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March 2013

心悟轉法華(八)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不知道在心上用功、返照自心,始終執著誦經、持咒、念佛的次數、功德,念念都是執著,把這個當作功課,就沒有辦法明心見性,這和「犛牛愛尾」有什麼不同呢?

在西藏高原有種犛牛,體型高壯,牠尾巴的毛又長又好,犛牛經常把尾巴甩一甩、看一看,牠不知道尾巴是牠最後面、最小的東西,即使尾巴掉了還可以存活。然而,犛牛卻因為執著這個尾巴,甚至獵人來了還不知道趕緊逃避,還在欣賞自己的尾巴,為了尾巴,連命都失去了。

修行人若執著這些功德為實有,沒有落實返照自心,就等於犛牛愛尾;由於執著功德,迷失本心,果報是生到天上享天福,福報享完還是會墮落。所以,念佛是方法,誦經、持咒也是方法;念佛要歸於自性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運用法門用功修行,明悟心性,而又不執著於法門。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法達又講: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要了解經當中的道理就好了,是否就不需要誦經了?六祖大師說:經有什麼過失?難道會障礙你的念頭嗎?迷或悟都取決於自己,迷惑了是眾生,就會墮落,受生死輪迴,損害的是自己;悟了就是菩薩,就能得解脫,得到法益。損益都由自己這念心所造作,這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口誦心行,即是轉經」;既要誦經,也要實行。譬如現在誦〈普賢行願品〉,口在誦,身體在禮拜;不是誦了、拜了就了了,口誦、禮拜以後,要在日常生活上真正落實普賢十大願,當下就是普賢菩薩了。

有些人執著誦經,產生法執;也有人誦經有了境界,又執著境界,這就是不了解經中的道理。了解經上的道理就知道除了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還要知道經義,經上有空、假、中的道理,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這些道理要明白。經是佛所說的,佛從自性智慧中說出來,為了破迷顯正;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除去眾生心當中的執著和煩惱,誦經是修行的方便法門,藉由誦經定心、明心,化除煩惱、執著。《金剛經》講得很清楚:「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過河就不需要船了,執著、煩惱化除了,連方便法門也要捨去,所以我們依照經上的道理去實踐,這才是最重要。一方面誦經,一方面要實行;因為怕自己忘記了佛法的道理,所以要誦經來提醒,不但誦經,還要去實踐,這就是轉經。

「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說到做不到,對道業沒有任何幫助;說到又做到,就是菩薩。口中誦,心中打妄想,執著誦經功德為實有,不知道經文的意義,就是被經轉;經文的意義就是要悟這念心,悟了以後還要把這念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使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存在,無論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六祖壇經機緣品 心悟轉法華
惟覺法師開示
921116(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