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3 October 2025

時時隨喜 天天歡喜

/ 果然是大師


在一次會議上,有人提議以「隨喜」作為活動的主軸,大家都覺得很好,但有位初學佛的菩薩問:「甚麼是隨喜?」一時間,大家靜默一分鐘,包括我也在想,如何說出隨喜的真實義。

接著,有人回應說:「隨他人之好而心生歡喜。」也有人說:「就是對治忌妒心,所修習的一種包容、接受的歡喜心。」當然大家最常見的是在護持的功德箱上所刻的「隨喜功德」,因此,隨喜功德已常成為布施捐款護持的代名詞。

多年前,帶一位朋友到寺院,他知道要護持布施,問我要布施多少?我說:「隨緣、隨緣。」「那到底多少?」「多少都好。」一來一往的對話,讓他更糊塗了,

當時就讓朋友覺得,佛教也未免太含蓄了,也不把話說清楚。後來我分享聖嚴師父說的布施的態度:「多,不要多到捨不得;少,不要少到吝嗇。」

一般人,都需要具體的數字,一旦要由自己內心決定,就陷入決定的困境了。所以,在金錢財務上的隨喜,並不容易。更何況是對於所面對的人、事、物上的隨喜。

查了聖嚴師父《法鼓全集》中,有許多關於隨喜的闡述,尤其在〈普賢菩薩行願讚〉中,「隨喜功德」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之一。聖嚴師父說:「隨喜是他人有福有德,不論是誰,不論多少,雖不是我自己的功德,我也一律感同身受,心生歡喜。」

師父也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內心充滿喜悅,這在佛教中稱為隨喜──隨境而喜、隨事而喜、隨人而喜。」

在〈百法明門論〉中,隨喜心是對治忌妒心,因為忌妒是因「不耐他榮」,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他人好,其中含有求不得之苦,因為見他人擁有,自己沒有,從有形的外表長相、學歷成績、家世財富,到無形的好人緣、好運氣、被看見、有名聲等。

忌妒的心是苦的,而且會無所不在的侵蝕您快樂的心;隨喜心,則是讓您從內心生起看別人的好,由自己歡喜的心發出讚歎語,第一個受惠的,一定是自己。時時隨喜,天天歡喜。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293579754024784&set=a.2261915374303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