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1 July 2013

無量義經—德行品(8)

【第九週導讀】

◎經文 進度頁數:p.93~112

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師子勇猛,威伏眾獸,難可沮壞,遊戲菩薩諸波羅密;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菩薩摩訶薩,皆有如是不思議功德。

◎偈頌 進度頁數:p.110~123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本次導讀內容說明:

壹、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貳、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
參、菩薩遊戲人間,意無貪著罣礙,如獅子勇猛,如赤子純真。
肆、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伍、歡喜做菩薩

壹、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大醫王」—佛陀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佛陀醫眾生的身、心、是為「大醫王」。

「大醫王」指佛、菩薩。佛菩薩善能分別病相、曉了藥性、治療眾病,故以「大醫王」喻稱之。

《無量義經偈頌》p.106~107—佛以四事稱「大醫王」:

知眾生病苦—苦

人生在健康時不知苦,心就會不斷向外追逐欲念。在醫院受病苦折磨時,則常說:「我什麼都不要,只要沒有病痛就好,真羨慕您們能來去自由。」

病痛不一定只來自身體,心對境也會產生不同的苦,身心皆有不同的病苦。

「生老病死」四苦中,以病最苦。

「八福田」中,看病為第一福田。

知眾生病因—集

佛陀如同眾生的醫師,同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宇宙大覺者及眾生的慈父,因為了解眾生的心性,所以能夠很快診斷出眾生病因。

佛陀在久遠之前,就已能分析出眾生的病,源於生理和心理。

知對治授藥—道

只要深入佛理,自然會涉獵身體研究,這是因為人世間的學問都不離「身心四相」。

身體有病,須以藥物對治;心理有病,則需要以法要對治。

佛陀開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針對眾生有不同病因對治受藥,此即佛陀的智慧。

知病因已癒—滅

佛陀知道眾生的身病、煩惱皆已除去。如世間醫師診斷後對症下藥,……療程後再做檢查,確認疾病的病根已完全去除。

佛陀知道眾生的病不離四諦,因而開示「四諦法」。

《無量義經偈頌》p.109~110

苦—眾生合不來時,就會導致天下和社會的病。眾生為何不調和?因為心理產生無明所致。

集—歸納種種不調和所導致的「苦」,皆由貪嗔癡八萬四千煩惱所「集」。佛陀分析眾生之苦,是來自於「集」,即集合種種不調和的源頭。

滅—因此要消災解難,必須先從消除每個─人心靈的無明做起,倘若人人能「滅」除內心無明,則身心健康。

道—滅除眾生無明病痛的方法,就是「道」。

古人云:不為良相,必為良醫。

上人常說:妙手妙法妙人醫。妙法就是妙藥,可醫身心之病。

醫病醫人又醫心

《無量義經》p.95—佛菩薩如大醫王,「王」比喻傑 出優秀的領袖。醫王乃指優秀的醫師,他的醫術高明,可以分別眾生的病症,同時又精通藥理、正確的施藥。一般人生病,最怕碰到醫術、醫德不好的醫生,如果診斷錯誤、下錯藥,生命就完全沒有保障。有的人生病不肯找大夫,自作聰明亂服成藥,也會弄巧成拙、延誤病情。

《無量義經》p.96—眾生無量,煩惱也無量,煩惱即眾生的心病,心病需要心藥醫,而佛法可以醫治心病。 佛菩薩能了解我們的煩惱,觀機逗教,以種種殊勝的教法來調適我們的病症;法即是藥,佛菩薩視眾生的病而施展教法,使眾生歡喜信受。

《慈濟月刊》557期p.101—眾生苦難偏多,有人貧窮困苦,有人突發意外災故,都需要及時救援,然而更多的眾生,苦於內心的貪瞋癡慢疑五種心靈的病苦,需要以法藥來醫治。

妙手妙法妙人醫,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實例分享

溫馨醫病情

上人在志工早會上,分享這次行腳的溫馨見聞,其中在嘉義大林醫院有一位92歲的老人家,前後動了三次髖關節的手術,長達兩年多的治療過程,老人家沒有恐懼,全心全意信任醫師,終於讓他恢復了原有生活機能。證嚴上人說,這就是醫者佛心能救拔病苦。

