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June 2024

歡喜做「要人」

/ 果然是大師


多聞第󠀠一的阿難,是佛陀最廣為人知的弟子之一。佛陀入滅後,為了令佛法長久住世,大迦葉召集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當時,負責憶誦出所有經典的,就是這位侍佛長達二十餘年、過耳不忘的阿難,並且,在大迦葉入滅後,繼任領導僧團,承接起安僧弘法的重責大任。
󠀠
根據典籍記載,阿難住世一百二十歲。虔誠的佛弟子阿闍世王曾請求阿難,若是阿難將入涅槃,務必先讓他知道,讓他送行,阿難也應允了。不久之後,阿難入滅在即,他依約來到王宮辭行,不巧,阿闍世王正在休息,守衛不敢叫醒阿闍世王,阿難於是留言請守衛轉達。
󠀠
阿闍世王醒後,聽到消息悲痛大哭,一路追至恆河畔,見阿難在恆河中結跏趺坐,當時,毗舍離王也聞訊趕至,兩位國王焦急地立於恆河兩岸,同聲勸請阿難慈悲住世,然而,阿難反而勸慰兩人不要執著於生死,並且繼而想到,這兩個國王對他都如此敬愛,在他入滅後,一定都想留下他的舍利,若是自己在哪一國的國境入滅,他的舍利便歸哪一國所有,如此,對另一個國家並不公平,甚至,可能引發另一國前來搶奪,而造成爭戰,如此,對兩國都不慈悲。阿難尋思之後,便於恆河中央躍入空中放三昧火光入滅,身骨舍利自分兩份,分落恆河兩畔,兩位國王也知道了阿難的心意,各自帶回阿難的舍利建塔供養,一場戰爭因此消弭於無形
󠀠
這是聖者的慈悲,就連自己的入滅,也是一場無言的教示,把握最後度眾的因緣,將自己生命(死亡)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
一次,一位法師因覺得受利用而請教東初老人,同時抒發心中的不快。當時,東初老人這麼回他:「一個人在世,能有被人利用的價值,就有生存的意義,反之,即同死草枯木,活著也是多餘的!」更說道:「我們教主──釋迦世尊,從二千多年以前一直到現在,都被他的兒孫們在利用,不肖的兒孫,利用他混生活;賢德的兒孫,利用他弘法利生,利用他福利社會……出家的二眾不算,還有數不清的在家人,也在利用釋迦世尊。我們是佛陀的弟子,要學習佛陀大肚包容的精神!」
󠀠
正如同聖嚴師父勸勉弟子做「要人」──意思是處處被需要的人。一個處處被需要的人,必然施大於受、付出多於得到、義務多於權利、辛勤多於享受、利人多於利己……
󠀠
或許有人會問,這麼做值得嗎?不會太傻、太吃虧嗎?何必這麼累?然而,晚年在病中仍弘化不懈的聖嚴師父這麼說:「能以老病之軀,尚可廢物利用,豈不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嗎?能在娑婆世界,運用佛法,廣結眾生善緣,豈不就是速疾成佛的大菩提道呢?」
󠀠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施與受之間斤斤計較;也可以在付出與得到之間機關算盡;在權利與義務之間決計不吃一點虧、不讓人佔一點便宜……當然,都沒問題。我們的生命價值,就看我們自己怎麼抉擇了。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58579626306998&set=a.44387354444427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