃不是在这里,也不是在那里;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之所以这样解释是指当修行者证悟涅槃时,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世间凡夫的“生死轮回”(众生对身心产生迷惑之后,认为有实在的身心,然后觉得自己在生死轮回,形成轮回的现象。因为迷惑的执著,就造成一些因缘在推动和前进,而众生就觉得有一个我从过去世轮回到今天。当修行人不再迷惑时,其心就不会再造作;当烦恼心不再推动过去世无量无边的业时,业就不会朝前发展。这样,这人不再执着生死,不再执著世间,在他今生的寿命了结之后,就不会再来出生了。)。

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灭掉烦恼就是证悟有余涅槃;灭掉生死就是证悟无余涅槃,因此我们要消灭生死轮回必须先灭掉烦恼,然后再灭生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道路(修行人修禅定,靠定力灭除烦恼,而不是靠智慧,这样的烦恼只是暂时被降服,还会再生起)的八个果位:即四禅八定——初禅的离生喜乐,二禅的定生喜乐,三禅的离喜妙乐,四禅的舍念清净(这是色界的四个禅,后面是无色界的四个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相处定。另一种是出世间的道路,就是生起智慧不再迷惑,把所有的烦恼降服。也就是说,要克服生与死有关的烦恼。有四个果位:初果的入流,二果的一来,三果的不来,四果的无生。

准确些,只是出世间证道到四果的无生果位,才能被称作为阿罗汉(但是我们现在统称,说是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就好象和尚这个称呼,本来只是称呼高僧大德有成就的沙门,但是现在只要是出家修行的佛弟子,几乎都被称作和尚了,尽管不准确,确实很符合实际)。阿罗汉的意思就是无生,是指“诸欲净尽,烦恼不生”,是小乘的极果(修出家道的最高果位)。这些证果的区别:

初果断三结:灭除戒禁取见、我见和疑三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又称之为烦恼)。戒禁取见,即执著一些戒律的见解,就是明白制定戒律是一种因果道理。我见,迷惑世间,认为身心里有一个我。疑,修行过程中,对自己所修行的法门产生深信不疑的心。断除了疑结,才可能朝向解脱。(证得初果,只剩下七生的生死。在剩下的七生中,不是做人,就是做天人,不会下堕三恶途)

二果断三结及贪嗔薄:在初果的基础上,先清理贪与嗔,即要放下欲界的烦恼——财、色、名、食、睡(这里的色是指淫欲。淫欲是最难断的,开始要远离男女的色欲,最后不再执著),然后看清楚嗔心,接着放下,最后进一步减少贪嗔痴。(证得二果,就只剩下来回两次的生死,要继续清理其他的烦恼。)

三果断五下分结:就是已经断除了戒禁取见、我见、疑、贪(淫欲)、嗔五下分结,只会生天人一次继续修道,最后解脱(也就是说三果以后就没可能再反退了。)

四果断五上分结:色界取(对色界境界的贪)、无色界取(对无色界境界的贪)、掉举(心念回忆某事)、我慢、无明,这五上分结的断除,就证悟阿罗汉。

阿罗汉觉悟后,他过去业带来的果报身依然会给他感受到不自在,必须继续维持到死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其身心还继续活动,这就是有余涅槃。阿罗汉的身心虽然在活动,但是他知道是没有“我”,只是因缘在变化而已,在这个因缘变化的苦中,一直到他死。因为他不再执着,身心死后自然不再延续,就是无余涅槃。对阿罗汉来说,生前死后都无我,没有我存在或不存在的差别(我们认为他死前存在着,死后不存在了,是因为我们有我见,众生见,阿罗汉见等等见惑所造成的)。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7472

Sunday 13 November 2011

所有的成功都取代不了家庭的失敗

所有的成功都取代不了家庭的失敗。很多人說,現在我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孩子?他們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這個叫找藉口。人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當然確確實實人情當中也是有很多情況會發生,所以一定要學習一個能力,叫拒絕的能力。不然你的時間統統會耗在應酬,耗在很多對家庭、對人生不大有相關的事情上。


拒絕容不容易學?諸位朋友,你覺得拒絕容不容易?不容易。拒絕他人,我們可以拿出兩大法寶,這兩個法寶拿出來,一般朋友就不會為難你。第一個法寶就是父母。比方說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實在是不想去,一去又要熬到半夜一、兩點,談的都是什麼?「言不及義,好行小慧」的這些言語,你實在不想去,你這個時候就可以把父母請出來。就跟他說:我已經答應我媽媽要回去,今天晚上陪她,我已經一、兩個禮拜前就答應她了,所以我得回去。一般的朋友聽到你要回去探望父母,他會怎麼樣?他當然應該不會勉強你。說不定你這麼一講,他也突然想到:我也很久沒有回去看我父母了。反而你這個拒絕還喚醒了他的孝心,這是第一個法寶。