已經高齡92歲,黃老先生在動完髖關節手術之後,恢復原有的生活機能;長達兩年多以來的治療過程,他對大林慈院劉耿彰醫師是全心信任,更是全心感恩。行腳回來的證嚴上人,分享這段溫馨醫病情,期許醫者如佛心,繼續守護生命守護愛。

關山慈院往診‧社區醫療遍十方

關山慈院潘永謙院長與醫護人員居家往診,社區醫療的足跡片及海端、池上等地,大醫王提著醫藥箱沿著山路蜿蜒來去,為了守護健康。

不只是醫療照護,醫護同仁還幫行動不便的老伯伯種菜,幫忙他的生活,啟發的伯伯的心,希望自己也有能力幫助別人。

人醫會~濟貧義診,貧苦災苦,及時拔除,身心病苦。

在慈濟,有一群人,每到假日就會主動聚集,儘管山高路遠,耗費時間精神,也沒有任何報酬回饋,但他們卻甘之如飴,他們自發性的組成「行動醫院」。這個行動醫院名為「慈濟人醫會」。

「人世間誰能無病?生老病死這是很自然的法則,但是病很折騰人,而且病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還有的是窮又病,這都是苦,苦上加苦,令人很不忍心,看到社會上一群大醫王,肩負醫療使命,投入慈濟這個團體「人醫會」,庇護健康的生命,尊重生命,同時拔除人世間最痛苦的病痛,很令人感動。

醫病醫心—大醫王

《無量義經偈頌》p.110~113—八大苦中,病為最苦,貧加病痛,苦中加苦。四大合一,八步跨國,濟貧義診,貧苦災苦,及時拔除,身心病苦。

《無量義經偈頌》p.114~115—上人手札:八大苦中,病為最苦,貧加病痛,苦中加苦。

八苦:

一、生苦;
二、老苦;
三、病苦;
四、死苦;
五、愛別離苦—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為人間一大苦。
六、怨憎會苦—不愛的人,見面就生氣,偏偏要共處。
七、求不得苦—想要卻追求不到。
八、五陰熾盛苦—一生的日常生活中,皆不離「色、受、想、行、識」。

四大合一,八步跨國,濟貧義診,貧苦災苦,及時拔除,身心病根。

八大苦: 眾生在世間,物質缺乏時很苦,精神上若空虛也是苦,六道輪迴更是苦。八大苦都是苦。菩薩發起深切的慈悲心,要拔除眾生的一切痛苦。

《慈濟月刊》556期p.87—慈濟所做的濟貧工作,就是在解決眾生現實生活上的痛苦。

慈濟人集合多數愛心人的力量去救濟貧困的苦難人,解決他們生活及心靈上的困難。

無力就醫者我們舉辦義診,以藥物解除他們身體的病苦;物質缺乏者,我們給予食物與衣服;無家可歸者,我們也有照顧戶的住宅安頓他們,在食、衣、住、行各方面,拔除他們的痛苦。

人的病苦是三分身病、七分心病,所以除了給他們藥物上的治療之外,還要在精神方面加以鼓勵與安慰。你們都是發心的菩薩,在物質及精神上都要平行布施,使眾生能夠得到快樂。

貳、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

《無量義經》p.93—菩薩如大船師,古時候,商人出海尋寶必須要有船師引導,否則便有迷航的危險;菩薩引導眾生離苦得樂,猶如船師一樣,運載眾生渡生死河,登到涅槃彼岸。

《無量義經》p.93—眾生心「生、住、異、滅」。過去的修行人比較容易得道,但是現在的人修行卻很難有成就,因為過去的人生活純樸,而且直心為道場,聽法之後很容易相信,也能夠專心受持。現在的人即使有心修行,卻常受外境干擾,所以要有所成就比較難。

