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October 2024

是自信,還是自負?

聖嚴法師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別人看得過低,就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因此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而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之所以會自負,是因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別人還好,譬如才能、知識或人品,因此在對待別人時,自然而然就表現出傲慢心來。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並且不斷有機會往上陞遷,那麼他就會愈來愈傲慢。但是人畢竟不可能永遠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總有個頂點,等爬到頂點時,一定會往下坡走。因此,自負對一個人並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並不自覺。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負,其實兩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而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我在東京時,曾經遇到一位從臺灣來的朋友,他是政治大學畢業的。他的同學有人做官當到次長,甚至是部長的,因此很感慨地對我說:「法師,您曉得嗎?我很倒楣啊!時不我與,時運不濟,好運彷彿總臨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在東京只能放棄努力,乾脆隱姓埋名了。」他因為眼看著同學、同輩的事業都很得意,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就是因自負所引起的失意。

如果是自知而自信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了,他們會說:「我有做這種事的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能做得很好;假使沒有機會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緣不成熟的關係。」或者說:「有什麼事我就做什麼事,不一定要做部長,我做別的事一樣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自負和自信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因此,察覺慢心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存有比較的心。一般來說,慢心是自以為比別人高一等的人才會有,就像有的人會將事情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而將失敗歸咎於別人,認為做不好,都是因為別人拆自己的台。

其實覺得自己比別人不好,心理所產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緣來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勞。因此,對任何事情我們應該抱持是不是由我來做都好的態度,如果不能做這件事,也可以改做其他事。能夠如此,就能保持心裡的平靜和平安,也就不會起慢心了。

/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Thursday 24 October 2024

有話好好說,利他結善緣 󠀠

/ 果然是大師


唐朝的德山宣鑑禪師二十歲出家,通經通律,對《金剛經》尤其熟稔,有「周金剛」之稱,這樣的他,也不免有幾分傲氣。那時,他聽說南宗頓禪標榜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非常不以為然,認為是異端邪說,於是擔了一部《青龍疏鈔》決定去踢館。
󠀠
他從四川千里迢迢地行至灃陽,途中,見到一位婆婆在賣燒餅,飢腸轆轆的他於是在攤子前放下重擔,準備買燒餅。婆婆見他背了一落的書,於是問道:「你背的是什麼書啊?」宣鑑禪師隨意答道:「《青龍疏鈔》。」婆婆回:「哦……講經的啊,講的什麼經?」宣鑑禪師頗自負地回答:「《金剛經》。」婆婆回道:「出家人,我問您一個問題,您若能答我,這燒餅就算我供養您的,好嗎?」「好啊,您請問。」「《金剛經》裡有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道大德您點的是哪個心?」宣鑑禪師一聽,啞口無言,灰溜溜地擔起行李就走了。
󠀠
這個經歷難得地讓宣鑑禪師折服,反觀自己修行的不足,到了龍潭崇師禪師那兒後,原想踢館,後來決定留下虛心學習,成就後來開悟、並成為一代宗師的因緣。
󠀠
這個賣燒餅的婆婆是什麼來歷?史料上沒有說。她是單純地想請法?還是看出宣鑑禪師的自負,刻意挫他的銳氣?或者觀世音菩薩示現,指點他修行的方向?我們不得而之。只知道,這位路邊賣燒餅、名不見經傳的婆婆,是德山宣鑑禪師修行路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緣。
󠀠
八正道中有所謂「正命」。聖嚴師父解釋,指「用正當的方法,以自己的體力、技能、智能、資本、智慧來謀取生活的所需。」另外,也指出:「並盡量避免從事與佛教五戒相違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從事殺生、偷盜、賭博、邪淫、妄語,乃至於買賣酒類等的行業。」因為,既是賴以為生的的工作,即是我們每日生活的重心及樣態,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就像這位賣燒餅的婆婆,賣燒餅是她每天的工作,而她或者有心、或者無意的一句話,竟是一位禪師的助緣。從這個公案中,我們可以反觀我們自己,每天在工作中,面對不同人事物而反應的身語意,是利益了其他生命?還是傷害了其他生命?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
工作,是現代人利他最直接、最快速的橋樑。我們身上所穿、所用,飲食所食、出門代步的一切,來自世界各地;同樣地,我們工作所生產的,不論是實體產品,或是知識、訊息,也會無遠弗屆地被送達世界某個角落,比我們本人走得還遠。交通與網路,從來沒有這麼發達方便過,所以說,這是培福、利他、結善緣最好的時代。
󠀠
就看我們是否在我們每日每日的工作中留心,而投入我們的善意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43523667812593&set=a.443873544444277

