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曼‧魯西迪《羞恥》
印度裔英國作家 #魯西迪(Sir Salman Rushdie )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以及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他在前天(12日)遇襲,經紀人表示魯西迪手臂神經被切斷,肝臟受損,也有可能失去一隻眼睛。但手術後,魯西迪已可拿掉呼吸器,並可以說話。
魯西迪從小不信教,被視為伊斯蘭教的「逆子」。14歲時,他被送到英國讀書。印巴戰爭發生時,魯西迪繼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求學,攻讀歷史。 複雜的宗教、文化背景,讓他對政治、流亡、移民等問題格外關注。 1981年,他以第二部小說《#午夜之子》獲得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作品卻觸怒了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當局禁止在國內發行。之後的小說《#羞恥》又因中傷巴基斯坦前總統齊亞‧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導致該書不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誹謗罪。
1988年,魯西迪的小說《#魔鬼詩篇》出版,立即引起巨大爭議。故事源於一個傳說,撒旦在伊斯蘭教聖典《古蘭經》中加入自己的詩文,而小說中也穿插了對伊斯蘭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內容。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領袖宣布判處魯西迪死刑,號召教徒暗殺他。不久,伊朗政府正式宣布與英國斷交。魯西迪雖已向穆斯林世界公開道歉,但仍需潛藏多年,過著受警方保護的地下生活,直到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會支持他的死刑判決後,魯西迪才重獲自由。但在這次事隔多年的襲擊發生後,伊朗官媒仍表示此事值得慶祝,盛讚凶嫌勇敢,並說「讓我們親吻這位以利刃割裂真主敵人」英雄的手。
《羞恥》這部小說通過巴基斯坦描寫一個現代國家的創建及其失敗,並以「羞恥」這核心概念切入,直指政治與社會的暴力根源。小說中也道出了魯西迪對家國、移民、流亡的思索:「移民的民族和分離的國家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我想,是懷著希望。你在舊照片裡瞧瞧這類人的眼神吧。希望閃耀在褪色的褐斑中,絲毫不減。最大的劣勢又是什麼?是空蕩的行李。我說的是看不見的皮箱,而不是那些有形的、也許是紙板的種類,裡面裝著幾件意義被抽乾的紀念品:我們脫離的豈止是土地,我們已飄離歷史、飄離記憶、飄離時間。」
魯西迪曾在文集《想像的家園》自言,像他這種離鄉背井的作家,都被某種失喪感緊緊抓著,有種迫切的義務回首過去,但在找到所失之前,自我早已異化、失卻。台灣作家朱嘉漢形容,魯西迪小說的氣勢磅礡,並不代表他擁有或成功追尋到較完好的過去,他爆發的想像力來自於破碎的記憶,於是失喪反而成為瑰寶,如同魯西迪自己所說:「我並沒有被賜予完整回想的能力,但確實因為這些記憶本身的片面性,或曰記憶的碎片化,才能召喚出如此多意想不到的回憶。(……) 碎片化使得細瑣的事物變成一種象徵,而世俗也因此獲致了神秘或神聖的特質。」
https://www.facebook.com/fleursdeslettr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