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September 2017

罪與業,懺悔,後悔

「罪」是可以成為過去的,世間的罪名是可以在受刑後被原諒的,甚至可以透過俗世的技巧和方法而洗脫的。

最近讀到一本由當代禪宗曹洞宗僧人寫的有關佛家觀如何面對生老病死的書。曹洞宗是禪宗流派中較注重打坐、靜觀、透過向內觀心來發現我們未被紅塵(無明)掩蓋的初心,在日本衍生了茶道、花道。香港的禪宗道場多是兼用各宗的方法去接引大眾。最重要的對機,佛留下了那麼多法門,就是為了照顧不同因緣根氣的眾生。

書裏提到「罪」是可以成為過去的,世間的罪名是可以在受刑後被原諒的,甚至可以透過俗世的技巧和方法而逃避或洗脫的;但是佛說自己做的「業」是洗不掉的,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都一定會有因果的。

生命攸關的業


一個軍人在戰事中受上司的指示而殺了有小孩的一家人,戰後回到民事崗位生活了幾十年之後,在孫兒學走路時腦海中突然出現當年殺人的回憶,恐怖、自責和後悔感自此揮之不去,在參加了唸佛和讀經後學到懺悔,以後不再做惡業才是往前繼續走的出路,只是後悔是沒有用的(南直哉《直面生死的告白》)。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與其他人生命攸關的「業」,但是一句無心的評語可能負面地影響一個人的重要職場拐點,又或者姻緣,我們可能永不知道,也可能多年後才發現,也可能令某人對我們產生怨懟。

讀後感到佛教戒律的重要性和偉大性,戒律不是懲罰性的,而是預防性的,是誘導我們減少犯惡業,未來少受惡果的防火牆,所以我們對戒律不用心存畏懼或抗拒。無論是不是佛教徒,皈依了還是未有皈依,在家佛教徒(居士)戒是絕對值得學習的(佛教基本三戒是不殺生、不妄語、不淫邪),以務實角度來說,是可以避免了犯一些無謂的身口意的惡因和承受惡果。佛陀教我們不要活在犯過的罪的痛苦和後悔中,要在懺悔後活出正面的人生,對「業」和「因果」是具針對性和前瞻性的。只要盡力奉行,也可減少做惡業和累積善因。

佛教相信輪迴,衍空法師曾經開示,我們今生學佛最基本的目標應該是「不退轉」,就是要保持修行的層次,來生不要下墮,繼續為人,接觸到佛法,說俗一點就是「保本」,持戒一定有助「保本」。

專欄:色空本無殊
作者:馮孝忠
日期:2017-08-24


馮孝忠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首席財務總監。前銀行高管。在家佛教徒。現任公職包括醫管局董事,機場管理局董事,能源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及翻譯系畢業,畢業後踏足金融界。著作有《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人生禪語》。

http://www.master-insight.com/%E7%BD%AA%E8%88%87%E6%A5%AD%EF%BC%8C%E6%87%BA%E6%82%94%EF%BC%8C%E5%BE%8C%E6%82%94/

Monday 25 September 2017

今日禁酒,明日禁狗?

 ■ 范平东  

我充其量只是应酬时喝酒,吃饭偶尔搭配红酒,一整年啤酒几杯,从未喝到醉倒。

啤酒节原定于10月6日至7日在吉隆坡举办,却遭吉隆坡市政厅取消。我关注此事并不是出于自私,而是这攸关国家的走向。

我所忧心的并非宗教人士的反对声浪,也不是针对这“伤风败德”的活动举办抗议集会,因为表达异议是人人皆有的权利。然而,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社会,市政厅本应照顾公共卫生与秩序、社会安全,却屈从宗教团体要求,实在有失其责/僭越权限。

伊斯兰党最先在其喉舌哈拉卡网站(Harakahdaily)反对啤酒节,理由是“社会竟允办这种逆天活动,还未获阻止,令马来西亚这个伊斯兰国家蒙羞。”

他们还说,啤酒节会引发犯罪、滥交、强奸等,令吉隆坡沦为亚洲罪恶之都,甚至警告“一旦社会无法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活动,饱受压力,则恐会引发极端行为”。

拜托,醒醒吧!一场在吉隆坡购物中心举办的周末活动,展示全球各地小酿酒厂250款精酿啤酒,竟会诱发人们在商场滥交强奸,令吉隆坡沦为罪恶之都?我很怀疑。真正让我们沦为全球笑柄的,应是这种荒诞言论。

