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7 June 2014

通徹無我 無上智慧

與編纂處同仁談話,上人表示,早年在普明寺對弟子講《四書》時,也對眾講解《梁皇懺》,可惜那時候沒有記錄下來。1969年精舍大殿完工啟用後打佛七,開始對眾解說《法華經》,「如今又從〈序品〉講起,因應社會人心較過去複雜許多,故而用各種方法反覆解說,希望將道理講得透徹,引導大家深入經藏、透徹思考。」

因應現世 傳承法脈

以「三界」為例,上人說明,過去按照經典講解,講到第幾禪、第幾天,難與人間生活契合,聽者亦難體會與了解;現在則是融合人心狀態、世間生態,讓大眾體會三界如火宅,五濁惡世的種種現象已浮現。

「六道眾生形態各異、各有習性,種種眾生習性,都可歸納於人心觀念與行為。」上人言,人心之毒惡,如毒蛇蟲蠍、鬼魅魍魎;然而人人皆有真如本性,只是被種種習氣熏染、因惑造業,如蟲蛇吐毒──見解、思想偏差,私心愈重,為了「我」的欲念爭權奪利,不擇手段傷害他人。

「相對於私我,『大我』則是融合宇宙真理、無處不在的『我』,也就是佛陀覺悟時,融會萬理、和宇宙萬物契合,無處不在的無量開闊心胸、無上智慧。」

上人說明,若能依教奉行,時時維持一念清淨心,就能回歸最清淨無染的真如自性。「即使身處五濁惡世,亦能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吸收淤泥養分而成長、美化淤泥池。」

「慈濟宗門」特殊之處,在於人人提起使命,深入人群,為天下人做天下事。上人提醒,文史結集要傳承法脈、延續慧命。「期待讓現在、後世的讀者見之歡喜,重視而且能運用,帶動人人投入慈濟宗門──自我磨練,堅定道心、增益道業,涵養出如蓮花般清麗脫俗的品德。」

心靈道場 成就慧命

與宜蘭志工及榮董團隊談話,上人開示,慈濟道場是很活潑的修行道場;「所謂活潑,意指人人將法融入生活中,任何一個時間、空間都在修行,不只是舉行法會、朝山等宗教儀式而已。」菲律賓慈濟人多年來於每週三舉行朝山,眾多志工虔誠一心,三步一拜地往靜思堂前進,風雨無阻;人人從外在的儀式,表達出內心的虔誠,讓見聞者深受感動。

上人以此說明,朝山等儀式,是讓大眾建立起信仰的目標,然而,「修行最重要的道場,在於自我心靈道場。」

上人表示,慈濟以「人間佛法」為修行法門,有因緣加入慈濟,在道場中學佛聞法,建立正確、智慧的信仰,要知福、惜福且要把握時間、空間,成就慧命道業,以正知、正見做入世的助人志業。

重視法源 深心信解

五日晨語,上人指出,學佛要向內探究真如本性;「真如,即真諦道理;不離人、事、物種種境界。」

以世間物來說,塑膠袋或紙張未被使用前,都是乾淨的,用過之後染污;環保志工回收加以整理、恢復乾淨,重新再製成新品。上人表示,此即「理性本淨」。

「凡夫徒具世智辯聰,並未真實受用佛法,一念貪欲起而起戲論,以貢高傲慢心,與人辯論或評判法,無法體會『理性本淨』;雖遇佛法,仍為貪瞋癡、煩惱無明而蔽心,空過時日而未能脫離三界。」

《法華經‧譬喻品》偈云:「諸子如此,益我愁惱。」與清修士談話,上人以此教眾,佛陀乃四生慈父,視眾生如子,見芸芸眾生聞法而不受法,不斷於三界火宅中複製無明煩惱,或獨善其身修小乘法,無法發心立願……為此愁惱不已,故迴入娑婆、廣度眾生。

「將自我生命與天下事、佛法合為一體,在人間謂『使命』,於修行者為『慧命』。」上人勉眾,要重視法源,即使是一粒小小種子,也會漸具規模;學佛者要深心信解。

「世間如火宅,莫耽溺嬉戲,累積業力,危害人間;而是要聞法入心、身體力行,發大心為天下承擔責任。法入心、根深廣,菩提樹才能穩固。」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4年4月4至5日《農三月‧初五至初六》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0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4668%3A2014-06-16-01-13-08&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