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言行態度有一點點偏差,「行」就不圓滿了;行不圓滿,即無法證果。所以要用心修習教、理、行、果,做到諸事圓滿、行為公正,於人於己都無所虧欠,心就能安,也不會受周圍的境界困擾與阻礙。困難與阻礙不是來自他人,而是自己的心沒有調整好,才會覺得自己總是遭遇諸多難以跨越的困境。
要在菩薩道上安樂行,須謹慎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不偏差,以大誓願力入群度眾生。上人教大家開闊胸襟、廣納一切,時時審視己心,不要嫉賢妒能;接引人、成就人,其實是成就自己➖合大眾的心力,才能達成自己救度眾生的心願。嫉恚、懈怠、諂曲,都是要不得的心態。「我們用嫉妒的心理,去批評別人有缺點,這是不對的。常常說有缺角的杯子,我們不要只看到缺角,只要轉一個角度,整個杯口看來還是圓的。哪個人沒有缺點呢?若總是放大去看、去批評別人的缺點,其實只是突顯自己的嫉度心而已。」
「懈怠也會障礙道心,讓我們無法走入法門、接近如來室;諂曲,在人前讚許、背後毀謗,實在是很可怕!這些都是修行者不能犯的過失。」上人叮嚀,無論在家、出家,在菩薩道上修行,要「念茲在茲」,時刻不離學法行道的大慈大悲、大誓願與道心,自然能得到諸佛菩薩、龍天護法。
衲履足跡 2017年【夏之卷】第502~503頁
没有法脈,宗門會偏
上人談到,想讓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實非易事,就如《論語》中提到:「孔子的文章,大家要能看得懂,比較容易;但孔子說的話,若要能充分理解,就不簡單了。」
此語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談及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聽得懂;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言論,就少能聽聞,或者老師也有說起,但大家卻聽不懂罷了。
文章,指詩書禮樂等知識學問,是經世致用的經典,是世間法;性與天道則是出世間法,不容易融會貫通,所以孔子少講或不講,因為眾生根機有限,只怕講了也聽不懂,甚至愈聽愈模糊。
上人強調,若沒有静思法脈,豈有慈濟宗門?没有法,宗就會偏。遇事時,為人師者深心教誨弟子,若弟子只是一味辯護,如何能真正聽進或聽懂師父的話呢?一直不斷説來談去都是同樣的話,實在很累!
衲履足跡 2013年【春之卷】第184~185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