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5 October 2015

「不忍與不捨」,寫在改革之前

KPMG 說慈濟沒有統一的培訓講義是關鍵的問題,但是其實這個是懂不到一半的人說的外行話。為何這麼說?因為我就是「慈濟完全慈青幹部手冊」的第一任編輯啊!當年我們不眠不休搞了一個月才編成的手冊,到這幾年已經幾乎連殘篇都沒有了。

當年我們真的創造帶領出一批很棒的慈青種子,現在呢?大家都說慈青面臨生存危機。一旦失去核心理念,當然很難存活下去。

第一、慈濟是會成長的一個團體,而且隨著時代變動,他就是需要不斷的成長;但是在成長的過程,必須要保留核心的理念。如果沒有核心的理念,就算有一致的培訓手冊,也會搞到蕩然無存。

第二、不要說全世界,就說台灣就好了,慈濟在南北兩地有非常大的推動上的差距,風土民情不同,人力資源素質不同,等等都是很需要留意的問題;所以,每一個地區都需要因地制宜的調整制度。何況還有城鄉差異,所以任何一本統一的培訓講義,都無法適應全台灣的個地理場所的差異。何況全世界的慈濟,那就差異更大了。

所以提出這個意見,就算真的去做了,也「絕對無法解決問題」。

第三、就算有統一的講義,但是講師素質不同,也會有龐大的解釋空間需要調整。所以問題不在講義,而是在於講師。

所以,真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

第一、只需要提供一致性的核心培訓課綱就好了;誰定?當然要好好善用現在所有培訓講師既有的文案,全部收集起來,好好花個半年統整、分析、綱目調整,然後召集合心、和氣與宗教處座談,甚至邀請常住師父列席指導,確認綱目沒有遺漏。報給上人確認,這就是「慈濟宗門」要的;之後才可以實施。

第二、需要培養「教聯會」和「大愛媽媽」聯合起來,撰寫各區的合適的培訓講義。為何要由教聯會和大愛媽媽聯合?因為教材的設計,教聯會才是最專門的;但是只有大愛媽媽是真的腳跨「一般社會大眾」以及「慈濟人」兩岸的角色,培訓不是丟出來慈濟的東西社會大眾就可以理解,是讓一般社會大眾可以認識慈濟的;所以唯有大愛媽媽這種腳跨內外的他們可以不使用艱澀難懂的語言去設計出「連小朋友都可以輕易理解」的教案;在由教聯會和合心和氣團隊「試教」。如果需要範本,請「聯絡鹿港大愛媽媽」!

第三、教案撰寫是需要培訓的,要看得動「培訓課綱」才是問題所在;所以如何培訓這些種子寫手才是問題。

第四、講師的素質不一,如何拿到講本之後,可以講出符合培訓精神的分享以及課程,這也是需要訓練的。

所以,問題不在於講義,而在於「傳承」的方案。

對不起,我認為 KPMG 在這邊完全「搞不清楚方向」,只會讓慈濟多繞了兩圈而已,然後沒有解決任何問題。KPMG 對於企業改造或許有相當的經驗,但是對於慈濟再造,恐怕需要先丟掉他們先入為主的專業思考模式;否則只會引導慈濟落入死胡同。

慈濟不是「企業」,慈濟是「人文有機體」。慈濟是「生命」,而不是機器或制度。

如果 KPMG 無法確實融入慈濟當中,理解慈濟存在的價值,慈濟人萬萬不能為了盲目的改革而丟棄自己的傳統。在組織再造當中需要體會自己的價值,並且用更簡單的方法讓他被所有的參與者都廣泛的接受。這才是組織再造的真諦。

如果一昧的丟棄自己的信仰,去學習別人的模式;那只會落入「邯鄲學步」的下場。

· Moya Tseng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oya-tseng/%E4%B8%8D%E5%BF%8D%E8%88%87%E4%B8%8D%E6%8D%A8%E5%AF%AB%E5%9C%A8%E6%94%B9%E9%9D%A9%E4%B9%8B%E5%89%8D/10203872752494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