无可否认,在马来西亚,酗酒确实对许多家庭和社群带来不少问题。向社会大众宣扬饮酒,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个人而言,我支持提高酒价,或向未成年人禁售啤酒,以让他们难获酒精饮料。

易下手的目标

对于酗酒,现行法律已能应对,相较于直接禁止,我想必有更好的方法。穆斯林禁止饮酒,违法者将在伊斯兰法下受罚,民事法也禁止公共闹酒、向未成年者售酒及酒驾。

若有人担忧啤酒节会引起公共失序,吉隆坡市政厅应设定准则,要求主办方遵守,而非直接禁止,剥夺其他负责任的应酬饮酒者享受的权利。

除了穆斯林,本地许多宗教团体若非视酗酒为罪恶,则是反对宣扬饮酒,以致啤酒节被禁,对许多人而言并非什么大事,甚至喝彩赞成。

对宗教分子来说,酗酒是较易下手的目标(low-hanging fruit)。他们以酒的负面影响为幌子,聚集人们支持,真正议程是实现伊斯兰化的议程。

下一步是什么?


他们此次的“成功” 使我更加担忧。下一步会是什么?是否要关闭所有酒吧,最终立法禁酒?

美国曾在1920年代发起人称“崇高实验”的禁酒运动,最终失败收场。禁酒运动未达目标,罪案不降反升,犯罪之徒趁机赚得盆满钵盈。它造成私酿酒猖獗,政府束手无策,征税难及,消费者反能以更低价购酒。

酒是唯一让穆斯林觉得被冒犯的东西吗?接下来是什么呢?禁食猪肉?禁止养狗?禁止雕像、神像、偶像、十字架等宗教形象或符号?禁止非伊斯兰的服饰、音乐、节日,如圣诞节、大宝森节、卫塞节、农历新年、 丰收节?

当下而言,我们面临公共机构日益伊斯兰化,政府部门穿着准则、教纲、地方政府政策与条规也不例外。

保护少数群体


我们何时能界定清楚“宗教信仰” 和 “世俗民事”?我们是否有意保障所有公民的权益,尤其是少数群体的权益?或者我们想要消灭社会的多元差异,将所有公民同质化,以便符合极端分子的标准?

啤酒节被禁,问题不在公共秩序,也无关旅游观光。

真正的问题在于,马来西亚作为多元文化的国家,如何让各个群体保有自己权利的同时不侵犯他人权利。

不喝酒者可选择不出席啤酒节,没人应被强迫饮酒,正如没人能将自身信仰强加在他人身上。

小说家兼哲学家艾茵兰德(Ayn Rand)曾说:“个人的权益不由公众投票决定。多数群体无权用选票来剥夺少数群体的权利。权利的政治意义在于保障少数不受多数的压迫,而少数的最小单位就是个人。”

若我们希望他人尊重我们的权益,我们就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即使我们不认同对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范平东(Thomas Fann)。非政府组织愿景工程(Engage)主席。该组织关注民主、人权、社会正义、环境保护等议题。
原文/ 《Beer today, dogs tomorrow?》
翻译/黄凯荟

https://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395752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395818

Thursday 21 September 2017

斷除心魔 行於正道

在這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時刻,外面又傳來虔誠的念佛聲,這種境界真是祥和寧靜。這群朝山人士來自跨越海空的新加坡,他們抱著尋根的心態,不畏數千里的路程,到台灣來瞭解慈濟。他們朝山念佛的聲音,和我們在大殿念佛的聲音融合為一。佛號可說被普天之下的人所共誦、所愛惜,聲調也很相近,誦持的聲音,讓人覺得這是個很和祥、很清淨的世界。

他們回來尋根,莫非是想知道要發怎樣的心?立何種志?並以何種動力去推動四大志業。所謂「動力、功力」,即是身體力行的力量;要身體力行,必先有心理建設──心理上要排除貪、瞋、癡、慢、疑,才能立志身體力行於正道中。

貪欲 斷絕慈悲

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是人心理上最惡劣的「心魔」。心魔一起,即使你立志決心已久已堅,但一點點的心魔產生時,將使人前功盡棄,如貪欲一起,就有許多私欲貪愛,人生一有私欲貪愛,即喪失大愛、斷絕慈悲的心念。

