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8 March 2016

方圓

方是原則,圓是機變。

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

方是做人之本,圓是處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個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被他人所左右。

“圓”,圓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個人做人做事講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後,或者該前則前,該後則後,能夠認清時務,使自己進退自如,遊刃有餘。

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是想讓別人吃虧,自己佔便宜,也必將眾叛親離。

因此,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內有方,外圓內方。

外圓內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讓人的胸懷,有貌似糊塗的智慧,有形如瘋傻的清醒,有臉上掛著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錯的對……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樑。

人僅僅依靠“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圓”的包裹,無論是在商界、官場,還是交友、情愛、謀職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圓”的技巧,才能無往不勝。

“圓”是處世之道,是處世的錦囊。現實生活中,有在學校成績一流的,進入社會卻成了打工的;有在學校成績二流的,進入社會卻成了老闆。

就是因為成績一流的同學過分專心于專業知識,忽略了做人的“圓”;而成績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學卻在與人交往中掌握了處世的原則。

正如美國著名的企業家、教育家卡耐基所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真正的“方圓”之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武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

真正的“方圓”之人,能對大喜悅與大悲哀泰然不驚。

真正的“方圓”之人,行動時幹練、迅捷,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

真正的“方圓”之人,沒有失敗,只有沉默,是面對挫折與逆境的積蓄力量的沉默。

總之,人生在世只要運用“方圓”之理,必能無往不勝,所向披靡;無論是趨進,還是退讓,都能泰然自若,不為世人的眼光和言論所左右。

http://hshieh.blogspot.sg/2012/03/blog-post_27.html

Friday, 25 March 2016

受難日隨想

· 李怡

今天是復活節假期的第一天,也稱作耶穌受難日。耶穌因傳播「神愛你並與你同在/彼此相愛/每個人都極其寶貴」等訊息而聲播遐邇,並引起掌權的羅馬當局注意。由於聲稱自己就是神,直接干犯了宗教律法,被當局處死。死後三天,許多人見證耶穌復活,引發了廣大的追隨者。耶穌受難日英文叫「Good Friday」,明明是受難,何以叫good呢?「Good」表示由耶穌殉教帶來的拯救是對世人的上好饋贈。

聖者、先知、革命家受苦受難給眾生帶來福祉,還有眾多傳說和歷史記載。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違抗神的意旨,把火帶給人間,因而受永無休止的懲罰。釋迦牟尼苦行六年,忍受飢餓,轉而前往菩提迦耶,坐在菩提樹下七日七夜,於黎明剛臨時瞻望明星而悟道。

先知、先烈的犧牲,帶來民眾的覺醒,帶來社會的改變,歷史載有甘地、馬丁路德金等不少事迹。但先烈犧牲民眾就會覺醒嗎?魯迅在1919年發表的小說《藥》,講的是相反的故事。

小說的背境和起意,是1907年民主革命家秋瑾的起義和犧牲。小說寫一個革命者夏瑜(影射秋瑾),關在牢房,被判砍頭;百姓華老栓為了給兒子治癆病而花錢買刑場上沾滿鮮血的饅頭。茶館中人對革命者的冷漠,對劊子手康大叔畢恭畢敬。講到革命者挨牢頭打,茶客都笑逐顏開;革命者對牢頭說「可憐可憐」,茶客的回應是「打了這種東西,有甚麼可憐呢?」後來知道革命者說的是牢頭「可憐」,於是他們都紛紛說革命者「瘋了」。

革命者為救國救民被殺害,民眾麻木不仁。他們的鮮血被迷信的百姓買來做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1926年,魯迅在一篇哀悼學生示威被殺的文章《死地》中說:「會覺得死屍的沉重,不願抱持的民族裏,先烈的『死』是後人『生』的唯一靈藥,但倘在不再覺得沉重的民族裏,卻不過是壓得一同淪滅的東西。」