Monday 21 October 2024

愛情裡的自卑情結

/ 李家雯


情感關係裡的權力不對等,可能以各種形式表現,像是金錢、權勢、地位、知識差異、話語權……等等。而關係中出現了支配與操弄,甚至是任何形式的暴力相向時,也都是雙方權力不對等的展現。這幾年陸續被討論的「情緒勒索」、「煤氣燈效應」、「PUA」等,都是這樣的現象。

說到底,人們會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控制他人,或許也是因為他們內心對失去地位的恐懼高於一般人。他不想融入整體,紆尊降貴去配合別人,渴望他人臣服於自己,只好不停地尋找一個願意臣服於他的伴侶;在極度害怕自己失去力量,又在關係中無法證明自我價值的前提下,最後的手段,只剩下威脅、利誘、哄拐、操弄、失控、出手……

其實,不只在親密關係中,在日常生活裡,大人對小孩、多數對少數、主流對非主流……這些現象都存在,只是在愛與親密關係裡,這些現象既隱晦又普遍,使我們經常忽略了這都是自卑情結的一種展現。

當我們陷入這樣的情感泥沼裡,一旦自己的人身安全、身心狀態受到了傷害,甚至自尊受到嚴重打擊,任何人都該為自己挺身而出,毫無懸念地離開這樣的關係。沒有人該在愛裡仰人鼻息;真正的愛,不是在愛裡證明誰比較偉大,也不是展現控制對方的需求,更不是征服的欲望。一旦關係中陷入了任何一方在價值上被詆毀、操弄、剝削,那就不是平等的愛。

李家雯(海蒂)《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0861380402390&set=a.283843669770836

Saturday 19 October 2024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曾昭智

魏晋年代学者李康,为文〈运命论〉中有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三句话流传千年,说的是 :

如果一棵树它长得高过树林,强风肯定会把它给吹断;土堆如果突出于河岸,急流必会把它给冲掉;至于人的德行,如果高于众人,他就会被诽谤诋毁。

简单来说,套句现代话语,就是"树大招风",或说"枪打出头鸟"的意思。

因为那些低矮的树木,藏在林中与大家齐平,就不会被大风给吹折,便可处安不危。为人处世也一样,倘若一个人表现过于出众,在旁人眼中看来非常耀眼、甚至刺眼的话,由于嫉妒心理作祟,那些人便会因羡慕自己而产生嫉妒之心刻意陷害,而造成不必要之祸害。

人与人之间的习性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往往是相对矛盾的,就看你是站在哪个立场而言。许多身为领导者,狭隘心态下似乎常会把表现优秀的下属给踩下去的倾向,以免后者表现太好而在公司表现超越自己,影响到未来的升迁机会。而做下属的,则盼望自己的努力,会被上级赏识获得职场上的升迁机会。

人有时候不能够活得太出色,这会因你而恰恰彰显出别人的无能。正因如此,这些人就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排挤你。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自保,隐藏自己的胜利光芒,该收敛的时候就收敛,尽量不锋芒四射炫耀逞强。熟谷下垂,智者谦卑,就是这个道理。

虽说我们的为人处世,宜收敛而不过度锋芒毕露,但若要做个真正才智兼备之人,则要知道适时韬光养晦。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过于谦虚将自己的能力埋没隐藏。现今数码化竞争剧烈的年代已不同往昔,是人才的话就得努力很技巧的去行销自己,让上级看得到你的才华,工作上才会被重用而有机会发挥。如上所说是很考验技巧的一道法门,既不能木秀于林,又要自我行销以显才华,这该如何是好?

