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東生
僅4個多月,馬航先后承受了MH370離奇失蹤和MH17遭襲墜毀,幾百條生命無辜犧牲,連串空難對大馬人打擊深重,不但是我們失去了親人,包括MH370上的154位中國人,MH17上的189為荷蘭人,還有印尼、澳洲、美國的乘客……
空難對受災國人民和政府是一場嚴峻考驗。然而,在馬航MH370失蹤的兩個月裡,一些大馬國民在網絡裡大肆攻擊謾罵政府和國家領袖,還迎合國內外各種謠言,把批評政府危機事件處理,轉化成打擊政府威信和抹黑政府公信力。
大馬媒體在整個事件中,深挖乘客機組人員隱私,極力營造悲情效果,靠煽情的圖片,傷感的故事,失控的場景,哀傷的眼神,憤怒的咆哮,絕望的哀嚎等等,刺激視聽感官,推高收視率和報紙銷量,毫不顧及遇難家屬感受,不理會炒作帶來的負面社會效應。
不過,荷蘭人面對馬航MH17空難,媒體在報道事件時,新聞導向嚴謹、理智、尊重事實。情感定調著重他國對荷蘭此次災難的關懷和幫助。荷蘭首相演說時措辭謹慎,僅說客機可能是被擊落的,起因和肇事者尚不明。政府除全力追蹤事實真相,最首要任務是安置死難者。
荷蘭新聞針對烏克蘭及俄羅斯,播放的主要是當地人民的善意,推特和面子書上很少有荷蘭人傳播所謂「陰謀論」,更沒人宣揚痛恨某國、要和某國斷交或希望某國人死絕之類的話。新聞報道對易造成心理陰影的資訊都作好提示篩選,全力保護死難者及家屬的隱私。
無論物質上的、精神上的,荷蘭各地政府、民間、教會都迅速有序地參與對死難者家屬的援助。荷蘭人沒有指責馬航,沒把MH17事件和MH370刻意扯在一起。
全國上下冷靜、理智地與馬航配合,馬航在荷蘭召開的記者會井然有序,一些信息不能馬上公佈,需確認核實,大家都給予理解和保持耐心。
場景移回大馬則是另一番景象。週日清早,前青體部副部長顏炳壽在其面子書寫道:「清早看了數個國內網站,不同族群網民對MH17的留言。看著不少華裔網民借題的謾罵嘲辱,其他族群網民的祈福和致哀。它反映了一種態度,一種思維和特有的社會族群矛盾。不分青紅皂白,是非不再重要,是一個群體沉淪的徵兆。」
其實災難常無預兆,天降的剎那,一個人或國家,只能穩穩接住,盡力承受。儘管搞清真相、追究責任很重要,可更重要的是齊心合力處理善后,是面對苦難和尋求幫助的態度。態度正確就扛得起悲痛,不猜忌,不縱容仇恨,不淪為大國的犧牲品。
荷蘭人不逞強,災難中他們用鮮花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愛和信任,生活照樣自信,信仰依舊堅強。大馬人則太多怨恨,缺乏關愛,不願理解,也沒有承擔。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28290:&Itemid=20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