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8 August 2013

無量義經—德行品(15)

【第十六週導讀】

◎經文 進度頁數:p.174~175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是故今得自在力 於法自在為法王
我等咸共俱稽首 皈依能懃諸難懃

◎偈頌 進度頁數:p.152~171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於如來地堅固不動 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本次導讀內容說明:

壹、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
貳、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
叁、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
肆、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伍、歡喜做菩薩

壹、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

《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二集

「六度」首重忍。人與事之所以有重重疊疊的困難,都因不能忍。「忍」非但為六度之首,且為六度之重;比如布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也都需要忍才能成就。

《無量義經偈誦》p.160—行菩薩道需修忍辱,無論遭遇任何事、任何壓力或迫害,都要學習以坦然的心接受,讓心回歸清淨。

《無量義經偈誦》p.152—「忍」字在六度中,是穩定平衡的核心,無論是布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都不離「忍」字,「忍而敬讓,是則真忍」,即學佛平日要修學的功夫。現今慈濟能普遍於各地,也是經過一番「忍」的功夫,才有如此成果。

《無量義經偈誦》p.152—上人手札:忍而敬讓,是則真忍;自愛謙恭,是大寬量。

《無量義經偈誦》p.155—1999年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時,慈濟人同樣走上街頭勸募,曾有人因不滿而伸手捶打愛心箱或搶奪勸募旗,甚至有人伸手想拿走愛心箱裡的善款,當下志工趕緊往後退,深深鞠躬,順勢放低手中的愛心箱,並且帶著微笑恭敬地說:「感恩。」化解了可能發生的衝突。

《無量義經偈誦》p.156—有時慈濟人在市場勸募,一些攤位的老闆會疾言厲色地驅趕:「你們站在這裡勸募,我們怎麼做生意?」慈濟人則趕緊向老問道歉:「對不起,我們沒有注意到,感恩。」

有時也會遇到護持的老闆,撐開一支大陽傘,恭敬地說:「你們辛苦了,太陽這麼大,站在傘下比較涼。」

《無量義經偈誦》p.156—無論他人如何謾罵,即使出拳相向,仍然保持尊重鞠躬感恩以對,這就是「忍而敬讓」的功夫。

《無量義經偈誦》p.157

●忍必須做到「忍而無忍」,而非「忍無可忍」。
●「忍而無忍」並非忍得很痛苦,而是能做到忍而敬讓,以致不覺得是忍。

彭德福師兄修忍辱

彭德福師兄年輕時曾是幫派角頭,逞兇鬥狠,但進入慈濟後,修改習氣,忍辱精進……

【思‧想一想】

1.什麼是柔和忍辱衣?
2.慈濟人身穿柔和忍辱衣,應如何修持忍辱?

貳、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

《無量義經偈誦》p.162—是指無論經歷多久的時間,身心遭受多麼嚴峻的考驗,還是始終如一願意付出,這就是「精進」。

做好事須把握當下,發心立願要恆持剎那,永遠都要將心念對準方向,精而不雜、進而不退,絲毫不偏差地步步向前精進。

法法相傳─精進不懈

●玄奘大師一人一馬西行印度取經,走過酷熱嚴寒的沙漠,歷經險阻,帶回657部經典。(參考《靜思晨語 法譬如水》第15集—懺悔去煩法入心)

●鑑真大和尚東渡傳法,五次失敗,即使失明也不退縮,終於成功傳法日本。〈參考20120905人間菩提—幾經磨難志不移〉

●上人「為佛教、為眾生」,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

【思‧想一想】歷劫挫身不倦惰

早期慈濟委員至今依舊精進不懈,我們怎能懈怠?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精進……(邀請大家集思廣益)

●把握正確方向
●身體力行
●不貪睡
●把握增上緣

身體力行常精進

「精」就是不雜,「精進禪定」,「進」就是不退。用單純的心態過生活,似乎不難,因為一般人總覺得自己不是壞人,只要心地好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就好了,其實這樣的想法不夠精進等於是退步,精進的第二步需要付諸行動。

《慈濟月刊》556期—衲履足跡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無處不是覺悟的契機,無處不含藏深妙的法;生活中時時、處處皆道場,所以要謹慎每分每秒,精進、虔誠、恭敬的心念不能稍有鬆懈。

晝夜攝心常在禪

《無量義經偈誦》p.162—「禪定」,就是在擔柴挑水、行住坐臥等動靜之間,無論晝夜六時,心念皆須保持「正」,「定」於三昧中。

《無量義經偈誦》p.53—「其心禪寂,常在三昧」,菩薩因為具有清淨的身心,心在正知正見正念中,行於三昧正行正定中,解脫知見之所成就,所以即使在紛擾的人群事物中,心也能定靜。

上人以「靜思」為精舍命名,「靜」就是定的境界,不動搖、無亂象,是清淨本性的歸原。

【思‧想一想】如何行禪定?