再看看慈濟的志工,他們為了四大志業到處奔波,為的是要濟貧教富、淨化人心,此外又要回到慈濟醫院,為病人服務、娛樂病人,這就是大愛、就是慈悲,也是無貪無私的正念。人心若能去除貪念,則大愛必能普施於天下。

瞋心 破壞和祥

有了大愛還要注意「瞋」字,瞋是發怒生氣,有人說:「有愛即溫和、有愛即和祥、有愛就有寬諒。」既然有寬諒和祥,怎又會發怒生氣呢?因為我們還是凡夫,遇到逆境,那一念瞋心也會產生,因此心態聲色即表露瞋怒的形態。

發脾氣時,寬諒溫馴和祥即刻遁形無蹤,不只失去寬諒,還會大聲惡口罵人,甚至於動作粗暴,這都起於一念瞋心。而學佛就是要讓大愛顯現,因此,必須謹防瞋念,一不小心讓它跑出來,就會破壞自己的形象。

癡念 易入偏路

大愛還要無癡,因為慈悲必須有智慧,慈悲若無智慧,就容易走入偏路,必定要有智慧,才能分辨何者應全力去做,何者應防止勿犯。智慧是純柔的功夫,想布施救濟眾生是出於「清淨大愛」,但是,若無智慧會變成濫愛,這分濫愛之心起,則煩惱、愚癡、無明即跟隨而至。因此智慧和慈悲要配合無間、分毫不離。

「智」是分別智,張三李四之不同由「智」分別。人與人慧性平等,這是「慧」。而身外境界是好是壞,是智的分別,但能融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則是平等慧,智與慧兩者合起來,才是真正的大慈悲;慈悲之行,須以智慧去推動,才能精確無偏。

疑惑 則志不堅

慈悲大愛之外,且不能存有「疑」惑,一有疑慮,志則不堅,心想:「若只做利益眾生之事,自己學佛是否只有修福,沒有修慧?」或者:「利益眾生是否在人群中攀緣?是否自己能夠解脫六道輪迴?」既然本著大愛投入人群,又有這些疑慮,則心志無法堅定下來,在人群中難免因此心煩,想找個清淨之所靜修,漸漸脫離人群……。

既然脫離人群,想發揮大愛於人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菩薩必在人群之中行六度萬行,若不在人群之中,如何引導眾生發菩提心?菩薩要住於發心道處,學佛要一心一志,絕對不可起疑惑,一有疑惑煩惱,絕對無法精進。若對人起疑心,對「道」起疑惑,則菩薩就當不成了。

總之,人一定要有信心,才能精進於菩薩道上,完成正確的大愛之行。

我慢 人群遠離

既然有大愛,就不能有「我慢」心,慢心使眾生遠離於你,而你也無從投入人群。慢心是大愛之敵,我慢一起,愛心極易敗壞,你若想發揮愛心,卻存有一分我慢的形態,就無法親近眾生,展現化度眾生的功能。

所以,立願立志行菩薩道,要注意這五項──貪、瞋、癡、慢、疑,不要讓它起現行,這五種心魔是我們立願立志的大敵,心魔起時,眾道滅損;欲成道必先滅除這五種心魔,它無法與道並行,所謂:「魔起道不存,道起魔消滅」,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

(證嚴上人講於1992年3月16日 本文摘自:《慈濟道侶》 158 期)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840%3A2014-02-11-12-26-35&catid=62%3Amaster-other-speeches&Itemid=186&lang=zh

Thursday 14 September 2017

護持正法住世,教理行能證果

阿難年紀大了,聽到僧眾口口相傳的佛法有偏差,覺得正法難住世了。在佛滅度,正法就已經有微末偏差,已慢慢在消退,何況五百年後,正法當然就愈沒有了。

對法不重視,只有修行的形態,戒定慧、聞思修就一直漏,有漏,就一直漏掉了。有教、有理,但修行就比較鬆懈了,沒有很嚴謹的修行法。何況像法,就只有一個形象,好像佛法還在,照這個行這樣去修,但那個真誠的心已經慢慢消退掉了。

但佛陀說「一切唯心造」,法是在我們心裡,法是無形的,對外在來說,就是人類的有為法,有形的,依從佛法在修行,易受外面境界誘引,這種有為法,就是合成的法,煩惱來合成,正法就會慢慢消退,但真理還是永遠清淨,永遠存在。這個真理常住人心,所以才說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這個覺性還是存在,只要我們用最誠懇的心,願意接受佛法,依教奉行。

聞法、說法、傳法,那個善念,沒有貪瞋癡煩惱無明來感染,自然正法住在人心。這就是與一般人說的「公理自在人心」,同樣的道理啊!