先烈的犧牲,必須是民眾覺得死屍沉重、不願抱持才有意義,這樣的死才是後人「生」的「靈藥」。但對於愚昧無知冷漠的民族來說,先烈的死給他們帶來的卻是人血饅頭這種害人的假「藥」。這是《藥》這小說的深刻含義所在。小說終局是兩座並排的墳:革命者的墳和吃了他的人血饅頭而「一同淪滅」的華小栓的墳。

《藥》發表至今,快一百年了。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歷來的政治運動特別是文革,非自然死亡的人數都以千萬計,許許多多持異見者慘死,但中國民眾卻越來越對死屍沒有感覺了。掌權者嘛,闖下再大的人禍,他們的感覺也正如斯大林所說:「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則只是個數字」。大躍進死多少?三千萬?天津爆炸死多少?都只是數字。

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5/19544553

Wednesday, 23 March 2016

愛因斯坦:我願意成為一名佛教徒

科學是人類對佛學的驗證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設想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這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象瞎子。」------------《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82-183頁。
 
愛因斯坦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為人和藹友善,同時謙虛卻又特立獨行,從而受到廣泛的尊敬。他有時會講講笑話,並愛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還是個心不在焉的教授,經常丟三落四,專心於思考物理問題而忽視周圍的世界。他還是位素食主義者。他曾說: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自極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對於人類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愛因斯坦相信一種宇宙宗教感覺(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對一個人格化的神。他曾說: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對於未來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徵: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更是基於對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整體的體驗而引發的宗教意識。佛教正符合了這個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
 

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愛因斯坦                  
    
原文如下: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 spiritual, 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 Albert Einstein

[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自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書
 
與弗洛伊德的意念實驗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與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是兩位世人敬仰的大師。愛因斯坦思維敏捷深邃,思路廣泛無所不及,他曾研究過《大藏經》、《易經》,他知道科學是有局限的,在他的日記裏曾三次提到《易經》,並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雖然佛經只是無邊佛法的一部分,愛因斯坦已從佛經中看到了佛法超科學的端倪。愛因斯坦與弗洛伊德對科學抱著真正求實的態度,而對神奇的超科學現象,並沒有隨意否認和排斥,而是頗有興趣,進而去思考論證。

當時在歐洲有一位特異功能高手,善於通靈術與隱遁術的大師沃夫梅森,他生於華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爾利亞的猶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1915年物理大師愛因斯坦與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對當時世界第一號神奇人物沃夫梅森在維也納之郊的一間寓所,進行了一次轟動世界的實驗。

弗洛伊德於心中發出無聲的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鐘內,到隔壁衛生間取一把鑷子,拔下愛因斯坦的三根鬍鬚。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辦。奇怪的是,愛因斯坦彷佛被梅森施了魔法,像木人一樣,毫無反抗地讓梅森順順當當地拔下三根鬍鬚,時間恰好是一分鐘,兩位偉人在鐵的事實面前,驚得目瞪口呆。
 
「我知道很多人,會無法接受,因為這方面的信息接觸得太少了。多接觸一些現在最前衛的科學發現,你就會慢慢明白,人類對宇宙、對地球和對人體是多少的無知。人體對現在的科學家來說,還是一個迷!永遠的迷。」
 
「當科學家登上一座高山後,卻發現神學家早就坐在那裏了!」----愛因斯坦
 
我願成為佛教徒

愛因斯坦所寫自傳的談論中談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話,我願成為一名佛教徒。」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圓覺經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愛因斯坦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大師

http://www.buddha.twmail.cc/2-1/Einstein.htm

Wednesday, 16 March 2016

弱者報仇,強者寬恕,智者忘懷

在網上看到一句格言式的說話:"Weak people revenge, strong people forgive, intelligent people ignore." 出處不詳,不妨這樣中譯:「弱者報仇,強者寬恕,智者忘懷。」("Ignore" 直譯是「忽略」或「無視」,但譯作「忘懷」,似乎更切合智者的氣質。)道理看似顯淺,但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少。事實上,這幾句說話頗吻合我的經驗;以下除了講道理,也表達了我的切身體會。

