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禪師曾從慧文禪師學法,成為一名禪定和義理並重的高僧。後來,慧思禪師為揉和南北佛教,率領徒眾南下,在光州的大蘇山暫時住下來傳法。
智顗禪師二十三歲時(西元五六○年)聽聞慧思禪師的名望,涉險穿越北齊與南陳衝突不斷的戰亂地區,前往請益求教。
慧思禪師一見智顗禪師就說:「過去我們曾一同參與釋尊在靈鷲山宣說《法華經》的法會;你涉險來到這裏,我們又得以重逢了。」師徒一見如故,如過去世因緣深植。慧思禪師隨即根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或言《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為智顗禪師開示「法華安樂行」。
在慧思大師的教導下,智顗禪師修學時「如救頭然」── 像是要滅去頭上燃起的火── 般地迫切,至誠地念念無間、發菩提心,如實地按照慧思大師所教誨的教義理論來窮究其心。在那個物資艱難的時代,智顗禪師晝夜用功,他切下略有香氣的柏木代替燃香;柏木用盡後又續上栗木根。由於點不起油燈,只好把簾子捲起,讓月光透進來,藉此讀書誦經。沒有月亮的時候,就只能燒多油的老松所製的松明了。
經過了十四天的時間,當誦《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中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他身心豁然開朗,智慧因為禪定而顯發。對於《法華經》的深奧意旨全都澈照明了,就像午時的陽光澈照幽深山谷;對諸法實相之通達,好似大風在虛空中吹拂,毫無障礙。
首次開悟於大蘇 ──
旋轉惡法、染法為淨法
智顗禪師的一生示現有兩次開悟,第一次便是這回在大蘇山的「大蘇妙悟」。
他稟告自己所證的境界,慧思禪師更進一步為他開示演說經中妙義。經過四天四夜的加功進取,成就過人。
「這種境界,如果不是你,別人無法輕易證得;如果沒有我,其他人也難以判別。」慧思禪師還為他指出了所入的定境和所發的慧解。智顗禪師此刻的智慧依禪定而發,一切世間法轉為佛法、煩惱法向於菩提、聞思修向於解脫。旋轉一切惡法、染法為淨法,這就是依法華三昧「前方便」而發的「初旋陀羅尼」。
慧思禪師期許甚深,稱許智顗禪師「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並說,凡執著於文字學問而無真修實行者,不可能勝過智顗禪師對義理之通透。證悟後的某日,印證其「說法第一」的機緣來到。
慧邈禪師聲名遠播,常自誇弘揚教義時毫無怖畏,好像獅子一吼,百獸降伏一樣。或許只是自高輕他,然而心眼未開的人往往容易受其誘惑,夭傷慧命。當他前來問難時,智顗禪師便廣引經論與他考核論辯,慧邈為之理屈詞窮。
夜晚,智顗禪師夢見自己坐在三層樓閣之上,站在下首的慧邈身邊,好似有個人瞪眼發怒,那正是附著在慧邈身上的附體。那個附體怒道:「你為何輕視慧邈、懷疑他所說的法?若有什麼問難,你現在就可以問我!」
於是,智顗禪師設立數條問難,那附體張口結舌、無法回答。智顗法師以《大智度論‧卷五》告誡:「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隨後,慧邈及附體便消散不見。
隔天早上,智顗禪師向慧思禪師報告此事。慧思禪師說:「你於白天折服其輕慢,夜晚又驅除了其惡黨,此乃『邪不干正』,佛法本應如此。」
努力不懈之下,智顗禪師在短時間內便已經能代師講經。慧思禪師曾對著徒眾稱讚道:「所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已用不著我說法了!」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有了得以付託之徒,慧思禪師便表達想到南嶽衡山的心願,他叮囑智顗禪師:「如今你已經知道深入佛法的修行途徑,應該去傳持法燈、教化眾生,莫作『最後斷種人』!」(莫在末法時期讓相傳的法門就此斷絕,成為斷絕佛種的人。)
到天台山苦修
