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4 December 2020

西方思想界奇才反思亂象

/ 曾浩年

加拿大學者喬丹.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痛批「政治正確」歪風,剖析意識形態之爭背後,掩蓋個體的軟弱,將個人的問題投射到社會上,甚至成為社會的亂源,演變為暴力與搶劫的溫床。他呼籲回歸生活的基本面,肩負個人的責任,反求諸己,不要濫用社會正義作為暴亂的藉口。

西方社會存在弱勢群體,黑人的平均生活質量甚至性命安全都要比白人為差,女性被「潛規則」引起MeToo運動,而最近連串BLM風波更暴露了很多黑人一直忍受的警暴問題,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和處理的社會問題。但是,很多美國人對於美國左派越來越激進的行動感到厭煩,他們認為激進左派社會運動、政治正確運動已經脫離了改善社會的方向,反而成為人人都可以輕易地利用以逃避自己的軟弱、問題和責任,把個人問題投射到社會上。

美國的生活漸漸變為窗外是混亂的街頭衝突或示威,但主流媒體輿論卻好像一面倒支持轟轟烈烈的政治正確運動。心懷不滿而苦無表達方法的廣大「非主流」人民迫切希望有人能以理性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想法。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橫空而出,他回歸基本面,強調個人倫理責任,批評意識形態對立,成為了歐美世界廣大右翼眼中的精神領導,爆紅網路世界,甚至被眾多「信徒」視為精神上的父親、西方文明的救星,另一方面,彼得森被西方左翼痛罵為男權主義者與白人至上主義。他是右翼眼中的「先知」、左翼眼中的魔鬼?

批判多元性別法案成名

彼得森的成名之戰是二零一六年他出於言論自由的立場,批評加拿大政府的C-16(加拿大人權和刑法的修定法案)法案。法案把性別定義為純粹主觀,例如一名男性能認為自己是女性或任何其他性別,而毋須客觀基礎。如果有人拒絕以對方要求的代名詞指稱對方,更可被視為刑事性質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比如如果一名生理性別為女的人要求以「他」(He)來指稱自己,對此拒絕的人可能犯下刑事罪行。

彼得森認為,法案以法律來強迫人必須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說話,以法律扭曲自然的語言習俗,是對言論自由的侵犯。另外,性別解放主義者認為性別並非確定的二元對立(男—女、陰—陽),而是多元的光譜。彼得森則認為性別作為一種身份具有客觀實在性(比如性別的生物學基礎),而非主觀任意選擇。性別解放主義群體中有數以百計新創的不同性別身份範疇,比如「Adamasgender」是指拒絕成為任何性別的性別、「Astralgender」是與宇宙感應的性別、「Espigender」是一種異次元維度中的性別等。一個人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是男或是女或「Adamasgender」或其他性別認同。

雖然最終C-16法案在二零一七年依然得到通過,但彼得森的批評為他贏得大量的支持者,也引來主流媒體的關注,他多次受邀公開與不同的知名意見領袖辯論,比如知名的女權主義者與主持人凱茜.紐曼(Cathy Newman)、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i?ek)、神經科學家與無神論者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等。

左翼眼中的危險人物


彼得森的演說風格乾脆凌厲,而且總是耐心十足地聆聽對手發言,形象陽剛,成為了一眾青年的學習榜樣。彼得森很多論點都極具爭議性而「右傾」,如他認為西方社會並不存在大規模的男女不平等和所謂的「白人優勢」,引起西方左翼極度反感。礙於彼得森的辯論能力、個人魅力和得體的禮儀,很少有人能成功正面反擊他的攻勢,他成為右翼的「精神領袖」之一,因而廣泛地被西方左翼認為是一個「危險人物」。

彼得森出版了三本書,包括《意義的地圖:信仰的構造》、《生存的十二法則:解決混亂的靈藥》以及《超越秩序:生存的另外十二法則》。第一本是他的「形而上學」世界觀,他運用了多領域的知識來分析信仰、倫理與神話的結構,後兩本則是非常淺顯的生活建議。他在《生存的十二法則》中總結了十二條生活原則,包括「站直挺胸」、「不要說謊」、「在你批判世界之前,先把你的家布置得井然有序」等等。

彼得森雖然是一名心理學家,但他的基督教倫理觀相當強烈,他本人也認為自己即使不是教徒,但依然受到基督教倫理的保護,他指基督教倫理是西方文明中最核心最優秀的教導;基督教的基本教導是生活的意義不在於快樂,而是人能夠通過負起個人責任來建立生活的意義,而逃避責任往往會引致更差的生活體驗。

他對個人責任感的強烈提倡讓很多人感到奇怪。在一次電視辯論上他被左派觀眾問到,世界正面對很多大問題,比如氣候改變,都需要立即集體行動,他是否認同這些集體問題比個人道德培養例如收拾房間更重要?對此他直接了當地說「不是」,當即全場沉默。他認為社會的改變必須由具德性的人推動。他年輕的時候曾被左派團體的意識形態吸引,但其後卻對這些團體反感,他觀察到西方「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被用來掩蓋因失敗而滋生的怨恨和仇恨。我遇到的許多黨內積極分子,都在用社會正義的理想為他們追求個人報復找藉口」。

網民的「理想父親」

彼得森的倫理學教導在網上爆紅,大量在原生家庭中欠缺倫理教育、感到人生虛無的人都在他的課程影片之中收穫極大的啟發,觀看人數成百上千萬,特別是彼得森教人「如何當一個男人」,更是受到年輕人熱烈支持。彼得森成為了一眾欠缺父親教導的網民的「理想父親」,因為他的形象就好像一位充滿智慧的父親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這個令人難受的世界。被問到對被這麼多人視為父親有何想法,他回應說「這是極大的榮譽,能鼓勵到別人勇敢向前是我最想達到的,我會盡一切努力實至名歸」。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
世界動態/2020-49/1606966567606/西方思想界奇才反思亂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