俗語有云:「君子不念舊惡。」可是,另有一句卻是:「有仇不報非君子。」君子豈非左右為難乎?其實兩個說法可以沒有矛盾:「有仇不報非君子」的仇,應該是大仇,而且義在己方;「君子不念舊惡」的惡,應該是小惡,至少不會要求高到是大惡,尤其是作惡者乃不義之人。

弱者報仇,不同於君子報仇,而不同之處正正在於報的是小仇小惡,例如被人無理針對、惡意批評、或散播流言來中傷。為甚麼說報這種仇的是弱者呢?因為弱於自我肯定的人才會這麼著意於小仇小惡,才會這麼著意於報這種仇;他們很容易有給人「擊倒」的感覺,而要透過反擊(即報仇),將對方「打倒」,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

至於「強者寬恕」和「智者忘懷」,都可以作為「君子不念舊惡」的解讀:如果「不念」是「寬恕」的意思,那麼「君子」就是「強者」;如果「不念」是「忘懷」的意思,那麼「君子」就是「智者」。

強者能夠寬恕,是因為他們的自我肯定夠強,不但不容易給人「擊倒」,甚至強到可以完全不覺得受到傷害,就像一個肌肉結實的壯漢給三歲小孩拍打,全不覺痛。既然不覺得受到傷害,不覺「痛」,自然就容易寬恕對方了。

智者的自我肯定程度未必及得上強者,然而,他們一樣可以做到不被「擊倒」,不覺得受到傷害,因為他們懂得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小仇小惡,當那些攻擊他們的人不存在。有些智者是自然而然如此,有些則要經過刻意的自我訓練,才能逐漸做到忘懷。

我自問不是有仇必報的弱者,卻也不是容易做到寬恕的強者;這幾年我在慢慢學習智者之道,有點眉目,有點進步,雖然不敢自詡智者,卻總算是找到了應對的方向。

另有一種人,對於合理的批評也不能接受,並念念不忘要向批評者報復;這種人,連「弱者報仇」的弱者也不如,只是心胸狹窄的小人而已。

/ 魚之樂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sg/2015/03/blog-post_12.html

Friday, 11 March 2016

覺察抱怨,健康疏導情緒

人們遇到問題常會抱怨兩句,其實抱怨跟身心健康息息相關,也影響著人際關係。抱怨不會讓我們更快樂,也不會帶我們走向自己嚮往的目標,反而累積多重負面情緒、降低自我功能,讓旁人退避三舍。是時候跟抱怨說再見了!

陳慧蓉

遇到不如意事,我們免不了會「抱怨」以抒發情緒。但是你可曾發現,一開始抱怨,不順眼的事情就愈來愈多,負面情緒愈滾愈大?

什麼是抱怨?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抱怨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心中懷藏怨恨」,另一種是「對他人訴說心中的不滿、怨恨」,相似的詞彙還有懷恨、埋怨、訴苦。更深入一點看,「怨」的涵意除了恨,還有哀愁,舉例來說,我們說愁眉苦臉的人很「哀怨」,其實就是在形容不抱希望的無力感。

生活中不論是大小事,都有可能成為抱怨的對象,抱怨的方式因人而異,心理教育學家鄭石岩分析,抱怨有兩大類型,一種是外顯型,性子急的人會與人爭吵,較平和的人就念一念、講一講;另一種是內隱型,雖有不滿,但只在內心嘀咕或生悶氣。但不論是什麼形式,抱怨都包含憤怒、瞋恨與無力感等負面情緒。

當心抱怨副作用


吐露怨氣確實可以逞一時之快,但是太頻繁地抱怨、過度倚賴抱怨回應問題,會在生理、心理與人際關係留下副作用,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抱怨打壞人際關係