第二個法寶是妻兒。當你不想去無謂的應酬,你可以跟他說:今天晚上我要跟我兒子講兩個德育故事,都已經跟他約好了,因為我現在一起跟他在做《弟子規》,來當我們的家規。《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孩子還小,我不會失信於他,所以我必須回去。當你把這兩個王牌拿出來,基本上,朋友不會強你所難。假如兩張王牌拿出來還是沒用,還是硬要拉你去,怎麼辦?假如是這樣的朋友,我看人生應該有所取捨,這樣的朋友應該敬而遠之。

節錄自《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講述

还在修第三度

1. 开会时说的那些话,传到一些人的时候,又不知会变成怎样了。

2. 这些人,本身不要来开会,但又喜欢在背后讲东讲西、问东问西。

3. 上次那个活动,那次检讨时都说不需要再办,不懂为什么现在又说明年再办,还订了两个日期。

4.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那么迎合当局,师父不是说了吗:不要攀缘?如此劳师动众,劳民伤财,但慧命没有成长到啊!而且,这也不是我们的做法。

5. 其实很多人跟我有同感,但是大家都保持静默,因为不想得罪他人。

6. 所以我说,我们常常就是这样而在原地踏步,因为没有人愿意提出意见,连建议都不要提,然后过后又开始抱怨埋怨,我想我们不会进步的原因就在此。

7. 我觉得这活动有个人议程在内,从某人的言行我感觉得出来,这是当晚不方便讲的。

8. 最近忽然对六度波罗蜜有了新的体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原来我还在修第三度。

9. 那天我说,我不介意承担别的功能,因为觉得自己在这个岗位已经太久了,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是真的说自己,可能有人以为我在讽刺他人。

10. 其实,我们参加这个组织就是为了来付出,但大家好像忘了出发心,很怕活动多,其实活动并不多,只看大家要不要承担要不要配合而已。

11. 大家很怕承担,我想是因为怕做错;也不是怕做错,而是怕做错后别人说的话。

12. 不知为什么,大家进来后好像都变得特别敏感,轻轻的一句话,好像都受不了。

13. 如果是我,我会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怪别人说自己。

14.当然没有人有资格说别人,但若是善意的提醒,我会很乐意的接受。

15. 的确有些人总爱用恶意的眼光、挑骨头的角度去看别人。

16. 然后唯恐天下不乱,人家说一句话,到了他的嘴里,换了一个语气,改了几个字,听进比尔耳朵,又变了另一个意思。

17. 这些,我都领教过了。真是人言可畏。

Friday 11 November 2011

因果自負

/ 化十

1。有時覺得,人少反而比較好溝通和好做事,人少就少做,量力而為,不需要感到壓力。人多事雜,反而是非多。

2。當然各人的心態很重要,久了就能看到。

3。很多人還是很注重在外表、名相、數據等等,這些并不能代表甚麼,只會給人家一種錯覺,但是最后真相還是會顯露出來的。

4。誰真心,誰假意,其實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說出來而已。

5。不要說慧命有沒有成長,很多人都不愛求進步,做事的能力都沒有成長到,只是在原地踏步。

6。所以說,做自己的本分事就好了,實在管不到那么多,因果要自負。

7。別人的問題,不要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問題,那就沒事了。

8。師父都說了,不要把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懂得調適自己的心情很重要。

9。一個不快樂的修行人,對眾生是沒有利益的。

10。帶人要以身作則,被帶的人要帶眼識人。

Tuesday 8 November 2011

之六·懺十一至百八煩惱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二節《三至百八煩惱》p530-591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或因十一遍使造一切罪,或因十二入造一切罪,或因十六知見造一切罪,或因十八界造一切罪,或因二十五我造一切罪,或因六十二見造一切罪,或因見諦思惟、九十八使、百八煩惱,晝夜熾然,開諸漏門,造一切罪。惱亂賢聖,及以四生,遍滿三界,彌亘六道,無處可避。今日至禱,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發露,皆悉懺悔。

1。或因十一遍使造一切罪。p531

十一偏使指人內心的十一種煩惱,包括七種不正確的見解、兩種疑、兩種無明,即七見二疑二無明。

「遍」是普遍之意。「使」,驅役也。

七見是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二疑是疑事、疑理。二無明是根本無明、枝末無明。

2。或因十二入造一切罪。p546

入,涉入也。謂「六根」、「六塵」相互接觸涉入而產生「六識」,歸納起來,不出「色法」和「心法」兩種。

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觀於色,是為開色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

(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3。或因十六知見造一切罪。p549

三藏法數明大智論十六知見,謂未見正道之人,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於諸緣,即有十六知見之別也。

一、我 謂於五陰等法中,無明不了,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為我。

二、眾生 謂於五陰等法和合中,妄計眾共而生,故名眾生。

三、壽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受一期果報,命有長短,故曰壽者。

四、命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命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名命者。

