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4 May 2022

我的所有文字都要燒掉

Richard Ovenden

卡夫卡走上作家之路,把寫作視為他的生命事業,不過相對來說,他在1924年過世之前出版的作品極為稀少。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卡夫卡雖然不斷受到肺結核的折磨,但是他與一位年輕女子卻譜出一段認真的戀曲。這位女子名叫朵拉.迪亞芒特(Dora Diamant),而兩人是到德國海邊度假聖地格拉爾-米里茨(Graal-Müritz)參加猶太人的夏令營,這才相遇與相戀。

迪亞芒特愛上的是卡夫卡本人,並非作家卡夫卡,而且她顯然不知道卡夫卡曾以德文寫了《審判》(The Trial),因為這部作品在1925年出版時,卡夫卡已經不在人世。1923年9月,卡夫卡回布拉格小住一陣之後,就離開家鄉,搬到柏林與迪亞芒特同居。兩人在施特格利茨(Steglitz)郊外共組家庭,同住了一段時間。只是讓他們家人感到失望的是:兩人並未結婚。

對卡夫卡而言,這段時間相當愜意,因為他可以遠離家人,獨立生活。儘管他的健康持續惡化,還有種種經濟上的限制(由於健康不佳,他提早把一小筆退休金領了出來),而且當時柏林正處於通貨膨脹期,但是就短期而論,他和迪亞芒特在一起的生活很快樂。

在烈焰中銷毀的筆記與文稿

卡夫卡在世期間,僅僅出版了幾部作品,包括一本短篇小說集《鄉村醫生》(The Country Doctor)。然而他這幾部作品都賣得不好,只給他帶來一小筆的收入,亦即他的出版人庫爾特.沃爾夫(Kurt Wolff)支付給他的版稅。既然他是一個沒沒無名的作家,許多人都會覺得很困惑,不知道為何卡夫卡會擔心他死後其他人會看到他未出版的作品。

1921年和1922年,他就已經決定銷毀他的所有作品,而且他也透過談話和書信,向他的好朋友和遺囑執行人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表達這個意願。對於卡夫卡的決定,布羅德在晚年曾回憶他的回覆:「如果你真的認為我做得出這種事,那麼我現在就可以直接告訴你:我不會執行你這個意願。」

1923年,柏林的秋天很冷,生活不易。由於手上的錢不多,加上卡夫卡的健康持續惡化,他(和迪亞芒特)真的曾經燒掉部分筆記來取暖。至少卡夫卡死後,迪亞芒特是這樣告訴布羅德的;她所說的筆記,主要是指他們住在柏林期間,那批留在他們身邊的筆記。卡夫卡有個習慣:他到城裡四處閒逛時,身上會帶著筆記本,如果他忘了帶,那麼他就隨時買一本新的。

在他死後,迪亞芒特據其遺願摧毀了大約20本筆記——她是這麼告訴布羅德的。不過,那些筆記其實並未銷毀,而是安全地存放在迪亞芒特的辦公室裡。她把這些筆記視為她最重要的私人財產。不幸的是,1933年3月,蓋世太保沒收了她持有的所有文稿。後來人們一再嘗試找回那些文稿、筆記、大約35封卡夫卡寫給迪亞芒特的信,還有第4本小說唯一的文稿,但是一直都遍尋不獲,很有可能早就被銷毀了。

卡夫卡:「所有文字都要燒掉,沒有任何例外」

卡夫卡死後,布羅德把卡夫卡所有文稿收集起來,有的來自卡夫卡過世前住過的、靠近維也納的那間醫院,有的來自他父母的布拉格公寓——卡夫卡在那間公寓有一張書桌。在收集與整理的過程中,布羅德找到兩張卡夫卡寫給他的便條。卡夫卡死後,他很快就出版了那兩張便條。

第一張便條卡夫卡給了他清楚明確的指示:

最親愛的馬克斯:

這是我最後的請求:我留下來的所有東西……不管是日記、手稿、書信(別人寄給我的和我寄給別人的)、速寫稿等等東西全都要燒掉……我不希望有人會讀到這些東西。還有我所有的作品以及你或其他人可能持有的速寫稿也都要燒掉……。如果有人不願意把我的信交出來,至少他們得立誓保證他們自己會燒掉信件。

你的朋友,法蘭茲.卡夫卡


在收集的過程中,布羅德還找到了另一張便條。不過這張便條使前面那些清楚明確的指示變得複雜起來:

親愛的馬克斯:

這次我真的可能起不來了。肺熱過後的那個月,肺炎很有可能會接續發作。即便把這次的發作病程寫下來,也無法阻擋病情惡化——雖然寫作真的具有某種力量。

既然這樣,那麼這是關於我的文稿的最後請求:

在我寫過的所有文字裡,唯一幾部算數的是這幾本書:《審判》、《伙夫》(Stoker)、《變形記》(Metamorphosis)、《流放地》(Penal Colony)、《鄉村醫生》和飢餓藝術家的故事……我說這5本書和那個故事算得上數,這並不表示我有任何意願讓它們再版並傳諸後世;相反地,如果這幾部書能夠全部消失,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但是現在它們已經在市面上了,如果有人想保有它們,我也沒有辦法阻止他們。

