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當時我就想,要怎麼將佛法推展到社會?如何使有信 無信者於有形無形之中能接觸到佛法?在那期間,因緣造化,看到了人生種種苦難的形態,病 老 貧窮 災難,這都是人生的苦難,這種苦難必定需要發動很多人的愛心,若能以苦難眾生的形態,打開苦的法門,讓人生有機會來體會 來感受從苦難中覺悟人生的福,希望有福的人能來付出,所以開始成立了功德會。
在這之間發現藥師經。再看看藥師經的內容,藥師佛發十二大願,願願都是針對世間的苦難,世間有形無形的苦難都包括在十二大願之中,藥師佛因地修行所發的願,我覺得佛佛道同,雖然每一尊佛的願不同,但是共同的一個願就是救濟眾生,眾生的苦難,佛陀的願力,藥師佛這十二大願是最適合在我們的社會,在我們現在,所以那時候開始我就每月一次誦藥師經,為發心的會員讓他們有這分心態,覺得一個月(捐款)十五元我就能獲得一次誦藥師經的法會祝福,他們會感到心安,其實是這麼簡單方便的法門就這樣開啟。
還記得在民國六十四年,我們每年都舉辦一次佛七,在六十四年這年,也是講藥師經,在那年,七天的時間把一部藥師經講完,其實每天講三次,七天就是二十一次,可能很早期的人曾聽過,一直到為了要建設醫院,七十四年在台北分會也講了一回,其實是每個月三天,記不得到底說了幾場,時間也忘了持續多久,就是每個月三天,在吉林路 台北分會陸續講完一部《藥師經》,那時候會講《藥師經》,是為了建設花蓮慈濟醫院,當時對我們而言實在是個很大膽的建設,沒有人、沒有錢,只憑著一股不忍眾生病苦的心,那個時候看到花蓮地區有這麼多人口,竟然沒有很充分的醫療。

在大世紀的跨越中,回顧現在的人間,真的是讓我們很擔憂的人生,從佛陀在世的兩千多年前,他就對人生已經憂心忡忡,他對眾生的造業,對世間遷變無常的看法,在兩千多年前,人口稀少,兩千多年前,人的思想單純,佛陀就已經很憂慮眾生,何況是現在,人口據增,實在是很可怕,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很需要來講藥師經,藥師經可以調和人心,眾生共業,愈多人的心平靜,我們的人間才能祥和,才能安定,所以因為這樣,這個新的世紀開始來講藥師經,但願大家用心好好來聽、來了解,我們用誦讀的方式來讀這本藥師經,未來請大家要多用心。
https://www.facebook.com/SignLanguageWaterDharma/photos/a.915530945183536.1073741826.160068467396458/1288601167876510/?type=3&theat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