渡生死河,置涅槃岸

《無量義經》p.94—我們也要訓練定力,千萬不要讓壞的習慣養成,反則心一亂,想要恢復寧靜就很困難了。一塊白布如果染上了污點,到即使洗到布將破了,汙點仍然不易清除,我們的心也是一樣。

《無量義經》p.94~95—「涅槃」就是寂靜的境界,是希望眾生的意念端正。心中無煩惱即輕安,身心輕安即快樂。世間的快樂都是短暫的,所以佛菩薩度化眾生,教我們以智慧轉化境界,才能安住於涅槃寂靜、身心輕安中。

舊法新知:菲律賓─運「慈」施「悲」,啟發大愛,因地制宜的以工代賑。

菲律賓的慈濟志業發展,從1994年僑居當地的林小正(慈謙)師姊在當地展開。

首推慈善、醫療

早年以急難救助為主,於災後賑濟災民。又因與崇仁醫院結緣,呂秀泉醫師大力支持,促使菲律賓場場大型義診,服務人數驚人,腫瘤、兔唇等重病症狀之多,為全球慈濟世界義診場次中最為罕見。

急難救助、離島義診,在菲律賓慈濟志業中,推展極為出色;但在地慈善、長期照顧等落實並不徹底,曾經,上人讚歎義診屢屢現佳績同時,也殷殷叮嚀:「莫忘慈濟是從慈善起家,應多落實社區慈善的推動。」然而,菲律賓慈濟人卻是憂心菲國貧困人數龐大,一旦做了恐會救不完。上人無奈地說道:「開飯店哪有怕人吃的道理。」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2年●春之卷—有愛讓人尊重

每在急難現場,菲律賓慈濟人總不遺餘力宣導資源回收,告訴大家所收到的毛毯,是來自回收寶特瓶還原再製,鼓勵大家做環保。

上人言:「有錢不一定能讓人尊重,是要有愛才能讓人尊重;你們這幾年來用愛付出,讓當地人尊重華人,而且無論是人醫會義診、勘災賑災,或是對貧困者發放物資,都同時宣導環保,以及『竹筒歲月』的歷史與精神理念,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造福。」

「讓受助者捐零錢投竹筒,並非募其金錢,而是要他們起一念助人的善心,知道我們給予的物資與救助金,就是來自社會上點點滴滴的愛,自然心存歡喜與感恩。以佛法而言,心存感恩與歡喜,在內心已有一顆善種子;無論多寡,量力布施,即是造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9年●秋之卷—菲律賓慈濟人展開大規模賑災行動

2009年9月26日,菲律賓遭受凱莎娜颱風侵襲,一波特大豪雨帶給菲律賓大岷區,即大馬尼拉都會區的二十三省與臨近共二十五省嚴重的災難,死亡人數上升將近百人,幾十萬人無家可歸。

沓沓倫社區環保站距菲律賓分會園區有二十分鐘車程,在2003年來到花蓮慈院接受連體嬰分割手術的慈恩、慈愛姊妹與家人就住在環保站裡。前天下午,環保站開始淹水,一家人躲到環保站的最高處,但水勢愈來愈大,到了傍晚積水已達一層樓高,一家人利用打包成一大包的回收寶特瓶漂浮水上如同浮艇,划到教堂避難。附近居民亦仿此法逃出,感恩幸好有慈濟環保站的寶特瓶救命。

已知有六個慈濟家庭受災,但是大家都先放下自家災情,昨日開始勘災、發放,努力在停水斷電的會所煮熱食供應給幾乎一整天都沒有用餐的災民。上人感恩慈濟人無私的付出,且言這波災難就如同臺灣八八水災,不僅受災面積廣大,水退後也留下厚厚的污泥,清理復原工作費時費力。

慈濟志工將大岷區(Metro Manila)馬利僅那巿(Marikina City)列為重點援助區,展開垃圾清除、消毒、發放、義診等救援行動,上人慈示「以工代賑」計畫,以每日工資400元菲幣帶動當地居民投入災區清掃、賑災,一方面早日讓巿容、居民生活恢復往常,另一方面讓受災居民不至於因受災而使生活陷入困頓。

