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1 February 2014

心淨佛土淨

《維摩經》說:「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這段經文,即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實質內涵,也是菩薩行的修學綱領。直心、深心、意調伏,是戒定慧的基石,當三學與十善業、八正道整合,便能賦與調心積極的迴向意義,以六波羅蜜消融煩惱、利益眾生、莊嚴世界。

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則是自覺、覺他、覺滿的漸漸圓熟。

對初機而言,修行是從自我到無我的歷練,儘管心力有限,若能隨喜各種善法,便是心常布施。


對精進菩薩來說,「心無所住」與「普門示現」互為因果。如同聖嚴法師強調:念念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我智慧相應,就是以法樂為動力在無盡的時空,同時實現自心淨土、佛國淨土、人間淨土。

眾生心不離佛心,佛心不離眾生心,是淨土成立的因緣。禪觀法門固然著重自心的開顯,但是除了獨覺菩提是自證自悟,其他法界皆由聞法起信而解脫,所以不論體驗的深淺,我們一直生活在諸佛本願、三寶加持及眾生的功德、業力裡。

大乘佛教以「普賢行願」象徵不住生死、不入涅槃的成佛之道。「大行」是明心見性,所成就的法身居於常寂光淨土,「大願」則是因地願心與十方眾生自然感應,普現無作而作的報身、應化身,以及他受用的報土和化土。因此,淨穢不二即是如來道場,心燈相續,即是無量光、無量壽的真實義。

◇資料來源:《修行在紅塵》,《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菩薩行願》

菩提心,是自信的基礎,也是大乘禪法的首要焦點。

迷於五欲六塵的心,猶如一艘堆滿感官雜物、年久失修的船,貪瞋癡與邪見極為沉重,隨時可能導致船難。當我們對世間現象的興趣持續降低,就會從夢幻泡影中覺醒,簡樸的心才能與正見相應,若內心淨土出現,則能善用觀照般若、文字般若自利利他。

一般人的身見十分牢固,所以苦、樂、憂、喜都很強烈,曾經因專注而忘我的詩人、藝術家、哲學家,或透過瑜伽、禪定、祈禱而統一身心的修行者,對於存在的時間感與空間感便會轉化。小我被大我取代是一種好現象,但是究竟的無我,必須放下心意識,沒有五蘊的痕跡才是禪的證悟。

智慧,無法藉由許願達成,心境光明,來自出離心與慈悲心的相互啟發,使精神力趨向安定、靈敏、洞察。如果修行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癥結可能在於:習以為常的成見太深,於是總想追求或逃避什麼,從未捨離世俗心,真正地皈依。

聖嚴法師說:生活在現在,開始在現在,佛就在現在。禪者的初心,即是《金剛經》所開示的「一念生淨信」。凡夫學佛,是以信心為自我受持正法,依正思惟觀照身心世界,直到徹悟實相無相,恆以「常樂我淨」續佛慧命。

在現代社會修練「無我觀」,須掌握二個根本原則:

第一,處於不友善的環境,不要激起更多的煩惱,保持清晰的決斷力。

第二,以真誠心面對當下情境,與人為善,不助長自己或他人的惡念、惡行。

安住緣起性空,就是涵養「業隨心轉」的福慧與慈悲。

◎延伸閱讀:【觀無我】——身心即道場 
◇資料來源:《無法之法》,《福慧自在》,【禪修FOLLOW ME】主題展

 http://www.ddc.com.tw/reading/2014/issue/20140213.ht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