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华三昧又作法华忏法、法华忏。即依据法华经及观普贤经而修之法,以三七日为一期,行道诵经,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
【法华三昧】
此法以忏悔灭罪为主,故须于六时修五悔,即于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等六时,勤修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悔。其法有三
(一)身开遮,开用行、坐二仪而遮止住、卧二仪。
(二)口说默,口诵大乘经典而不间杂其他事缘。
(三)意止观,分为有相行、无相行二种。
(1)有相行,依据劝发品,以散心念诵法华经,不入禅定,无论、坐、立、行,皆一心念诵法华文字,并于日夜六时忏悔眼、耳等六根之罪障。
(2)无相行,依据安乐行品,入于甚深之妙禅定,观照六根,以了达实相三谛之正空。

智顗大师尝于光州大苏山入此三昧,而被引为千古佳谈。又据佛祖统纪卷八知礼传载,宋天禧元年(1017),知礼与异闻等十人,结修法华忏,誓于三年期满,焚身供养法华经。
[法华文句记卷二下、法华义疏卷十二(吉藏)、法华经玄赞卷十末、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法华传记卷二、佛祖统纪卷六、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