五、生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生起眾事,及計我來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養育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養育他人,及計我從生已來,為父母養育,故名養育。

七、眾數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眾法有數,故名眾數。

八、人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是能修行人,異於不能之人,及計我生人道,異於餘道,故名為人。

九、作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役使於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起造後世罪福之業,故名使起者。

十二、使起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令他起後世罪福之業,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之後身,當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當令他受諸苦樂果報,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

十六、見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眼根能見一切色相,又計我能起邪見正見,故名見者。

4。或因十八界造一切罪。p577

六根六塵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起來就是「十八界」。

根塵識分作內中外,識在內,根在中,塵在外。

5。或因二十五我造一切罪。p579

二十五個「我」:冥初自性、智大(覺大)、我心(我執)、五唯(五微)、五大(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作業根(口、手、腳、小便大便二作業根)、心平等根(意根)、神我。

6。或因六十二見造一切罪。p582

身邊所攝者之六十二見,以「斷」、「常」二者為本。

一、於五蘊(色受想行識)各有四句(蘊大我小,我在蘊中;我大蘊小,蘊在我中;離蘊是我;即蘊是我,成二十。

二、歷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成六十。

三、加根本斷常二或有無二,成六十二。

7。或因見諦思惟、九十八使、百八煩惱,晝夜熾然,開諸漏門,造一切罪。p582

由見思二惑,分別三界有九十八使。

「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十使」=「九十八使」。

一、「見惑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色無色界各二十八,成八十八也(32+28+28=88)。

二、「思惑十使」:欲界下四,色無色界下各三,而成十也(4+3+3=10)。

1。欲界下四 貪、瞋、癡、慢。

2。色界下三 貪、癡、慢。

3。無色界下三 貪、癡、慢。

一、欲界三十二 謂苦下十,集滅下各七,道下八,成三十二也(10+7+7+8=32)。

1。苦下十 貪、瞋、癡、慢、疑、身、邊、見、取、戒。

2。集下七 貪、瞋、癡、慢、疑、見、取(缺身、邊、戒)。

3。滅下七 貪、瞋、癡、慢、疑、見、取(缺身、邊、戒)。

4。道下八 貪、瞋、癡、慢、疑、見、取、戒(缺身、邊)。

二、色界二十八 謂苦下九,集下六,滅下六,道下七,成二十八也(9+6+6+7=28)。

1。苦下九 貪、癡、慢、疑、身、邊、見、取、戒(缺瞋)。

2。集下六 貪、癡、慢、疑、見、取(缺瞋、身、邊、戒)。

3。滅下六 貪、癡、慢、疑、見、取(缺瞋、身、邊、戒)。

4。道下七 貪、癡、慢、疑、見、取、戒(缺瞋、身、邊)。

三、無色界亦二十八,同於色界(28)。

「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十使」+「十纏」=「一百零八煩惱」。

Monday 7 November 2011

德行不夠

1. 有時真的不想說話,因為不知道有沒有人要聽。

2. 有些人,不懂得分事情輕重,什麽是重要,什麽是priorities。

3. 自己不精進也罷,卻又作不良示範。

4. 因果自負。十多天前就建議把“叮嚀”訂在星期天,還問他們可不可以,沒有人給我答覆,就當OK了,結果.....

5. 四周的境界很多,挑戰也很多,真的是“修行”的好地方。

6. 以前很容易“生氣”,但現在不會了,當作是對方的問題,不讓“意”生起就没事了(水懺有唱:煩惱意業所生)。

7. 佛陀也有三不能:不能滅定業、不度無緣人、不能度盡一切眾生。

8. 覺得我們的問題是“太慈悲”,很多事不敢提,因为怕得罪對方或讓對方聽了不高興。

9. 注意到有時明明知道對方言行不恰當,却因为對方資深而不敢說,反而新進的我們卻諸多要求,反而令新人退縮。

10. 很多時候,看到一些資深的在灰衣見習前表現傲慢,就趕緊提醒自己,有没有这樣。

11. 外邊有時更糟,你如果運用師父的“善解包容”,可能不管用;但也看你個人的運氣和福報。

12. 覺得六個月的培訓是不夠的。爲了受證,有些人只是符合基本要求,其實很多東西都還不懂。

13. 要相信因緣果報。

14. 是我自己德行不夠。

Friday 4 November 2011

破我執、去我相

1。師父說:我們布施行善,唯恐別人不知,而要人家讚歎,這都不是真布施。

2。達摩祖師東來,見梁武帝。梁武帝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

3。「功德」二字,不思而有,一言即滅。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破煩惱,去我執。師父:要感恩對方給我們布施的機會。

4。在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在第幾度?很多人仍然停頓在布施上,而且很注重在個人名相上,這也是我執,一種我慢。