陳宣帝太建七年(西元五七五年),結夏安居結束後,智顗禪師留下法喜禪師等人於瓦官寺傳道說法,與慧辯等二十餘僧來到朝思暮想的天台山。這是三十八歲的智顗禪師第一次來到天台山。
當時,青州定光禪師住在此地已三十年了。在智顗禪師還沒有到天台山的前兩年,定光禪師就對山民說:「兩年以後會出現一位大善知識,你們應該『種豆造醬,編蒲為席,更起屋舍』,予以迎接!」
智顗禪師來到天台山西南隅的佛隴,定光禪師歡喜迎來,並且問道:「你還記得我曾在夢中對你招手接引的情景嗎?」智顗禪師這才領悟,自己在十七歲時於夢中禮拜佛像時的預兆:「當拜佛時,恍焉如夢……山頂有僧,舉手招之……」
當晚,智顗禪師就住在定光禪師的住所中,忽聞集合僧眾的鐘鼓大磬音聲。對定光禪師而言,鐘磬之聲彷若徵兆,預示智顗禪師的法緣就在此地,日後的講學及徒眾定會日盛。智顗禪師於是按照定光禪師的指示,在銀地嶺創立寺院,種植大片松林,並把澗水引入寺中;山水相映,風光清秀,和他以前在夢中所見一樣。
為了能夠在禪定修行上更進一步,智顗禪師不久後離開寺院,獨自前往最高遠的華頂峰,苦修「頭陀行」。
華頂峰上二度證悟 ──
行悲智雙運的法門
精進修行多日的某個半夜時分,智顗禪師正在禪定中,忽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浮現無數妖魔鬼怪,形體不斷變化,極為恐怖。智顗禪師以止觀之法安住,不為外境所動,一心觀照自性清淨時,一切怖畏情景自然消散。如智顗禪師之前所說:「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
令人怖畏的狂風閃電、魑魅魍魎等惡境無法擾亂智顗禪師的心神,隨即浮現的卻是智顗禪師的父母、師父及同參道友。他們或以頭枕膝、以手抱身,哽咽地泣訴往日種種的情景。
恐怖惡境是「強緣」,易於防範;世間私情的牽繫是「軟緣」,不易察覺,有時甚至會令修道者生執著之心,隨其情執而轉。智顗禪師仍不為境所動,不起於座,「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於是,這些境界也逐漸退散,不復存在。
這兩種境界都動搖不了智顗禪師的禪定,遇順逆皆能心不動搖,才能成就覺道。試煉後,夜睹明星,智顗禪師豁然大悟!
此時,出現一位神僧對他說:「不被強、軟二緣所困,方能稱為真正的勇士!」並且為智顗禪師說法;但其法義玄妙,「可以意得,不可以文載。」
智顗禪師問道:「您所說為何種法門?我應當如何學習?如何弘揚?」神僧回答,此法名為「一實諦」,乃以般若大智慧學習,用同體大悲之心宣揚,「從今以後,不論你是自己修行,還是兼顧別人、度化眾生,我都會常隨護念。」
以般若大智學習、運同體大悲宣說;這悲智雙運的法門,正是智顗禪師所行之道。此次的「華頂降魔」,是智顗禪師的第二次證悟,又稱為「頭陀妙悟」。
(本文摘自《智者大師── 東土釋迦》)
編撰:賴志銘
繪圖‧林國新
智顗禪師的一生示現有兩次開悟,第一次便是這回在大蘇山的「大蘇妙悟」。
他稟告自己所證的境界,慧思禪師更進一步為他開示演說經中妙義。經過四天四夜的加功進取,成就過人。
「這種境界,如果不是你,別人無法輕易證得;如果沒有我,其他人也難以判別。」慧思禪師還為他指出了所入的定境和所發的慧解。智顗禪師此刻的智慧依禪定而發,一切世間法轉為佛法、煩惱法向於菩提、聞思修向於解脫。旋轉一切惡法、染法為淨法,這就是依法華三昧「前方便」而發的「初旋陀羅尼」。
慧思禪師期許甚深,稱許智顗禪師「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並說,凡執著於文字學問而無真修實行者,不可能勝過智顗禪師對義理之通透。證悟後的某日,印證其「說法第一」的機緣來到。
慧邈禪師聲名遠播,常自誇弘揚教義時毫無怖畏,好像獅子一吼,百獸降伏一樣。或許只是自高輕他,然而心眼未開的人往往容易受其誘惑,夭傷慧命。當他前來問難時,智顗禪師便廣引經論與他考核論辯,慧邈為之理屈詞窮。
夜晚,智顗禪師夢見自己坐在三層樓閣之上,站在下首的慧邈身邊,好似有個人瞪眼發怒,那正是附著在慧邈身上的附體。那個附體怒道:「你為何輕視慧邈、懷疑他所說的法?若有什麼問難,你現在就可以問我!」
