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
有漏六識:想心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有為藏轉無為「大圓鏡智」
智慧要怎麼轉?其實智慧在我們修行中,若要用佛法來解釋,那就很深了;若是用我們世間法來解,那就簡單了。就像「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將那個文字大綱顯現出來。「成所作智」,那就是我們凡夫,平時五根去接觸外面的五塵,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就是「識」,能夠用識去分析,去看到那個東西,這叫做「五識」。「五識」我們用眼睛,即眼根和色塵會合起來,要不然,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你是你,這裡面有多少人,大家坐在這裡,我眼睛若是閉起來,根本就沒有看到你們。或者是我的眼神經若失去了功能,真的還是有這個眼根在,欠缺了眼神經,這個根、這個塵和我的識就沒有作用。
所以要有五根、五塵、五識會合起來,發揮它的功能,這叫做「成所作智」。有這個識來看那個境界,要有這個根,要不然光只是有塵,沒有根,就沒有作用。有根,有眼根,有那些塵境,若沒有識,也沒辦法分別。這是紅的,那是白的,那是綠的,沒辦法去分別它。整個眼睛都盲掉了,認不清楚,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轉「成所作智」,這將它合成起來,全都能夠分別它,這就是轉「成所作智」。這個轉「成所作智」,東西都在,眼根也得到了,懂得去分別它,這些事情轉「成所作智」起來了,同時我們要轉為六識;這個「有漏六識」去觸境,意識,你看了之後,那印象留著,留著那就叫做觸境;而觸境那個相就印我們的心裡,所以,我們的「意」,會在那個地想;想那個東西我很愛、我很愛,這個東西就會變成了就是「妙觀察智」。
我們學佛的人,若將這個東西,凡夫愛了就去貪著,因為相現在心裡,凡夫就一直要去貪著,想要如何取得到?日夜,這個相放在我們的意識之中。要如何能得到呢?那就要去思考要如何能得到,去思考,這就是我們佛法所說第七識。「七識根塵識思量」,那就是我們平時的人,想了之後,就要去考慮、去想、去思惟,要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取得我所愛,滿足我的心願,這就是要想,還要思考,這個思考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去思考了,之後就開始去動作;去動作之後,就有成果,凡夫所造作的成果,那就是「業」,惡業。
我們若是學佛之後,就能夠轉,那外面的五識,我們借力使力,將外面的物資,我們能夠將它轉「成所作智」。我們來將這些物資用在苦難人的身上,他們需要,我們用這些東西好好來運作,所以有物資,將這個物資計量之後,我們轉為「妙觀察智」。我們的心意就趕緊來想,有這些東西,那些人的苦是沒有衣服穿的苦,或者是沒有飯可吃的苦,或者是沒有房屋可住的苦?好好來觀察他。這就是去觀察了之後,相,也同樣是相,了解他的苦難之後,相放在我們的心裡,觀察之後的想法就是第七識,那就是「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那個「妙觀察智」就是想了之後,了解那些人的苦相,我們了解了之後,開始就要思考;思考這些人,不論遠近,不論他是什麼人,真的是需要我們幫忙,要克服很多困難去幫助那些人,不論他多遠,發揮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就是「平等性智」。眾生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平等性智」。這個「平等性智」,就是我們的第七識所轉。這個最正確的思惟,「平等性智」就轉入了第八識;第八識那就是一切有為法,善作為,我們的善作為已經去完成。「八識有為藏轉無為」,一切善所作為去做了之後,回歸於無為法,那就是這面鏡子,「大圓鏡智」。
總而言之,我們要很用心,這個名相出來,佛的「四智」,我們用在我們現在;用在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物質,我們學佛之後,我們不是貪為己有,我們能夠應用這些東西;有這些東西,知道有這樣的苦難,這是根、塵、色,這五識,知道有這些東西的量,了解,轉進來「妙觀察智」。既有這些東西,又知道那些人的苦相,我們要如何好好來思量,他們到底是急難的救助呢?或者是中期的安頓、安身呢?或者是長時間的安身、安生活呢?要好好妙觀察,轉入第七識,好好來思惟。哪裡的眾生,不論他是在哪一個國家,為他的未來,代代的子孫,要如何延續下去?這轉過來第七識的「平等性智)」。我們期待這樣,也希望他能夠這樣,這樣回歸到了我們就是包含在一切有所作為,從五識、六識,從「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一切合道理的有所作為,回到了無為法,那就是一面大鏡子(「大圓鏡智」)。
這幾天來,一直一直就對大家重新叮嚀「四智」,過去告訴大家「四安樂行」,這就是期待我們在這本經,雖然經文沒有直接表達出來,但它的含義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人人用心來體會。所以菩薩的讚歎,讚歎菩薩能夠讚歎這些受法的,很容易受化度過來的人,所以這些菩薩在讚歎。佛陀也來讚歎菩薩,所以他重複「善哉!善哉!」這就是顯出了佛陀滅度之後,法未來有人傳。
2017/08/13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