5。破我執、去我相,是我們進來首要學習的功課,但是很多人忘了。

6。why「水懺」?師父擔心:正法不能樹立、弟子慧命沒有成長。

7。師父原本要講《法華經》(42年),現在又重講《水懺》,為什么?因為發現弟子太過注重在活動上,忽略了自己的慧命需要成長。

8。慈悅師姊:地球危脆,生命無常。師父要我們用慧命搶救生命,要大家來入法。師兄姊的使命感不夠。人人要大懺悔,才能夠救地球。

9。what is「水懺」?因緣果報。要相信。

10。不要怪別人,人要有自省能力,因為一切都是自造業(相信因果)。

11。根基不同,更要接受別人,更要入法,不是說我就是這樣,然后又對別人指指點點,你自己的修養也好不到哪里去。這是「卑劣慢」。

Thursday 3 November 2011

之五·懺七至十數煩惱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二節《三至百八煩惱》p436-529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又復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七漏。造一切罪。或因七使。造一切罪。或因八倒。造一切罪。或因八垢。造一切罪。或因八苦。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又復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九惱。造一切罪。或因九結。造一切罪。或因九緣。造一切罪。或因十煩惱。造一切罪。或因十纏。造一切罪。


1。或因七漏。造一切罪。p437

一見漏、二修漏、三根漏、四惡漏、五親近漏、六受漏、七念漏。

2。或因七使。造一切罪。p442

一、欲愛,欲界之貪欲也。二、恚,瞋恚也。三、有愛,色界無色界之貪欲也。四、慢,慢煩惱也。五、無明,痴惑也。六、見,五邪見也。七、疑,疑四諦之理也。

3。或因八倒。造一切罪。p445 

一、非常計常。二、非樂計樂。三、非我計我。四、不淨計淨。
五、常計無常。六、樂計非樂。七、我計非我。八、淨計不淨。

4。或因八垢。造一切罪。p456

不敬三寶(佛法僧)、不孝父母、
不敬師長、不濟貧窮、不看病人、不憐畜生苦。

5。或因八苦。造一切罪。p460

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

6。或因九惱。造一切罪。p473

又云九難,亦云九橫,亦云九罪報。佛現生所受之九種災難也。

一、六年苦行。二、孫陀利謗。三、木槍。四、馬麥。五、流離王覆滅釋迦族。
六、乞食空缽。七、旃荼女謗。八、調達推山。九、寒風索衣。

7。或因九結。造一切罪。p494

結縛眾生使不出生死之煩惱,有九種也。一愛,二恚,三慢,四無明,五見,六取,七疑,八嫉,九慳是也。

8。或因九緣。造一切罪。p516

一、明緣。二、空緣。三、根緣。四、境緣。五、作意緣。
六、根本依緣。七、染淨依緣。八、分別依緣。九、種子緣。

9。或因十煩惱。造一切罪。p516

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取見,戒禁取見,合而為十煩惱。

10。或因十纏。造一切罪。p516

有十種之妄惑,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證涅槃,故名十纏。

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悔、六睡眠、七掉舉、八昏沈、九瞋忿、十覆也。

Wednesday 2 November 2011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之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語譯:

臣聽說:希望樹木長得高大,必先穩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流流得長遠,必先深治它的泉源;想要國家安定,必先累積德義。泉源不深卻希望河流流得長遠,根不穩固卻希望樹木長得高大。德義不篤厚卻要國家安定,臣雖是愚笨的人,也知道不可能,何況是明智的人呢?天子居人君的重位,領有天下的疆域,就該累積德義如天一般高,才能長保無窮的福祉。若不知居安思危,用節儉戒除奢華,德義不篤厚,情感不能克制慾望;這好比砍伐樹根希望樹木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河流長遠一樣啊!

歷代所有君王,承奉上天偉大的使命,沒有不在艱苦時道德顯著,功成之後道德衰落;能有好開始的人實在很多,能保持到底的人卻很少。難道得天下容易,保有天下反而困難嗎?從前取得天下有餘力,如今保有天下卻力量不夠,為什麼呢?艱苦時,必定竭盡誠心對待屬下;得志後,就放縱情慾傲慢待人。竭誠待人即使北胡南越關係疏遠的人也將休戚與共,傲慢待人那麼骨肉至親也會成為路。即使用嚴刑來匡正,用威勢來嚇止,結果人民只知苟且免於犯罪卻不存有仁心,表面恭順而內心卻不誠服。可怕的不是民怨的大小,而是民心的向背;就好比水能承載舟船也能翻覆舟船一樣,所以應該特別謹慎;又好比用腐朽的繩索來駕糊狂奔的馬車,怎能疏忽呢?