《慈濟月刊》516期●衲履足跡—人人共福力

因地制宜的以工代賑方式,不只讓災區清理進度大幅提升,同時也能濟助受災民眾生活。連日來馬利僅那巿馬蘭代里許多以工代賑居民受慈濟志工感動,昨天表示不支薪自願工作:「慈濟人啟發我們『人助自助』觀念,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上人讚許菲國慈濟人不只啟發民眾的愛心,也啟發其智慧,了解到與眾和合、互助互愛的大力量。「鄰居彼此幫助,大家都能開心歡喜,人人力量會合,就能淨化大地。」

《慈濟月刊》516期●衲履足跡—運「慈」施「悲」

「許多受災民眾生活本來就貧窮,甚至沒有戶籍,難以造冊發放。發予工資鼓勵其投入清掃工作,亦等於急難救助的應急金發放。」「以工代賑」激起了受助者自助自立之心;居民同心協力讓市容煥然一新後,還上街遊行對慈濟表達感恩。上人欣慰於當地民眾心地純真、易於帶動,也有回報之心。「雖不幸受災,若能啟發自心覺性,轉變人生,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亦是有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2年●秋之卷p.459—菲律賓以工代賑清掃家園,感動各界人士投入。

本土志工招募,謀生職訓計畫,以工代賑做環保

希望這分已被啟發的大愛能延續下去,2009年11月首批菲律賓馬利僅那志工研習會在靜思堂展開,共有四百九十五位來自囊卡、馬蘭代及杜瑪那的鄉親參加。均為「以工代賑」小組長們,也是第一批慈濟種子。

《慈濟月刊》518期●衲履足跡—自愛、自治

菲律賓以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為主,上人讚歎本土志工不受限於宗教名相不同,能用智慧親近善法而願意接受,志工培訓時更用心學習生活儀軌、繞佛繞法澄淨心靈。

其中有位居民洛德,聽到蔡昇航師兄鼓勵大家「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而思及兒子因買菸遇刺受傷時,曾接受慈濟襄助醫療費,不禁感動淚下。住在囊卡里的二十七歲婦女迪諾,育有五個孩子,曾因搶劫和竊盜罪入獄五年;她坦言認識慈濟後人生觀有了很大的改變,希望和慈濟人學習如何幫助別人。

「要影響別人,先改變自己。要及時自救自拔,進而度人。」上人稱許菲律賓本土志工有心投入且好善向道,慈濟人要用心開發、深耕這一片片純真的心靈福田。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2年●秋之卷p.745~747—凝聚華人志工及本地志工心力,改善社會現況 。以工代賑是因地制宜的慈善援助方式,為應2009年水災、風災、火災三合一在菲律賓的嚴重災況。

《無量義經》p.111—菩薩為了引導眾生發覺自己的佛性及淨化心地,所以他們到汙穢的是世間來度化,讓眾生先了解、淨化自我,然後去實行正法,將來就可以擁有清淨的國土,也可以與佛一樣有同等境界。

佛教談慈悲,有的人說:「佛教徒只要修行就好,何必素食呢?」事實上,吃素就是為了培養慈悲心,不忍食眾生肉。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食一切眾生肉,就像是吃過去生的父母、眷屬或者兄弟姊妹的肉一樣。

2013年3月3日志工早會上人開示:「現在要趕快及時耕耘心田,要把人間愛的種子,自我撒播,希望人人都有這一粒菩提種子,菩薩自度,自我耕耘心田,還要把這畝心田的粒粒種子,撒播在人與人之間。」

參、菩薩遊戲人間

《無量義經偈頌》p.119—菩薩遊戲人間,意無貪著罣礙,如獅子勇猛,如赤子純真。

《無量義經偈頌》p.120—菩薩要有付出無所求,苦眾生之苦、行眾生坎坷路的精神;人間雖是堪忍、苦難的世界,但對菩薩而的言,因為歡喜而不覺苦,只要心念一轉,就能忍人所不能忍以平靜心面對所有環境,度過種種坎坷。

