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家麟
於是,再讀一遍 Viktor E. Frankl 的名著,Man’s Search for Meaning。這本書,看來所有中譯版本的名字都頗怪,姑且譯之為《尋索生命意義》,很老套,但那是一位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的感悟,他觀察石牆內最先死亡的人,得出重要結論。
Frankl 說,集中營裡,很多人未到毒氣室已經死去,他們並非死於缺乏食物或藥物。人們被困囚籠中,最先死亡的人,就是那群失去希望的囚犯,他們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他目睹,每逢聖誕節與新年,死的人最多,人們渴望在大節回家過年;但希望一再落空,令他們喪志,人亦隨之而死。
Frankl 體會到,苦難本身沒有意義,但我們如何回應苦難,就能賦予苦難一種意義;強權能奪去你的所有,但你仍然有自由選擇如何去面對;生命中很多事情不能控制,但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情、能控制應對的方式。
邵家臻寫的《石牆生花》,記監獄生活枯燥,囚友會為「有得選擇」而興奮一刻,例如每星期派發小賣部清單讓人選購物品。Frankl 則強調,一種終極的自由,是你能調節心態,選擇如何面對眼前的困境。這種寸心的自由,無人能夠奪去。
Frankl 形容,囚牢中,身分只剩一個數字,每個人如羊群一員,每天被驅趕、營營役役重複刻板的存在,個性被剝奪;慢慢地,每天都在逃避狗咬,求一口嗟來之食,每隻羊都拼命擠到羊群中間,順從、妥協、自保,害怕突出自己,避免成為羊群邊上突出的個體、避免成為最先被打的對象。
他說,每個人必須有意識地抗拒這種心理狀態,要有意識地存在,在刻板的日常與工作中找到自主的節奏、想念你鍾愛的人、保有自己所珍重的價值、保存寸心的自由,才能好好活下去。
*
《尋索生命意義》一書,1992 年版的引言中,Frankl 說了一個小故事。他談到自己當年一個抉擇,就是納粹暴行已經很明顯了,為何不離開奧地利家鄉?
作者當時其實已獲得美國簽證,可以立即到美國歲月靜好,安心寫他鍾情的心理學研究。他父母亦很慶幸兒子有機會離開,但 Frankl 反而猶豫,他不忍心離開父母。他一直拖延決定,直到有天回家,他見到桌上有塊石頭,父親說納粹黨火燒猶太教堂,他搶救了一塊刻着猶太《十誡》的石塊,上面刻著「以父母為榮」一誡,他當下決定,留在自己的土地,一同面對明知會來的惡運。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1/07/blog-post_30.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