做為國君的人,如果見到嘉歡的事物,就該想到知足來警戒自己;打算有所作為,硍應想到適可而止來安定人民;擔心位高勢危,就該想到謙虛自我修養;懼怕自滿驕傲,就該想到江海居下才能容納百川;嘉歡田獵,就該想到以三次驅射為限度;憂懼鬆懈怠慢,就該想到有始有終;顧慮耳目蔽塞,就該想到虛心接納臣民的意見;擔心姦邪進讒,就該想到端正己身以斥退惡人;施恩時,就該想到不要因一時高興而胡亂獎賞;行罰時,就該想到不要因一時惱怒而亂用刑戮。綜合這十思的工夫,是用來弘揚上述眾多的德行。選拔有才的人而重用他,擇取良善的話而聽從它;那麼智者施展他的謀略,勇者竭盡他的才力,仁者傳布他的恩惠,信者獻出他的忠誠。文武百官爭頁效命,君臣之間相安無事,可以享受逸遊的樂趣,可以怡養赤松子、王子喬般的高壽,悠閒彈琴、垂著衣裳拱者雙手,不必多言硍能治化天下。何必勞苦自己的精神,代替屬下管理職務,勞碌聰明的耳目,損害清靜無為的至道呢?

http://ftp.nssh.ntpc.edu.tw/china/chinese/14/%E8%AB%AB%E5%A4%AA%E5%AE%97%E5%8D%81%E6%80%9D%E7%96%8F.htm

Tuesday 1 November 2011

慈濟人的擔當

「慈濟人」應有何擔當?

上人開示:

慈濟行列,在濟貧教富中以事對貧,以理對富;富有的眾生在豐足之餘,往往心生顛倒,煩惱叢生,慈濟的責任就在開導他們的心病、習氣。

慈濟委員要以身作則,委員本身的氣質、修養很重要,委員間應該互相鼓勵、借鏡。委員的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皆為眾目所視,故慈濟行列中的每一分子,平日的一言一行,皆應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

本文摘自:《清淨的智慧》1999.12出版

Monday 31 October 2011

之三·懺五數煩惱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二節《三至百八煩惱》p378-409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又復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因五住造一切罪,或因五蓋造一切罪,或因五慳造一切罪,或因五見造一切罪,或因五心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從無始以來至今,人人都累積了很多煩惱,心靈的煩惱常起於憂愁恐懼,憂愁恐懼則起於欲愛。心生欲愛,輒生起得失心,為了獲得所愛而不擇手段,用盡心機,但是得到之後又擔心會失去。這麼多的煩惱,也概稱為,「五住地煩惱」,「住地」是指心靈住地,眾生的煩惱是以所住之處來分別。

1。「或因五住造一切罪」(P377~P384)。

「五住」即之前說過的四住地,再加上根本無明住地,即為五住地煩惱,四住地所言無非是三界見思的煩惱,也就是見、思、惑,即人心的見解、思惟、疑惑等等,這些都是無明。四住地屬於枝末無明,第五才是根本無明。

第一是「見一切住地」。指三界一切見惑,亦即所看到的周圍境界,不論是見解、聽聞或思惟,因為根、塵和外緣不斷結合,使欲念不斷產生,內心也生出煩惱。這股力量一直把人誘引過去,由不得自己起惑造業,心念也隨著無明煩惱牽引出去,最後結成苦果。

第二是「欲愛住地」,意即在欲界一切的思惑。人心靈的欲望一旦打開了,就會開始思、開始想,因而產生思惑。「想」這個字是由相和心組合而成。「思」則是田和心組合而成。從這兩個字可看出,眾生緣著境界之後,在內心不斷造作無明,好似在田地耕作而種出作物一般,所以稱為思惑。

三是「色愛住地」,即色界一切之思惑。這裡說的色界,是人的心靈世界。人的心靈包含了一切看得見的物質,不論是一粒沙或是一點微塵,只要你看得到,便會在那裡起惑造業,生起「思」煩惱。

比如有的人生性喜淨,特別在意才掃過的地方一下子又有沙塵。可見即使是微塵沙粉,也會在心靈生起感覺。又比如看到大家聽講很專心,內心就很歡喜;但若看到有人打瞌睡時,就感到煩惱。心裡會想「我說得那麼認真,你卻在那裡打瞌睡!」這也是思惑。

第四是「無色愛住地」,意指無色界的一切思惑。色愛住地是指一切看得到的,有愛住地則是指一切看不到,卻會讓我們內心起迷惑之物。比如身在這裡,心卻想到很遠的地方。又比如明明已經擁有這個物品,卻還想擁有比別人更好的東西。

五住無明的最後一項----根本無明。當自心起煩惱時,他人怎麼會知道?這是因為我們現行之故。比如高興時喜形於色,不高興整張臉就垮下來,別人一看便知我們生氣、起煩惱了。無論喜怒哀樂,都是因為心緣著外境,身行才現行出來。這是因為根本無明而起業相。

