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怡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寫的話劇《人民公敵》,講一個小鎮有一個具醫療價值的溫泉浴場,引來許多遊客。醫生斯多克芒發現市內的制革廠污染了溫泉水源,引致浸浴者患上嚴重疾病,他覺得這件事應公之於眾,並立即着手解決。但他的市長哥哥認為事件會破壞小鎮經濟,報館編輯、屋主聯合會主席、其他市民各有自己打算,斯多克芒被市民奚落和指責,成為了人民公敵。
德國柏林邵賓納劇院(Berliner Schaubühne)演繹這個百年前的劇作,9月6、7、8三天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按計劃,9月13、14日還會在南京江蘇大劇院演兩場。在北京演出第一場的最後段,是台上台下與觀眾互動,想不到觀眾紛紛向台上演員高喊:「我們希望有言論自由」、「中國的媒體也不講真話」、「我們政府一樣不負責任」,甚至有觀眾說「這裏也有人被消滅」,勁爆場面持續15分鐘。第一場後,國家大劇院即要求劇團修改劇本,取消這個互動環節,並停止了公開售票。第二場的觀眾大多是經篩選的「特購」票。但即使這樣,在演出最後段,還是有觀眾高喊「為自由而鬥爭!」並獲全場觀眾鼓掌。於是,南京的演出被取消了,理由是「舞台技術原因」。儘管劇團方面表示願意在缺乏舞台技術支援的情況下演出,劇院方仍稱做不到,說這是官方給出的說法。
136年前到現在,世界變得大不一樣了,西方社會的文明進步非百多年前可比,但話劇有關謊言、隱瞞真相、腐敗、一個被毒化的社會,有關一個正直的人與壓制力量抗爭的故事,卻讓現在仍然置身於毒化社會的觀眾激動,他們對號入座地從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現實,並在劇場大聲喊出自己對現實的沮喪。而中國當局的反應,也等於對號入座地自認這個政權就是「人民公敵」。
《南德意志報》記者敍述了事件始末後,認為演出是一個小小的奇蹟。北京的審查官員應該是低估了這個戲蘊含的爆炸力。邵賓納劇院總監費特說:「如果他們事先看了我們的演出,就根本不會請我們去中國」。記者還調侃說,如果劇團回到柏林上演,會是怎樣的情景?「或許會感到有些沮喪,因為這裏的觀眾只會作出不痛不癢的反應。」
在自由已經成為呼吸空氣一樣的地方,對呼喊自由、反對壓制這類劇情的反應自然「不痛不癢」。但文明儘管在世界許多地方不斷進步,在有些地方則是倒退。中共建政前的知名報人儲安平說:「我們現在爭取自由,在國民黨統治下,這個『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問題,假如共產黨執政了,這個『自由』就變成一個『有』『無』的問題了。」這話不幸言中,1957年他被指為大右派,在黑不見天的日子裏度過悲慘一生。
在北京,能購票入場的都是中產階層,「特購」的觀眾更是經過當局的篩選,連這樣觀眾都有這樣激動的反應,說中國已經民怨沸騰恐怕並不過份。
策劃電影《英雄》《活着》《千里走單騎》的編劇王斌在他的微博說,此劇演出太棒了,無法形容的好。演到最後,是對我們「到底選擇獨立、自由、個性表達,還是利益」提出的大哉問。
在香港,現在是從自由是空氣,向自由被指「踩紅線」的倒退。我們也都面對這樣的大哉問。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1/2050485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