有些人習慣將抱怨當作拉近人際關係的手段,例如以抱怨打開話匣子,或是在聚會中抱怨家人、天氣、社會,瞬時間大家同仇敵愾,你一言、我一語地爭相說出心中的不滿,從中獲得某種程度的歸屬與支持。

然而黃文翔指出,這樣的支持與安慰只是揚湯止沸,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表達不滿,把一切自己感受到不圓滿的部分,歸因於外在的人事物,這樣的抱怨是帶有攻擊性的。這種攻擊性、負面的情緒,會一直散發負面的能量,對別人與自己會有負面的影響。

抱怨破壞身心健康


有人認為抱怨可紓解內心壓力,有助身心健康。對此國防大學心理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曾麗娟表示,抱怨某個程度是壓力跟負向情緒的出口,適切的抱怨是有功能的,但是過度的話,會不斷累積負面能量,對健康有傷害。

黃文翔也指出,身心是緊密連動的,念頭會透過中樞神經,傳導至自律神經,影響肌肉、器官與內分泌系統。抱怨的攻擊性言語,會讓身心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如果抱怨的對象是自己,怨自己命不好、能力不好、沒有好的家世背景、外貌等等,會產生對自己的攻擊,容易導致憂鬱。若是怨別人、怨環境,這類對外的攻擊,會產生憤怒,但是憤怒之後,接著會有一種無力與挫折感,之後還是會回到憂鬱的狀態。

● 抱怨限縮自我功能


「抱怨時,腦子以為問題已經解決,跳過深思、面對問題的過程,會限制問題解決的能力。」鄭石岩分析。許多人抱怨完,就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或許在富含情緒的怨言中,對方根本沒有理解他的訴求;或是跟完全不相干的對象抱怨,問題當然依舊存在,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還是會重複抱怨。

更嚴重的是,一味把問題歸咎他人,會消磨自我功能。因為這樣做,一來無法學習解決問題,二來無法養成健康的情緒習慣,三者會導致缺乏穩定、堅毅與承擔的人格特質,潛能與創意無法全然開展。

「同樣地,如果抱怨形成社會風氣,人們只用抱怨來回應公共問題,彼此互相指責,卻沒有人採取真正有助益的行動,社會也會陷入停頓,無法進步。」鄭石岩語重心長地說。

抱怨之外的選擇


「抱怨是將注意力放在自己不要的東西上,做為藉口逃避自己嚮往卻沒有完成的目標。」將「不抱怨運動」推展到全世界的鮑溫牧師(Will Bowen)指出,抱怨不會改善我們的處境,只是原地打轉,甚至將目標愈推愈遠;而且過度抱怨與習慣性抱怨還侵蝕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轉念與採取積極的作為,才是最重要的事。

曾麗娟分享避免過度抱怨,可以透過禪修提高覺察力,「觀察自己所說的話中,正面的多,還是負面的多?知道自己在抱怨時,就停下來,對眼前的事不給批評、不給比較,以直觀的方式看待,並嘗試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心境就能夠轉變。」

黃文翔也肯定正向思考的作用。他指出,正向思考的時候,大腦處理訊息的速度比較快,而且會散發正向能量,讓身邊的人覺得舒服、喜歡接近,自然匯聚好人緣,因此比較容易成功。當遇到抱怨不停的病患,他會提醒:「你只是想抱怨嗎?還是真的想要改變?」引導病人將力氣放在真正有用的事情上。

我們每天有無數個念頭上上下下,每個念頭都牽動情緒,情緒又影響了身心健康。如果經常處於負面情緒中,就好像生活在垃圾堆裡面。想要迎接清爽開朗人生,就從覺察抱怨開始吧!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67期)

Tuesday, 8 March 2016

心頭火宅

· 盧斯達

過年之後,心頭總是有四個字:道降火宅。道降到火宅裡去,滿有渴求拯救的意味。我不知哪裡有道,但對火宅有些心得。佛家的用語,說世界好像燃燒的屋,那樣令人不可忍受。「火宅」之外,「娑婆世界」也是如此,說凡人充滿煩惱,不可忍受,但欲罷不能,受苦而不走。