中国著名88岁至今仍健在演戏、运动、当模特儿走T台的 "最帅东北大爷"王德顺,说过一句话 : 该炫自己的时候,千万不要对自己手软。这,又是另一门学问了。

我们都熟悉刘备"三顾茅庐"的三国演义故事,它突显了因刘备惜才,三次拜访诸葛亮,才把后者请出来为自己效劳。然而,倘若三国历史发生于现在,诸葛亮还刻意让刘备三顾自己始愿意出来的话,恐怕这已无"三国演义"这本书好读了。因为当下人才济济充满竞争的时代,刘备并不缺你诸葛亮一人可邀聘。现在的诸葛亮,必须勇于从茅庐站出来,清楚让刘备看到自己的才华,这才会被赏识录用。有了工作平台,始能发挥所长,干一番大事业。

木若要秀于林,就得顺著风向成长而不被毁;土堆要知道如何自保,才不与湍流逆向被摧;若要行高于人,则必须做到技巧的表现自己而不惹人非议。

这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学问。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4/10/14/685958

Thursday 17 October 2024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Acemoglu 獲獎後接受訪問,承認中國的情況挑戰他的結論,因為中國正向AI、電子車等創新領域傾注大量投資,但他仍認為自己的看法正確,仍認為類似中國的專制政權在達至長遠、可持續創新方面會十分困難。

Acemoglu 跟 Robinson 2012年曾出版《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繁榮與貧窮的起源》(Why Nations Fail),二人認為專制政權下的增長較不穩定,通常不能導致快速、原創的創新,並曾說由於中國缺乏包容(決策有效吸納不同界別人士意見、並能容許國民發揮其才能技術)的制度,所以經濟增長不能持續。

這本書籍推出簡體中文版時也鬧出風波,由於當中提及中國制度屬壓榨性(aka韮菜式經濟),所以需要刪掉大量內容,才能出版。

Acemoglu 在2022年10月發表文章,指出雖然習近平犯下推出動態清零、在烏戰支持俄羅斯等錯誤,拖中國經濟後腿,但他仍能獲第3個任期,權力更為集中。

Acemoglu 說,中國增長模式崩潰,並非因為錯了的人登上黨總書記寶座,中共加強控制社會是無可避免的。他表示,中國之前高速增長,源自巨額投資、西方技術轉移、大量生產出口、以及遏低工資,但出口主導的增長只能走得這麼遠。

他當時稱,習近平和中國官員誤判形勢,中國正為政權加強控制付出巨大經濟代價,信貸分配高度受政治干擾,由此造成的沒有效率問題正在累積,而國家主導的創新正達至極限。

Acemoglu 以學術研究為例,指出中國的大學管理高度由上而下,於是學者的研究方向嚴重投上司所好,扭曲科研方向;隨着習近平加強控制科學和經濟,這些問會加劇,但中國已沒有獨立專家和媒體敢講出,中國即將車毀人亡(train wreck)。

3名獲獎經濟學者主要研究制度經濟學,獎項委員會讚揚他們解釋了為何有些國家較富有、有些較貧窮,其中一個重要是社會制度的不同。

委員會表示,3人提出有力證據,清楚證明制度跟經濟榮衰的因果關係,委員會的新聞稿和科普文章提及他們舉出2個例子。

一個例子是歐洲殖民,3名得獎者發現,如果殖民地原本已有成熟社會,有一定數量的原住民,有豐富天然資源,殖民者更大可能建立出壓榨式制度,導致當地經濟轉差;如果那個地方原本未高度發展,原本人口較少,主要是殖民者遷入,這個地方更大可能出現包容性制度,因為主要勞動力是殖民者,要刺激他們的勞動動機,儘管這仍未是民主,但遠較壓榨式制度的殖民地更有利經濟長遠增長。

另一個例子是美墨跨境城鎮 Nogales。美國亞利桑那州的Nogales和墨西哥Sonora州的 Nogales 在天然資源、地形、地理甚至居民文化都近乎沒有分別,但美國那邊很繁榮,墨西哥那邊罪案嚴重,主要原因是美墨兩國的制度——包括殖民時期制度及其影響——有很大分別。

https://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4/10/acemoglu.html

Tuesday 15 October 2024

多數情感內耗,是因為期待過高

吳冕
內向者的交友門檻很高,原則是少而精。

只和少數絕對信任的朋友交往,並長期保持穩定而親密的關係。

對一個人不夠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夠充分時,內向者通常會沒有安全感。

內向者要對一個人熱絡,要深入並喜歡這個人,只有真正成了熟悉的朋友,才能放鬆下來,然後坦誠熱烈地交流。

也就是說,內向者對一個人的態度和熱情,是和兩個人之間情感上真實的親密程度成正比的。

內向者本身的社交欲望不強,在人際關係中也沒有強烈的掌控欲。

更重要的是,內向者在人際交往中,更忠於自己的內心。

當一個人用佛系、隨緣的態度來處理人際關係時,慢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人與人交往有一定的節奏,也需要時間沉澱。