所以,只要我們發心立願,「護持正法住世,教理行能證果」,好好修行,我們也一樣能證果。我們現在不就在講《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只要我們這念心在,這樣依教奉行,依照這個道理走在菩提大直道上,向前走,人間好事、好人很多,照這個好事去做,好人還是要堅持做好事,這就是道理啊!

20170913《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我們有時會覺得:我又沒有犯戒。真的我們沒有犯戒嗎?起心動念中我們都沒有做錯事嗎?舉手投足中,我們很容易就會累積到人與人之間這種無明感覺,這個無明若種在人的心裡,我們與他所結的就是不善的緣。說起來這是這麼的微細,但粒粒無不都是種子,是種了善因或者是撒到惡因呢?這要我們時時用心戒慎,不要去造作,不要造惡因,不要起那分惡念。

所以很多都是集來的苦,我們就要去修行,修行就要戒,還是戒。這個戒,我們就能知道很多事情,我們才懂得戒慎,懂得很謹慎,懂得預防,所以我們就要修行,才能滅掉很多苦難事。這些法,戒、定,讓我們的心,長久的時間聽,聽法要很深入在我們的內心裡,這念信心不能就這樣打折,說:「我過去是這麼信,現在我覺得這麼久了。漸漸這個信念、動作就漸漸淡化掉了。」

信念若淡化,我們的修行就會懈怠了。

20170809《靜思妙蓮華》(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佛陀開始一一來授記了,開始就是指名阿若憍陳如比丘。憍陳如是對佛陀的「四諦法」,第一位體會到的人,所以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最初接法的人。現在較特殊的弟子已經受記,舍利弗受記,摩訶迦葉、迦旃延、目犍連等等,還有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受記了,這就是上根、中根,佛陀這樣區分,接下來就是要向五百弟子授記........。

20170801《靜思妙蓮華》(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Wednesday 13 September 2017

马来西亚从中等强国“变”小国

■ 刘镇东    

缺乏庞大人口或巨大经济的国家,通常无法跻身强国行列。然而,马来西亚自早期活跃于国际政治以来,就一直尝试超越局限、开拓格局,让大马赢得国际尊重,在世界舞台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不幸的是,马来西亚在首相纳吉的掌舵下逐渐变得渺小,几乎沦为无关痛痒的小国。

在马来亚刚加入联合国之际,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政府采取了坚定的立场,挺身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股声音。

在冷战的巅峰期,东姑倾向于美国、英国和西方国家的阵营。他也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密切,在卸下首相一职后担任了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

拉萨参与草创东盟

敦拉萨在担任东姑副揆的十余年间,私下接触不结盟运动和一些非西方国家的领袖,这与立场亲西方的东姑并不相同。甫庆祝成立50周年的东盟,正是由敦拉萨参与草创。敦拉萨在1970年9月拜相,调整马来西亚亲西方的外交路线,立场更具独立性,打开了我国外交策略布局的空间。

1969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尼克逊,实行了缓和政策,推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并在1972年访问北京。在这样的大势下,敦拉萨于1974年率先让马来西亚与中国建立邦交。

值得注意的,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共产国家。敦拉萨1974年访问北京,与毛泽东主席握手的经典画面也为他和新成立的国阵提供了大选卖点,尤其是当时的华裔选民仍然对中国抱有情意结。

马哈迪让世界看见大马

无论喜欢或不喜欢马哈迪,他让世界看到马来西亚。在纳吉的一马公司丑闻之前,每当去到海外的国人提到马来西亚,外国人一定会问及马哈迪,或可能是马哈迪昔日的门徒和受害者安华。对于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而言,马哈迪和马来西亚成为某种正面的精神象征。

我不全然认同马哈迪在位22年来的所有决定与行为,但至少我和大部分的在野党领袖都认同他在外交政策上的主轴。那些年,马来西亚可说是中等强国的典范,纵使不是大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耀眼于世界。

马哈迪的三大积极外交政策包括:

向东学习政策,特别是加强与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国家如日本的关系,平衡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扮演第三世界和南半球国家的重要意见领袖;在伊斯兰世界当中,成为活跃并有影响力的穆斯林国家。