2。「或因五蓋造一切罪」(P385~P392)。

「五蓋」指的是貪、瞋、睡眠、掉悔、疑。「蓋」即覆蓋之意,五蓋會覆蓋心性,致善法無法產生。

第一是「貪欲」蓋。貪欲從執著而來,而貪欲最傷害慧命。人一旦有了執著,財、色、名、食、睡,五欲境界就現前。

第二是「瞋恚」蓋,瞋就是發脾氣。瞋恚也會覆蓋我們的心性,因為「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修行要覺悟,覺悟之後的有情就是智慧。苦是背覺合塵,違背了覺悟的道路而與塵境會合,當心中的貪念得不到滿足即生忿怒;內心充滿怨、恨、仇,怒氣會一直產生出來。

人一發脾氣,什麼親情倫理都擱置一旁,稱為「違」。有句俗話說:「九餐米糕不論,一頓冷粥常說。」意思是,平時對他很好,但只有一次稍不注意,九次的恩情竟一筆勾銷,只記得那一次不好的事,這是凡夫的心,不懂得善解,一直懷仇抱恨。

第三是「睡眠」蓋。人一天能發揮良能的時間有多少呢?有人說:「一天應該分三等分,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眠。」休息和睡眠佔了每天的三分之二,做事只佔三分之一的時間,這樣的人生觀念實在應該調整。

第四是「掉悔」蓋。「蓋」是掉舉,心緒躁動,靜不下來。坐在室內,心卻在外面遊蕩;或是還沒有做好這件事,就想著要去做其他的事。好比罹患躁鬱症的人,話也聽不進去,事情也做不好,這都是掉舉。

第五是「疑」蓋,也就是懷疑。俗話說:「疑心生暗鬼。」疑心重的人,總是疑時、疑地、疑人。

3。「或因五慳造一切罪」。(P392~P396)

「慳」是慳貪、慳吝之意。一切事物只想佔為己有,不願分享,也不喜歡見到他人擁有。「五慳」是「住處慳」、「利養慳」、「稱讚慳」、「財帛慳」與「佛法慳」。

第一「住處慳」。一個人住的空間需要多大呢?睡的床鋪六尺長、三尺寬已足夠,何必求多餘的空間。常說「屋寬不如心寬」,修行人應該學著將擁有的物質減少,將無形的心念擴大。因此,若能容納別人同住,道友間可以相互論道或分享法喜,不但增加智慧,也能堅定道心。即使居住空間狹窄,也有寬闊的道念,不為住處起慳貪之念。

第二是「利養慳」,意思是希望所有的物質都只給我一個人,不願意和眾人平分利益。比如出家人接受信眾供養,或是在家人謀生賺錢,若心中有「全部都布施給我」、「我賺的錢要愈多愈好」的想法或做法時,就是利養慳。

第三是「稱讚慳」。希望大家都讚歎我就好,不要再讚歎別人;自認什麼事情都做得比別人好,每件事都以自己為中心。這種情形,若以現在話來說,就是自戀,自以為了不起。

第四是「財帛慳」。對於錢財,凡夫大多求之無厭,希望愈多愈好。但是會賺錢,是不是就會用錢?是不是懂得將財物用於人間?對財帛慳吝的人,不但自己不肯布施,甚至看到別人在施時還會生氣;相反的,也有人窮心富的人。

第五是「佛法慳」。我們得到佛法,除了要好好應用外,也應該再傳承,希望人人都有機會聽聞佛法,身體力行。好的道理不能只有一個人知道就好,古人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己聽聞好的道理,還有責任要讓大家都知道,所以不要慳吝佛法。

4。「或因五見造一切罪」。(P397~P402)

因為五見也是煩惱,故也稱惡見,意謂五種不好的見解。這五種不好的見解在生活中若現行,後果只有苦果與惡。

第一「身見」,人因為有身體,才會產生諸多欲望,這是我愛的、這是我不愛的;這是我喜歡、這是我不喜歡的;這件事讓我快樂,那件事使我不滿意……,這一切的感受,都肇因於有此人身。

第二「邊見」。邊見是執著於一邊,有的人是執著常,有的是執著斷,執斷執常都不對。執斷的人總是說:「做好事有什麼意義、我既然身為人,就要盡我所欲。世上哪有因果?根本看不到。」這種人容易造下很多不畏因果的罪,做事不考慮後果,只管盡己所欲。

第三是「邪見」。邪,不正之意。心正,無論待人或做事都不會有錯;假如見解偏邪,行為就不正了。記得以前常聽人說:「慈濟為什麼要去救人?這不是違背因果嗎?」他們認為眾生本是帶業而來,帶業來就是要受罪。結果慈濟人還去救他,豈不是違背因果?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第四是「見取見」。見取見是執取自認為對的觀念或事情,不論別人怎麼說,還是堅持己見,不肯承認自己有錯。甚至還會說:「就算我不對,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第五是「戒禁取見」。有的修行人不但不受持正戒,反而走入邪戒。將錯誤的以為是正的,固執地執取,此謂「戒禁取見」。