●禪定在日常生活中,是要用心在每一個當下。
●時時刻刻在正念中,守心、守志、守戒、守德。
●定力來自於平時的經驗

《慈濟月刊》554期p.131

「精進禪定」—精即不雜、進則不退,認定正確的方向,就往前直行;「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眾善,無有懈怠」,如此則能靜慮諸事,以智慧應對。

《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二集》

修習佛法並不是要學聰明,而是要開智慧。智慧是由定而生,若能心專、念一,從事入理,則能產生智慧。

叁、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

《無量義經偈誦》p.164—若能遍學眾法,開啟智慧,自然能深入眾生根,學佛若只是自度並不夠,還要度人。

成佛就是為了要度眾生,若缺乏一念悲心,自然無法啟行,所以要「以慈導悲,以悲啟
智,以智顯慧,以慧平等」法法連貫。

《無量義經偈誦》p.127—什麼是智慧?

●智是分別智─能分別外境對錯善惡。
●慧是平等慧─是能等觀眾生,相信人人有清淨無染的本性,以「慧」善解、包容。

《靜思晨語 法譬如水》408集─滅惡生善

智與慧兩者要平行,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有智無慧,容易世智辯聰,偏向惡行,若能轉分別智為清淨智,清淨智與平等慧平行,就是清淨的佛智。

《無量義經偈誦》p.167—「一生無量,無量生於一」。

儘管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若能一門深入,就能以「智慧深入眾生根」,進而造福眾生,莊嚴佛道。

慧根深植菩薩道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8年●秋之卷p.384

在菩薩團體學習發心如初的精進與堅定歸納《無量義經‧德行品》偈句包含「六度」,上人說:

「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為六度之「布施」;
「奉持諸佛清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為「持戒」;
「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為「忍辱」;
「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為「精進」與「禪定」;
「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則是「智慧」。

肆、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無量義經偈誦》p.168—人人本具如來本性,只要能學習捨出纏縛、覆蓋在內心的煩惱,外在勤行六度,自然就具足萬行,能回歸如來本心而堅固不動;並且「安住願力」,使我們的願力永遠安住,進而淨化人人的心,達到「廣淨佛國」的境界。

安住願力

《心靈十境》p.123

●當一位菩薩,須有無私的愛心,能捨下自己的偏愛,擴為大愛。
●更須立「願」做為渡過苦海的船─願普天下眾生皆得吉祥、願普天下眾生皆得安樂、願普天下眾生皆得離苦,這才是真正的大願。

上人三願—淨化人心、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心淨則國土淨。
●千年暗室,一燈即亮。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3年●夏之卷

現今社會貪欲橫流,問題多,期待慈濟人能在人群中淨化人心,但是慈濟人本身觀念要正確,方向不偏差,才能正確地引導他人,否則差之毫釐,失於千里。

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弟子,慈濟人有殊勝因緣,共聚在此時代,故方向要正確,人人遵循靜思法脈,把握時機因緣,自淨心地,修除習氣,在慈濟宗門與眾合和互協,才能真正淨化人心。

《無量義經偈誦》p.164—《無量義經》的道理,是對治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問題的道理,也是慈濟人勤行菩薩道的的宗旨。在靜思道場中,大家要殷勤地耕耘世間福田,不僅在道場內自修,在道場外也要兼利他人。

伍、歡喜做菩薩

六度萬行在日常生活實踐

在慈濟時時可精進,處處是福田,即使是做福慧袋也可以修行。

專注於電玩或是賭博的人,是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後果往往是脾氣暴躁,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這就是錯誤心念所帶來的影響,反之如果心念正確,在寧靜專注的禪定狀態下,不僅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生活充滿祥和喜樂,還能利益他人,慈濟志工製作福慧袋的過程即是一例。

〈20040218志工早會上人開示〉

你知道嗎?很難裁剪,他們做這樣的事情,除了愛心、惜福、還要練耐力,那就是定力,他們每天已經好幾個月了,一坐下來,一大早坐下去,就是到了傍晚才回去,他們一定要發揮到定力耐力愛心等等,真的很感恩!

剛才有說到:「忍」字在六度中,是穩定平衡的核心,學習「六度」,從忍辱開始。

邀您體驗:在日常生活實踐「忍辱」功力

器材:紅豆與綠豆各一百顆、四個小罐子(兩個裝兩種罐子,另兩個空瓶,分別貼上善撲滿、有漏撲滿)

作法:

●發一份好願、做一個好事,放一顆紅豆到善撲滿。
●發脾氣、起心動念、與人吵架,放兩顆綠豆到有漏撲滿。(火燒功德林,所以有漏撲滿,一次就放兩顆)
●一個禮拜後,哪一個撲滿比較多?

最後修改於 週二, 27 八月 2013 07:41

http://meanings.tzuchi-org.tw/index.php/%E8%AE%80%E6%9B%B8%E6%9C%83/%E7%B7%9A%E4%B8%8A%E8%AE%80%E6%9B%B8%E6%9C%83/item/3036-%E7%84%A1%E9%87%8F%E7%BE%A9%E7%B6%93%E2%80%94%E5%BE%B7%E8%A1%8C%E5%93%81%EF%BC%8815%EF%BC%89

2 comments:

  1. 師兄/師姊,您好!
    請問這篇文章是不是從其他網頁轉載過來的?

    ReplyDelete
  2. 溫馨提醒,如果直接轉載而沒有標明出處可能會有著作權問題哦!建議可以在文章下方標示『以上圖文轉載自......』。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