娑婆世界,樹影娑婆,一層陰影重重的意象,掩蓋人的眼睛,額頭,騙局,世界。

世界是燃燒的宅,因為肉身是如此,情是如此,肉身是燃燒糖份、血液、氧氣、細胞的火宅;意識是無窮不盡走不出的牢房,一念是憎恨或者迷戀,都是痛苦。如果你恨一個人,自然是不快樂的;但喜歡也是灼燒,無欲則剛,有欲而脆弱。欲得何事何人,本體就脆弱,就感受到世界充滿界限,迫近自己的無能、醜惡,好像一個聽候發落的死囚。

現實充滿局限,心總是適應不到,永遠要削足就履。

做人有一天,就有一天的煩惱,但是煩惱通常不是菩提,通常我們就是不停的循環,惡性循環。不過我已經接受了惡性循環是生命本身,細胞不停死亡、變老,好像火宅燒光了屋,就沒了,一切就乾淨。

我不真的追求清淨無待,實際上。大概是因為心裡是個自虐的人,因為別人的恨,反使人覺得安然;要是我因何事痛苦,我也痛苦而安然領受,好像生命本來就是如此,而我也在不習慣中習慣。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是是是,但怎麼斷滅,斷滅了就沒有我。

樹影娑婆,有樹有細沙有烈陽有深海,不是荒蠻無物,世界充滿生命,生命本身不可忍受,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但我沒有反省和悔改。這世界有顏色,我繼續沾受著,繼續走。這叫作沒有出離之心。

煩惱是有的,但要是接受了,火宅也許可以多住一天?這是自我安慰罷,但求出無期,又能如何?

幾個月來,我覺得這裡很厭人,我一直做的事情,也覺得厭。寫字、鼓吹甚麼,彷彿到頭來也沒甚麼特別。我感到天大地大,外面的世界應該更好,但不知如何離開。一身的病,一堆欠的債,不堪忍的心情折磨自己。

要是我說得太多,你不用真的相信,我沒有恨,我是生命和意志的信徒,意志令人痛楚,生命就是不斷滅和不看化。我喜歡海邊,潮騷的聲音很固執,好像一萬年都將如此起起落落。它如此固執,我也是。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3/fire-in-house/

Monday, 7 March 2016

對「傳承」二字的詮釋及新解

大年初三,思賢師兄與 上人和美國回來的幹部分享,對於「傳承」的詮釋, 上人頻頻點頭肯定。

「傳」就是資深者把 上人的法,精神理念,及跟隨 上人的毅力和勇氣,還有做慈濟的法髄、悲智,傳給中生代、下一代,讓他們有機會來承接,給他們舞台,讓他們站在前面,有實際歷練的機會。

「承」就是資深者、陪 上人久的弟子,不能「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就將責任丟給他們。資深者要承擔照顧 上人弟子的責任,要陪伴、要關懷,還要加油打氣。甚至,若有偏頗,亦要適時導正。這樣才是真正做到「傳承」。

資深者的舞台,要在「後舞台」,「前舞台」該讓給中生代,他們才能有機會焠練、歷練,練出一身功夫。但資深者要從旁陪伴,並抱持著「參與而不干涉、關懷而不主導」的心,自己在這過程中,自然也就不斷在成長。因用的是「法」,慧命在成長,因不斷地付出,就是在造福,這就是符合 上人所教導,「福慧雙修」不間斷!

新的幹部有了舞台,就有動能、就願付出,進而有使命感、成就感,而願再付出,如此不斷歷練,就產生正精進的「動能」。

所以,複雜的制度就可以簡化, 上人也期許複雜的事變成簡單,而其中「眉角」(台語)就在這𥚃。

「簡單」的事重覆的做,就是「專家」。
「重覆」的事用心的做,就是「贏家」。

「慈濟」的事精進的做,就是「佛家」。

佛是「覺」,意思就是用覺悟的心,做慈濟的事時,都當作重要的事去做。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複雜的事變簡單。譬如早期20、30年前,為什麼這些資深志工到現在還在做慈濟?

