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曾說過,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一體兩面;當「出離自我中心」的心提昇到菩提心的高度時,即是「自利利他的願心」真正發起時,慢慢地才會從有條件的愛,進入無條件的愛。
在人我互動中看見自己,是「自我肯定」的開始,練習把心的視角聚焦在自己身上,持續觀照,接著就會進入「自我成長」的階段。不過,當人愈來愈清淨時有一個陷阱,容易進入一個與自己疏離而掉入虛無的狀態;那樣的出離,其實是為了要和過去的欲望或防衛保持一個距離,因此並未看見或全然接納自己。
當事人會想要遠離人群、想要獨處,遇到複雜的人、事、物,會覺得煩躁。我們應該進一步檢視:主導這種出離狀態的動機,其實是人類原始欲望的「逃避」,而非「覺悟」。
慈悲立基於「無我」,但無我很難做到。開始「消融自我」,慈悲才有機會顯露。如果人類社會價值建立在純粹的需要上,那麼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需求,都會造成衝突、混亂、痛苦;從互相利用、互相滿足出發的社會,即是權力鬥爭的溫床。有助人的榮譽感,便須反觀內心潛伏的恐懼、缺欠感、占有欲……才能洞見、釋放「自他平等」的關懷與創造力。
創巴仁波切在《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中指出:禪修的經驗裡,自有某種不急進的意識,這也是法(Dharma)的定義——「寂靜」。如果有熱衷之事,就是貪欲;沒有需要滿足之欲,就沒有急進。悲心是禪修的實質,是不急進的溫情。由於不趕工,身心便能放鬆;由於放鬆,所有思想、情緒、舉心動念……都回歸在「與自己友好」的核心,悲心自發、自長、自起,無須費力。
◇資料來源: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交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