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基週二公布Bill Gates在2018年最喜愛的書籍清單,他說這份清單兼容並蓄、適合所有人閱讀,來看看他今年都讀了什麼書吧。分別是《Bad Blood》、《Army of None》、《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Educated》和《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
John Carreyrou這本著作描寫以詐騙醜聞惡名昭彰的矽谷騙子獨角獸Theranos如何從雲端摔落谷底,解說Theranos的成功與失敗、揭發這家公司可怕的企業文化、如何愚弄了矽谷眾多有錢有勢的人,以及支持者如何出於妄想把這家公司捧上天。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身邊一定有間灝天金融,但是這些大極有限,騙極有限,世界級的騙徒唔係一千幾百萬咁騙,一定是億億聲。
在美國,驗一次血至少50美金,採集血量1-10毫升, 並且還需要等待一兩天才能拿到化驗結果。相比之下,血液檢測公司Theronas強調只需要2.99美金,只採集一滴血,也就是只有1/1000的醫院采血量,馬上就能讓你看到準確的化驗結果。公司聲稱他們可以用這滴血完成的檢查項目超過200個。如果願景實現,年收入730億美元的醫療測試產業中七成的業務將被Theranos取代。意味著,這間初創公司將顛覆整個醫療測試行業。
亮麗的外貌、清晰的思維,流利的口才,讓年僅20歲出頭的創辦人Elizabeth就獲得了像美國前財政部長、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等政壇大佬背書。同時,Silicon Valley著名投資人Tim Draper、甲骨文創辦人Larry Elison、媒體大亨梅鐸等紛紛下重金投資。造就了矽谷科技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如何爆煲?所謂的200項測試,實際上只有15項測試是在自己家開發的機器上測試,同時,所謂的滴血檢測實際上並不現實。一位投資人在曾被抽了好幾針管的血。而其他的滴血實驗中,由於樣本量過少,最後都需要用水稀釋來進行檢測。這也導致了第二個問題:測得不准,與醫院的結果大相逕庭。其次,就是帳目做假,驗血報告造假後,利潤造假,資料被竄改等。
强國刁民、騙子、低端人口太多,全中國已經有超過1億人列入「失信者」黑名單,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擁有高智商的騙子更可怕,真身為劍橋博士兼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的愛滋逃犯,基因編輯科學怪人,科學園的癡能線兩兄弟,超能咖啡壺兩公婆,真係行撚埋一邊。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上,關鍵的「真未來」和「假趨勢」,君子和騙子常常是共存。中國夢童話年代結束了。吹出的泡沫曾經令人目眩神迷,但當牠們迅速膨脹,成為龐然大物之後,人們猛然發現,它們成就的是一小撮人的財富神話,付出代價的卻是整個社會:隱私洩露、虛假資訊、騙子橫行、非姦即盗、仇恨言論、打機上癮、安全威脅、環境污染。
根據阿里巴巴對美國SEC證監會的申報,2018年三月,阿里巴巴投入3.43億美元取得ofo12%的股權,依此計算,北大騙子的ofo在短短三年之內,創造出價值二十八億美元的財富。
能夠騙倒高智商的投資人,27歲的北大騙子當然不是等閒之輩。首先要有張靚CV,最好是共產黨高幹二代,叔父輩最好是某某中字派的總裁、黨委副書記,最好也是前任國家總書記的同鄉,緊跟著國家領導人的路線。
北大騙子有齊。
騙子二十三歲創辦ofo單車,就算有背景強大的父親撐腰,也難創造全國性規模。參與ofo共用單車的股東有金沙江、真格、經緯等創投基金,外加滴滴出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龍頭企業,大公司願意砸下巨額現金,不斷拉高ofo的價值,才是真正的關鍵。
還有單車大廠,上海鳳凰、天津飛鴿、富士達、雷克斯這些都是加堆積在中國各大城市,以千萬輛計的共用單車墳場幫凶。
騙子從母校北大出發,2016年將共用單車遍及到中國兩百個校園,同時在當年完成五次增資,2017年繼續瘋狂擴張,甚至進軍美國聖地牙哥、西雅圖、澳洲、印度、以色列、西班牙、德國與韓國。
叫得做騙子,一定要無恥。北大騙子流著頂尖共產黨員的血液,行事作風高調,不畏譏讒。在2012年競選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當時北大貼出一封舉報信,說騙子透過賄賂之前的北大學生會長,之後又請客吃飯、看演唱會等方式,賄賂有投票資格的學生代表,當選為學生會主席。賄選事件引發北京大學介入調查,最終關於此事的微博等文章全數刪除。
當然,北大騙子創造出來的狂熱,今天看來已經是泡沫了,但是過去兩年熱炒的時期,大家一度對共享單車模式深信不疑。產品需要行銷,話題也需要行銷,最高級的行銷就是提出謊言,提出假設,製造恐慌,然後提出解決方案。
ofo單車在全世界全面撤退,股東投入的資金血本無歸,IPO的夢已經破滅,還拖累中國的單車產業,大量擴充產能,而且擴充的是低技術、低利潤的產線,現在成了ofo替死鬼。
由千禧年開始,頁岩油、3D打印、VR、AR、大數據、A I人工智能、智慧衣服、無人汽車、FinTech、物聯網、共享經濟、區塊鏈,眾多專業名詞和想像攻佔了我們的世界,挑戰我們的理解。近幾年不斷將泡沫吹到大一大,以特殊的商業模式創造了話題及用戶行為,因此傳出很多收購背後的故事,投資人和創辦人背後的黑幕。
中國過去三年的投資熱錢,都是因為FOMO,Fear of Missing Out,而投入想上億美元。其實我認為回報多少是其㳄,更嚴重的是投資人已經失去耐性,對公司創業者的支持迅速消失。
中國根本沒有真正的高科技,都是抄襲。完全不是和納斯達克、倫敦金融街那種高度,那些所謂的你班友,創投基金投資的是什麼?但是大家沉思下來,到底有多少曾經火紅的事情,在經歷過時間驗證之後,變成真正的未來?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