可分為以下四個重要項目來思考:

1. 動能在那裡?(找回初發心)
2. 將行政弄清楚;如法務、財務。
3. 培訓很重要,是培育幹部的「搖籃」,推薦辦法簡單俐落、適才適所、選賢與能。
4. 最重要是「入法」,法脈宗門的「精髓」,要清楚了解。

譬如千里馬,給牠東方90度,就會往那邊跑,不必去干涉,自己就會提起動能、佛性。如早期委員也沒什麼規定,但「一理通,萬理徹」,這群志工到現在還是能照著 上人所教的方向去做。

當然現在人多了,必須要有制度,但有了制度,並不是要大家「分化」,或是常常講理,不講情,「理多情就薄」。「一個蘿蔔一個坑」處理起來較簡單,但「動能」就少了,這個不合法、那個不合理,久了之後,「情」自然就薄了。上人所教導弟子的,是一個簡單,學佛、做慈濟的方向。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慈悲和智慧。就看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轉換」,學習 上人的作法,如此而已。

· 黃思賢分享

Wednesday, 2 March 2016

累積無邊善心,得到快樂慈悲和智慧

·  嘎瑪仁波切

每個人心的本質都如燦爛的陽光一般,內心深處明淨無瑕,有最純潔、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可是一旦被自己的情緒所污染,智慧和快樂的一面就被遮蔽了,如同燦爛的太陽被烏雲籠罩後,光芒無法透射出來。

佛法的深奧博大,超越人世間所有的學科。佛陀透徹理解人類痛苦的根源,來自人的心識和思想,苦樂的因是心識種下的,而苦樂的果主要也是心在感受,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萬法唯心造」。

所以,佛教又稱為內教或內學,意思是一個往內觀察或向內修學的教法。它一開始就在探究,人類的種種苦難到底從何而來?探究的結果顯示,苦難是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的。

每個人心的本質都如燦爛的陽光一般,內心深處明淨無瑕,有最純潔、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可是一旦被自己的情緒所污染,智慧和快樂的一面就被遮蔽了,如同燦爛的太陽被烏雲籠罩後,光芒無法透射出來。佛法將這些遮蔽心性智慧的污染,稱為煩惱,它們的源頭就是無明。無明就像黑暗的烏雲,把我們原本清淨的心籠罩住了,帶來的只有痛苦。其實,無明和智慧是一體的兩面,當我們理解心的本來面目時,顯現出來的就是智慧;在還沒有理解它的時候,顯現的就是無明。

從無明產生的主要是「我執」,也就是我們平常習慣自稱的「我」。這種把自己的身體、感受、思想、意識執著為「我」的習氣,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身體裡就有一個頑固的「我」支配著,雖然我們後天都在盡力改變這個頑固執著的「我」,但無始以來已經根深蒂固,習氣深重。人在生命歷程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一直在重複著「成、住、壞、空」,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會經歷產生、存在、衰退、消失的過程。我們住的房子、買的車子、人人都最為珍愛的身體,以及所擁有的一切,無一例外,都將經歷這個變化過程。但唯有一個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我們的心識對「我」的執著。這就是「人我執」。

在我們還是嬰兒時,最關注的是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的溫飽有沒有解決。隨著年齡增長,內心的欲望就會非常明顯地產生出來,「我執」也開始不斷往外擴散,逐漸擴及到各個層面,慢慢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我」—我要什麼、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這種行為傷害了我、那種行為對我有意義等等的分別念。

比如,嬰兒剛出生時,根本不懂衣服好不好看,佔有慾還不是很強。隨著視覺能力的發展,自然就會分別衣服好不好看,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表情是友好或不友好,心也會開始判斷外在的事物,是對自己有益或有害了。當執著自己身心的「人我執」開始往外擴散後,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就稱「法我執」。而接下來所產生的,比如:貪念、嗔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等心念情緒,在佛教中都稱為煩惱。

