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4 June 2013

如是無相 無相不相 不相無相 名為實相 

/ 化十

上周,原本要和大家分享讀《無量義經》的心得。

因為兩位師兄要增加他們的分享時間,一個要說「四合一」,於是把時間讓給了他們。

誰知道,一個臨時不能來,叫另外一位師兄講,而且說要說重一點的。

在最近一個事件上,這位師兄自己也不跟四合一,要叫大家尊重四合一,如何能夠服人?

這麼多年來,只能接受一項事實:組長本身必須以身作則,除了言教還要有身教。

否則,我們只能永遠在原地踏步。

在原地踏步也罷,只怕是不進則退。

善解包容,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便是:不會進步。

因為怕對方生氣,因為怕對方不來,大家也要做好人,所以大家都在善解包容中委屈求全。

於是,只好這樣安慰自己:佛陀要說《法華經》時,都有三千弟子離座。

自己何德何能,豈敢要求大家來聽自己?

那晚,原本要分享的一些重點如下:

1. 說完了《水懺》,爲什麽師父再說回《法華經》?

2. 法華三部:要瞭解《法華經》,就必須先瞭解《無量義經》(開經)。

3.師父要我們先懂《水懺》,因為要我們知道因果、因緣果報。

4.但,我們的腳步不應該只停留在因緣果報上,佛法浩瀚,自己應該再求精進。

4.師父腳步從未停歇,我們也要跟緊腳步,不要停留在因果,必須提高自己的格局,往佛法再深入(上求佛道)。

5.《無量義經》p225/p234: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6. 我們還是注重在名相上,爲了活動而活動:

  •  灰衣:無相 (快樂做)- 因為不知道有名相,所以做得很開心。
  • 藍衣:著相/外相(煩惱做)- 開始著相,爲了做而做,所以做得很煩惱。
  • 受證:實相 (解脫做)- 瞭解了實相,理應很解脫,但事實是這樣嗎?

7.四合一:我們只有名相上的「四合一」,但在做事時往往忘了「四合一」。

8.檢討活動:浴佛/素食愛灑。爲什麽沒有面對檢討的勇氣?如何帶新人出來?

9.建議以培訓組的檢討方式:先自我檢視,其他人再提出建議、給予鼓勵。

那晚的出席人數并不理想。

1.  可能是基於假期關係,慈委及培訓的出席率超低,有待提升。

2.內容再好,聽到的人不多,那是很可惜的。

3.往往活動無法達到共識,那是因為大家沒有共同的方向,沒有一起來入法,如何有共同的方向?

4.「四合一」里各組長們本身沒有出席,要如何帶人?

5.灰衣比藍衣精進,人數少的社區比人數多的社區精進,怎麼會這樣?

6.與其把重點放在慈委上,不如就將共修改名為《四合一共修》,將重點放在那些真正要做事的四合一幹部上,讓有心要來入法的師兄姊都能來出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