马哈迪当时在外交政策的大战略是罕见的。可惜在现有政府的执政下,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已光芒不再。

纳吉让大马恶名全球

纳吉让马来西亚以盗贼统治恶名全球,也对大马外交政策的实行造成巨大影响。纳吉近日访美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总统川普这次会面的议程,是要与马来西亚讨论朝鲜的状况、东南亚的恐怖主义活动,以及中国的影响力。

但对于纳吉而言,他比较在乎的是美国司法部针对自己一马公司丑闻的调查,并想从川普政府关切的事务中找出为自己洗白的筹码。

此前,纳吉“转向”中国换取投资,为一马公司的财务问题解困。中国试图在东南亚这块区域与美国抗衡,于是纳吉搭上了便车,两边都讨些便宜。

美国与中国这两大国正在较劲彼此对东南亚的影响力,马来西亚本来可以扮演东南亚一把重要的声音,无奈纳吉的丑闻让马来西亚自我矮化。马来西亚原本可以在东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与美国和中国交涉时更能彰显主动和自主性 。

应扮演东南亚意见领袖

面对罗兴亚人遭迫害的人道危机,纳吉除了与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捞取廉价宣传以外,就没有做出任何实际的行动了。马来西亚应该扮演东南亚国家的意见领袖,谴责缅甸政府,或加强对缅甸的施压。

纳吉无法描绘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未来愿景,他只是把马来西亚定位成向大国乞讨好处的“小国”,当中没有原则,也没有理想可言。纳吉没有任何抱负,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以免有关一马公司丑闻的调查工作延伸到自己身上。

勇于说出真话的马来西亚人,却被纳吉标签成破坏国誉者。

我希望看到改朝换代的实现,并且相信马来西亚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将是一个真正照顾国人和国际社会福祉的中等强国。

我们在外交上确实曾经辉煌过,现在是时候重建马来西亚在世界的定位。

刘镇东: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暨居銮区国会议员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394919

Tuesday 12 September 2017

勢不可使盡

■ 聖嚴法師

問:宋朝佛果禪師在太平寺當住持時,他的師父法演禪師送給他四個戒句,稱為「法演四戒」。第一句是「勢不可使盡」,是不是說凡事應留餘地?可是一般人卻喜歡乘勝追擊。法演禪師這麼說是什麼用意呢?

答:「勢」即「勢力」。我小時候學過太極拳、少林拳,老師教我們出手、出拳、出招要蓄勢而發,發招之後不要把力用盡、把勢使完,否則沒有後退餘地。手肘尤其不能打直,否則破綻被人看到,非敗不可。因此要守勢,出招時要留下兩三分,隨時可收招,又可出新招,這才靈活。

常聽人說「竭澤而漁」,把池塘的水全部弄盡,把魚全部撈光,以後再也沒有魚了。又比如暴發戶,一下子有很多錢,拚命花用,一下子又變成窮光蛋。如果你有十元,最多用掉六塊錢,不要花得更多。為什麼?為了準備、儲備、後備。所以,勢不能隨便用。

社會上常有運用權勢壓人的情況,這會產生兩種問題。第一,用權勢會樹敵,而且永遠是敵人。第二,勢力不可靠,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旦那個勢力消失了,後果堪虞。所以,勢最好不用,但蓄勢很重要。形勢、姿勢也都是勢,如果沒有形勢、姿勢,就根本沒有立場。

佛教修行是修身養性、鍊心、向內觀照,都不是顯露勢力,炫耀勢力。

「勢不可使盡」告訴我們要蓄勢,但勢最好不用;非用不可時也不要用盡。這是一句平常話,並沒有高超的禪的觀念,不是講大悟徹底的境界。但它不僅對出家人有用,也在教平常人怎麼做,是人人皆可學習的。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易,生變也);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宋代大禪師五祖法演說戒

Monday 11 September 2017

從「自我」的困擾,到「無我」的自在

■ 聖嚴法師

無論在東方人或西方人的社會裏,均對「無我」的說法感到困惑,甚至抗拒。因為,任何人都自知有我的重要,例如我的擁有、我的願望⋯⋯就連今天所有聽我說法的善友們,都是由於各自心中的「我」,想從佛法知道點甚麼、獲得些甚麼而來。

很多人聽到「無我」二字時,先是不敢想像,繼而感到可怕。然而,要先讓大家從佛法的觀點清楚明白「自我」是甚麼,然後便可了解「無我」乃是事實。而佛法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從自我的困擾,達到「無我」的自在。

