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9 July 2013

聞過則喜


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就算批評的只是小過失或小缺點,亦會不以為然,也許能裝作若無其事,心裏已然不快。假如被批評的乃聲名、面子、或形象攸關之事,有些人更會立刻擺出一副作戰姿態,一定死不認錯,有你沒我。

接受批評的最高境界,當然是子路的「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陸九淵擴而充之,而有「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與傅全美書》)之說,是知與行都兼顧了。其實,「知過不諱」(不隱瞞自己的過失)和「改過不憚」(不怕困難、努力改過)都可以在行為上強迫自己做到,反而是第一點的「聞過則喜」無法勉強 --- 假如你聞過不喜,你是沒可能強迫自己當下由不喜變為喜的。

怎樣的人才會聞過則喜呢?自大和自卑的人都不會:自大者不能忍受膨脹的自我被迫縮小,自卑者接受不了萎縮的自我給再踏一腳;只有自信而不自滿、力求改善自己的人,才較有機會做到聞過則喜。

打個比方:有些人視自己為一件已完成的名貴雕像,假如給人指雕像有瑕疵,是會非不得已才承認的,因為承認了就等於要降價。有些人視自己為一件已完成的廉價缸瓦,假如給人指缸瓦有裂痕,也是會非不得已才承認的,因為承認了就出售無望,甚至變成毫無價值 。另外一些人視自己為一件未完成的泥塑,還可以改變形狀,修正塑得不好的部份,著眼點不是價值,而是如何塑成更完美的作品;假如有人指出泥塑的不當之處,那是求之不得,欣然接受,因為可以據此而加以改善。

你視自己為雕像、缸瓦、還是泥塑,要看你的性情、經歷、和修養,前兩者大都不由自己控制,只有修養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然而,就算性情和經歷配合,要修養到聞過則喜,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聞過則喜的人是稀有品種;假如你能強迫自己做到知過不諱和改過不憚,那已是很不錯的了。

《魚之樂》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17.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