我們可以暫時故意表現出自己很熱情,很認同和喜歡對方,但是稍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明白,我們看到和感受到的未必都是真實的。

太容易靠近你的人,有一天也會很容易離開你。因為不管是他們靠近你,還是離開你,其實都與你無關。因為你們之間並沒有很深的情感連接,更多的是交往技能和套路的使用。

所以,假如你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慢、在反應上屬於遲鈍型的人,不要著急,請給自己更多時間去適應新的生活。而不是拿自己跟那些反應比較快、很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的人相比較,按照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不管是快還是慢,都不存在絕對的好和壞。只是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社交節奏。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的節奏,而不是被別人的節奏帶著走,最後迷失自我。

內向者聊天時,如果覺得某個話題沒有營養,沒有意義,就會失去表達的欲望。

比如剛遇到朋友需要打招呼寒暄幾句,外向者通常會熱烈地和對方聊很多事情。從當天的天氣,到對方穿衣打扮及神情狀態的細節變化,再到社會上發生的熱門事件,總之會用各種話題占滿時間。

但在內向者看來,這些天馬行空的聊天都是依些空話,沒有意義。因此,內向者不喜歡寒暄,不喜歡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關卡上。內向的人喜歡直奔主題,簡單一句「你好」之後,他們就會切入正題,討論想討論的事情。事情說完,聊天也就結束了。

因為把很多事情都劃到無意義的範疇,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內向者常常是沉默的。當周圍人歡聲笑語聊著各種各樣有趣的話題時,內向者就像局外人一樣作壁上觀。很多人理解為冷漠和孤僻,覺得內向者這樣的反應是一種心理問題,要調整。

但實際上,沉默也是內向者參與生活的一種方式。一旦找到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人和事,內向者就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熱情投注其中。

內向者不必急於自我否定。聊天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較,不是分出誰聊得好誰聊得差,而是能不能滿足自己在這件事上的需求。

你喜歡聊天,那麼聊得越多越好;你覺得沒什麼可聊的,那就保持安靜也不錯。

內向者在面對人際關係時,經常有理想化的傾向,就是追求純粹。

比如,他們希望做純粹的好人。在與別人交往時,希望呈現單純、善良、有愛心的形象。展現真實,可能會讓別人不開心,甚至會打破「我是一個好人」的印象或人設。為了避免人設崩塌,很多時候,寧願犧牲一些自己的時間、精力甚至是利益,也會硬著頭皮頂上去。

明明知道有些人就是在占便宜,甚至是欺負你,但就是不敢發脾氣。一方面怕強化衝突,不知道如何收場。另一方面不想在眾人面前展現出生氣的樣子,擔心這樣的形象會讓別人不舒服,改變別人對自己一貫的良好印象。

但是,發脾氣就會讓人討厭嗎?並非如此。

相對於完美的人,人們更喜歡有個性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更真實。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成熟的、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就會發現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性:他們不會輕易傷害別人,不會一味地順從別人。在面對別人的傷害時,也敢於展現自己的攻擊性,和為自己的邊界。

你可以不發脾氣,但不能不會發脾氣。不要輕易丟掉自己的攻擊性,它是你賴以生存的根本。

控制型的人最典型的特徵是,我會對你很好,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成自己人,但前提是一切都要聽我的。

不管是聊天也好,一起做事也好,你都要按照他的想法和意志,聽從他精心的安排。一旦在某件事上你不聽話,按照自己的想法,他就會暴怒。

控制型的人不允許別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經常有意或無意地貶低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認為別人的想法都太幼稚、太不成熟,只有自己才是唯一正確的。

