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9 November 2018

不義則諍

■ 曾鈺成

居上位者倘被只懂唯唯諾諾的人所包圍,便有犯大錯誤的危險。但人一旦位高權重,大多數還是愛聽恭維說話,不愛聽批評意見。

《孝經‧諫諍》有記載說,曾子問孔子,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嗎?孔子不以為然,回答說,這是什麼話!「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諍臣阻止當權者不義


引文中「爭臣」、「爭友」、「爭子」裏的「爭」,即「諫諍」的「諍」。這段話的意思是,父母做不義的事,子女見了就應盡力勸阻;只知聽父母的話,不算是孝!子女敢於規勸,父母就不會陷於不義。正如有諍臣提醒,即使天子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諸侯和大夫無道,也不會失去國家。而士有諍友相勸,可保不會壞了聲名。

這段話雖載於《孝經》,但也說了對上司和朋友的態度:如果明知對方犯錯,而不肯盡諫諍的責任,一味阿諛奉承、投其所好,對上司或朋友完全沒有好處。居上位者倘被只懂唯唯諾諾的人所包圍,便有犯大錯誤的危險。這道理不斷為實踐所證明;但人一旦位高權重,大多數還是愛聽恭維說話,不愛聽批評意見,於是身邊便沒有諍臣,或者即使有,諫諍也沒用。所以,當權者身邊有沒有諍臣,不是偶然的,是當權者的性格造成的。

孔子說天子有了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當中的「無道」,應是指偶然偏離了正道,而不是「暴虐無道」:如果是專橫無道的暴君,根本不可能虛心納諫,又怎會有諍臣扶助他不失天下?孔子說的顯然也不是剛愎自用至無藥可救的昏君,而是有可能從諫如流的明君。雖是明君,也不可能完全不犯錯誤;如果有人及時指出他的錯誤,他又願意虛心聽取,予以糾正,就可以避免積小錯而成大錯,諍臣就發揮了匡正扶持的作用。

任何領袖,必有過人之處,始能當上領袖。尤其是有卓越成就的領袖,很容易覺得別人不如自己高明,而周圍的人也自然地對領袖特別尊重,不會輕易提出不同的意見。英明的領袖,應當認識自己間或會有無道之失,需諍臣匡正,方可保天下不失。

曾鈺成
2008至2016年出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參與多屆立法會地區直選。現擔任培僑書院和培僑中學校監及培僑小學校董。1968年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於培僑中學任教,後擔任校長。香港大學教育文憑及碩士。1992年與一群志同道合人士成立民主建港聯盟,並出任創黨主席,2003年改任會務顧問。回歸前,積極參與香港過渡期工作,曾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成員,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2002-2008年擔任行政會議成員。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4%B8%8D%E7%BE%A9%E5%89%87%E8%AB%8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