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January 2023

如果我不為自己著想,誰會為我著想?

僅靠著你的犧牲來關愛他人,是不會持久的。關愛他人的同時也必須滋養自己。
               ──達賴喇嘛

在圖博語(Tibet)中,代表「惻隱之心」(compassion)的字是 tsewa,這個字的意思是「對自己以及他人有惻隱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它先談到的是自我,然後才推己及人。想像有一個同心圓,你站在中間。你先從對自己有惻隱之心開始,然後擴展到你身邊的人,再來是其他人,然後是整個世界─但它是從自我開始的。我們都在這個生命的循環中,在惻隱之心所張起的網絡中相互連結。

在西方,我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習語言之初,就被教導「考慮自我,包括對自我富有同情心」是不道德的。但這並不是那麼正確─為什麼「我的自我」不如「其他人的自我」呢?而且這也無法永續:那些不照顧自己需求的人,最終將會一無所有,無法給予自己也無法給予他人。

因此,與其把為他人付出視為無私,而把為自己付出視為自私,我們不妨把健康的給予視為一種「從自我出發的表現」。所謂的從自我出發的給予,就是照顧他人也照顧自己。

要如何體現呢?如果有同事請我協助他們的計劃,我可以簡單地回答:「我很樂意幫你,但我需要先完成這個任務。」若場景發生在家裡,我可以說對我家人說:「孩子們,等我運動完,我就會陪你們。」或者「親愛的,我明天會陪你,但現在我需要一點獨處的時間。」這麼做,真的沒關係!

照顧好自己並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壞人。相反地,從長遠來看,當我們能夠關注自己的需求,我們才最有可能提供他人協助或貢獻,或表達友善與慷慨。

/ 塔爾.班夏哈《#更快樂的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