人與人之間也同樣存在這種執著。就像大家在相識之前,因為彼此不認識,無論對方發生多大的不幸,也和自己毫無關聯,不會產生什麼感覺。但是互相認識之後,別說是大災難,只要對方發生一點小意外,我們都會痛到心裡,不捨之情油然而生。這種痛苦,不需以刀刺身,不需以拳頭揍臉,我們的心就能感受到,而且彼此的關係愈好愈密切,這個痛就愈深刻愈沈重。在所執著的對象受到傷害後,自己會有痛苦的感受,就是「我執」的力量造成的。

人們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無明之前,通常都被痛苦所包圍,隨之而來的,也只能不斷累積痛苦與煩惱。一般而言,在遭遇痛苦時,每個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可是一旦熬過之後,又會遺忘得一乾二淨,好像從來就不曾發生過,這就是人的無知愚癡。我們經常都會因為無知愚癡,而造下各種惡業,也因此我們所希求的幸福生活,都是短暫不可靠的,但痛苦卻佔據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

慈悲和執著則是截然不同的力量,更會產生差別極大的結果。我執造成強大的負面力量,只會帶來種種的痛苦,而慈悲則是深深感知眾生的各種痛苦,希望他們不要身陷在其中,同時有能力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脫離出來。凡夫只能感受到自身及所執著對象的痛,而佛菩薩則是對所有眾生遭遇到的痛,都能感同身受,並救度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佛陀就是看到六道眾生的種種痛苦,同時也知道痛苦的來源,於是告訴我們「落入輪迴,即是苦」。

而言之,所有的痛苦都源自無明煩惱,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執,而唯一能對治我執煩惱的方法,只有智慧。所以,破除「無明」必須有高度的智慧,這需要我們累積無邊的善心,還需做到對萬事萬物的不貪執。而佛法的精髓,正是能讓我們去除痛苦、得到快樂的慈悲和智慧。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902

Tuesday, 1 March 2016

為何是慈濟「志工」而不是「義工」?

· 林弘展(臺大政治系碩士、大學講師)

拜讀我的老師、臺大政治系張亞中教授《請慈濟把志工改為義工》大作,對於張老師百忙之中,還特地為文對「慈濟志工」身份的指教與建議,個人謹就身為臺大政治系校友、親友都是慈濟志工的因緣,在此說明為何需要稱為「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目前是普世接受與認同的「專有名詞」,此一「專有名詞」,自有其特色與意義在,因為,要成為「慈濟志工」是要以「走入修行、發心立願」的「覺悟」為基礎,「志願」投入慈濟的「守戒、守律」及接受一年見習、一年培訓審核通過後,方能獲得授證,成為慈濟人。也就是說,要成為一位授證的慈濟志工,其養成的過程,是從「心」出發去成就「信、願、行」的菩薩道!

講白話一點就是,有一群認同慈濟、追隨證嚴法師理念的弟子,懷抱著「佛心師志」去實現自己修行的志業,因此是懷著「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的「志心」去投入慈濟事。

而所謂「志心」,就是做「志願的工作」。「志」為「佛心師志」、「願」為「悲智願行」,「佛心師志」與「悲智願行」,這是身為慈濟人的特質,而此在一特質的驅策下,讓慈濟人對於投入服務人群當作是一種「志向」,此一「志向」可以讓慈濟志工出錢又出力,有責任心、使命感,不計較時間、代價、體力的付出,能克服艱難,完成任務,並且做得滿心歡喜,又能付出無所求。

而且,在投入志工的行列時,心中不存在「我」的侷限,只有用「心」去體會「做中學、學中覺」的修行體驗!

換言之,如果在投入慈濟事只想到「我」,那就是只是一位「義工」的角色,「義」中才有「我」,而這一大群慈濟志工只有「用心、用心、再用心」,所以用「心」投入「聞聲救苦」的慈濟事,才是一位合格的「慈濟志工」,這就是為何我們不叫「慈濟義工」,而是稱為「慈濟志工」的定義!