5。「或因五心造一切罪」。(P402~409)

如何保護自己的心很重要,心是否被無明遮蓋?心是否與外塵接觸而產生出善惡法?這都要時時「問心」。接下來要談五種心。

第一是「率爾心」。人的心念初次和某個境界不期而遇,所直接反應出來的動作,就是率爾心。

第二是「尋求心」,意思是想知道發生什麼事,對發生的事做分別。我們的一念心既然對境了,當然要很清楚明白;如果對境不清楚,一輩子都會糊里糊塗。所以當境界產生,要用心去瞭解事情的真相。

一個人若能分別善惡,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例如物品摔破了,是沒拿好才摔破?或是發脾氣亂丟而摔破?究竟有意或無意,必須要去尋求,之後才下判斷。正確判斷後,即可做出適當的「決定」。所以「五心」之三是「決定心」。

第四是「染浄心」。「染」是污染,明知對錯,但無法將對的、好的事把握住,卻容易受誘引而犯錯。「淨」則是清淨,付出無所求的清淨心。

第五是「等流心」。「流」是種類,「等流心」就是平等,沒有分別的心。如同前面所說的故事,佛陀的心即是平等心,無論是國王大臣或是造殺業的人、奴隸乞丐等等,佛陀都一樣接受供養,也給與平等的教育。

之二·懺四數煩惱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二節《三至百八煩惱》p301-377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又復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因四住造一切罪,或因四流造一切罪,或因四取造一切罪,或因四執造一切罪,或因四緣造一切罪,或因四大造一切罪,或因四縛造一切罪,或因四貪造一切罪,或因四生造一切罪。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慚愧皆悉懺悔。

1。「或因四住造一切罪」。(P304~P308)

「四住」也稱為「四住地」,「住」是念頭住在心中,「四住」就是一切都處於見思的無明。見解、思想和自己的心地有很密切的關係,無是過去、現在、未來,都離不開見解、思想和當時的心地。

「四住地」第一是「見愛住地」,也稱「見一切住地」。

第二是「欲愛住地」,欲愛是所有生物與生俱來的天性,例如一切生物都是一生下來就有食欲。但人類將食欲不斷擴大,為逞一時口腹的快感,而吃盡天下眾生生命。欲愛的煩惱住入心中,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欲,也是一種煩惱。

第三是「色愛住地」。「色」指物質的形體,「色愛住地」是指凡是我看得到的都要佔有,因此欲念難平。只要看到世間的一切物質,心就開始起欲念。

也有的人欲心很大,只要是他想得到的,即使不在眼前,也汲汲營營的要計畫擁有,這就是「四住」的第四個----「無色愛住地」。

「四住地」----見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是從自身周圍,逐漸向外擴大範圍。從內心的觀念、生理的欲望、週遭可見的物品,乃至看不到的事物,如果心起想望,心地便會起煩惱。應該從這個方向來解釋「四住」,因為佛陀的教育是要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知道「四住」會造一切罪後,就要時時清除心地煩惱。善惡念頭要好好釐清,惡的要趕緊去除,善的要趕緊增長。心中若有一念欲愛住地,就是在內心種下一顆種子,日後必將苦不堪言。因此,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調心。

2。「或因四流造一切罪」,「流」是流動的意思。(P308~P315)

四流的第一流是「欲流」,欲流就是凡夫在欲界中因貪求一時的快樂,以致「惑眼牽心」,讓境界迷惑了眼根,使心受到牽動,這分無明又牽動煩惱。無明就是惑,由惑生煩惱,心因而開始流動,「流」是不定,「動」是動搖,修行人起了動搖的心,就是定力不夠,因此在面對世間境界時,一定要守好規戒,守好自己的一念淨心,不讓聲色動搖自己的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第二是「有流」。凡夫禁不了欲,因而做出種種敗壞人倫道德的行為;造作惡的行為之後,就有煩惱來擾亂定心。因此,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能平穩踏實;假如脫離了人倫軌道,輒有煩惱亂心。「欲流」是指「欲」牽動了心,「有流」則是已經有了煩惱,而將心整個縛住,難以跳脫出來。

第三是「見流」,見流是觀念、意見,也指三界的見惑煩惱。這裡所說的煩惱是指眼前的境界、已做之後的心境、或是做了以後心的束縛。凡夫做了錯誤的事之後,心就被煩惱縛住了。並且因為怕人知道而一直說謊、一直逃避,心因此愈加陷入黑暗,這都是見解偏差所造成。

最後是「無明流」,無明是三界的見思惑。面對境界時,眾生會生起區別好、壞的分別心,使我們的觀念和思想生起無明和迷惑。這種境界不斷增長,因而不斷累積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

3。「或因四取造一切罪」,「取」即是取著。(P315~P323)

