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May 2022

你放不下什麼?

/ 杜正民

曾經在敦煌石窟裡看到一幅壁畫,是一個小孩子在玩沙,聚沙為塔,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佛法哲理不是那麼艱深,而是很平實的,很簡單的一幅畫就表達了《法華經》:「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的精要。

當小孩在玩沙時,那就是他的世界,不能破壞一角,一碰到它等於破壞了他的世界觀、宇宙觀,但是當他聽到媽媽說:「吃飯囉!」起身把它踩一踩就回家了,因為對他來講,那堆沙已經不重要了。

人就是這樣子,活著的時候很在意某些東西,電腦、手機、收藏品……但往生時這些根本帶不走,可是活著的時候,萬一電腦中毒、手機壞了,還真讓人受不了。當我們全心投入那個狀態,會很執著那個當下;假如把生命拉長來看,其實最後也是踩一踩就走了,沒有什麼罣礙,滿愉快、滿瀟灑的。但不容易做到。

做好安排,仍有牽掛

這個寒假(2016年2月)我出國去滿一個願,當時在想,假如這是最後一個過年,我想去澳洲看女兒,陪她一起過年。過年那幾天確實很愉快,散步、曬太陽、聽音樂,反而忘了痛。可是,過完年後變得很痛,由於寒假前已檢查出腫瘤腫大,所以當下以為是肝爆裂,覺得自己可能回不了臺灣了。

雖然出國前已經做最壞的打算,但那時候還是會擔心她們母女倆該怎麼辦?尤其在澳洲人生地不熟,要送醫,還是搭機返臺?他們會不會不知所措?

病相應經中有個長壽童子,他將往生時,掛念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這對我們來講是人之常情,但情感上的連結還是一種執著,所以身旁的人如何幫助臨命終人放心、放下,值得我們觀察與學習。

長壽童子的故事寫在《雜阿含》第1034經,這部經有幾個背景資訊需要先釐清:一個是身分,他名為長壽「童子」,一般會認為是年輕人,但也有可能是他從小就被叫做童子。漢譯本寫「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南傳版本則寫他是樹提長者的兒子,不叫童子而稱優婆塞,也就是長壽居士。

其次,這部經雖然是佛陀對居士說法,但內容卻有所不同,一般佛會依循三蘇息、四不壞淨、五喜、六念,次第而教,但這部經卻提出「六明分想」,而且漢譯本和南傳本的內容稍有不同,值得一探究竟。

六明分想,揭開修行次第

經文一開始,佛陀聽說長壽童子生了重病,便趁著一早進王舍城乞食的時間,前往童子家慰問關懷。接下來問病、對痛的形容,一如《差摩比丘經》。了解情況後,佛陀便教童子當學四不壞淨,童子告訴世尊:「有啊,世尊,四不壞淨我都修得很好。」佛陀聽了很高興,教他接著修習六明分想:「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我將它分為兩個段落,無常、苦、無我是解脫的觀念,接下來的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則是修行的方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與面對病痛有直接關係,但為什麼先談「觀食想」?我感覺它是,一種轉接,從人體的生理需求走入心理層面。

我們的身心都需要食物:粗摶食(日常的飲食)、細觸食(六根接觸外境)、意思食(思緒)、識食。這四種食物,除了粗摶食屬於生理上的需求,其他都是心理需求,因此「觀食想」等於串接了修行步驟。這些需求的生起都是因為貪愛,所以佛陀接著教「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讓我們不再執著於世間,而且還要做「死想」,也就是死隨念,知道無常,人隨時會死亡,一切隨時都會有變化。

以上,便是六明分想:先了解諸行無常,無常故苦,感苦是因為執著「我」這個實體、有所著,所以接著從心意識著手,從生理到精神的觀食想,斷除執著、捨棄,至此,對於生死應該就很清楚了。

佛法疏導,不害怕死亡

我也是在生病之後,慢慢體會到最後這兩個部分。沒生病時,覺得人生很美好,好玩有趣的東西很多,但因為病苦,發覺世間的一切並不可樂,只是一個因緣現象;因為知道無常,所以對死就不會恐懼。此外,我們一生出來就是走向死亡,而以佛法的觀點,一期一期的生命,沒有最早的源頭和最終的結束,由此,死亡觀愈來愈清楚,面對死亡會比較坦然一點。

回想小時候,看到喪葬隊伍就自動繞道,因為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看,死亡似乎很神祕、很恐怖,即便成年後,進出殯儀館依然感覺不是很舒坦。我常想:假如有一天殯儀館變成遊樂場,我們是否可以用歡喜心送一個人到另一個世界,或是祝福一個新的因緣將要開始?

假如有佛法觀念的疏導,建立死亡觀、生命觀,慢慢會了解死亡並不是這個樣子。假如能了解老病死是正常的事,面對自己的病與死亡,可能就比較不會害怕。不過我也反省:在澳洲發病時,我對自己的生死看似坦然,但還是放不下家人,這部分和長壽童子很像,依然有罣礙。

瞻病者的引導

佛陀講完六明分想,長壽童子說,如世尊所說,這些我都懂也有練習,但是有一件事,我常念著:「我命終後,不知我祖父樹提長者當云何?」可見臨命終人,常常放不下的,不見得是自己,而是家人,當然自己可能對世間的種種樂想,還會有所執著,但長壽童子已經接受死想,他放不下的是家人。

「你不要擔心我。」這時候反而是祖父樹提長者講話了,祖父教他:「只管聽世尊的教導,將世尊所教的每個步驟,好好地思惟憶念,就能得到安樂。」

短短一句話,讓臨命終人放下,所以瞻病者也要引導臨命終人和身邊的親友練習,不要哭成一團。這裡提到的思惟、憶念,是修學佛法很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為什麼要學四不壞淨,從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逐漸養成習慣,從思惟法義,形成人生觀與行動準則,這才是修行。如同聖嚴師父說,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就是從意業去思惟、修正,然後表現於口和身。

接著,長壽童子便專注於這六個修行步驟:「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最後佛為長壽童子授記斯陀含果。(註)此經揭示了六明分想的次第和修行步驟,以及當我們面對死亡時,如何放下牽掛和不捨?在一旁照顧的人該怎麼引導,讓彼此沒有罣礙?我也還在學習。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06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