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3 September 2017

马来西亚从中等强国“变”小国

■ 刘镇东    

缺乏庞大人口或巨大经济的国家,通常无法跻身强国行列。然而,马来西亚自早期活跃于国际政治以来,就一直尝试超越局限、开拓格局,让大马赢得国际尊重,在世界舞台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不幸的是,马来西亚在首相纳吉的掌舵下逐渐变得渺小,几乎沦为无关痛痒的小国。

在马来亚刚加入联合国之际,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政府采取了坚定的立场,挺身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股声音。

在冷战的巅峰期,东姑倾向于美国、英国和西方国家的阵营。他也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密切,在卸下首相一职后担任了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

拉萨参与草创东盟

敦拉萨在担任东姑副揆的十余年间,私下接触不结盟运动和一些非西方国家的领袖,这与立场亲西方的东姑并不相同。甫庆祝成立50周年的东盟,正是由敦拉萨参与草创。敦拉萨在1970年9月拜相,调整马来西亚亲西方的外交路线,立场更具独立性,打开了我国外交策略布局的空间。

1969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尼克逊,实行了缓和政策,推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并在1972年访问北京。在这样的大势下,敦拉萨于1974年率先让马来西亚与中国建立邦交。

值得注意的,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共产国家。敦拉萨1974年访问北京,与毛泽东主席握手的经典画面也为他和新成立的国阵提供了大选卖点,尤其是当时的华裔选民仍然对中国抱有情意结。

马哈迪让世界看见大马

无论喜欢或不喜欢马哈迪,他让世界看到马来西亚。在纳吉的一马公司丑闻之前,每当去到海外的国人提到马来西亚,外国人一定会问及马哈迪,或可能是马哈迪昔日的门徒和受害者安华。对于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而言,马哈迪和马来西亚成为某种正面的精神象征。

我不全然认同马哈迪在位22年来的所有决定与行为,但至少我和大部分的在野党领袖都认同他在外交政策上的主轴。那些年,马来西亚可说是中等强国的典范,纵使不是大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耀眼于世界。

马哈迪的三大积极外交政策包括:

向东学习政策,特别是加强与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国家如日本的关系,平衡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扮演第三世界和南半球国家的重要意见领袖;在伊斯兰世界当中,成为活跃并有影响力的穆斯林国家。

马哈迪当时在外交政策的大战略是罕见的。可惜在现有政府的执政下,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已光芒不再。

纳吉让大马恶名全球

纳吉让马来西亚以盗贼统治恶名全球,也对大马外交政策的实行造成巨大影响。纳吉近日访美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总统川普这次会面的议程,是要与马来西亚讨论朝鲜的状况、东南亚的恐怖主义活动,以及中国的影响力。

但对于纳吉而言,他比较在乎的是美国司法部针对自己一马公司丑闻的调查,并想从川普政府关切的事务中找出为自己洗白的筹码。

此前,纳吉“转向”中国换取投资,为一马公司的财务问题解困。中国试图在东南亚这块区域与美国抗衡,于是纳吉搭上了便车,两边都讨些便宜。

美国与中国这两大国正在较劲彼此对东南亚的影响力,马来西亚本来可以扮演东南亚一把重要的声音,无奈纳吉的丑闻让马来西亚自我矮化。马来西亚原本可以在东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与美国和中国交涉时更能彰显主动和自主性 。

应扮演东南亚意见领袖

面对罗兴亚人遭迫害的人道危机,纳吉除了与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捞取廉价宣传以外,就没有做出任何实际的行动了。马来西亚应该扮演东南亚国家的意见领袖,谴责缅甸政府,或加强对缅甸的施压。

纳吉无法描绘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未来愿景,他只是把马来西亚定位成向大国乞讨好处的“小国”,当中没有原则,也没有理想可言。纳吉没有任何抱负,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以免有关一马公司丑闻的调查工作延伸到自己身上。

勇于说出真话的马来西亚人,却被纳吉标签成破坏国誉者。

我希望看到改朝换代的实现,并且相信马来西亚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将是一个真正照顾国人和国际社会福祉的中等强国。

我们在外交上确实曾经辉煌过,现在是时候重建马来西亚在世界的定位。

刘镇东: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暨居銮区国会议员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3949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