和這樣的人相處久了,你們之間就不再是平等獨立的關係,而是依附與被依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待久了,你會感到越來越壓抑,甚至是窒息。因為你的自我意識被消滅了,你不再為自己而活,而只為對方存在。

如果你是一個很獨立、想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出自我的人,最好對控制型的人敬而遠之,他們再熱情、再優秀也不是你的菜。

吳冕《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0723499082845&set=a.283843669770836

Friday 11 October 2024

在生氣中成長

/ 林珮雯

每個人都嚮往心平氣和的生活,
為什麼還是難免動怒?
生氣就像一面鏡子,
讓我們看見感受與需求,調適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接納怒氣的存在,就是改變的開始。

您是容易生氣的人嗎?每次生氣都有不同原因,還是經常對某一種個性的人、為相同類型的事件感到生氣?

回想起來,那些令我們不滿的人或事,是不是在發完一頓脾氣之後,就依我們的期望改變?「怎麼可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局勢不是靠我一個人生氣就能扭轉。」既然如此,除了氣得又累又無奈,若能冷靜回想,這場怒氣會不會透露了其他訊息?

一再生氣讓人感到心累,這股忿怒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拿「生氣」怎麼辦呢?

看見感受與需要

生氣是一種「不滿意、看不順眼、不自在」的內心感受,一旦事實與自己的認知產生落差,脾氣立刻不請自來:「怒火中燒之際,交感神經跟著高亢起來,帶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釋放、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從事預防醫學研究的洛桑加參醫師在《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一書有感而發:「一般人只能看見自己掀起對外的戰爭,卻忽略了這把火,其實也在自己身體裡開啟戰場。」

雖然知道生氣對健康有害,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情境:結帳時有人插隊、歷經冗長的會議仍沒有共識、出國旅遊航班臨時被取消、收到寫滿謾罵的顧客意見調查表、遭受陌生人暴力攻擊……,內心當下湧現的「不平之氣」又該何去何從?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在相同情況下,有些人總是能心平氣和呢?

「同樣的刺激,解讀不同,生氣的程度就不同。」研究人際溝通,推廣「幸福說話課」的臺灣師範大學劉秀丹教授分析,讓我們生氣的並非外在的不如意、不公平事件:「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事件,才是造成生氣的原因。」此外,內心重要的需求或期待沒有被滿足,也會讓我們感到生氣:「生氣就像一種警報器,幫助我們覺察內在的需要,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生氣一定是負面情緒嗎?其實取決於我們如何與生氣互動。

「我們該避免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暴怒、傷害或毀滅性的表達方式。」心理學家瓊恩.羅森伯格(Joan I. Rosenberg)在《黃金90秒情緒更新》(90 SECONDS TO A LIFE YOU LOVE: How to Master Your Difficult Feelings to Cultivate Lasting Confidence, Resilience, and Authenticity)主張:當情境發生時,允許忿怒的情緒出現,願意接受忿怒帶來的不適感,度過這股怒氣反映在身上的九十秒情緒浪潮。如此一來,不但能啟動忿怒具有的保護與溝通機制,也可以強化掌握情緒的力量,從容應對各種事件。

面對心中突如其來的怒氣,除了自己接納,如果能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想法,或許就能減少人際關係的摩擦、不會只要一對話就氣得七竅生煙;而在還沒釐清「希望對方了解我什麼」之前就貿然生氣,可能導致更難被對方理解。因此,體察自己的需要、學習恰到好處地表達,也是生氣帶來的課題。

提倡「非暴力溝通」的心理學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 Ph.D.)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書中,分享「充分表達怒氣」的四個步驟:

一、靜下來,深呼吸。
二、辨識腦海中有哪些批判性想法。
三、將這些想法與自己的需求連結。
四、具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沒有被滿足的需要。

盧森堡博士還提醒我們,人愈受到責備和批判,就愈想防衛自己、攻擊別人。因此,在表達需求之前,試著「同理對方」,否則對方將無暇顧及我們的需要,也不會想改變自己的行為。

從源頭消融瞋心

生活中某些忿怒場景的發生,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明明不想生氣,卻還是忍不住。」「對方不肯聽我解釋,我也不知道他在氣什麼。」「我和自己生悶氣。」此時,有別於一般心理學,佛法在面對「生氣」的現象時,會更通透地探討生氣的本質,以及背後隱含的因果關係。

