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對佛教相當無知,就如不少傳統與保守的基督徒一樣。中學時參 與了一項佛學函授課程,教會一長輩知道此事,“曉以大義”,認為我不應涉足異教,因為唯有基督教才有真理。那時我其實是抱著要“拯救”佛教徒,所以必須先 瞭解佛教的動機去報讀有關 課程的。現在回想起,為自己的狂妄而慚愧。
13年前,來美國念書。在大學念宗教學與神學,開拓我的視野,驚覺基 督教神學的豐富,不只有原教旨主義。後來再接觸佛教,還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趣的是,我看不懂由唐朝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我讀的是現代的英譯 本。讀了英譯本,再看中譯本,反而有另一種領悟;我認為英譯本哲思泉湧,但中譯本詩意盎然。或許,這是中文與英文表現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使然。
我告訴台灣的作家朋友陳克華我想研究佛學,希望他能給我開一份書單。 結果,他二話不說,就從台北給我寄來一箱書。可惜,當時我在中國大陸巡迴演講,之後回馬,他寄來紐約的書無人簽領,結果被寄回台北。他收到他寄出的一大箱 書後,才給我寫信,問我怎麼一回事。我不想他再花錢,告訴他我今年到台北時才跟他要那一箱的書。當時心想,或許我研究佛學的機緣尚未成熟,不必強求。
結果,一整年,我只讀《心經》。短短200多字的心經,一讀再讀,越 讀越歡喜。如今,我對佛學還是無知,我只懂《心經》。其實,我想我還是不能說我“懂”,我只是感動,感動於千年傳來的智慧。記得我曾忍不住對克華說:有一 天,我想以牧師的身份,從基督教神學的角度,註釋《心經》!
我讀《心經》,再讀《聖經》;有時我讀《聖經》,再念《心經》,發現 人生許多苦惱,不過是此生此身的感官與意識,不外是由自己所造就。是非善惡喜怒哀樂,都不是原本的樣子,或都沒有原本樣子,只是我們內心與社會建構的結 果,我們創造各自的實相,以為唯一,結果身陷苦海,不能自拔。讀《心經》,我領悟《聖經》為甚麼說“我們能凡事謝恩”。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讀《心經》,感覺生命以至當下剎那感受,可以任我捏塑,但也不由我操縱,人間一切,有甚麼是絕對實際?但這也不等於一切虛無。五蘊皆空,不等於是非不辦,只是有很多事未必二元對立,不必快意恩仇。
我還是基督徒,還是繼續寫評論,還是有所堅持,只是我學會“放心”。 5月份,趁著衛塞節,我在紐約的教會主講“因為佛陀,我是更好的基督徒”(Because of Buddha, I am a better Christian),不是我比別人好,而是比自己過去進步。
祝福大家衛塞節喜樂,平安。
歐陽文風(2011-05-16 19:11)
I finally seen a christian who really has
ReplyDeletean open-minded view about buddhism.
Yes, because of Buddha,I feel all beings
are brothers & sisters..........
anonymous,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agree, all men are brothers.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