為愛生財,遊戲人間

2006年親節前夕,慈濟志工陳美玉收到的母親節禮物是片名「超級台傭」的紀錄片。她的女兒蘇柚年用鏡頭記錄擔任慈濟榮譽董事的媽媽,白天為4戶人家幫傭、晚上去補習班當清潔工的點點滴滴。

陳美玉說,女兒蘇柚年不以她為人幫傭為恥,她為女兒感到驕傲。美玉小時候很窮苦,曾受過善心人士幫忙,嫁為人婦後,丈夫在紡織廠工作的微薄薪水,要奉養父母與一家四口,沒有能力幫人。1998年她受到證嚴上人的感召,發下捐款100萬元給慈濟基金會行善的宏願。

美玉師姊說,好友得知她發的宏願,笑她自不量力。她先標會當準備金,再四處找幫傭機會攢錢,騎著機車往返大直、羅斯福路、永和等地,傍晚趕回家做飯、做家事後,再去補習班當清潔工,打掃完回到家已是凌晨時分,每天只睡5、6個小時;最高紀錄是一次替4戶人家幫傭。幾年下來,陳美玉終於完成捐100萬元的心願,並成為慈濟榮譽董事。

《無量義經》p.100—這裡的「遊戲」並非指世間的玩樂,而是以無得失、掛礙之心去行六度。

菩薩於人間教化眾生,絲毫不以為苦,雖然付出全部的精神,但只要看到眾生快樂就感到安慰;佛菩薩不斷地倒駕慈行,遊化於娑婆世界,從來不因眾生的剛強難以調伏,而產生絲毫退卻之心。

《無量義經偈頌》p.120—做人間菩薩不只要堪忍,還要承擔責任,因不忍眾生受苦難,而發願投入苦難中撫慰眾生,拔苦予樂。

肆、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2011年10月23日志工早會上人開示:「我一直一直期待要落實社區人間菩薩大招生,就是要造福利益眾生,這兩天在晨語(早課)中也提到,佛陀來人間莫非就是要教導我們如何自救救人、自度度人、自覺覺人,開啟人人的心門,讓人人這一份與佛同等的佛性,與菩薩同等的願力能提升起來,不要再沉迷在凡夫的境界。

「有了慈濟人間菩薩,只要我們能走得到的、手能伸得到的,我們就可以及時付出。人世間在這個時候,不只是自顧自己的國度,或是自顧自己的範圍,天災一到,不分國家、不分地域,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要有『天下一家人』的觀念,天下大事匹夫有則,我們人人要負起責任!」

天下一家,佛弟子更是應以救濟眾生為己任。上人叮嚀,佛弟子們要依教奉行,更要「安住願力,廣淨佛國」。「佛陀教育我們要能發心立願,我們要立下了宏願還要能夠安住,這也是常常我提起『把握當下』。聽到的佛法,一聽進去,趕快入心,感覺有道理,就是要掌握住,所以叫做『把握當下』,並且將剎那間的心念恆持,將這一念心安住在心頭,做到《無量義經》裡所說的『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安住願力,廣淨佛國」的大願一人不能成,上人期許,人人要發揮滴水成河的力量,眾人合和、眾志相聚,才能潤漬眾生、廣濟天下。

伍、歡喜做菩薩

有心有願,你也可以做菩薩,誠摯邀請您,一起發心立願,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間菩薩,讓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

● 立願做大醫王或大船師。

● 參與醫療志工、或日常生活中,體會人生老病的痛苦,見苦知福,還要學習大醫王「醫心」。

週二, 09 七月 2013 03:43

http://meanings.tzuchi-org.tw/index.php/%E8%AE%80%E6%9B%B8%E6%9C%83/%E7%B7%9A%E4%B8%8A%E8%AE%80%E6%9B%B8%E6%9C%83/item/2857-%E7%84%A1%E9%87%8F%E7%BE%A9%E7%B6%93%E2%80%94%E5%BE%B7%E8%A1%8C%E5%93%81%EF%BC%888%EF%BC%8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