不過,我寫過的其他任何文字……只要找得到或可以從收信者那裡取回的,全都必須銷毀,沒有例外。大部分收信者你都認識,其中最主要的是菲立斯女士(Frau Felice M)、茱莉.沃律切克女士(Frau Julie née Wohryzek)和米倫娜.波拉克女士(Frau Milena Pollak),尤其別忘了跟波拉克女士拿回幾本筆記。這些文字最好都不要有人閱讀(我無法阻止你閱讀,但是我希望你最好別讀,但是無論如何,我不希望任何其他人看到這些文字);所有這些文字全部都要燒掉,沒有任何例外,而我希望你能越早燒掉越好。

法蘭茲

這些指示雖然清楚,卻給布羅德帶來兩難,挑戰他與卡夫卡的友誼。他們是多年的朋友了,兩人在1902年就讀布拉格查爾斯大學(Charles University)的期間就認識了。兩人在智力方面固然差異頗大,但是他們卻發展出一段親密的友誼,其特色是布羅德對卡夫卡的忠誠。

要依循卡夫卡最後的遺願,還是將文學作品存留?

布羅德擅長人際往來;這項才華加上他對卡夫卡出色的文學造詣的仰慕,使他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卡夫卡的「代理人」,從旁協助卡夫卡發展其文學事業。卡夫卡糟糕的健康、天生沉默寡言,還有深沉的自我批判。這些都使布羅德這項自找的任務變得極為困難。不過,即使有這些挑戰,布羅德依然對卡夫卡不離不棄,不僅提供卡夫卡需要的鼓勵,讓卡夫卡完成作品與出版,還有提供實際的幫助——代替卡夫卡去跟出版社交涉。

因此,布羅德的兩難很明顯:他是應該依循朋友的最後遺願,或者該容許他朋友的文學作品存留下來,並為之尋求更多的讀者——他知道後者必然會讓卡夫卡覺得高興?最後,布羅德選擇了違背他朋友的意願。在他為自己的決定辯護時,他提到卡夫卡必定知道他無法銷毀朋友的作品——如果卡夫卡是認真地想燒毀作品,他必然會找其他人來完成這項任務。

布羅德決定給卡夫卡一個文學地位——他覺得卡夫卡應該擁有,只是生前一直不曾實現的地位。布羅德也清楚認識到那些手稿具有拉金後來可能會說的「魔法」品質,而且打算運用這些手稿來幫他的朋友打造文學名聲。

喬治.朗格(Georg Langer)曾提到一則故事(就卡夫卡的案例,或許該用「傳奇」這個字眼比較妥當),話說1940年代,有個作家特地到台拉維夫(Tel Aviv)去找布羅德,目的是看卡夫卡的手稿。

不過,那位作家在看手稿的途中,卻突然停電了。後來電力雖然來了,只是布羅德再也不願意讓那位作家瀏覽手稿。布羅德是如此積極地守護卡夫卡的檔案,而他的各種努力——出版卡夫卡的作品和在1937年推出卡夫卡傳記,這些全都有助於創造一個奇異的、圍繞著卡夫卡的文學光環(至少,起初在德語文學的圈子是如此)。

《審判》、《城堡》:都是卡夫卡倖存的文學作品

經過布羅德的編輯和安排,柏林的希米德出版社(Die Schmiede)在1925年出版了《審判》。1926年,他還編輯了一部未完成的小說,即卡夫卡原來的出版人庫爾特.沃爾夫本來打算發行的《城堡》(The Castle)。

《失蹤者》(America)也是在1926年問世,而這部小說也是用卡夫卡的初稿「編輯完成」的。接下來出版的其他作品則必須使用卡夫卡的日記和書信,從中挑選與編輯才能完成;前述這些作品之所以可能出版,那是因為布羅德手邊擁有實體物件資料。這些物件不占太多空間,但是卻能提供完整的資料,讓布羅德得以替卡夫卡創造身後事業,從而建立卡夫卡的名聲,使之成為現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布羅德也獲得了他自己的收入與名聲。

1930年,卡夫卡的作品開始出現英譯本:譯者是蘇格蘭文學夫妻埃德溫.繆爾(Edwin Muir)及其太太薇拉(Willa)。早期的英文讀者當中,包括赫胥黎(Aldous Huxley)和奧登,而兩人都很熱中於宣傳卡夫卡的作品。他們追隨一群歐洲作家,尤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和布萊希特(Berthold Brecht),而這兩人也在戰爭陸續發生的那幾年裡,幫忙建立了卡夫卡的名聲。如果當初布羅德遵循他朋友的意願,真的銷毀了卡夫卡的檔案,那麼現代這個世界就會失去20世紀最具原創性、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聲音之一。

打從1924年布羅德決定保存卡夫卡的手稿開始,這個手稿檔案就不知道歷經了多少危險的磨難。1939年,納粹預備攻城,施加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的統治時,布羅德是其中一個帶著裝滿手稿和文件的行李,搭上最後一班火車離開城市的人。

1960年代發生以阿衝突,存放卡夫卡文稿的城市有被轟炸的危險,於是布羅德決定轉移文稿,將之存放在瑞士一家銀行的金庫裡。這批文稿現在大致存放在3個地方,一批存放在牛津的博德利圖書館,另一批存放在德國馬爾巴赫(Marbach)的德國文學檔案館(Deutsches Literatur Archiv),還有一些收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Isreal)。現在這3個機構彼此合作,致力於保存與分享卡夫卡傑出的文學遺產。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2211?utm_source=fb_cw&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fb_cw-affiliate-daily&fbclid=IwAR2rfOFmbNCa6Mey9ZM7DVysec9I1YiGVgxFz2tddXiz9wqVJNMgBdD2uS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