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November 2019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寺的门,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它本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听到有人诵读这个句子,当场若有所悟而决定出家求道,往湖北黄梅见到五祖弘忍,半年之后,听五祖讲《金刚经》,一听到这句话就豁然大悟,可见这个经句在禅宗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人认为无我、无心、不动心大概就像木头、石头、植物一样吧!如果真是如此,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就不要说法度众生,禅师们悟道之后也不该再弘扬禅法了。事实恰巧相反,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只有三十多岁,接下来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说了许多法,度了很多人,使佛教流传到今天,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见不动心并不等于木头、石头,它的意思是不住心,《六祖坛经》中也谈到无住无相无念,二者大同小异。‘无住’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一个念头或任何现象上产生执着,牢牢不放。

比如受了打击,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扰,那叫心有所住。又比如贪男女色的,心就注意男女色;贪名的,心注意名;贪财的,心注意财;贪美食的,心注意美食。这些人若没有女色、男色就活不下去,没有名、没有财就浑身不对劲,没有美食也不能过日子,心中老是牵挂着这些东西,这就叫‘有所住’。

至于心无所住呢?美色当前也当作是平常事。《维摩经》中的天女散花,又是美女又是鲜花,菩萨们看了若无其事,认为是天女自己在散花罢了,跟菩萨们不起关联;可是那些阿罗汉对美女和鲜花还存有潜在的厌离心,所以花落到他们身上就掉不下来了,这是因为心有所住。

因此,‘心无所住’是身在红尘能不受红尘困扰,‘生其心’是出入红尘还能救济红尘中的众生,为他们说法。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萨们的境界。

我们凡夫也不妨练习‘无所住而生其心’,最初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把世间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梦如演戏。你会非常认真地演好目前的角色,但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戏,那就不会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响而烦恼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住」,是對「住相」而言。前面已經講過「無住」,很多人誤解佛教是消極、逃避現實的,一講到「無我」,好像這個人已無可救藥,不為今生,也不為未來。一講到「無相」,更覺得這個人大概沒希望了,因為他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管了。⠀

究竟「無住」的「住」是什麼意思?用現代的名詞翻譯,就是「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就是「住」的意思。凡夫的心理活動,都離不開「在乎」——我很「在乎」他講我,我很「在乎」股市今天跌了,因為數字下跌與我的財產息息相關,這便叫作「住」,心「住」於股票,「住」於某一樁事、某一個人。

人常常喜歡在人前表現,人後表功。有沒有這種人?有!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有這種毛病。如果不求表功,似乎即無表現,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是十分正常的。表現給誰看?表現給別人看,職員表現給老闆看,民意代表表現給人民看,政府官員表現給長官看,這都是正常的,但這都是「在乎」。

真正懂了佛法以後,會在心裡清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做則做,不該做就不要做,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這就叫作「無住而生心」,但這個心已不是煩惱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煩惱心;無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現。

/ 聖嚴法師
/  摘自《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三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