慈濟人投入慈濟事,不是去做義務的,所謂「義工」是義務性的,義務為社會做好事,所以有空就多做一些。但「慈濟志工」不是「有空才做」,而是分秒必爭地做。因為每一位慈濟人都曾在生命中發心立願,把最誠懇的心呈現出來,這種大慈悲心,不忍眾生苦,將他的人生價值發揮到極致,從內心深處發出最虔誠的愛,而遍佈於全人類,這叫做「大愛」。

慈濟志工是一群同心同道、同志願的人,真正「法入心、法入行」的志願工作者,換言之,慈濟志工不是做義務的,是帶著心、願意用生命的價值來成就慧命的一群人,這種境界,若非親自接觸,當難以知其用「心」投入的感動與感受。

因此,既然我的老師張亞中教授如此關心「慈濟志工」的身份,學生願意充當張老師的引荐人,「歡迎張亞中老師來當慈濟志工」,就能體會「用心」去投入慈濟事的感動與感受。也可以從「做中學、學中覺」中,體悟「為何有一群用心投入、付出無所求的菩薩要叫慈濟志工」的真正意義。

http://www.fairmedia.com.tw/article/1763


附錄:請慈濟把志工改為義工

日前,慈濟證嚴法師在他們的臉書上發表,說慈濟為什麼要叫「志工」而不叫「義工」,她認為做義工不能長久發心,做志工是立志要做。但此言值得商榷,需要把它一說。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尚「義」,孟子見梁惠王,王問孟子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志,有好,有不好。你立志,可以為國為民,你立志,也可以為盜為匪,因此,志有正反兩面的解釋,但「義」只有一種。所謂「合宜公正」曰「義」,都是正面的意義。

因此,自古有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急公好義、見義勇為、居仁由義、深明大義、義無反顧、仗義直言等等,都為人稱道。「義」,成為中華文化的基本思想。

像我們中國人過去有義庄、義井、義橋、義田、義校、義塚等等,甚至做義人如:義士、義消、義警,乃至現在也有為公益而義賣、義唱、義賽等等;這許多事業、義行、義舉,都為人間社會留下許多美好的意義、佳話。所以,慈濟當初用「志」,可以立志賺錢,錢可以為善為惡,以今天的慈濟這種富甲天下的力量,應該要重「義」更甚於立「志」。

16年前,星雲大師在陳水扁當選總統就職的時候,向他提到,我們的社會應該重「義」,把一些邪惡不當的思想去除。想不到時至今日,慈濟的法師以這麼樣雄厚財富的身分,不重義,卻要倡導立志。志,固然好也,但不能輕視「義」啊!

像少年的時候是要立志,窮困的時候是要立志,一旦出人頭地為社會服務,有了成就以後,就應該要尚義,以義為中心,而不是自己立志要這樣、要那樣。尤其今日,我們的社會正是需要「有情有義」的時候,社會才能祥和,才能重整道德。

特別是「義」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做人處世以有情有義為尚,說這個人講義氣,大家一聽就豎起大拇指。說這個人有「志氣」,則表個人志向,未及於社會團體的大我。義氣、志氣,兩者心量和格局大小有別、層次高低立判!

在此,我們不禁要呼籲,慈濟的「志工」應該改為「義工」,這才是最符合他們接受社會許多善心人士捐款行善的意義,也是我們對他們最大的期盼。

記得星雲大師曾寫過一篇〈義工與志工〉,還曾經給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堃看,但他也沒有開口,不知道社會人士如何去想了。今天,我們覺得這個社會更應該重「義」才是,不禁對慈濟證嚴法師的發言有所感慨。希望慈濟的法師和義工們,對於義與志,雖然一字之差,其意義之別,不能不深思哦。

· 張亞中教授(台大政治系教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29000341-2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