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January 2014

又是節約措施

首相納吉星期一宣佈11項撙節措施,讓人熟口熟臉,原來在2008年7月,時任首相阿都拉已經推行類似的節約措施,現在只是炒冷飯。

納吉公佈的措施包括削減部長與副部長10%應酬津貼、JUSAC級以下公務員只能坐經濟艙、凍結所有政府部門和機構的裝修與翻新申請、充份使用政府部門現有的辦公室及一馬訓練中心和政府學院的各項設施。

當年阿都拉也是削減正副首相及正副部長每月10%的應酬津貼,限定官員只能因參與官方會議和論壇才能出國,而且只能用公費在東南亞渡假;搬入新辦公樓、裝修都被凍結;內部的活動只能在政府部門以及利用現有的設施進行,同時開幕禮、頒獎禮等,能免則免。

當然,兩者也有不同之處,比如針對坊間批評政府部門委任顧問公司擬定報告或進行研究,納吉成立了國家發展規劃委員會審核這類申請;阿都拉則凍結聘請新職員,不過利民計劃及一些不可或缺的重要職位,不受“凍結令”影響。

納吉和阿都拉是在同樣背景下,推行撙節措施,以應對通膨,同時向人民彰顯政府以身作則。阿都拉在2008年6月調升汽油價格78仙,引發民怨;納吉在反漲價大集會舉行前,宣佈削減公共領域開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令人納悶的是,難道減開支,就只能削減應酬津貼、出勤費及租賃場地費,沒有其他辦法嗎?

首相的每月應酬津貼為1萬8千865令吉、副首相1萬5千零15令吉、部長1萬2千320令吉,以及副部長6千令吉,而JUSA C等級以上高級公務員的應酬津貼從2千500令吉至逾5千令吉,所以正副部長每月削減的津貼可為國家節省5萬令吉,加上高級公務員每年節約逾百萬。

政府部門在吉隆坡酒店舉辦一天的研討會,至少要15萬令吉經費,是削減部長應酬津貼的3倍。

這次政府沒有提供11項撙節措施能夠為國家節省多少錢,然而當年阿都拉卻宣稱,節約方案每年可為政府節省20億令吉,但最終有沒有達到目標,沒有人知道,因為一些措施最終不了了之,比如酒店協會不滿政府部門停止在酒店辦活動,後來政府做出調整。

撙節措施應從大筆開銷下手,貫徹錢花在刀口上的理財概念,才能彰顯政府的誠意。

譬如,正副部長享有各種津貼,只削減10%應酬津貼,不夠堅決,應削減所有收入的10%,包括薪金。政府已經計劃在今年調高國會議員薪資,絕大部份正副部長是國會議員,這邊減應酬津貼,那邊調薪,錢是左袋進、右袋出。

反對黨根據2012年總稽查司報告的每項支出作出統計,約有65億令吉的款項被浪費,因此若政府能遏止貪污和浪費,就可以省下大錢,但政府5年前不做,今天也不敢做。

令人更加不解的是,納吉削減所有政府部門、分局、機構與大廈的電費5%,為何卻和私人公司簽署能源管理合同?政府部門有能力進行節能改造項目,外包節能計劃違反了撙節原則。

其實,政府擁有各領域的專才,不用聘用私人公司,比如舉辦說明會,聘用活動規劃或公關公司就是浪費公款。

另一個問題是,撙節措施不能堅持或缺乏執行力,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若真的在5年前就凍結請人,公務員人數豈會節節上升?

政治人物做事就是喜歡信口開河,政府在2006年調漲汽油價格30仙,當時就宣稱會把每年節省的44億令吉,用來改善公共交通,最後“得個吉”。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很多承諾已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比方說國民和解,雪蘭莪州宗教局突擊馬來西亞聖經公會,就無助於國民團結。

許多問題周而復始,是因為政治人物各有機心、缺乏意志力,在這種情況下,撙節措施能成嗎?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