當心緣著外境,無論是聽到聲音、看見色彩,這都是在取著中。心靈取著是粗重的負擔,佛陀為了要讓我們明辨清楚,不讓煩惱壓住我們的心,所以一一分析各種「取」的境界。

「取」有四種,第一是「欲取」。心中有欲念,緣著外面的境界,想要取著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就是「欲取」,欲取也是貪欲的取著,貪於色、聲、香、味、觸五項。

第二是「見取」,是妄計取著五蘊之患。凡夫都是在觀念、見解中迷茫,不是取著現前的境界,就是取著想像中的境界。這種妄計取著不離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外面的境界。當心和外境接觸,會生起「感受」感受將誘導我們的方向,造成業力的牽引。

所以第三種「取」是「戒取」。佛弟子本來就要守戒,但守戒也不能偏差。例如佛住世時,當時的印度大約有九十六種外道教,每一種教派的修行方式都不同。有的教派是完全絕食,有的修行是完全生活在水中,有人是燒火烤自己,這些印度的苦行僧,往往取著於使身體受苦的戒行。

第四是「我語取」,這種取著發自我見、我慢,以為我說的、我看的都對,別人說的都不對,如此就偏差了。我們應該用宏觀的思想,來接受人人智慧的語言;吸收別人智慧的語言後,還要用心思考,這些別人做得到,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必須自己做得到,才能說我可以這麼做。

4。「或因四執造一切罪」。(P323~P326)

不論是「四取」或「四執」,都是在分析境與心的觀念。「四執」是指「執有」、「執空」、「執亦有亦空」及「執非有非空」。凡夫尚未接觸佛法之前,多數人都有「執」的毛病。也有人是「執空」。這種人認為人生本就是無一物,也認為世間沒有因果,什麼都是空的。

第三是「執亦有亦空」,這種人也執有,也執空。也有人是「執非有非空」,「非有」就是沒有,「非空」就是有。

5。「或因四緣造一切罪」。(P326~P332)

緣也有四種,第一是「因緣」。若以人為例來說因緣,就是六根為因,外境為緣。當眼根接觸外境,將外面的緣引進內心,這個緣引起心識作用,心所就開始作怪。也就是內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因,外塵(色、聲、香、味、觸、法)為緣,在這之間就生出「識」。

第二是「等無間緣」。當外境的緣消失後,心中還會念念相繼,這就是「等無間緣」。

第三是「所緣緣」,第一個「緣」字是攀緣的意思,意指隨著境界而去。

第四是「增上緣」。即是前面的「因緣」、「等無間緣」和「所緣緣」都會合起來,層層作用,即是增上緣。有一種增上緣是「逆增上緣」。

6。「或因四大造一切罪」。(P333~P334)

四大即地、水、火、風,天地萬物無不是由四大合成,如太陽屬於火,會產生熱能;在土地上,凡是觸摸得到的有形物體,都屬「地大」。水製造濕氣,即使堅質的土地也含藏水分。風則是氣體的流動。四大調和,天地間的萬物才能茂盛;若是四大不調,就會發生災難。

7。「或因四縛造一切罪」。(P334~P349)

「縛」是綁住了,「四縛」是有四樣事情會束縛住我們,令我們不得超脫,苦不堪言。
第一是「貪縛」。一切煩惱的起源都離不開貪字,人生受苦的源頭都是從貪而來。

而「瞋縛」正是四縛的第二縛,「瞋」念重的人總是愛發脾氣。任何人、事、物稍微不順已意,馬上就發脾氣,這是瞋的煩惱。

「四縛」的第三種是「戒縛」。每種宗教都有自己的修行方式,在修行上也各有方法、各有戒律。當初佛陀的團體中一樣有規戒,因為眾生根機不同,佛陀應眾生的根機而示教,但是有的人就會執著「佛陀是這麼說,我這樣持是對的」,另外又有人說「佛陀是那樣說,我那樣持才是對的」。

「戒縛」以外,還有「見取縛」。凡夫的一顆心常常只會看別人,很少反省自己。還到事情時,自己不先好好思考,卻常常被外境迷惑。

8。「或因四貪造一切罪」。(P349~P369)

佛陀說法,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在八萬四千中,沒有一樣與貪無關。此處所說的「四貪」同樣存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大家都沒有察覺到,不知道原來在生活中也犯了貪。

「四貪」是指貪於「四事供養」,四事是指衣、食、臥具、湯藥。不論出家或在家,修行者都要避免貪於這四種供養。粗衣淡飯,簡單的住宿,這是修行人的本分,若超過了本分就是貪求。

9。「或因四生造一切罪。」(P369~P377)

學佛者,該學習佛陀那一分覺的智慧。我們不但要覺天地萬物的真理,也要尊重生命。學佛者應該用心瞭解生命從何而來?人生的目的何在?生命有幾種類形?

「四生」就是指生命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不同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