生氣與瞋有關,佛教如何看待瞋恨心?《成唯識論》將「瞋」歸類為六種根本煩惱之一,還會引發「忿、恨、惱、嫉、害」五種隨煩惱。法鼓文理學院榮譽教授惠敏法師引述《大般涅槃經》、《法華義疏》指出,「貪、瞋、癡」會引發傷害自他的行為、語言、意念,因此,佛教常以「三毒」或「三毒火」譬喻這三者對出世間解脫善心的毒害。

據惠敏法師研究統計,貪、瞋、癡三毒之中,菩薩戒主要對治的便是「瞋恨心」。時至今日,起因於瞋心而產生的各項攻擊行為,也經常造成社會不安,甚至引起國際戰爭。如何調伏瞋心?惠敏法師以佛教悠久的禪法傳統: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作為現代人調心的良方。例如,以「慈」的精神,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恨、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以慈心力化解「瞋」以及相關的隨煩惱,達到身心安穩。

在生氣中成長

我們常因為無法承受忿怒帶來的衝擊,就急著擺脫討厭的情境,佩瑪.丘卓在《How We Live Is How We Die》書中以「暴君殺了送來壞消息的信差,卻不處理信件提出的問題」來比喻這種行為的不智,提醒我們意識到「現在發生什麼事」非常重要:「回到身體的感受,讓情緒單純地呈現,既不批判也不迎合,才有機會看清楚情緒的真實樣貌,不再以傷害性的方式回應它。」

佛教形容人類生存的環境充滿苦難,是「娑婆世界」。面對各種不如意,若放任內心忿忿不平的感受,這種感覺將每天增盛,漸漸形成怨恨,最後引發言語或肢體衝突,自傷傷人。因此,佛法也教導我們以「安忍」調伏自心,正確理解事物運行的因緣法則,不會繼續造作惡業,苦上加苦。

以《入菩薩行論.安忍品》引導世人學習安忍的寂天菩薩,也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典範:面對他人對自己修行程度的質疑,寂天菩薩並不忿怒爭辯,而是選擇認真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時至今日,人們經常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爭吵不休,不斷舉證、反覆對質的過程,反而讓自己的內心千瘡百孔。〈安忍品〉揭示:「輕蔑語粗鄙,口出惡言辭,於身既無害,心汝何故瞋?」對飽受毀譽煎熬的現代人而言,何嘗不是充滿慈悲的溫馨提醒?

面對因緣和合的世間,如何欣然接受眼前的一切?佛法鼓勵我們回到自己,「覺察」內心的狀態:我生氣了嗎?為什麼生氣?

觀察而不壓抑自己的怒氣,才能讀懂生氣真正想傳達的訊息。一旦深入探索,每次生氣都是鍛鍊我們觀照力,讓心量擴大的成長機會。

https://www.ddc.com.tw/ec/event/2024/06/6humanity/page1.html

Sunday 6 October 2024

殺活自在

/ 聖嚴法師


禪宗有句話說:「能殺能活,殺活自在。」大慧宗杲說:「殺人自有殺人刀,活人自有活人劍。有殺人刀無活人劍,一切死人活不得;有活人劍無殺人刀,一切活人死不得。死得活人,活得死人,便能刮龜毛於鐵牛背上,截兔角於石女腰邊。」(《大慧語錄》卷七)

殺,不是殺人,是殺煩惱。煩惱有各種等級,有的是因爭功諉過而生的煩惱,有的是為追求自己成名、成器、成大事業、得大成就而生的煩惱。唯在剛進佛門的人,有心了生死,有願成佛做祖,乃是當有的志抱,否則,學佛而不為成佛,又做什麼呢?然而,進入佛門後,正在勇猛精進修行的人,便不應老被追求開悟成佛的念頭所困擾,所以要殺一切的煩惱心。

活,是活的智慧心,大修行者斷除一分煩惱,即長養一分智慧,再用智慧斷煩惱,這是自修的過程。在自斷煩惱的同時,也用智慧廣度眾生;以智慧度眾生的表現,則可利用煩惱相,如果大修行人不能隨機應現煩惱相,便不能做大佛事。

