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1 September 2011

煩惱皆從意起

~《法譬如水》:《懺煩惱障》p249-265 重點導讀分享

1。煩惱就是無明。「一念無明生三細」,「三細」指的是貪嗔癡,「細」就是非常微細的心念。

2。「煩惱、業、果報」三障是我們修行最大的障礙,所以叫「三障」。

3。無明造煩惱,是煩惱的源頭。煩惱一起即造業,就有果報現前,如此循環不息。

4。學佛不能有邪思,最重要要有正知正見,否則念頭稍一偏差就生煩惱,業亦形成。

5。煩惱是在內心,業是動作(造業),有了動作,業的種子就落實了。種子如果不斷累積,生生世世的業果報應,將無窮無盡。所以要修行,要顧好剎那間的念頭(一閃而過)。

6。不要在不知不覺中任無明煩惱叢生,有了煩惱會生起許多迷惑,而作出很多錯事,所以懺悔時第一先要「懺悔煩惱障」。

7。煩惱皆從意起,「意業起故,則身與口隨之」。

8。「意」如果不動,無論外境如何,也不會生起身業、口業,所以要時時調伏自己的心。境界現前,心念不動。

9。「意業有三」種:貪嗔癡業,能令眾生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受苦。

10。有錯不能覆藏,要趕緊改過。與人有對立,彼此有心結,要趕快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

11。「懺悔」就是不要隱瞞;找人表達出來,就是「發露」。那心結打開,就能消除糾纏不清的煩惱。

12。有時人家好心勸告我們,自己卻不接受,或是有人較純根,不容易明白道理,那是過去的無明累積而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