於是,智顗禪師設立數條問難,那附體張口結舌、無法回答。智顗法師以《大智度論‧卷五》告誡:「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隨後,慧邈及附體便消散不見。
隔天早上,智顗禪師向慧思禪師報告此事。慧思禪師說:「你於白天折服其輕慢,夜晚又驅除了其惡黨,此乃『邪不干正』,佛法本應如此。」
努力不懈之下,智顗禪師在短時間內便已經能代師講經。慧思禪師曾對著徒眾稱讚道:「所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已用不著我說法了!」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有了得以付託之徒,慧思禪師便表達想到南嶽衡山的心願,他叮囑智顗禪師:「如今你已經知道深入佛法的修行途徑,應該去傳持法燈、教化眾生,莫作『最後斷種人』!」(莫在末法時期讓相傳的法門就此斷絕,成為斷絕佛種的人。)
到天台山苦修
陳宣帝太建七年(西元五七五年),結夏安居結束後,智顗禪師留下法喜禪師等人於瓦官寺傳道說法,與慧辯等二十餘僧來到朝思暮想的天台山。這是三十八歲的智顗禪師第一次來到天台山。
當時,青州定光禪師住在此地已三十年了。在智顗禪師還沒有到天台山的前兩年,定光禪師就對山民說:「兩年以後會出現一位大善知識,你們應該『種豆造醬,編蒲為席,更起屋舍』,予以迎接!」
智顗禪師來到天台山西南隅的佛隴,定光禪師歡喜迎來,並且問道:「你還記得我曾在夢中對你招手接引的情景嗎?」智顗禪師這才領悟,自己在十七歲時於夢中禮拜佛像時的預兆:「當拜佛時,恍焉如夢……山頂有僧,舉手招之……」
當晚,智顗禪師就住在定光禪師的住所中,忽聞集合僧眾的鐘鼓大磬音聲。對定光禪師而言,鐘磬之聲彷若徵兆,預示智顗禪師的法緣就在此地,日後的講學及徒眾定會日盛。智顗禪師於是按照定光禪師的指示,在銀地嶺創立寺院,種植大片松林,並把澗水引入寺中;山水相映,風光清秀,和他以前在夢中所見一樣。
為了能夠在禪定修行上更進一步,智顗禪師不久後離開寺院,獨自前往最高遠的華頂峰,苦修「頭陀行」。
華頂峰上二度證悟 ──
行悲智雙運的法門
精進修行多日的某個半夜時分,智顗禪師正在禪定中,忽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浮現無數妖魔鬼怪,形體不斷變化,極為恐怖。智顗禪師以止觀之法安住,不為外境所動,一心觀照自性清淨時,一切怖畏情景自然消散。如智顗禪師之前所說:「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
令人怖畏的狂風閃電、魑魅魍魎等惡境無法擾亂智顗禪師的心神,隨即浮現的卻是智顗禪師的父母、師父及同參道友。他們或以頭枕膝、以手抱身,哽咽地泣訴往日種種的情景。
恐怖惡境是「強緣」,易於防範;世間私情的牽繫是「軟緣」,不易察覺,有時甚至會令修道者生執著之心,隨其情執而轉。智顗禪師仍不為境所動,不起於座,「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於是,這些境界也逐漸退散,不復存在。
這兩種境界都動搖不了智顗禪師的禪定,遇順逆皆能心不動搖,才能成就覺道。試煉後,夜睹明星,智顗禪師豁然大悟!
此時,出現一位神僧對他說:「不被強、軟二緣所困,方能稱為真正的勇士!」並且為智顗禪師說法;但其法義玄妙,「可以意得,不可以文載。」
智顗禪師問道:「您所說為何種法門?我應當如何學習?如何弘揚?」神僧回答,此法名為「一實諦」,乃以般若大智慧學習,用同體大悲之心宣揚,「從今以後,不論你是自己修行,還是兼顧別人、度化眾生,我都會常隨護念。」
以般若大智學習、運同體大悲宣說;這悲智雙運的法門,正是智顗禪師所行之道。此次的「華頂降魔」,是智顗禪師的第二次證悟,又稱為「頭陀妙悟」。
(本文摘自《智者大師── 東土釋迦》)
編撰:賴志銘
繪圖‧林國新
出版:檀施文庫.高僧傳系列
人文志業 / 慈濟月刊 / 第630期
人文志業 / 慈濟月刊 / 第630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