諸位聽過「金剛怒目」的話了,那是以憤怒的威武相,來攝伏剛強頑劣的眾生,便是煩惱相。此與眾生不同者,雖然外現煩惱相,內在卻是智慧心。例如觀世音等大菩薩現鬼王相,密教的不動明王現憤怒相。當然「菩薩低眉」的慈悲相,讓人一看,就有清淨智慧的安全感。

事實上,佛與菩薩,也常現煩惱的眾生相,甚至修行層次愈高,煩惱斷得愈清淨,能現的眾生相愈多,被度的眾生也愈廣。
地藏菩薩被叫作幽冥教主,又被稱作冥陽救苦,陽是我們人間,冥是陰間鬼道,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在人間度眾生,也到鬼道及地獄中度眾生。

我們從畫像中看,地藏菩薩到地獄中,仍是頭戴天冠、手執錫杖的比丘相;事實上,地藏菩薩到地獄度眾生時,也可能示現地獄眾生的樣子。這很簡單,菩薩的四攝法中,有一法叫同事攝,也就是要度哪一類惡行惡業的人,先把自己變成與他們同行同業的人,然後再把他們化導出來,離開惡業惡道。

所以到哪一道,就可能變成哪一道的樣子。佛菩薩一次又一次地在天上、人間、畜生、鬼道及地獄中度眾生;在天上就像天人,在人間就像人,在異類傍生乃至地獄中,也會以各種不同的形相出現。

超越自我中心的煩惱

我們從這觀點與人相處,如果見到別人有煩惱相,便應設想這是因為我有煩惱,所以佛菩薩現煩惱相來度我的話,自己就不會因此而起煩惱了。

/ 聖嚴法師《禪的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167370800263479&set=gm.3800645440167835&idorvanity=1602090320023369

Thursday 3 October 2024

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

/ 果然是大師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誤會、難免受委屈。佛陀以「六和敬」為僧團共住的生活原則,然而,即便是佛陀住世時的賢聖僧團,也難以避免發生紛爭。
󠀠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在耆闍崛山修行的沓婆摩羅子,他證得阿羅漢時,心想:「這個由五蘊所組成的身心並不能長存、並不可靠、不值得戀戀不捨,那麼,何不好好運用這個身心,供養他人?」他想到僧團共住時,在生活細項上,只能靠個人自律。然而,僧團中有聖人有凡夫,有如大迦葉自律者、也有如六群比丘專門示現惡行者,例如居士供養生活資具,六群比丘會先挑走品質好的;結夏安居或出外遊化時,他們也會先挑好的住房,不顧及其他比丘,種種行逕引來的議論,早在僧團中流傳。
󠀠
於是,沓婆摩羅子前去向佛陀請命,表示自願在耆闍崛山服務僧團大眾,負責管理、分配住宿及臥具等雜項,以及比丘們受請的次序。佛陀嘉許他主動付出的熱誠,僧團大眾也同意讓他負責這個執事。
󠀠
於是,沓婆摩羅子每天盡責盡分,將比丘們的住處、僧團的臥具、居士的請食及供養,管理得井井有條。例如有一次,一位長老比丘自遠方來,抵達耆闍崛山時,已是深夜,沓婆摩羅子還是細心地為他準備臥具如繩床、木床、被蓐、臥枕、敷具等,並以神通讓小指放光,為長老帶路,清楚告知住房、淨地的位置。在他的照顧之下,比丘們也更能心無罣礙地修行。
󠀠
然而,即便這樣的盡心付出,依然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有位戒臘較淺的慈地比丘,就覺得自己被分配到最壞的房間、最劣等的臥具,甚至第二天被分配出外受供的地點,居士供養他的飲食也是最差的,一次一次不好的經驗,讓他愈來愈確定,沓婆摩羅子一定是看不起他、存心跟他過不去,才會這麼欺負人!他氣不過,於是串通同樣出家修行的妹妹,誣賴沓婆摩羅子與她犯了不淨行,讓比丘們對沓婆摩羅子另眼相看,最後,還告到佛陀那。
󠀠
佛陀知道沓婆摩羅子已是離欲的阿羅漢果,為了讓他繼續在大眾中好好修行,於是請僧團給他一個在大眾中表明自己清白的機會,最後,慈地比丘也承認是自己故意陷害沓婆摩羅子,才讓沓婆摩羅子不致含冤莫白。
󠀠
《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就有境界,正是如此,讓自己的貪瞋癡慢疑等心念情緒一再一再現形,無處藏匿,因而更容易看見自己的修行不足及下手處。
󠀠
同時,近距離的相處,他人的貪瞋癡慢疑,在我們眼中也同樣無所遁形。比起自己的缺點,通常一般人更難放過別人的缺點,如同眼中有釘、有刺般難受。這時,更是考驗我們的修行和慈悲,除了看看我們的心量有多大外,能否見不賢而內自省?能否看到一個個的習氣下,都是苦、都是煩惱?因而選擇包容體諒?
󠀠
這就是在大眾中的好處,大大延展了我們的安忍、我們的柔和與慈悲,進而能與空性相應。修行,也就因此一點一點成就。
󠀠
話說回來,人與人之間,雖然難免被誤會、受委屈,然而更難免,我們卻更難看見的,是我們或許也常誤解別人、讓他人受委屈,即便是無心的。既是凡夫,就沒有人的智慧和慈悲是圓滿,而能面面俱到的,既然如此,何不相互體諒,在成佛道上,放過他人,也放過自己的心?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32629715568655&set=a.443873544444277

