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明年實施消費稅(GST)還有一段時期,政府、經濟學家、稅務專家層面是喜孜孜,因為可以擴大收稅網,讓大馬稅收更為充盈;商家與民間因對此認識不深,加上未實施前即採取“棒子”策略,恐怕抗拒的多過歡喜接受。
這一兩年來,有關消費稅的討論不外是,這是取代銷售與服務稅的稅制,擴大的稅源可用於國家建設;至於最近副首相慕尤丁提到的“GST可促進我國經濟成長”,卻不是人民所能認同的!
GST已在全球160國家實施,在謹慎管理財政的國度,這套稅制的實施,無異是造福國家與人民;然而,在很多國度,包括曾經在2008年金融海嘯面臨債台高築的歐豬四國,卻因揮霍無度反被害。
大馬廠商公會就曾強調,實施GST加重其稅務負擔,同時在行政與執行上繁瑣,並認為GST並非政府減赤的“靈丹妙藥”!防堵大馬政府毫無節制的浪費、紕漏,確保每一令吉都高效益的用得其所,才是克服我國持續出現財政赤字的長遠之道。
在英國或美國這樣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若政府在開銷上有浪費或利用官職獲利,即使是幾十萬美元或英鎊的數額,也被追究至衝擊政治前途!
然而,在大馬,總稽查司報告中揭露的數百萬至億令吉浪費或紕漏,仍然跟整個財政部或相關部門毫不相關,致使紕漏、浪費一直重演。
還有,2008年至2013年之間,政府為何豁免國家稻米((BERNAS(18/4/14除牌)22億5千萬令吉進口稅?人們的疑團是,為何對一家賽先生的公司那麼慷慨,對人民還是那麼殘忍?這筆稅不該回扣全民嗎?而人民目前還吃貴米。
內閣是臃腫的,哪些部門的職務是重疊的?或者那些部門與推出的計劃是無效益、浪費資源的?這些都需要堅毅不拔的政治意願,加以矯正過來!
再舉例說,保養與維修多架專用飛機,比較乘坐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客機,發揮相挺馬航與節省政府開銷“一石二鳥”之策略,這些肯定是可以去嘗試的“節流”之道。
一個宣稱以民為本的政府,不能事事向人民“搜刮”,除非那是以“民”為“本”;因為,此前在多個措施衝擊下,從去年的最低薪金制、津貼合理化措施之汽油、糖、麵粉等必需品漲價、今年1月電費調漲、5月天然氣漲價等措施,仍未能令民生與商家消化。
這當兒,政府不能單向的向人民“開源”,也應體現“共赴時艱”的精神,在“節流”方面做出一些成績來,這也至為合情合理。至少,人們希望看到我國的財務是審慎管理的,而且需交出削減經常開支若干巴仙的成績單,才更具有說服力。
另一個肩負重任的,是逾20家政府相關公司和壟斷公司;這些公司一路來利用國家資源,數十年來已取得不俗成長,政府應對這些企業追加稅務,一如中國最近向政企追加徵稅措施,這才能促成國家財政更為永續和平衡。
民間已被一系列措施壓得喘不過氣來,大馬廠商也需為更競爭的區域與環球放更多資源在加強競爭力,2015年起實施的6%消費稅,若能“三足鼎立”由政府節流、向政企開源和人民與企業(2%),這將會是更為平衡與皆大歡喜之承擔。
如果是以上述形式循序漸進實施,GST將可更為安穩漸進的過渡,和受人民所接受!曾擔任過財長的前副首相安華,其實並不反對實施GST,如果讓他來實施,可能也會採納更為平穩平衡的方式!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張啟華)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8384?tid=17#ixzz37QTJ7Xe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