「自我」有兩個層次:一、是個人自私的小我;二、是仁愛、博愛的大我,也就是宗教或哲學上的「神我」。

「無我」也可以分成兩種方向:一、是憑各人自己的經驗,感覺到心中與心外都是無我的;二、是依佛法的立場做標準,通過佛法的觀念及修證的實踐,達到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有不異空,空不異有的「無我」。其實,只要把這個「自我」做詳細觀察,便會發現「自我」並不存在,卻又非常真實有用。

一、「我」是由物質與精神結合成的


從佛法的立場來看:「我」是由於「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靈相加所構成。如果只有身體而沒有精神,身體就如同死屍;如果脫離了物質的身體而僅有精神,精神就如同幽靈。

以個人的「自我」來看,由於肉體及精神的結合,才有「我」的生命的事實。一旦肉體的生命死亡,這個「自我」便在現實的世界失去依靠。

因此,只有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的人,才能作惡,才能修善。人的生命體是一種工具,若向壞的一面看,它是滋生煩惱的淵藪,所以五種邪見中的身見最難去除;若向好的一面看,法身要借色身修,所以身體也叫作「道器」,修行佛道,亦得靠我們生命所依的身體,否則,沒有身體的運作,修行也就無從著力。

很多人在生命過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不如意,卻沒有辦法改變時,便感到生命是一項極大的無奈而提出疑問:「為甚麼個人在天地、宇宙間是如斯的渺小,沒有能力幫助自己,也沒有權利支配自己?又為甚麼世界上許多事情的發生都是風雲莫測,非人力所能掌控?」於是,我們這個「自我」,便渴望藉著接觸宗教,來尋找答案。

西方人接觸佛教的原因較為單純,往往是為追求健康、安定,和開啟智慧。憑藉接觸佛法去尋求修行的方法和理論,這當然也是出自「自我」的需求。

許多中國人卻由於對某件事、或某些事不能做出決定時,便會利用燒香、許願和求靈籤等宗教行為,希望獲得指示。曾在台灣有位經商的居士,一直依賴求靈籤的方法來做出生意上的重大抉擇。皈依三寶以後,便前來請教師父,問我:「今後做生意,由誰代他做決定?」事實上,應用佛法的基本原則,加上正確的資訊研判、做生意的經驗和膽識,一定能夠成功,用不著盲目地去求神問卜。

二、因有自我中心而「業感緣起」


當然,生意做得順利與否,除了資訊、經驗、膽識,也與運氣有極大的關係。運氣就是福報,是環境及時機等的因緣際會,是從過去世帶來的福緣及業報,福緣成熟,則事事順利;業報現前,則處處橫逆。那是我們的「自我中心」,從無始以來逐漸積聚的,因此,也就稱為「業感緣起」。

「業力」,是一生又一生所造種種行為的累積,有惡業,也有善業,因而在生命過程中有阻力也有助力。「業力」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改變它,即所謂:「自作自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生中的惡業善業,都可由於現在生的勤惰好壞,而做若干程度的改變。多種善因,就有好運出現,如果沒有種,永遠得不到。但是,就算種了,如果內外因緣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這便是佛法講的因果觀及因緣觀。

如果播撒了種子,不施肥、不鬆土、不耘草,當然不會有收成。許多運氣不好的人,雖然做了播種、施肥、鬆土、耘草的工作,卻遇到了水澇、天旱、暴風、蟲禍等的自然災害,也沒有收成。有些人自己並未努力,卻妄想豐收,失望之餘,便推卸未種好因的責任,總是希冀未播好的種子也有好的收成,播了壞的種子千萬不要結果。

其實,好與壞是相對的。例如:做了輕微的壞事,又馬上做好事,那個壞事的種子即會因而變質,所以,它的結果也不致太壞。相反地,如果只做一點小好事,卻做了許多大壞事,那點小好事的種子亦會受到影響而變質。因此未種好因而不得善果,固然有其道理,種了善因也不得善果,必定有其原因。這種「因果」關係,就把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自我」貫穿起來。

實際上,身體不但經常在變,而且必定會死亡;念頭經常在變,而且必定會消滅。就因肉體和精神構成的生命現象,經常變動,都不永恆,所以也不算是真的有「我」。比如:身體上屬於「我」的頭髮、指甲、牙齒等,一旦剪下、脫落之後,便不再屬於我,也不等於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又如:心念剎那起滅;可見平常似是我的心念,念念也都不屬於我,不等於我。

