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4 September 2012

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

要是沒有東西使我們陷溺在物質層次,那到底是什麼障礙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對結構那麼地緊抓不放?為什麼我們如此執著於自己的振動頻率?為什麼我們害怕改變?

空性的層次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從最高的層次看起。在這個例子裡,用穩定這個字眼來探討眾生間的互動關係可能最為明確。在空性的層次,絕對的穩定當然存在,因為一段關係的組成份子在意識上的開放程度越一致,這段關係的穩定度就越高。不過,當碰到頻率比我們高或比我們低的生命時,我們就會覺得不安穩和不確定。一段不穩定的關係,基本上可能朝兩種方向發展,一是變得越來越穩定,直到頻率一致為止;二是逐漸分道揚鑣。當別人的頻率與我們不一致時,我們通常會覺得不舒服。當對方的頻率較低時,我們通常會試圖把他們拉上來。但要是對方的頻率較高,我們通常會設法把他拉下到我們的層次。

因此,在幫助別人時,你真正要處理的其實是對方想把你給拉下來的那股出於潛意識的自然衝動。要是別人這樣對你,你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是,繼續傳遞愛的能量,心中不要有任何抗拒。

就算對方一再想拉你下去,但當他發現你怎麼樣都不肯下去時,他就只好把自己拉上來,調整到你的頻率。儘管如此,若你發現對方只是千方百計想把你給拉下去,你當然有權力決定結束你們的關係。別再眷戀,也無須內疚,事情本該如此發展。任何會令你感到害怕的東西,裡頭或許都隱藏了開悟的線索。它或許暗示著,你太執著於結構了-不管是心理的、物質的,還是社會的。執著與抗拒,表面上看來或許不同,但本質上並無二致。

這就是為什麼,在遇到高靈時,我們通常會感到恐懼,而不敢開放自己的心。我們以為,心中的恐懼是在暗示我們應該收縮意識,但它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太過收縮了。善行義舉,如果是出於衝動,通常會帶來不愉快的下場。許多衝動的情緒會產生,原因都在於我們對他人的地位做了錯誤的假設。各位應細心檢查,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當我們在「幫助」那些我們認為較為弱勢的人時,我們可能會從中享受到某種自由感、權力欲或樂趣;相反的,當我們碰到比我們強勢的人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鬱悶,而心生退縮。

推與拉之間的張力

眾生平等的原則,是一個安全的指南,它可以提醒我們不要用優越的心態去面對弱者,也不要自我設限地用敬畏的態度去看待比我們優秀的人。

要對治這些推與拉之間的張力,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平等心去看待所有人,及所有你認為活著的眾生。要是你發現自己和他人有什麼不平等之處,你應該看得更深。當某某人展現出超高的智慧或天分,創造出偉大的畫作,甚至寫出了像這本一樣的書,千萬別因此就認定對方擁有比你更高的潛力。要知道,他做過的每一件事,你也辦得到。此外,不要對他過度崇拜,那只會拉開你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做自己,愛他如你的兄弟,欣賞他創造出來的東西,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

另一方面,要是有人表現出病態、瘋癲或墮落的行為,或經歷巨大的痛苦、無助或絕望,千萬別因此就認定他的潛力遠低於你。要知道,任何你做得到的事,對方也做得到。別盲目認同他或把他的行為太過當真。讓他做他自己,待他如親兄弟,對他懷抱慈悲,用平等心對待他。要知道,他是有能力把自己拉出困境的,而且只要他願意,他絕對可以提升到另一層次。不要表現得你比他優越,因為你並不比他優越,你們倆是平等的。總之,愛這個人,別在意他犯了什麼罪。

當別人跟你發生衝突時,他其實不是在針對你,而是在表達他的痛苦。不過記住,並不是所有受害者都是無辜的-從業報的角度看,沒有一個受害者是無辜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應該幫助他們,畢竟,我們會跟這個人產生關係,代表這是命中注定,於是,我們如何對待他們,也將決定我們未來的業報。

要是我們依然相信有人比自己高等或低等,我們就會更容易執著於目前的振動頻率,緊抓著那些讓我們覺得舒適的人事物不放,深陷在自己的觀念、情緒模式、工作和自己的身體裡動彈不得。在提昇意識層次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很不踏實,要是害怕這種不踏實感,我們便會害怕改變。

反之,要是你體認到沒有人比自己高等或低等,並根據這樣的體會來做人處事,你就自由了,因為不管處在什麼層次,你都會覺得平靜安詳、踏實自在。有個很簡單的方法,能減輕我們在物質層面所遭受到的痛苦,也可以提升我們的靈性悟境,那就是:不要抗拒。

(本文作者/賽迪斯‧葛拉斯)
(摘自/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世茂出版)

⊱作者簡介⊰ 賽迪斯‧葛拉斯(Thaddeus Golas)

一九二四年生。雙親皆為波蘭後裔。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退役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取得文學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出版業工作,擔任過校稿、編輯、業務等職。經歷過三段婚姻。在嘗試迷幻藥的過程中,因多次體嚐悟境,遂決定撰寫本書《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新時代運動之父的懶人開悟法》。此外還著有《愛與苦》(Love and Pain)、《宇宙飛機場》(The Cosmic Airdrome)、及自傳《懶人的一生》(The Lazy man's Lif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