Tuesday 1 October 2024

與自己坦誠相見

/ 周麗瑗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候,雙手在鍵盤上隨著潛意識飛舞,彷彿進入一種懸浮狀態,直至看到螢幕上出現的文字,才反應過來自己寫了什麼。這種體驗是不是很玄?

潛意識直接跳過我的大腦,指揮我的雙手,這些未經大腦參與加工的內容非常真實。潛意識的東西越豐富,代表好文章的原始素材越多,改寫起來更順暢,作品也更動人。

自由書寫源自於自由聯想,自由聯想是佛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無論你想到什麼,即使是腦海裡一閃而過的念頭,一些瑣碎的想法,甚至是讓你不舒服的感受,都要立刻記錄下來,在記錄過程中,不做任何控制,只是純粹記錄。

可以寫的內容有很多,可以從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開始,也許寫著寫著,就寫到當初為什麼要結婚。也可以從與另一半的一次爭吵寫起,任由你的思緒把自己帶回童年時父母對你的態度。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作自由書寫。你也可以將這種方法理解為「第一念書寫」,也就是跟隨內心浮現的「第一念」,讓念頭源源不絕地從筆端流淌而出。

在書寫過程中,其實你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相遇」。例如,吃了速食店的早餐後,味蕾瞬間把我帶回到小學一年級。說實話,如果不是記錄下來,我也許就只用味蕾感受一下,頂多感覺似曾相識,而不會沿著這種感覺繼續發想,這樣就很容易錯過回憶帶來的畫面。自由書寫不只會讓情緒和壓力得到釋放,還可以讓人貼近更真實的自己。

自由書寫就像一個與自我對話的過程。也有人會問,自由書寫會不會變得越來越自戀?不過,自戀難道是一件壞事嗎?現在許多人的心理問題都源自於不夠「自戀」。當然,這裡的「自戀」是指健康的自尊。我們每天都花了許多時間應對各種關係,包括夫妻關係、父母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以及與主管的關係等等。睡前我們不妨認真地回想一下,我們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有多少?沒有書寫之前,我們其實很少有時間留給自己。現在,你只是在睡覺之前、起床之後或是工作的空檔,抽出一點時間面對真實的自己,這還談不上是自戀,而是落實到生活中的自愛。

愛自己的前提不就是對自己誠實?我們在面對外在世界的時候,可能有許多言不由衷的時刻,甚至會有一些違背本意的行為,但當你開始自由書寫時,你就必須誠實了。一個人在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候,就會信任自己的情緒,更不會因為做出違心的事充滿自責。當一個人對自己不夠誠實,無論表面上看來多麼體面,內心可能都充滿各種羞愧與無奈。自由書寫就是一個與自己坦誠相見的過程,我們在書寫時透過想像對現實進行積極正向的改寫,藉以達到療癒的效果。

/ 周麗瑗把痛苦寫成一朵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9261558229039&set=a.28384366977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