三、觀四念處以經驗無我


修行的方法中,「四念處」是最基本的。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透過這基本的四種觀想法,就能進一步親自體驗到「無我」是甚麼了。

(一)觀身不淨

身體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的六根,緣色、聲、香、味、觸、法等的六塵,而引生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的六根本煩惱,造作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的四大惡業。五官、七孔乃至遍身毛孔,常流不淨,一旦身亡,臭穢難聞,所以不淨。

(二)觀受是苦

身體所受,苦多而樂少,雖能偶爾感受快樂,快樂乃是苦的結果,也是苦的原因;辛苦工作後的享樂,舉債享樂後的受苦。情形就如用手揉擦發癢的眼睛時,感到很舒服,擦過之後,馬上出現紅腫和疼痛的苦受。因此,佛陀指出,有受皆苦。

(三)觀心無常

心念是生滅無常的,前念與後念交替,一念接一念,過去又過去,川流不息,變遷不已。

(四)觀法無我

「色法」是肉身,以及肉身所處的環境;「心法」是念頭,以及心念產生的執著。「諸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現象,和無形的精神現象,均在不停地變動而非永恆,所以沒有真實的「自我」存在其間。

因此,「自我」只是一種幻覺的妄見妄執。很多人卻捨不得放下這種「自我」的幻覺。個中情形,就如言情小說中的人物,明知男女的情愛,本身就是一杯淒楚的苦酒,當事人卻不以為苦,猶如飛蛾投火,前仆後繼,窮戀不捨,以苦為樂。所以佛陀稱之謂愚昧的可憐憫者。

同樣的道理,人們生活在世上,只是一種虛幻境界,卻在這幻境當中,自己為自己不斷地編織苦惱的生死羅網而不自覺。如能修習以上的四種基本觀法,便會覺知一切煩惱都是庸人自擾,一切煩惱的羅網也不會將你網住。

無論從觀念上的疏導或修行方法的修習,均能協助你來體驗佛法所說的「無我」是甚麼境界了。然而,如果僅靠認知上的理解,而不是修行上的實證,當貪愛瞋怒等重大煩惱出現時,光憑觀念上的四念處來幫助解決問題,力量便有所不足。必須務實的修行四念處觀的方法,至有所成就時,力量便強了。能在「自我」之中經常覺察到「無我」的自在,便能快樂地生活了。

在此,祝願各位,經常要練習著在明知「無我」的情況下,運用幻有的自我,方能積極地修行菩薩道,那就可以知道:法喜充滿的生活,是來自練習著放下自我的體驗。(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李果嵩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稿)

(摘自聖嚴法師《禪門》)

http://foxue.qq.com/a/20170905/079762.htm

Thursday 7 September 2017

怕也沒有用

■ 聖嚴法師

所謂恐懼,指的是當我們面臨著危險的情況,或者是知道即將有非常危險的情況發生時,心理所產生的不安、憂慮。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家,但我知道恐懼是一種很可怕的心理狀態,比沒有安全感更加嚴重。中國古代有一些成語故事,像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都是恐懼心理引起的。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恐懼心,有的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則是恐懼孤獨。而有恐懼症的人多半是因為曾經受過驚嚇,像有些人因為從小被父母凌虐,即使已經長大,他的心中仍然會不斷有恐懼的影像出現。有些人則常常做惡夢,夢到自己被追殺,或是掉到水裡、火坑,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也可以看出因為他的心裡常有恐懼感,任何時候都覺得很害怕。

此外,有的人在打坐的時候,也會有恐懼感產生。為什麼像打坐這樣安靜、安全的環境裡,還會有恐懼呢?到底在恐懼什麼?這種恐懼感,會讓人覺得背後好像隨時有什麼鬼來找他一樣。其實,這與生命沒有安全感、沒有保障是有關係的。

有人說疑心生暗鬼,恐懼心嚴重時,甚至還會讓人因憂慮過度致死。例如有人罹患癌症,他的親屬怕他擔心,以為他不知道病情,就可以活得久一點,所以故意隱瞞病情。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是如果能解除病人的恐懼心,知道真實病情的病人不一定就會死,所以不一定要隱瞞他,甚至不隱瞞會比隱瞞更好。因為病人如果能夠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才知道要如何調養,這樣死亡可能會離他比較遠一點。

