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July 2025

怎麼聽

/
 一行禪師


傾聽自己

在我們有能力好好傾聽別人之前,需要先花時間傾聽自己。有時,我們試著傾聽他人,卻完全聽不見他們說了什麼,因為內在的強烈情緒與想法太過吵雜,呼求我們的關注。我們應該要能與自己相處,回到自己,傾聽正在升起的情緒,不去評判或打斷它們。我們也可以傾聽內在升起的任何想法,讓它們消散,不要抓著不放。當我們花點時間傾聽自己的聲音,就能聽到周遭人的聲音。

我們需要訓練

我們必須傾聽對方,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我們盡心聆聽,但幾分鐘過後,就再也無法聽下去,因為他們的話語觸動了我們內在的痛苦、暴力與憤怒。剛開始, 我們發願,即便對方講話偏頗,讓人聽不下去,也要給對方一個機會。但是我們內在的暴力、恐懼、痛苦和憤怒,讓我們撐不過五分鐘就想要反擊、大吼回去,或是逃走。我們失去了慈悲傾聽的能力,我們需要練習,才能再次傾聽。

傾聽受苦之人,但不承擔他們的苦

如果對方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苦,就會成為自己痛苦的第一個受害者—我們只是第二受害者。如果我們置身於對方的處境,而無法處理內心的苦,也會有同樣的反應:我們會繼續受苦,也讓周圍的人受苦。這就是從正念生起的正見: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苦,不再責怪他們,只想幫助他們減輕受苦。這意味著我們自然生出了慈悲。
佛陀曾教導兒子羅睺羅要像大地一般修行。人們把各式各樣的東西—從鮮花到垃圾,扔到地球上,地球卻平靜地接受一切,不帶任何評判。地球有能力轉化這一切。我們可以學習像大地母親一樣平靜地修行。可以接受別人對我們說的任何話語,卻不必承受他們的痛苦。

瞭解自己的極限

有機會被懂得諦聽的人傾聽,真是彌足珍貴;這可以帶來很大的寬慰。然而,有時傾聽無法帶來任何紓解:例如,有人老是重複說些澆灌雙方負面種子的話語,這種時候,繼續聽下去並非明智之舉。

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繼續帶著慈悲聆聽,請讓對方知道、告訴你的朋友:「親愛的,我們過兩天再繼續好嗎?我需要重新整理自己。我需要練習,才能以最好的方式聽你說話。」

如果你的狀態不好,就無法以最佳的方式傾聽。練習行禪、正念呼吸和坐禪,可以恢復慈悲聆聽的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07814307373762&set=a.28384366977083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