因此,恐懼這種心態如果能夠解除是非常好的,如果不能解除的話,則是很危險的事。所以,對於一些經常感到恐懼的人,我都會告訴他們:「你不要怕,怕也沒有用。」因為恐懼反而會讓問題更嚴重。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原因就是怕,因為擔心自己利害得失的問題,一直恐懼會發生什麼事情,結果真的就發生了。但是旁觀者因為沒有這層恐懼,反而可以正常地處理事情。

由此可見,恐懼對我們的身心影響極大,不僅會讓你的身體受到很大的危害,同時也會束縛你的生命潛能。保持旁觀者的客觀,比較能解除心理的恐懼。

Tuesday 5 September 2017

達摩「行入」之四行

■ 聖嚴法師

菩提達摩將修行的方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報怨行。我們要明白,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與困難,全是源於過去的業,或許我們無法確知這個起因是什麼;我們所經歷與當下圍繞在身邊的一切,往往可追溯自無量無數的過去世。

但是大多數的人無法探視遠久的過去,也無法證明過去世的存在。當我們遇到不愉快和不幸的事時,應該要知道,那都是源自於過去所造的業。或許我們無法完全察覺這個「因」是什麼,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因」就是自己,並接受現在所面臨的「果」。

無條件地接受,是否表示禪法是被動或消極的?完全不是。由於我們了解現在受苦,是因為過去的所作所為,就會明白,當下即是未來的基礎。我們馬上就可以種下一個新的因,來轉化現在的痛苦,立刻讓自己轉向一個更積極正面的方向,這樣就能償還我們在過去世所累積的債務。

這並不意味著屈服。就像如果這棟房子失火了,一定有它起火的原因,那我們該怎麼辦?應該想辦法滅火?或是坐下來,研究是怎麼起火的?我們當下要做的就是滅火,不需要去追究原因。唯有全力以赴盡人事,我們才能無怨尤,清楚而坦然地接受結果。

第二個階段——隨緣行,我們逐漸察覺到,即使是碰上了好事,或者是令人愉悅的事,同樣也是源於過去種下的因。不要沉溺於這種幸福的感覺,也不要因為這個好運,而以為自己有多特別、有多優秀。不要讓這種事情加深「我執」,畢竟,當好事發生時,我們只不過是在享受過去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罷了。這就像是從銀行提款一樣,從自己的帳戶領錢,有什麼好驚喜的呢?

到了第三個階段——無所求行,修行者已經能夠保持一種無所求的態度。當然,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如果你不著手去做,似乎沒有一件事可以完成。通常我們都有一個想要滿足的欲望或奮鬥的目標,這很自然,同時也是一種激勵;但經常發生的是,我們無法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如一句諺語說:「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心無所求,沒有一定要達成的目標;然而,我們必須努力工作,沒有努力工作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動力來完成日常的事務,但在修行方面,設立某個特定目標本身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障礙。一般的目標可以藉由欲望和努力去實現,而最高的心靈修行目標,卻無法以這種方式來達成。例如:假使你修行是為了要開悟,那你將會發現,那個目標離自己愈來愈遠。開悟是什麼意思?開悟的意思是解脫——同時從自我及外在世界附加的束縛中解脫。有所求,即使是為了要開悟,也是一種束縛。

第四個階段的修行——稱法行。修行到第四階段的人,只是單純地去做應該做的;無論你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到達第三階段的人,或許能把工作做得很好,但在態度上可能還是有一些消極;而進入第四階段的修行者,表現出來的則是完全正向、積極直率的行動。

我曾經遇到一個年輕人,高中畢業時就想要成為一名律師。但他沒有通過入學考試,最後只好改念圖書館學系。起初他很失望,但畢業之後,他赴法國研究法國的圖書館系統,最後獲得了圖書館學的博士學位。後來,他應邀回臺,因為臺灣很少有圖書館學的博士,而中央圖書館正需要這樣的人才。當時他來問我的意見,我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對他說:「你這是『上了賊船』!既然被海盜抓走了,就不妨好好當個海盜吧。」我要他就留在圖書館學界好好地耕耘。他從法國回來後,還特別來感謝我;看來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滿好的,或許比成為一名律師還好。

無論你發現自己處在什麼情況中,都要盡力做到最好,但不是在恐懼或渴望的幻想中努力。當情況變化時,你也要隨之改變。有了這種態度,你的人生應該會很平順,而煩惱和困境也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